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梯控制技术的发展问题研究
1
作者 彭诚 伍东升 +2 位作者 江滔 徐薄 姜之平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在逐渐地增加,在此背景下,电梯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了。为了促进电梯的稳定运行,电梯控制系统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技术模式的不成熟,在技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相...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在逐渐地增加,在此背景下,电梯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了。为了促进电梯的稳定运行,电梯控制系统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技术模式的不成熟,在技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相关部门人员需要认真地剖析电梯控制技术问题的发生原因,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案,为电梯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电梯控制技术 应用 发展
下载PDF
中药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2
作者 张舟妙 江滔 李苗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中药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处方规律,探索其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揭示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中药防治CINV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分析组方规律,筛选核心药物;应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v 2.0... 目的分析中药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处方规律,探索其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揭示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中药防治CINV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分析组方规律,筛选核心药物;应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v 2.0探索核心药物防治CINV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结果收集、处理后,得到方剂119首,生姜出现的频次最高(49次),其次是半夏(39次)、人参(39次);得到6891个靶点基因,富集到157条信号通路。结论大半夏汤为中药防治CINV的核心方剂,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相关,可能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网络药理学 中药
下载PDF
“1+X”制度下毫米波雷达教学实践探究——以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为例
3
作者 郑国财 江滔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4期126-130,共5页
职教二十条提出“1+X”证书制度,各职业院校各专业关注证书的融合程度,而汽车作为合肥地区的支柱产业,更应关注X证书的考核内容、教学实践和企业需求的融合度。文章以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1+X”证书为例,毫米波雷达考核内容为重点,... 职教二十条提出“1+X”证书制度,各职业院校各专业关注证书的融合程度,而汽车作为合肥地区的支柱产业,更应关注X证书的考核内容、教学实践和企业需求的融合度。文章以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1+X”证书为例,毫米波雷达考核内容为重点,探究学校的教学实训环节,对接X证书的考核内容和企业岗位所需,明确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考证通过率,减少企业人才培养时间和成本的投入,课堂反馈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 毫米波雷达 “1+X”证书 高职教育
下载PDF
基于圆柱型表面织构的配流盘摩擦特性研究
4
作者 王宇帆 江滔 +2 位作者 郑国财 李小静 刘汗青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建立了带有圆柱型微观织构配流盘的油膜弹流润滑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雷诺方程,迭代之后求得符合误差允许的离散近似解。将得到的数值解导入MATLAB中绘制出微观织构配流副油膜特性云图。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带有微观织构与不带微观织... 建立了带有圆柱型微观织构配流盘的油膜弹流润滑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雷诺方程,迭代之后求得符合误差允许的离散近似解。将得到的数值解导入MATLAB中绘制出微观织构配流副油膜特性云图。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带有微观织构与不带微观织构的配流盘之间的油膜摩擦特性差异,发现织构表面的配流盘能有效提高油膜的承载力,减少配流盘与缸体之间的接触,减小摩擦系数,改善润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流副 微观织构 摩擦 弹流润滑
下载PDF
应用于全固态电池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实验设计——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江滔 王钰婷 +4 位作者 高吕晋 邹易 朱博文 陈丽 李显增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371-378,共8页
介绍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固态电解质(SPE)的综合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聚环氧乙烷(PEO)的改性策略及SPE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晶体结构,采用交流阻抗、线性扫描伏安法、恒流充放电等测试增强学生对极化和离子迁... 介绍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固态电解质(SPE)的综合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聚环氧乙烷(PEO)的改性策略及SPE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晶体结构,采用交流阻抗、线性扫描伏安法、恒流充放电等测试增强学生对极化和离子迁移数等概念的理解。该实验有助于学生将化学中的理论知识延伸至实际运用,提高理论水平,锻炼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态电解质 综合化学实验设计 晶体结构表征 电化学表征
下载PDF
数据挖掘与建模技术在食品嗅觉和味觉感知与情绪认知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蓓 王颖 +2 位作者 王亚东 刘帅 江滔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共13页
随着食品嗅觉和味觉感官及情绪认知相关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和实验设备用于上述领域的研究。检测方法的多样化、全面化以及检测精度的提升,也伴随着风味感知相关数据规模的扩增。如何从食品风味仪器分析结... 随着食品嗅觉和味觉感官及情绪认知相关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和实验设备用于上述领域的研究。检测方法的多样化、全面化以及检测精度的提升,也伴随着风味感知相关数据规模的扩增。如何从食品风味仪器分析结果以及消费者的情绪认知行为相关研究中收集的大量数据中获得关键信息,并建立数据间的关联,越来越被研究人员所关注。食品领域的数据挖掘与建模技术是利用食品生产及流通过程中获得的大量数据,实时、准确地监控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并预测这些变化可能对消费者感官特征及情绪认知产生的影响。目前在食品嗅觉和味觉感知领域,数据挖掘与建模技术可为食品科研人员和消费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本文在针对经典的机器学习方法中的有监督和无监督的数据挖掘与建模方法以及深度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食品感官属性研究以及情绪认知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进行分析,并展望数据挖掘与建模技术在食品嗅觉和味觉感知领域的应用前景,助力食品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与建模 机器学习 风味感知 感官属性 情绪认知
下载PDF
EPC模式下市政道路工程管理研究——以三山区官河路等市政道路为例
7
作者 江滔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7期125-127,共3页
当前,EPC模式下被广泛应用于市政项目建设。文章结合EPC模式下市政道路建设过程控制,分析了当前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旨在为更好地管理EPC模式下市政道路工程提供实践支持,也为后续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积累经验。
关键词 EPC模式 市政道路 工程管理
下载PDF
常用的“静态”和动态感官描述方法综述
8
作者 张哲婷 杨傲林 +4 位作者 徐坤俐 姜可欣 孟繁宇 王蓓 江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77-286,共10页
食品的感官特性已成为衡量食品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官特性的描述分析对于评价食品感官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静态”感官描述方法包括主要基于专家组的定量描述分析法和适用于专家或消费者的选择所有适合项法、所有适合项量... 食品的感官特性已成为衡量食品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官特性的描述分析对于评价食品感官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静态”感官描述方法包括主要基于专家组的定量描述分析法和适用于专家或消费者的选择所有适合项法、所有适合项量化法等,以给产品总体感官特性进行画像。但由于饮食过程中食品的感官特性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以致“静态”感官描述方法不能完整准确地体现产品感官特性及细腻变化。因此,与时间结合的动态感官描述方法,如实时选择所有适合项法、时间强度法和实时感官主导法等能更准确完整地描述产品的感官特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对常见的几种“静态”和动态感官描述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介绍,以期为国内产品感官特性的研究提供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评价 “静态”感官描述方法 动态感官描述方法 评价员 消费者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在食品风味领域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张牵 韩颢颖 +3 位作者 孟繁宇 王亚东 王蓓 江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7-315,共9页
风味物质影响食品的感官属性及消费者选择,风味物质分析对食品质量改善以及新产品开发都至关重要。然而,风味物质数据庞杂、统计分析运用不恰当极大程度限制了该领域发展,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新型化学计量学方法,如人工智能算法获取... 风味物质影响食品的感官属性及消费者选择,风味物质分析对食品质量改善以及新产品开发都至关重要。然而,风味物质数据庞杂、统计分析运用不恰当极大程度限制了该领域发展,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新型化学计量学方法,如人工智能算法获取有效信息,在该领域至关重要。近年来化学计量学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研究中,除降维、分类与回归方法外,多种神经网络方法也在食品领域研究中兴起,但对其合理应用的归纳总结较少。因此,本文对可用于研究食品风味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线性回归方法如偏最小二乘回归系列,及非线性方法如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等多种神经网络方法,对其原理进行讲解并进行应用举例,旨在为化学计量学在后续食品风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食品风味科学 感官分析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抗稻瘟病杂交水稻组合金泰优1521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10
作者 曾文斌 李金华 +8 位作者 王丰 江滔 钟春喜 王波 黄凯 欧家科 李淦华 杨文庆 李越 《中国种业》 2024年第8期128-130,共3页
金泰优1521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三系不育系金泰A与恢复系广恢1521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组合,于2021年7月27日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210024。该组合具有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抗倒力强、食味... 金泰优1521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三系不育系金泰A与恢复系广恢1521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组合,于2021年7月27日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210024。该组合具有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抗倒力强、食味品质好等特点,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介绍了金泰优152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金泰优1521 抗稻瘟病 选育 栽培 制种
下载PDF
超导电缆用低介损复合绝缘材料性能研究
11
作者 王明洋 董海莲 +1 位作者 贺鹏宇 江滔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1,共5页
超导电缆相比于传统电缆具有导体无电阻损耗、传输容量大、可靠性高等优势,但作为其主绝缘的聚丙烯层压纸因具有较高的损耗因数导致超导电缆运行中的介质损耗大,增大冷却系统的负荷。采用具有低损耗因数的聚四氟乙烯滤纸取代聚丙烯层压... 超导电缆相比于传统电缆具有导体无电阻损耗、传输容量大、可靠性高等优势,但作为其主绝缘的聚丙烯层压纸因具有较高的损耗因数导致超导电缆运行中的介质损耗大,增大冷却系统的负荷。采用具有低损耗因数的聚四氟乙烯滤纸取代聚丙烯层压纸中的牛皮纸层,通过热压法与聚丙烯膜形成具有两侧多孔可浸润液氮的三明治结构复合绝缘,测试结果表明超导电缆中以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复合材料取代聚丙烯层压纸作为主绝缘,将使介质损耗降低一半以上。同时,由于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复合材料与高温超导电缆中作为冷却剂的液氮间更小的介电常数差异以及液氮击穿的体积效应,采用具有更小孔径的聚四氟乙烯滤纸制成的低介损复合绝缘具有更强的抗局部放电的能力和更高的交流绝缘击穿强度,可极大提升高温超导电缆的绝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电缆 介质损耗 复合绝缘 局部放电 绝缘击穿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患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高雪琴 沈敏燕 +1 位作者 张继文 江滔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456-459,共4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低蛋白血症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为2型糖尿病人群低蛋白血症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67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蛋白血...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低蛋白血症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为2型糖尿病人群低蛋白血症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67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低蛋白血症患者74例(占2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60岁患者相比,年龄≥70岁的糖尿病患者低蛋白血症的发生风险增加(OR=1.462,95%CI:1.155~1.839);身体质量指数(BMI)>28.0 kg·m^(-2)的糖尿病患者患低蛋白血症的风险增加(OR=1.893,95%CI:1.303~2.022);与病程<5年患者相比,5年≤病程<10年和病程≥10年的糖尿病患者低蛋白血症的发生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845(95%CI:1.336~2.138)和2.104(95%CI:1.123~3.941)。结论:年龄≥70岁、病程≥5年、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罹患低蛋白血症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低蛋白血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畜禽粪便固液分离技术特点及效率评估 被引量:18
13
作者 江滔 温志国 +4 位作者 马旭光 杨娟 陈茂霞 Frank Schuchardt 李国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18-225,共8页
该文对常用畜禽粪便固液分离技术进行分析,评估出各分离技术的优缺点、适用对象、分离效果和性价比,为企业选择粪便固液分离设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重力分离技术成本最低,分离粒径小于1 mm的有机物效果最好,但分离后固相含水率过高... 该文对常用畜禽粪便固液分离技术进行分析,评估出各分离技术的优缺点、适用对象、分离效果和性价比,为企业选择粪便固液分离设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重力分离技术成本最低,分离粒径小于1 mm的有机物效果最好,但分离后固相含水率过高(>90%),一般作为其他技术的预处理。筛分技术对于分离大粒径的有机颗粒物最有效,投资相对小,运行费用低;但对氮磷等营养元素分离效率较低,分离后的固相的含水率偏高,分离产物可用于固态发酵。压滤技术提高了磷元素的分离效率和固相含水率,但运营成本也增加,分离产物可用于有机肥生产。沉淀离心技术对去除细小颗粒最为有效,并能够去除氮磷元素,但运营成本太高,在中国推广难度大。絮凝剂能和大多数的分离技术结合使用从而提高分离效率。所有固液分离技术都不能分离畜禽粪便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因此也不能有效去除液相中的生化需氧量和臭味。多种分离技术的联合使用,在提高营养物质的分离效率的同时,降低固相的含水率将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分离 总固含物
下载PDF
玉米秸秆稀酸水解糖化法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江滔 路鹏 李国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5-180,共6页
该文通过分析水解还原糖成分,研究了温度、时间、稀酸浓度、固形物含量对水解效率的影响;并结合残渣组分分析研究了稀酸水解过程中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的规律。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玉米秸秆的水解主要以半纤维素为主,随着温度、稀酸... 该文通过分析水解还原糖成分,研究了温度、时间、稀酸浓度、固形物含量对水解效率的影响;并结合残渣组分分析研究了稀酸水解过程中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的规律。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玉米秸秆的水解主要以半纤维素为主,随着温度、稀酸浓度和水解时间的增加,纤维素的水解逐渐增强。当水解温度超过100℃后,水解得糖率迅速增加,超过110℃,纤维素开始水解;玉米秸秆的水解在前40min就基本完成,过长的水解时间对水解效率的提高意义不大;水解的酸浓度应控制在1.5%左右;玉米秸秆在低固含物的条件下,水解效率相对较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酸浓度对水解效率的影响最大,温度和固含物的影响次之,粒径的影响不显著;温度和酸浓度、温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试验结果有影响显著。根据方差分析,最佳水解条件A3B2C3D1E1:温度125℃、时间80min、稀酸浓度1.5%、固形物含量7.5%,在该条件下水解还原糖得率为32.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水解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水解效率
下载PDF
腐熟堆肥筛上粗颗粒对堆肥化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江滔 李国学 +2 位作者 唐琼 马旭光 王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63-1370,共8页
以猪粪和玉米秸秆按湿重7∶1混合为原料,研究腐熟堆肥粗颗粒在堆肥化过程中减排温室气体作用。试验在1.2 m3发酵仓中进行,采用自然通风,每周翻堆一次,设混匀、覆盖、覆混、对照4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混匀处理能提高堆体的通气性能,提... 以猪粪和玉米秸秆按湿重7∶1混合为原料,研究腐熟堆肥粗颗粒在堆肥化过程中减排温室气体作用。试验在1.2 m3发酵仓中进行,采用自然通风,每周翻堆一次,设混匀、覆盖、覆混、对照4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混匀处理能提高堆体的通气性能,提高堆肥产品的腐熟度,同时降低CH4排放41.8%,但不能显著降低NH3排放。覆盖处理能降低NH3排放49.1%;腐熟堆肥覆盖层具有CH4氧化能力,降低CH4排放67.4%。覆混处理既能在堆肥翻堆前降低氨气排放(22.7%),又能在堆肥翻堆后减低甲烷排放(46.6%)。同对照相比,混匀和覆混处理分别减少N2O排放35.7%和74.1%。腐熟堆肥粗颗粒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氧化菌,混入堆肥后可促使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减少通过反硝化途径产生N2O,但是在堆肥初期将促进硝化途径产生N2O。堆肥结束后,覆盖、混匀、覆混处理的总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下降35.2%、50.4%和58.1%。覆混处理因其操作便捷性、良好的减排效果,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氨气 粗颗粒 腐熟堆肥 堆肥
下载PDF
冬季堆肥中翻堆和覆盖对温室气体和氨气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5
16
作者 江滔 Frank Schuchardt 李国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2-217,共6页
为明确冬季条垛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以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了冬季条垛式堆肥过程中翻堆和覆盖作用对温室气体和氨气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堆肥高温期能维持2周以上,达到良好的卫生化效果;而在腐... 为明确冬季条垛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以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了冬季条垛式堆肥过程中翻堆和覆盖作用对温室气体和氨气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堆肥高温期能维持2周以上,达到良好的卫生化效果;而在腐熟期堆体温度迅速下降,微生物活性停滞,堆肥腐熟进程受抑制。初始总有机碳的0.14%~0.76%以CH4损失,NH3和N2O的挥发则分别占到了初始总氮的10.3%~29.5%和0.81%~3.93%。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翻堆能够显著减少堆肥化过程中N2O和CH4排放,但增加NH3的排放。覆盖能够减少NH3的挥发,增加甲烷的排放,对N2O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堆肥 翻堆 氨气 覆盖
下载PDF
玉米秸秆稀酸水解时糠醛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7
作者 江滔 路鹏 李国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5-189,共5页
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在稀酸水解过程中糠醛类物质的产生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己糖转化为羟甲基糠醛的反应是水解液中糠醛类物质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戊糖向糠醛的转化率较低。影响水解液中糠醛类物质浓度最大的因素是... 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在稀酸水解过程中糠醛类物质的产生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己糖转化为羟甲基糠醛的反应是水解液中糠醛类物质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戊糖向糠醛的转化率较低。影响水解液中糠醛类物质浓度最大的因素是还原糖浓度,在所有系列试验中糠醛浓度同还原糖浓度均显著相关;水解时间对水解液中糠醛类物质浓度有显著影响,糠醛浓度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稀硫酸0.5%~2.5%浓度的范围内能够有效提高己糖向羟甲基糠醛的转化效率;而固含物和水解温度在试验条件下对糠醛类物质的产生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酸水解 玉米秸秆 糠醛 羟甲基糠醛
下载PDF
堆肥中不同氮素原位固定剂的综合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江滔 常佳丽 +1 位作者 马旭光 李国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9-375,共7页
为综合比较磷酸+氧化镁(PMO)、过磷酸钙(SP)和磷酸(PA)等3种氮素原位固定剂在堆肥化过程中对氮素损失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堆肥品质以及成本的差异,进而选择合适的氮素原位固定剂,试验以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强制通风模式(通风率均... 为综合比较磷酸+氧化镁(PMO)、过磷酸钙(SP)和磷酸(PA)等3种氮素原位固定剂在堆肥化过程中对氮素损失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堆肥品质以及成本的差异,进而选择合适的氮素原位固定剂,试验以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强制通风模式(通风率均为0.25 L·kg^(-1)DW·min-1),在60 L发酵罐中进行模拟堆肥。结果表明,PMO处理能降低55.4%的NH3排放,但对N2O和CH4排放无显著影响;PMO堆肥产品充分腐熟,最终产品的晶体中鸟粪石相对含量达到78.3%。SP处理能降低37.5%的NH3和76.4%的CH4排放,对N2O无显著影响;氮素主要以氨氮形式固定。SP处理的成本最低,计算固定营养元素的价值后可实现利润4.0元·t-1。PA的NH3挥发率最低,仅为初始总氮的12.4%,但因氨氮积累导致堆肥未能彻底腐熟。鸟粪石沉淀技术是控制堆肥化过程中氮素损失的重要技术,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寻找磷酸的替代材料,以降低该技术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氨气 鸟粪石 温室气体 成本
下载PDF
基于DEM的重庆长江流域水系分维估算 被引量:15
19
作者 江滔 武伟 刘洪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65-368,共4页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利用ArcGIS9.3的水文分析模块,根据不同的集水面积阈值,提取了重庆长江流域河网信息,通过网格法计算了相应的水系分维。根据集水面积阈值与水系分维的相互关系,确定该流域水系分维值为1.036,经计算得到的河网特征以及...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利用ArcGIS9.3的水文分析模块,根据不同的集水面积阈值,提取了重庆长江流域河网信息,通过网格法计算了相应的水系分维。根据集水面积阈值与水系分维的相互关系,确定该流域水系分维值为1.036,经计算得到的河网特征以及流域信息与实际河流水系特征及流域信息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维 集水面积阈值 长江
下载PDF
加热条件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江滔 雷晓玲 牛耘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192-10193,10343,共3页
[目的]为提高水质检测技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依据饮用水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试验数据并参考其他文献,综合分析了加热条件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准确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水浴环境条件下,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值均随水... [目的]为提高水质检测技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依据饮用水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试验数据并参考其他文献,综合分析了加热条件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准确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水浴环境条件下,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值均随水浴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加热时间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影响的实质是有效加热时间不同;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随水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建议沸水浴的温度为95℃以上。[结论]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应在恒定的外界条件下进行,并应进一步明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有关加热时间及水浴温度的控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指数 加热条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