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护理路径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22
1
作者 江皋轩 崔梅 +3 位作者 柴振芳 吴爱莲 李明秋 黄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99-2001,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87例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CNP组44例。常规组采用脑复康、银杏片、疏血通等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CNP组在上述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改用CNP模式。以...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87例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CNP组44例。常规组采用脑复康、银杏片、疏血通等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CNP组在上述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改用CNP模式。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神经精神科问卷(NPI)、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满意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CNP用于治疗VD患者2个月后,CNP组患者MMSE、ADL、QOL-AD、NPI、GDS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P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应用于VD患者的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行为症状、生活质量,能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方法学研究 认知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3
2
作者 江皋轩 柴振芳 +2 位作者 吴爱莲 李明秋 黄海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4-1005,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运用多奈哌齐等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干预... 目的:观察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运用多奈哌齐等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干预。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神经精神科问卷(NPI)、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QOL-AD、NPI、GDS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行为症状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HABILITATION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8
3
作者 江皋轩 崔梅 +1 位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2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个性化护理。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 目的观察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个性化护理。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的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QOL-AD等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行为症状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认知障碍 个性化护理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江皋轩 李明秋 +3 位作者 黄海华 柴振芳 吴爱莲 张国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8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运用脑复康、多奈哌齐等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认... 目的观察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运用脑复康、多奈哌齐等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认知干预、记忆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安全干预、用药指导、社区-家庭护理干预等。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科问卷(NPI)、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全程康复护理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MMSE、ADAS-cog、ADL、NPI、GDS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AD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全程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影响养老机构安全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江皋轩 崔梅 +1 位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5期159-160,共2页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存在的安全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 对江汉油田养老机构入住的92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查阅病历资料。结果 入住老人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硬件设施不能达到安全标准;老年...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存在的安全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 对江汉油田养老机构入住的92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查阅病历资料。结果 入住老人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硬件设施不能达到安全标准;老年人安全认知率较低。结论 加强对养老机构环境、设施的适老工程改造;规范老年人慢性病的管理;加强对入住老人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老年人 安全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老年痴呆睡眠障碍特点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7
6
作者 江皋轩 崔梅 +1 位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2期214-215,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研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和自行设计的老年痴呆睡眠日志对162例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发病率为72.22%,其主要临床特点为日落激越... 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研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和自行设计的老年痴呆睡眠日志对162例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发病率为72.22%,其主要临床特点为日落激越、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日间过度思睡、夜间躁动或游荡、入睡困难、早醒以及片断睡眠。结论老年痴呆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差,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睡眠障碍 护理
下载PDF
丹参酮ⅡA与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比较丹参酮ⅡA与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门诊和老年病中心就诊的VCI患者216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丹参酮组〔106例,包括64例非痴呆性... 目的比较丹参酮ⅡA与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门诊和老年病中心就诊的VCI患者216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丹参酮组〔106例,包括64例非痴呆性血管认知障碍(VCIND)和42例血管性痴呆(VD)〕和长春西汀组〔110例,包括66例VCIND和44例VD〕。两组均在治疗原发病和口服吡拉西坦片、银杏叶片的基础上,丹参酮组给予丹参酮ⅡA 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长春西汀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均1次/d,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问卷(NPI)评分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无论是VCIND患者还是VD患者,MoCA、ADL、NP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长春西汀组VCIND患者MoCA评分高于丹参酮组VCIND患者,而ADL、NPI评分则低于丹参酮组VCIND患者(P<0.05);长春西汀组VD患者仅ADL评分低于丹参酮组VD患者(P<0.05)。治疗后丹参酮组和长春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106)与5.5%(6/110)〕间无差异(P>0.05)。结论长春西汀和丹参酮ⅡA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均安全有效,但长春西汀的临床疗效优于丹参酮Ⅱ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长春西汀 认知障碍 痴呆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观察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服用脑复康、银杏叶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卡巴拉汀3~9mg。以简易智能状... 目的观察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服用脑复康、银杏叶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卡巴拉汀3~9mg。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3、6、12、18、24、30和36个月后的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MMSE、ADAS-cog、GDS评分6个月以后明显优于对照组,ADL评分12个月以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巴拉汀在连续用药12个月内疗效递增,12个月时疗效最佳,之后开始下降,36个月时仍明显优于基线水平。MMSE、ADAS-cog、G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ADL。结论卡巴拉汀治疗AD远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胆碱酯酶抑制剂 海马 治疗结果 卡巴拉汀
下载PDF
美金刚与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64-3767,共4页
目的:比较盐酸美金刚与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D患者64例,随机分为美金刚组32例和卡巴拉汀组32例。美金刚组服用美金刚10~20mg/d,卡巴拉汀组服用卡巴拉汀3~9mg/d。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 目的:比较盐酸美金刚与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D患者64例,随机分为美金刚组32例和卡巴拉汀组32例。美金刚组服用美金刚10~20mg/d,卡巴拉汀组服用卡巴拉汀3~9mg/d。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分别在基线、3、6、12、18和24个月时的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与基线相比,美金刚组患者MMSE、ADAS-cog、ADL和GDS评分在3个月时有显著改善(P<0.05),卡巴拉汀组患者MMSE、ADAS-cog和ADL在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连续用药12个月内疗效递增,12个月时疗效最佳,之后开始下降,24个月时仍优于基线水平。(2)美金刚组与卡巴拉汀组相比较,MMSE、ADAS-cog、ADL和GDS评分在3、6、12和18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个月时MMSE、ADAS-co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和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与卡巴拉汀治疗AD的远期疗效满意,2年内两者疗效相当;24个月后美金刚改善AD患者认知能力优于卡巴拉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胆碱酯酶抑制剂 谷氨酸受体抑制剂 远期疗效 美金刚 卡巴拉汀
下载PDF
美金刚对卡巴拉汀治疗3年后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71-1372,共2页
目的评价卡巴拉汀转换为美金刚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通过卡巴拉汀治疗AD 3年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继续服用卡巴拉汀治疗,研究组转换为美金刚治疗。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 目的评价卡巴拉汀转换为美金刚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通过卡巴拉汀治疗AD 3年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继续服用卡巴拉汀治疗,研究组转换为美金刚治疗。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转换前与转换后第12、24周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1)研究组患者MMSE、ADAS-cog、ADL及GDS评分在转换治疗后第12、24周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研究组临床疗效满意,MMSE 12 w有效率86.7%,24 w有效率90.3%;ADAS-cog 12 w有效率38.7%,24 w有效率87.1%;ADL12 w有效率19.4%,24 w有效率51.6%;GDS 12 w有效率41.9%,24 w有效率6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卡巴拉汀转换为美金刚治疗AD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卡巴拉汀 美金刚 转换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98-2599,共2页
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不仅使患者认知功能、行为能力进一步加重,加快衰退进程,也给照料者带来了严重影响。我们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了7年的临床观察,为开展老年痴呆睡眠障碍的分型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不仅使患者认知功能、行为能力进一步加重,加快衰退进程,也给照料者带来了严重影响。我们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了7年的临床观察,为开展老年痴呆睡眠障碍的分型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睡眠障碍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江皋轩 张国胜 牟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99-3701,共3页
目的: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质量,研究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和睡眠日志对138例AD患者和138例正常老人的睡眠状况及临床特征进行评估。结果:AD组PQSI各因子... 目的: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质量,研究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和睡眠日志对138例AD患者和138例正常老人的睡眠状况及临床特征进行评估。结果:AD组PQSI各因子评分和ES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睡眠障碍患病率(73.91%)显著高于对照组(2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有日落激越(28.26%)、睡眠-觉醒节律紊乱(42.03%)、日间过度思睡(EDS)(55.07%)、夜间躁动或游荡(45.65%)以及入睡困难(51.45%)、早醒(71.74%)、片断睡眠(73.19%)、不宁腿综合征(RLS)(15.22%)、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LMS)(11.59%)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10.87%)等;而对照组的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30.43%)、早醒(44.42%)、片断睡眠(49.28%)和EDS(21.01%)。结论:AD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差,其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日落激越、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日间过度思睡和夜间躁动。提示掌握AD患者睡眠障碍有利于开展针对性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江汉油田老年人失能现况与养老需求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牟鑫 江皋轩 陈庆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江汉油田老年人失能现况及影响因素,了解老年人养老需求和影响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使用自设问卷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江汉油田5个社区60岁及以上的3 343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 目的探讨江汉油田老年人失能现况及影响因素,了解老年人养老需求和影响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使用自设问卷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江汉油田5个社区60岁及以上的3 343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失能率为13.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能的危险因素是:高龄、婚姻状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听力下降、视力下降;保护因素有:参加健身活动,常做家务,适度饮酒。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比率为8.41%,促进机构养老的因素分别是:高龄、收入较高、睡眠质量好;抑制因素有:女性、教育程度高、婚姻状态、收费价格。结论经常健身活动、家务劳动和适度饮酒的老人不易失能,而高龄、婚姻异常、患慢病、听力和视力下降的老人容易失能;高龄、收入高、睡眠好的老人更愿选择机构养老,而女性老人、文化程度高、夫妻共同生活的老人不愿选择机构养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 长期护理 慢性病 养老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3 位作者 张国胜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4-806,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8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运用脑复康、银杏叶制剂等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100mg于0.9%氯化...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8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运用脑复康、银杏叶制剂等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100mg于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12周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6、12周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CD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第6周总有效率为48.6%,第12周总有效率为67.9%,ADL评分第6周总有效率为41.3%,第12周总有效率为6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研究组出现3例全身瘙痒,2例皮疹,2例轻度发热,经减慢滴速,对症治疗和继续用药后消失。所有病例生命体征平稳,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测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A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节苷脂 脑复康 银杏叶制剂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3 位作者 张国胜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AD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运用脑复康、银杏叶制剂等中药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每Et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m...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AD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运用脑复康、银杏叶制剂等中药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每Et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ml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第12周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第6周、第12周,研究组MMSE、ADAS—cog、G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MMSE、ADAS—cog、ADL、GDS评分在第6周和第12周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6周:MMSE89.74%比7.69%,ADAS—cog76.92%比5.13%,ADL25.64%比5.13%,GDS76.92%比10.26%;第12周:MMSE94.87%比20.51%,ADAS—cog89.74%比15.38%,ADL51.28%比12.82%,GDS92.31%比23.08%,均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AD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阿魏酸钠治疗血管性痴呆46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3 位作者 江皋轩 张国胜 牟鑫 陈庆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2例V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茴拉西坦、疏血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0.3 g+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10 d为...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2例V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茴拉西坦、疏血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0.3 g+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10 d为一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1)治疗4周后观察组MMSE、G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MMSE、ADL、G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临床疗效满意,观察组患者MMSE、ADL、GDS评分在第4、8周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钠治疗V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血管性痴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56例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179-3181,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吡拉西坦、疏血通等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吡拉西坦、疏血通等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天,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以修订的长谷川智能量表(HDS-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HDS-R、ADL、G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S-R第4周总有效率为67.9%,第8周总有效率为82.1%,ADL第4周总有效率为57.1%,第8周总有效率为7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依达拉奉 吡拉西坦
下载PDF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牟鑫 陈庆宏 江皋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8-1239,共2页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欧美等西方国家,60岁以上人群痴呆的患病率为10%,80岁以上为20%~30%。我国老年痴呆的总患病人数已经达老年人口的4%~5%。由于老年痴呆是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
关键词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老年痴呆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对照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牟鑫 陈庆宏 江皋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574-4576,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多奈哌齐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运用多奈哌齐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0.9%氯化钠100mL中...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多奈哌齐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运用多奈哌齐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0.9%氯化钠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以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周、第6周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CDR、MMSE、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D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依达拉奉 疗效
下载PDF
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245-424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6例MCI患者为研究组,136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钙(Ca)、镁(Mg)、硒(Se)、砷(As)、锰(Mn)、铝(Al)、镉(Cd...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6例MCI患者为研究组,136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钙(Ca)、镁(Mg)、硒(Se)、砷(As)、锰(Mn)、铝(Al)、镉(Cd)含量。结果 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u、Zn、Fe含量较低,Mn、Al、Cd含量较高(P<0.05)。2多重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Cu、Zn、Fe含量与Mo CA评分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3,0.712和0.603,P值均为0.000;Mn、Al、Cd含量与Mo CA的评分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4,-0.886,-0.208,P值分别为0.017,0.000,0.015。3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与认知功能相关并具有临床意义的因素有低Zn,高Mn、高Al、高Cd。t值分别为1.990、-3.440、-8.074和5.468,P值分别为0.049、0.001、0.000和0.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Zn、高Al、高Cd是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论 MCI的发生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