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联合NGF对骨折大鼠血钙水平、愈合程度及EGFR相关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高宇 文培培 +2 位作者 王晓云 池红万 刘益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822-5826,共5页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骨折大鼠血钙水平、愈合程度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电针(C)组、NGF(D)组、电针联合NGF(E)组,每组10只,对B、C、D、...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骨折大鼠血钙水平、愈合程度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电针(C)组、NGF(D)组、电针联合NGF(E)组,每组10只,对B、C、D、E组采用骨钳截断加克氏针髓内固定法建立胫骨骨折模型,建模成功后,C组给予电针治疗,D组给予骨折部位注射1500 U的NGF,E组给予电针联合NGF治疗,A组不建模,A组、B组同期给予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X线摄片检测大鼠骨折愈合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骨组织病理形态,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钙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NGF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骨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骨折断端边缘清晰,可见明显骨折线,无骨痂生长且骨折处骨质密度降低;与B组相比,C组骨折线仍可见但折断端边缘趋于模糊,骨密度有所升高,且可见少量骨痂生长;与C组相比,D组、E组骨折线逐渐消失,骨痂明显增多,骨密度明显升高,且D组可见大部分骨痂长入骨折线,已有骨外膜形成并可见骨连接形成。A组骨组织形态完整,且排列整齐,无坏死区域,B组骨组织形态遭到破坏,出现部分坏死区域,并可见少量纤维组织,C组、D组可见大量肉芽组织生长和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并出现大量骨痂及纤维组织,成软骨细胞增生活跃,E组骨组织形态已趋于完整,排列有序且部分已被正常组织替代,出现大量的板层骨连接,形成骨化,钙盐开始沉着;与A组比较,B、C、D、E组血钙水平、NGF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C、D、E组血钙水平、NGF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E组血钙水平、NGF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E组比D组显著性升高(P<0.05);B、C、D、E组胫骨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按A组显著性升高(P<0.05),与B组比较,C、D、E组中EGFR蛋白在胫骨组织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E组胫骨组织EGF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E组比D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电针联合NGF具有显著疗效,其可显著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血钙水平,这与抑制EGFR相关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神经生长因子(NGF) 骨折 血钙 愈合程度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通路
下载PDF
温针联合桃红四物汤对腰椎骨折大鼠骨愈合能力、骨矿化及Smad4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高宇 王晓云 +1 位作者 文培培 池红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6006-6010,共5页
目的探讨温针联合桃红四物汤对腰椎骨折大鼠骨愈合能力、骨矿化及Smad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5只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CO)组、模型(MO)组、针灸(AC)组、桃红四物汤(PE)组、联合(JO)组,每组9只。建立大鼠腰椎骨折模型。AC组给予温... 目的探讨温针联合桃红四物汤对腰椎骨折大鼠骨愈合能力、骨矿化及Smad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5只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CO)组、模型(MO)组、针灸(AC)组、桃红四物汤(PE)组、联合(JO)组,每组9只。建立大鼠腰椎骨折模型。AC组给予温针治疗,隔日一次,干预28 d;PE组给予桃红四物汤6 ml/kg灌胃;JO组在PE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针治疗;CO组和MO组均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比色法测定血清钙(Ca)浓度;磷钼酸法测定血清磷(P)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BGP)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组相比,MO组血清中Ca、P、ALP、BG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MO组相比,AC组、PE组和JO组Ca、P、ALP、BG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AC组和PE组相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C组相比,JO组Ca、P、ALP、BG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CO组显示灰白质边界清楚,神经元丰富;MO组显示出以为灰白质边界不清及神经元数目显著降低为特征的严重损害;与MO组相比,AC组、PE组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但灰白质边界欠清;与AC组、PE组相比,JO组中神经元数目增加更明显,脊髓的结构更好。与CO组相比,MO组腰椎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MO组相比,AC组、PE组和JO组VEGF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AC组和PE组相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C组相比,JO组VEGF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CO组相比,MO组腰椎组织中TGF-β1、Smad4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MO组相比,AC组、PE组和JO组TGF-β1、Smad4表达显著升高(P<0.05),AC组和PE组相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C组相比,JO组TGF-β1、Smad4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温针联合桃红四物汤可以抑制骨矿物质的流失,加快钙盐的沉积,上调Smad4水平,促进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 桃红四物汤 腰椎骨折 骨愈合 骨矿化 Smad4信号通路
下载PDF
通痹汤联合牵引和中医骨伤手法按摩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血清疼痛物质和血清炎症因子、腰椎功能、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池红万 刘益兵 朱敬云 《中医研究》 2022年第5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通痹汤联合牵引和中医骨伤手法按摩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血清疼痛物质和血清炎症因子、腰椎功能、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96例作为... 目的:观察通痹汤联合牵引和中医骨伤手法按摩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血清疼痛物质和血清炎症因子、腰椎功能、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牵引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痹汤(熟地黄、黄芪、当归、杜仲、牛膝、海风藤、白芍、独活、威灵仙、川芎、桂枝、土鳖虫、蕲蛇、甘草片),加水煎煮至400 mL,1剂/d,早晚饭后温服。两组均治疗3周后判定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疼痛物质水平、血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腰椎功能、氧化应激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物质(SP)、神经肽Y(NPY)、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2/48),与对照组的10.42%(5/4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通痹汤联合常规牵引和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调节血清疼痛物质,改善腰椎功能,调节血清相关炎性递质水平,调控氧化应激水平,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通痹汤 牵引 中医骨伤手法按摩 血清疼痛物质 血清炎症因子 腰椎功能 氧化应激水平
下载PDF
自拟通络止痛汤治疗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疼痛介质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池红万 刘益兵 +2 位作者 朱敬云 李翔 袁蕊 《内科》 2022年第2期149-152,194,共5页
目的探讨在络病理论指导下,自拟通络止痛汤治疗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疼痛介质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巨大型LDH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 目的探讨在络病理论指导下,自拟通络止痛汤治疗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疼痛介质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巨大型LDH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平乐按摩理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通络止痛汤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腰椎功能、血清疼痛介质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6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显著降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β-内啡肽(β-EP)水平均显著升高,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β-E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GE2、5-H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络病理论指导下,自拟通络止痛汤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疼痛介质水平,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 络病理论 自拟通络止痛汤 腰椎功能
下载PDF
针灸推拿联合穴位注射对脑外伤瘫痪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池红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3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联合穴位注射疗法改善颅脑外伤瘫痪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4-11—2015-12收治的117例颅脑外伤瘫痪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8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联合穴位注射疗法改善颅脑外伤瘫痪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4-11—2015-12收治的117例颅脑外伤瘫痪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8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1%高于对照组87.93%(P<0.05);观察组降低NIHSS评分、提高FMA评分及失语评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通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细胞活力,促进脑组织的修复,从而改善颅脑外伤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推拿 穴位注射 颅脑外伤瘫痪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分段间歇牵引配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池红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7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分段间歇牵引配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分段间歇牵引配合整脊推拿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牵引配合整脊推拿治疗。3... 目的观察采用分段间歇牵引配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分段间歇牵引配合整脊推拿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牵引配合整脊推拿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8.3%,对照组显效率为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间歇牵引配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分段间歇牵引 整脊推拿
下载PDF
电针 点穴 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后康复期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池红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4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电针、点穴、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后康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对我院2014-09—2015-10治疗的113例颅脑损伤后康复期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电... 目的分析电针、点穴、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后康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对我院2014-09—2015-10治疗的113例颅脑损伤后康复期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电针、点穴、推拿疗法,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3%)高于对照组(76.79%,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失语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电针、点穴、推拿疗法治疗颅脑损伤后康复期患者,通过补中气、舒经络、调气血,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点穴 推拿 功能锻炼 颅脑损伤 康复期
下载PDF
电针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功能损害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池红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6期33-34,69,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足三里、丰隆穴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残留神经功能损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7例LDH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残留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足三里、丰隆穴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残留神经功能损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7例LDH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残留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及双侧下肢足三里、丰隆穴电针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相关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反应、腰椎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歧化酶水平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神经肽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丙二醛水平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丰隆穴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通过疏通经脉、益气温经等作用机制,促进LDH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神经相关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电针 黄芪桂枝五物汤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川芎嗪联合rTMS治疗外伤性截瘫的效果及对神经电生理和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池红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4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神经电生理、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17例外伤性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给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及...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神经电生理、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17例外伤性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给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及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川芎嗪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静息运动阈值水平及骨钙素、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水平低于对照组,运动诱发电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提高外伤性截瘫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截瘫 川芎嗪 重复经颅磁刺激 骨代谢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通痹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池红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353-354,共2页
目的:观察通痹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1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观察组60例给予通痹方口服及熏蒸。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79.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 目的:观察通痹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1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观察组60例给予通痹方口服及熏蒸。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79.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痹方口服及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通痹方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手法与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小儿前臂闭合性骨折临床观察
11
作者 池红万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法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小儿前臂闭合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78例前臂闭合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予以手法复位外固定方式,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比...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法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小儿前臂闭合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78例前臂闭合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予以手法复位外固定方式,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前臂旋转角丧失程度、功能评定结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6.3±1.2)周与住院时间(4.6±2.8)d短于对照组(8.7±1.9)周、(8.2±3.3)d,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臂旋转角丧失程度、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10岁前臂闭合骨折患儿自身骨膜较厚,具备强塑形能力,因而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法较好,但手法复位外固定法无法保证>10岁患儿骨折断端稳定,故可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闭合骨折 手法复位 外固定 切开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生物电刺激在腰椎退行性疾病合并足下垂腰椎减压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怀栓 潘玉林 +4 位作者 郭小伟 张猛 李宝田 尚林 池红万 《中医正骨》 2021年第5期28-33,39,共7页
目的:探讨生物电刺激在腰椎退行性疾病合并足下垂腰椎减压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2例符合要求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合并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减压手术。术后常规锻炼组(34例)进行常规功能锻炼,经皮电刺激组(36... 目的:探讨生物电刺激在腰椎退行性疾病合并足下垂腰椎减压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2例符合要求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合并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减压手术。术后常规锻炼组(34例)进行常规功能锻炼,经皮电刺激组(36例)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进行经皮电刺激治疗,针刺电刺激组(32例)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进行针刺电刺激治疗;经皮电刺激治疗和针刺电刺激治疗均持续6周。通过测定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胫骨前肌肌力及足下垂康复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①下肢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3.558,P=0.002)。3组患者下肢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1.082,P=0.340)。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下肢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75.441,P=0.000);3组患者下肢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延长均呈逐渐降低趋势[(5.59±1.84)分,(3.50±1.52)分,(2.38±1.02)分,(1.76±0.99)分,F=49.742,P=0.000;(6.64±2.05)分,(3.72±1.23)分,(1.86±0.87)分,(1.06±0.86)分,F=123.021,P=0.000;(6.19±1.77)分,(3.44±0.98)分,(1.84±0.81)分,(0.97±0.86)分,F=122.715,P=0.000];术前及术后2 d,3组患者的下肢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699,P=0.072;F=0.481,P=0.620);术后6周及术后6个月,3组患者下肢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07,P=0.023;F=7.872,P=0.001),经皮电刺激组和针刺电刺激组的下肢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常规锻炼组(P=0.018,P=0.017;P=0.001,P=0.001),经皮电刺激组和针刺电刺激组下肢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37;P=0.694)。②ODI。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2.707,P=0.031)。3组患者ODI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4.775,P=0.000)。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O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89.455,P=0.000);3组患者ODI随时间延长均呈逐渐降低趋势[(30.47±7.33)分,(23.74±6.27)分,(18.29±5.78)分,F=30.017,P=0.000;(29.69±5.73)分,(19.03±4.97)分,(11.86±4.24)分,F=115.087,P=0.000;(29.84±7.03)分,(19.34±5.95)分,(12.16±4.87)分,F=70.049,P=0.000];术前3组患者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0,P=0.879);术后6周及术后6个月,3组患者OD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181,P=0.001;F=18.057,P=0.000),经皮电刺激组和针刺电刺激组的ODI均低于常规锻炼组(P=0.001,P=0.002;P=0.000,P=0.000),经皮电刺激组和针刺电刺激组OD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21;P=0.808)。③胫骨前肌肌力。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0.693,P=0.655)。3组患者胫骨前肌肌力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2.743,P=0.066)。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胫骨前肌肌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81.044,P=0.000);3组患者胫骨前肌肌力随时间延长均呈逐渐增大趋势[(1.38±1.02)级,(2.47±1.35)级,(3.09±1.26)级,(3.68±1.39)级,F=20.484,P=0.000;(1.50±0.97)级,(2.42±1.34)级,(3.78±1.07)级,(4.00±1.10)级,F=39.381,P=0.000;(1.66±1.04)级,(2.50±1.50)级,(3.75±1.16)级,(4.00±1.22)级,F=25.012,P=0.000]。④足下垂康复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0个月。术后2 d、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3组患者的足下垂康复率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7,P=1.000;χ^(2)=1.457,P=0.483;χ^(2)=1.094,P=0.579);术后6周3组患者足下垂康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8,P=0.045),进一步两两比较(α′=0.017),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666,P=0.035;χ^(2)=4.855,P=0.048;χ^(2)=0.014,P=1.000)。结论:对于接受腰椎减压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合并足下垂患者,术后进行生物电刺激治疗不能明显提高胫骨前肌肌力和足下垂康复率,但能在早期缓解下肢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经皮电刺激治疗和针刺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脊椎滑脱 足下垂 电刺激疗法 临床试验
下载PDF
综合康复护理对外伤截瘫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祺 崔快 池红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2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外伤截瘫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06—2015-04住院治疗的80名外伤截瘫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外伤截瘫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06—2015-04住院治疗的80名外伤截瘫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膀胱功能恢复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膀胱功能恢复效果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外伤截瘫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护理 外伤截瘫 膀胱功能 恢复效果
下载PDF
血清及尿液中破骨细胞分化因子检测在诊断骨质疏松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璐 段智霞 池红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4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以及尿液中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检测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郑州市骨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6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9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研究对象血... 目的:探讨血清以及尿液中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检测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郑州市骨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6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9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以及尿液中RANKL水平,于临床选择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加以检测,最终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以及尿液中RANKL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在临床展开血清以及尿液中RANKL水平诊断后发现,RANKL与患有骨质疏松症以及病症发展密切相关,从而证明RANKL检测工作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尿液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温针疗法联合豨莶草对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活性及SphK1/S1P/S1PR1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培培 高宇 +2 位作者 王晓云 刘益兵 池红万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第11期75-81,共7页
目的:探讨温针疗法联合豨莶草对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活性及SphK1/S1P/S1PR1信号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RA组、温针组、药物组及联合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RA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温针组... 目的:探讨温针疗法联合豨莶草对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活性及SphK1/S1P/S1PR1信号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RA组、温针组、药物组及联合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RA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温针组进行温针治疗,药物组大鼠灌胃豨莶草提取物,联合组温针治疗后灌胃豨莶草提取物,其余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排水法检测各组大鼠足部体积;HE染色观察踝关节病理;提取各组滑膜细胞,MTT法检测存活,Hoechst检测凋亡率;免疫印迹检测SPHK1、S1PR1及ERK1/2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RA大鼠治疗14 d、18 d及21 d的足部体积均升高(P<0.05),与RA组相比,温针组、药物组及联合组大鼠治疗同一时间足部体积均降低(P<0.05),与温针组比较,联合组较(P<0.05);正常组大鼠踝关节面光滑、滑膜完整、无炎症浸润及水肿,RA组大鼠踝关节炎性细胞浸润严重,滑膜组织增厚,关节腔隙狭窄及软骨破坏,温针组及药物组大鼠踝关节炎性浸润减少,滑膜增生降低,与药物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踝关节滑膜厚度未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正常组比较,RA组滑膜细胞存活OD值升高,凋亡率无意义,与RA组比较,温针组存活OD值降低,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温针组比较,联合组滑膜细胞存活OD值降低,凋亡率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RA组SPHK1、S1PR1及ERK1/2蛋白升高(P<0.05),与RA组比较,温针组SPHK1、S1PR1及ERK1/2蛋白均降低(P<0.05),与温针组相比,联合组SPHK1、S1PR1及ERK1/2蛋白更低(P<0.05),其余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关节炎大鼠采用温针疗法联合豨莶草干预可抑制滑膜细胞活性,改善大鼠足部体积,这可能与抑制SphK1/S1P/S1PR1信号转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关节炎 温针 豨莶草 滑膜细胞 SphK1/S1P/S1PR1
下载PDF
调筋理脊通络法结合中药熏蒸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袁蕊 池红万 +1 位作者 刘丽君 张先累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298-1301,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可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鞍区感觉异常,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目前临床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但手术治疗适应证...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可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鞍区感觉异常,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目前临床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但手术治疗适应证要求严格且存在创伤性,保守治疗仍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调筋理脊通络法是一种推拿手法,能够提高推拿特定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中药熏蒸属中医外治法,能够通过热力效应将药力渗入皮肤,发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2]。基于此,本研究给予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调筋理脊通络法结合中药熏蒸,并观察对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大小便失禁 中医外治法 放射性疼痛 通络法 活血通络 神经传导速度 局部血液循环
下载PDF
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侯志雷 池红万 张红利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9期1584-1585,共2页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炎(LBM)的效果。方法:126例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观察组给予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结果:显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积分观察组...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炎(LBM)的效果。方法:126例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观察组给予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结果:显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积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VAS和ODI评分较对照组低,腰部静、动态肌耐力较对照组强(P<0.05)。观察组前屈、后伸活动度较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LBM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炎 循经远取动法 针刺
下载PDF
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颂 池红万 《西藏医药》 2018年第3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患者,依据奇偶数分组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的患者均为36例。均给予两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患者,依据奇偶数分组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的患者均为36例。均给予两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心理情绪变化,以及对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述各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心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心理干预 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SDS SAS
下载PDF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颂 池红万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14期113-114,117,共3页
目的:观察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 目的:观察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FMA、BI评分结果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76.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肢体功能恢复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药罐联合中频脉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疗效观察
20
作者 袁蕊 刘益兵 +2 位作者 唐春阳 池红万 张先累 《国医论坛》 2022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药罐联合中频脉冲对老年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10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3例老年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1例和42例。对照组给予中... 目的:观察药罐联合中频脉冲对老年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10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3例老年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1例和42例。对照组给予中频脉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药罐治疗。经治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经治后,两组腰椎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两组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且以上各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罐联合中频脉冲能有效提高患者腰椎功能,减轻疼痛,降低血液黏度,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脉冲 药罐 气滞血瘀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