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导师制的混合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对临床解剖学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1
作者 周丽华 李明哲 +4 位作者 Prince Last Mudenda Zilundu 孙诗竹 汤地 付饶 何裕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3-865,共13页
【目的】为提高学生应用基础学科知识的能力,本研究在中山大学《临床解剖学》课程中,实施结合导师制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探讨基础和临床教师共同承担临床前期课程的有效性,以求获得更完善的教学方式。【方法】参与者共有375名临床... 【目的】为提高学生应用基础学科知识的能力,本研究在中山大学《临床解剖学》课程中,实施结合导师制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探讨基础和临床教师共同承担临床前期课程的有效性,以求获得更完善的教学方式。【方法】参与者共有375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名解剖老师,49名手术科医生,7名教辅人员。学生分10个小班以每周分两批次上课,每个小班学生、解剖老师、外科医生、教辅人数比例为40:1:2:1。课程结束后使用SurveyPlanet系统收集学生完成的课程体验量表(CEQ)和教学质量评价量表(SEEQ),并从大学评分系统获取学生成绩,以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CEQ和SEEQ问卷收回率分别为60.3%和54.6%。CEQ分析显示学生对课程总体满意度为7.12分,处于中等水平。目标清晰度、教学质量和通用技能发展等维度反映了学生对课程效果满意,而工作量和评估维度则反映出学生担忧课业过重、考试较难。基于性别差异的分析提示男女学生的评价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满意度对学习体验的影响很大,满意度较高的学生对课程内容均持肯定态度(P<0.01)。SEEQ进一步证实了临床解剖学课程受到普遍欢迎,其中学习、热情和个人交流等方面得分较高。开放式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不一致性、部分考试内容超出教学内容。对比结合导师制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前后的学习成绩,发现,实行导师制后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结论】结合导师制的混合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临床解剖学》课程的满意度和学习成绩,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能力。未来教学改革需要在教学质量控制、教学大纲内容和考试内容一致性方面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 导师制 临床解剖 课程满意度 课程体验
下载PDF
肝内胆管癌不同大体病理类型的预后分析及临床特征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玥 于小鹏 +17 位作者 陈家璐 覃德龙 陈晨 吴泓 程张军 宋天强 毛先海 何宇 梁霄 翟文龙 李敬东 孙传东 马凯 邱应和 汤地 耿智敏 汤朝晖 全志伟 《腹部外科》 2023年第3期189-196,共8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不同大体病理类型对预后的影响以及不同大体病理类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于2010-2020年中国13家三级甲等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660例ICC病...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不同大体病理类型对预后的影响以及不同大体病理类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于2010-2020年中国13家三级甲等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660例ICC病人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卡钳值:0.02),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肿块型ICC病人与管周浸润型ICC病人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ICC病人处于T1分期时,肿块型ICC病人与管周浸润型ICC病人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型ICC病人(513例)和管周浸润型ICC病人(102例)在地区、年龄、结石病史、Child-Pugh分级、腹痛、腹胀、黄疸、发热、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总白蛋白、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块型ICC和管内生长型ICC病人(45例)在地区、年龄、谷丙转氨酶、肿瘤大小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肿块型相比,管周浸润型ICC病人具有更良好的预后。可进一步探究对管周浸润型ICC病人进行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以及肿块型ICC病人对靶向治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大体病理类型 多中心研究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胆道三维重建技术协助胆道梗阻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11
3
作者 汤地 梁力建 +2 位作者 孙灿辉 黎东明 彭宝岗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研究64层CT胆道三维重建(spiral CT cholangiograply,SCTC)在胆道梗阻中的运用价值和优缺点。方法对20例胆道梗阻患者,包括肝门部胆管癌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6例,胰头肿物4例,胆管狭窄2例进行SCTC检查,了解胆道树成像的图像质量以及... 目的研究64层CT胆道三维重建(spiral CT cholangiograply,SCTC)在胆道梗阻中的运用价值和优缺点。方法对20例胆道梗阻患者,包括肝门部胆管癌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6例,胰头肿物4例,胆管狭窄2例进行SCTC检查,了解胆道树成像的图像质量以及对梗阻性质判断的准确率。结果8例肝门部胆管癌中6例患者得到较完美的胆道树成像,2例患者胆道树部分显影。7例患者的Bismuth-Corlette分型与手术探查一致。4例胰头肿物、2例胆管狭窄、1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术前SCTC均能得到较完美的胆道树成像,能准确提示梗阻的部位和病因。5例复杂的左右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虽能正确提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分布和位置,但难以得到较完美的胆道树成像。结论SCTC可作为除复杂左右肝内结石外的胆道梗阻患者的术前评估的常规方法,其运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胆管梗阻 三维胆道成像
下载PDF
VEGF、ANG-1、ANG-2、TSP-1的表达与胆管细胞性肝癌血管生成和侵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汤地 周奇 +2 位作者 梁力建 彭宝岗 永野皓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46-2050,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表达与胆管细胞性肝癌(CCC)血管生成和侵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对33例手术切除的CCC标本进行CD34、VEGF、ANG-1、ANG-2和TSP-1的...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表达与胆管细胞性肝癌(CCC)血管生成和侵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对33例手术切除的CCC标本进行CD34、VEGF、ANG-1、ANG-2和TSP-1的免疫组化染色,研究VEGF、ANG-1、ANG-2、TSP-1的表达与胆管细胞性肝癌血管生成和肿瘤门静脉侵犯、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CCC的微血管密度(MVD)为(87.2±52.6)/mm2,VEGF、ANG-1、ANG-2和TSP-1的阳性率分别为75.6%、36.0%、57.6%和45.5%。VEGF和ANG-2的阳性表达与高MVD相关,TSP-1则与MVD负相关(P<0.01,P<0.05,P<0.01)。阳性TSP-1与肝内转移正相关(46.7%vs5.6%,P<0.05)。结论:CCC瘤内的血管新生活跃,VEGF和ANG-2的阳性表达与CCC血管生成正相关,TSP-1则与其负相关,TSP-1的阳性表达还与肝内转移相关,VEGF、ANG-1、ANG-2的表达与肿瘤的侵润转移未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类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下载PDF
IFN-α抑制HUVECs以及荷人肝癌裸小鼠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汤地 梁力建 +3 位作者 彭宝岗 周凡 李绍强 殷晓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95-1498,共4页
目的:检测IFN-α体内外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抑制作用,探讨IFN-α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运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MTT试验、管样结构形成试验、移动抑制试验以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和血管密度测定探讨IFN-α对HUVECs... 目的:检测IFN-α体内外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抑制作用,探讨IFN-α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运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MTT试验、管样结构形成试验、移动抑制试验以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和血管密度测定探讨IFN-α对HUVECs的抑制作用。结果:IFN-α对HUVECs的细胞增殖、移动和管样结构形成试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提示试验组移植瘤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微血管密度(MVD)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IFN-α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新生,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肝肿瘤 抗血管生成
下载PDF
巨大右侧肾上腺血管瘤的手术切除 被引量:5
6
作者 汤地 梁力建 +1 位作者 彭宝岗 郑可国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3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总结巨大右侧肾上腺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例巨大右侧肾上腺血管瘤的特点及治疗 ,结合文献讨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 结果 本病呈良性经过 ,临床症状以压迫周围器官为主 ,少数病例可合并高血压等表现 ,... 目的 总结巨大右侧肾上腺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例巨大右侧肾上腺血管瘤的特点及治疗 ,结合文献讨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 结果 本病呈良性经过 ,临床症状以压迫周围器官为主 ,少数病例可合并高血压等表现 ,切除可治愈。 结论 本病罕见 ,须与右肝肿瘤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血管瘤 外科治疗 手术方法 影像学检查 非功能性肿瘤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汤地 梁力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835-837,共3页
关键词 肝癌 原发性 合并症 门静脉癌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意外胆囊癌的诊治要点 被引量:2
8
作者 汤地 彭宝岗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5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意外胆囊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乌斯他丁保护阻塞性黄疸围手术期肝肾功能
9
作者 汤地 吕明德 +2 位作者 梁力建 黎东明 赖佳明 《中国新医药》 2003年第5期10-11,共2页
目的 研究天普洛安对阻塞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的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我科连续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阻塞性黄疸病人42例为研究对象24例为试验妇,18例为对照组,试验细立即给予天普洛安静脉点滴,疗程为5天,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 目的 研究天普洛安对阻塞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的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我科连续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阻塞性黄疸病人42例为研究对象24例为试验妇,18例为对照组,试验细立即给予天普洛安静脉点滴,疗程为5天,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结果 术后第3天的24h尿量(mg/kg),试验组病人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4);术后第5天试验组血清肌酐水平为63±18μmol/L,对照组为79±27μ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两组术后AST、r-GT及总胆红素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细的各检验值恢复速度更快。结论 天普洛安对阻塞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的肝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斯他丁 阻塞性黄疸 围手术期 肝肾功能 蛋白酶抑制剂 白细胞
下载PDF
提高诊断学教学效果的几项措施
10
作者 汤地 梁力建 +1 位作者 赖佳明 王锦萍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z1期161-163,共3页
诊断学是医学生进一步学习临床各科的基础,其教学的效果会对医学教育的全局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我们近年来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改良课程设计,突出医德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诊断学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术前减黄对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后肝功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东 梁力建 +5 位作者 彭宝岗 周奇 李绍强 汤地 黄力 黄洁夫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2,共5页
背景与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合并症发生率仍然较高。术前胆道引流可以改善肝功能,但对于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肝功能的具体影响,以及肝功能指标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目前仍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术前胆道引... 背景与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合并症发生率仍然较高。术前胆道引流可以改善肝功能,但对于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肝功能的具体影响,以及肝功能指标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目前仍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术前胆道引流对恶性低位胆道梗阻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前肝功能的影响,以及肝功能指标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分析其预后。方法:收集9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患者[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85μmol/L]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功能指标和胆红素之间的相关性、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以及分析预后;按照术前是否胆道引流分为减黄组、未减黄组,分析术前胆道引流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有、无并发症组,分析并发症对术后肝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与TB呈正相关关系(r=0.368,P<0.001),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与TB无相关性。减黄组术前胆道引流后,TB、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LP、GGT分别由术前的(266±119)μmol/L,(160±75)μmol/L,(161±88)U/L,(508±276)U/L,(537±417)U/L减至术后的(184±115)μmol/L,(112±67)μmol/L,(99±90)U/L,(319±145)U/L,(203±17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减黄前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变化不显著。全组患者ALT、AST、GGT、ALP术后第7天达最低值,第14天轻度上升;术后7d时,TB、DB在有并发症组为(152±68)μmol/L,(80±57)μmol/L,较无并发症组的(101±77)μmol/L,(58±45)μmol/L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albumin,ALB)在有、无并发症组分别为(36.2±4.7)g/L,(38.6±5.2)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黄组中位生存期19.2个月,未减黄组中位生存期16.4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8)。结论:GGT更能反映恶性低位胆道梗阻的程度。术前胆道引流可以有效的改善肝功能,并发症的出现影响恶性低位胆道梗阻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短期内的黄疸以及肝功能的改善。术前减黄对远期预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肿瘤 梗阻性黄疸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肝功能 预后
下载PDF
T管套U管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 被引量:5
12
作者 甄宇洋 梁力建 +5 位作者 马驰 苏才坤 汤地 邓量 曾汉 邓立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用一简便、有效、并发症相对少的方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T管套U管的引流方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24例,与同期我们用传统的胆肠吻合+U管引流的方法治疗41例相比较。[结果]T管套... [目的]探讨用一简便、有效、并发症相对少的方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T管套U管的引流方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24例,与同期我们用传统的胆肠吻合+U管引流的方法治疗41例相比较。[结果]T管套U管组手术时间为45min、手术并发症有3例(12.5%)、术后胆道感染3例(12.5%)。吻合组手术时间为145min,手术并发症有17例(41%),术后胆道感染16例(39%)。该3项指标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手术后退黄、手术死亡、中位生存期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T管套U管手术引流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简单,手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胆道感染机会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T管 U管 引流手术 术后胆道感染
下载PDF
ErbB2通过FAK-Src-MAPK信号通路诱导细胞转化和移动侵袭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强 梁力建 +3 位作者 彭宝岗 李绍强 汤地 阿力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63-2365,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诱导肿瘤转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表达ErbB2逆病毒颗粒感染FAK+/+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ErbB2在FAK+/+细胞中的表达,免疫沉淀检测ErbB2的功能。用Src阻断剂-PP2阻断Src,用MAPK阻断剂-UO126阻断MA...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诱导肿瘤转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表达ErbB2逆病毒颗粒感染FAK+/+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ErbB2在FAK+/+细胞中的表达,免疫沉淀检测ErbB2的功能。用Src阻断剂-PP2阻断Src,用MAPK阻断剂-UO126阻断MAPK,观察Src或MAPK被阻断后对ErbB2诱导的细胞移动和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感染后ErbB2在FAK+/+细胞中稳定表达和激活。PP2抑制ErbB2诱导的FAK磷酸化以及ErbB2诱导的细胞移动。UO126阻断ErbB2诱导的MAPK磷酸化以及ErbB2诱导的细胞锚定依赖性生存-细胞转化。结论:ErbB2通过FAK-Src-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FAK+/+细胞转化和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FAK—Src—MAPK通路 肿瘤侵润
下载PDF
ERCP: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利器
14
作者 汤地 汤地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4年第8期68-68,共1页
上个月末,我院接诊了一位81岁高龄的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考虑到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常伴发复杂的肝内外结石等情况,加之患者年事较高,开刀有较高风险,我们对他紧急采取了不需要开刀的ERCP手术,通过内镜取出导致胆总管阻塞的结石,... 上个月末,我院接诊了一位81岁高龄的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考虑到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常伴发复杂的肝内外结石等情况,加之患者年事较高,开刀有较高风险,我们对他紧急采取了不需要开刀的ERCP手术,通过内镜取出导致胆总管阻塞的结石,并将一根引流管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总管内,从而有效地解除了胆道梗阻,帮老人平安度过了生命危险。那么ERCP到底是怎样一门技术,它有什么用途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胆胰疾病 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经十二指肠乳头 胆总管阻塞 治疗 诊断 胆道梗阻
下载PDF
脾结核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甄宇洋 汤地 梁力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1013-1014,共2页
目的 :探讨脾结核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取我院 30年来脾结核共 18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 8例 ,非手术治疗 10例 ,除 1例合并败血症外 ,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脾结核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但各有其适应证。
关键词 诊断 临床表现 治疗 脾结核
下载PDF
脾结核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7
16
作者 甄宇洋 汤地 梁力建 《新医学》 2000年第12期714-715,共2页
关键词 脾结核 诊断 治疗 鉴别诊断 病理
下载PDF
原发性肝肉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甄宇洋 梁力建 汤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肝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肉瘤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全部误诊,能手术切除者仅3例。本组病人治疗后平均生存6个月;3例手术切除者术后分别生存4年,6个月,3个月;单纯剖腹探查最长存活4个月,平...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肝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肉瘤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全部误诊,能手术切除者仅3例。本组病人治疗后平均生存6个月;3例手术切除者术后分别生存4年,6个月,3个月;单纯剖腹探查最长存活4个月,平均15个月。结论 肝肉瘤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诊断 肉瘤/诊断 误诊 预后
下载PDF
肝胆管结石影像学诊断方法的评价和合理选择 被引量:13
18
作者 梁力建 汤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影像诊断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东 梁力建 +4 位作者 汤地 李绍强 彭宝岗 黄力 黄洁夫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利用胆总管置管末端结扎制作改进阻塞性黄疸模型,观察TB达峰时间及其与经典模型的差异。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假手术组3、7、12 d处死,经典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iaundice,OJ)模型组3、7、12 d处死,改进OJ模型3、7、12 ... 目的利用胆总管置管末端结扎制作改进阻塞性黄疸模型,观察TB达峰时间及其与经典模型的差异。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假手术组3、7、12 d处死,经典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iaundice,OJ)模型组3、7、12 d处死,改进OJ模型3、7、12 d处死。观察大鼠大鼠状态、死亡率、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组织切片HE染色病理组织变化。结果 OJ后大鼠死亡3只,主要发生在OJ 10 d时。OJ后TB 7 d时最高,12 d时下降,改进OJ模型与经典OJ模型的TB、DB、GGT、ALT、ALB变化规律相似。OJ 7 d后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和人相似,呈现局部坏死、汇管区扩大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的表现,12 d开始出现肝纤维化表现。改进模型和经典模型变化相似。结论大鼠阻塞性黄疸模型以结扎胆总管7天为佳。改进OJ模型和经典OJ模型血清肝功能指标以及肝脏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相似,提示其可以作为一个较为稳定的阻塞性黄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3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勋 汤地 +5 位作者 周奇 王寰昱 陈健聪 朱晓旭 殷晓煜 梁力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骨形成蛋白3(BMP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标本,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MP3 mRNA和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相对表达情况。收集103例肝门部胆管癌石蜡标本...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骨形成蛋白3(BMP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标本,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MP3 mRNA和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相对表达情况。收集103例肝门部胆管癌石蜡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MP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全组30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22例癌组织BMP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103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87例阴性,16例弱阳性,BMP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BMP3基因处于抑制状态,其表达的下调可能与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骨形成蛋白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