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致多器管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犬急性肾损伤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张健 李发鹏 +1 位作者 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 汤宝鹏 《西部医学》 2024年第9期1260-1264,共5页
目的注射内毒素导致犬发生脓毒症进而形成多脏器功能衰竭,构建犬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通过研究肾脏的相关指标,进一步观察MODS犬的肾脏损伤变化,更好的了解MODS犬的肾脏损伤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 目的注射内毒素导致犬发生脓毒症进而形成多脏器功能衰竭,构建犬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通过研究肾脏的相关指标,进一步观察MODS犬的肾脏损伤变化,更好的了解MODS犬的肾脏损伤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4只家犬分为两组,其中MODS模型犬7只(实验组),正常犬7只(对照组)。通过分时段测量肾脏指标进一步了解肾脏损伤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犬尿素氮和肌酐均在实验开始后2 h呈现进行性增高(P<0.05),尿量明显减少(P<0.05),出现多尿期的时间明显延后。病理结果表明脓毒症会导致肾小管发生损伤,但并未发生弥漫性坏死。结论实验犬在造模成功后2 h肾脏指标开始升高,肾脏的确发生了急性损伤,通过病理学也证明了肾脏的损伤,但肾小管并未发生弥漫性坏死。如果想挽救实验犬的肾脏功能需要在2 h前积极寻找引起肾脏损伤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为临床提供了理论支持。肾脏作为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通过研究它的急性损伤的机制可以更好的理解MODS的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家族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婷 郭衍楷 汤宝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340-344,共5页
心房颤动是一种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的心律失常。大量的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表明炎症因子介导的心房结构重构及电重构是诱发心房颤动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其中白细胞介素(IL)家族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最为密切。现简要概述IL-1β、IL-6、IL-1... 心房颤动是一种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的心律失常。大量的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表明炎症因子介导的心房结构重构及电重构是诱发心房颤动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其中白细胞介素(IL)家族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最为密切。现简要概述IL-1β、IL-6、IL-10、IL-17和IL-22与心房颤动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目前已发现的IL受体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 心房重构 电重构
下载PDF
钙结合和卷曲螺旋结构域2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房颤动物模型心房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作者 桑婉玥 王璐 +2 位作者 简易 汤宝鹏 李耀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9-2066,共8页
目的:探讨钙结合和卷曲螺旋结构域2(calcium binding and coiled-coil domain 2,CALCOCO_(2))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动物模型的表达及其逆转AF小鼠心房重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2只大鼠及12只小鼠各随机分为2组(n=6):盐... 目的:探讨钙结合和卷曲螺旋结构域2(calcium binding and coiled-coil domain 2,CALCOCO_(2))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动物模型的表达及其逆转AF小鼠心房重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2只大鼠及12只小鼠各随机分为2组(n=6):盐水对照组(saline组)和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AF组(Ang Ⅱ组)。利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CALCOCO_(2)在大、小鼠心房肌的表达。将另外24只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均分为4组(n=6):saline-oeNC组、Ang II-oeNC组、saline-oeCALCOCO_(2)组和Ang II-oeCALCOCO_(2)组。利用腺相关病毒实现小鼠心肌CALCOCO_(2)过表达。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测小鼠心功能;Western blot和TUNEL染色评估CALCOCO_(2)对AF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评估CALCOCO_(2)对AF心房肌组织氧化应激[NADPH氧化酶2(NADPH oxidase 2,NOX2)和NOX4]及纤维化相关蛋白[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 I)、缝隙连接蛋白40(connexin 40,Cx40)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调控作用。结果: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aline组相比,Ang II组大、小鼠心房肌CALCOCO_(2)水平显著降低(0.19±0.01 vs 0.32±0.03,0.37±0.10 vs 1.00±0.10,P<0.01)。心脏超声显示,与Ang II-oeNC组相比,Ang II-oeCALCOCO_(2)组小鼠左房内径显著缩小,AF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射血分数显著提升(P<0.05)。TUNEL染色半定量分析显示,与Ang II-oeNC组相比,Ang II-oe-CALCOCO_(2)组小鼠心房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0.30±0.06 vs 0.61±0.03,P<0.01),这与BAX(1.94±0.34 vs 3.14±0.34)、cleaved caspase-3(2.19±0.41 vs 3.52±0.55)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aline-oeNC组相比,Ang II-oeNC组氧化应激相关蛋白NOX2和NOX4及纤维化相关蛋白Col I和α-SMA水平显著升高,Cx40水平显著降低,而在CALCOCO_(2)过表达后这些蛋白水平被显著逆转(P<0.05)。结论:CALCOCO_(2)过表达可通过抑制小鼠心房氧化应激、凋亡及纤维化来逆转AF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结合和卷曲螺旋结构域2 心房颤动 心房重构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吡格列酮治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诱导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和电生理机制研究
4
作者 喜林强 孙华鑫 +9 位作者 商鲁翔 王倩辉 宋洁 杨娜 张兴 迪拉热·太外库力 曼则热姆·热杰普 张玲 汤宝鹏 周贤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6-724,共9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β1AAb)诱导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作用及电生理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四组:对照组(佐剂注射)、β1AAb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β1AR-ECL...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β1AAb)诱导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作用及电生理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四组:对照组(佐剂注射)、β1AAb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β1AR-ECLⅡ)配以佐剂背部多点注射进行主动免疫,2 mg/(kg·次)]、吡格列酮组[与β1AAb组同等主动免疫8周后,吡格列酮灌胃2周,4 mg/(kg·d)]、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特异性抑制剂GW9662组[与β1AAb组同等主动免疫8周后吡格列酮灌胃+GW9662腹腔注射2周,其中吡格列酮予以4 mg/(kg·d),GW9662予以1 mg/(kg·d)]。每2周Powerlab多通道生理仪记录心电图,取血。基线和第10周记录超声心动图,10周后进行心电生理、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检查。结果:相较于对照组,β1AAb组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较高、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缩短、激动-恢复间期(ARI)延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阳性染色面积占比较低;线粒体形态异常及网络损伤明显,P均<0.05。而吡格列酮组较β1AAb组,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降低、VERP延长、ARI缩短;LVEF和LVFS恢复;GLUT1和CPT1a阳性染色面积占比增加;线粒体形态异常及网络损伤改善,P均<0.05。GW9662组较吡格列酮组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较高、VERP缩短、ARI延长;LVEF和LVFS较低;GLUT1和CPT1a阳性染色面积占比低;线粒体形态异常及网络损伤未恢复,P均<0.05。结论:吡格列酮可降低β1AAb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室电传导和激动恢复时间异质性;并可在组织病理水平缓解β1AAb所致心室重塑,并伴随心室肌糖脂转运通道蛋白的上调和受损线粒体网络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室性心律失常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 线粒体
下载PDF
48 h快速起搏对老龄犬心房病理性重构的影响
5
作者 麦麦提阿卜杜拉·麦麦提敏 张玲 +3 位作者 瓦沙 曹桂秋 曹佳如 汤宝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48 h快速起搏对老龄犬心房病理性重构的影响。方法20只纯种比格犬根据年龄及是否行心内膜起搏分为成年窦性心律组、老龄窦性心律组、成年起搏组和老龄起搏组,模型构建成功后行电生理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心率变异性测定和透射... 目的探讨48 h快速起搏对老龄犬心房病理性重构的影响。方法20只纯种比格犬根据年龄及是否行心内膜起搏分为成年窦性心律组、老龄窦性心律组、成年起搏组和老龄起搏组,模型构建成功后行电生理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心率变异性测定和透射电镜检测以明确快速起搏诱导的老龄犬心房病理性重构。结果老龄起搏组的PR间期明显延长(P<0.05),双侧心房和4条肺静脉的有效不应期显著缩短(P<0.05),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率明显提高(P<0.05),这些不稳定的心房电生理性质伴随左心房扩张、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增大(P<0.05),以及心脏功能下降(P<0.05)。心率变异性分析显示相比于年龄增加,快速起搏将增加整体交感神经张力(P<0.05),减小副交感神经张力(P<0.05)。透射电镜显示增龄导致心房肌细胞肌节拉长,线粒体膜和嵴形态明显改变,老龄和高频起搏的双重作用加剧细胞骨架破坏和线粒体裂解。结论快速心房异位电活动显著加剧老龄犬心房电重构、结构重构表征,增加交感神经张力,加速心房肌节破坏和线粒体损伤,促进“房颤致房颤”的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老龄 心房重构
下载PDF
三尖瓣反流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罗亮 汤宝鹏 周贤惠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8期681-685,共5页
三尖瓣反流(TR)和心房颤动(AF)是心血管疾病领域中两种常见且经常共存的心血管疾病。TR作为一种影响心脏三尖瓣正常功能的疾病,可导致心力衰竭等其他严重心血管并发症。AF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增加了卒中、心力衰竭和心源性... 三尖瓣反流(TR)和心房颤动(AF)是心血管疾病领域中两种常见且经常共存的心血管疾病。TR作为一种影响心脏三尖瓣正常功能的疾病,可导致心力衰竭等其他严重心血管并发症。AF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增加了卒中、心力衰竭和心源性死亡等风险。它们可相互作用和/或加重,导致患者病情发生显著恶化。现综述TR导致AF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策略等最新研究进展,以指导临床实践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反流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三尖瓣手术
下载PDF
ChatGPT作为医学教育工具的思考——以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为例
7
作者 商鲁翔 薛茗月 +2 位作者 孙华鑫 汤宝鹏 侯应龙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13,共4页
为评估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在医学考试中的表现,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Chat-GPT回答的心血管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的模拟试题结果与标准答案进行比对。在排除2道图片题后,ChatGPT正确回答了333道问题中的189道,准确率为56.8%,其在四个... 为评估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在医学考试中的表现,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Chat-GPT回答的心血管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的模拟试题结果与标准答案进行比对。在排除2道图片题后,ChatGPT正确回答了333道问题中的189道,准确率为56.8%,其在四个单元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67.0%、61.0%、58.2%及11.4%。逻辑错误是最常见的回答错误原因。题目属于第四单元、案例分析题是回答错误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ChatGPT未通过心内科主治医师资格模拟考试,尚不推荐将其用于心血管内科医师的日常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学教育 医学考试 临床医生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余淼 汤宝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肥厚型心肌病(HCM)常合并的心律失常,HCM舒张功能障碍、心房纤维化、遗传基因、血流动力学等相关因素促进房颤发生,房颤亦可加重HCM进展。目前HCM合并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手术间隔肌切除、酒精室间隔消融、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房颤)是肥厚型心肌病(HCM)常合并的心律失常,HCM舒张功能障碍、心房纤维化、遗传基因、血流动力学等相关因素促进房颤发生,房颤亦可加重HCM进展。目前HCM合并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手术间隔肌切除、酒精室间隔消融、导管消融、双腔起搏器植入等,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更新仍有很多突破的可能。现就HCM合并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房颤动 治疗 消融 间隔肌切除
下载PDF
心房和肺静脉机械牵张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中的作用与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琛玥 芦颜美 汤宝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897-901,共5页
心房颤动是心力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力衰竭引发心房颤动的机制主要涉及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引起的机械牵张及离子通道的变化导致的电生理重塑等,其中机械牵张被认为是诱发心房颤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研究已证明,心力衰... 心房颤动是心力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力衰竭引发心房颤动的机制主要涉及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引起的机械牵张及离子通道的变化导致的电生理重塑等,其中机械牵张被认为是诱发心房颤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研究已证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往往存在复发率高和预后不佳等问题,因此,深入探究病因并寻找新的防治策略尤为重要。现主要综述心房和肺静脉机械牵张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探讨减少心房和肺静脉机械牵张在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心房 肺静脉 机械牵张
下载PDF
β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激活对心室空间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
10
作者 杨娜 汤宝鹏 +6 位作者 孙华鑫 喜林强 商鲁翔 王倩辉 迪拉热·太外库力 宋洁 周贤惠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654-660,共7页
目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β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β_(1)AAbs)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β_(1)AAbs对大鼠心室空间电生理特性的作用及干预效果。方法将30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n=10):对照组、β_(1)AAbs... 目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β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β_(1)AAbs)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β_(1)AAbs对大鼠心室空间电生理特性的作用及干预效果。方法将30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n=10):对照组、β_(1)AAbs组和比索洛尔组。在0、2、4、6周经背部多点注射β_(1)肾上腺素受体第二细胞外环抗原肽建立主动免疫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模型。测定不同时间节点的血清β_(1)AAbs水平验证模型。在心室不同区域测量电生理参数心室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离散度、传导速度和传导异质性。马松染色检测心室组织不同区域的纤维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β_(1)AAbs组与比索洛尔组自第2~8周β_(1)AAbs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和比索洛尔组相比,β_(1)AAbs组的心率显著增加,RR间期、QT间期和QTc间期明显缩短(P<0.05);不同区域心室有效不应期均明显缩短,有效不应期离散度显著增加(P<0.05),不同区域传导速度减慢、传导异质性增加(P<0.05),不同部位胶原容积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以上参数改变在中间部最为明显,均可被比索洛尔逆转(P<0.05)。结论β_(1)AAbs可增加心室空间电生理特性改变,其潜在机制可能与不同区域纤维化程度有关,比索洛尔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 室性心律失常 空间电生理特性 纤维化 比索洛尔
下载PDF
LncRNA PFL通过AMPK-PPARα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庆勇 汤宝鹏 +3 位作者 牛锁成 申文祥 周贤惠 芦颜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81-2185,共5页
目的研究促纤维化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PFL)改善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的α亚型受体(PPAR)α信号通路的激活是否相关。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A(假手术)组、B(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纤... 目的研究促纤维化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PFL)改善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的α亚型受体(PPAR)α信号通路的激活是否相关。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A(假手术)组、B(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纤维化模型)组、C(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纤维化模型+LncRNA PFL抑制剂)组。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和纤维化程度,羟脯氨酸(HYP)检测心肌质量,Western印迹测定心肌组织中AMPK、PPARα蛋白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心脏重量指数(HWI)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均显著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显著下降(P<0.01)。HE染色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心肌细胞的炎症浸润和细胞间胶原纤维均显著增加,神经元细胞损伤程度加重(P<0.05);与B相比,C组显著好转(P<0.05)。免疫荧光结果:B组AMPK及PPARα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C组,且C组明显低于A组。RT-qPCR及Western印迹结果:B组心肌组织中AMPK和PPARα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组和C组,且C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LncRNA PFL表达下调改善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与激活AMPK-α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纤维化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PFL)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的α亚型受体(PPAR)α信号通路 压力负荷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联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洁 张小雪 +8 位作者 常青清 薄雅坤 喜林强 杨娜 李耀东 张疆华 邢强 汤宝鹏 周贤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4-860,共7页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NVAF患者6243例,根据NPAR四分位数将其分为四...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NVAF患者6243例,根据NPAR四分位数将其分为四组:Q1组(n=1565)、Q2组(n=1558)、Q3组(n=1562)、Q4组(n=1558);高NPAR被定义为最高四分位数(≥1.94)。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NPAR与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联,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评估NPAR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结果:研究期间共357例(5.7%)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校正CHA2DS2-VASc评分和其他潜在混杂因素后,NPAR的对数值每增加1个单位,NVAF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2.33倍(OR=3.33,95%CI:1.28~8.65,P=0.014)。与Q1组相比,Q4组NVAF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67%(OR=1.67,95%CI:1.17~2.37,P=0.004)。RCS显示,NPAR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存在正线性关系(P_(nonlinear)=0.196)。亚组分析提示,性别与NPAR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上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_(interaction)=0.014)。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高NPAR仍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有关(OR=1.71,95%CI:1.16~2.53,P=0.007)。结论:在NVAF患者中,NPAR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有关,提示NPAR可能是识别缺血性脑卒中高风险房颤患者的新兴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白蛋白
下载PDF
低强度耳屏迷走神经刺激通过减轻心房内质网应激缓解长程起搏诱导的心房颤动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亚凡 汤宝鹏 +9 位作者 王菲菲 孙华鑫 李瑶 桑婉玥 王璐 杨杭 周贤惠 芦颜美 张玲 李耀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470-475,共6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耳屏迷走神经刺激(ta-VNS)在长程起搏诱导的心房颤动(Af)犬模型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18只成年健康Beagle犬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f组和Af+ta-VNS组。所有犬均植入右心房快速起搏器,除假手术组不起搏外其余组给予600... 目的探讨低强度耳屏迷走神经刺激(ta-VNS)在长程起搏诱导的心房颤动(Af)犬模型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18只成年健康Beagle犬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f组和Af+ta-VNS组。所有犬均植入右心房快速起搏器,除假手术组不起搏外其余组给予600次/min参数起搏,持续4周。Af+ta-VNS组于4周后给予ta-VNS直至第8周末,其余组给予假刺激。所有实验犬分别于基线期、4周末、8周末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乙酰胆碱、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评估左/右心房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检测心房有效不应期、Af易损窗、Af诱发率及Af平均持续时间等电生理指标。实验结束后取心房组织行TUNEL染色并检测GRP78、PERK、p-PERK、eIF2α、p-eIF2α、CHOP等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清学检测显示Af+ta-VNS组血清乙酰胆碱水平升高,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P<0.05)。在体电生理检测显示,ta-VNS可有效降低Af模型犬的Af易损窗、Af诱发率及Af持续时间并恢复心房有效不应期(P<0.05);同时ta-VNS可有效缩小左/右心房内径、降低心率并恢复射血分数(P<0.05)。分子生物学检测显示,Af+ta-VNS组可有效减少心房肌细胞凋亡,并降低GRP78、PERK、p-PERK、eIF2α、p-eIF2α、CHOP等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ta-VNS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及心肌细胞凋亡,减轻长程起搏诱导的心房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迷走神经刺激 自主神经 内质网应激 凋亡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流速与导管消融后复发的相关性: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永强 吕华胜 +6 位作者 刘佳琦 汤宝鹏 周贤惠 李耀东 邢强 张疆华 芦颜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949-954,共6页
目的探讨左心耳流速(LAAV)与心房颤动(AF)患者首次导管消融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进行导管消融的AF患者。术前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LAAV,评估患者的左心耳功能,收... 目的探讨左心耳流速(LAAV)与心房颤动(AF)患者首次导管消融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进行导管消融的AF患者。术前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LAAV,评估患者的左心耳功能,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数据。并对纳入的患者随访1年。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来确定LAAV在AF复发中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268例患者,平均年龄(60.10±11.11)岁,49例患者出现AF复发。复发的患者多为持续性AF(P=0.001),45°左心耳开口深度较深[(28.06±7.09)mm vs(26.01±6.11)mm,P=0.04],LAAV较低[(0.51±0.22)m/s vs(0.59±0.22)m/s,P=0.033],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LAAV=0.495 m/s对AF复发具有最佳的检验效能,并以此将患者分为LAAV正常组和LAAV减低组。通过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LAAV减低组与LAAV正常组相比,术后AF发生率明显升高(long-rank P=0.004),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持续性AF(HR=1.929,95%CI 1.017~3.658,P=0.044)、体重指数(HR=1.094,95%CI 1.005~1.192,P=0.038)、LAAV≤0.495 m/s(HR=1.947,95%CI 1.034~3.664,P=0.039)是影响AF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亚组分析中,无论阵发性AF患者还是持续性AF患者均未发现导管消融后AF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AAV减低可能是导管消融后AF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流速 导管消融
下载PDF
脂蛋白(a)水平与心房颤动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小雪 薄雅坤 +2 位作者 宋洁 汤宝鹏 周贤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7-723,共7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a)水平[Lp(a)]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评估Lp(a)水平与房颤发病风险相关性的队列研究。采用Stata 1... 目的:探讨脂蛋白(a)水平[Lp(a)]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评估Lp(a)水平与房颤发病风险相关性的队列研究。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6.0和R 4.1.1软件对房颤发病风险的时间-事件数据进行试验序贯分析(TSA)。结果:共纳入5项队列研究,包括489351例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血清Lp(a)水平最高者与最低者相比,房颤发病风险并未显著增加(合并RR=0.92,95%CI:0.78~1.09,P=0.349)。但在受试者平均年龄≥62岁的研究中,Lp(a)水平高(≥29.9 mg/dl)与房颤发病风险降低有关(RR=0.85,95%CI:0.75~0.96,P=0.008)。TSA结果表明,当前Meta分析结果稳健,即可得出Lp(a)水平与房颤发病风险无关联的阴性结论。结论:本Meta分析表明,总体上,Lp(a)水平与房颤发病风险无关联,但在年龄≥62岁的人群中,Lp(a)水平与房颤发病风险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心房颤动 META分析 试验序贯分析
下载PDF
心房能量代谢重塑和PPARγ靶向干预在心房颤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喜林强 孙华鑫 +2 位作者 商鲁翔 汤宝鹏 周贤惠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926-929,938,共5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高死亡率和致残风险。心房重塑(电、结构重塑)与房颤发病密切相关。成熟心肌细胞向胎儿表型的转换、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活性氧过载的细胞效应等生物学事件参与心房重塑。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高死亡率和致残风险。心房重塑(电、结构重塑)与房颤发病密切相关。成熟心肌细胞向胎儿表型的转换、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活性氧过载的细胞效应等生物学事件参与心房重塑。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调控的关键开关。对房颤能量重塑、心房肌细胞代谢紊乱调控机制的研究,特别是针对PPARγ介导的糖脂代谢表型转换的干预,可能成为房颤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肌能量代谢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线粒体 吡格列酮
下载PDF
左心耳造影剂滞留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风险的关联
17
作者 丁欢欢 魏猛 +9 位作者 张小雪 亚库普江·买买提 孜拉来·艾尼瓦尔 张晶 李耀东 张疆华 芦颜美 邢强 汤宝鹏 周贤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4-950,共7页
目的:探索左心耳造影剂滞留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相关脑卒中风险的关联。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04例,按照术后有无左心耳造影剂滞留,造影剂滞留患者和无造影... 目的:探索左心耳造影剂滞留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相关脑卒中风险的关联。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04例,按照术后有无左心耳造影剂滞留,造影剂滞留患者和无造影剂滞留患者分别有76例(37.3%)和128例(62.7%),脑卒中患者和非脑卒中患者分别有87例(42.6%)和117例(57.4%),这两类患者中造影剂滞留患者分别有64例(73.6%)和12例(10.3%)。规范采集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左心耳造影图像,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调整混杂因素,分析匹配后左心耳造影剂滞留与房颤相关脑卒中风险的关联。结果:共100例患者按1:1的比例匹配成功,其中造影剂滞留患者和无造影剂滞留患者各50例,脑卒中患者和非脑卒中患者分别有55例和45例;其平均年龄为(70.5±10.5)岁,男性占56.0%。匹配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耳造影剂滞留(OR=66.125,95%CI:6.880~635.551,P<0.001)、CHA2DS2-VASc评分(OR=3.263,95%CI:1.621~6.568,P=0.001)、左心耳深度之和(OR=1.128,95%CI:1.042~1.120,P=0.003)、左心耳开口直径之和(OR=0.773,95%CI:0.665~0.898,P=0.001)均与房颤相关脑卒中风险有关。结论: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左心耳造影剂滞留与房颤相关脑卒中风险有关,造影剂滞留患者的左心耳深度之和较大,左心耳开口直径之和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卒中 左心耳形态 左心耳造影剂滞留
下载PDF
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犬心房颤动模型的安全性分析
18
作者 麦麦提阿卜杜拉·麦麦提敏 杨徐 +6 位作者 张玲 麦麦提艾力·麦麦提敏 曹桂秋 李耀东 孙华鑫 马嵋 汤宝鹏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16-421,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开胸植入电极法与X线透视下经颈外静脉植入电极法制作心房快速起搏模型的安全性,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物模型的制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起搏器电极植入途径的不同,将12只实验犬随机分为两组,开胸组(n=6)开胸后在左心耳固... 目的通过比较开胸植入电极法与X线透视下经颈外静脉植入电极法制作心房快速起搏模型的安全性,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物模型的制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起搏器电极植入途径的不同,将12只实验犬随机分为两组,开胸组(n=6)开胸后在左心耳固定起搏电极,介入组(n=6)经颈外静脉途径植入起搏器电极至右心耳或右心房。待一般情况稳定后,开启起搏器予以连续起搏6周,两组起搏频率均为400次/min。分别在基础状态和持续起搏6周后进行心脏B超检查,评估心脏结构的变化。术后通过观察伤口、监测体温、检测降钙素原以及NT-proBNP,评估是否有皮下感染、囊袋感染、血性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结果12只犬中,开胸组1只术后第3天死亡,介入组1只术后第7天猝死,其余10只犬均完成实验。两组均能诱发房颤。起搏前和起搏6周后,两组心脏结构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房以及右心室内径均较起搏前增大。但两组射血分数起搏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开胸组心衰发生率明显高于介入组(50.0%vs.16.7%,P<0.05),两组感染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66.7%vs.33.3%,P<0.05)。结论制作心房快速起搏犬模型时,从降低感染率和心衰发生率的角度而言,X线透视下颈外静脉植入电极法要优于开胸植入电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心房刺激 心房颤动 感染 心力衰竭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心房颤动模型中Kv1.4钾离子通道表达变化
19
作者 杨杭 汤宝鹏 +3 位作者 曼则热姆·热杰普 郭衍楷 贾索尔·肖克热提 张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检测在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相关心房颤动(房颤)犬模型及低氧处理HL-1细胞中Kv1.4钾离子通道表达变化,为慢性OSA发生房颤的可能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12只健康成年雄性比格犬,分为OSA组、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6只,... 目的检测在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相关心房颤动(房颤)犬模型及低氧处理HL-1细胞中Kv1.4钾离子通道表达变化,为慢性OSA发生房颤的可能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12只健康成年雄性比格犬,分为OSA组、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6只,反复夹闭气管插管构建慢性OSA犬模型,每天4 h,每周5 d,持续12周。观察两组犬一般情况,造模前、第4周、第8周、第12周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房颤诱发率、房颤持续时间。12周造模结束后取两组犬心房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犬心房肌组织中Kv1.4钾离子通道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HL-1细胞分为正常氧组(21%氧浓度)、6 h低氧组(3%氧浓度持续6 h)、12 h低氧组(3%氧浓度持续12 h),检测各组HL-1细胞Kv1.4钾离子通道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慢性OSA犬模型中,第4周、第8周、第12周OSA组动脉血pH值、PaO_(2)低于Sham组,PaCO\-2高于Sham组;OSA组AERP低于Sham组,房颤诱发率、持续时间高于Sham组(均P<0.05)。OSA组心房肌组织中Kv1.4钾离子通道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ham组;在HL-1细胞中,12 h低氧组比正常氧组Kv1.4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低(P<0.05);6 h低氧组与正常氧组Kv1.4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无差异,且各组HL-1细胞中Kv1.4钾离子通道基因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OSA相关房颤犬模型心房肌Kv1.4钾离子通道蛋白和基因表达降低。12 h低氧可使HL-1细胞Kv1.4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降低,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Kv1.4钾离子通道 房颤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穆耶赛尔·玉苏普 芦颜美 汤宝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709-712,共4页
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结合脑啡肽酶(NEP)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双作用药物,经过多项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已广泛在慢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中应用。然而,NEP活性的丧失可以促进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的积累,而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认知... 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结合脑啡肽酶(NEP)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双作用药物,经过多项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已广泛在慢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中应用。然而,NEP活性的丧失可以促进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的积累,而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发生机制,这引起了众多学者对沙库巴曲缬沙坦副作用的担忧。现回顾NEP抑制剂与其认知功能关系的相关研究,对此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