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IPOM七步法修补术在创伤性腹壁疝中的应用
1
作者 黄恩民 马宁 +10 位作者 马涛 刘创雄 黄浩男 汤福鑫 曾兵 李英儒 江志鹏 侯泽辉 甘文昌 陈双 周太成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61-266,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网片(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七步法修补术在创伤性腹壁疝(traumatic abdominal wall hernias,TAW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12例T...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网片(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七步法修补术在创伤性腹壁疝(traumatic abdominal wall hernias,TAW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12例TAW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录像,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4~66岁,平均56.5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25.1±3.2)kg/m^(2),最大缺损长轴57~150mm,平均105.5mm,短轴45~105mm,平均68.5mm。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0例,机器挤压伤2例。评价腹腔镜IPOM七步法(即腹腔内松解腹壁粘连后,关闭筋膜缺损并置入补片加强腹壁)修补TAWH的可行性,观察术后复发情况,并结合手术录像分析TAWH的特点、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IPOM七步法修补术。术前行肉毒素腹横肌注射及渐进性气腹,未发现明显合并疾病。术中无结肠及小肠损伤病例,术后无肠瘘病例。术后恢复排气时间1~5d,平均2.3d,未出现手术部位感染。患者均在门诊进行体格检查,随访3~60个月,平均35.3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IPOM七步法修补术治疗TAWH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腹壁疝 IPOM修补术 七步法 渐进性气腹
下载PDF
经腹腔腹膜前与完全腹膜外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2年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汤福鑫 周太成 +7 位作者 江志鹏 李英儒 马宁 甘文昌 侯泽辉 余卓敏 刘伟 陈双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5期518-523,共6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及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腹腔镜下修补的138例符合标准的腹股沟疝病人。TAPP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A组,TE...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及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腹腔镜下修补的138例符合标准的腹股沟疝病人。TAPP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A组,TEP治疗的68例患者为B组。比较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TAPP组与TEP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9229.0±72.8)元和(8928.4±127.5)元(t=5.243,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7.015、1.742、1.161、0.091,P=0.057、0.084、0.248、0.927)。并发症方面,二组腹股沟区血清肿、尿潴留、术后疼痛、阴囊气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0.229、0.079、0.771、0.145,P=0.747、0.633、0.779、0.380、0.703)。2组术中均未出现重要血管、腹腔器官等意外损伤。术后随访2年,无1例复发和补片感染发生。结论 TAPP及TEP治疗腹股沟疝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TEP较TAPP能减少住院费用。初学者或普通外科医生应首选TAPP,TAPP能为TEP打下基础,TEP适合从事疝外科的专科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 疝修补术 队列研究
下载PDF
A型肉毒素在腹壁巨大切口疝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汤福鑫 陈双 +2 位作者 李英儒 周太成 江志鹏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一直都是外科医生的瓶颈,若术前没有良好的准备,手术将疝内容物贸然还纳腹腔后可能引起病人膈肌抬高,腹内压力迅速升高,导致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症(ACS),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主要依靠补片... 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一直都是外科医生的瓶颈,若术前没有良好的准备,手术将疝内容物贸然还纳腹腔后可能引起病人膈肌抬高,腹内压力迅速升高,导致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症(ACS),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主要依靠补片材料加强修补,以及术前扩容、减弱腹壁张力等围手术期处理。尽管腔镜技术、材料学以及相关基础研究的进步,腹壁巨大切口疝仍面临高并发症和高复发率。肉毒杆菌毒素A(BAT)是近年来用于术前准备的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一种辅助方法,主要作用是降低腹壁肌肉横向张力、缩小腹壁缺损,使关闭腹腔更容易和安全。笔者科室已逐步开展BTA在复杂腹壁缺损治疗中的应用,现结合国外文献报道及自身使用经验,对BTA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巨大切口疝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疝修补术
下载PDF
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后感染和窦道形成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汤福鑫 甘文昌 +1 位作者 吴慧莹 陈双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2期230-232,共3页
总结我科最近一例补片感染并窦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窦道形成原因及总结手术治疗技巧。术中采用美蓝染色标记窦道,窦道完全切除,术后放置引流7天,每日换药,术后11天愈合。采用美蓝染色标记、完整切除窦道、清除残余补片及线头、严... 总结我科最近一例补片感染并窦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窦道形成原因及总结手术治疗技巧。术中采用美蓝染色标记窦道,窦道完全切除,术后放置引流7天,每日换药,术后11天愈合。采用美蓝染色标记、完整切除窦道、清除残余补片及线头、严格无菌操作及术后妥善安置引流是手术以及窦道愈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慢性感染 人工补片 窦道
下载PDF
浅谈腹腔镜腹壁疝手术时发生肠切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5
作者 汤福鑫 陈双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1期6-8,共3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及微创理念的普及,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逐渐流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优于传统的开放疝修补术。但是,就像其他外科手术一样,外科医生的手术精湛、经验丰富和仔细操作很难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及微创理念的普及,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逐渐流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优于传统的开放疝修补术。但是,就像其他外科手术一样,外科医生的手术精湛、经验丰富和仔细操作很难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术中"肠切开"是其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当前很少有研究关注,一旦术中遭遇肠切开时,大多数外科医生缺乏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指南规范的指导治疗。本文结合国外研究分析腹腔镜腹壁疝手术时发生肠切开的风险因素及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疝修补术 肠切开 危险因素 治疗
下载PDF
芒硝溶液持续滴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腹部感染性伤口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田华开 周太成 +4 位作者 马宁 余卓敏 汤福鑫 刘剑 宗振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年第6期746-750,共5页
目的为促进腹部感染性伤口的恢复,降低伤口耐药的发生率,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基础上持续滴注芒硝溶液,与传统生理盐水滴注对比并评估其疗效,为治疗腹部手术部位感染提供更加有效经济的新方法。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昌... 目的为促进腹部感染性伤口的恢复,降低伤口耐药的发生率,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基础上持续滴注芒硝溶液,与传统生理盐水滴注对比并评估其疗效,为治疗腹部手术部位感染提供更加有效经济的新方法。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腹会阴部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且较难愈合,伤口清创后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术的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持续滴注芒硝溶液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照组40例,持续滴注生理盐水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清创后创面新鲜肉芽覆盖情况、术后疼痛缓解情况、伤口达二期缝合时间、伤口缝合后愈合时间、换药总费用等。结果在相同时间内试验组患者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为(3.97±0.42),明显好于对照组(2.25±0.44),伤口达二期愈合时间为(11.75±1.69 d),明显短于对照组(16.4±2.74 d);试验组患者手术后疼痛评分为(2.87±0.36),明显低于对照组(4.05±0.85);试验组患者伤口缝合后愈合时间为(7.15±1.63)天较对照组(10.27±2.89)天明显缩短;试验组患者换药次数及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滴注芒硝溶液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显著促进腹部感染性伤口的快速恢复,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医疗资源,为临床治疗腹部感染性伤口提供更加经济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感染性伤口 芒硝溶液 负压封闭引流
下载PDF
疝补片的发展:从人工补片到智能材料
7
作者 汤福鑫 黄浩男 +2 位作者 马宁 周太成 陈双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疝修补术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为恢复肌筋膜层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腹壁疝修补需要植入补片进行重建。随着材料学快速发展,已有超过200余种疝补片应用于临床,但现有的补片仍然缺乏理想的结构设计以及面临诸多术后并发症等问... 疝修补术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为恢复肌筋膜层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腹壁疝修补需要植入补片进行重建。随着材料学快速发展,已有超过200余种疝补片应用于临床,但现有的补片仍然缺乏理想的结构设计以及面临诸多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本文详细回顾了疝补片发展和现状,包括金属材料、合成补片、生物补片等,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水凝胶、3D打印支架等智能疝修补材料的研究,为外科医生选择补片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 补片 重建 智能材料
原文传递
“对位对线”补片放置法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应用:单中心120例分析
8
作者 马宁 汤福鑫 +6 位作者 黄恩民 马涛 杨伟胜 刘创雄 黄浩男 周太成 陈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83-1490,共8页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HH)补片修补术以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已成为治疗HH的主要手术方法。腹腔镜下的补片放置及固定技术仍然是一个难点。本研究介绍一种新式的HH补片放置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HH)补片修补术以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已成为治疗HH的主要手术方法。腹腔镜下的补片放置及固定技术仍然是一个难点。本研究介绍一种新式的HH补片放置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HH补片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均采用“对位对线”的补片放置方法。结果:全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2±2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2.2)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吞咽困难7例,其中5例2周后缓解,2例手术后4周仍诉有吞咽困难,予以胃镜下行球囊扩张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手术后尿潴留2例,予以留置尿管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术后腹腔出血1例,予以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止血;术后肠梗阻2例,予以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中位时间为26个月,其中14例(11.7%)失访。随访患者中有5例诉临床症状与手术前相比未得到明显改善,其余患者诉临床症状得到完全改善或部分改善。所有随访病例均无确切依据的解剖学复发。所有随访病例未发现补片相关并发症如补片移位、感染、补片侵蚀食管以及大血管等。结论:腹腔镜HH补片修补术中采用“对位对线”的补片放置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此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 疝修补术 外科网 腹腔镜
原文传递
“四位一体”理念在胃底折叠术中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黄恩民 马宁 +9 位作者 侯泽辉 刘创雄 黄浩男 汤福鑫 曾兵 李英儒 甘文昌 彭绍勇 陈双 周太成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170-175,共6页
目的评估在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与胃底折叠术中应用“四位一体”理念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进行的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的82例患者资料和手术录像。其中,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改良Nissen法... 目的评估在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与胃底折叠术中应用“四位一体”理念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进行的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的82例患者资料和手术录像。其中,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改良Nissen法进行胃底折叠及“四位一体”技术处理食管胃连接部(研究组),42例患者仅采用腹腔镜改良Nissen法进行胃底折叠(对照组)。分析人口统计学、围手术期和生活质量结果数据。结果相较于研究组,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表现出较优越趋势[(151.86±38.44)min比(171.82±38.07)min,P=0.021;(94.50±49.61)ml比(113.81±56.35)ml,P=0.104]。研究组中有8例患者(20%)发生了术后吞咽困难,较对照组的5例(11.9%)发生率略高。然而术后半年,研究组的Likert预后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8)。研究组中67.5%的患者在过去半年内自我评价无症状(1级),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此外,在症状无改善/复发/恶化的患者中(定义为4级和5级),对照组有6例和2例,而研究组无患者报告这两个级别的情况。结论采用“四位一体”理念处理食管胃连接部可提高患者术后满意率和生活质量,但伴随手术时间和出血风险的增加。本研究的结论尚待前瞻性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抗反流 胃底折叠 四位一体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取出双侧腹股沟疝腹腔内补片植入术后的感染补片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宁 汤福鑫 +4 位作者 宗振 陈嘉林 马涛 周太成 陈双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404,共1页
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总体操作简单快速,在我国腹股沟疝腹腔镜技术发展的初期,有部分单位尝试过腹股沟疝的IPOM修补。然而,由于腹股沟疝手术部位髂耻束以下有大量的重要血管和神经,若术者经验不足,可能会... 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总体操作简单快速,在我国腹股沟疝腹腔镜技术发展的初期,有部分单位尝试过腹股沟疝的IPOM修补。然而,由于腹股沟疝手术部位髂耻束以下有大量的重要血管和神经,若术者经验不足,可能会造成补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且常合并复杂粘连、补片侵蚀腹内脏器、血管等情况。本视频介绍一例双侧腹股沟疝IPOM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腹腔镜治疗,谨与同道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手术 腹腔内补片植入术 腹腔镜技术 补片感染 术者经验 双侧腹股沟疝 髂耻束 mesh
原文传递
术前渐进性气腹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汤福鑫 马宁 +5 位作者 刘创雄 黄恩民 马涛 陈双 王辉 周太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1-448,共8页
背景与目的:巨大切口疝修复通常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手术,由于关闭巨大缺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病理生理后果,甚至发生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术前渐进性气腹(PPP)可以扩大患者腹腔,促进疝内容物重新回纳,而A型肉毒毒素(B... 背景与目的:巨大切口疝修复通常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手术,由于关闭巨大缺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病理生理后果,甚至发生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术前渐进性气腹(PPP)可以扩大患者腹腔,促进疝内容物重新回纳,而A型肉毒毒素(BTA)可以可逆性松弛腹壁肌肉,两者联合用于巨大切口疝修复术的术前准备可能起到互补作用。因此,本研究探讨PPP联合BTA在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采用PPP联合BTA行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术前准备,治疗的巨大切口疝患者7例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侧腹壁肌肉BTA注射以及腹腔置管建立PPP,利用CT软件测量患者PPP+BTA处理前后侧腹壁肌肉长度、厚度以及疝囊容积(VIH)和腹腔容积(VAC)变化,记录PPP+BTA处理后的不良反应,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7例中,男4例、女3例,中位年龄59(44~71)岁,中位体质量指数25.6(21.3~31.2)kg/m^(2);6例患者为初发疝、1例患者为复发疝;合并基础疾病2例。PPP+BTA处理后,患者平均每边侧腹壁肌肉长度增加3.5 cm;平均每边侧腹壁肌肉厚度减小0.3 cm;VIH平均增加量为829 mL、VAC平均增加量为2982 mL、VIH/VAC比值降低1.7%;患者的疝内容物均有不同程度自行回纳腹腔。在PPP+BTA准备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腹胀腹痛,1例患者出现肩背部疼痛,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均自行缓解。患者均顺利完成IPOM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186±114)min,术后住院时间为(6.4±1.1)d。术后患者VAS评分均低于3分,无需使用镇痛药物。术后1例患者出现低位小肠梗阻,予以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出现ACS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0.4±8.8)个月,未出现慢性疼痛、复发及补片感染等并发症。结论:PPP+BTA行术前准备能够明显增加巨大切口疝患者的腹腔容积、延长侧腹壁肌肉长度,有利于巨大缺损关闭和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疝修补术 腹腔镜 气腹 人工 肉毒毒素类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马宁 于洪燕 +7 位作者 汤福鑫 余卓敏 陈嘉林 江志鹏 李英儒 侯泽辉 周太成 陈双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9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并行腹腔镜经腹腹膜TAPP术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ERAS模式组12...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并行腹腔镜经腹腹膜TAPP术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ERAS模式组120例和传统模式组12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切口疼痛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血清肿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正常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远期随访指标包括疝复发、慢性疼痛、补片感染等。结果 ERAS模式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切口疼痛、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5.00%、3.33%、4.17%,低于传统模式组的15.00%、10.83%、11.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5.128、4.630,P=0.010、0.024、0.031);两组患者血清肿、疝复发、腹股沟区慢性疼痛、补片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5、0.338、0.204、0.338,P=0.758、0.561、0.651、0.561)。ERAS模式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6.45±2.12)h、下床活动时间(8.12±2.62)h、正常饮食时间(8.38±2.64)h、住院天数(2.44±0.89)d、住院费用(1.58±0.26)万元均低于传统模式组的(7.28±2.34)h、(12.17±4.35)h、(10.12±2.23)h、(3.78±1.19)d、(1.67±0.25)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0、8.737、5.516、9.878、2.733,均P<0.01)。ERAS组患者满意度(71.67%)高于传统模式组(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27, P=0.002)。结论 ERAS应用于腹腔镜TAPP术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 经腹腹膜前 加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宁 汤福鑫 +5 位作者 黄恩民 马涛 杨伟胜 刘创雄 周太成 陈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4-480,共7页
背景与目的:切口疝的微创修补理念在疝外科界已经形成共识,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腔镜下的补片固定技术仍然是一个难点。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新式的切口疝补片固定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背景与目的:切口疝的微创修补理念在疝外科界已经形成共识,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腔镜下的补片固定技术仍然是一个难点。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新式的切口疝补片固定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120例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IPO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的补片固定方式采用“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观察组),另60例采用传统疝钉双圈固定方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以及经济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以及疝环最大缺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补片固定时间短于对照组(35.5 min vs.47.7 min,P<0.05),平均疝钉固定数量少于对照组(36.6枚vs.44.2枚,P<0.05),平均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2分vs.4.6分,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3.9万元vs.4.8万元,P<0.05)。两组患者在血清肿、补片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26.3个月与25.8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切口疝复发率(1.7%vs.5.0%,P=0.61)及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7%vs.8.3%,P=1.00)。结论:“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可缩短补片固定时间,减少疝钉使用数量,节约住院费用,并且可降低切口疝术后早期疼痛的发生,该方法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疝修补术 外科网 腹腔镜
原文传递
术前渐进性气腹在老年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汤福鑫 李英儒 +9 位作者 杨伟胜 江志鹏 周太成 甘文昌 侯泽辉 马宁 余卓敏 刘伟 于洪艳 陈双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渐进性气腹(preoperative progressive pneumoperitoneum,PPP)辅助治疗老年巨大切口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采用术前渐进性气腹行术前准备治疗的19例巨大切口疝老年患... 目的探讨术前渐进性气腹(preoperative progressive pneumoperitoneum,PPP)辅助治疗老年巨大切口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采用术前渐进性气腹行术前准备治疗的19例巨大切口疝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气腹前后行腹部CT扫描、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检查。主要观察以下指标:(1)PPP情况:气腹天数、完成情况、注入空气量等;(2)气腹前后,疝囊容积、腹腔容积、肺功能指标及动脉血气(PaO2、PaCO2)变化;(3)手术、术后恢复及随访情况。结果 (1)PPP情况:19例患者气腹时间11~18(15.1±1.6)d,18例患者顺利完成人工气腹准备,注入空气总量4 400~7 200(5 910.5±615.4)m L。(2)气腹前后,疝囊容积、腹腔容积、肺功能指标及动脉血气变化:气腹前后,疝囊容积分别为(1 086.7±438.9)m L、(1 275.8±521.4)m L,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8,P<0.05),PPP后增加(189±255.3)m L;腹腔容积分别为(6 144.0±1 758.4)m L、(8 748.5±2 084.5)m L,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56,P<0.05),PPP后增加(2 604.5±1 322.3)m L;疝囊容积/腹腔容积分别为10.9~28.5(17.8±5.5)%、7.3~24.9(14.7±5.6)%,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27,P<0.05);气腹后腹腔容积增加量远远大于气腹前疝囊容积。气腹后,FVC、FEV1/FVC%、PEF、MEF75、MEF50、MMEF75/25分别平均下降5.11%、2.45%、3.69%、1.73%、4.55%、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95、1.605、0.243、0.663、1.682、1.720,P>0.05);FEV1下降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7,P<0.05);PaO2平均下降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1,P>0.05);Pa CO2平均下降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2,P<0.05)。(3)手术、术后恢复及随访情况:19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7例患者缺损完全关闭,手术时间137~265(173.9±34.7)min。术后无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心肺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4~12(8.1±2.0)d。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13.2±3.5)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PPP应用于老年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切口疝 术前渐进性气腹 老年 疝修补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在腹腔镜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宁 汤福鑫 +5 位作者 黄恩民 马涛 杨伟胜 刘创雄 周太成 陈双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2年第5期324-328,共5页
目的腹腔镜下Sugarbaker修补手术是造口旁疝的主要手术方式,补片固定是手术的关键技术环节,本研究介绍一种新式补片固定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住院的66例造口旁... 目的腹腔镜下Sugarbaker修补手术是造口旁疝的主要手术方式,补片固定是手术的关键技术环节,本研究介绍一种新式补片固定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住院的66例造口旁疝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手术(Sugarbaker术式),根据补片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41例,采用“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和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疝钉双圈补片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以及造口旁疝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补片固定时间短于对照组[(32.6±9.0)min vs(38.7±11.0)min,P<0.05],两组在疝钉固定数量、血清肿、补片感染、术后住院时间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6±14.8)个月vs(38.8±15.2)个月,P=0.687],试验组的造口旁疝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4%vs 20.0%,P<0.05),而两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vs 24.0%,P=0.971)。结论在腹腔镜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术中应用“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可以缩短补片固定时间并减少术后复发,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片固定 造口旁疝 Sugarbaker修补术 对位对线
原文传递
A型肉毒毒素在复杂腹壁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福鑫 马宁 +1 位作者 周太成 陈双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9年第4期324-326,共3页
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尤其是复杂腹壁缺损。各种腹壁外科技术及补片材料的出现,为腹壁缺损的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对于合并腹壁功能不全的复杂巨大腹壁缺损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A型肉毒毒素(BTA)... 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尤其是复杂腹壁缺损。各种腹壁外科技术及补片材料的出现,为腹壁缺损的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对于合并腹壁功能不全的复杂巨大腹壁缺损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A型肉毒毒素(BTA)侧腹壁肌肉注射由于能够麻痹侧腹壁肌肉、缩小腹壁缺损,在腹壁缺损治疗领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笔者临床应用的经验,就BTA在复杂腹壁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复杂腹壁缺损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原文传递
食管裂孔疝患者胃底折叠术后吞咽困难的处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太成 于洪燕 +9 位作者 马宁 宗振 陈嘉林 余卓敏 江志鹏 李英儒 候泽辉 甘文昌 汤福鑫 陈双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患者胃底折叠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后,出现吞咽困难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吞咽困难出现的原因、时间、处...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患者胃底折叠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后,出现吞咽困难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吞咽困难出现的原因、时间、处理方式及效果。结果 21例患者中,根据Saeed评分:0分0例、1分2例、2分3例、3分5例、4分11例;出现时间:术后1周内5例、1~2周10例、>2周6例;折叠方式:Nissen折叠15例、Toupet折叠4例、DOR折叠2例;处理方式:药物治疗14例、胃镜下球囊扩张6例、再次手术改折叠1例;所有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均缓解。结论吞咽困难是胃底折叠术后常见并发症,大部分为轻度、经保守治疗可缓解,一部分中重度吞咽困难需要通过胃镜下扩张,且胃镜下球囊扩张效果明显,球囊扩张失败患者需要再次采取手术改折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 胃底折叠术 吞咽困难 球囊扩张
原文传递
基于Kirkpatrick's四级培训评估模型腔镜腹股沟疝培训课程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福鑫 马宁 +5 位作者 江志鹏 李英儒 甘文昌 侯泽辉 周太成 陈双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腔镜腹股沟疝技术培训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参加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2018年8月20至24日举办的腹股沟疝腔镜技术培训班的64名学员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开展腔镜疝修补时间0~6年,平均手术时间(2.1±1.6... 目的探讨腔镜腹股沟疝技术培训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参加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2018年8月20至24日举办的腹股沟疝腔镜技术培训班的64名学员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开展腔镜疝修补时间0~6年,平均手术时间(2.1±1.6)年。对学员培训前、培训结束时及培训3~6个月后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学员对培训课程的反馈,培训前及培训后3~6个月的手术表现,并基于Kirkpatrick's四级培训评估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腹股沟疝腔镜技术培训班包括腔镜基础技能培训、腹股沟疝手术相关理论授课及手术演示。结果有64.5%学员对培训课程表示满意。培训后3个月发出调查问卷64份,回收39份,回答率约39/64(60.9%)。回复的学员中,培训前23名有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经验,10名有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经验,6名是初学者。其中,有TAPP经验的学员中,每一步骤平均自信心得分从培训前的(3.23±0.94)分提高到(3.73±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TEP经验的10名学员中,每一步骤平均自信心得分从(2.99±0.84)分提高到(3.76±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初发单侧腹股沟疝为例,TAPP手术时间从培训前的97.6 min减少到培训后76.3 min,TEP手术时间从培训前102.0 min减少到培训后76.5 min(P<0.05);TAPP手术出血量从培训前13.9 ml减少到培训后7.7 ml,TEP手术出血量从培训前17.0 ml减少到培训后8.4 ml,学员手术表现得到明显提升(P<0.05)。在6名初学者中,有4名已开展TAPP,2名仍未开展TAPP或TEP。结论开展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前参加规范化的腔镜腹股沟疝技术培训课程非常重要,通过参加腹腔镜腹股沟疝技术培训班可以明显提升医师的手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技术培训 效果分析 Kirkpatrick's四级评估模型
原文传递
术前渐进性气腹在切口疝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汤福鑫 陈双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8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渐进性气腹(PPP)在复杂切口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21例采用PPP行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气腹前后... 目的分析术前渐进性气腹(PPP)在复杂切口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21例采用PPP行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气腹前后均行腹部CT检查,计算疝囊容积、腹腔容积。结果 21例患者均完成气腹,平均气腹时间(16.6±1.8)d,平均注入的空气量(3.7±0.9)L;4例(19.0%)发生与PPP相关的并发症,包括1例皮下气肿和3例肩胛痛;气腹前后平均疝囊容积分别是(901.0±430.8)ml和(1 115.1±481.9)ml,腹腔容积分别是(6 741.9±1 746.9)ml和(8 962.3±2 272.9)ml,(疝囊容积/腹腔总容积)×100%分别是(12±5)%和(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12.4、2.9,均P<0.01);气腹后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平均分别增加26.0%、33.7%,多数患者疝内容物自发性减少。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肠管损伤,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80.1±50.6)min、(11.4±9.0)d,腹壁缺损均完全关闭;术后出现血清肿2例,呼吸困难1例,肺炎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出现腹腔高压、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3.0±8.0)个月,无一例疝复发。结论 PPP应用于切口疝安全有效,允许疝内容物完全回纳腹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人工 腹部 腹壁缺损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术前渐进性气腹技巧辅助治疗肝脏疝一例
20
作者 汤福鑫 周太成 +3 位作者 马宁 甘文昌 侯泽辉 陈双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53-154,共2页
患者女,26岁,体质量48 kg,因"发现上腹壁渐进性增大的肿物20余年"于2017年10月16日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患者在出生时即发现了腹壁肿物,但不伴有任何不适感,因而没有引起患者及家属足够重视。既往... 患者女,26岁,体质量48 kg,因"发现上腹壁渐进性增大的肿物20余年"于2017年10月16日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患者在出生时即发现了腹壁肿物,但不伴有任何不适感,因而没有引起患者及家属足够重视。既往无其他疾病,自诉平素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体格检查:上腹壁可触及一大小为6.5 cm×8.0 cm×4.0 cm不可回纳的肿物(图1),其余未发现明显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大致正常。腹部CT扫描+疝囊容积比重建示:前腹壁可见一缺损,大小约12.0 cm×6.0 cm,肝脏和胆囊疝出;气腹前疝囊、腹腔容积分别为335ml、5 583ml(图2、图3)。在患者仰卧位、彩超引导、局部麻醉的条件下,采用14 Fr单腔深静脉导管进行腹腔置管(图1)。通过注入0.9%氯化钠溶液或气体来证实导管位于腹腔内,而不是腹膜外等间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 疝囊 肝脏 辅助治疗 深静脉导管 腹壁外科 气腹 术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