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儿童消化道畸形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1
作者 汤绍涛 张茜 +4 位作者 曹国庆 李帅 杨德华 周莹 池水清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传统腹腔镜器械并不能完全灵活地完成外科医生所需要的手术动作,且操作精度和维度有限,在此背景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运而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于2001年首次应用于小儿外科,其后快速发展并广泛用于小儿普外科、泌尿外科及胸心外科... 传统腹腔镜器械并不能完全灵活地完成外科医生所需要的手术动作,且操作精度和维度有限,在此背景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运而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于2001年首次应用于小儿外科,其后快速发展并广泛用于小儿普外科、泌尿外科及胸心外科,其中肾盂成形术、胃底折叠术及肺叶切除术为应用最广泛的术式,但国内相关手术起步较晚,本文拟从机器人在儿童消化道畸形疾病中的应用做一概述,包括食管闭锁、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胆道畸形和肛肠畸形,并系统性回顾机器人手术在此领域中国外和国内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食管闭锁 肝胆疾病 胃肠疾病 小儿外科
下载PDF
机器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小儿肺疾病:5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帅 李康 +6 位作者 郑芳 雷萍 杨德华 曹国庆 毛永忠 王勇 汤绍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小儿肺疾病的安全性。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们对5例小儿肺疾病采用三臂四孔法,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解剖并处理肺段级动脉、静脉及支气管,精准切除病变。结果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 目的探讨机器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小儿肺疾病的安全性。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们对5例小儿肺疾病采用三臂四孔法,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解剖并处理肺段级动脉、静脉及支气管,精准切除病变。结果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连机时间平均17.8 min(12~23 min),机器人手术时间平均134.0 min(60~18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0 ml(5~50 ml),胸管保留时间平均2.0 d(1~3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8 d(5~9 d)。1例无症状性气胸,无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病灶残留等并发症。5例随访时间9~19个月,平均13个月,无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病灶残留等并发症。结论机器人应用于10 kg以上体重的小儿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 小儿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儿童上尿路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梅红 李聃 +5 位作者 金环 童强松 练恒 郭艳华 李康 汤绍涛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目的:分析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儿童上尿路修复重建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中心完成的35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儿童上尿路修复重建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8例,... 目的:分析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儿童上尿路修复重建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中心完成的35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儿童上尿路修复重建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8例,肾盂瓣肾盂输尿管成形术4例,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3例。所有患儿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常规行泌尿系超声和分肾功能等检查。结果:全部手术均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性手术。28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68.5±35.9)min,术中出血量10(0~2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8±1.4)d;4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盂瓣成形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209.0±46.7)min,术中出血量17.5(15~2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1.0±1.4)d;3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83.0±13.2)min,术中出血量10(5~1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6±0.6)d。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儿童上尿路疾病修复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操作较易掌握,临床应用前景较好。但是,未来仍需要更大样本的前瞻性观察研究及长期随访数据,以进一步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复杂病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儿童 上尿路修复重建手术 肾盂成形术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与传统胸腔镜膈肌折叠术治疗膈膨升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李帅 曹国庆 +5 位作者 许培培 杨德华 张茜 周莹 普佳睿 汤绍涛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膈肌折叠术治疗膈膨升的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20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2例膈膨升患者(男性15例,女性7例)按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辅助胸腔镜组(9例)与传统胸腔镜组(13...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膈肌折叠术治疗膈膨升的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20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2例膈膨升患者(男性15例,女性7例)按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辅助胸腔镜组(9例)与传统胸腔镜组(13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手术费用等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总时间、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缝合时间分别为(27.7±3.4)min和(48.1±4.2)min,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机器人辅助胸腔镜组手术费用较传统胸腔镜组高2万元左右;传统胸腔镜组1例患者膈肌下降仅一个肋间,未见活动量下降和呼吸道感染发生,予以观察。结论: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膈肌折叠术治疗膈膨升的费用较传统胸腔镜高,但具有与胸腔镜手术相似的有效性,且机器人手术系统的缝合操作更顺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膨升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 膈肌折叠术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2
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 +7 位作者 汤绍涛 白玉作 高志刚 黄格元 向波 李帅 谢小龙 张海兰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4期376-388,共13页
儿童机器人手术几乎与成人外科同步,但发展较慢。自2006年Woo R首次报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后,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中国自2013年成功开展机器人辅助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以来,手术的数量以及质量均达... 儿童机器人手术几乎与成人外科同步,但发展较慢。自2006年Woo R首次报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后,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中国自2013年成功开展机器人辅助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以来,手术的数量以及质量均达到令人瞩目的水平。随着技术进步及推广,儿童机器人手术的普及率也不断提高。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疗行为,保障治疗质量,促进手术技术规范、健康发展,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反复研讨,制定机器人辅助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以指导同道更好地开展此类手术。本共识重点介绍手术适应证、手术流程和操作技术,手术相关并发症在共识的最后给予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机器人辅助手术 专家共识 儿童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儿童机器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方觅晶 史雯嘉 +4 位作者 汤绍涛 孔珊珊 熊紫薇 龚莹莹 黄燕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护理在儿童机器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1日—2020年9月3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儿童先天性...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护理在儿童机器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1日—2020年9月3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78例,将2018年3月31日前入院的手术患儿纳入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2018年4月1日后入院的手术患儿纳入观察组(31例),采用ERAS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及患儿家属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其家属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的围手术期应用ERAS理念护理,有利于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手术机器人 加速康复外科 护理 儿童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7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 +7 位作者 汤绍涛 李帅 谢小龙 张海兰 白玉作 高志刚 黄格元 向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74-2080,共7页
儿童机器人手术几乎与成人外科同步,但发展较慢。自2006年Woo R首次报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后,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中国自2013年成功开展机器人辅助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以来,手术的数量以及质量均达... 儿童机器人手术几乎与成人外科同步,但发展较慢。自2006年Woo R首次报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后,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中国自2013年成功开展机器人辅助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以来,手术的数量以及质量均达到令人瞩目的水平。随着技术进步及推广,儿童机器人手术的普及率也不断提高。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疗行为,保障治疗质量,促进手术技术规范、健康发展,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反复研讨,制定机器人辅助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以指导同道更好地开展此类手术。本共识重点介绍手术适应证、手术流程和操作技术,手术相关并发症在共识的最后给予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机器人辅助手术 专家共识 儿童
下载PDF
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Duhamel拖出术后留置肛管时间对巨结肠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
8
作者 孔德建 李帅 +3 位作者 曹国庆 张茜 罗智彬 汤绍涛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及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患儿行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Duhamel拖出术后留置肛管不同时间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29例长段型巨结肠,56例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保守治疗无效行微创肛门外横断直... 目的探讨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及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患儿行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Duhamel拖出术后留置肛管不同时间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29例长段型巨结肠,56例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保守治疗无效行微创肛门外横断直肠Duhamel拖出术,术后常规留置肛管,根据实际留置肛管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置管时间≤3天,8例;B组,置管时间4~6天,15例;C组,置管时间≥7天,62例。比较术中及术后疗效。结果三组病例在术后1年内小肠结肠炎发生次数、术后腹胀、肛周不适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长段型及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患儿行微创肛门外横断直肠的Duhamel拖出术后留置肛管时间长,有利于减少术后腹胀、肛周不适及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 Duhamel拖出术 肛管 术后恢复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汤绍涛 王国斌 +6 位作者 阮庆兰 郭筱兰 卢晓明 刘春萍 毛永忠 王勇 李时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wenson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9例改良Swenson根治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 2 0例开腹为开腹组 ,19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特殊器械的应用、手术... 目的 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wenson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9例改良Swenson根治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 2 0例开腹为开腹组 ,19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特殊器械的应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患儿肠蠕动时间开腹组为 (78± 2 8)小时 ,腹腔镜组为 (2 7± 7)小时 (t=2 .87P <0 .0 1)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13± 3)天 ,(7± 1)天 (t=2 .4 8P <0 .0 5 ) ;住院总费用开腹组为 (12 5 0 0± 15 0 0 )元 ,腹腔镜组为 (110 0 0± 130 0 )元 (t=0 .78P >0 .0 5 ) ;术后肠粘连肠梗阻两组分别为 3例 ,O例 ;术后小肠结肠炎为 2例 ,0例 ;尿潴留分别为 0例 ,2例。两组在年龄、体重、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疗效好 ,治疗费用适中 ,有微创优势 ,能减轻患儿痛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没有增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手术 费用 疗效 开腹手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38例报告 被引量:18
10
作者 汤绍涛 王勇 +3 位作者 毛永忠 李时望 童强松 阮庆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9期683-685,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胸腔镜监视下用穿通器在胸骨凹陷最低点水平,两腋中线之间,于胸膜外经胸骨后穿通一遂道,放置支撑板将凹陷胸骨抬起,支撑板两端安装固定器。5例使用进口器械,33例使用...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胸腔镜监视下用穿通器在胸骨凹陷最低点水平,两腋中线之间,于胸膜外经胸骨后穿通一遂道,放置支撑板将凹陷胸骨抬起,支撑板两端安装固定器。5例使用进口器械,33例使用国产器械。结果38例均在胸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5~30ml,平均16ml。36例放置1根钢板支撑,2例放置2根钢板支撑。术后气胸4例,皮下气肿16例,右侧固定器滑脱1例,钢板轻度翻转1例。术后住院7~21d,平均8d。38例随访3~22个月,平均11个月,优36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方法安全可靠,疗效好,手术最佳时机3~1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NUSS手术 胸腔镜
下载PDF
腹腔镜心形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与开腹手术比较 被引量:14
11
作者 汤绍涛 曹志清 +4 位作者 阮庆兰 毛永忠 王勇 李时望 童强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699-701,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LHSC)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后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方法1999年8月~2003年11月,57例患儿进行了LHSC,5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是2.8年(6个月~4.8年),主要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排便功...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LHSC)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后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方法1999年8月~2003年11月,57例患儿进行了LHSC,5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是2.8年(6个月~4.8年),主要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排便功能及费用并与1999年8月之前的48例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168±59)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38±43)min,(f=2.903,P=0.005);腹腔镜组住院总费用为(12 030±1 050)元,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10 500±1 500)元(t=6.019,P=0.000);2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统计学上差异无明显性(χ2=2.86,P=0.091);伤口感染和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腹腔镜组较少,而尿潴留的发生率比开腹组高.腹腔镜组直肠肛管反射恢复率55.6%,直肠肛管角为83.4°±10.4°,排便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1.1%,便秘和污粪各占50%,与开腹组相近.肛管直肠压差与肛管高压区长度两组无明显差异性(t=-0.979,P=0.334;t=-0.234,P=0.816).结论LHSC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排便功能与开腹手术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 开腹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腹腔外空肠吻合术50例报告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汤绍涛 王勇 +4 位作者 毛永忠 童强松 曹国庆 杨瑛 赵志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9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切除、肝管空肠吻合、腹腔外空肠吻合术的技巧和中期疗效。方法对大的囊肿,于囊肿中部切开前壁,再用电钩横断囊肿后壁;对小的囊肿,围绕囊肿周围游离,完整切除扩张胆管。对反复发生胆管炎症的患儿,采用Li...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切除、肝管空肠吻合、腹腔外空肠吻合术的技巧和中期疗效。方法对大的囊肿,于囊肿中部切开前壁,再用电钩横断囊肿后壁;对小的囊肿,围绕囊肿周围游离,完整切除扩张胆管。对反复发生胆管炎症的患儿,采用Lilly’s方法游离囊肿。脐部切口扩大至1.5 cm,将空肠提出腹壁外,行空肠Roux-Y吻合。腹腔镜监视下肝管空肠端侧吻合。结果16例患儿行囊肿全部切除,34例患儿行Lilly’s囊肿切除。1例早期手术患儿术前反复发作胆管炎症,囊肿周围紧密粘连,分离中渗血明显中转开腹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90-450 min,平均226 min。8例患儿需要输血。术后住院时间6-16 d,平均8 d。49例术后随访3-39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并发症4例:1例发生胆漏,经腹腔引流后自愈;急性胰腺炎1例,保守治疗治愈;肠粘连肠梗阻1例,保守治疗;肠坏死1例,开腹探查见空肠肝支肠管梗阻坏死,行肠切除和再次胆肠吻合手术。余45例无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无胆管狭窄和反流性胃炎病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分离囊肿后壁,避免门静脉损伤是最关键的腹腔镜操作;胆肠吻合是腹腔镜最难的技术。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肝总管空场吻合术 腹腔镜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胆道造影在幼婴延迟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绍涛 毛永忠 +2 位作者 王勇 童强松 杨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775-77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胆道造影在幼婴延迟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首先脐部置镜观察胆囊及肝脏情况,如果胆囊大小正常或基本正常,通过右肋缘下trocar孔拖出胆囊底部,部分患儿需游离胆囊系膜。切开胆囊,插管行胆道造影。如果胆囊呈纤维闭...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胆道造影在幼婴延迟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首先脐部置镜观察胆囊及肝脏情况,如果胆囊大小正常或基本正常,通过右肋缘下trocar孔拖出胆囊底部,部分患儿需游离胆囊系膜。切开胆囊,插管行胆道造影。如果胆囊呈纤维闭锁状态,不能拖出腹腔外,中转开腹。切开胆囊插管失败,放弃造影。结果12例患儿直接从拖出胆囊行胆道造影显示婴儿肝炎综合征或胆汁淤积8例;2例显示为胆管发育不良;2例为肝内胆管闭锁。5例从肝脏游离胆囊系膜后拖出造影,2例显示为胆管发育不良,3例提示胆道闭锁。其余21例患儿胆囊呈条索状,不同程度肝硬化,放弃胆道造影,诊断为胆道闭锁。所有胆道闭锁患儿均行Kasai手术。结论腹腔镜探查、胆道造影是诊断胆道闭锁、鉴别幼婴延迟性黄疸简便、准确、安全的方法,能够显示整个胆树的解剖结构,避免过大或不必要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造影 腹腔镜 婴儿肝炎综合征 胆道发育不良 胆道闭锁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结肠切除Soave直肠内拖出术在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汤绍涛 杨瑛 +2 位作者 毛永忠 王勇 童强松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切除、Soave直肠内拖出术治疗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IND)的可行性和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对25例IND和先天性巨结肠合并IND(HaIND)的患儿在腹腔镜下行Soave、结肠切除术,其中IND17例,HaIND8例。所有病例通过钡灌肠及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切除、Soave直肠内拖出术治疗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IND)的可行性和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对25例IND和先天性巨结肠合并IND(HaIND)的患儿在腹腔镜下行Soave、结肠切除术,其中IND17例,HaIND8例。所有病例通过钡灌肠及延迟拍片、直肠黏膜活检、直肠肛管测压、腹腔镜浆肌层或全层活检明确诊断及病变范围。采用一个观察孔,2~4个操作孔。根据病变范围在腹腔镜下分别游离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系膜,会阴部手术按改良Soave方法。对患者手术方法、病变范围的确定、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结果进行评估。结果25例中,10例行左半结肠切除,15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按Deloyers法将升结肠逆时针转位270°下拖。行左半结肠切除术的患儿术前24h钡剂残留部位均在降结肠远端以远肠管,行结肠次全切除术的患儿术前24h钡剂残留在降结肠近端以近的肠管。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45min和188min,平均失血40ml。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重度肛周皮肤红肿、糜烂11例,肠粘连1例,小肠结肠炎2例。术后平均随访4年,行左半结肠切除术的患儿,术后3个月内排便恢复正常;行结肠次全切除术的患儿术后3个月大便每日4~10次,12~24个月每日大便2~3次。2例出现污粪,无便秘复发和大便失禁病例。结论腹腔镜下结肠切除、Soave术治疗IND和HaIND安全、可行,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中期随访疗效满意。术前钡灌肠24h延迟拍片钡剂残留部位可以预测结肠切除的近端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切除术 外科手术 腹腔镜 肠神经系统/外科学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围手术期管理在机器人巨结肠手术患儿中的应用实践
15
作者 史雯嘉 熊紫薇 +3 位作者 黄燕 方觅晶 孔珊珊 汤绍涛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围手术期管理在机器人巨结肠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小儿外科住院治疗的175例行机器人巨结肠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意愿将患儿分为观...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围手术期管理在机器人巨结肠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小儿外科住院治疗的175例行机器人巨结肠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意愿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7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的围术期管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循证构建的围手术期管理路径在机器人巨结肠手术患儿中的应用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既缩短了住院时间,也提高了满意度,是一种可行、高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症 机器人辅助手术 围手术期 循证实践 管理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与单纯经肛门手术行一期Soave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汤绍涛 王国斌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9年第10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行一期经肛门Soave拖出术的优点及常规腹腔镜探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10例巨结肠患者行经肛门Soave拖出术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常规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组(LTS,n=73),单纯经肛门并选择性应用腹腔镜手术组(TS...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行一期经肛门Soave拖出术的优点及常规腹腔镜探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10例巨结肠患者行经肛门Soave拖出术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常规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组(LTS,n=73),单纯经肛门并选择性应用腹腔镜手术组(TS,n=37)。分析两组手术过程,比较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及近期排便情况。结果:TS组中3例因拖出结肠移行段不明确选择性应用腹腔镜,3例长段型巨结肠单纯经肛门游离系膜困难用腹腔镜游离系膜和脾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移行区位置、小肠结肠炎、肛门狭窄、吻合口并发症、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时间等无显著差异。LTS组肛门部解剖时间51~71min,平均61min,明显短于TS组;手术费用LTS组比TS组平均高约2 000元。LTS组2例患儿因吻合口瘘行肠造瘘术。TS组5例患者需再次手术,1例吻合口瘘行肠造瘘,1例肠扭转,1例肛门回缩、狭窄,2例便秘复发。术后随访3个月~8年,平均4年6个月,两组近期排便功能相似。结论:单纯经肛门Soave术能完成多数短段型和常见型巨结肠的诊治,费用低于腹腔镜Soave手术,近期排便功能良好,不需常规应用腹腔镜。但当拖出困难、疑为长段型时则应使用。腹腔镜辅助Soave术是更全面的技术,适于不同类型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 HIRSCHSPRUNG病 腹腔镜检查 并发症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结肠切除、直肠内拖出术治疗巨结肠类缘病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绍涛 王勇 +5 位作者 童强松 毛永忠 李时望 马亚贞 阮庆兰 王国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834-83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部分或次全切除、直肠内拖出术治疗巨结肠类缘病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10月-2006年5月,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复发的38例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Hirschsprung’s disease-allied disorder,HAD)和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部分或次全切除、直肠内拖出术治疗巨结肠类缘病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10月-2006年5月,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复发的38例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Hirschsprung’s disease-allied disorder,HAD)和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合并HAD的患儿在腹腔镜下行结肠部分或次全结肠切除、直肠内拖出术。分别在脐缘、右上、右下、左中腹刺入4个5mm trocar,行结肠次全切除时,左侧需建立2个操作孔,分别在左上及左中下腹。腹腔镜下分别游离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回盲部侧腹膜,肛门手术按改良Soave方法。结果3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9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手术时问110—180min,平均135min;29例行结肠次全切除并按Deloyers法将升结肠逆时针转位270。下拖,保留的升结肠长度7—13cm,平均11.5cm,手术时间140—220min,平均175min。术中出血15~70ml,平均35ml。病理诊断肠神经元性发育异常10例,神经节细胞减少症3例,神经节细胞未成熟症4例,未分类型9例,HD合并IND6例,HD合并HG2例,HD合并IGC4例。38例术后随访6个月一7年,平均3年5个月,29例次全结肠切除患儿3个月内每日大便4—18次,6—10个月后渐转为每日2~3次,9例左半结肠切除患儿术后6个月后每13大便1—2次,无吻合口狭窄,无便秘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结肠部分或次全切除经肛门拖出根治术治疗HAD安全、有效、可行,手术创伤较小,但需要一定的腹腔镜操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 结肠次全切除 小儿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 被引量:11
18
作者 汤绍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7-148,共2页
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disease,HD)手术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自1999年8月武汉协和医院报道腹腔镜辅助下HD根治术以来,相继有多家医院开展了腹腔镜下HD手术,以下介绍腹腔镜治疗HD相关热点问题。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症 腹腔镜辅助 治疗 根治术 HD 手术
下载PDF
对微创外科在先天性巨结肠症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的思考 被引量:14
19
作者 汤绍涛 常晓盼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先天性巨结肠症发病率位于小儿消化道畸形第二位。随着微创外科技术不断发展,患者对疾病的治疗预期也从基本的排便和肛门外观要求提高到对远期排便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要求。针对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腹腔镜手术和经肛门手术,本文就技术与... 先天性巨结肠症发病率位于小儿消化道畸形第二位。随着微创外科技术不断发展,患者对疾病的治疗预期也从基本的排便和肛门外观要求提高到对远期排便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要求。针对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腹腔镜手术和经肛门手术,本文就技术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重点分析了最小创伤与最大限度保留远期排便功能的关键问题。作者结合da Vinci机器人在先天性巨结肠症手术治疗中的解剖层面和操作技术优势,展望了未来先天性巨结肠症微创治疗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治疗应用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症微创治疗的新趋势 被引量:5
20
作者 汤绍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自1886年丹麦医生Hirschsprung确切描述了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disease,HD)后,历经了各种治疗方法的探索,要么未见到明显疗效,要么遗留大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1948年Swenson等^[1]采用开腹直肠切除、结肠拖出与肛管吻合术... 自1886年丹麦医生Hirschsprung确切描述了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disease,HD)后,历经了各种治疗方法的探索,要么未见到明显疗效,要么遗留大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1948年Swenson等^[1]采用开腹直肠切除、结肠拖出与肛管吻合术开创了一个新的根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症 微创治疗 HIRSCHSPRUNG 严重并发症 肛管吻合术 治疗方法 大便失禁 直肠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