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RNA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汤绍芳 何庆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环状RNA(circ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ircRNA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KD)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生、发展的重...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环状RNA(circ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ircRNA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KD)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生、发展的重要调控分子,有可能用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也有望成为治疗DR、DKD和DPN的分子工具。因此,该文就circRNA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生物学作用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下载PDF
IL-6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汤绍芳 卫红艳 +2 位作者 张鹏 高志红 邱明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探讨IL-6启动子-572C/G和-597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VDLE)的关系。方法选择280例中国北方地区汉族T2DM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VDLE组(141组)和下肢血管正常组(NOR,139例),另选7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CON... 目的探讨IL-6启动子-572C/G和-597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VDLE)的关系。方法选择280例中国北方地区汉族T2DM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VDLE组(141组)和下肢血管正常组(NOR,139例),另选7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CON组)。采用PCR-RFLP法测定IL-6启动子区-572C/G和-597G/A基因多态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6受体(IL-6R)和hs-CRP水平。结果(1)IL-6启动子-572C/G和-597G/A具有多态性分布特点。VDLE组IL-6启动子-572C/G的基因型GG和CG及等位基因G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OR组和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LE组和NOR组IL-6启动子-597G/A的基因型GA及等位基因A的分布频率均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DLE组和NO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DLE组和NOR组血清IL-6、IL-6R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LE组又显著高于NO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L-6启动子-572位点GG型及等位基因G与血清IL-6和IL-6R高水平有关;-597位点等位基因A与血清IL-6高水平有关(P<0.05)。结论IL-6启动子-572C/G和-597G/A的基因多态性是T2DM的易感基因之一,且IL-6启动子-572C/G基因多态性与T2DM合并VDLE有关。血清IL-6、IL-6R和hs-CRP水平可能与T2DM及合并VDLE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白介素6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下载PDF
代谢性炎症与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7
3
作者 汤绍芳 李红涛 邱明才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12期48-50,共3页
机体对营养物质和病原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相同的感应系统。病原体的入侵和营养物质的过剩均可造成免疫系统活化,从而发生代谢性炎症,继而出现代谢综合征,使得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日益增多。代谢性炎症是代谢和免疫相... 机体对营养物质和病原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相同的感应系统。病原体的入侵和营养物质的过剩均可造成免疫系统活化,从而发生代谢性炎症,继而出现代谢综合征,使得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日益增多。代谢性炎症是代谢和免疫相互作用的交叉点,因此阻断代谢性炎症对于预防和控制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炎症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53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汤绍芳 卫红艳 邱明才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4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 5 3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年龄 ,病程 ,体重指数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色素 ,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钾、钠、钙、磷 ,2 4小时尿蛋白、钙、磷 ,并与 60例无溃疡糖尿病患者...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 5 3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年龄 ,病程 ,体重指数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色素 ,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钾、钠、钙、磷 ,2 4小时尿蛋白、钙、磷 ,并与 60例无溃疡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 ,病程 ,血色素 ,血清肌酐、总蛋白、白蛋白、钠、钙、磷 ,2 4小时尿钙、磷、蛋白有显著性差异 ;而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钾尿素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低血钙和低血磷等 ,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 ,应注意合理膳食 ,补充必要的优质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临床特点 足溃疡 饮食调控 治疗
下载PDF
从内分泌角度来看糖皮质激素在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作用
5
作者 汤绍芳 刘铭 李红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66-170,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在肆虐全球,发病和死亡人数爆发式增长。病毒感染后诱发的免疫、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s,CS)是造成患者肺损伤,导致患者病情危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然而作为抗炎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在肆虐全球,发病和死亡人数爆发式增长。病毒感染后诱发的免疫、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s,CS)是造成患者肺损伤,导致患者病情危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然而作为抗炎抗免疫作用最强的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在临床应用却存在较多争议,各版方案都要求谨慎使用。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NCP患者是重型和危重型及死亡的主要人群,因其往往存在内分泌功能低下或相对不全,应对感染等应激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免疫调节紊乱和CS,水电解质紊乱也较常见。因此本文从内分泌角度,分析重型和危重型NCP患者内分泌系统的可能变化,及GC的使用指征和时机,如何合理选择GC的剂型和剂量,对有效提高机体应激能力,阻断CS,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缓解病情、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糖皮质激素 免疫 炎症
下载PDF
有胫前黑斑的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黑斑和肾活检 被引量:37
6
作者 邱明才 林珊 +9 位作者 高志红 朱梅 韩红玲 樊继援 沈保爽 马中书 苏文凌 刘维 高桦 汤绍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7-259,T001,共4页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 (T2DM )肾脏、皮肤病变的性质及两种组织病变与T2DM高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73例门诊T2DM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T2DM伴胫前皮肤黑斑的发病率 ;对16例T2DM伴胫前皮肤黑斑的患者均进行了肾活检和皮肤活检 ,...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 (T2DM )肾脏、皮肤病变的性质及两种组织病变与T2DM高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73例门诊T2DM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T2DM伴胫前皮肤黑斑的发病率 ;对16例T2DM伴胫前皮肤黑斑的患者均进行了肾活检和皮肤活检 ,对101例伴胫前皮肤黑斑T2DM的血清做了血清蛋白电泳。结果 :T2DM伴胫前皮肤黑斑的发病率为24 78 % ;肾活检和皮肤活检的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 ,肾脏有不同的病理形态改变 ,但肾脏和皮肤存在许多免疫复合物沉积 ;有4例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凝胶上有多余的蛋白带 ,位置一致 ,分子质量较大。结论 :这类患者肾脏和皮肤同时受自身免疫损害 ,胰腺β细胞和眼底病变可能为同一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皮肤黑斑 肾活检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并发骨软化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治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凤翱 韩红玲 +8 位作者 贾红蔚 崔瑾 汤绍芳 戴晨琳 高桦 郑方遒 朱梅 马中书 邱明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并发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2003—2008年收治的2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并发骨软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有龋齿、...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并发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2003—2008年收治的2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并发骨软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有龋齿、乏力、骨痛,15例患者有口干症状,10例患者有眼干症状。依据临床表现、骨X线和骨密度检查结果,20例患者分为严重骨病组(10例)和轻度骨病组(10例)。对比两组风湿免疫指标:严重骨病组SSA阳性率、SSB阳性率及球蛋白水平高于轻度骨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骨病组ANA、类风湿因子和γ球蛋白水平高于轻度骨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和肌肉组织活检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和免疫复合物沉积。治疗后无力、骨痛显著缓解。结论继发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的骨软化症,除了传统的纠酸补钙治疗外,仍需积极的免疫抑制治疗和补充足量的活性维生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肾小管酸中毒 骨软化症 免疫抑制 1 25(OH)2D3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袁梦华 汤绍芳 +1 位作者 朱梅 邱明才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6期92-94,共3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为糖尿病的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DR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DR分为非增殖型( NPDR)和增殖型( PDR)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DR的主要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为糖尿病的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DR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DR分为非增殖型( NPDR)和增殖型( PDR)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DR的主要方法,但只对部分患者有效;药物治疗包括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针对 DR 的病理生理途径进行综合性治疗[1]。现将DR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药物治疗 黄斑水肿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低钠血症伴严重全身浮肿一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苏文凌 邱明才 汤绍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23-524,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低钠血症 全身浮肿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炎性反应与骨骼健康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凤翱 汤绍芳 朱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炎性反应性疾病造成的骨丢失与炎性反应影响RANK-RANKL-OPG轴、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和骨重建失衡相关,可导致骨量减少且增加骨折风险。本文对炎性反应致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炎性反应 RANK—RANKL—OPG轴 Wnt β-catenin信号途径 骨重建 骨质疏松
下载PDF
Shy-drager综合征肌肉活检1例
11
作者 张杰涛 汤绍芳 +1 位作者 袁梦华 邱明才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Shy—drager综合征 肌肉活检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糖尿病大鼠肺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姣姣 崔瑾 +4 位作者 李凤翱 汤绍芳 刘萍 邱明才 张鹏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7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糖尿病大鼠炎性水平及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肺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10只及模型组80只,模型组经尾静脉注射STZ制备糖尿病模型,C组注射等...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糖尿病大鼠炎性水平及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肺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10只及模型组80只,模型组经尾静脉注射STZ制备糖尿病模型,C组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将模型组造模成功的75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组),1,25-(OH)2D3大、中、小剂量干预组(H、M、L组)及精蛋白锌胰岛素干预组(Y组)各15只,其中H、M、L组分别予0.3、0.15、0.025μg/(kg·d)的1,25-(OH)2D3灌胃,Y组予胰岛素颈后皮下注射,C组和D组予蒸馏水2 mL灌胃,均为1次/d、连续16周,16周后所有动物均采用股动脉放血处死,立即取肺脏组织置于10%甲醛及液氮中保存。测定各组血糖及血清CRP水平;采用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LR4、NF-κB p65的蛋白表达;采用PCR法定量检测TLR4、MyD88、NF-κB p65的mRNA表达。结果①D组血糖及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1),各干预组均不同程度低于D组,尤以H组为著(P<0.01)。②D组肺泡壁重度增厚、肺间质明显增生、大量炎症细胞浸润,H、Y、M及L组肺泡壁轻到中度增厚、炎细胞浸润明显;与C组比较,余5组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有所升高,其中H、Y组显著低于D组。③D组TLR4、MyD88和NF-κB p65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1),各干预组表达水均低于D组。肺组织TLR4 mRNA表达与MyD88 mRNA(r=0.610)、NF-κB p65 mRNA表达(r=0.744)均呈正相关,P均<0.001;MyD88 mRNA与NF-κB p65mRNA表达亦呈正相关(r=0.609),P<0.001。结论 1,25-(OH)2D3可能通过TLR4介导的炎症途径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肺脏病变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炎症 TOLL样受体4 1 25-二羟维生素D3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及肾性骨病四例报道 被引量:6
13
作者 汤绍芳 卫红艳 +2 位作者 高桦 朱铁虹 邱明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39-542,共4页
目的提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甲减)合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认识。方法报道4例确诊为原发性甲减合并pSS的临床特点。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病程1~8年,原发性甲减诊断明确,也符合pSS国际诊断标准,并伴有低钾血症、低钙血... 目的提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甲减)合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认识。方法报道4例确诊为原发性甲减合并pSS的临床特点。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病程1~8年,原发性甲减诊断明确,也符合pSS国际诊断标准,并伴有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临床表现。结论原发性甲减和pSS常共存,二者可能有共同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甲减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肾性骨病 肾小管酸中毒 诊断 免疫学发病机制 合并 结论 目的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572C/G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汤绍芳 卫红艳 +2 位作者 张鹏 高志红 邱明才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共4页
目的 从病因学角度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C/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80例,其中男130例,年龄(58.7±0.8)岁;女150... 目的 从病因学角度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C/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80例,其中男130例,年龄(58.7±0.8)岁;女150例,年龄(58.1±0.5)岁.根据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为下肢血管病变(VDLE)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VNDLE)组、下肢神经病变(NDLE)组和无下肢并发症(NC)组.另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社区健康查体正常的人群7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取受试者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聚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测定IL-6启动子区-572C/G基因多态性.各组间频率比较用X2检验,不同组间的计量资料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IL-6启动子-572C/G具有多态性分布的特点.基因型GG和CG,等位基因G频率在糖尿病组(32.1%CC,49.3%CG,18.6%GG;43.2%G,56.8%C)高于正常对照组(54.3%CC,37.1%CG,8.6%GG;27.1%G,72.9%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649和12.054,P<0.05);在糖尿病各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015和20.471,P<0.05);在下肢血管病变组(23.4%CC,53.9%CG,22.7%GG;49.6%G,50.4%C)高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36.7%CC,47.5%CG,15.8%GG;60.4%G,39.6%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99和5.752,P<0.05).结论 IL-6启动子-572C/G的基因型GG和CG,等位基因G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易感基因,IL-6启动子-572C/G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多态性 单核苷酸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IL-6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绍芳 卫红艳 +2 位作者 张鹏 高志红 邱明才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IL-6启动子-174G/C和-572C/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频率分布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280例中国北方地区汉族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下肢血管病变(VDLE)组、下肢神经病变(NDLE)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VN... 目的探讨IL-6启动子-174G/C和-572C/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频率分布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280例中国北方地区汉族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下肢血管病变(VDLE)组、下肢神经病变(NDLE)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VNDLE)组和无下肢并发症(NC)组,另选70例社区查体正常成人作为对照(CON)组。采用PCR-RFLP法测定IL-6启动子区-174G/C和-572C/G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6受体和hsCRP。结果 IL-6启动子的-174G/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IL-6启动子-572C/G在2型糖尿病组中的基因型GG和CG、等位基因G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VDLE组和VNDLE组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IL-6启动子的-174G/C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无关,而与IL-6启动子区-572C/G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有关。IL-6启动子区-572C/G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易患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下肢血管病变 白细胞介素-6 多态性
原文传递
泌乳素瘤患者的围妊娠期管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汤绍芳 刘铭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年第6期569-572,共4页
泌乳素瘤可以影响生育能力和怀孕结果。泌乳素瘤患者围妊娠期规范化管理包括妊娠前、妊娠中和分娩后,目的是顺利妊娠,使生育和哺乳过程顺利安全,减少泌乳素瘤本身和相关治疗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妊娠前应做好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使... 泌乳素瘤可以影响生育能力和怀孕结果。泌乳素瘤患者围妊娠期规范化管理包括妊娠前、妊娠中和分娩后,目的是顺利妊娠,使生育和哺乳过程顺利安全,减少泌乳素瘤本身和相关治疗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妊娠前应做好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使患者顺利妊娠。一旦受孕需要从下述3个方面综合考虑,决定最佳管理方案:(1)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对胎儿的影响。(2)妊娠对孕妇泌乳素瘤的影响。(3)产后哺乳对新生儿和产妇的影响。受孕后微腺瘤患者应终止DAs的使用,大腺瘤患者应根据肿瘤大小、妊娠期间的变化和症状决定是否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甚至终止妊娠。分娩后微腺瘤患者可哺乳,大腺瘤患者不建议哺乳,并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素瘤 妊娠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管理
原文传递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朱萍 卫红艳 +2 位作者 王坤玲 汤绍芳 马中书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7年第3期164-16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Graves病住院患者254例,根据肝功能将患者分为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组(A组,n=159)和甲亢肝功... 目的探讨影响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Graves病住院患者254例,根据肝功能将患者分为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组(A组,n=159)和甲亢肝功能正常组(B组,n=95),比较两组的基础代谢率(BMR)、甲状腺重量、FB、FT4、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甲状腺重量、BMR、FT3、FT4、TRAb与甲亢性肝损害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甲亢性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组的甲状腺重量、BMR、FT3、FT4、TRAb、TPOAb均高于B组,而TSH低于B组(t或z=-4.720~-2.276,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甲状腺重量、BMR、FT3、FT4、TRAb与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呈正相关(r=0.157~0.270,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OR=1.052,95%CI:1.001~1.105)、BMR(OR=1.019,95%CI:1.006-1.033)是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与FT3、FT4、TRAb、BMR、甲状腺重量有关。其中FT3、BMR为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损害 甲状腺激素
原文传递
维生素D受体ApaⅠ和TaqⅠ基因多态性与T2DM合并胫前皮肤黑斑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文凌 邱明才 +2 位作者 戴斌 张鹏 汤绍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2451-2454,共4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 Apa Ⅰ和Taq Ⅰ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胫前皮肤黑斑的关系.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233例T2DM患者,根据胫前皮肤有无黑斑将其分为有斑组(106例)和无斑组(127例...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 Apa Ⅰ和Taq Ⅰ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胫前皮肤黑斑的关系.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233例T2DM患者,根据胫前皮肤有无黑斑将其分为有斑组(106例)和无斑组(127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VDR Apa Ⅰ和Taq Ⅰ基因型.本研究通过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0402).结果 T2DM有斑组和无斑组VDR Apa Ⅰ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T2DM有斑组VDR Taq Ⅰ基因型TT的频率[95% (101/106)]高于无斑组的87%(110/127),基因型Tt+ tt的频率[5%(5/106)]低于无斑组的13%(17/127),均P<0.05;T2DM有斑组VDR Taq Ⅰ等位基因T的频率[98% (207/212)]高于无斑组的93%(237/254),等位基因t的频率[2%(5/212)]低于无斑组的7%(17/254),均P<0.05.结论 VDR Taq Ⅰ基因多态性可能为天津地区汉族T2DM合并胫前皮肤黑斑的危险性遗传标志物,而VDR Apa Ⅰ基因多态性可能与T2DM合并胫前皮肤黑斑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骨化三醇 多态现象 遗传 糖尿病 2型 胫前皮肤黑斑
原文传递
以肌无力为首发表现的甲状腺内异位甲状旁腺腺瘤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晓冬 翟翚 +1 位作者 汤绍芳 程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46-647,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9岁,因“双下肢无力2年,加重伴双上肢力弱4个月”于2003年3月入院。入院查体:意识清楚,语言流利,脑神经(-),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近端Ⅲ级,远端V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近端肌肉萎缩,无肌肉震颤...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9岁,因“双下肢无力2年,加重伴双上肢力弱4个月”于2003年3月入院。入院查体:意识清楚,语言流利,脑神经(-),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近端Ⅲ级,远端V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近端肌肉萎缩,无肌肉震颤;四肢腱反射(++),病理反射(-),感觉检查正常。入院后肌电图检查示:双侧股四头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腺内 首发表现 肌无力 双下肢无力 肌电图检查 入院查体 下肢肌力
原文传递
骨化三醇对SD大鼠经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发生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文凌 邱明才 +6 位作者 戴斌 张鑫 张鹏 高桦 马中书 汤绍芳 卫红艳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4年第4期417-418,422,共3页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1,25(OH)2D3]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所致SD大鼠糖尿病发生过程的影响,为人类1型糖尿病的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20只大鼠采用STZ造成糖尿病模型,其中1,25(OH)2D3组(n=10)造模前...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1,25(OH)2D3]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所致SD大鼠糖尿病发生过程的影响,为人类1型糖尿病的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20只大鼠采用STZ造成糖尿病模型,其中1,25(OH)2D3组(n=10)造模前4周接受1,25(OH)2D31μg/(kg·d)溶于0.05 ml花生油灌胃,STZ对照组(n=10)造模前4周采用花生油灌胃,0.05ml/d。STZ对照组和1,25(OH)2D3组均于实验第5周开始第1天腹腔注射福氏完全佐剂(CFA),0.5 ml/只,第2天按30 mg/kg STZ枸椽酸溶液腹腔注射,以STZ对照组全部成模为准,停止造模;成模后2周处死。其余8只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花生油灌胃,0.05ml/d,灌胃4周,不注射STZ。观察1,25(OH)2D3对STZ所致SD大鼠糖尿病发病情况及对胰岛素、血糖的影响。结果 STZ对照组10只大鼠全部造模成功,1,25(OH)2D3组10只大鼠中6只成模,造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OH)2D3组血糖曲线下面积(AUC)为(21.301±4.699)mmol·h/L,明显低于STZ对照组[(31.183±4.567)mmol·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OH)2D3组胰岛素AUC为(1.105±0.356)μg·h/L,明显高于STZ对照组[(0.472±0.162)μg·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1,25(OH)2D3水平与胰岛素AUC呈正相关,而与血糖AUC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17,P=0.04;r=-0.562,P=0.02)。结论 1,25(OH)2D3对STZ所致SD大鼠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