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MS/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S-奥拉西坦浓度(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汪五三 季晖 +5 位作者 谢海棠 戴敏 贾元威 梁大虎 叶雷 荣祖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88-995,共8页
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的Beagle犬血浆中S-奥拉西坦浓度的UPLC-MS/MS检测方法,并用于该药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甲醇-水溶液(85∶15,V/V,内加10mmoL乙酸铵和0.1%甲酸)为流动相,用HP Amide LC-MS/M... 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的Beagle犬血浆中S-奥拉西坦浓度的UPLC-MS/MS检测方法,并用于该药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甲醇-水溶液(85∶15,V/V,内加10mmoL乙酸铵和0.1%甲酸)为流动相,用HP Amide LC-MS/MS Column(100mm×3mm ID,5μm)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159.0/114.1(S-奥拉西坦)和m/z 143.0/126.1(内标,吡拉西坦)。结果:S-奥拉西坦线性范围为0.05~50μg/mL,定量下限为0.05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S-奥拉西坦大鼠血浆样品在储存、预处理、分析期间均显示良好的稳定性。应用此法研究了6只Beagle犬单剂量口服S-奥拉西坦50mg/kg后的药动学特点。结论:该方法快速、专属、灵敏、适用性强,可应用于S-奥拉西坦的临床前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奥拉西坦 UPLC—MS/MS 药动学 BEAGLE犬 血浆
下载PDF
芝麻素保肝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汪五三 宋建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共6页
目的:研究芝麻素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1.以扑热息痛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芝麻素,测定给予芝麻素后动物血清ALT、GST浓度及肝匀浆SOD、MDA、GSH含量并比较其差异。2.以饮用酒制备大鼠亚急性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芝... 目的:研究芝麻素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1.以扑热息痛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芝麻素,测定给予芝麻素后动物血清ALT、GST浓度及肝匀浆SOD、MDA、GSH含量并比较其差异。2.以饮用酒制备大鼠亚急性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芝麻素,测定并比较各组动物血清ALT、AST、GST浓度、肝匀浆SOD、MDA、GSH含量及肝脏病理改变。3.以四氯化碳制备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最后1个月同时给予芝麻素,测定各组动物血ALT、AST、GST浓度、A/G比值、肝匀浆SOD、MDA、GSH、羟脯氨酸含量,计算肝脏脏器系数,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⒈芝麻素可抑制APAP所致小鼠血清ALT、GST水平的升高,降低肝匀浆MDA含量,增加肝匀浆GSH含量(P<0.05或P<0.01)。⒉芝麻素用药10d,可抑制酒精所致大鼠血清ALT、AST、GST水平的升高,降低肝匀浆MDA含量,增加肝匀浆GSH含量(P<0.05或P<0.01)。病理学检查提示,芝麻素用药使模型动物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及炎性浸润明显减轻。⒊芝麻素用药1m,可抑制CC l4所致大鼠血清ALT、AST、GST水平的升高,降低肝匀浆MDA含量,增加肝匀浆GSH含量,增强肝SOD活性(P<0.05或P<0.01)。使模型动物肝脏器系数减小,A/G比值上升,羟脯氨酸含量下降(P<0.05或P<0.01)。病理学检查提示,芝麻素用药使模型动物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和炎性浸润明显减轻,纤维化倾向改善。结论:芝麻素可显著改善APAP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减轻酒精所致的亚急性肝损伤,降低CC l4对肝脏的慢性损伤,抑制或延缓肝脏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素 扑热息痛 酒精 四氯化碳 肝损伤 抗氧化
下载PDF
促进药理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被引量:2
3
作者 汪五三 杨解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年第5期471-473,共3页
随着医学科学及医学教育的发展,为适应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是势在必行。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编写特色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有力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对大鼠长期毒性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军 刘锡玖 +3 位作者 徐瑶 汪五三 马张庆 熊莺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连续腹腔注射(ip)丹参葡萄糖注射液(salvia miltiorrhiza glucose injection,SGI)产生的毒性反应与靶器官损害的可逆性。方法通过血液学、血液生物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SGI对大鼠的毒性反应及其程度。结果连续ip SGI 2... 目的观察大鼠连续腹腔注射(ip)丹参葡萄糖注射液(salvia miltiorrhiza glucose injection,SGI)产生的毒性反应与靶器官损害的可逆性。方法通过血液学、血液生物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SGI对大鼠的毒性反应及其程度。结果连续ip SGI 26周,动物全部存活。大剂量组动物进食量减少,体重增加较慢,肝功能AST升高,凝血时间延长,对肝脏有一定损伤,停药后均减轻或消失。中、小剂量组动物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ip SGI,大剂量[12.5 g/(kg.d)]可抑制大鼠体重增长,(7/22)动物肝细胞呈浊肿、变性;中剂量[5.0 g/(kg.d)](4/22)动物肝细胞有轻度浊肿,肝损有一定可逆性。提示主要靶器官是肝脏,停药后各剂量组肝脏均未见明显病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 长期毒性 肝脏 大鼠
下载PDF
联用丙磺舒对头孢克洛药动学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栾家杰 马张庆 +2 位作者 汪五三 桂常青 宋建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5-222,共8页
目的:研究与不同剂量丙磺舒(Probenecid)联用对头孢克洛(Cefaclor)药动学的影响及其定量关系。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头孢克洛血、尿药浓度监测:雄性家兔24只,随机分成4组。各组给药剂量如下:Ⅰ组头孢克洛50mg·kg^-1;1... 目的:研究与不同剂量丙磺舒(Probenecid)联用对头孢克洛(Cefaclor)药动学的影响及其定量关系。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头孢克洛血、尿药浓度监测:雄性家兔24只,随机分成4组。各组给药剂量如下:Ⅰ组头孢克洛50mg·kg^-1;11组头孢克洛50mg·kg^-1联用丙磺舒100mg·kg^-1;Ⅲ组头孢克洛50mg·kg^-1联用丙磺舒250mg·kg^-1;Ⅳ组头孢克洛50mg·kg^-1联用丙磺舒625mg·kg^-1。灌胃给予丙磺舒0.5h后,再给予头孢克洛,于用药后不同时间取血、尿液样本。HPLC法测定头孢克洛血药及尿药浓度,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实验分组及剂量同上,给药1h后取血。以平衡透析法测定头孢克洛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当丙磺舒联用剂量在0~250mg·kg^-1范围内时,随丙磺舒联用剂量增大,头孢克洛的T1/2ka、Tmax、Cmax、AUC等参数相应增大而CL/F及Vd/F相应降低(P〈0.01);但当丙磺舒联用剂量达625mg·kg^-1时,头孢克洛的Cmax,降低(P〈0.01),AUC、CUF则稳定于联用丙磺舒250mg·kg^-1时的水平。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随丙磺舒联用剂量增大,头孢克洛原型尿排泄峰时间逐渐后移,生物半衰期延长及总尿药排泄率显著降低(P〈0.01)。丙磺舒联用剂量在0~250mg·kg^-1范围内,随丙磺舒联用剂量增大,头孢克洛血浆蛋白结合率显著降低(P〈0.01),但当丙磺舒联用剂量达625mg·kg^-1时,头孢克洛血浆蛋白结合率反与头孢克洛单用时水平相当(P〉0.05)。结论:联用丙磺舒可以明显改变头孢克洛的药动学过程,使其Vd、CL降低,Cmax增高,AUC增大,生物半衰期延长,总尿药排泄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磺舒 头孢克洛 药物动力学 尿药浓度 平衡透析法 血浆蛋白结合率
下载PDF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对犬冠脉结扎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解人 傅万山 +4 位作者 丁伯平 汪五三 陈国祥 桂常青 宋建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葡萄糖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静脉滴注给药前、后各时间段心率、心肌缺血范围和缺血程度及梗塞心肌的比率。结果:丹参葡萄糖注射液(0.8、3.2g/kg)... 目的:观察丹参葡萄糖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静脉滴注给药前、后各时间段心率、心肌缺血范围和缺血程度及梗塞心肌的比率。结果:丹参葡萄糖注射液(0.8、3.2g/kg)能不同程度减轻心肌缺血程度(Σ-ST)和缺血范围(N-ST),显著的缩小心肌梗塞区域。结论:丹参葡萄糖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缩小心肌梗塞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 急性心肌缺血 心肌梗塞
下载PDF
药理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承上启下主干课程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丁伯平 李先伟 +3 位作者 黄帧桧 汪五三 熊莺 王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7期1098-1100,共3页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医学基础课的核心课程;在医学教育中为医学和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我校药理学教学团队,深化药理学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在教学改革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医学基础课的核心课程;在医学教育中为医学和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我校药理学教学团队,深化药理学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在教学改革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尝试,取得了一定经验。本文就药理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承上启下主干课程的作用提出了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承上启下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的药学类专业药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8
8
作者 郑书国 汪五三 +1 位作者 王娟 张俊秀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12期54-55,共2页
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在药学类专业药理学教学中,依托雨课堂,将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平时测验、阶段性测验等多种考核形式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建立了形成性评价体系,运行实践表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改革 课程评价 形成性评价
下载PDF
PBL和Seminar教学法在机能综合开放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丁伯平 黄帧桧 汪五三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第22期39-41,共3页
机能实验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实践性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及提高其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适应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在机能综合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引入PBL和Seminar教学法,在课前准备、开题答辩、... 机能实验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实践性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及提高其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适应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在机能综合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引入PBL和Seminar教学法,在课前准备、开题答辩、讨论、实施等几个阶段中探索两种教学法联用的效果。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单一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能实验学 SEMINAR教学法 PBL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质量标准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书国 汪五三 +2 位作者 王娟 张俊秀 金欢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715-717,共3页
药理学是护理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建立科学、规范的药理学课程质量标准,是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学人才的重要保证之一。本文依据护理学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我校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 药理学是护理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建立科学、规范的药理学课程质量标准,是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学人才的重要保证之一。本文依据护理学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我校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大纲制定、课程资源建设及课程教学与考核等方面阐述了我校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质量标准建设情况。该标准将为规范护理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与考核、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本科 药理学 课程建设 课程质量标准
下载PDF
药理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书国 汪五三 +2 位作者 王娟 张俊秀 金欢欢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第12期47-49,共3页
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学团队适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树立课程思政意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构建了多层面的课程思政体系,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引领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药理学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对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的影响与个体化用药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濮之晨 汪五三 +4 位作者 徐喆 陈群 胡骅 吴敏 谢海棠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083-1086,共4页
他莫昔芬(Tamoxifen)为人工合成的非胆固醇类抗雌激素药物,被广泛用于临床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患者防治,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他莫昔芬经肝药酶CYP2D6、CYP3A4/5和SULT1A1等调节,这些基因的多态性现象是,导致临... 他莫昔芬(Tamoxifen)为人工合成的非胆固醇类抗雌激素药物,被广泛用于临床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患者防治,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他莫昔芬经肝药酶CYP2D6、CYP3A4/5和SULT1A1等调节,这些基因的多态性现象是,导致临床治疗个体化差异的重要原因。该文就近年来药物基因多态性对他莫昔芬在乳腺癌治疗的作用与个体化用药进展情况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莫昔芬 CYP2D6 CYP3A4 5 基因多态性 个体化用药
下载PDF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彰显法医学专业特色的机能实验教学
13
作者 丁伯平 汪五三 黄帧桧 《科技视界》 2014年第32期77-78,共2页
法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机能实验学是医学院校一门基础实践性学科,其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针对法医学专业的特点,机能实验学教学应从实... 法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机能实验学是医学院校一门基础实践性学科,其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针对法医学专业的特点,机能实验学教学应从实验内容、目的要求以及综合实验方案的设计,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有所改革以彰显其专业特色;同时法医学专业机能实验教学应与科研、司法鉴定机构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机能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知识、达到学用结合,以满足从事法医学检案鉴定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机能实验 实验教学 专业特色 教学改革 法医学
下载PDF
PBL联合CBL在药学专业学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栾家杰 +2 位作者 周德喜 刘晓云 汪五三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联合案例教学法(CBL)教学对药学专业实习生在医院实习的教学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119名药学专业学生,分别实施PBL联合CBL教学(观察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对比两种模式...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联合案例教学法(CBL)教学对药学专业实习生在医院实习的教学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119名药学专业学生,分别实施PBL联合CBL教学(观察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对比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教学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快速、高效、针对性强的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及学生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专业 医院实习 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下载PDF
基于CNKI的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文献分析
15
作者 汪五三 赵劲松 文育锋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200-202,共3页
从中国知网(CNKI)上检索医学机能实验研究论文并进行筛选,对所获得的1115篇论文的数量-时间分布特征、期刊分布特征及涉及的改革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论文发表数量于2006-2010年间最多;论文最常见的类型是分析总结,近年关于教学内容... 从中国知网(CNKI)上检索医学机能实验研究论文并进行筛选,对所获得的1115篇论文的数量-时间分布特征、期刊分布特征及涉及的改革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论文发表数量于2006-2010年间最多;论文最常见的类型是分析总结,近年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和课程考核方面的内容逐渐增多;刊登论文最多的前3位杂志分别为《基础医学教育》《卫生职业教育》和《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能实验 教学改革 研究论文
下载PDF
褪黑素在非杓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的时辰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海鞠 马张庆 +3 位作者 杨魁 汪五三 许慧芳 栾家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337-1343,共7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EL)在非杓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体内时辰药动学差异。方法:建立MEL的HPLC检测方法,并考察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12只非杓型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EL)在非杓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体内时辰药动学差异。方法:建立MEL的HPLC检测方法,并考察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12只非杓型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于08∶00和20∶00灌胃给与MEL(20 mg/kg),于给药前后5、10、15、20、30、40、60、90、120、240、360 min眼眶取血,荧光HPLC法测定血浆MEL浓度。结果:本研究建立的MEL检测方法专属性、精密度、回收率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分析方法指导原则要求,证明该方法成熟可靠。MEL在08∶00给药Tmax约19 min,但在20∶00给药Tmax约32 min(P<0.01);08∶00组大鼠Cmax、AUC、T1/2显著高于20∶00组大鼠(P<0.05,P<0.01);20∶00组大鼠药动参数CL显著高于08∶00组大鼠(P<0.05)。结论:昼夜不同时间用药对MEL在非杓型SHR大鼠体内药动学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从药代动力学角度部分阐明MEL恢复血压节律的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药动学 昼夜节律 非杓型高血压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的药理学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娟 郑书国 +3 位作者 汪五三 熊莺 丁伯平 黄帧桧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期220-221,共2页
"雨课堂"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新冠疫情下以"雨课堂"为教学平台,采取混合式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和主动性学习,进行药理学... "雨课堂"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新冠疫情下以"雨课堂"为教学平台,采取混合式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和主动性学习,进行药理学混合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药理学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芝麻素对乙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五三 栾家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乙醇代谢的影响。方法:①不同剂量芝麻素(8,23,70mg·kg-1)对大鼠ig给药14d后,测定ig乙醇(5g·kg-1)后不同时间点(0.5,1,2,4,6h)乙醇血液浓度;②不同剂量芝麻素(10,33,100mg·kg-1)对小鼠ig给药7d后,测定i...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乙醇代谢的影响。方法:①不同剂量芝麻素(8,23,70mg·kg-1)对大鼠ig给药14d后,测定ig乙醇(5g·kg-1)后不同时间点(0.5,1,2,4,6h)乙醇血液浓度;②不同剂量芝麻素(10,33,100mg·kg-1)对小鼠ig给药7d后,测定ip乙醇(2.5g·kg-1)后不同时间段(1,2,3,4h)动物自主活动次数;③不同剂量芝麻素(10,33,100mg·kg-1)对小鼠ig给药7d后,测定ip乙醇(3.5g·kg-1)后动物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的变化。结果:①芝麻素23,70mg·kg-1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液乙醇浓度;②芝麻素33,100mg·kg-1剂量组可使乙醇ip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增加及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缩短。结论:芝麻素可促进乙醇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素 乙醇 代谢 自主活动 翻正反射
原文传递
芬布芬对诺氟沙星体内过程的影响
19
作者 汪五三 马张庆 洪宗元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芬布芬对诺氟沙星体内过程的影响。方法①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4组:诺氟沙星10 mg.kg-1+生理盐水组、诺氟沙星10 mg.kg-1+芬布芬10 mg.kg-1组、诺氟沙星10 mg.kg-1+芬布芬20 mg.kg-1、诺氟沙星10mg.kg-1+芬布芬40 mg.kg-1组。静... 目的探讨芬布芬对诺氟沙星体内过程的影响。方法①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4组:诺氟沙星10 mg.kg-1+生理盐水组、诺氟沙星10 mg.kg-1+芬布芬10 mg.kg-1组、诺氟沙星10 mg.kg-1+芬布芬20 mg.kg-1、诺氟沙星10mg.kg-1+芬布芬40 mg.kg-1组。静注诺氟沙星后于不同时间颈静脉取血,HPLC测定诺氟沙星浓度,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②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均分4组:诺氟沙星15 mg.kg-1+生理盐水组、诺氟沙星15 mg.kg-1+芬布芬15 mg.kg-1组、诺氟沙星15 mg.kg-1+芬布芬30 mg.kg-1、诺氟沙星15 mg.kg-1+芬布芬60 mg.kg-1组。尾静脉注射诺氟沙星30 min后处死动物,分离脑组织制备脑组织匀浆,HPLC测定诺氟沙星浓度。结果联用不同剂量芬布芬,诺氟沙星的血药浓度和脑药浓度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芬布芬对诺氟沙星的体内过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芬布芬 药动学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丹参素钠及丹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娟 马张庆 +2 位作者 汪五三 洪宗元 宋建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943-2945,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丹参素的浓度,比较丹参素钠及丹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评价丹参注射液中其他成分对丹参素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iv给予丹参素钠或丹参注射液(丹参素30 mg.kg-1),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浆,高...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丹参素的浓度,比较丹参素钠及丹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评价丹参注射液中其他成分对丹参素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iv给予丹参素钠或丹参注射液(丹参素30 mg.kg-1),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浆,高氯酸萃取后进行HPLC分析,测定血浆丹参素浓度。DAS2.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丹参素在0.5~80.0 mg.L-1内线性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0.2 mg.L-1。大鼠静脉给予丹参素钠和丹参注射液后的丹参素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两药t1/2α,AUC,CL等参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中共存成分可影响丹参素的体内过程,加快其分布和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钠 丹参注射液 药动学 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