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牛级高精度直流离子推进系统的推力调节特性
1
作者 汪宇欣 武志文 +6 位作者 黄天坤 陈茂林 叶剑民 郭云涛 王云冰 刘旭辉 胡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0-777,共8页
为了研究将微型直流离子推力器用于航天器超高精度控制任务的可行性,设计了一个微牛级直流离子推力器并为其配备了碳纳米管中和装置。对推力器进行了实验测试,评估了其在150~490 V电压范围内可实现的推力范围和推力分辨率,并计算了5、25... 为了研究将微型直流离子推力器用于航天器超高精度控制任务的可行性,设计了一个微牛级直流离子推力器并为其配备了碳纳米管中和装置。对推力器进行了实验测试,评估了其在150~490 V电压范围内可实现的推力范围和推力分辨率,并计算了5、25、50μN推力水平下的噪声。在上述电压范围内,使用氙气和氩气作为工质时,推力器的推力范围分别为5.75~50.83μN和5.93~47.63μN,最大推力噪声为0.12μN/√(Hz)和0.05μN/√(Hz)。此外,对碳纳米管中和器进行了性能测试,实现了最大1.22 mA的引出电流,能够满足氙气工况下0~37.37μN、氩气工况下0~16.50μN的束流中和需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推进系统可以用于引力波探测等高精度空间测量任务所需的无拖曳控制,且使用氩气更有利于实现高精度和低噪声的推力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推力器 微牛级推力 高精度控制 推力精度 推力噪声
下载PDF
碳纳米管中和器工作特性研究
2
作者 汪宇欣 武志文 +1 位作者 黄天坤 王云冰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8,共8页
针对引力波探测和地球重力场探测等高精度空间探测任务对系统精度提高的要求,从碳纳米管场发射中和器的工作稳定性和电子引出问题进行试验设计,测试了其老练前后的电流波动特性,应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方法对背景电场和电流波动进行相... 针对引力波探测和地球重力场探测等高精度空间探测任务对系统精度提高的要求,从碳纳米管场发射中和器的工作稳定性和电子引出问题进行试验设计,测试了其老练前后的电流波动特性,应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方法对背景电场和电流波动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使用3种不同孔径的栅极对中和器引出特性进行测试,分析了栅极孔径对中和器性能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老练处理有助于提高中和器工作稳定性,且发射极工作背景电场与发射电流不稳定性具有强相关关系;栅极孔径对发射性能与引出性能均有影响,在试验工况下1 mm孔径栅极性能最佳。该结果可为推进系统中的中和器配置和中和器结构设计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中和器 稳定性 引出率
下载PDF
王崧舟提问艺术的课堂观察——以《慈母情深》为例
3
作者 汪宇欣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7期47-50,共4页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发展及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精妙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深化学生情感的有效路径。审视当前教师课堂提问之现实表征,却难以彰显课堂提问的精妙艺术。运用课堂观察量表,以王崧舟...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发展及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精妙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深化学生情感的有效路径。审视当前教师课堂提问之现实表征,却难以彰显课堂提问的精妙艺术。运用课堂观察量表,以王崧舟的《慈母情深》为例,分析教师的课堂提问之现实表征,提炼王崧舟语文课堂提问艺之术特征,以期探明课堂提问艺术之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观察 课堂提问 语文教学 王崧舟
原文传递
共生理论下教学共同体构建的困境及实践路径——以“边缘人”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汪宇欣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教学共同体的构建既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基于生物学范畴的共生理论对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共同体进行透视,揭示其面临的师生角色弱化、资源分配失范、教学文化淡漠等困... 教学共同体的构建既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基于生物学范畴的共生理论对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共同体进行透视,揭示其面临的师生角色弱化、资源分配失范、教学文化淡漠等困境。教学共同体构建的实践路径包括优化共生单元和明晰角色定位;创新共生模式,实现对称互惠与一体化;完善共生环境,建构民主的共生文化,最终实现“边缘人”的转化及教学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教学共同体 边缘人 路径
下载PDF
1526~1530年我国群聚性灾害的地理特征与气候背景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会娟 李钢 +1 位作者 孔冬艳 汪宇欣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7年第3期405-413,共9页
近年来从地理学视角的历史灾害研究重点关注空间分布、时间序列及个案复原,相对而言个案复原亟需加强。本文针对1526~1530年间我国重大的旱、蝗、涝等群聚性灾害,以旱灾、蝗灾为主线,复原灾异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其相互关联,探讨其社会影响... 近年来从地理学视角的历史灾害研究重点关注空间分布、时间序列及个案复原,相对而言个案复原亟需加强。本文针对1526~1530年间我国重大的旱、蝗、涝等群聚性灾害,以旱灾、蝗灾为主线,复原灾异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其相互关联,探讨其社会影响,揭示其气候背景。结果表明:1)三大灾害所波及的县次随着时间都有所波动,差别在于蝗灾呈现单峰倒勺特征与"缓升速降"的演变态势,峰值年份为1529年;旱灾呈现双峰台阶特征,峰值年份为1528年;而涝灾呈现三峰轻微波动特征,无极端峰值年份;2)旱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且南北分异明显,南方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北方主要位于黄淮海流域,河北、河南受灾最重;蝗灾的发生区域相对集中,核心区域位于华北地区,河南、河北、山东受灾最重;涝灾分布则相对分散,以长江中下游为主;3)就灾异的时空联系而言,饥荒、瘟疫与三大灾害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与时间承继性,蝗灾与旱灾具有极大的空间关联性与时间承继性;4)蝗蝻分布区与蝗灾发生区可以良好指示蝗灾的源地与扩散区,且分布与水系格局有关,蝗虫的迁移方向以北方路径为主,且表现出距离衰减特征,存在北部边界,这可能与同期华北地区盛行风向及蝗虫自身喜干恶湿的特性有关;5)三大灾害群聚性地发生于1525厄尔尼诺年的次年与1531厄尔尼诺年的前年,气候背景冷期内相对温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聚性灾害 蝗灾 地理特征 气候背景
下载PDF
明清时期安徽省蝗灾时空演化、社会影响与响应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倩 李钢 +1 位作者 汪宇欣 李文龙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0-690,共11页
自古以来,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中国农业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基于史料文献收集了明清时期安徽历史蝗灾记录,通过构建10 a尺度上的蝗灾频次序列和1 a尺度上的蝗灾县次序列,在县域尺度上绘制了蝗灾指数分布图,探讨了蝗灾演化时空动态... 自古以来,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中国农业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基于史料文献收集了明清时期安徽历史蝗灾记录,通过构建10 a尺度上的蝗灾频次序列和1 a尺度上的蝗灾县次序列,在县域尺度上绘制了蝗灾指数分布图,探讨了蝗灾演化时空动态过程。通过引入饥荒、米价以及疫灾序列分析了蝗灾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古代社会对蝗灾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明清时期安徽境内共发生181次蝗灾,每3.2次/10 a,累计653个受灾县次,平均3.6县/a;安徽地区发生了5次大蝗灾事件,这与同时期的干旱密切相关;安徽长江以北地区的蝗灾指数高于南部山区,地形、水旱灾害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影响蝗灾指数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蝗灾对社会产生了复杂深远的影响,是引发饥荒的重要因素,并间接导致瘟疫现象。蝗灾大范围出现后导致短期内米价暴涨,增加社会不稳定性。政府的捕蝗救灾的方式与能力直接影响群众的生存状况,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综合看来,蝗灾会对农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技术子系统产生多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灾 社会响应 安徽省 明清
下载PDF
COD与BOD_5相关关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7
作者 魏洽 汪宇欣 李秀峰 《环境与开发》 1996年第4期29-32,共4页
从BOD5与COD的构成及降解动力学出发,以CODNB/COD为一常数这一研究假设为基础,得到了BOD5与COD的相关模型.应用南昌啤酒厂糖化工段废水的实测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表明其具有实用性.从而可... 从BOD5与COD的构成及降解动力学出发,以CODNB/COD为一常数这一研究假设为基础,得到了BOD5与COD的相关模型.应用南昌啤酒厂糖化工段废水的实测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表明其具有实用性.从而可从COD值快速预报BOD5值.此模型适用于所有城市污水.不同种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值 BOD值 相关模型 废水处理 啤酒
下载PDF
1615—1619年中国蝗灾时空演化及环境背景研究
8
作者 汪宇欣 李钢 +1 位作者 高兴 王婕妤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245-254,共10页
基于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针对1615—1619年我国发生的重大旱、蝗、涝等群发灾害,以蝗灾为主线,复原蝗灾事件的时空演化过程,解析其发生的气候背景和社会响应。结果表明:(1)蝗灾事件呈现五年的发生发展衰亡周期,县次波动明显,1616和161... 基于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针对1615—1619年我国发生的重大旱、蝗、涝等群发灾害,以蝗灾为主线,复原蝗灾事件的时空演化过程,解析其发生的气候背景和社会响应。结果表明:(1)蝗灾事件呈现五年的发生发展衰亡周期,县次波动明显,1616和1617年为峰值年份;(2)蝗灾以中、高等级发生为主,核心区域为黄淮海平原,热点地区为山东、河南、安徽等;空间上呈现“北密南疏”、“北方主导”的分布格局;(3)蝗与旱、涝的空间叠加显示,旱-蝗组合集中分布于黄淮海平原及其毗邻地区,涝-蝗组合则呈零星分布,旱蝗并发的频次高于涝蝗,旱蝗关系更紧密;(4)蝗灾频发与大发伴生饥荒、疫灾,体现了灾异的时空传递与承继,且次生灾害的出现存在滞后效应;(5)在寒冷期,蝗灾与温度呈现正相关,与降水呈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灾 空间分布 演化过程 环境背景 社会响应
下载PDF
甜瓜热激转录因子(Hsf)基因家族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司修洋 梁文杰 +2 位作者 罗澜 汪宇欣 刘大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32,共10页
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是植物胁迫抗性调控中的一类重要因子,在植物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本试验基于甜瓜(Cucumis melo L.)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CmHsf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其基... 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是植物胁迫抗性调控中的一类重要因子,在植物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本试验基于甜瓜(Cucumis melo L.)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CmHsf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其基因结构、位置信息、系统发育、共线性关系及启动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甜瓜基因组数据中共鉴定到22个CmHsf基因家族成员,这些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所有基因均含有内含子,且内含子数量大多为1~2个;根据蛋白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CmHsf可被分为3个类群,各类群数量不等,与其他植物Hsf基因在类群划分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与模式植物拟南芥进行同源进化分析中,系统进化树将所有的CmHsf基因家族聚为3类;在共线性分析中,甜瓜共有19个基因与黄瓜、西瓜存在共线性关系;在启动子分析中,鉴定到脱落酸、茉莉酸、生长素、赤霉素以及干旱、低温、机械损伤等信号响应顺式作用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Hsf基因家族 系统发育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中国历史灾害研究的特点与态势管窥--基于博、硕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兴 李钢 +2 位作者 王星星 王烁 汪宇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1-749,共9页
基于文献计量与数据挖掘的原理和方法,以CNKI收录的历史灾害领域的博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数据,对时间特征、位次特征、指导教师、所属机构、所属地区、关键词等指标进行综合计量分析,旨在管窥2000—2019年我国历史灾害研究的特点、态势... 基于文献计量与数据挖掘的原理和方法,以CNKI收录的历史灾害领域的博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数据,对时间特征、位次特征、指导教师、所属机构、所属地区、关键词等指标进行综合计量分析,旨在管窥2000—2019年我国历史灾害研究的特点、态势与启示。结果表明:(1)历史灾害研究在过去20 a所受关注逐年上升,高引用论文年代区间集聚特征明显;(2)研究者从多元学科、多维视角出发,引入自然科学技术和方法,从而使研究趋于技术化、模型化,但以历史学、地理学为主要阵地的研究格局并未改变;(3)研究机构类别与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师范类院校与综合类院校是排头兵,陕西、江苏、湖北、上海等科教大省(市)处于引领地位,部分活跃学者贡献突出且优势明显;(4)关键词统计分析表明,历史灾害研究已经从注重灾害本身转向预测-评估-重建/救助-影响/启示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突出了灾害与人的关系,趋于系统化。从研究时效、结果解释力以及中国历史灾害研究的时空均衡化等方面指出了未来的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灾害 特点 趋势 文献计量 学位论文
下载PDF
1689-1693年中国旱蝗群发性灾害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冬艳 李钢 +1 位作者 王会娟 汪宇欣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0-778,共9页
基于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以旱蝗灾害为主线解析1689-1693年中国重大的群发性灾害事件,旨在复原灾害事件的时空演化过程,探讨其社会影响和气候背景.结果表明:时间上5种灾异各年县次均呈波动变化,旱、蝗变幅最大,1691年为旱蝗峰值年;旱... 基于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以旱蝗灾害为主线解析1689-1693年中国重大的群发性灾害事件,旨在复原灾害事件的时空演化过程,探讨其社会影响和气候背景.结果表明:时间上5种灾异各年县次均呈波动变化,旱、蝗变幅最大,1691年为旱蝗峰值年;旱蝗灾害的核心区域均位于黄淮海平原及其毗邻地区,二者都经历了始发期-发展期-严重期-衰退期-尾声期的完整周期;旱灾和蝗灾的热点区域均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和陕西等地,而涝灾的热点区域不显著,且旱、蝗的高等级灾害有很强的空间对应关系;旱-蝗组合集中分布于黄淮海平原及其毗邻地区,而涝-蝗组合则零星分布,表明旱-蝗关系较涝-蝗关系紧密;旱、蝗频发与大发伴生饥荒和疫灾,导致米价上升和战争频发,体现了灾害的时空传递与承继;空间上饥荒要比旱蝗灾害分布更为广泛和分散,滞后性疫灾较饥荒更长;旱、蝗灾害的高发期对应中国华北和全球气候的相对温暖期和厄尔尼诺的盛行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发性灾害 旱蝗灾害 时空演化
原文传递
1635—1643年中国群聚性灾害的时空演进与气候背景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兴 李钢 +3 位作者 王星星 王烁 汪宇欣 张翠玲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79,共9页
近年来灾害地理视角下的历史灾害研究重点考察特定地域与时间序列,重大灾害个案复原亟需关注。明末崇祯八至十六年(1635—1643年)发生的旱、蝗、饥、疫群聚性灾害无论从持续时长、受灾范围还是灾情等级来看都较为罕见。通过整理历史文... 近年来灾害地理视角下的历史灾害研究重点考察特定地域与时间序列,重大灾害个案复原亟需关注。明末崇祯八至十六年(1635—1643年)发生的旱、蝗、饥、疫群聚性灾害无论从持续时长、受灾范围还是灾情等级来看都较为罕见。通过整理历史文献构建群聚性灾害数据集,以旱、蝗为主线复原群聚性灾害的时空演进与相互关联,探讨群发性灾害的气候背景。结果表明:(1)各灾种演变均呈单峰"快增慢减"态势,但峰值年份不同。旱灾、蝗灾、饥荒在1638—1641年灾情较重,疫灾经历较长的孕灾期,在1641年达到顶峰;(2)旱灾广泛分布于东部季风区,黄淮海流域与长江下游沿线是核心灾区;蝗灾暴发相对集中,聚集在黄河下游沿线及河网湖泊周边,体现显著"水缘性"特征;(3)相对于旱灾,蝗灾暴发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和时间承继性,饥荒呈现一定滞后性。旱情显著提升蝗灾的暴发强度,重度旱灾下蝗灾等级显著增加;(4)在明清小冰期,连续的极端冷干气候加剧蝗灾暴发,或与大尺度环流等外部变化相关,且灾害链发模式加剧了灾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聚性灾害 蝗灾 时空演进 气候背景 明朝末期(1635—1643年)
下载PDF
南康市二水厂工程设计及若干问题的探讨
13
作者 梅曙明 杨纯 汪宇欣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05年第3期49-50,54,共3页
介绍南康市二水厂工程的设计实践,讨论了与水厂设计相关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水厂 设计 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