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951—2010年英国东英吉利大学(East Anglia)气候研究中心降水资料来检验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mmentary on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模式资料中22套模式降水资料对中亚地区年平均降水的...基于1951—2010年英国东英吉利大学(East Anglia)气候研究中心降水资料来检验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mmentary on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模式资料中22套模式降水资料对中亚地区年平均降水的模拟能力,并挑选最优的一批模式资料来预估中亚未来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2021—2060年不同排放情景下,多模式集合平均与历史值之差的降水气候态分布与1951—2010年间降水气候态分布特征明显不同,而均方差的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在春季和冬季,中亚未来降水趋势均体现出北部降水增长,南部降水减少的分布特征。未来中亚春季和冬季平均降水量在大部分地区始终出现变多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预估降水长期趋势变化的结果表明,中亚春季和冬季整体降水增长或减少趋势的强度均大于以往降水变化的强度。展开更多
为研究高原温度与东亚季风之间存在的联系,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用M-K突变检验,SVD分解等方法,分别对高原各高度层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并通过选取相关高度具体分析该高度高原大气温度与东亚季风的联系。由分析知:从1948年到2013年,...为研究高原温度与东亚季风之间存在的联系,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用M-K突变检验,SVD分解等方法,分别对高原各高度层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并通过选取相关高度具体分析该高度高原大气温度与东亚季风的联系。由分析知:从1948年到2013年,近66年来高原整体大气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气温突变的年份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高原500 h Pa温度与东亚季风联系较为密切。500 h Pa温度变化与东亚季风强度呈现负相关,500 h Pa高原大气温度降低时,东亚季风指数增大,季风强度加强。500 h Pa温度与850 h Pa风速SVD分解得出结论:当中国东北部温度有上升趋势或西南部高原地区温度有下降趋势时,新疆北部、东北部、中部及东南部风速增大,而新疆西部小部分地区及西南部风速减小。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1951—2010年英国东英吉利大学(East Anglia)气候研究中心降水资料来检验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mmentary on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模式资料中22套模式降水资料对中亚地区年平均降水的模拟能力,并挑选最优的一批模式资料来预估中亚未来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2021—2060年不同排放情景下,多模式集合平均与历史值之差的降水气候态分布与1951—2010年间降水气候态分布特征明显不同,而均方差的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在春季和冬季,中亚未来降水趋势均体现出北部降水增长,南部降水减少的分布特征。未来中亚春季和冬季平均降水量在大部分地区始终出现变多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预估降水长期趋势变化的结果表明,中亚春季和冬季整体降水增长或减少趋势的强度均大于以往降水变化的强度。
文摘为研究高原温度与东亚季风之间存在的联系,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用M-K突变检验,SVD分解等方法,分别对高原各高度层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并通过选取相关高度具体分析该高度高原大气温度与东亚季风的联系。由分析知:从1948年到2013年,近66年来高原整体大气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气温突变的年份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高原500 h Pa温度与东亚季风联系较为密切。500 h Pa温度变化与东亚季风强度呈现负相关,500 h Pa高原大气温度降低时,东亚季风指数增大,季风强度加强。500 h Pa温度与850 h Pa风速SVD分解得出结论:当中国东北部温度有上升趋势或西南部高原地区温度有下降趋势时,新疆北部、东北部、中部及东南部风速增大,而新疆西部小部分地区及西南部风速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