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蛋加工过程中凝胶及风味形成机制
1
作者 程静 李丽婵 +4 位作者 陈旭 蔡茜茜 余劼 余立扬 汪少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7-366,共10页
皮蛋是我国独创的一种传统食品,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同时具有清热、泻火、消炎的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金属化合物、碱浓度和温度等在皮蛋凝胶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皮蛋的相关研究已经出现很多,但关于皮蛋... 皮蛋是我国独创的一种传统食品,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同时具有清热、泻火、消炎的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金属化合物、碱浓度和温度等在皮蛋凝胶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皮蛋的相关研究已经出现很多,但关于皮蛋凝胶及风味形貌形成机制的系统总结还很缺乏。本文针对金属化合物对碱液的调控机制、凝胶、色泽、风味形貌以及松花形成的机制展开了系统全面的综述,旨在为皮蛋的生产加工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蛋凝胶 色泽 风味 松花 金属离子
下载PDF
石花菜醇提物成分分析
2
作者 田永奇 罗海涛 +3 位作者 丁婷 王奇升 邓尚贵 汪少芸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80,共12页
目的:研究石花菜的成分,为其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液-质谱联用方法分析石花菜醇提物的化学成分的丰富度。通过硅胶柱、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气-质谱联用、核磁结合文献确证化合物结构;... 目的:研究石花菜的成分,为其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液-质谱联用方法分析石花菜醇提物的化学成分的丰富度。通过硅胶柱、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气-质谱联用、核磁结合文献确证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液-质谱联用分析表明石花菜醇提物中含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且很可能是甾醇类成分。采用气-质谱联用方法从中鉴定到29个化合物(5个为甾醇类化合物),其中棕榈酸(46.76%)、棕榈酸乙酯(13.82%)、胆甾醇(7.20%)、胆甾-4,6-二烯(4.99%)为含量最高的4个化合物。经色谱分离、核磁鉴定出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胆甾醇(1)、1,2-二醇植烯(2)、帕格甾醇C(3)、6-羟基-胆甾-4-烯-3-酮(4)、胆甾-5-烯-7-酮(5)、胆甾-5-烯-3β,7α二醇(6)、胆甾-5-烯-3β,7β二醇(7)、胆甾-4-烯-6-酮(8)、3-羟乙基-2-甲基-马来酰亚胺(9)。其中,化合物7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最好,其IC_(50)值分别为180μg/mL和12.2μg/mL。结论:首次系统研究了石花菜醇提物的成分,化合物3、8、9为新天然产物。部分甾醇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醇提物 成分 甾体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鱼源抗冻多肽对鱼糜肌原纤维蛋白的冻融保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少芸 李晓贞 +6 位作者 陈旭 王一潇 杜明 吴金鸿 刘永乐 黄建联 蔡茜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6,共9页
【目的】探究鲢鱼鳞抗冻多肽(Silver carp scale antifreeze peptides,ScAFPs)对鱼糜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 protein,MP)的冻融变性抑制作用机制,评价ScAFPs对MP冻融保护效果。【方法】通过多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 【目的】探究鲢鱼鳞抗冻多肽(Silver carp scale antifreeze peptides,ScAFPs)对鱼糜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 protein,MP)的冻融变性抑制作用机制,评价ScAFPs对MP冻融保护效果。【方法】通过多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ScAFPs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鱼糜MP结构及氨基酸残基微环境的影响。【结果】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分析表明,ScAFPs可有效降低冻融鱼糜中蛋白质的聚集程度,改善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微环境变化,稳定蛋白质空间构象。其中,质量分数4%~8%ScAFPs对鱼糜蛋白的冻融保护效果优于商业抗冻剂。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冻融过程中,含质量分数8%ScAFPs的鱼糜中MP的α-螺旋较空白对照组提高72.32%,无规则卷曲含量降低38.47%,有效维持MP结构有序性。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添加ScAFPs可提高与羟基相关的氢键键能,且不会导致MP的主要构型发生变化。SDS-PAGE分析表明,冻融处理使MP发生变性聚集现象,ScAFPs与商业抗冻剂有效保护了MP且不会催化肌球蛋白重链交联。【结论】ScAFPs对MP的冻融稳定性及结构有保护作用,可显著改善MP氨基酸残基微环境,且ScAFPs对MP结构的冻融保护效果优于商业抗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冻多肽 鱼糜 肌原纤维蛋白 冻融循环 蛋白质结构
下载PDF
咸味感知与咸味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少芸 黄心澄 +3 位作者 高婷婷 陈旭 黄建联 蔡茜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渐趋向“健康化”发展。如何平衡“健康”与“美味”的关系,调味这一加工环节至关重要。咸味是5种基本味觉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添加食盐来达到增咸的目的。食盐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渐趋向“健康化”发展。如何平衡“健康”与“美味”的关系,调味这一加工环节至关重要。咸味是5种基本味觉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添加食盐来达到增咸的目的。食盐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过量的钠离子摄入会导致许多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卫生组织均倡议低钠盐饮食,因此在不影响食品风味品质的前提下减少食盐添加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围绕咸味感知和减盐研究现状,重点针对咸味肽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咸味肽的来源、制备、纯化鉴定、协同增效作用和应用前景,为咸味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和支撑,推动减盐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味感知 减盐 咸味肽 制备鉴定 咸味增效
下载PDF
基于人体必需金属盐替代的低钠盐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和作用机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旭 陈惠敏 +5 位作者 伍久林 江文婷 冯雅梅 蔡茜茜 黄建联 汪少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33,共9页
为降低肌原纤维蛋白凝胶中钠盐的使用量,研究不同氯盐(CaCl_(2)、MgCl_(2)、KCl)部分替代NaCl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质包括强度、微观结构、持水力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并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内源性荧光光谱、表面疏... 为降低肌原纤维蛋白凝胶中钠盐的使用量,研究不同氯盐(CaCl_(2)、MgCl_(2)、KCl)部分替代NaCl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质包括强度、微观结构、持水力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并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内源性荧光光谱、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等技术手段阐明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种氯盐替代效果排序为KCl>CaCl_(2)>MgCl_(2)。0.5%~1.5%质量分数的盐替代范围内,KCl替代组的凝胶强度优于对照组(3%NaCl),持水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aCl_(2)替代组的凝胶强度在1.5%替代质量分数时显著下降(P<0.05),持水力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MgCl_(2)替代组凝胶强度显著降低(P<0.05),持水力上升。在流变学性质方面,不同质量分数KCl替代组的储能模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aCl_(2)和MgCl_(2)的替代使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增大、巯基含量减少,3种氯盐的替代使内源性荧光光谱均出现蓝移现象。CaCl_(2)、MgCl_(2)和KCl以低质量分数(0.5%)替代时,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微观结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CaCl_(2)、MgCl_(2)和KCl部分替代NaCl可有效降低鱼糜凝胶产品中的钠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 肌原纤维蛋白 氯盐替代 凝胶 低钠盐
下载PDF
冻融及加热过程鲢鱼鱼糜制品中晚期糖化终末产物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婷 廖梓康 +6 位作者 李珍 吴金鸿 汪少芸 黄轶群 王发祥 刘永乐 李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3,共9页
将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糜在不同冻藏温度下进行冻融循环后加热,分析不同加热过程鱼糜制品中壬醛、1-辛烯-3-醇、内源性荧光物质、蛋白质亚基组成、赖氨酸、α-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glyoxal,GO)和丙酮醛(methylglyoxal,M... 将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糜在不同冻藏温度下进行冻融循环后加热,分析不同加热过程鱼糜制品中壬醛、1-辛烯-3-醇、内源性荧光物质、蛋白质亚基组成、赖氨酸、α-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glyoxal,GO)和丙酮醛(methylglyoxal,MGO))及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lmethyl-lysine,CML)和荧光AGEs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冻藏温度对鱼糜制品中各指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鱼糜制品中壬醛、1-辛烯-3-醇、内源性荧光物质、CML和荧光AGEs含量显著增加,赖氨酸含量增加,GO、MGO含量显著降低(P<0.05);加热过程中,1-辛烯-3-醇、GO、MGO、CML和荧光AGEs含量显著增加,内源性荧光物质显著降低(P<0.05),赖氨酸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肌球蛋白重链逐渐降解成小分子蛋白。以上结果表明原料的冻融循环为鱼糜制品中AGEs的形成提供大量前体物质;热加工过程进一步促进了脂肪氧化和蛋白质降解,通过多种途径在鱼糜制品中形成AGEs,影响其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制品 冻融循环 热加工 晚期糖化终末产物 形成机制
下载PDF
笛鲷鱼鳞源功能多肽对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蔡茜茜 李晨 +3 位作者 陈旭 黄渊楠 付才力 汪少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7,共8页
本实验利用650μmol/L H_(2)O_(2)构建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探究笛鲷鱼鳞源功能多肽(crimson snapper scale peptides,CSSPs)对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测定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 本实验利用650μmol/L H_(2)O_(2)构建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探究笛鲷鱼鳞源功能多肽(crimson snapper scale peptides,CSSPs)对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测定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质量浓度、胞内抗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相对含量、相关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和Bcl-2)的相对表达量,从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和细胞凋亡两方面阐明CSSPs对损伤Caco-2细胞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CSSPs能够通过抗氧化防御系统来减轻H_(2)O_(2)对Caco-2细胞的损伤,主要包括增加胞内抗氧化酶活性以抑制LDH释放、胞内ROS积累、MDA及IL-8的生成。此外,CSSPs抑制氧化应激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与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有关,其可显著提高线粒体膜电位,下调Caspase-3、Caspase-9和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结果表明,CSSPs能够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稳态和抑制细胞凋亡,有效减轻Caco-2细胞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功能肽 抗氧化 CACO-2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非钠盐替代对薏米淀粉-肌原纤维蛋白复合凝胶特性的影响及风味分析
8
作者 陈旭 冯雅梅 +3 位作者 蔡茜茜 伍久林 黄建联 汪少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15,共8页
目的:探究钙镁钾盐对低钠盐薏米淀粉-肌原纤维蛋白复合凝胶特性的影响。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分别以CaCl_(2)、MgCl_(2)和KCl替代NaCl,综合分析钙镁钾盐替代钠盐对薏米淀粉-肌原纤维蛋白复合凝胶的凝胶强度、持水力、流变特性、表面... 目的:探究钙镁钾盐对低钠盐薏米淀粉-肌原纤维蛋白复合凝胶特性的影响。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分别以CaCl_(2)、MgCl_(2)和KCl替代NaCl,综合分析钙镁钾盐替代钠盐对薏米淀粉-肌原纤维蛋白复合凝胶的凝胶强度、持水力、流变特性、表面疏水性、巯基、凝胶微观结构及感官特性的变化。结果:CaCl_(2)替代组的质构和流变特性优于对照组,KCl替代组的持水力和白度值与3%NaCl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MgCl_(2)和KCl的替代使凝胶强度下降。CaCl_(2)替代组和MgCl_(2)替代组的总巯基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CaCl_(2)替代组的表面疏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MgCl_(2)和KCl替代组。MgCl_(2)的加入促进氢键的形成,增强了疏水相互作用,CaCl_(2)的替代起到相反作用。此外,1.0%CaCl_(2)和0.5%MgCl_(2)的替代可达到与3%NaCl相似的咸味感知,但综合感官评分结果显示3种氯盐的替代对薏米淀粉-肌原纤维蛋白复合凝胶的感官特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钙镁钾盐对低钠盐薏米淀粉-肌原纤维蛋白复合凝胶特性起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开发低钠盐复合鱼糜凝胶制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氯盐替代 低钠盐 复合凝胶 薏米淀粉
下载PDF
鲈鱼抗氧化肽的稳定性分析及其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高群 黄渊楠 +4 位作者 蔡茜茜 王一潇 杜明 刘永乐 汪少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18,共9页
目的:探究鲈鱼蛋白酶解物(Lateolabrax maculatus protein hydrolysates,LPH)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化学实验测定LPH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分析pH、温度、金属离子(K^(+)、Ca^(2+)、Cu^(2+)、Zn^(2+))和模拟胃肠道消化对其稳... 目的:探究鲈鱼蛋白酶解物(Lateolabrax maculatus protein hydrolysates,LPH)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化学实验测定LPH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分析pH、温度、金属离子(K^(+)、Ca^(2+)、Cu^(2+)、Zn^(2+))和模拟胃肠道消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过氧化氢诱导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探究LPH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LPH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其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2.13 mg/mL和31.53μg/mL。LPH对pH(2.0~12.0)、温度(25~100℃)和K^(+)(0.25~2 mmol/L)稳定,0.25~2 mmol/L的Ca^(2+)和Cu^(2+)能够提升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而1 mmol/L以上的Zn^(2+)会降低DPPH自由基清除率。此外,LPH具有良好的胃肠道稳定性。在过氧化氢诱导的Caco-2细胞模型中,LPH能够将氧化损伤的细胞存活率由58.02%显著增加至83.40%(P<0.05),显著抑制细胞内活性氧的释放(P<0.05)并恢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至正常水平。此外,LPH能够显著抑制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水平至模型组的19.34%(P<0.05)并显著增加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P<0.05)。结论:LPH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在食品保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抗氧化肽 稳定性 过氧化氢 CACO-2细胞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薯的营养及挥发性成分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曼玲 黄晶晶 +2 位作者 韩金志 汪少芸 施晓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61-67,共7页
该文以鲜榨豆薯汁为植物乳杆菌FZU122发酵基质,探究发酵时间(0、24、48、72 h)对豆薯汁基本理化指标、游离单糖、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发酵48 h后,豆薯汁中总还原糖浓度显著... 该文以鲜榨豆薯汁为植物乳杆菌FZU122发酵基质,探究发酵时间(0、24、48、72 h)对豆薯汁基本理化指标、游离单糖、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发酵48 h后,豆薯汁中总还原糖浓度显著变化,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要的单糖成分。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发酵后出现波动,其中苦味氨基酸含量下降,甜味氨基酸含量上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发现,醇类物质为发酵豆薯汁的主要香气组分,原有的醛类物质发酵后未被检出。发酵后总有机酸含量升高,苹果酸和乳酸为豆薯中两种主要酸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薯汁 益生菌发酵 还原糖 挥发性成分 有机酸
下载PDF
黑豆粕饮料发酵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惠敏 吴晓平 汪少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138,共10页
以黑豆粕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饮料。实验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乳酸菌发酵工艺,以DPPH·清除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再通过DPPH·清除实验、·... 以黑豆粕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饮料。实验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乳酸菌发酵工艺,以DPPH·清除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再通过DPPH·清除实验、·OH清除实验、ABTS^(+)·清除实验、脂质过氧化抑制实验来评价发酵产物的抗氧化功效。结果表明:最佳发酵菌株为嗜热链球菌,最佳的发酵工艺为料液比1:5 g/mL、接种量5%、温度37.6℃、时间36 h。在最佳发酵工艺下,发酵液的DPPH·清除率为71.56%。黑豆粕发酵产物的DPPH、OH、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2.43、1.30和0.37 mg/mL,且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说明发酵产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饮料的感官评价可达90.21,悬浮稳定性为96.8%。本研究将为开发以黑豆粕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提供一个新思路,也为实现农副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粕 发酵 抗氧化 嗜热链球菌 功能性乳酸饮料
下载PDF
油脂添加对冻融鱼糜凝胶结构和大变形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高华倩 张瑜 +5 位作者 吴金鸿 汪少芸 黄轶群 王发祥 刘永乐 李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29,共8页
研究大豆油添加(1%、3%、5%和7%)对冻融过程中鱼糜凝胶结构的影响,并采用一阶Ogden模型拟合添加不同质量分数豆油的鱼糜凝胶在大压缩变形(拉伸比为0.4~1)下的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鲜鱼糜中,大豆油的添加会降低鱼... 研究大豆油添加(1%、3%、5%和7%)对冻融过程中鱼糜凝胶结构的影响,并采用一阶Ogden模型拟合添加不同质量分数豆油的鱼糜凝胶在大压缩变形(拉伸比为0.4~1)下的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鲜鱼糜中,大豆油的添加会降低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鱼糜凝胶网状孔隙变大;而6次冻融循环后,添加5%、7%的大豆油对鱼糜凝胶网络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凝胶强度(319.30、338.64 g·cm)显著高于空白样品(286.04 g·cm)(P<0.05),其网络结构的完整性也优于后者。Ogden模型能够很好拟合添加了大豆油的新鲜鱼糜凝胶及冻融后样品的真实应力-应变压缩响应曲线(R2=0.916~0.998);同时,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新鲜鱼糜凝胶及冻融样品的初始剪切模量的变化与凝胶强度结果一致。本研究表明添加5%和7%的大豆油可以减缓低温冷冻-融化过程对鱼糜凝胶结构的破坏;Ogden模型能很好描述油脂添加对新鲜鱼糜及冻融后的凝胶大变形行为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鱼糜制品的品质提升及运输贮藏条件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制品 冻融循环 凝胶强度 微观结构 真实应力应变 Ogden模型
下载PDF
海鲈鱼免疫肽的制备及对RAW264.7细胞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13
作者 林晟 陈选 +4 位作者 杨傅佳 黄沐晨 杨倩 蔡茜茜 汪少芸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106,共13页
为探究海鲈鱼免疫调节肽(Lateolabrax maculatus immunomodulatory peptides,LIP)的免疫和抗炎活性,以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LIP的最佳制备条件。利用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探究LIP的免疫调节活... 为探究海鲈鱼免疫调节肽(Lateolabrax maculatus immunomodulatory peptides,LIP)的免疫和抗炎活性,以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LIP的最佳制备条件。利用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探究LIP的免疫调节活性。并构建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探讨LIP的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LIP的优化制备条件为料液比1.0∶3.8(g/mL)、酶质量分数2.14%、木瓜蛋白酶酶解时间56 min,此条件下的LI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为2.57。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研究结果表明,LIP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当LIP质量浓度为400μg/mL时,LIP主要是通过促进了RAW264.7细胞的增殖活性、吞噬能力、一氧化氮和胞内活性氧的生成、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以及促炎因子分泌。研究结果表明:LIP具有免疫调节作用;400μg/mL的LIP还可抑制一氧化氮合酶和环氧化酶-2的mRNA过度表达,降低一氧化氮、前列腺素E 2和促炎因子的过度分泌,展现出良好的抗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LIP可以发挥“提高免疫应答”和“抑制过度免疫应答”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旨在为开展双向免疫调节功能性食品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鲈鱼免疫调节肽 免疫肽 响应面 双向免疫调节 RAW264.7巨噬细胞
下载PDF
白鲢鱼鳞抗冻多肽的制备及对冻融鱼糜凝胶特性的改善作用
14
作者 李晓贞 陈旭 +4 位作者 杨傅佳 黄丹 黄建联 刘永乐 汪少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2-252,共11页
本研究以白鲢鱼鳞为原料,通过生物酶解制备白鲢鱼鳞抗冻多肽(ScAFPs)。以嗜热链球菌冻融存活率为主要指标,以水解度为辅助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ScAFPs最佳酶解制备工艺;同时进行ScAFPs的基本性质及其对鱼糜凝胶稳... 本研究以白鲢鱼鳞为原料,通过生物酶解制备白鲢鱼鳞抗冻多肽(ScAFPs)。以嗜热链球菌冻融存活率为主要指标,以水解度为辅助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ScAFPs最佳酶解制备工艺;同时进行ScAFPs的基本性质及其对鱼糜凝胶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酶制剂为胰蛋白酶、底物浓度5.0%、酶底比3.8%、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3.5 h,此条件下制备的ScAFPs对嗜热链球菌冷冻存活率为82.19%±1.03%,水解度为7.54%±0.43%。ScAFPs相对分子量主要集中于180~3000 Da之间,等电点在4.2左右,且具有极强的亲水性和较好的热稳定性,能有效降低体系冰晶含量。ScAFPs对冻融鱼糜的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5次冻融循环后,ScAFPs处理组鱼糜凝胶白度、硬度、咀嚼性、凝胶强度等指标下降幅度均显著(P<0.05)低于未添加低温保护剂的鱼糜组,且当ScAFPs添加量超过2%时,ScAFPs对鱼糜的冻融保护效果优于商业抗冻剂(4%蔗糖与4%山梨醇混合物)。本研究为利用白鲢鱼鳞加工副产物开发新型低温保护剂并探索在冷冻鱼糜及凝胶制品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鱼鳞 抗冻多肽 鱼糜 冻融循环 凝胶特性
下载PDF
皮蛋加工工艺创新及腌制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15
作者 程静 李丽婵 +3 位作者 汪少芸 余立扬 余劼 蔡茜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9-218,共10页
针对传统皮蛋加工工艺的局限性,文章综述了梯度控温、超声波辅助、真空减压、脉动压力等新型加工工艺,阐述了皮蛋腌制过程中水分、pH值、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质构、矿物质元素、微观形貌的变化,并对新型皮蛋产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皮蛋 加工工艺 游离氨基酸 矿物元素 形貌
下载PDF
石花菜醇提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抗菌活性研究
16
作者 王奇升 但阿康 +3 位作者 罗海涛 田永奇 汪少芸 邓尚贵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石花菜醇提物的提取工艺。将石花菜醇提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研究不同萃取相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花菜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溶液、料液比1∶35、提取时间64 ...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石花菜醇提物的提取工艺。将石花菜醇提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研究不同萃取相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花菜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溶液、料液比1∶35、提取时间64 min、超声功率350 W、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石花菜醇提物得率为0.0165 g/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8.29%(质量浓度2 mg/mL)。不同萃取相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均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中乙酸乙酯相活性最强,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672.4,14.1,599.7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3,156.3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625,312.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醇提物 抗氧化 抗菌活性
下载PDF
食源性明胶多肽的制备、分离及其抗冻活性 被引量:17
17
作者 汪少芸 赵立娜 +1 位作者 周焱富 饶平凡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5-139,共5页
用碱性蛋白酶水解食源性明胶以制备抗冻多肽,通过控制酶解条件获得具有抗冻活性的明胶多肽酶解液,并对其进行色谱分离、质谱鉴定及氨基酸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当酶与底物比1:15、酶解时间30min、酶解温度45℃时,所获得的明胶多肽酶解... 用碱性蛋白酶水解食源性明胶以制备抗冻多肽,通过控制酶解条件获得具有抗冻活性的明胶多肽酶解液,并对其进行色谱分离、质谱鉴定及氨基酸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当酶与底物比1:15、酶解时间30min、酶解温度45℃时,所获得的明胶多肽酶解液的抗冻活性最高;酶解制备的明胶多肽液经过冷-热循环(cold-heat-stage)后抑制冰晶生长和抗冻活性表现出特定的规律,说明酶解条件的控制优化是实现明胶多肽液抗冻活性的关键。通过Sephadex G-50、SP Sephadex C-25、C18-RPLC色谱分离和MALDI-TOF质谱鉴定,确定分子质量为2107D的特异性多肽表现出显著的抗冻活性。通过Edman降解法测得其氨基酸全序列为GERGFPGERGSPGAQGLQG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明胶 抗冻多肽 分离
下载PDF
蛋白质-多糖多尺度复合物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17
18
作者 汪少芸 冯雅梅 +5 位作者 伍久林 陈旭 冯佳雯 施晓丹 蔡茜茜 张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9,共9页
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结构的形成基础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共价和非共价相互作用。在特定加工条件下,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驱动,蛋白质和多糖可组装形成分子水平-微观水平-宏观水平上的多尺度复合物。而调控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多尺度结构的形... 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结构的形成基础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共价和非共价相互作用。在特定加工条件下,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驱动,蛋白质和多糖可组装形成分子水平-微观水平-宏观水平上的多尺度复合物。而调控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多尺度结构的形成,发挥不同组分的协同增效作用,对于设计具有特定或新功能的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蛋白质与多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为出发点,综述了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多尺度结构的形成及其对功能特性的影响,同时介绍了蛋白质-多糖多尺度复合体系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设计和开发功能优异的蛋白质-多糖复合体系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多糖 相互作用 多尺度结构 复合体系 应用
下载PDF
抗冻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汪少芸 赵珺 +1 位作者 吴金鸿 陈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50-57,共8页
抗冻蛋白是一类具有热滞效应、冰晶形态效应和重结晶抑制效应的蛋白质,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抗冻蛋白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探讨了近年来抗冻蛋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已知的抗冻蛋白的来源、特性、测定方法、基因结构及在食品工... 抗冻蛋白是一类具有热滞效应、冰晶形态效应和重结晶抑制效应的蛋白质,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抗冻蛋白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探讨了近年来抗冻蛋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已知的抗冻蛋白的来源、特性、测定方法、基因结构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抗冻蛋白对冷冻食品有显著的品质改良功能,是未来冷冻食品工业中极具潜力的抗冻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冻蛋白 热滞活性 冰晶抑制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利用可视基因膜芯片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析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
20
作者 邵彪 高利亭 +3 位作者 徐陈红 张霞 陈刚 汪少芸 《肉类研究》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为调查了解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以帮助判别掺假情况,应用可视基因膜芯片检测技术对市售的肉松、香肠、肉卷、预制调理肉、肉干及肉脯等23份样品动物源性成分进行筛查分析,同时,针对筛查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为调查了解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以帮助判别掺假情况,应用可视基因膜芯片检测技术对市售的肉松、香肠、肉卷、预制调理肉、肉干及肉脯等23份样品动物源性成分进行筛查分析,同时,针对筛查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进一步确证。结果表明:可视基因膜芯片检测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一致,提高了未知样品的筛查效率;在本次随机分析的样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结果与标签标示不一致的情况占比高达21.7%,肉制品掺假虚标情况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基因膜芯片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肉制品 动物源性成分 掺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