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迟到的主体理论:读阿伦特《论奥古斯丁爱的概念》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尧翀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6年第11期82-89,共8页
对德意志民族来说,1933年是一个不幸的年头。思想家们受纳粹迫害,被迫流亡,而其中不少人才刚在思想界崭露头角。1941年,一度滞留法国的德国犹太女学者汉娜·阿伦特,终辗转抵达美国。在有限的随身行李中,阿伦特仍带着一份磨损... 对德意志民族来说,1933年是一个不幸的年头。思想家们受纳粹迫害,被迫流亡,而其中不少人才刚在思想界崭露头角。1941年,一度滞留法国的德国犹太女学者汉娜·阿伦特,终辗转抵达美国。在有限的随身行李中,阿伦特仍带着一份磨损的手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伦特 奥古斯丁 主体理论 概念 迟到 德意志民族 思想家 思想界
下载PDF
批评作为论证:论哈贝马斯的批评观念 被引量:2
2
作者 汪尧翀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哈贝马斯批评观念的形成与其思想发展密切相关。哈贝马斯推动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从“主体”转向“语言”,并以语用学路径进一步克服“语言”内部的基础主义危机。主体哲学批判将审美合理性确立为审美领域的知识诉求和批判标准,促使关切... 哈贝马斯批评观念的形成与其思想发展密切相关。哈贝马斯推动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从“主体”转向“语言”,并以语用学路径进一步克服“语言”内部的基础主义危机。主体哲学批判将审美合理性确立为审美领域的知识诉求和批判标准,促使关切文化及审美领域的媒介方式从“趣味美学”转变为“批评”。哈贝马斯在此基础上吸收了论证理论,依托共识性真理观,将“批评”作为反思性媒介的内涵规定为“论证”。“批评作为论证”具有深刻的思想史内涵,展示了哈贝马斯在批评领域发挥其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独特性,为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理论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批评 美学 审美合理性
下载PDF
“词的美学尊严”:阿多诺早期语言论纲中的审美主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尧翀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5,共11页
作为阿多诺早期语言哲学的核心文献之一,《关于哲学家语言的论纲》长期以来未受重视,可谓目前阿多诺研究中的盲点。近年来,西方学界逐步认识到了经典批判理论语言哲学可作为反思语言学转向的思想资源。德语学界中批判理论的新一代研究... 作为阿多诺早期语言哲学的核心文献之一,《关于哲学家语言的论纲》长期以来未受重视,可谓目前阿多诺研究中的盲点。近年来,西方学界逐步认识到了经典批判理论语言哲学可作为反思语言学转向的思想资源。德语学界中批判理论的新一代研究者更是提出了"语言范式",进一步推动了阿多诺语言哲学的复兴。阿多诺的语言哲学源自对本雅明语言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其历史性贡献在于将后者的独特创获转渡到社会批判层面,形成了其思想的方法论内核即作为语言批判的社会批判。阿多诺以"词的美学尊严"强调艺术与认知的合流,并在其语言哲学中确立起审美主义取向。这种语言论的审美主义有助于理解阿多诺整体思想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本雅明 批判理论 语言哲学 审美主义
下载PDF
批判理论的别样传统:重思《爱欲与文明》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尧翀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9年第7期56-64,共9页
德国学者伯麦(Gernot Bohme)2016年出版了《审美资本主义》(Asthetischer Kapitalismus)一书。[1]这本有趣的小册子,旨在追踪西方资本主义批判的最新发展。伯麦认为,批判理论作为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思想资源,内部实则有两路传统。
关键词 批判理论 《爱欲与文明》 资本主义批判 思想资源 ISM 审美
下载PDF
论“语言”的限度:本雅明与维特根斯坦思想的错位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尧翀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2年第7期30-42,共13页
通常,维特根斯坦的名字不出现在任一部本雅明传记之中,是不言而喻的事。本雅明所属的思想传统,从表面上看也与分析哲学传统距离遥远。然而,若考虑其时代德语思想的整体图景,维特根斯坦与本雅明思考“语言”的同时性与亲缘性却不容忽视... 通常,维特根斯坦的名字不出现在任一部本雅明传记之中,是不言而喻的事。本雅明所属的思想传统,从表面上看也与分析哲学传统距离遥远。然而,若考虑其时代德语思想的整体图景,维特根斯坦与本雅明思考“语言”的同时性与亲缘性却不容忽视。颇具戏剧性的是,本雅明与维特根斯坦隐秘的单向交流,又最终导致了他与分析哲学思潮令人遗憾的错位。错位不仅为本雅明的语言哲学平添几分神秘色彩,而且遮蔽了本雅明与法兰克福学派之间不少历史与思想关系。消解这类神秘,也许有助于理解本雅明彼时真正的所思所想,增强而非削弱其“后世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维特根斯坦 语言哲学
下载PDF
现代性理论及其政治意义:哈贝马斯与列奥·施特劳斯的思想对话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尧翀 《文化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50-68,共19页
立足于列奥·施特劳斯与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理论的纲领性文献,可以发现其中具有内在关联的三大主题。审美奠基主义作为德国观念论的直接后果,构成了双方批判现代性危机的起点。进而,对主体问题的否定批判与肯定转换,孕育了古典... 立足于列奥·施特劳斯与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理论的纲领性文献,可以发现其中具有内在关联的三大主题。审美奠基主义作为德国观念论的直接后果,构成了双方批判现代性危机的起点。进而,对主体问题的否定批判与肯定转换,孕育了古典政治哲学与批判社会理论两套思想方案。双方的思想立场相互对立,并折射不同的政治意义。从思想史角度考察双方共享的现代思想主题及思想语境,既有助于反思国内学界的“施特劳斯热”,又初步尝试建立批判理论与古典政治哲学之间的对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列奥·施特劳斯 现代性理论 审美奠基主 义主体问题
下载PDF
文学意义的重构——读吴子林《文学问题: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景观》
7
作者 汪尧翀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7年第3期105-109,共5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任何学科都不得不面临现实语境的尖锐挑战.这种挑战消解了传统的学科边界,释放出固有解释的不确定性.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文学的合法性源自“艺术自律”这一重要的现代性进程.
关键词 文学景观 文学意义 后理论时代 学问 重构 学科边界 现代性进程 现实语境
下载PDF
试论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居间美学”
8
作者 汪尧翀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2年第1期15-33,276-277,共21页
康德批判他之前的理性主义美学传统,创设趣味美学,开启了美学的主体化倾向,几成美学史定论。近年来,拜泽尔的研究另辟蹊径,认为趣味判断的彻底主观化在哲学上并不充分,故而康德的审美理性主义批判不足取,但这种驳论主要依据的是《判断... 康德批判他之前的理性主义美学传统,创设趣味美学,开启了美学的主体化倾向,几成美学史定论。近年来,拜泽尔的研究另辟蹊径,认为趣味判断的彻底主观化在哲学上并不充分,故而康德的审美理性主义批判不足取,但这种驳论主要依据的是《判断力批判》上半部“审美判断力批判”。《判断力批判》下半部主要涉及目的论学说。按照黑格尔-科耶夫的解释,康德的自然目的论学说旨在为道德神学做预备,构成了“第三批判”的真正旨归。因此,追问何为康德真正的“美学”,不可回避考量“第三批判”在康德体系中的定位及特殊性。如果从合理的特定(黑格尔-马克思)视角重新审视《判断力批判》,便可以发现目的论批判蕴含了远比趣味美学更重要的美学的可能性。美学的这一可能性范式不妨称之为“居间美学”,开启了分析“自然”在特定社会—历史中介之中的“表达”的意义的未来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黑格尔 第三批判 目的论 居间美学
原文传递
审美资本主义批判 被引量:7
9
作者 曹卫东 汪尧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70,共7页
传统资本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与韦伯为主流,桑巴特相对弱势和边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生产转入消费阶段,桑巴特从奢侈消费批判资本主义的视角重新受到重视,并在现代思想中形成了四种理解奢侈的思想范式。德国学者伯麦立足于批判理论传... 传统资本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与韦伯为主流,桑巴特相对弱势和边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生产转入消费阶段,桑巴特从奢侈消费批判资本主义的视角重新受到重视,并在现代思想中形成了四种理解奢侈的思想范式。德国学者伯麦立足于批判理论传统,认为资本主义已进入了审美资本主义阶段,其特征在于私人领域经济化,关注的重点是消费或者说生产的展示,产生了一个名为审美价值的新价值维度。审美资本主义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积极诉诸传统资源,在价值层面上不断地自我理解和自我建构的特点。这启发我们反思社会主义也应该从传统资源中寻找支撑,实现自身的价值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资本主义 审美价值 批判理论 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一种“惊异”的诗学:试论布莱希特的戏剧哲学
10
作者 汪尧翀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31,共15页
理解布莱希特戏剧哲学的历史视野,源于现代戏剧理论中一支有限的德意志传统,后者以确立戏剧之规范功能的摹仿论为形而上学背景,历经黑格尔、尼采及卢卡奇等关键节点,确立了从“悲剧”到“非悲剧性戏剧”的演化脉络。布莱希特关于叙事剧... 理解布莱希特戏剧哲学的历史视野,源于现代戏剧理论中一支有限的德意志传统,后者以确立戏剧之规范功能的摹仿论为形而上学背景,历经黑格尔、尼采及卢卡奇等关键节点,确立了从“悲剧”到“非悲剧性戏剧”的演化脉络。布莱希特关于叙事剧的理论与实践奠基于上述思想源流,试图为科学时代的戏剧重构规范。布莱希特的戏剧哲学依从理性的分离效应来重建戏剧的形式原则,要求“戏剧”非艺术化,以非亚里士多德式“惊异”的诗学取代传统的“共鸣”的戏剧美学,从而将戏剧的形而上学转变为“戏剧”的物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希特 戏剧美学 现代戏剧 摹仿论 理论与实践 叙事剧 分离效应 亚里士多德
原文传递
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
11
作者 张蔚 汪尧翀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1X期23-24,共2页
一、阅读经典在语文教育中的功能阅读经典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阅读经典在语文教育中发挥何种功能,占据何种地位,却是一个当下急需回答的问题。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语文教育作为一种母语教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使命,同时也面临着... 一、阅读经典在语文教育中的功能阅读经典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阅读经典在语文教育中发挥何种功能,占据何种地位,却是一个当下急需回答的问题。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语文教育作为一种母语教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使命,同时也面临着与经济、社会崛起相比显得滞后的文化崛起的困境。[1]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在呼吁一种中国文化的复兴。在他们看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阅读 文化自信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中国文化 中国文明 全球化语境 人文素养 段落大意 小学语文课 中学课本
下载PDF
语文之魂,栖落何处——浅谈语文教育应是“诗性教育”
12
作者 张蔚 汪尧翀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2X期23-23,26,共2页
语文教育向何处去?面对充斥着人文素养日渐丧失之感叹的时代风潮,语文新课程改革逐步实施的时代环境,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都不禁要问出这样的问题。诚然,谈论语文教育,切忌隔空好音、掩耳盗铃。但如何恰切地理... 语文教育向何处去?面对充斥着人文素养日渐丧失之感叹的时代风潮,语文新课程改革逐步实施的时代环境,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都不禁要问出这样的问题。诚然,谈论语文教育,切忌隔空好音、掩耳盗铃。但如何恰切地理解语文教育,仍然是今天我们从事语文教师这一职业首先需要廓清的根本立足点。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教育 人文素养 根本立足点 美育教育 审美性 时代环境 《语文建设》 整体理解 母语教育 大学语文课
下载PDF
情感形而上学:论尼采“现代人”批判的思想史意义
13
作者 何珏菡 汪尧翀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尼采在《扎拉斯图特拉如是说》中批判现代人,提出了五种价值标准及情感类型,发展了一种现代人价值论。尼采的现代人价值论不仅发端于其道德类型学说,而且结晶为对立于传统理性形而上学的情感形而上学,完成了价值哲学的转向。不仅详细梳... 尼采在《扎拉斯图特拉如是说》中批判现代人,提出了五种价值标准及情感类型,发展了一种现代人价值论。尼采的现代人价值论不仅发端于其道德类型学说,而且结晶为对立于传统理性形而上学的情感形而上学,完成了价值哲学的转向。不仅详细梳理了尼采思想中的这一转向,而且将之与近年来西方思想的"情感转向"关联起来,探讨其思想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价值论 道德类型 价值哲学 情感形而上学 情感转向
下载PDF
黄金城:《有机的现代性:青年黑格尔与审美现代性话语》
14
作者 汪尧翀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年第3期574-580,共7页
黑格尔构想的“现实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两大部分:前者处理自然科学的基础概念,后者则囊括了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论域。黑格尔试图从自我理解的理性原则出发,为差异纷呈的全人类领域提供一种“整体论”说明,即在“体系”前... 黑格尔构想的“现实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两大部分:前者处理自然科学的基础概念,后者则囊括了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论域。黑格尔试图从自我理解的理性原则出发,为差异纷呈的全人类领域提供一种“整体论”说明,即在“体系”前提下辨析理性原则之于自然与精神领域的分殊:自然现象与心灵现象皆立足于同一个世界;而心灵现象所表征的自由,根本上又不同于决定自然现象的因果论,两者分属于不同的概念框架及理解原则。换言之,对存有一元论(ontological monism)前提下心物二元论之相容性的研判,已是黑格尔思想当代效力的核心争论点。1如果说,当代黑格尔研究在分析地推进上述议题的普遍性方面成果斐然,那么,黄金城的近期力作《有机的现代性:青年黑格尔与审美现代性话语》则从思想史角度为理解黑格尔的“整体论”现代性方案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历史语境及批判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话语 现代性方案 心物二元论 黑格尔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 精神哲学 心灵现象 整体论
下载PDF
从语言再出发:本雅明的先锋文体与历史唯物主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尧翀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9,共13页
卢卡奇《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的观念论体系批判,直接启迪了本雅明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本雅明于观念论批判语境中,借助自身早期语言哲学视野批判康德认识论,确立语言论的经验理论,并在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实现受超现实主义影响... 卢卡奇《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的观念论体系批判,直接启迪了本雅明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本雅明于观念论批判语境中,借助自身早期语言哲学视野批判康德认识论,确立语言论的经验理论,并在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实现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先锋文体与唯物论立场的化合。因此,本雅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先锋姿态,超出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展示出与发端于维柯的精神科学传统的隐秘关联。从上述思想史视野出发,关于本雅明思想的流行理解,往往消解其彻底告别观念论的思想锋芒,忽视其前后期思想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总之,从本雅明的早期语言哲学出发重审其观念论批判,有助于理解其思想潜在的系统性与革新性:本雅明建构了一门历史唯物主义新科学,旨在克服德国观念论总体化批判的危机与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论 本雅明 内在统一性 语言论 康德认识论 革新性 超现实主义 总体化
原文传递
通向审美复位的新异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传统的观念论根源及其克服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尧翀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5,共13页
批判理论的“整体论”取向,要求在规范根基上论证认知、道德及审美的分化理据及其统一性。哈贝马斯倡导“范式转型”,以“主体间性”视野重释认知及道德的规范基础,但审美活动的主体根据无法还原为符合主体间性规范的知识理据。这表明... 批判理论的“整体论”取向,要求在规范根基上论证认知、道德及审美的分化理据及其统一性。哈贝马斯倡导“范式转型”,以“主体间性”视野重释认知及道德的规范基础,但审美活动的主体根据无法还原为符合主体间性规范的知识理据。这表明批判理论不仅未能完成范式转型,而且仍受制于德国观念论的核心问题,即康德与黑格尔之争。尤其在审美领域,无论是经典批判理论还是沟通及承认范式,均借助观念论美学模式的权威,在美学建构上确立起征用“艺术自律”批判潜能的共通视域即“系统美学”。系统美学既显示了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传统在“范式转型”中的自我更新,又预示了其衰落的必然性。语言范式的兴起试图纠正沟通及承认范式关于“语言”理解的偏颇,指示出批判理论内部另一支语言哲学传统,后者的创造性根源在于本雅明。在语言范式的启发下,本雅明的思想显示出克服观念论模式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核,可再系统化为一门新异化理论。新异化理论从主体/自然批判出发,以语言批判的整体论视野诊断人与自然全面异化的危机,赋予了文学语言(艺术)作为审美批判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可以说,新异化理论重新引导了批判理论之于审美领域的规范论证,为审美复位提供了具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理论 德国观念论 语言范式 艺术自律 异化理论
原文传递
走向“一种批判的工艺学史”:论本雅明《爱德华·福克斯》中的技术批判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尧翀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8-134,共7页
本雅明的技术批判能够为已然来临的技术时代提供何种启示,这个话题已经可以预见将经久不衰。该议题首先将一如既往地触及本雅明思想尚具争议的方面,即如何看待其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与技术思考之间的关联。本文拟从《爱德华·福克斯:... 本雅明的技术批判能够为已然来临的技术时代提供何种启示,这个话题已经可以预见将经久不衰。该议题首先将一如既往地触及本雅明思想尚具争议的方面,即如何看待其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与技术思考之间的关联。本文拟从《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与历史学家》一文出发考察本雅明的技术批判,不仅因为此文之于本雅明同期思考的独特性,而且因为现有研究尚未认真对待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之于技术思想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马克思主义立场 如何看待 收藏家 独特性 历史学家 批判
原文传递
从“趣味美学”到“物感”理论:批判理论视域中的美学转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尧翀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8年第2期91-107,共17页
在汉语学界美学转型的大背景下,物感理论应运而生。从批判理论视域审视之,可厘清其思想脉络中的关节点:审美主义问题结晶了个体审美经验与社会合理化的相悖,揭露了趣味美学的困境;审美主义批判显示了批判理论对趣味美学的依赖,促使美学... 在汉语学界美学转型的大背景下,物感理论应运而生。从批判理论视域审视之,可厘清其思想脉络中的关节点:审美主义问题结晶了个体审美经验与社会合理化的相悖,揭露了趣味美学的困境;审美主义批判显示了批判理论对趣味美学的依赖,促使美学吸纳批判理论'范式转型'的理论反思;生产美学转向,开启了另一种现代性叙事及其自我确证,物感因而成了美学转型之后的新感性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理论 生产美学 趣味美学 气氛美学 物感
原文传递
内在批判的极限:阿多诺论审美经验的否定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尧翀 《外国美学》 2022年第1期113-131,共19页
阿多诺关于审美经验的思考不可回避其前后介入的两大问题史论争语境的重要影响。问题史之一涉及布莱希特及本雅明就“艺术社会学”的论争,围绕“艺术自律”的合法性问题;问题史之二涉及马尔库塞“文化的肯定性批判”,围绕艺术的超越性... 阿多诺关于审美经验的思考不可回避其前后介入的两大问题史论争语境的重要影响。问题史之一涉及布莱希特及本雅明就“艺术社会学”的论争,围绕“艺术自律”的合法性问题;问题史之二涉及马尔库塞“文化的肯定性批判”,围绕艺术的超越性问题。相比之下,阿多诺最终选择了介于两大问题史路径之间的居间路径,将内在批判推向极限,坚持悖论运思的方式,从而建构起一种作品美学,继续推动理性批判。因此,这种悖论的作品美学沿着艺术自律—媒介分化—哲学的运思路径,规定了审美经验的否定性特定。简言之,阿多诺从内审美意义上为艺术自律辩护,捍卫艺术的超越性;从媒介分化的意义上捍卫具体艺术门类的认知意义;从悖论运思的意义上,捍卫审美经验的否定性特征,视之为通往艺术作品真理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审美经验 否定性 内在批判
原文传递
物感与批判理论
20
作者 汪尧翀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8年第2期89-90,共2页
现代性分化与和解问题,始终伴随着对现代启蒙方案的不同理解与争论。自19世纪以来,围绕现代文化自我理解之肯定与否定的正反题仍处于悬而未决的争辩之中。就艺术领域而言,当古典艺术的静观日渐蜕变为对高雅文化的不满与奚落,'艺术自... 现代性分化与和解问题,始终伴随着对现代启蒙方案的不同理解与争论。自19世纪以来,围绕现代文化自我理解之肯定与否定的正反题仍处于悬而未决的争辩之中。就艺术领域而言,当古典艺术的静观日渐蜕变为对高雅文化的不满与奚落,'艺术自律'这个令人着魔的词也祛魅化了,消费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经验论域随之开启。美学虽不断重构,但不可避免地摇摆于主体哲学既未彻底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理论 主体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