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氮同位素分异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汪智军 梁轩 +1 位作者 贺秋芳 袁道先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970-4976,共7页
利用氮同位素自然丰度(δ15N)法研究了重庆青木关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氮同位素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土壤1δ5N受不同的植被、地质和土地利用等影响而具有明显的横向和垂向分异特征,具体表现为:0—20 cm层土壤1... 利用氮同位素自然丰度(δ15N)法研究了重庆青木关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氮同位素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土壤1δ5N受不同的植被、地质和土地利用等影响而具有明显的横向和垂向分异特征,具体表现为:0—20 cm层土壤1δ5N与植物体1δ5N具有显著相关性,该层土壤1δ5N大小为草地土(4.79‰)>退耕还林土(4.77‰)>稻田土(4.28‰)>旱地土(4.25‰)>灌丛土(3.82‰)>针叶林土(3.81‰)>砂岩区针叶林土(3.40‰);20—40 cm层土壤δ15N大小为砂岩区针叶林土(5.21‰)>退耕还林土(5.10‰)>草地土(5.01‰)>稻田土(4.88‰)>灌丛土(4.70‰)>旱地土(4.55‰)>针叶林土(4.26‰);40 cm以下土壤1δ5N差异较小,灌丛最高,旱地最低。总体上,砂岩区林地土壤除表层贫化15N外,其余各层均富集15N,且分异较小。而岩溶区土壤δ15N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异特征,特别是灌丛林,表现为40 cm以上的土壤贫化15N,且变化较大,其中0—10 cm土壤δ15N受植物凋落物影响而较低,10—20 cm土壤δ15N受微生物作用影响稍显偏高,20—30 cm土壤δ15N随微生物活动减弱而有所降低;40 cm以下土壤矿化程度较大而富集15N,且变化较小。除受植被类型影响外,岩溶区土壤1δ5N还受其偏碱、富钙、高粘粒含量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农业施肥活动等因素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壤氮同位素 分异特征 青木关
下载PDF
岩溶流域不同土壤剖面溶解性碳氮分布和淋失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智军 梁轩 袁道先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87,93,共6页
选取了重庆青木关岩溶流域不同土壤剖面,按10 cm间隔取样,测试各种土壤溶解碳氮含量,探讨不同土壤剖面溶解碳氮分布和淋失特征。结果表明,岩溶流域不同地质背景、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溶解碳氮均具有横向和垂向差异。砂... 选取了重庆青木关岩溶流域不同土壤剖面,按10 cm间隔取样,测试各种土壤溶解碳氮含量,探讨不同土壤剖面溶解碳氮分布和淋失特征。结果表明,岩溶流域不同地质背景、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溶解碳氮均具有横向和垂向差异。砂岩区林地土壤DOC、DON和铵态氮含量高于灰岩区的土壤,而其硝态氮含量比灰岩区土壤低。灰岩区土壤DOC和DON含量为草地≈林地>退耕还林地>灌丛>耕地(稻田除外),它们均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岩溶区土壤DOC和DON与土壤pH值成反比,受富钙镁偏碱的岩溶生态环境制约,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会发生中和或螯合反应而被固定。岩溶区特殊的土壤剖面结构使得土壤DOC和DON在降雨条件下存在淋失的可能性。不同土壤剖面溶解无机氮形态以硝态氮为主,其次为铵态氮,亚硝态氮含量较低。林地铵态氮受植被类型影响较小,且低于耕地。不同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为耕地土>灌丛土>退耕还林土>草地土>林地土,其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具有累积效应,表明土壤硝态氮发生了淋溶作用,其在降雨条件下极易淋失进入岩溶地下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流域 土壤剖面 溶解性碳氮 碳氮分布 淋失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文冠果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汪智军 张东亚 卓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084-14085,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Bunge)发芽及出苗的影响。[方法]探讨混沙层积处理、干藏处理和低温处理3种不同贮藏方式及不同浸种温度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播种时间对文冠果出苗率...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Bunge)发芽及出苗的影响。[方法]探讨混沙层积处理、干藏处理和低温处理3种不同贮藏方式及不同浸种温度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播种时间对文冠果出苗率的影响。[结果]3种贮藏方式对文冠果种子的发芽势有影响,但对发芽率基本没有影响。浸种温度在20~50℃时文冠果种子均可萌动发芽,且随着浸种温度的升高,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发芽势却有随之加快和提高的趋势。春季种子催芽浸种时50℃为最佳浸种温度,发芽率可以达到100%,发芽势也处于最佳状态。春季和秋季播种对文冠果出苗率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文冠果种子的冬季贮藏方式、发芽浸种温度及播种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种子 贮藏方法 发芽势 发芽率
下载PDF
文冠果树种类型的划分及优良高产单株的筛选 被引量:28
4
作者 汪智军 张东亚 古丽江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为给文冠果的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采用不同的标准对文冠果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并根据其可孕花比例、结实性状、种子千粒质量和历年丰产性等性状特点,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县和察布查尔县林场的文冠果结果大树进行了优良高产单株的筛... 为给文冠果的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采用不同的标准对文冠果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并根据其可孕花比例、结实性状、种子千粒质量和历年丰产性等性状特点,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县和察布查尔县林场的文冠果结果大树进行了优良高产单株的筛选。结果表明:按文冠果花结构类型(雄花、长短花丝两性花、短花丝两性花)和结实特性(结实、不结实)的不同,可将文冠果树分为雄树、雌雄同株不结果树和雌雄同株结果树;在木垒县和察布查尔县林场结果大树分布区共筛选出了6株文冠果优良高产单株,其可孕花比例达30%-73%,每棵树的年产量达7.0-13.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树种类型 优良高产单株 筛选
下载PDF
提高文冠果良种化栽培保苗率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汪智军 张东亚 +1 位作者 卓立 马斯提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849-17850,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文冠果良种化栽培保苗率的试验方法。[方法]通过连续3年的对照文冠果实生种植试验、一年生和两年生文冠果苗木移栽试验以及文冠果实生苗嫁接试验,筛选优化的文冠果良种化栽培方法。[结果]文冠果实生栽培保苗率高,可达90%... [目的]探讨提高文冠果良种化栽培保苗率的试验方法。[方法]通过连续3年的对照文冠果实生种植试验、一年生和两年生文冠果苗木移栽试验以及文冠果实生苗嫁接试验,筛选优化的文冠果良种化栽培方法。[结果]文冠果实生栽培保苗率高,可达90%以上;一年生移栽苗木成活率明显高于两年生苗木,可高达60%以上。两年生文冠果苗木移栽后,灌水6次,垄栽的成活率最高,可达20%以上,而沟栽的成活率为0。文冠果实生苗嫁接成活率可达93%以上,保苗率为89.28%。[结论]文冠果通过采用实生繁殖→间苗建园→嫁接的方式,既能防止烂根,提高保苗率,也可以达到文冠果良种化栽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移栽 成活率 保苗率 嫁接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文冠果物候与气温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汪智军 张东亚 卓立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3年来春季气温发生了明显的异常变化,对文冠果的物候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2008年~2010年,连续3年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引进种植的文冠果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实地对文冠果的叶芽和花芽萌动期、盛花期...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3年来春季气温发生了明显的异常变化,对文冠果的物候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2008年~2010年,连续3年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引进种植的文冠果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实地对文冠果的叶芽和花芽萌动期、盛花期、结果期、果实膨大期、果熟期、叶落期等主要物候期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这3年的春季,研究区分别经历了2008年早春倒春寒、2009年正常年和2010年春季持续低温3种不同的气候类型,2008年和2010年文冠果物候推后幅度明显大于2009年,2010年物候推后的幅度大于2008年;物候发生当月的平均气温对物候的影响大于物候发生春季的平均气温对物候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大于年平均气温的影响;种植区春季气温的异常变化,不仅是物候推后的直接原因,也是当地文冠果年产量波动较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文冠果物候 气温
下载PDF
新疆文冠果生产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汪智军 张东亚 +2 位作者 马斯提江 王越铭 古丽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05-208,共4页
对文冠果地理分布、经济价值及新疆乌鲁木齐达坂城区、木垒县、奇台县、伊犁地区文冠果的生产栽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新疆文冠果种植应采取良种化栽培、筛选适生土壤、合理整形修剪、建立优良高产采穗园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新疆 文冠果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施用不同浓度萘乙酸对文冠果坐果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汪智军 苏志豪 张东亚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5-147,共3页
为了提高文冠果的坐果率,在木垒县新户乡新沟村果园选取15棵文冠果树,每棵树随机选取1个样枝,进行不同浓度萘乙酸的喷施试验。所有样枝分为5个试验组,其中1个为对照组。在文冠果盛花期,在4组试验枝条喷施体积分数分别为10×10-6、30... 为了提高文冠果的坐果率,在木垒县新户乡新沟村果园选取15棵文冠果树,每棵树随机选取1个样枝,进行不同浓度萘乙酸的喷施试验。所有样枝分为5个试验组,其中1个为对照组。在文冠果盛花期,在4组试验枝条喷施体积分数分别为10×10-6、30×10-6、50×10-6、70×10-6的萘乙酸溶液。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喷施萘乙酸样枝对比,喷施萘乙酸有提高坐果率的作用,萘乙酸体积分数为50×10-6时文冠果坐果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萘乙酸 坐果率
下载PDF
新疆枸杞属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育措施 被引量:11
9
作者 汪智军 靳开颜 古丽森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为评价有着重要经济价值的栽培近缘种植物的资源分布及所受到的生存威胁,对新疆枸杞属植物的经济价值、种植现状、地理分布、濒危状况和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属新疆分布的5个分类群中,除宁夏枸杞、枸杞这2个物种得到了广泛... 为评价有着重要经济价值的栽培近缘种植物的资源分布及所受到的生存威胁,对新疆枸杞属植物的经济价值、种植现状、地理分布、濒危状况和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属新疆分布的5个分类群中,除宁夏枸杞、枸杞这2个物种得到了广泛的栽培外,其它的3个种:新疆枸杞(Lycium dasystemum)、黑果枸杞(Lycium ruchenicum)和柱筒枸杞(Lycium cylindricum)均受到生存威胁,其中柱筒枸杞即将成为野外灭绝种,黑果枸杞和新疆枸杞为渐危种。以大面积的垦荒造田和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的人为干预和地域性严重生态缺水的环境改变是导致野生枸杞栖息地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致使野生枸杞属植物分布区日益萎缩,种群和植株数量减少,有些物种面临灭绝危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属 资源 濒危植物 保育措施
下载PDF
欧洲荚蒾果实营养成分测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智军 靳开颜 热孜万.阿巴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172-173,共2页
[目的]测定了欧洲荚蒾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和含量。[方法]对新疆2种不同来源野生种和栽培种的欧洲荚蒾果实的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欧洲荚蒾果实主要含有糖、有机酸、维生素C、15种氨基酸、蛋白质、原花青素和黄酮等营养物质。相比... [目的]测定了欧洲荚蒾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和含量。[方法]对新疆2种不同来源野生种和栽培种的欧洲荚蒾果实的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欧洲荚蒾果实主要含有糖、有机酸、维生素C、15种氨基酸、蛋白质、原花青素和黄酮等营养物质。相比较,野生种的黄酮含量高于栽培种,栽培种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野生种,其他含量差异均不明显。[结论]欧州荚蒾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荚蒾 果实 营养成分 测定
下载PDF
不同砧木嫁接天山花楸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汪智军 靳开颜 阿不都热西提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9-21,共3页
以天山花楸为试验材料,以阿尔泰山楂、新疆野苹果、山荆子、杜梨和榆叶梅为砧木,研究不同树种嫁接天山花楸的成活率和长势情况,筛选出适合嫁接的砧木树种。结果表明:阿尔泰山楂最优,其次为新疆野苹果,而山荆子、杜梨和榆叶梅不适合作为... 以天山花楸为试验材料,以阿尔泰山楂、新疆野苹果、山荆子、杜梨和榆叶梅为砧木,研究不同树种嫁接天山花楸的成活率和长势情况,筛选出适合嫁接的砧木树种。结果表明:阿尔泰山楂最优,其次为新疆野苹果,而山荆子、杜梨和榆叶梅不适合作为天山花楸的砧木。阿尔泰山楂作砧木低位嫁接天山花楸比高位嫁接的长势好,且观赏价值高。本研究通过优化阿尔泰山楂初生苗和繁育条件,细化天山花楸嫁接技术,提高了天山花楸接穗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花楸 嫁接 成活率 长势
下载PDF
新疆特色林果业加工现状分析及营销策略 被引量:13
12
作者 汪智军 《新疆林业》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新疆具有发展林果业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自治区把特色林果业作为优势产业和未来农业产业中的重点,大力发展。目前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业种植带已初步形成,以核桃、苹果、香梨、红枣、杏、石榴、葡... 新疆具有发展林果业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自治区把特色林果业作为优势产业和未来农业产业中的重点,大力发展。目前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业种植带已初步形成,以核桃、苹果、香梨、红枣、杏、石榴、葡萄、巴旦杏和阿月浑子等特色林果业的种植已初具规模和效益,库尔勒香梨、阿克苏宝圆核桃、阿克苏苹果、皮亚曼石榴、莎车巴旦杏等著名林果品牌已经享誉区内外。为了增加果品的附加值,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提高林果产品的加工业和营销策略研究将成为林果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应该大力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策略 林果业 加工现状 新疆 库尔勒香梨 资源优势 经济效益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半日花种子对干旱胁迫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13
作者 汪智军 苏志豪 +1 位作者 靳开颜 宿春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8-92,共5页
以分布于内蒙古西鄂尔多斯的半日花(Helianthemum ordosicum Y.Z.Zhao,Z.Y.Zhu et R.Cao)的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鄂尔多斯半日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速度、发芽指... 以分布于内蒙古西鄂尔多斯的半日花(Helianthemum ordosicum Y.Z.Zhao,Z.Y.Zhu et R.Cao)的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鄂尔多斯半日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幼苗胚轴和胚根长度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干旱胁迫处理延缓了半日花萌发进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轴胚根长、幼苗生物量均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浓度为30%的PEG胁迫处理的种子在实验结束时仍没有萌发,表明浓度为30%(水势为-1.1 MPa)是半日花种子萌发的临界水势。干旱胁迫可能是导致鄂尔多斯半日花种群更新能力弱、种群退化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将为半日花的迁地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半日花 聚乙二醇(PEG 6000)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下载PDF
新疆野生黑木耳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14
作者 汪智军 孙新平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4,17,共4页
新疆阿尔泰山天然分布的2种黑木耳寄生在倒腐的西伯利亚落叶松上,这一发现打破了黑木耳不能在松柏类树木上生长的禁区。通过对这两种黑木耳的资源调查和人工驯化栽培试验研究发现,阿尔泰山这两种黑木耳比我国其它省区的黑木耳出耳空... 新疆阿尔泰山天然分布的2种黑木耳寄生在倒腐的西伯利亚落叶松上,这一发现打破了黑木耳不能在松柏类树木上生长的禁区。通过对这两种黑木耳的资源调查和人工驯化栽培试验研究发现,阿尔泰山这两种黑木耳比我国其它省区的黑木耳出耳空气湿度要求低,一般栽培场的空气湿度达到60%~70%就可以出耳,而国内绝大多数黑木耳菌种栽培场湿度要达到90%~95%才能出耳。这表明阿尔泰山黑木耳抗旱性强,加之商品价值较高,适合在新疆干旱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黑木耳 抗旱性 驯化 栽培
下载PDF
利用δ^18O和δ^34S示踪重庆都市圈地下热水循环过程 被引量:10
15
作者 肖琼 沈立成 +3 位作者 袁道先 杨雷 陈展图 汪智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92,共6页
重庆市地下热水储存量大约有1亿m3,其中75%分布在都市圈内。通过对重庆市都市圈13个温泉群,20个泉点的温泉水的δD、δ18 O和δ34S调查,结合水化学指标进行分析表明:重庆市都市圈温泉水类型为SO42-Ca或者SO24-Ca Mg型,水的来源为大气降... 重庆市地下热水储存量大约有1亿m3,其中75%分布在都市圈内。通过对重庆市都市圈13个温泉群,20个泉点的温泉水的δD、δ18 O和δ34S调查,结合水化学指标进行分析表明:重庆市都市圈温泉水类型为SO42-Ca或者SO24-Ca Mg型,水的来源为大气降水。δ18 O值为-7.41‰~-9.48‰,研究认为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于海拔672~1 503m研究区域背斜核部岩溶出露区和背斜北端的岩溶出露区。热水中主要离子SO24-和Ca2+、Mg2+均存在很好的正相关性,且δ34S值为31.46‰~34.32‰,正好处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硬石膏δ34S值异常段,由此表明雨水和地表径流沿岩溶裂隙等进入深部的含有硬石膏的嘉陵江组,由此认为重庆都市圈温泉水储水层可能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热水δ^18O δ^34S 水化学 重庆都市圈
原文传递
桂林毛村岩溶地下河二十多来的水质演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唐伟 裴建国 +4 位作者 殷建军 林玉石 蒲俊兵 汪智军 朱琴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31-336,共6页
利用桂林毛村地下河1983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水化学监测数据和地下水水质资料,研究了地下河二十多年前后的主要离子浓度变化及其形成原因,并在水质评价的基础上预测其水质演化趋势。地下水地球化学分析表明:(1)地下河水中绝大... 利用桂林毛村地下河1983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水化学监测数据和地下水水质资料,研究了地下河二十多年前后的主要离子浓度变化及其形成原因,并在水质评价的基础上预测其水质演化趋势。地下水地球化学分析表明:(1)地下河水中绝大部分离子和指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规定的、类水质标准,地下水质量较好,但由于施肥方式以及区域环境等的变化,一些离子浓度有所升高,水质有受污染倾向。(2)pH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Cl-、NO3-、SO42-、Mg2+、TFe、K+、Na+、电导率(Ec)、总溶解固体(TDS)、总硬度(TH)和碱度(Alk)升高较显著。(3)地下水离子浓度的变化主要受水-岩地质作用过程、人类活动和区域环境变化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河 离子浓度变化 水质 演化趋势 桂林毛村
下载PDF
新疆林木害鼠及其危害乔灌木树种名录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爱静 汪智军 +1 位作者 努尔古丽 巴哈提古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3-77,共5页
关键词 林木 害鼠 鼠害 鼠灰 乔灌木 树种
下载PDF
岩溶区不同植被下土壤水溶解无机碳含量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轩 汪智军 +2 位作者 袁道先 杨平恒 贺秋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31-3038,共8页
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对重庆青木关岩溶区典型植被下的土壤水进行了月动态取样,分析了土壤水溶解无机碳含量(DIC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DIC值)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揭示岩溶土壤系统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及其碳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对重庆青木关岩溶区典型植被下的土壤水进行了月动态取样,分析了土壤水溶解无机碳含量(DIC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DIC值)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揭示岩溶土壤系统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及其碳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和针叶林地土壤水的DIC浓度和δ13CDIC值相对较低,分别为59.12 mg/L和-17.22‰,31.47 mg/L和-16.37‰;而旱地、灌丛地、退耕还林地土壤水具有较高的DIC浓度和δ13CDIC值,分别达153.88 mg/L和-12.2‰,221.82 mg/L和-11.9‰,97.30 mg/L和-11.23‰,其中灌丛和退耕还林地的δ13CDIC值与DIC浓度呈正比,且雨季较旱季偏高约4‰—5‰。根据δ13CDIC值,结合各植被类型下土壤水DIC浓度与其相应的土壤碳酸盐含量呈正相关,判断旱地、灌丛地、退耕还林地等岩溶土壤水中的DIC主要来自土壤中碳酸盐岩矿物的碳酸溶蚀,即岩溶土壤中存在着碳酸盐岩碳酸溶蚀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壤系统向大气排放的CO2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木关岩溶区 土壤水 溶解无机碳(DIC)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重庆典型岩溶槽谷区土壤氮素迁移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贺秋芳 袁文昊 +1 位作者 肖琼 汪智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79,共4页
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硝氮污染和氮素的循环过程备受关注,但对岩溶区土壤氮素的迁移过程研究较少。选取重庆市典型岩溶槽谷区的灌丛和菜园地,分层取样分析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氮素,并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分析氮素随土壤深度的变化,了解岩溶区... 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硝氮污染和氮素的循环过程备受关注,但对岩溶区土壤氮素的迁移过程研究较少。选取重庆市典型岩溶槽谷区的灌丛和菜园地,分层取样分析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氮素,并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分析氮素随土壤深度的变化,了解岩溶区土壤氮素的垂直分布情况。从分析结果看,硝态氮为土壤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和淋失形式;铵态氮垂直分布规律为表层多底层少,说明受土壤吸附作用的影响向下迁移较少;硝态氮的分布呈波峰波谷式变化,干燥时由于硝化作用产生积累,降雨时可能随雨水向下迁移而减少。研究结果可为指导岩溶区农业生产和氮素管理,以及科学治理石漠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土壤 硝态氮 氨态氮 曲线拟合
下载PDF
PBL教学在药学院校课程中开展的初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薇 汪智军 +2 位作者 钟亮解 朱依谆 程能能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3期213-214,共2页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是目前一种借由小组讨论的方式以达到自主学习为目的教学方式。随着医药教学向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更好地在药学院校课程中开展PBL教学,需要通过课程教学的思路由"填鸭式...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是目前一种借由小组讨论的方式以达到自主学习为目的教学方式。随着医药教学向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更好地在药学院校课程中开展PBL教学,需要通过课程教学的思路由"填鸭式"教学转向自我学习为主老师教学为辅方式的教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扎实培养和科学研究思维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瞰学模式 教学模式 药学院校课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