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谐振补偿的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设计
1
作者 王自珍 汪洋堃 +1 位作者 张士文 张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122,共6页
针对传统串、并联谐振电路实验内容单一、缺少应用实践问题。设计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在巩固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增加了谐振补偿、线圈耦合、整流滤波和工作负载等,考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工程应用效率和性能,设计了不同谐振补偿组... 针对传统串、并联谐振电路实验内容单一、缺少应用实践问题。设计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在巩固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增加了谐振补偿、线圈耦合、整流滤波和工作负载等,考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工程应用效率和性能,设计了不同谐振补偿组合方式下电能传输效率探索实验,并通过LED直观表征电路工作状态。实验设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强化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联系,相比以验证性内容为主的谐振实验更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实验 串、并联谐振 无线电能传输 工程应用
下载PDF
BOPPPS教学模型在电子技术实验课堂的应用实践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洋堃 王自珍 +1 位作者 张峰 张士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0-235,共6页
电子技术实验是高等院校面向大电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实验课,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验之间的认知差距导致实验课效率不高、学生实验时机械接线且课后知识留存率低、学生得到实验结果反馈的周期长且局限于实验本身而... 电子技术实验是高等院校面向大电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实验课,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验之间的认知差距导致实验课效率不高、学生实验时机械接线且课后知识留存率低、学生得到实验结果反馈的周期长且局限于实验本身而缺乏拓展等问题。对此提出BOPPPS教学模型与在线教学平台相结合的线下线上混合式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探索。在实验教学中借助所开发的虚拟仿真和在线测量教学辅助平台,灵活使用导入、明确教学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等环节。实践教学证明,在所提教学思路下,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实验效率提高,学生对课程的主观感受评价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实验 BOPPPS教学模型 教学设计 线下线上混合式
下载PDF
基于HHT的低压交流故障电弧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汪洋堃 张峰 +1 位作者 张士文 杨光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5年第21期1-7,17,共8页
为了克服现有低压交流串联故障电弧检测算法中,需要线下训练样本仅适用于特定条件下负载的缺点,找到一种多负载适用、运行可靠、便于嵌入式系统执行的检测算法,提出了基于特征模态分量半周期能量差异的检测算法。用EMD分析提取正常电弧... 为了克服现有低压交流串联故障电弧检测算法中,需要线下训练样本仅适用于特定条件下负载的缺点,找到一种多负载适用、运行可靠、便于嵌入式系统执行的检测算法,提出了基于特征模态分量半周期能量差异的检测算法。用EMD分析提取正常电弧和故障电弧电流特征分量,经Hilbert变换得到特征分量的瞬时幅值分布,通过特征IMF的半周期能量与参考值的相对大小差异,构造故障识别标志量,实现故障电弧的判断。采集不同类型负载电流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故障电弧 固有模态函数 HILBERT变换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基于通识教育的物联网教学实验设计
4
作者 王自珍 汪洋堃 张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2-246,共5页
在高校广泛开展通识教育的背景下,设计了物联网教学实验,将当前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应用通过实验方式引入通识教育的课堂。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对象为跨专业、年级及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实验在保留物联网系统基本组成的前提下,精简系统... 在高校广泛开展通识教育的背景下,设计了物联网教学实验,将当前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应用通过实验方式引入通识教育的课堂。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对象为跨专业、年级及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实验在保留物联网系统基本组成的前提下,精简系统结构,在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选择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等典型基础器件作为传感器及控制对象;在传输层选择成本低、开发友好的ESP8266无线模块用于无线通信传输,兼顾作为应用层中被控设备终端的控制器,优化硬件结构,并选择使用网络微数据库作为服务器端的数据管理,让学生以简单直观的方式体验数据云存储;在应用层的用户终端使用Android系统,采用MIT APPInventor图形编程平台开发应用APP,便于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最后以智慧大棚温度调控实验为例介绍了具体的实验过程。通过实验,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运用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各类创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物联网技术 教学实验 感知层 传输层 应用层
下载PDF
基于CNN和SVM的疲劳驾驶闭眼特征实时检测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俊杰 汪洋堃 +3 位作者 张峰 张士文 戴毅 郁晓冬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1年第6期118-126,共9页
针对现有疲劳驾驶检测方法中实时性和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的疲劳驾驶闭眼特征检测方法,使用CNN获取人脸相关特征点的位... 针对现有疲劳驾驶检测方法中实时性和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的疲劳驾驶闭眼特征检测方法,使用CNN获取人脸相关特征点的位置并定位眼部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通过灰度化和直方图均衡化操作减弱光照差异的影响,提取ROI的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 HOG),并用SVM对HOG进行分类,相应的判断出原始图像是否包含疲劳驾驶闭眼特征.本文给出了所提方法在PC平台和ARM平台实现的实时性验证,在不同光照和背景条件下对多位受测人员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疲劳驾驶闭眼特征检测准确率在94%以上,处理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且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 闭眼检测 级联卷积神经网络 直方图均衡化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与电流特征提取组合的故障电弧辨识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陆凯峰 张峰 +1 位作者 张士文 汪洋堃 《电气自动化》 2020年第3期45-48,共4页
低压交流串联电弧故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非典型负载的特殊性更增加了电弧故障辨识的难度。针对常用负载的低压交流串联故障电弧,以及点接触电弧试验的并联交流故障电弧和调光灯调光状态等非典型负载情况,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与电流... 低压交流串联电弧故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非典型负载的特殊性更增加了电弧故障辨识的难度。针对常用负载的低压交流串联故障电弧,以及点接触电弧试验的并联交流故障电弧和调光灯调光状态等非典型负载情况,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与电流特征提取组合的故障电弧辨识方法,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细节分量的BP神经网络辨识串联电弧故障。对于非典型负载情况,在BP神经网络辨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负载电流时域信号的半周期积分变化量,辅助解决调光灯调光状态易产生的误动作;结合负载电流时域信号的变化率与"平肩部"特性,辨识点接触引起的并联电弧故障。实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辨识方法在常用负载的串联电弧故障与非典型负载波形测试中均辨识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电弧 小波变换 细节信号 神经网络 时域特征量
下载PDF
一种递推改进的DFT同步相量测量方法的特性分析
7
作者 张湛 汪洋堃 张峰 《华电技术》 CAS 2016年第9期13-19,共7页
针对传统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测量算法提出改进方案,以减小电网频率波动时不同步采样造成的测量计算误差。运用采样点函数的递推关系构建特征值方程,选择数据点数可变的采样数据窗,削弱因系统频率偏移造成的周期截断误差,推导出了递推... 针对传统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测量算法提出改进方案,以减小电网频率波动时不同步采样造成的测量计算误差。运用采样点函数的递推关系构建特征值方程,选择数据点数可变的采样数据窗,削弱因系统频率偏移造成的周期截断误差,推导出了递推改进的同步相量计算公式。在基频额定值偏移量分别为定值、正弦量、线性函数值、随机数等情况下进行测试,相比传统DFT算法,改进算法的相角和幅值测量精度均有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样频率和采样策略对算法性能的影响,以及算法对含有谐波信号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DFT算法的计算精度和实时性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 离散傅里叶变换 误差 定频率采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