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拉莫德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汪燕翔 高红 +1 位作者 曹凤华 宋丹青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042-2044,共3页
目的:合成艾拉莫德。方法:以4-氯-3-硝基苯甲醚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还原、甲磺酰化、盖特曼-科赫反应、酰化、水解、环化等7步反应制得目标产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等确证其化学结构,总... 目的:合成艾拉莫德。方法:以4-氯-3-硝基苯甲醚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还原、甲磺酰化、盖特曼-科赫反应、酰化、水解、环化等7步反应制得目标产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等确证其化学结构,总收率为35.4%。结论:本路线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下载PDF
膦甲酸钠前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汪燕翔 蒋建东 宋丹青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25-428,共4页
膦甲酸钠(PFA)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但其以钠盐的形式存在,仅适用于静脉注射,制备前药是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总结了不同结构类型的PFA前药,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关键词 膦甲酸钠 前药 抗病毒
下载PDF
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丽梅 汪燕翔 宋丹青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960-1961,1970,共3页
目的:合成盐酸苯达莫司汀。方法:以2,4-二硝基氯苯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还原、酰化、环合、还原、取代、水解、成盐等9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的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均与文献报道相吻合,总收率为33.5%。结论:本... 目的:合成盐酸苯达莫司汀。方法:以2,4-二硝基氯苯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还原、酰化、环合、还原、取代、水解、成盐等9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的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均与文献报道相吻合,总收率为33.5%。结论:本路线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苯达莫司汀 抗肿瘤 药物合成
下载PDF
13-取代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午莉 李阳彪 +4 位作者 李迎红 汪燕翔 毕重文 邵荣光 宋丹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8期17-20,共4页
目的通过在小檗碱的13位上引入不同取代基,探讨13-取代小檗碱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并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开展初步研究。方法以小檗碱为起始原料,13-烷基小檗碱(3a-3j)可经选择性还原后与脂肪醛反应而制备;13-取代苄基小檗碱(... 目的通过在小檗碱的13位上引入不同取代基,探讨13-取代小檗碱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并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开展初步研究。方法以小檗碱为起始原料,13-烷基小檗碱(3a-3j)可经选择性还原后与脂肪醛反应而制备;13-取代苄基小檗碱(3k-3n)可经碱性条件下丙酮加成后与取代溴苄反应而制备。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化合物的肿瘤细胞活性及周期的影响。结果设计合成了14个目标化合物,其中7个为全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高分辨质谱确证。所有目标物的抗肿瘤活性均强于小檗碱,其中3h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白血病细胞HL60的IC50分别达到了0.08μg/mL和0.06μg/mL。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表明:13位烷基取代衍生物活性明显优于13位苄基取代衍生物;13位烷基链长度适中时活性最好。初步作用机制显示:3h可将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使细胞增殖受阻,达到抗肿瘤效果。结论 13-取代小檗碱具有发展成为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取代小檗碱 抗肿瘤 构效关系 白血病
下载PDF
新型12-N-取代苦参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结核活性 被引量:6
5
作者 付海根 唐胜 +2 位作者 李迎红 宋丹青 汪燕翔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9-743,共5页
以苦参碱为起始原料,经水解开环,羧基保护制得中间体苦参酸甲酯(3);3与烷基溴或取代酰氯分别经烷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和磺酰化反应在12-N原子上引入不同结构类型的基团制得新化合物——12-N-取代基苦参丁甲酯(5a^5d);5再经酯水解或Li A... 以苦参碱为起始原料,经水解开环,羧基保护制得中间体苦参酸甲酯(3);3与烷基溴或取代酰氯分别经烷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和磺酰化反应在12-N原子上引入不同结构类型的基团制得新化合物——12-N-取代基苦参丁甲酯(5a^5d);5再经酯水解或Li ALH4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12-N-取代基苦参酸或12-N-取代基苦参酸丁醇,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ESI-MS表征。初步的体外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12-N-正十二烷基苦参丁甲酯具有较佳的抗结核活性,对敏感结核菌株H37Rv的MIC为8.0μg·m 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12-N-取代基苦参酸 合成 抗结核活性 构效关系
下载PDF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非达司他的合成 被引量:4
6
作者 曹瑞强 汪燕翔 +1 位作者 何维英 宋丹青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目的:合成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非达司他。方法:以4-氟苯甲醚为起始原料,经傅克-酰基化取代、环合、酰氯化、拆分、水解、乙内酰脲化、醇酯化、氨解得目标化合物非达司他。结果:目标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其化学结构,总... 目的:合成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非达司他。方法:以4-氟苯甲醚为起始原料,经傅克-酰基化取代、环合、酰氯化、拆分、水解、乙内酰脲化、醇酯化、氨解得目标化合物非达司他。结果:目标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其化学结构,总收率为14.5%。结论:在制备中间体2和7时,改进了工艺,提高了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非达司他 药物合成
下载PDF
不同缝合方法在剖宫产腹部切口缝合中的有效性评价
7
作者 谢文波 汪燕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82-84,共3页
评比不同缝合方法在剖宫产腹部切口缝合中的愈合情况。方法 择取时间均介于2020年2月-2021年5月,择取地点均为本院妇产科,择取对象均为剖宫产产妇共计100例。按照腹部切口缝合方法的区分进行有效分组,对照组共涉及50例产妇选择丝线间断... 评比不同缝合方法在剖宫产腹部切口缝合中的愈合情况。方法 择取时间均介于2020年2月-2021年5月,择取地点均为本院妇产科,择取对象均为剖宫产产妇共计100例。按照腹部切口缝合方法的区分进行有效分组,对照组共涉及50例产妇选择丝线间断缝合法,观察组共涉及50例产妇选择可吸收肠线皮内缝合法。评价两组的缝合效果,具体指标设计为切口缝合具体情况有关指标水平,腹部切口愈合程度分级结果,不良情况出现结果。结果 观察组得到的切口疤痕宽度项目、切口疤痕高度项目、住院总时间项目、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项目等数据均比对照组呈现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得到的甲级愈合程度数据比对照组呈现更高水平,丙级愈合程度数据比对照组呈现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得到的下床时切口疼痛、下床时产生牵拉感、切口出血硬结、切口脂肪出现液化等出现概率比对照组呈现更低水平(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选择可吸收肠线皮内缝合法,能够得到较好的愈合情况,较优异的缝合情况,较高的安全性,较高的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线间断缝合法 可吸收肠线皮内缝合法 腹部切口愈合程度
下载PDF
慢性稳定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始动性功能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汪燕翔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6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精神分裂症易向慢性化发展,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为幻觉、情感不协调,思维散漫,意志要求减退及妄想等,病情常反复发作等^([1^3])。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4^6]... 精神分裂症易向慢性化发展,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为幻觉、情感不协调,思维散漫,意志要求减退及妄想等,病情常反复发作等^([1^3])。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4^6])。始动性功能包括自我服务性行为的始动性与社会活动的始动性(如求职活动、运用社会各种设施、书信往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期 情感不协调 社会功能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性功能 流行病学调查 一般精神病理 思维贫乏 慢性化
下载PDF
N-芳乙基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汪燕翔 赵午莉 +3 位作者 毕重文 李阳彪 邵荣光 宋丹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0-205,共6页
本研究采用一种简便的新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结构的N-芳乙基异喹啉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其中化合物9a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对人肝癌HepG2和大肠癌HCT116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2.52和1.99μg.mL–1。初步作用机... 本研究采用一种简便的新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结构的N-芳乙基异喹啉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其中化合物9a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对人肝癌HepG2和大肠癌HCT116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2.52和1.99μg.mL–1。初步作用机制显示,9a可以将HepG2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使细胞增殖受阻,达到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芳乙基异喹啉 抗肿瘤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阻断IL-6/STAT信号通路的全新小檗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炎作用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曾庆轩 张娜 +3 位作者 邓洪斌 宋丹青 蒋建东 汪燕翔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95-1902,共8页
白介素-6(IL-6)/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以我国天然产物单体盐酸小檗碱(BBR)为先导物,通过在其3-位或/和9-位引入不同类型的侧链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结构BBR衍生物,并对... 白介素-6(IL-6)/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以我国天然产物单体盐酸小檗碱(BBR)为先导物,通过在其3-位或/和9-位引入不同类型的侧链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结构BBR衍生物,并对其抑制IL-6诱导的STAT1/3的磷酸化进行了评价。构效关系表明,3-位或9-位引入刚性结构有利于活性提高,其中,化合物2b和9显示出最优的抑制活性。进一步研究提示,化合物2b和9通过激活HUVEC细胞中AMPK活性,抑制IL-6诱导的STAT1和STAT3磷酸化。研究结果显示,BBR衍生物通过AMPK途径抑制IL-6/STAT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为此类化合物发展成为抗AS候选物提供了有益的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动脉粥样硬化 构效关系 IL-6 STAT-1 3
原文传递
全新骨架环化小檗碱衍生物抗MRSA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田运 杨元帅 +3 位作者 胡辛欣 汪燕翔 游雪甫 宋丹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27-1635,共9页
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工作,以自主构建的环化小檗碱为母核,继续延伸设计合成了15个不同结构类型的全新环化小檗碱衍生物,并通过革兰氏阳性菌的测定,丰富了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①C环为必需片段;②7,8-和8,13-双取代衍生物活性弱于相应... 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工作,以自主构建的环化小檗碱为母核,继续延伸设计合成了15个不同结构类型的全新环化小檗碱衍生物,并通过革兰氏阳性菌的测定,丰富了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①C环为必需片段;②7,8-和8,13-双取代衍生物活性弱于相应单取代衍生物或者相当。化合物9a对临床棘手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葡球菌/中介耐万古霉素金黄葡球菌菌株活性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 MIC值达1~2μg·mL-1。体外代谢实验表明9a对血浆和肝微粒体的稳定性良好。分子对接显示其可能通过靶向细菌Topo IV的ParE亚基发挥抗MRSA活性,与临床现有抗菌药作用位点均不同。本研究结果为此类化合物发展成一类新型抗MRSA化合物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化小檗碱 抗菌活性 MRSA 构效关系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IL-6/STAT3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丽萍 宋丹青 汪燕翔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72-2484,共13页
IL-6作为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理活动。IL-6通过多种机制在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IL-6/IL-6R靶向抑制剂已被证明能够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 IL-6作为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理活动。IL-6通过多种机制在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IL-6/IL-6R靶向抑制剂已被证明能够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部分炎症性疾病。IL-6与特定受体结合后激活下游JAK/STAT3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的STAT3常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中,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另外,有研究表明IL-6为COVID-19患者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中的关键因子。IL-6/STAT3通路在多个复杂疾病中的生理参与过程使得该通路成为药物发现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关于IL-6/STAT3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尤以2017年后为主,旨在为之后相关药物的研发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STAT3 炎症性疾病 抗肿瘤 小分子抑制剂
原文传递
全新结构吲哚类生物碱的合成及降甘油三酯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丽萍 程阳阳 +4 位作者 范田运 曾庆轩 孔维佳 宋丹青 汪燕翔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3-440,共8页
本研究首次合成3个三环[6,5,7]和6个四环[6,5,5,5]两类全新结构的吲哚类生物碱,评价了它们抑制甘油三酯活性,其中,化合物4c活性最优,IC_(50)值为6.35μmol·L^(-1),且在细胞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初步作用机制显示4c可能是通过激... 本研究首次合成3个三环[6,5,7]和6个四环[6,5,5,5]两类全新结构的吲哚类生物碱,评价了它们抑制甘油三酯活性,其中,化合物4c活性最优,IC_(50)值为6.35μmol·L^(-1),且在细胞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初步作用机制显示4c可能是通过激活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增加细胞内脂质代谢。研究结果为寻找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化合物提供了一类全新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类生物碱 合成 降甘油三酯活性 AMPK
原文传递
N-环化小檗碱衍生物合成及抗SARS-CoV-2假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田运 吴佳静 +6 位作者 李迎红 黄维金 郭茜茜 赵丽萍 汪燕翔 王佑春 宋丹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63-1669,共7页
目前临床尚无治疗COVID-19的特效药物。传统天然药物小檗碱(BBR)具有中度抗SARS-CoV-2假病毒活性。本研究以BBR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18个全新骨架N-环化BBR衍生物,评价了它们体外抗SARS-CoV-2假病毒活性。构效关系表明9-位引入适当的杂... 目前临床尚无治疗COVID-19的特效药物。传统天然药物小檗碱(BBR)具有中度抗SARS-CoV-2假病毒活性。本研究以BBR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18个全新骨架N-环化BBR衍生物,评价了它们体外抗SARS-CoV-2假病毒活性。构效关系表明9-位引入适当的杂环利于活性提高。其中,化合物3m的EC_(50)为1.61μmol·L~(-1), SI为22.2,明显优于BBR。时间添加(time-of-addition)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m作用于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多个阶段,包括进入、吸附及膜融合过程,提示此类化合物通过多靶点的协同作用抑制SARS-CoV-2。研究结果为寻找抗SARS-CoV-2候选物提供了一类全新的先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环化小檗碱 SARS-CoV-2 构效关系 时间添加实验
原文传递
新型环化小檗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MRSA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田运 胡欣欣 +3 位作者 汪燕翔 唐胜 游雪甫 宋丹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7-894,共8页
本研究组前期工作中首次发现全新结构骨架9-乙酰氧基环化小檗碱(1)具有独特的抗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MRSA),MIC为1~16μg·m L-1。本研究以1为先导物,以抗菌活性为导向,针对分子中... 本研究组前期工作中首次发现全新结构骨架9-乙酰氧基环化小檗碱(1)具有独特的抗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MRSA),MIC为1~16μg·m L-1。本研究以1为先导物,以抗菌活性为导向,针对分子中多个结构片段设计合成了14个不同类型的环化小檗碱(CBBR)衍生物,包括小檗碱与白屈菜红碱衍生物。构效关系分析表明:(1)E环为活性必需片段;(2)移除B环后,抗MRSA活性有所降低,但对VRE活性提高;(3)9-位引入适当的刚性基团有利于活性提高。其中,化合物9a对标准与临床分离的MSSA/MRSA菌株的活性明显优于先导物1,MIC值介于0.5~1μg·m L-1之间,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临床抗菌药不同。另外,9a的体外药代稳定性优于先导物1,值得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为此类化合物发展成一类新型抗MRSA候选物提供了关键的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化小檗碱 白屈菜红碱 抗菌活性 MRSA 耐药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9-取代巴马汀衍生物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田运 庞晶 +3 位作者 曾庆轩 汪燕翔 游雪甫 宋丹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7-1244,共8页
本研究共设计合成了15个9-取代巴马汀(palmatine,1,异喹啉生物碱类)衍生物,首次评价了其体外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活性。初步构效关系表明9-位引入适当的二级胺取代基利于抗菌活性提高。其中,代表性化合物5a对部分甲硝... 本研究共设计合成了15个9-取代巴马汀(palmatine,1,异喹啉生物碱类)衍生物,首次评价了其体外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活性。初步构效关系表明9-位引入适当的二级胺取代基利于抗菌活性提高。其中,代表性化合物5a对部分甲硝唑耐药菌株显示较好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s)值为4μg·mL^-1,优于先导物1。另外,5a显示良好安全性,口服LD50>1000 mg·kg^-1。分子对接实验结果提示,化合物5a可能通过作用于Hp脲酶而发挥抑菌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巴马汀类衍生物发展成一类新颖抗Hp联合用药组分提供了重要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取代巴马汀 幽门螺杆菌 构效关系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突发事件与护理安全应急管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群英 罗旭英 +2 位作者 张建花 汪燕翔 徐美珍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年第15期171-172,共2页
目的:调查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突发事件的原因,从护理管理角度提出安全应急管理措施。方法:分析2018~2019年精神科发生的44例暴力突发事件,对事件的类型和时间进行统计,总结导致暴力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并从护理管理角度提出护理安全应... 目的:调查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突发事件的原因,从护理管理角度提出安全应急管理措施。方法:分析2018~2019年精神科发生的44例暴力突发事件,对事件的类型和时间进行统计,总结导致暴力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并从护理管理角度提出护理安全应急管理措施。结果:44例暴力突发事件中,包括冲动伤人11例、毁物21例、自杀12例,时间分布包括凌晨7例、进餐时12例、夜间2例、午休3例、集中活动9例、交接班3例、外出活动8例。结论:精神科护理暴力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护士、管理三方面因素,管理层要充分调查了解精神科暴力突发事件的特点,针对性的制定管理对策,才能控制暴力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安全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护理管理 暴力突发事件 应急措施
原文传递
三环苦参酯类前药的设计、合成及其药动学研究
18
作者 唐胜 张欣 +3 位作者 戴志廷 李迎红 宋丹青 汪燕翔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8,共9页
目的设计合成全新三环苦参酯类前药衍生物,旨在改善其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以苦参碱为原料,经碱水解开环、羧基成酯、12N-苄基取代、甲酯还原得到三环苦参醇母体化合物。采用两种前药制备策略,合成11个酯类前药和2个含有二硫键的前药化... 目的设计合成全新三环苦参酯类前药衍生物,旨在改善其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以苦参碱为原料,经碱水解开环、羧基成酯、12N-苄基取代、甲酯还原得到三环苦参醇母体化合物。采用两种前药制备策略,合成11个酯类前药和2个含有二硫键的前药化合物。选用SD大鼠测定化合物的口服药动学(PK)参数。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全新结构的三环苦参酯类前药,其结构经HR-MS、~1H-NMR、^(13)C-NMR谱确证。药动学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前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均低于原药,cLogP值在合理范围内(0~4)的原药可能不适合使用前药策略来改善其药动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苦参醇 抗丙肝病毒 前药 原药 药动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