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会计要素视角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汪纯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年第1期135-137,共3页
受多变的市场因素影响,现代化企业经营中内外环境日渐复杂,且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致使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更多风险问题。在此过程中,对财务方面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成为内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必要内容。会计要素是企业财务风险的重... 受多变的市场因素影响,现代化企业经营中内外环境日渐复杂,且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致使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更多风险问题。在此过程中,对财务方面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成为内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必要内容。会计要素是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载体,企业在进行风险防控期间,为减少相关因素引发的经济损失,需要从会计要素视角展开分析。本文主要对财务风险与会计要素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财务风险基本特征以及存在的各种常见风险问题,探究在会计要素视角下控制财务风险的有效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员开展风险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要素 企业 财务风险 控制方法
下载PDF
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81
2
作者 汪纯 刘玉娟 +3 位作者 肖文金 胡云秋 李淼 章振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452名上海市健康成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和骨密度,分析目前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的维生素D状况,并评价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1-4月采集受试者的血清后,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 目的通过测定452名上海市健康成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和骨密度,分析目前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的维生素D状况,并评价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1-4月采集受试者的血清后,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同时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定L1~4及髋部骨密度。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10ng/mL)、缺乏(≥10且<20ng/mL)、不足(≥20且<30ng/mL)和充足(≥30ng/mL)4组。根据年龄分为<50岁组、≥50且<70岁组和≥70岁组。结果 389名女性受试者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83名(21.3%),缺乏200名(51.4%),不足70名(18.0%),充足仅36名(9.3%);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的股骨颈骨密度为(0.694±0.112)g/cm2,显著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的(0.732±0.128)g/cm2(P=0.020);不同血清25OHD水平组间L1~4、大转子区、转子间及全髋部骨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50且<70岁组的血清25OHD水平为(16.88±12.65)ng/mL,显著低于≥70岁组的(20.02±16.37)ng/mL(P=0.033);<50岁组的L1~4骨密度显著高于≥50且<70岁组和≥70岁组(P值均<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股骨颈、大转子区、转子间和全髋部骨密度逐渐降低,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63名男性受试者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13名(20.6%),缺乏32名(50.8%),不足11名(17.5%),充足仅7名(11.1%),不同血清25OHD水平组间L1~4、股骨颈、大转子区、转子间和全髋部骨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70岁组的L1~4骨密度为(1.079±0.316)g/cm2,显著高于≥50且<70岁组的(0.977±0.152)g/cm2(P=0.041)。结论在中国上海健康成年人群中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状况,维生素D的状态与骨密度可能无直接关联,必须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来探讨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不足 骨密度
下载PDF
TCIRG1基因突变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骨硬化症的临床表现及家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汪纯 何进卫 +9 位作者 傅文贞 张浩 顾洁梅 胡伟伟 岳华 柯耀华 胡云秋 李淼 刘玉娟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4070-4072,共3页
目的通过对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骨硬化症(ARO)患儿临床表型和致病基因的研究,提高临床医师对这类少见恶性遗传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此例ARO患儿进行生化指标检测、腹部超声和骨骼X线检查,同时对本例患儿及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进... 目的通过对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骨硬化症(ARO)患儿临床表型和致病基因的研究,提高临床医师对这类少见恶性遗传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此例ARO患儿进行生化指标检测、腹部超声和骨骼X线检查,同时对本例患儿及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进行T细胞免疫调节子1基因(TCIRG1)全编码外显子测序,并以10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基因突变分析的对照。结果该例患儿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4 g/L,血小板24×109/L;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达1 115 U/L;腹部超声检查示肝脾肿大,上肢和胸部X线可见典型的骨密度增高。患儿及其母亲和外祖母均为TCIRG1基因3号外显子第78位核苷酸发生杂合移码突变(3705C/-)携带者。而在100例健康者中未检出该突变。结论新发现的TCIRG1基因外显子3杂合移码突变(3705C/-)是本例ARO患儿的致病突变位点,此基因突变导致脾肿大、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严重的临床表现,因此基因检测对于诊断骨硬化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硬化症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T细胞免疫调节子1基因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及与雌激素β受体基因AluⅠ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汪纯 何进卫 +4 位作者 秦跃娟 张浩 胡伟伟 刘玉娟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及与雌激素β受体(ESR2)基因Alu I多态位点的关系,明确是否存在与疗效有关的基因型。方法为前瞻性研究,入选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平均年龄(64.2±7.7)岁,口服阿仑膦... 目的通过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及与雌激素β受体(ESR2)基因Alu I多态位点的关系,明确是否存在与疗效有关的基因型。方法为前瞻性研究,入选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平均年龄(64.2±7.7)岁,口服阿仑膦酸钠70mg每周一次及钙尔奇D 600mg每天一次治疗一年。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2-4及左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利用PCR-RFLP检测ESR2基因Alu I多态性。结果 67例患者完成阿仑膦酸钠一年治疗,患者腰椎2-4和髋部的骨密度均有显著上升。其中腰椎2-4上升(5.48±4.68)%、股骨颈上升(1.77±4.72)%、大转子区上升(3.81±5.10)%、转子间上升(2.60±3.14)%、总髋部上升(2.50±3.14)%(P值均<0.01);在本研究人群中未发现E3R2基因Alu I位点的AA基因型,Aa基因型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4%和89.6%。治疗前后腰椎和左髋各部位骨密度变化百分比在aa和Aa基因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仑膦酸钠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疗效显著,腰椎骨密度的升高超过髋部,但骨密度的变化与ESR2基因Alu I多态性不相关,不存在与疗效有关的基因型。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对该基因多个多态位点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雌激素受体β基因 多态性 骨密度 绝经后骨质疏松
下载PDF
SUR1基因多态性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性家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汪纯 吴国亭 +3 位作者 于永春 滕小宏 王吉影 李文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465-46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上海地区 2型糖尿病家系SUR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探讨SUR1基因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 上海地区 2型糖尿病家系 5 5个 ,共 2 5 3人。选定SUR1基因 2个多态性位点 ,运用PCR -RFLP方法对每位入选者均进行基因型分析并经... 目的 通过对上海地区 2型糖尿病家系SUR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探讨SUR1基因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 上海地区 2型糖尿病家系 5 5个 ,共 2 5 3人。选定SUR1基因 2个多态性位点 ,运用PCR -RFLP方法对每位入选者均进行基因型分析并经测序证实。测定空腹C肽及胰岛素判断胰岛 β细胞功能 ,并测定体重指数、血压等生理指标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临床指标。结果  (1 )空腹C肽 :1 6号外显子c/t基因型、t/t基因型高于c/c基因型 ,差异存在显著性 ;31号外显子G/A +A/A基因型低于G/G基因型 ,差异存在显著性 ;G/A +A/A +c/c组低于G/G +c/c组 ,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空腹胰岛素 :1 6号外显子 - 3c→t多态性tt纯合子明显高于cc纯合子 ,而 31号外显子AGG→AGA多态性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UR1基因的多态性和突变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一定影响。 1 6号外显子t等位基因携带者空腹C肽较cc纯合子升高。 31号外显子A等位基因携带者空腹C肽较非携带者低。 1 6号外显子tt纯合子空腹胰岛素明显高于cc纯合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1 基因 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胰岛Β细胞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汪纯 马石楠 +2 位作者 杨棋 王洋 戢翰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2949-2951,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用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lactacystin)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单针道双靶点方法在大鼠黑质致密部注射乳胞素,观察大鼠行为变化、黑质细胞形态及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的变... 目的探讨用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lactacystin)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单针道双靶点方法在大鼠黑质致密部注射乳胞素,观察大鼠行为变化、黑质细胞形态及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的变化。结果 注射乳胞素1周后,大鼠出现活动迟缓、震颤、少动、头向健侧倾斜、竖毛等行为改变,阿扑吗啡诱导后出现向左旋转;给药后4周,每组大鼠运动活跃性均低于生理盐水组。病理学检查发现进针部位均有小胶质细胞增生、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肿胀或萎缩;8μg组变化较明显,部分黑质细胞内出现嗜伊红包涵体;2、4、8μg组的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细胞数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注射剂量的提高TH免疫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结论 采用单针道双靶点注射Lactacystin能成功建立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均符合PD要求的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鼠 蛋白酶体抑制剂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及诊治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8
7
作者 汪纯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3期209-213,共5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的复杂疾病,患者骨密度下降、骨骼细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特征为易发生骨折,其最终表现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定义为轻微外伤(如站立或走平路时跌倒...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的复杂疾病,患者骨密度下降、骨骼细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特征为易发生骨折,其最终表现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定义为轻微外伤(如站立或走平路时跌倒的损伤力度)所导致的桡骨远端、髋部、椎体等部位发生的任何类型骨折,其中尤以髋部骨折危害最大,是导致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断 治疗 展望
原文传递
磺酰脲受体1基因与2型糖尿病 被引量:1
8
作者 汪纯 吴国亭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51-153,157,共4页
关键词 磺酰脲受体1 基因 2型糖尿病 病理
下载PDF
医疗健康类App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健康传播中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汪纯 《新闻世界》 2015年第5期117-119,共3页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广大公众面临着不少健康风险,对健康信息需求与日俱增。近些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医疗健康类App应运而生并方兴未艾。医疗健康类App起步虽然迅速,但还存在着内容、用户接受、...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广大公众面临着不少健康风险,对健康信息需求与日俱增。近些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医疗健康类App应运而生并方兴未艾。医疗健康类App起步虽然迅速,但还存在着内容、用户接受、盈利模式、法律监管等方面的问题。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新媒介在健康传播中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医疗健康类App 健康传播
下载PDF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纯 章振林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3期494-496,共3页
医学研究生教育承担了为国家的卫生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未来优秀的医生一定是临床和科研的双面手。为培养有竞争力的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结合本专业的培养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参与式、直观式和讨论式教学法等多种教... 医学研究生教育承担了为国家的卫生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未来优秀的医生一定是临床和科研的双面手。为培养有竞争力的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结合本专业的培养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参与式、直观式和讨论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和临床知识的积累,开展密切联系临床的科学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他们能够成为临床和科研两手都硬的复合型人才打下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科学学位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微格教学法与师范生从教技能的培养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纯 杨孝龙 《安康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79-81,共3页
针对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存在的弊端 ,笔者从我校 96级在“中学物理教学法课”中 ,引入微格教学方法试点 ,提出了可操作训练的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 :微格教学法是培养师范生从教技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师范生 微格教学 教学技能 操作模式 高等师范教育
下载PDF
SUR1基因多态性与脂代谢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汪纯 吴国亭 +3 位作者 于永春 滕小宏 王吉影 王艳波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55-57,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一级亲SUR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探讨SUR1基因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一级亲共114人。选定SUR1基因16号外显子多态性位点,运用PCR-RFLP方法对每位入选者均进行基因型分析并经测序证实。测定空...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一级亲SUR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探讨SUR1基因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一级亲共114人。选定SUR1基因16号外显子多态性位点,运用PCR-RFLP方法对每位入选者均进行基因型分析并经测序证实。测定空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临床指标。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t基因型高于t/t基因型,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SUR1基因16号外显子-3c→t多态性多态性与胆固醇代谢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1 基因 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胆固醇
下载PDF
谈师范生在试讲中的听课与评课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纯 《安康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87-88,共2页
听课和评课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交流形式。组织好师范生在试讲中同组同学之间的听课和评课 ,是提高学生讲课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就当前高师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的现状 ,谈谈自己的一点教学体会。
关键词 师范生 试讲 听课 评课 课堂教学 职业技能培训 师范教育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文婕 傅文贞 +2 位作者 何进卫 汪纯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口服阿仑膦酸钠以及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12月-2016年1月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中筛选出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至少1年和接受唑来膦酸治疗至少1年的妇女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 目的回顾性分析口服阿仑膦酸钠以及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12月-2016年1月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中筛选出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至少1年和接受唑来膦酸治疗至少1年的妇女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口服阿仑膦酸钠组(70 mg/周)以及静脉注射唑来膦酸组(5 mg/年),所有患者均口服碳酸钙600 mg/d和维生素D 125 IU/d。采集所有患者基线及治疗12个月后腰椎L1-4、股骨颈和全髋部位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I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carboxy-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等资料,进行组间及药物治疗前后对照。结果阿仑膦酸钠组患者平均年龄(66.48±8.39)岁,唑来膦酸组患者平均年龄(65.11±7.69)岁。治疗12个月后,阿仑膦酸钠组腰椎BMD上升(5.46±4.42)%、股骨颈BMD上升(2.81±3.83)%,全髋BMD上升(2.72±2.76)%(均P<0.001)。唑来膦酸组腰椎BMD上升(6.66±6.37)%、股骨颈BMD上升(1.97±3.13)%,全髋BMD上升(2.20±3.63)%(均P<0.001)。分别比较两药物组腰椎、股骨颈、全髋BMD以及β-CTX变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16、0.132、0.312、0.066)。结论阿仑膦酸钠70 mg/周和唑来膦酸5 mg/年治疗1年均能够显著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的腰椎以及髋部BMD,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阿仑膦酸钠 唑来膦酸 骨密度
下载PDF
国人COL1A1和COL1A2突变致成骨不全家系内表型不一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浩 汪纯 +6 位作者 岳华 顾洁梅 胡伟伟 何进卫 傅文贞 魏占英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2-539,共8页
目的观察123个汉族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家系中存在表型不一的家系比率,并探讨导致同一突变不同表型的潜在机制。方法分析123个汉族OI家系(包括以往研究的117个家系)中存在表型不一的家系比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目的观察123个汉族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家系中存在表型不一的家系比率,并探讨导致同一突变不同表型的潜在机制。方法分析123个汉族OI家系(包括以往研究的117个家系)中存在表型不一的家系比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SNa Pshot分型技术检测21个家系先证者及其表型不一家系成员的血液和口腔黏膜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中COL1A1和COL1A2基因21个SNP位点的分型,从而检查体细胞样本的嵌合率。同时检测2个存在COL1A2基因同一突变(c. 1009G>A)家系的甲基化程度差异。结果在123个OI家系中,21个(17. 1%)家系存在表型不一,仅1例先证者的父亲显示体细胞基因镶嵌,其血液中有43. 1%突变等位基因,口腔上皮细胞有39. 6%的突变等位基因。在2个存在COL1A2基因同一突变(c. 1009G>A)的家系中,2例先证者的甲基化程度均高于其母亲。结论国人OI家系内COL1A1和COL1A2基因同一突变发生不同表型的比率为17%。在这21个表型不一的家系中只有1例(4. 8%)先证者的父亲存在体细胞镶嵌。甲基化程度可能与表型严重程度有关。在遗传咨询时,对先证者无临床表型的家属进行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COL1A1 COL1A2 突变 不同表型
下载PDF
X连锁显性低血磷性佝偻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致病基因鉴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丽 徐杨 +6 位作者 戚露月 顾洁梅 胡伟伟 汪纯 高超 岳华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6-346,共11页
目的 分析X连锁显性低血磷性佝偻病(X-linked dominant hypophosphatemia,XLH)患者的临床表型、生化特点及X染色体上内肽酶同源磷调节基因(phosphate-regulating gene with homologies to endopeptidase on the X chromosome, PHEX )突... 目的 分析X连锁显性低血磷性佝偻病(X-linked dominant hypophosphatemia,XLH)患者的临床表型、生化特点及X染色体上内肽酶同源磷调节基因(phosphate-regulating gene with homologies to endopeptidase on the X chromosome, PHEX )突变特征。方法 收集2016至2018年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的19例XLH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 PHEX 基因突变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成纤维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水平。结果 确诊 19例 PHEX 突变导致XLH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2例;9例为散发;共鉴定出13个不同 PHEX 突变位点,5个新发突变。未成年患者身高均低于同年龄组,4例低于同年龄组1个标准差,4例低于同年龄组2个标准差。成年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身高分别为130 cm ( n =1)和142(134~146)cm( n =6)。不同程度的骨痛 5/11 例,牙齿疾患10/11例,下肢弯曲畸形16/16例。XLH患者血清全段FGF23水平[80.8(45.0~ 141.9)pg/mL ]存在不同程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40.6(33.9~51.8)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2)。结论本研究丰富了 PHEX 基因致病的表型谱及突变谱;散发病例高发,应避免散发患者的漏诊、误诊;需重视基因鉴定及产前诊断对该病预防及诊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显性低血磷性佝偻病 X染色体上内肽酶同源磷调节基因 突变 血清成纤维生长因子23
下载PDF
PC-1基因K121Q变异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永春 李智 +3 位作者 李晶华 滕小洪 汪纯 赵敏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浆细胞膜糖蛋白(PC1)基因4号外显子K121Q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DNA测序等技术检测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98名正常糖耐量对照者... 目的探讨浆细胞膜糖蛋白(PC1)基因4号外显子K121Q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DNA测序等技术检测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98名正常糖耐量对照者PC1基因K121Q的多态性分布情况,同时采用PCR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 SSCP)筛查该区域其他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生有关的多态性位点。结果糖尿病患者中KK基因型143例(86.67%),KQ基因型22例(13.33%),QQ基因型0例(0.00%),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3.33%和6.67%;正常对照组中KK基因型85例(86.73%),KQ基因型12例(12.25%),QQ基因型1例(1.02%),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2.86%和7.14%,2组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Q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R)、血糖、胰岛素、血脂等均略高于KK基因型的患者,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Q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欧洲白种人。结论目前尚不能确定PC1基因K121Q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PC1基因的K121Q多态性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浆细胞膜糖蛋白基因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低骨量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顾洁梅 何进卫 +10 位作者 肖文金 胡伟伟 张浩 胡云秋 李淼 傅文贞 刘玉娟 汪纯 柯耀华 岳华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0年第3期171-177,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女性低骨量的关系。方法 378名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1.1±7.0)岁,其中260名健康男性、110例骨量减少和8例骨质疏松患者]和334名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58.4±...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女性低骨量的关系。方法 378名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1.1±7.0)岁,其中260名健康男性、110例骨量减少和8例骨质疏松患者]和334名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58.4±6.3)岁,其中148名健康女性、153例骨量减少和33例骨质疏松患者]共712人,均为居住在上海30年以上汉族人。用双能X线测量仪检测上述受试者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按照股骨颈BMD低于同性别正常峰值BMD的-1~-2.5和-2.5标准差为标准诊断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排除继发性低骨量。检测VDR基因FokⅠ、ApaⅠ、CDX 2位点ESR 1基因的PvuⅡ和Xba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结果 378名老年男性中,FokⅠ的基因型频率为FF(28.0%)、Ff(50.0%)和ff(22.0%),Ap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AA(9.5%)、Aa(43.4%)和aa(47.1%);CDX 2的基因型频率为AA(22.2%)、AG(45.8%)和GG(32.0%);PvuⅡ的基因型频率为PP(14.1%)、Pp(46.0%)和pp(39.9%);Xb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XX(5.0%)、Xx(36.8%)和xx(58.2%)。334名老年女性中,FokⅠ的基因型频率为FF(25.7%)、Ff(55.1%)和ff(19.2%),Ap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AA(10.2%)、Aa(44.0%)和aa(45.8%);CDX 2的基因型频率为AA(22.8%)、AG(47.9%)和GG(29.3%);PvuⅡ的基因型频率为PP(9.9%)、Pp(45.2%)和pp(44.9%);Xb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XX(2.1%)、Xx(36.8%)和xx(61.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老年男性和女性的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上述基因SNP频率分布未见差异(P均>0.05)。结论 VDR的FokⅠ、ApaⅠ及CDX 2位点和ESR 1的PvuⅡ及XbaⅠ位点多态性可能不是纳入本研究汉族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风险因子,尚需更大样本量的实验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1 单核苷酸多态性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大鼠去卵巢后血清酶和骨元素镁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国亭 汪纯 +1 位作者 韩玉麒 于永春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8期2534-2535,共2页
目的观察大鼠去卵巢后血中3种磷酸酶和骨元素的变化,探讨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质疏松的原理。方法60周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平均体质量(385±13)g,手术前取血,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 目的观察大鼠去卵巢后血中3种磷酸酶和骨元素的变化,探讨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质疏松的原理。方法60周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平均体质量(385±13)g,手术前取血,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实验组切除双侧卵巢,对照组假性切除卵巢,继续饲养6个月后,取血清测定上述3种磷酸酶活性,30只大鼠全部处死,取髂骨,测定骨的元素含量。用中子活化方法测定骨的钙、镁、钠、锰、锶和钾元素的含量。结果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为(21.2±7.1),(19.3±4.8)和(15.1±3.5)U/L,术后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为(15.4±5.8),(12.9±2.4)和(5.6±1.1)U/L,摘除卵巢后上述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降低(P<0.001)。大鼠切除卵巢后实验组髂骨镁元素含量为(4.32±0.2O)mg/g,对照组为(5.12±0.15)mg/g。实验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12.40,P<0.001)。钙、钠、锰、锶和钾元素含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大鼠去卵巢6个月后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髂骨的镁元素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大鼠 血清 骨元素 雌激素下降 骨质疏松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神经导航手术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附56例报告)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岳 吴高贤 +4 位作者 戢翰升 唐振刚 汪纯 任妮丽 李彩丽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52-153,157,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结合皮层脑电监测在难治性颞叶癫痫(TLE)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难治性TLE的可能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前颞叶及海马切除术治疗的56例难治性TLE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神经导航手术,术前行视频脑电图(V-EEG)...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结合皮层脑电监测在难治性颞叶癫痫(TLE)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难治性TLE的可能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前颞叶及海马切除术治疗的56例难治性TLE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神经导航手术,术前行视频脑电图(V-EEG)和MRI定位癫痫灶,术中行颞叶皮层电极描记(ECoG)异常脑电区。结果 本组术前癫痫灶定位率为100%。术后随访2~3年,按Engle标准评定疗效:Ⅰ级50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1例;本组患者治愈率达到89.29%(50/56),总有效率为98.21%(55/56)。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病理学确诊为海马硬化46例,占82.14%(46/56);伴双重病理现象35例,占62.50%(35/56)。结论 难治性TLE多因脑组织结构异常所致;应用神经导航和ECoG监测可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颞叶癫痫 神经导航 皮层电极描记 皮层脑电图 显微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