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将少年情怀保持到永远——访知名学者汲安庆
1
作者 王莉 汲安庆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第3期41-45,共5页
让“教学相长”这一教疗乌托邦变为现实。王莉:安庆老师好!您可以说是教师界的“全能王”,小学、中学、大学都教过。说心里话,您最喜欢教哪个阶段的学生?为什么?另外,于小学、中学、大学中,您觉得自己最适合在哪个阶段当老师?当了这么... 让“教学相长”这一教疗乌托邦变为现实。王莉:安庆老师好!您可以说是教师界的“全能王”,小学、中学、大学都教过。说心里话,您最喜欢教哪个阶段的学生?为什么?另外,于小学、中学、大学中,您觉得自己最适合在哪个阶段当老师?当了这么多年老师,对自己最满意的一个方面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师 教学相长 王莉 全能王 小学 中学 安庆 乌托邦
原文传递
寻求“知”“情”“意”“行”素养的和谐发展——关于汉语言文学师范生专业学习的访谈
2
作者 汲安庆 钟桢楠 《学语文》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强师计划”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厚植自我的教学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蓄势蓄能,需要有课程融合与生命会通的思想自觉,注意博学、深学、活学,从语文解读、教学设计精致化、师生对话艺术等角度立体地涵育教育教学智慧... “强师计划”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厚植自我的教学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蓄势蓄能,需要有课程融合与生命会通的思想自觉,注意博学、深学、活学,从语文解读、教学设计精致化、师生对话艺术等角度立体地涵育教育教学智慧。还应围绕卓越心像的建构,注意学养积淀、学识磨砺、精神创造与情怀陶养的和谐统一,深度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意行素养 课程融合 生命会通 教育智慧 专业发展
下载PDF
在三重对话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杨树丰《好的故事》教学实录与研习
3
作者 汲安庆 夏熙文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23期75-79,共5页
教学实录(执教:杨树丰)。一、揭题,展示预学。师:课前我们谈了“雅”字,“雅”有高尚的意思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就要读好书,读经典。这本书就是一部经典作品,书名叫——。生:《野草》师:作者是——。生:鲁迅。
关键词 预学 读好书 《野草》 教学实录 揭题 学生的思维 经典作品 读经典
下载PDF
指向言语表现与创造的阅读教学——何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例研习
4
作者 汲安庆 张哲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3期26-31,共6页
教学实录(执教:何捷)一、预热,聊聊“我的志向”师(板书:志):请看老师写的这个“志”字,上“士”下“心”。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或是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能称为“士”。而“志”就是“士”经过用“心”的思考立下... 教学实录(执教:何捷)一、预热,聊聊“我的志向”师(板书:志):请看老师写的这个“志”字,上“士”下“心”。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或是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能称为“士”。而“志”就是“士”经过用“心”的思考立下的志向。(板书:立志)说说你小时候立下的志向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地位 教学实录 板书 阅读教学 教例 志向 表现与创造 研习
下载PDF
追求致用、致美与致在的统一——王崧舟《长相思》教学实录与研习
5
作者 汲安庆 邓钰凡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15期45-50,共6页
教学实录(执教:王崧舟)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 教学实录(执教:王崧舟)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要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们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长相思》 首词 乡愁 张籍 教学实录 王安石
下载PDF
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育浸润的层次、原则与实践
6
作者 汲安庆 项蕾蕾 《福建教育》 2024年第33期44-48,共5页
语文阅读教学注重美育浸润是对“知情意素养”和谐培育传统的呼应,也是对当下重应需、轻应性,重科学、轻审美,重眼前、轻长远的教育倾向的反拔。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浸润,应聚焦文本的言语内容、言语形式和言语气韵三个层面,遵循科学... 语文阅读教学注重美育浸润是对“知情意素养”和谐培育传统的呼应,也是对当下重应需、轻应性,重科学、轻审美,重眼前、轻长远的教育倾向的反拔。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浸润,应聚焦文本的言语内容、言语形式和言语气韵三个层面,遵循科学与审美相乘、熟悉与陌生相乘、自我与他人相乘的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体用结合、辨类析篇、生命融合、积极语用,引导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建构,切实体悟文本的情思之美,作者的言语人格之美、言语创造之美等,使他们爱上语文、爱上学习、爱上生活,实现致用、致美、致在的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美育浸润 生命融合 言语表现与创造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的策略——以《论语》为例
7
作者 李耀平 汲安庆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共4页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当今中学语文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的重要命题。针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中存在的功利化、狭隘化、肤浅化等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原生态通读、审辩式精读、创造性转化等方式,积淀学生人文底蕴,提...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当今中学语文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的重要命题。针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中存在的功利化、狭隘化、肤浅化等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原生态通读、审辩式精读、创造性转化等方式,积淀学生人文底蕴,提升其思维品质,为言语生命生长蓄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通读 审辩式精读 创造性转化 《论语》
原文传递
吕叔湘语文体性观及其当代教学启示
8
作者 刘涵 汲安庆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9期3-8,共6页
吕叔湘的语文体性观强调要把语文课当作语文课来教,在价值取向上倡导立定脚跟,增强本领,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学科性质上突出语言和文字的关系;在教学原则上强调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追求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在... 吕叔湘的语文体性观强调要把语文课当作语文课来教,在价值取向上倡导立定脚跟,增强本领,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学科性质上突出语言和文字的关系;在教学原则上强调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追求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在教学方法上讲究听说读写并重,发掘探讨与创发。从中,不仅能见出他对语文教育本体性、科学性、实用性的重视,也能见出他对学生的深眷关怀,对语文教育精神道统的坚守。这对当下语文界忙于跨学科学习而丧失语文体性,忙于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而忘却语言文字训练的浮华喧嚣之风,是很有力的遏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叔湘 语文体性观 立定脚跟 听说读写 教学启示
下载PDF
整本书专题阅读的选题、实践与指向——《红楼梦》导读教学实录研习
9
作者 张安群 汲安庆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6期72-78,共7页
张安群老师的《红楼梦》导读教例,对整本书专题阅读教学颇富启示:选题应基于学生阅读之惑,且聚焦篇性揭秘,并与学术前沿保持密切思想呼应。在教学设计与探究过程中,应注意课眼、课脉与课气的统一,使教材层面知识、师生层面知识、文化语... 张安群老师的《红楼梦》导读教例,对整本书专题阅读教学颇富启示:选题应基于学生阅读之惑,且聚焦篇性揭秘,并与学术前沿保持密切思想呼应。在教学设计与探究过程中,应注意课眼、课脉与课气的统一,使教材层面知识、师生层面知识、文化语境层面知识共生共荣。在教学价值取向上,则应追求消遣性阅读、功能性阅读、发展性阅读的和谐统一,充分激活学养,为表现与创造蓄势蓄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专题探究 篇性揭秘 发展性阅读
下载PDF
“应需”旗帜下诗意的无声运行——叶圣陶语文教育观中“潜在诗意”的审视 被引量:6
10
作者 汲安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观,一言以蔽之:"应需"。即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但是,因为有"潜在诗意"的反拨,他语文教育思想中的语境主体和诗意主体构成了一种饶有趣味的相反相成,反而消解了他刻意强调的功利取向和实利追求...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观,一言以蔽之:"应需"。即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但是,因为有"潜在诗意"的反拨,他语文教育思想中的语境主体和诗意主体构成了一种饶有趣味的相反相成,反而消解了他刻意强调的功利取向和实利追求。于是,他的语文教育观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归了诗性和人文性,从而使语文教育固守了应有的"体性",并强化了人的"确证",指向了"终极关怀",也使他的语文教育观,或者说用生命写就的教育文本,显示出恒久而动人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诗意 应需指向 语文体性
下载PDF
一个被尘封的美学存在——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论 被引量:7
11
作者 汲安庆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32-156,共25页
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是民国时期语文教育中的一道魅力风景。本是为了追求语文的科学化,捍卫语文的体性,提升教育的品质,但因为在形式本体的建构中,既注意形式知识的积累与化用,又关注语感的训练、情味的体验、诗趣的领略、人格的陶冶... 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是民国时期语文教育中的一道魅力风景。本是为了追求语文的科学化,捍卫语文的体性,提升教育的品质,但因为在形式本体的建构中,既注意形式知识的积累与化用,又关注语感的训练、情味的体验、诗趣的领略、人格的陶冶,所以他的形式观既有技道相融的充实之美,又有悦目愉情的自洽之美、主体力量的张扬之美。这不仅对当时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语文教育现状是一种有力的反拨,对当下语文教育中"工具理性"盛行、"价值理性"受挫的不良趋向,还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整体感、生命感、美感严重缺失的状况,更是一种有力的矫治。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有诸种误读,这种个性化的美学存在一直被忽视,尘封日久。基于此,系统、深入地厘清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的层级、样态、内涵、流变,客观、辩证地估定其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形式美学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探讨其对当下语文教育的哲学启迪和实践意义,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丏尊 语文教育 体性 自洽 科学化 形式美学
下载PDF
美学的胜利:“不雅”更能抒深情——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营构 被引量:5
12
作者 汲安庆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嘶哑的鸟”“腐烂的鸟”是艾青诗作《我爱这土地》中的两个“不雅”意象,却成了该诗独特的形式秘妙:既奠定了全诗激越、深情而忧郁的情感基调,又完成了诗歌情志脉主体的营构,且揭示了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内涵,这是诗人美学的胜利。... “嘶哑的鸟”“腐烂的鸟”是艾青诗作《我爱这土地》中的两个“不雅”意象,却成了该诗独特的形式秘妙:既奠定了全诗激越、深情而忧郁的情感基调,又完成了诗歌情志脉主体的营构,且揭示了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内涵,这是诗人美学的胜利。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津津乐道的诗中意象群的紧凑、有层次感,“假如思维”的新奇表现视角,“嘶哑的鸟”→“腐烂的鸟”→“含泪的我”这一不断变奏的情志脉,才会染上艾青的独特风格,显得熠熠生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雅 独感 美学胜利 情感变奏
原文传递
《陈情表》表意结构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汲安庆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7,共4页
评价李密的《陈情表》,人们多着眼于“情”。宋人赵与时《宾退录》卷九引时人安子顺语云:“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评价李密的《陈情表》,人们多着眼于“情”。宋人赵与时《宾退录》卷九引时人安子顺语云:“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读而堕泪,这是言慈孝之情的感染力。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在其选编的《古文观止》中评道:“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这是言意切情真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情表 李令伯 《出师表》 诸葛孔明 祭十二郎文 子顺 吴调 宾退录 言意 蜀汉政权
下载PDF
夏丏尊语文阅读教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汲安庆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84-94,共11页
阅读对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心灵成长、精神气象有着重要的影响。民国时期,因为处于白话与文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转型的接口,语文阅读教育方面的争鸣尤炽:阅读以语体文为主,还是以文言文为主?侧重应用文,还是文学文?强化默读,还是诵读?... 阅读对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心灵成长、精神气象有着重要的影响。民国时期,因为处于白话与文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转型的接口,语文阅读教育方面的争鸣尤炽:阅读以语体文为主,还是以文言文为主?侧重应用文,还是文学文?强化默读,还是诵读?读书是装饰、致用,还是其他?阅读教学注意得意忘言,还是得言忘意……对这些问题,夏丏尊均作出了细致深入而又高屋建瓴的思考,并形成了广涉中西、博通古今,生命融合、养成能力,多元共生、意在读外的语文阅读教育思想,为现代语文教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观约取 丰富生活 养成能力 无为而读
下载PDF
悲凉之好与淡雅“享虐”——也品《故都的秋》的“悲凉之味” 被引量:2
15
作者 汲安庆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4,共6页
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重在写“秋味”。钱理群指出:秋味在开章第一段便被提出了,以后各段不断地重复(强调):“秋的味”,秋雨“下得有味”,文人写得“有味”,“秋的深味”,秋的“回味”……一气贯到底,确实让人“回... 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重在写“秋味”。钱理群指出:秋味在开章第一段便被提出了,以后各段不断地重复(强调):“秋的味”,秋雨“下得有味”,文人写得“有味”,“秋的深味”,秋的“回味”……一气贯到底,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都的秋》 悲凉 淡雅 郁达夫 钱理群 名篇
原文传递
视角、融合与创造——试论文本解读中对中西文艺理论的审美化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汲安庆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4年第1期16-21,共6页
文学作品的解读要以审美解读为终极目标。审美解读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解读视角非常重要。解读者的不同眼光、实力、个性,决定不同的解读视角。但视角的选择必须遵循特定的审美传统或审美惯例。选择好的视角就进入文本解读的“稳境”... 文学作品的解读要以审美解读为终极目标。审美解读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解读视角非常重要。解读者的不同眼光、实力、个性,决定不同的解读视角。但视角的选择必须遵循特定的审美传统或审美惯例。选择好的视角就进入文本解读的“稳境”;而从“有意味的瞬间”切入,实现和作者或文本中人物生命的融合,则是进入文本解读的“醇境”;如果解读中有个性化的发现与创造,就进入了文本解读的“化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语文教学 文本解读 审美
下载PDF
视角、融合与创造——试论文本解读中对中西文艺理论的审美化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汲安庆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1-38,共8页
传统观念认为,文本解读中,一种理论就是一种视角。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先入为主,嫁接组合的机械、生硬倾向也是明显的。高质量的文本解读,一定会注意中西文艺理论的审美化用。惟其如此,情感得以滋养、想象得以放飞、思想得以灵动的审美... 传统观念认为,文本解读中,一种理论就是一种视角。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先入为主,嫁接组合的机械、生硬倾向也是明显的。高质量的文本解读,一定会注意中西文艺理论的审美化用。惟其如此,情感得以滋养、想象得以放飞、思想得以灵动的审美之旅才会成为可能。其间,个性化视角的切入,生命体验的主动融合,精神生命的积极创造,显得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角选择 生命融合 审美创造
下载PDF
在动态平衡中寻找“自我”的量度——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对散文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汲安庆 史玮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8-46,50,共10页
当下的散文教学,开始关注"类性"与"篇性"的和谐。但由于对何谓散文的类性,何谓散文的篇性,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一直歧见迭出,莫衷一是,导致散文教学在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体性的捍卫,审美的熏陶等方面,依然限于... 当下的散文教学,开始关注"类性"与"篇性"的和谐。但由于对何谓散文的类性,何谓散文的篇性,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一直歧见迭出,莫衷一是,导致散文教学在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体性的捍卫,审美的熏陶等方面,依然限于盲目、随意和无序。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因为关注在审智与审美,纪实与抒情,单纯与丰富,内敛与奔放,特殊与一般的互动中,寻觅和确认自我的量度,特别是注重细部分析与整体气韵把握的和谐,通过比较与重构,在熟意中翻出新意,追求在知、情的修养中磨砺敏锐语感,因此对散文教学中如何把握"类性"与"篇性"的统一具有丰富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性 篇性 自我 量度 平衡
下载PDF
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观之辨正 被引量:1
19
作者 汲安庆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48-155,共8页
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观本是为了追求语文的科学化,捍卫语文的体性,提升教育的品质,但因为在形式本体的建构中,既注意形式知识的积累,又关注语感的训练、情味的体验、诗趣的领略与人格的陶冶,所以不仅对当时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语文教育现... 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观本是为了追求语文的科学化,捍卫语文的体性,提升教育的品质,但因为在形式本体的建构中,既注意形式知识的积累,又关注语感的训练、情味的体验、诗趣的领略与人格的陶冶,所以不仅对当时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语文教育现状是一种有力的反拨,对当下语文教育中"工具理性"盛行,"价值理性"受挫的不良趋向,还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整体感、生命感、美感严重缺失的状况,更是一种有力的矫治。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有诸种误读,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观中很多深刻、丰富的思想价值一直未得到积极、有效的开掘和利用。基于此,深入、系统地梳理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观的发展流脉,对之加以理性地辨正,客观地估定其语文学意义和价值,便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形式观 语文体性 流变 辨正
下载PDF
《归园田居(其一)》中的“三乐” 被引量:1
20
作者 汲安庆 李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5,共5页
《归园田居(其一)》堪称陶渊明告别官场,回归田园的“第一快诗”。“快”集中体现在“三乐”上:发现之乐、自由之乐和清新之乐。称其为“第一”,并非仅指写作顺序上的“第一”,更指思想认识高度、深度上的第一,自由、快乐强度、... 《归园田居(其一)》堪称陶渊明告别官场,回归田园的“第一快诗”。“快”集中体现在“三乐”上:发现之乐、自由之乐和清新之乐。称其为“第一”,并非仅指写作顺序上的“第一”,更指思想认识高度、深度上的第一,自由、快乐强度、浓度上的第一,体察事物敏度、新度上的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顺序 思想认识 陶渊明 自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