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积分模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26
1
作者 沈丰菊 张克强 +3 位作者 李军幸 黄治平 郑向群 唐杰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72-280,共9页
目前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是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对现有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典型工程处理效果和运行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从经济、技术、环境3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与... 目前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是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对现有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典型工程处理效果和运行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从经济、技术、环境3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分层模糊积分模型对15种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最终筛选出三级塘生物生态强化处理技术、户用生态滤池、厌氧-(兼氧)-人工湿地、生物接触氧化-生态沟渠、一体化净化槽、厌氧-兼氧-好氧三级生物滤池、厌氧-土地处理、生态滤池-生态塘、厌氧-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地埋式微动力氧化沟10种技术模式,推荐作为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典型技术模式。该文对中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污水处理 数学模型 农村生活污水 综合赋权法 模糊测度 模糊积分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层叠笼密闭蛋鸡舍NH_3、CO_2、PMPM2.5、PMM10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沈丰菊 郑长山 +1 位作者 李茜 张克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1-37,共7页
试验以层叠笼密闭蛋鸡舍为研究对象,以NH_3、CO_2和颗粒物(PM2.5和PM10)及舍内温度、相对湿度为主要检测指标,采用DL-31系列检测仪连续测定,分析层叠笼密闭蛋鸡舍内CO_2、NH_3、PM2.5和PM10浓度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 试验以层叠笼密闭蛋鸡舍为研究对象,以NH_3、CO_2和颗粒物(PM2.5和PM10)及舍内温度、相对湿度为主要检测指标,采用DL-31系列检测仪连续测定,分析层叠笼密闭蛋鸡舍内CO_2、NH_3、PM2.5和PM10浓度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鸡舍内NH_3浓度范围为0~15.0 mg/m^3;CO_2浓度为814.2~3 509.8 mg/m^3;PM2.5浓度为0~378.7 mg/m^3;PM10浓度为0.3~1 439.9 mg/m^3。舍内CO_2、NH_3和PM2.5、PM10浓度主要受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光照度等因素影响;冬、春季节,舍内NH_3浓度与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之间呈较显著正相关性(P<0.05),夏季则呈现负相关性;冬、春、夏季CO_2浓度与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之间呈现较显著正相关性(P<0.05),秋季则呈现负相关性;不同季节舍内PM2.5与PM10之间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春、夏两季舍内CO_2浓度和NH_3浓度呈现较显著正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 CO2 PM2.5 PM10 层叠笼密闭蛋鸡舍
原文传递
咸宁市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践与生态补偿政策案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沈丰菊 赵润 张克强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0期44-49,共6页
农业清洁生产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环境、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节能减排、增效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在咸宁市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践与生态补偿政策研究,总结出了茶叶—桂花套作有机种植模式、猪—... 农业清洁生产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环境、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节能减排、增效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在咸宁市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践与生态补偿政策研究,总结出了茶叶—桂花套作有机种植模式、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休闲观光有机果园模式和葡萄生态种植模式等立体种养模式,为建立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清洁生产 生态补偿 政策措施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农业废水无害化处理工程技术集成及区域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沈丰菊 张克强 杨鹏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第2期56-59,共4页
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废水处理工程的实地调查和比较分析,构建农业废水无害化处理工程集成技术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对典型技术模式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区域农业废水处理工程模式,对农业环境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业废水 技术集成 模式构建
下载PDF
松木慢速热解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沈丰菊 王丽红 易维明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
以红松为原料,从升温速率(5、10和15℃/min)、生物质颗粒粒径(120~180、180~380和380~830μm)以及试样量(4、6和8 mg)等3个影响生物质慢速热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粒径和试样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升温速率的... 以红松为原料,从升温速率(5、10和15℃/min)、生物质颗粒粒径(120~180、180~380和380~830μm)以及试样量(4、6和8 mg)等3个影响生物质慢速热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粒径和试样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生物质的热失重曲线略向高温方向偏移;在试样量和升温速率一定的情况下,反应速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重分析 慢速热解
下载PDF
农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沈丰菊 张克强 杨鹏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3年第4期45-49,共5页
对我国农业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和工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索并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径流水和畜禽养殖场废水无害化处理典型技术模式进行评价验证。验证结果... 对我国农业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和工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索并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径流水和畜禽养殖场废水无害化处理典型技术模式进行评价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农业废水处理工程的技术水平和运行状况评价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比较吻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水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下载PDF
西南地区农业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其综合利用工程技术模式 被引量:2
7
作者 沈丰菊 张克强 杨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236-240,243,共6页
通过对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废弃物污染与利用技术现状的分析,从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生活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西南地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模式,为实现区域农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利用提供参考,对于改善农村... 通过对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废弃物污染与利用技术现状的分析,从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生活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西南地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模式,为实现区域农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利用提供参考,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污染现状 综合利用 工程技术 模式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黄治平 张克强 +3 位作者 沈丰菊 马友华 翟中葳 孙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9-184,共6页
通过对巢湖流域9个县市典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巢湖流域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有分散式厌氧-人工湿地集中处理、三水分离处理、污水收集集中处理和一体化设备集中处理等4种模式。其中分散式厌氧-人工湿地集... 通过对巢湖流域9个县市典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巢湖流域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有分散式厌氧-人工湿地集中处理、三水分离处理、污水收集集中处理和一体化设备集中处理等4种模式。其中分散式厌氧-人工湿地集中处理模式能减轻黑水管网布设的费用,在规划良好的村庄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污水处理模式;三水分离模式主要是就地处理冲厕黑水,该模式投资比较省,无需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可在经济水平落后且远离河流等公共水域的村庄应用;集中处理模式和一体化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具有污水处理可控的优点,但需要完善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投资费用高昂,在经济发达且良好规划的新村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处理模式 巢湖流域
下载PDF
能源作物甜高粱及其可供应性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赵立欣 张艳丽 沈丰菊 《可再生能源》 CAS 2005年第4期37-40,共4页
甜高粱是一种具有优良特性的能源作物,在我国利用甜高粱生产燃料酒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在详细介绍了甜高粱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对我国甜高粱新品种的研究和开发现状进行了汇总分析,对今后我国发展能源作物甜高粱的土地可供应性... 甜高粱是一种具有优良特性的能源作物,在我国利用甜高粱生产燃料酒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在详细介绍了甜高粱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对我国甜高粱新品种的研究和开发现状进行了汇总分析,对今后我国发展能源作物甜高粱的土地可供应性和生产燃料酒精的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燃料酒精 可供应性
下载PDF
户用沼气池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被引量:40
10
作者 郝先荣 沈丰菊 《可再生能源》 CAS 2006年第2期4-6,共3页
根据我国户用沼气池发展现状,提出了户用沼气池综合效益评价方法,首次提出并界定了采用沼气池初始投入、直接能源产出、直接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指标进行效益的评价,避免了过去对效益评价的不可比性和因考虑到间接效益而引起的评... 根据我国户用沼气池发展现状,提出了户用沼气池综合效益评价方法,首次提出并界定了采用沼气池初始投入、直接能源产出、直接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指标进行效益的评价,避免了过去对效益评价的不可比性和因考虑到间接效益而引起的评价困难,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用沼气池 直接能源产出 直接经济效益
下载PDF
英国农业生态补偿先进做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润 王风 +3 位作者 赵长海 沈丰菊 张莉 张克强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7-170,共4页
本文阐述了英国农业政策管理机制以及环境友好型生态补偿实践做法。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分别从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农业服务3个方面提出以农业产业为核心,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循环发展;以农民为本,建立农民教育体系;增强农业服务意... 本文阐述了英国农业政策管理机制以及环境友好型生态补偿实践做法。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分别从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农业服务3个方面提出以农业产业为核心,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循环发展;以农民为本,建立农民教育体系;增强农业服务意识,拓宽农业公共服务领域等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管理机制 环境友好型 生态补偿 农民教育 农业公共服务
下载PDF
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治平 张克强 +4 位作者 胥福京 沈丰菊 翟中葳 李军幸 杜连柱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从给水排水规划、工艺设计、施工管理、运行费用、运行监管、产权明晰和运行管理考核体系等方面对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为如何保证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运行 管理机制 巢湖流域
下载PDF
欧盟农村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以苏格兰农村优先支持计划为例
13
作者 张莉 申进忠 +2 位作者 沈丰菊 张克强 赵润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0期3980-3985,共6页
以苏格兰农村优先支持计划为例,探讨欧盟农村生态补偿政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依次阐述苏格兰政策实施目标和操作程序,包括意图陈述、建议书、评估审查、签署农村发展协议、资金申请和监督检查、违约和惩罚6个步骤。其中,保持国家政策与... 以苏格兰农村优先支持计划为例,探讨欧盟农村生态补偿政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依次阐述苏格兰政策实施目标和操作程序,包括意图陈述、建议书、评估审查、签署农村发展协议、资金申请和监督检查、违约和惩罚6个步骤。其中,保持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的一致性,在生态目标和资金补贴方面建立密切联系;完善的评估程序和科学的补偿制度,促进了环境友好型措施的持续实施;配套的检查监督和违约惩罚机制,保障了资金支付的执行力等,这三方面对中国现行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建构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兰 农村优先支持计划 生态补偿 经验启示 农村发展协议 评估
下载PDF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后备母猪氮磷污染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雷 王喆 +3 位作者 张克强 沈丰菊 赵润 李佳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9-1335,共7页
为明确生猪养殖氮磷污染物排放规律,以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结合种猪性能测定系统,对后备母猪全生育期内饲料和粪尿样品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饲料中氮素和磷素含量变化较小,且氮磷比为14.41±2... 为明确生猪养殖氮磷污染物排放规律,以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结合种猪性能测定系统,对后备母猪全生育期内饲料和粪尿样品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饲料中氮素和磷素含量变化较小,且氮磷比为14.41±2.91。不同生育期间猪粪和猪尿样品氮磷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总氮>硝态氮>铵态氮,且猪尿总氮排放量明显高于猪粪。全生育期内每头仔猪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为2 059.78 g和28.71 g,分别占饲料氮磷投入总量的52.87%和1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养殖场 后备母猪 污染物排放
下载PDF
猪粪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沈丰菊 韩建华 +1 位作者 赵润 张克强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6-474,共9页
为研究猪粪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变化特征,以天津市某猪场为例,连续4年开展猪粪中7种主要重金属的定位监测,分析猪粪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季节性和周年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猪粪中重金属种类以锌(Zn)、铜(Cu)、铬(Cr)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1... 为研究猪粪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变化特征,以天津市某猪场为例,连续4年开展猪粪中7种主要重金属的定位监测,分析猪粪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季节性和周年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猪粪中重金属种类以锌(Zn)、铜(Cu)、铬(Cr)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1192.37±153.33)、(188.67±40.53)mg·kg^(-1)和(83.76±58.79)mg·kg^(-1),铅(Pb)、镉(Cd)、砷(As)和汞(Hg)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含量分别为(4.51±2.57)、(0.98±0.75)、(0.22±0.04)mg·kg^(-1)和(0.021±0.004)mg·kg^(-1)。猪粪中主要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Zn含量的年度差异在秋季最小、冬季最大;Cu含量年度差异在春季最小、夏季最大;Cr含量年度差异在秋季最小、夏季最大;Pb含量年度差异在冬季最小、夏季最大;Cd含量年度差异在夏季最小、秋季最大;不同季节As和Hg含量的年度差异均表现明显,且在冬季差异最大。研究表明,猪粪中重金属含量受季节、生长阶段、饲料配比以及防病抗病等因素的影响,应从源头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的用量,确保猪粪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和粪肥的农田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重金属 变化特征 定位监测
下载PDF
密闭蛋鸡舍内NH_3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沈丰菊 刘雪兰 张克强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1-226,共6页
鸡舍中的NH_3已成为影响人畜健康的重要污染物,为了解蛋鸡养殖环境中NH_3浓度变化规律,采用便携式畜禽舍环境动态监测仪对密闭笼养蛋鸡舍内NH_3浓度和温湿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试验... 鸡舍中的NH_3已成为影响人畜健康的重要污染物,为了解蛋鸡养殖环境中NH_3浓度变化规律,采用便携式畜禽舍环境动态监测仪对密闭笼养蛋鸡舍内NH_3浓度和温湿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试验鸡舍内日平均温度春季为(20.9±1.3)℃、夏季为(24.3±0.8)℃、秋季为(20.4±0.9)℃、冬季为(14.7±0.9)℃;日平均相对湿度春季为37.7%±4.9%、夏季为70.7%±3.0%、秋季为52.6%±3.4%、冬季为52.6%±1.6%;日平均NH_3浓度春季为(2.46±1.01)mg·m^(-3)、夏季为(0.03±0.02)mg·m^(-3)、秋季为(4.72±1.73)mg·m^(-3)、冬季为(3.05±0.41)mg·m^(-3)。不同季节鸡舍内NH_3浓度与温度和相对湿度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在高温条件下,鸡舍内NH_3浓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增高,而在低温条件下,鸡舍内NH_3浓度则随湿度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环境的温湿度对鸡舍内NH_3浓度影响很大,对鸡舍内温湿度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节是降低舍内NH_3浓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浓度 温度 湿度 密闭蛋鸡舍
下载PDF
不同季节猪场主要污染物含量变化规律及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丰菊 韩建华 +1 位作者 赵润 张克强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83,共6页
此研究以天津市某规模化猪场为试验监测点,开展猪场粪便和污水定点监测,获取规模化猪场粪污主要污染物含量动态变化数据,分析污染物浓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猪粪含水率(MC)、总有机碳(TOC)、挥发性固体(VS)、总氮(TN)和总磷(TP... 此研究以天津市某规模化猪场为试验监测点,开展猪场粪便和污水定点监测,获取规模化猪场粪污主要污染物含量动态变化数据,分析污染物浓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猪粪含水率(MC)、总有机碳(TOC)、挥发性固体(VS)、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64.1%~72.6%、44.8%~52.8%、63.4%~70.0%、2.25%~4.33%和0.05%~ 0.22%;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 + 4-N)、TN和TP变化范围分别为1 265.4~ 4 346.7 mg/L 、173.9~525.4 mg/L、227.9~672.0 mg/L和48.9~153.0 mg/L。经过厌氧+生态塘组合处理设施处理后,COD、NH 3-N、TN和TP的总体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3.6%~ 95.3%、40.2%~91.8%、48.6%~92.0%和75.0%~91.2%。猪场粪污经干湿分离能够有效降低污水后续处理负荷,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缓解畜禽养殖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 粪污 污染物 监测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阻控养殖肥液灌溉土壤氮素淋失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涵博 赖睿特 +5 位作者 张克强 沈丰菊 李佳佳 高文萱 罗艳丽 王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51-1758,共8页
为考察硝化抑制剂伴施养殖肥液灌溉条件下土壤氮素的淋溶特征和阻控效果,采用土柱模拟淋溶试验,设置尿素溶液单施、养殖肥液单施、以及养殖肥液分别伴施双氰胺(DCD,5%、10%和15%)和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0.25%、0.5%和1%)处理,连续监测... 为考察硝化抑制剂伴施养殖肥液灌溉条件下土壤氮素的淋溶特征和阻控效果,采用土柱模拟淋溶试验,设置尿素溶液单施、养殖肥液单施、以及养殖肥液分别伴施双氰胺(DCD,5%、10%和15%)和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0.25%、0.5%和1%)处理,连续监测了5个灌溉周期土壤淋溶液中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氮(TN)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淋失特征。养殖肥液单施比尿素溶液单施显著减少碳氮的淋失浓度和淋失量。养殖肥液伴施DCD和Nitrapyrin淋溶液中TN、NH4^+-N、NO3^--N、DOC浓度分别比单施养殖肥液降低27.19%、35.69%、45.89%、53.69%和24.86%、30.87%、21.10%、64%,处理间均达到5%显著水平。从抑制效果及经济节约角度,推荐5%DCD伴施养殖肥液是优化的养分淋溶阻控模式。此外,发现养殖肥液连续饱和灌溉条件下土壤淋溶液硝态氮浓度与氧化还原电位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2=0.602 8*,n=34)。养殖肥液伴施硝化抑制剂是抑制养分淋失、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控制硝态氮淋溶污染的有效措施,但抑制剂的作用效果、抑制时间与施用方式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肥液 双氰胺 氯甲基吡啶 氮素 淋失
下载PDF
养殖肥液不同灌溉强度下硝化-脲酶抑制剂-生物炭联合阻控氮淋溶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涵博 罗艳丽 +5 位作者 赵迪 赖睿特 张克强 梁军锋 沈丰菊 王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63-2370,共8页
为考察养殖肥液不同灌溉强度下,硝化-脲酶抑制剂-生物炭技术(Nitrapyrin+NBPT+Biochar)对氮素淋失的抑制效果,本研究采用土柱模拟淋溶试验,测定淋溶液中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氮(TN)的浓度以及土壤中NH4^+-N、NO3^--N的... 为考察养殖肥液不同灌溉强度下,硝化-脲酶抑制剂-生物炭技术(Nitrapyrin+NBPT+Biochar)对氮素淋失的抑制效果,本研究采用土柱模拟淋溶试验,测定淋溶液中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氮(TN)的浓度以及土壤中NH4^+-N、NO3^--N的含量,探究养殖肥液不同灌溉强度下Nitrapyrin+NBPT+Biochar技术对氮素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化-脲酶抑制剂-生物炭阻控技术使淋溶液中NH4^+-N、NO3^--N、TN浓度降低了25.3%、53.6%、38.2%,累积淋失量减少了34.5%、61.0%、38.6%。该技术在灌溉强度增加30.0%、60.0%和100.0%后,仍使NO3^--N淋失量减少了59.3%、55.1%、46.6%,TN淋失量减少了31.7%、27.1%、15.4%,土壤NH4^+-N增加86.5%、60.0%、44.5%。该研究中养殖肥液灌溉强度越大土壤氮素淋失风险越大,但是硝化-脲酶抑制剂-生物炭技术明显抑制了氮素淋失,并且在增加一定灌水量范围内仍然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强度 硝化抑制剂 脲酶抑制剂 生物炭 养殖肥液
下载PDF
双氰胺和表面活性剂添加对沼液氮素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涵博 罗艳丽 +5 位作者 赵迪 赖睿特 张克强 梁军锋 沈丰菊 王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9-944,共6页
为探究双氰胺和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沼液中对其氮素形态和含量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单施沼液(对照)、沼液+8%双氰胺(DCD)、沼液+16%DCD、沼液+表面活性剂、沼液+8%DCD+表面活性剂、沼液+16%DCD+表面活性剂,共6个处理,在静置10、30 ... 为探究双氰胺和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沼液中对其氮素形态和含量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单施沼液(对照)、沼液+8%双氰胺(DCD)、沼液+16%DCD、沼液+表面活性剂、沼液+8%DCD+表面活性剂、沼液+16%DCD+表面活性剂,共6个处理,在静置10、30 min和1、3、10、24、48 h时测定沼液中总氮(TN)、总凯氏氮(TK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单施沼液相比,沼液中添加8%DCD和16%DCD后,NH4+-N浓度增加了0.74%~8.96%,TKN浓度增加了24.67~59.70 mg·L-1,NO3--N浓度增加了13.42~145.88倍,且NH4+-N、TKN、NO3--N浓度与DCD添加量呈正相关。表面活性剂添加对沼液氮素形态和浓度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抑制剂抑制效果和科学施用抑制剂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双氰胺 表面活性剂 氮素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