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循环肿瘤细胞探讨四藤方对胃癌术后患者的解毒机制
1
作者 毛竹君 刘克娴 沈克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四藤方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数量的影响,探讨其解毒功效的现代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Ⅰ~Ⅱ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四藤方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数量的影响,探讨其解毒功效的现代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Ⅰ~Ⅱ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藤方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四藤方组予以四藤方+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技术分离和富集CTC,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法对CTC进行检测并计数,CTC≥1个/3.2 mL定义为阳性。结果60例患者CTC检测阳性率为81.67%(49/60),其中对照组阳性率为90.00%(27/30),四藤方组阳性率为73.33%(22/30)。四藤方能降低早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CTC计数(P<0.01)。结论四藤方能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CTC数量,提示四藤方可能通过抑制CTC从而达到抗胃癌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四藤方 解毒机制
原文传递
探讨脾气虚证胃癌术后应用胃肠安方加减治疗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何萍 蔡芸芸 沈克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应用胃肠安方加减治疗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门诊确诊脾气虚证胃癌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应用胃肠安方加减治疗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门诊确诊脾气虚证胃癌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2例患者1∶1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治疗,联合组术后应用胃肠安方加减治疗,持续服药2周。治疗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IgG、lgA、IgM、补体C3、补体C4、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胃脘痛、嗳气、纳呆、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02±0.33)、(2.34±0.36)、(2.09±0.71)、(2.11±1.0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38±0.60)、(2.99±0.81)、(2.82±1.15)、(2.75±1.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脾气虚证患者血清CD4^(+)、CD4^(+)/CD8^(+)、IgA、IgG、补体C3和C4水平分别为(30.36±2.91)%、1.04±0.26、(1.78±0.16)g/L、(10.37±1.18)g/L、(1.17±0.11)g/L、(0.40±0.04)g/L,明显高于对照组[(24.82±2.55)%、0.73±0.18、(1.26±0.11)g/L、(8.84±1.02)g/L、(0.83±0.09)g/L、(0.33±0.05)g/L],CD8^(+)、IgM和CRP水平分别为(29.47±2.64)%、(0.97±0.10)g/L、(16.36±3.69)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4.13±2.97)%、(1.18±0.13)g/L、(21.82±5.3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气虚证胃癌患者术后应用胃肠安方加减治疗具有一定临床疗效,能够改善炎症水平,调节免疫,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型胃癌 胃肠安方加减治疗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下载PDF
胃肠安对SGC-7901胃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表达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沈克平 王海永 +1 位作者 胡兵 刘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6-847,共2页
目的观察胃肠安对人胃癌SGC-7901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表达影响。方法人胃癌细胞SGC-7901建立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生理盐水0.3 ml灌胃,1次/d;胃肠安组予胃肠安煎剂0.3 ml灌胃,1次/... 目的观察胃肠安对人胃癌SGC-7901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表达影响。方法人胃癌细胞SGC-7901建立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生理盐水0.3 ml灌胃,1次/d;胃肠安组予胃肠安煎剂0.3 ml灌胃,1次/d;5-Fu组予5-Fu 2 mg腹腔注射,1次/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胃肠安治疗后SGC-7901组织上皮标志基因E-cad表达升高,间质标记基因N-cad、vi-mentin表达降低,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TrkA/B、以及Snail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肠安可抑制SGC-7901胃癌上皮间质转化,可能抑制TrkA/B、p38-MAPK磷酸化以及下调Snail转录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胃肠安 胃癌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四藤方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黏附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沈克平 刘威 +1 位作者 胡兵 潘传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3616-3620,共5页
目的:观察四藤方对胃癌细胞SGC-7901黏附、侵袭、移动等转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分为四藤方50、100、200mg/L组和对照组,采用Cytoselect48-Well Cell Adhesion Assay检测胃癌细胞与基质黏附能力,利用Transwell... 目的:观察四藤方对胃癌细胞SGC-7901黏附、侵袭、移动等转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分为四藤方50、100、200mg/L组和对照组,采用Cytoselect48-Well Cell Adhesion Assay检测胃癌细胞与基质黏附能力,利用Transwell侵袭转移模型评价四藤方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观察四藤方对SGC-7901细胞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终浓度50、100、200mg/L四藤方能显著降低SGC-7901细胞黏附能力(0.34±0.05,0.13±0.00,0.12±0.01vs1.34±0.12,P<0.01),抑制SGC-7901细胞侵袭(39±3,26±6,8±2vs80±5,P<0.01),终浓度50mg/L四藤方作用48h可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迁移(28.57%±4.10%vs59.68%±5.98%,P<0.01).结论:四藤方可降低SGC-7901细胞的黏附能力,侵袭能力,抑制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藤方 中药复方 胃癌 黏附 侵袭 移动
下载PDF
健脾解毒中药胃肠安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ERK1/2表达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沈克平 王海永 +2 位作者 胡兵 刘威 胡爽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胃肠安对人胃癌SGC-7901裸鼠移植瘤生长、转移及p-ERK1/2蛋白表达影响。方法:人胃癌SGC-7901细胞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生理盐水0.3mL灌胃,1次/d;胃肠安组予胃肠安煎剂0.3mL灌胃,...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胃肠安对人胃癌SGC-7901裸鼠移植瘤生长、转移及p-ERK1/2蛋白表达影响。方法:人胃癌SGC-7901细胞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生理盐水0.3mL灌胃,1次/d;胃肠安组予胃肠安煎剂0.3mL灌胃,1次/d;5-Fu组予5-Fu 2mg腹腔注射,1次/周。观察各组裸小鼠移植瘤生长与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p-ER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肠安组、5-Fu组与对照组相比,裸小鼠移植瘤体积、质量,肺转移结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安组与5-Fu组及对照组相比,裸小鼠移植瘤组织p-ERK1/2蛋白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肠安可以抑制SGC-7901胃癌生长、转移,可能与抑制p-ERK1/2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胃肠安 胃癌 ERK1/2
原文传递
有瘤体必虚 有虚首健脾——邱佳信治疗胃癌的研究思路 被引量:41
6
作者 沈克平 郑坚 +1 位作者 邱佳信 赵海磊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20-21,共2页
通过对邱佳信15年来从事胃癌为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回顾,总结了邱氏“有瘤体必虚,有虚首健脾”的学术观点,介绍其应用分子生物学理论阐释健脾中药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阻断作用、抗癌增效作用、抗转移作用及其... 通过对邱佳信15年来从事胃癌为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回顾,总结了邱氏“有瘤体必虚,有虚首健脾”的学术观点,介绍其应用分子生物学理论阐释健脾中药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阻断作用、抗癌增效作用、抗转移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健脾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联合IL-2对胃癌术后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沈克平 胡兵 薛海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33-1735,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术后化疗后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胃癌术后化疗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黄芪注射液、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黄芪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观测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生存质量、...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术后化疗后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胃癌术后化疗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黄芪注射液、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黄芪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观测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生存质量、T细胞亚群、NK数量等变化。结果:黄芪注射液可以缓解胃癌术后化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受到抑制的CD3、CD4、CD8以及NK细胞的数量;IL-2可以提高胃癌术后化疗后患者CD3、CD8以及NK细胞的数量。黄芪注射液联合IL-2可以达到协同的作用。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IL-2可以用于胃癌患者手术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白细胞介素-2 胃癌 免疫
原文传递
黄芪注射液联合IL-2改善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沈克平 胡兵 +5 位作者 张晖 周浩 顾贤 潘传芳 祝利民 阮广欣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术后化疗后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黄芪注射液、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黄芪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观测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生存质量、T细胞亚群...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术后化疗后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黄芪注射液、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黄芪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观测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生存质量、T细胞亚群、NK数量等变化。结果:黄芪注射液可以缓解大肠癌术后化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受到抑制的CD3、CD4、CD8以及NK细胞的数量;IL-2可以提高大肠癌术后化疗后患者CD3、CD8以及NK细胞的数量。黄芪注射液联合IL-2可以达到协同的作用。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IL-2可以用于大肠癌患者手术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白细胞介素-2 大肠癌 免疫
下载PDF
中药雾化吸入法在治疗恶性肿瘤伴随证中的运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沈克平 杨金坤 赵海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592-593,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雾化吸入疗法在治疗恶性肿瘤部分伴随证中的临床运用。方法 :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运用超声雾化法 ,通过对 4例典型病例的回顾分析 ,探讨了中药雾化吸入疗法对恶性肿瘤患者部分伴随证 :呼吸道炎症、脑转移所致的眩晕... 目的 :探讨中药雾化吸入疗法在治疗恶性肿瘤部分伴随证中的临床运用。方法 :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运用超声雾化法 ,通过对 4例典型病例的回顾分析 ,探讨了中药雾化吸入疗法对恶性肿瘤患者部分伴随证 :呼吸道炎症、脑转移所致的眩晕、因化疗所致咽炎、食管粘液分泌过多所造成吞咽障碍等伴随证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雾化吸入疗法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部分伴随证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结论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运用西医的超声雾化法 ,开展多途径的综合疗法 ,对恶性肿瘤患者的部分伴随证的治疗具有协同提高疗效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雾化吸入法 恶性肿瘤 伴随证 治疗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四藤方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沈克平 刘威 +1 位作者 胡兵 潘传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12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观察四藤方对人胃癌SGC-7901抗细胞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经MTT、CCK法检测不同浓度四藤方药液提取物对SGC-7901细胞增殖、失巢凋亡的影响,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四藤方可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增... 目的观察四藤方对人胃癌SGC-7901抗细胞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经MTT、CCK法检测不同浓度四藤方药液提取物对SGC-7901细胞增殖、失巢凋亡的影响,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四藤方可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时间与剂量依赖性;终浓度50、100、200μg·mL-1四藤方作用24h可抑制SGC-7901细胞悬浮生长,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和同浓度细胞贴壁生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藤方能促进SGC-7901细胞失巢凋亡,终浓度为100μg·mL-1四藤方作用24h后,悬浮细胞早期凋亡率高于同浓度贴壁细胞(P<0.05)。结论四藤方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SGC-7901细胞失巢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藤方 胃癌 失巢凋亡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克平 王海永 胡兵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1期87-89,共3页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失去上皮特性获得间质细胞表型的一种生物现象,发生EMT后,细胞E-钙黏蛋白、角蛋白等上皮标记基因表达降低,波形蛋白、纤维连接素、N-钙黏蛋白等间质标记基因表达升高...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失去上皮特性获得间质细胞表型的一种生物现象,发生EMT后,细胞E-钙黏蛋白、角蛋白等上皮标记基因表达降低,波形蛋白、纤维连接素、N-钙黏蛋白等间质标记基因表达升高。已证实EMT参与肿瘤侵袭转移,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癌细胞通过EMT而获得问质细胞表型和侵袭性,实现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在种植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转移 中医药
下载PDF
胃肠安方抑制胃癌转移的临床观察及对胃癌细胞株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沈克平 潘传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1301-1303,共3页
目的:晚期胃癌多存在脾虚为本,邪实为标的病机特点,胃肠安方是以健脾为主,辅以清热解毒、软坚化痰的治疗胃癌的临床经验方剂。本研究旨在观察胃肠安方对胃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对148例胃癌术后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并用transw... 目的:晚期胃癌多存在脾虚为本,邪实为标的病机特点,胃肠安方是以健脾为主,辅以清热解毒、软坚化痰的治疗胃癌的临床经验方剂。本研究旨在观察胃肠安方对胃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对148例胃癌术后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并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胃肠安方对MGC-803细胞株侵袭能力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胃肠安方组及中西医结合组胃癌术后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癌术后1年转移率,胃肠安组与化疗组,中西医组与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胃肠安组与中西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0%胃肠安方药物血清处理MGC-803细胞株24h,能明显抑制MGC-803细胞株的侵袭、趋化运动能力。结论:胃肠安方对胃癌术后转移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胃肠安方能明显抑制MGC-803细胞株的侵袭、趋化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安 胃癌转移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健脾法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之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克平 韩颖盈 赵海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725-726,共2页
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脾虚状况与其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按脾虚主要症状半定量分级标准 ,将 6 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轻度脾虚组和中重度脾虚组 ,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期 ,并通过对不同组别的毕格犬生存时间的比较 ,检测健脾法对胃癌术后毕格犬... 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脾虚状况与其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按脾虚主要症状半定量分级标准 ,将 6 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轻度脾虚组和中重度脾虚组 ,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期 ,并通过对不同组别的毕格犬生存时间的比较 ,检测健脾法对胃癌术后毕格犬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中重度脾虚组在生存时间及脾虚主要症状半定量积分上与轻度脾虚组相比有极其显著差异 ,且生存时间及脾虚主要症状半定量积分差值呈负相关。提示脾虚程度越严重则患者生存时间越短。这一结果同样为毕格犬模拟临床分组实验所证实。中医理论认为 ,“脾为后天之本” ,可以认为 ,观察患者的脾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及预后情况有一个较准确的估计 ,值得扩大样本数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格犬实验 健脾法 胃癌 中医学 生存期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患者脾虚状况与生存期关系之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克平 赵海磊 +2 位作者 郑坚 顾缨 赵爱光 《中医研究》 1999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脾虚状况与其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6 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轻度脾虚组和中重度脾虚组 ,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期 ,并测定两组患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值、CEA、CA 5 0、CA 1 99、CD3、CD4 、CD8值。结果 :中...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脾虚状况与其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6 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轻度脾虚组和中重度脾虚组 ,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期 ,并测定两组患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值、CEA、CA 5 0、CA 1 99、CD3、CD4 、CD8值。结果 :中重度脾虚组在生存时间及脾虚主要症状半定量积分上与轻度脾虚组相比有极其显著差异 ,且生存时间及脾虚主要症状半定量积分差值呈负相关。提示脾虚程度越严重则患者生存时间越短。结论 :观察患者的脾虚严重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及预后情况有个较准确的估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脾虚 病理 生存期 诊断
下载PDF
中药肛滴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15
作者 沈克平 赵海磊 +1 位作者 邱佳信 杨金坤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85-86,共2页
探讨中药肛滴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通过对6例典型病例的回顾分析,观察中药肛滴在缓解癌性粘连性肠梗阻、缓解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症状、提高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应用中医理论“通则不痛”之说,对消化道... 探讨中药肛滴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通过对6例典型病例的回顾分析,观察中药肛滴在缓解癌性粘连性肠梗阻、缓解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症状、提高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应用中医理论“通则不痛”之说,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中药肛滴治疗.认为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治疗 消化道肿瘤 肛滴法
下载PDF
中药胃肠安防治进展期胃癌术后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2
16
作者 杨金坤 郑坚 +7 位作者 沈克平 韩颖盈 顾缨 朱莹杰 周浩 赵爱光 赵海磊 杨金祖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0-582,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胃肠安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 ,将 14 8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胃肠安组、化疗组和胃肠安加化疗组 (简称中西医组 )。观察 3组患者的生存率、转移率、生存质量和转移复发后带... 目的 :观察中药胃肠安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 ,将 14 8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胃肠安组、化疗组和胃肠安加化疗组 (简称中西医组 )。观察 3组患者的生存率、转移率、生存质量和转移复发后带瘤生存时间。结果 :胃肠安组的术后 1、2、3年生存期分别为93 2 3%、79 34%、71 78% ,中西医组分别为 89 5 1%、6 9 77%、5 5 76 % ,明显高于化疗组的 83 86 %、5 9 33%、4 9 4 3% (P <0 0 5 ) ;胃肠安组与中西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3年转移率胃肠安组分别为15 2 5 %、2 8 81%、33 90 % ,中西医组分别为 15 5 2 %、4 1 38%、4 6 5 5 % ,但只有术后 1年转移率胃肠安组及中西医组与化疗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2、3年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均明显低于化疗组 (分别为 35 4 8% ,4 5 16 % ,5 1 6 1% )。胃肠安组的生存质量和复发转移后的生存时间明显好于化疗组 (P <0 0 5 )。结论 :中药胃肠安对胃癌术后患者的复发转移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转移 胃肠安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藤龙补中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胡兵 李刚 +5 位作者 安红梅 杜琴 沈克平 许玲 魏蒙蒙 王双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藤龙补中汤联合化疗对晚期大肠癌治疗作用。方法: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给化疗或藤龙补中汤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病灶大小,化疗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证候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 目的:观察藤龙补中汤联合化疗对晚期大肠癌治疗作用。方法: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给化疗或藤龙补中汤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病灶大小,化疗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证候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6.88%、84.38%,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治疗组临床证候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藤龙补中汤可以增强化疗对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同时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晚期大肠癌患者临床证候,提高晚期大肠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药 藤龙补中汤 近期疗效 化疗不良反应 临床证候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龙葵对人结肠癌RKO细胞粘附、移动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胡兵 安红梅 +3 位作者 沈克平 史秀峰 邓珊 魏蒙蒙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8-961,共4页
目的:研究龙葵对人结肠癌RKO细胞粘附、移动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龙葵作用RKO细胞,CCK-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龙葵对RKO细胞增殖作用,CytoSelectTM48-Well Cell Adhesion Assay检测RKO细胞与基质粘附能力,划痕实验... 目的:研究龙葵对人结肠癌RKO细胞粘附、移动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龙葵作用RKO细胞,CCK-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龙葵对RKO细胞增殖作用,CytoSelectTM48-Well Cell Adhesion Assay检测RKO细胞与基质粘附能力,划痕实验检测RKO细胞移动能力,CytoSelectTM24-Well Cell Invasion Assay检测RKO侵袭能力。结果:终浓度400~1600μg/mL龙葵可以显著抑制RKO细胞增殖,终浓度100~400μg/mL龙葵可以抑制RKO细胞粘附、移动及侵袭能力。结论:龙葵可以抑制RKO细胞增殖,降低RKO细胞粘附、移动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龙葵 增殖 粘附 移动 侵袭
原文传递
健脾法为主治疗晚期胃癌的探讨 被引量:67
19
作者 邱佳信 贾筠生 +15 位作者 杨金坤 郑坚 郑嘉昌 唐莱娣 王楠 沈克平 庞惠芳 计高荣 钦丹萍 李裕民 周学义 骆学新 刘铭升 邱志芳 曹林华 董茂芝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23-25,共3页
用17项化验作为观察指标,单纯随机分组可比性差,采用随机分层配对法分组,组间具有可比性。对晚期胃癌治疗,健脾法为主的方药及中西医结合用药,各项指标的改善及中位生存期、生存质量均优于化疗组。皮革狗胃癌模型证实了临床观察结果。
关键词 胃肿瘤 中西医结合 健脾
下载PDF
蛇莓对人结肠癌RKO细胞失巢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胡兵 沈克平 +2 位作者 史秀峰 邓珊 魏蒙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蛇莓对人结肠癌RKO细胞悬浮生长及失巢凋亡作用。方法不同浓度蛇莓作用RKO细胞,CCK-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蛇莓对RKO细胞悬浮生长作用,双嵌入剂乙锭均二聚物(Ethidium homodimer-1,EthD-1)染色检测失巢凋亡,比色... 目的观察蛇莓对人结肠癌RKO细胞悬浮生长及失巢凋亡作用。方法不同浓度蛇莓作用RKO细胞,CCK-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蛇莓对RKO细胞悬浮生长作用,双嵌入剂乙锭均二聚物(Ethidium homodimer-1,EthD-1)染色检测失巢凋亡,比色法检测半胱天冬酶-3(Caspase-3)活性,二氯氢化荧光素二酯染色法结合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结果蛇莓可显著抑制RKO悬浮生长,呈剂量依赖性。蛇莓作用后悬浮生长RKO细胞吸收EthD-1散发红色荧光,部分细胞可见核碎裂,呈现凋亡形态改变;蛇莓同时可显著增强RKO细胞Caspase-3活性,升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论蛇莓可抑制RKO细胞悬浮生长,促使RKO细胞发生失巢凋亡,可能与活化Caspase-3以及升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蛇莓 失巢凋亡 半胱天冬酶-3(Caspase-3) 活性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