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劼《白云深处是吾乡》
1
作者 沈劼 《上海视觉》 2017年第1期93-93,共1页
下载PDF
沈劼《祈年婴共乐》
2
作者 沈劼 《上海视觉》 2017年第1期95-95,共1页
下载PDF
沈劼《太行深秀图》
3
作者 沈劼 《上海视觉》 2017年第1期94-94,共1页
下载PDF
机械剥离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 被引量:3
4
作者 沈劼 程欲晓 +5 位作者 张琳 周宇艳 金樱华 郭争云 陈宁宁 鲜跃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5-769,共5页
采用机械剥离石墨烯修饰电极快速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X射线电子衍射表征显示机械剥离石墨烯表面不存在含氧官能团,与化学还原石墨烯相比,机械剥离石墨烯对双酚A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降低了双酚A的氧化过电位,提高了... 采用机械剥离石墨烯修饰电极快速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X射线电子衍射表征显示机械剥离石墨烯表面不存在含氧官能团,与化学还原石墨烯相比,机械剥离石墨烯对双酚A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降低了双酚A的氧化过电位,提高了电流响应。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双酚A的浓度在1.0×10^-7~1.5×10^-5mol·L^-1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0×10^-8mol·L^-1。采用该电极对食品模拟物中的双酚A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5.1%~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7%~5.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剥离石墨烯 修饰电极 双酚A 食品接触材料
下载PDF
卵巢早衰古今用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沈劼 王旭东 +3 位作者 李新霞 卞雅莉 董颖敏 于兴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1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并对比古今医家治疗卵巢早衰用药规律。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古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核心药物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熟地黄等,核心药对是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等;现代中医治疗卵... 目的分析并对比古今医家治疗卵巢早衰用药规律。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古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核心药物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熟地黄等,核心药对是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等;现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核心药物是当归、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山药等,核心药对是当归-熟地黄、熟地黄-菟丝子等;古代中医和现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共同选择的核心药物为:当归、熟地黄、白芍、茯苓,核心药对为当归-熟地黄。结论古今中医都认为阴血亏虚是本病的一个病理基础,但用药有一定区别,古代方用药立足于补益气血,现代方用药以滋补肝肾阴血为主。古代遣方用药思想对现代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用药规律 文献研究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试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被引量:6
6
作者 沈劼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01-204,共4页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来被关注的热点话题。论述了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认识,并就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中医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下载PDF
师生艺术作品展示
7
作者 苏忆 张晓丽(指导) +14 位作者 谷瑞琦 蔡萍(指导) 褚佳丽 陈疆 庞晓敏 尹杨锴 朱静琰(指导) 沈劼 毛屹青(指导) 刘怡 郭旭红(指导) 冯子博 王骁(指导) 杜颖娇 包文霞(指导)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3期I0004-I0005,共2页
下载PDF
唐宋元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医药交流 被引量:3
8
作者 沈劼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6-89,共4页
古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医药交流始于西汉 ,鼎盛于唐宋元 ,结束于清朝前期。着重对唐宋元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医药交流进行论述 。
关键词 唐宋元 中国 阿拉伯 医药 交流
下载PDF
梁玉瑜《舌鉴辨正》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劼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9-11,共3页
《舌鉴辨正》是清末的一部舌诊专著,论述中医以舌审病的辨证方法共149条。全书图文并茂,有证有方,在强调舌诊重要性的基础上,补充内伤病舌诊法并完善辨舌体系,提出独特的舌面脏腑分属理论和分经辨证,注重刮舌验苔法,首载"十全"... 《舌鉴辨正》是清末的一部舌诊专著,论述中医以舌审病的辨证方法共149条。全书图文并茂,有证有方,在强调舌诊重要性的基础上,补充内伤病舌诊法并完善辨舌体系,提出独特的舌面脏腑分属理论和分经辨证,注重刮舌验苔法,首载"十全"类方,提倡灵活辨证,敢于对前人经验辨谬正偏,充分体现了梁玉瑜的舌诊特色和临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鉴辨正 梁玉瑜 舌诊 清朝
下载PDF
江苏古代妇科医籍述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劼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92-195,共4页
从书名、卷数、朝代、作者、地域、存佚情况等项,系统整理出截止1911年以前的江苏地区妇科医籍共计90部,涉及医家63人。其中宋代及宋以前8部,明代19部,清代63部;苏南86部,苏北4部;女科通论52部,产科32部,广嗣6部;现存55部,已佚35部。
关键词 妇科医籍 江苏 古代文献
下载PDF
基于社会实践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劼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48-151,共4页
大学生就业力是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集中体现,其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顺利求职,也关系到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和持续发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高校工作者探... 大学生就业力是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集中体现,其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顺利求职,也关系到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和持续发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高校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重点。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力 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卵巢早衰病因病机的古代文献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沈劼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第6期13-15,共3页
古今医家大多将卵巢早衰的发病归之于肾,从古代文献论述来看,其病因病机特点主要为:经水早断,总分虚实;血气双论,以血为主;心脾为主,兼及肝郁。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病因病机 古代医籍 文献研究
下载PDF
明代江苏妇科医籍考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劼 陈仁寿 晏婷婷 《中医文献杂志》 2011年第5期11-14,共4页
对明代江苏妇科医籍进行考证研究,共梳理出相关医籍25部,涉及明代医家16人。其中女科通论14部,产科10部,广嗣1部;现存18部,已佚7部;医籍集中在苏南地区,保存尚好。这一时期江苏妇科的特色鲜明,正处于上升繁盛期,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有一... 对明代江苏妇科医籍进行考证研究,共梳理出相关医籍25部,涉及明代医家16人。其中女科通论14部,产科10部,广嗣1部;现存18部,已佚7部;医籍集中在苏南地区,保存尚好。这一时期江苏妇科的特色鲜明,正处于上升繁盛期,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医籍 明代文献 江苏
下载PDF
《医经溯洄集》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劼 《中医文献杂志》 2010年第6期6-8,共3页
《医经溯洄集》为元末江苏医家王履所著。通过对该书21篇医论的系统梳理研究,重点整理归纳出六个方面的学术思想特点及其对明清医学发展的影响,即:阐发"亢害承制"理论,澄清伤寒和温病、热病的概念,发挥五郁之治,解释阴阳虚实... 《医经溯洄集》为元末江苏医家王履所著。通过对该书21篇医论的系统梳理研究,重点整理归纳出六个方面的学术思想特点及其对明清医学发展的影响,即:阐发"亢害承制"理论,澄清伤寒和温病、热病的概念,发挥五郁之治,解释阴阳虚实病机,首创真中、类中之说,强调审证求因。揭示了王履善于继承、学不泥古、勇于开拓的科学精神,值得今人借鉴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经溯洄集 王履 学术思想 江苏 医论
下载PDF
《舌鉴辨正》3种版本的考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劼 《中医文献杂志》 2013年第3期9-11,共3页
《舌鉴辨正》为清代医家梁玉瑜传、陶保廉录的舌诊专著,现存最早版本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兰州固本堂刻本,另有多种版本存世。今考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兰州固本堂刻本、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年)石印本,及上海图书馆所藏191... 《舌鉴辨正》为清代医家梁玉瑜传、陶保廉录的舌诊专著,现存最早版本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兰州固本堂刻本,另有多种版本存世。今考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兰州固本堂刻本、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年)石印本,及上海图书馆所藏1917年常熟言氏从吾好斋石印本3种版本,以辨其异同及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鉴辨正 版本 文献研究
下载PDF
非医专业中医基础课程发展思路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12期16-17,共2页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非医专业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粗浅分析,指出该课程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均需进一步统一规范并加以完善,以促进该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真正提高...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非医专业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粗浅分析,指出该课程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均需进一步统一规范并加以完善,以促进该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真正提高非医专业学生的中医药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医专业 中医基础课程 教育改革
下载PDF
晋以前江苏医家医著溯流浅探
17
作者 沈劼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9期62-63,共2页
从多部医史文献资料入手,整理出晋以前见于记载的江苏医家共10人,医籍20部。这些医家多集中于汉末三国时期,兼通道术,居于吴地;所著医籍大多散佚,其中方书偏多,专科医籍尚未出现,反映了江苏医学早期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 医家 医著 江苏 晋代以前
下载PDF
静脉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水平联合Caprini评分预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劼 蔡俊杰 朱蓓雯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3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复合物(t-PAIC)、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水平联合Caprini评分预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 目的探讨静脉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复合物(t-PAIC)、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水平联合Caprini评分预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行剖宫产术的98例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n=28)和非DVT组(n=70)。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术后3d静脉血浆中TM、TAT、t-PAIC、PIC水平及Caprini评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剖宫产术后DVT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28kg/m^(2)、合并糖尿病、长期口服避孕药均为影响剖宫产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72、2.164、2.910,P<0.05)。DVT组TM、TAT、t-PAIC、PIC水平及Caprini评分均高于非DVT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aprini评分联合静脉血浆TM、TAT、t-PAIC、PIC检测对术后DVT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Caprini评分与静脉血浆TM、TAT、t-PAIC、PIC水平对剖宫产术后DVT形成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临床可根据产妇体征表现结合上述指标制定综合预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分子标志物 Caprini评分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及其作者考证
19
作者 沈劼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50-152,共3页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是金元时期一部脉学专著,附有大量图示。书中保存了部分宋元已佚脉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本书流传版本较多,清代刘吉人选录书中部分内容校正而成《丹溪脉诀指掌》,虽脱胎于本书,但与本书...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是金元时期一部脉学专著,附有大量图示。书中保存了部分宋元已佚脉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本书流传版本较多,清代刘吉人选录书中部分内容校正而成《丹溪脉诀指掌》,虽脱胎于本书,但与本书已非一书。本书作者原题朱震亨,经考证当为李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 脉学 朱丹溪 李杲
下载PDF
台湾职业发展教育考察的启示
20
作者 沈劼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0期176-177,共2页
我国的台湾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了与普通教育的上下衔接和相互沟通。台湾地区职业发展教育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校企合作"等一系列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的台湾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了与普通教育的上下衔接和相互沟通。台湾地区职业发展教育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校企合作"等一系列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职业发展教育 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