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养护措施与施工技术探讨
1
作者 沈华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069-0072,共4页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经济发展的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高速公路的使用量和车辆负荷的增加,路面裂缝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路面裂缝不仅对...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经济发展的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高速公路的使用量和车辆负荷的增加,路面裂缝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路面裂缝不仅对车辆行驶舒适度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加剧道路维护成本,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对于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养护措施和施工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面裂缝 养护措施 施工技术
下载PDF
3105B合金深冲锅胆料工艺研究
2
作者 李红峰 沈华强 吴庆路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使用1003★1950倾斜式双驱动铝板带铸轧机,生产3种不同厚度铸轧板,均匀化退火,通过金相抛光及低倍组织检验,研究了坯料板厚对晶粒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轧坯料板厚的不同对铝板力学性能和轧制性能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铸轧坯料厚度 轧制 马弗炉 制耳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择期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沈华强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79-88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不同时期行择期介入治疗( PCI)对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起病48 h后行PCI的首发AMI患者64例,随机分为急性期组和非急性期组,分别于AMI后2~5d和5d以上进行PCI...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不同时期行择期介入治疗( PCI)对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起病48 h后行PCI的首发AMI患者64例,随机分为急性期组和非急性期组,分别于AMI后2~5d和5d以上进行PCI,检测所有患者PCI术前及术后24h的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急性期组患者33例,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8例;非急性期组31例,包括STEMI患者14例,NSTEMI患者17例。急性期组PCI术后24h的血浆NT-proBNP浓度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NSTEMI患者的NT-proBNP下降率大于STEMI 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急性期组PCI术后24h的NT-proBNP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急性期行PCI可使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降低,提示对AMI患者尤其NSTEMI患者来说于AMI后2~5d行PCI可能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新型麻醉辅助及镇痛系统的研制
4
作者 沈华强 戚仕涛 朱兴喜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8期50-52,共3页
目的:通过虚拟刺激环境的途径实现对人体的辅助麻醉和镇痛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和头戴式三维显示器虚拟出对感官产生强烈刺激的环境,激发人体因自我保护而产生的大量肾上腺素,从而起到一定的麻醉镇痛作用。结果:研制的新型麻醉系统达... 目的:通过虚拟刺激环境的途径实现对人体的辅助麻醉和镇痛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和头戴式三维显示器虚拟出对感官产生强烈刺激的环境,激发人体因自我保护而产生的大量肾上腺素,从而起到一定的麻醉镇痛作用。结果:研制的新型麻醉系统达到了预期的镇痛目的,起到短期镇痛作用,其效果可作为局部麻醉方案的补充。结论:该系统通过对人体的外部刺激可以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但存在镇痛时间过短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技术 肾上腺素 图形工作站 三维眼镜显示器
下载PDF
轴型皮瓣动静脉血管危象的鉴别及处理
5
作者 沈华强 马国峰 吴建利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监测及处理方法,提高皮瓣移植成功率。方法对本组65例轴型皮瓣术后病例对移植组织瓣进行经皮氧分压持续动态监测,鉴别血管危象,并给予及时处理,重建血液循环。结果 65例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结论严密的... 目的探讨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监测及处理方法,提高皮瓣移植成功率。方法对本组65例轴型皮瓣术后病例对移植组织瓣进行经皮氧分压持续动态监测,鉴别血管危象,并给予及时处理,重建血液循环。结果 65例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结论严密的术后监测能防范及鉴别血管危象的发生,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能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型皮瓣 血管危象 监测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与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
6
作者 沈华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大动脉粥样斑块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107例EH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65.0±6.2)岁。应用B型超声对所有病例颈动脉进行扫查,检测颈动脉斑块,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液中CRP...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大动脉粥样斑块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107例EH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65.0±6.2)岁。应用B型超声对所有病例颈动脉进行扫查,检测颈动脉斑块,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液中CRP的浓度。结果粥样斑块组CRP高于非粥样斑块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液中CRP浓度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β类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7
作者 沈华强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21-121,共1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情况下的正确应用。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04例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的治疗措施及预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患者男性61例,女...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情况下的正确应用。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04例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的治疗措施及预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患者男性61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64.4±17.5岁,其中45~70岁占67.92。好转占85%,死亡占10%,建议外出心脏移植5%。停止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19人中17人重新恢复了使用,减量的65人中,59人的β受体阻滞剂重新加量至入院前的水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在急性失代偿期合理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控制后,β受体阻滞剂应恢复使用并逐渐增量至一个合理的剂量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 Β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湿性敷料与干性敷料在中厚供皮区上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代明盛 王李云 沈华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在中厚供皮区上的应用价值。方法:135例瘢痕整形需植中厚皮的患者,分为湿性敷料组和干性敷料组,湿性敷料组采用在供皮区外用藻酸钙敷料、自粘性泡膜敷料及自粘性水胶体敷料的湿性疗法,干性敷料组采用外用单层凡士林纱...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在中厚供皮区上的应用价值。方法:135例瘢痕整形需植中厚皮的患者,分为湿性敷料组和干性敷料组,湿性敷料组采用在供皮区外用藻酸钙敷料、自粘性泡膜敷料及自粘性水胶体敷料的湿性疗法,干性敷料组采用外用单层凡士林纱布后再外用多层干纱布的干性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35例瘢痕整形需植中厚皮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手术及术后3个月的随访评价。湿性敷料组第4、7及10天取皮创面疼痛比干性敷料组轻,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第15天两组创面疼痛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湿性敷料组第7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8.06%,干性敷料组为15.8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湿性敷料组较干性敷料组创面愈合时间提前,3个月后创面色素沉着或瘢痕增生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中厚供皮区上合理使用藻酸钙敷料、自粘性泡膜敷料及自粘性水胶体敷料的湿性敷料可减轻创面疼痛,促进供皮区早日愈合,减少愈合后色素沉着或瘢痕增生,而并不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整形 中厚供皮区 藻酸钙 敷料 泡膜 水胶体
下载PDF
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例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3 位作者 代明盛 沈华强 马国峰 王国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将同一位医师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经选择连续纳入研究范围。常规腹腔镜组30例,一日腹腔镜组26例。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问卷调查其满意度,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统计整... 目的:探讨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将同一位医师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经选择连续纳入研究范围。常规腹腔镜组30例,一日腹腔镜组26例。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问卷调查其满意度,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统计整夜留院率、再次住院率、并发症率和满意度。结果:患者都认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日腹腔镜组4例需整夜留院(15.4%),1例需再次住院(3.8%),24例(92.3%)对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满意或非常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样安全可行,并具有较低的整夜留院率、再次住院率和很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一日手术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丁卡因在成人小面积二度烫伤创面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代明盛 沈华强 郑小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3-844,共2页
目的:探讨丁卡因在成人小面积二度烫伤创面换药中的止痛效果。方法:将117例无心脑肺疾病的成人小面积(<10%)烫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57例为实验组,换药时外用0.5%的丁卡因溶液;60例为对照组,换药前半小时口服曲马多1片,换药时... 目的:探讨丁卡因在成人小面积二度烫伤创面换药中的止痛效果。方法:将117例无心脑肺疾病的成人小面积(<10%)烫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57例为实验组,换药时外用0.5%的丁卡因溶液;60例为对照组,换药前半小时口服曲马多1片,换药时外用注射用水,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评分以及入院第3、5、7、9天换药后2h的体温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创面疼痛轻,体温低,创面愈合时间短,两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丁卡因是无心脑肺疾病的成人小面积二度烫伤创面换药时止痛较理想的方法,同时有利于创面的早日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丁卡因 成人 小面积
下载PDF
初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结肠肿瘤35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明盛 沈华强 郑小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63-1864,共2页
阑尾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结肠肿瘤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逐渐前移,部分表现为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临床表现,使一部分结肠肿瘤常初诊为急性阑尾炎收入院。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初诊... 阑尾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结肠肿瘤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逐渐前移,部分表现为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临床表现,使一部分结肠肿瘤常初诊为急性阑尾炎收入院。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初诊为急性阑尾炎后经手术确诊为结肠肿瘤结肠肿瘤患者共35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结肠肿瘤 初诊 诊治 发病年龄 腹部外科 临床表现 肿瘤患者
下载PDF
医用电动手术床控制系统的改造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兴喜 李治 +5 位作者 汪长岭 曹勇民 戚仕涛 沈华强 毛靖宁 于春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1期49-52,共4页
目的:将发生故障的医用电动手术床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自制控制系统替代原控制系统,解决控制主板损坏难以修复的使用问题。方法:利用电动手术床原有液压油泵、油路电磁阀及整体架构等,依据其所实现的功能,自行设计电路与控制手柄组成控制... 目的:将发生故障的医用电动手术床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自制控制系统替代原控制系统,解决控制主板损坏难以修复的使用问题。方法:利用电动手术床原有液压油泵、油路电磁阀及整体架构等,依据其所实现的功能,自行设计电路与控制手柄组成控制系统,恢复电动手术床正常使用。结果:通过控制系统的改造,可以实现电动手术床的床位主体升降、头部高低调节、整体头脚倾斜以及左右侧位调节等功能,达到临床手术的使用要求。结论:电动手术床控制系统的改造设计与应用,为其他类型医用电动手术床控制系统的改造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手术床 控制系统 改造与应用
下载PDF
医院手术室电气控制面板的改造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兴喜 汪长岭 +4 位作者 申倩 毛靖宁 张联飞 曹勇民 沈华强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利用医院手术室原有的电气执行设备,改造设计医院手术室内各类照明灯、无影灯、温度、净化等电气装置的控制电路,代替原有故障的电气控制板,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使用。方法:在分析原手术室电气控制原理及线路的基础上,采用模拟与数字... 目的:利用医院手术室原有的电气执行设备,改造设计医院手术室内各类照明灯、无影灯、温度、净化等电气装置的控制电路,代替原有故障的电气控制板,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使用。方法:在分析原手术室电气控制原理及线路的基础上,采用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研制新的电气控制板(即手术室面板),无缝对接并控制原有的电气执行设备。结果:使用新改造涉及的电气控制板无需改变手术室墙体等原有建筑结构,无需更换手术室面板,使医院20余间手术室面板复用,为医院节省近百万余元购置手术室面板设备费用,间接节省数百万手术室墙体改造费用。结论:通过实施医院手术室电气控制板的改造设计,不仅解决了因手术室面板故障需要手术室整体改造而影响手术室使用问题,同时为医院节省大量资金,并可为其他医院手术室面板故障改造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控制 电子技术 改造设计与应用 手术室
下载PDF
压力蒸汽灭菌设备及其质量控制技术 被引量:8
14
作者 戚仕涛 汤黎明 沈华强 《中国医疗设备》 2008年第1期44-45,76,共3页
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是医学工程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本文主要介绍了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基本原理、质量控制意义及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并给出了一个实际质量控制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 医用消毒设备 压力蒸汽灭菌器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医学工程科维修知识库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羽 沈华强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构建一个基于知识库结构的信息系统,为工程师在维修工作中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B/S结构,基于Microsoft ASP.net、AJAX、SQL Server2005等关键技术设计。结果:设计了一个简单快捷的知识库系统。结论:该知识库系统的建立,实现了... 目的:构建一个基于知识库结构的信息系统,为工程师在维修工作中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B/S结构,基于Microsoft ASP.net、AJAX、SQL Server2005等关键技术设计。结果:设计了一个简单快捷的知识库系统。结论:该知识库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资料方便、快捷的查询和更新,为工程师的维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库:维修 ASP.NET SQL SERVER 2005 LUCENE
下载PDF
医院手术室暖通设备控制信息面板的改造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兴喜 汪长岭 +3 位作者 张联飞 毛靖宁 曹勇民 沈华强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10期4-7,共4页
目的:利用手术室现有暖通设备执行系统,用最低的成本进行现代手术室暖通设备控制信息面板的改造设计,取代手术室原故障信息面板,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使用。方法:采用微程序处理器、编程技术以及模拟与数字技术研制新的手术室信息面板,无缝... 目的:利用手术室现有暖通设备执行系统,用最低的成本进行现代手术室暖通设备控制信息面板的改造设计,取代手术室原故障信息面板,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使用。方法:采用微程序处理器、编程技术以及模拟与数字技术研制新的手术室信息面板,无缝对接并控制原有的暖通及相关执行设备。结果:研制的装置能采集需要的控制信号,并进行有效的转换,再经过编程进行信号处理,输出有效的执行信号。实验数据显示,实验结果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与原执行器件无缝对接。使用新研制的信息面板恢复了原手术室暖通设备控制执行系统,为医院节省近百万购置手术室信息面板和设备费用,间接节省数百万手术室改造费用。结论:在不影响手术室总体结构的情况下,采用模数电子以及模块单片机的编程控制技术,用较短时间内完成电路设计和编程,研制出新的手术室信息面板,安装测试结果表明在功能上完全替代原有系统,可为其他医院类似改造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程序控制器 脉宽调节 手术室 信息面板 暖通设备
下载PDF
医院移动式LED光源观片灯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兴喜 沈华强 +5 位作者 张宇翔 曹勇民 唐立源 申倩 王娣 汪长岭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研制医院移动式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观片灯,以解决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查房时床旁阅片的问题。方法:采用可充电锂电池、LED发光管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制作观片灯,其观察屏安装在可移动诊断车的正面,锂电池和控制部分安装在诊断车的最下层... 目的:研制医院移动式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观片灯,以解决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查房时床旁阅片的问题。方法:采用可充电锂电池、LED发光管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制作观片灯,其观察屏安装在可移动诊断车的正面,锂电池和控制部分安装在诊断车的最下层,使整体平稳稳定。结果:LED光源观片灯充满电后可连续使用7 h以上,观察屏平均亮度≥2000 cd/m2,且亮度可调整,能够满足医护人员查房阅片的使用要求。结论: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在无电源条件下或停电时应急阅片,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人员阅片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 锂电池 发光二极管光源 可调亮度
下载PDF
移动医疗中生物医学传感器及电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长岭 申倩 +2 位作者 李治 沈华强 朱兴喜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3期139-142,共4页
通过评阅国内外研究所、高校和企业的最新研究文献,分析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阐述移动医疗中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生物医学传感器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从种类、精度及应用等各方面均获得高度关注,可总结归纳为电生理类、生化检测... 通过评阅国内外研究所、高校和企业的最新研究文献,分析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阐述移动医疗中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生物医学传感器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从种类、精度及应用等各方面均获得高度关注,可总结归纳为电生理类、生化检测类、心肺监测类及运动监测类。移动医疗是现代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移动医疗离不开通讯网络、智能终端以及生物医学传感器,其技术进步为移动医疗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 生物医学传感器 电极 动态血压
下载PDF
结肠脂肪瘤诊治分析(附10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边远 刘广 +2 位作者 康新年 沈华强 鲁立峰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6期790-791,共2页
结肠脂肪瘤系临床上较少见的胃肠道良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因而术前诊断困难。近6年来,本院确诊10例,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岁。从出现症状至就诊时... 结肠脂肪瘤系临床上较少见的胃肠道良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因而术前诊断困难。近6年来,本院确诊10例,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岁。从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10天到12个月,平均5.5个月。临床表现腹痛7例,腹部抠及肿快5例,大便次数增加6例,并发肠梗阻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脂肪瘤 临床报告 诊治 实验室检查 并发肠梗阻 良性肿瘤 术前诊断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医学工程与信息技术推动下的医疗卫生改革模式转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长岭 沈华强 +3 位作者 苏钰 毛靖宁 朱兴喜 刘铁兵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12期164-165,185,共3页
本文探讨了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模式,并结合我国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发展是要建立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医学工程的推动下,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建立起个性化、可预测、预防性的医疗服务体系。
关键词 医学工程 医学信息技术 大数据 可穿戴式传感器 医疗卫生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