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冒口发热效果对钢锭内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徐亚东 沈厚发 +1 位作者 胡永平 韩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7,共4页
采用铸造模拟分析软件对不同发热剂加入量下的12 t钢锭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并预测了钢锭的缩孔缺陷的分布。计算结果发现,随着发热剂量的增加,凝固末期熔池高温区域逐渐向冒口区域移动,并最终从钢锭本体处完全移动到冒口部位,能够很... 采用铸造模拟分析软件对不同发热剂加入量下的12 t钢锭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并预测了钢锭的缩孔缺陷的分布。计算结果发现,随着发热剂量的增加,凝固末期熔池高温区域逐渐向冒口区域移动,并最终从钢锭本体处完全移动到冒口部位,能够很好地补缩钢锭本体部位的凝固收缩。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良好。这充分说明,通过在冒口部位添加适量的发热剂可有效消除钢锭本体部位的缩孔缺陷进而提高钢锭质量和材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剂 凝固模拟 冒口
原文传递
“三全育人”模式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研究
2
作者 沈厚发 王稳定 +2 位作者 黄乐远 吴飞 钱春梅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3期91-94,共4页
学生发展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当前学生面临的发展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学生压力过大、学生思想观念逐渐偏差、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职业规划不足以及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来加以改善... 学生发展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当前学生面临的发展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学生压力过大、学生思想观念逐渐偏差、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职业规划不足以及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来加以改善。“三全育人”模式是一种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旨在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三全育人”模式下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主要策略包括教育政策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学科融合发展、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家校合作和改善日常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人才培养 学生发展
下载PDF
大钢锭A型偏析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沈厚发 张涛 方大成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9-13,共5页
使用立体显微镜及深孔光纤投影仪对模拟大型钢锭内部液相对流与宏观组织的Pb-5Sn和NH_4CL-H_2O铸锭的A型偏析进行了研究.观察到A型偏析的两种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形成A型偏析的基本条件是较低的凝固速度与一定的水平温度梯度;(2)A型... 使用立体显微镜及深孔光纤投影仪对模拟大型钢锭内部液相对流与宏观组织的Pb-5Sn和NH_4CL-H_2O铸锭的A型偏析进行了研究.观察到A型偏析的两种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形成A型偏析的基本条件是较低的凝固速度与一定的水平温度梯度;(2)A型偏析的形貌取决于凝固速度与一次枝晶阵的取向;(3)可通过控制凝固速度,温度梯度,一次枝晶阵取向及高径比防止A型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 偏析 糊状区 凝固 大型钢锭
下载PDF
电子束冷床炉熔铸钛合金锭表面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4
作者 许耀平 肖永江 +1 位作者 梁高飞 沈厚发 《宝钢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电子束冷床炉(简称EB炉)熔铸技术在钛及钛合金圆锭、扁锭的制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与纯钛熔铸相比,钛合金熔铸时容易出现严重的横裂纹。工程实际中发现结晶器内壁黏结物与凝固坯壳的连接是裂纹形成与扩展的主要原因。通过数值模拟及工... 电子束冷床炉(简称EB炉)熔铸技术在钛及钛合金圆锭、扁锭的制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与纯钛熔铸相比,钛合金熔铸时容易出现严重的横裂纹。工程实际中发现结晶器内壁黏结物与凝固坯壳的连接是裂纹形成与扩展的主要原因。通过数值模拟及工程试验的方法分析确定了典型钛合金表面裂纹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并获得了凝固坯壳与拉锭速度及液面电子枪能量的关系,发现高拉速和持续拉锭的区域容易出现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冷床炉熔炼技术 钛合金 表面裂纹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单向凝固时通道偏析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沈厚发 方大成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2-26,共5页
用Pb-Sn、Sn-Pb合金在薄片、圆柱锭上研究通道偏析形成的导热条件。对适当范围的温度梯度,凝固速度较小时通道偏析易于形成。对影响通道偏析的凝固界面和合金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凝固界面的位置可显著减少或消除通道偏... 用Pb-Sn、Sn-Pb合金在薄片、圆柱锭上研究通道偏析形成的导热条件。对适当范围的温度梯度,凝固速度较小时通道偏析易于形成。对影响通道偏析的凝固界面和合金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凝固界面的位置可显著减少或消除通道偏析。的合金,垂直定向凝固时也可形成通道偏析。同时,分析了这些影响规律在铸造实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凝固 通道偏析 炼钢 凝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糊状区结构与通道偏析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厚发 方大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5-559,共5页
用Pb-5%Sn合金在Φ70mm×120mm的圆柱锭上模拟大型钢锭中经常出现的通道偏析.根据糊状区特征结构分析流动稳定性,研究通道偏析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通道偏析是糊状区富集溶质的液相由于密度倒置形成的局部对流... 用Pb-5%Sn合金在Φ70mm×120mm的圆柱锭上模拟大型钢锭中经常出现的通道偏析.根据糊状区特征结构分析流动稳定性,研究通道偏析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通道偏析是糊状区富集溶质的液相由于密度倒置形成的局部对流所引起.斑点偏析的形成位置取决于决定局部Ra的糊状区结构.A偏析的生长方向取决于凝固界面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相 偏析 钢锭 糊状区结构 通道偏析
下载PDF
轴对称凝固锭中通道偏析的形成与防止 被引量:3
7
作者 沈厚发 方大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18-422,共5页
 用 Pb-5%Sn合金在垂直轴对称凝固的 φ70 mm×120mm圆柱锭上模  拟了大型钢锭中A偏析的形成,研究了A偏析形成的临界导热条件。采用倾  角低速旋转法对轴对称凝固条件下通道偏析的防止作了初步尝试。结...  用 Pb-5%Sn合金在垂直轴对称凝固的 φ70 mm×120mm圆柱锭上模  拟了大型钢锭中A偏析的形成,研究了A偏析形成的临界导热条件。采用倾  角低速旋转法对轴对称凝固条件下通道偏析的防止作了初步尝试。结果表  明:通道偏析的形成条件是径向温度梯度大于7.5×10-2°C/mm;凝固速度  小于临界凝固速度,临界凝固速度随着温度梯度的降低而降低。倾角低速旋  转可以有效地防止通道偏析的形成。当铸锭沿轴线倾斜22°时,相对于绕垂直  轴旋转,防止偏析所需的转速可降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锭 凝固 偏析 糊状区 通道
下载PDF
糊状区变形及浓度再分布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6
8
作者 沈厚发 C.Beckermann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用丁二腈-丙酮合金实验研究试样变形开始时间、初始厚度及变形量对枝晶变形及溶质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晶变形满足幂次大于1的能量函数关系:枝晶变形能力主要与变形时糊状区固相分数有关:从糊状区挤出的液相相对浓度与固相分... 用丁二腈-丙酮合金实验研究试样变形开始时间、初始厚度及变形量对枝晶变形及溶质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晶变形满足幂次大于1的能量函数关系:枝晶变形能力主要与变形时糊状区固相分数有关:从糊状区挤出的液相相对浓度与固相分数、变形比率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糊状区变形 溶质再分布 宏观偏析 凝固 金属 连铸 液芯压下
下载PDF
钢锭中通道型(A、V)偏析的形成原因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厚发 方大成 《钢铁研究》 CAS 1995年第4期45-51,共7页
通道偏析起源于凝固过程中的糊状区,并以富集溶质呈A或V形分布于凝固锭中。关于通道偏析形成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只是近20年来,在其形成机理方面才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形成A、V偏析的前提条件是凝固合金糊状区中的富集溶质... 通道偏析起源于凝固过程中的糊状区,并以富集溶质呈A或V形分布于凝固锭中。关于通道偏析形成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只是近20年来,在其形成机理方面才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形成A、V偏析的前提条件是凝固合金糊状区中的富集溶质的液相沿枝晶间隙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偏析 流动 钢锭 流动 枝晶间隙 富集溶质
下载PDF
大型钢锭中通道(A、V)偏析的预测及防止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厚发 方大成 《大型铸锻件》 1995年第3期45-47,50,共4页
通道偏析是糊状区富集溶质沿枝晶间隙流动所引起。本文论述了近年来人们在A、V偏析形成临界条件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流体流动稳定性理论,提出了一些防止通道偏析的措施。
关键词 通道偏析 A偏析 V偏析 流动稳定性 钢锭
下载PDF
连铸结晶器液位波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9
11
作者 谭利坚 沈厚发 +3 位作者 柳百成 刘晓 徐荣军 李永全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5-438,共4页
应用SOLA—VOF方法研究了板坯连铸结晶器自由表面的形状及钢水流动行为,计算得出了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液位波动值。通过数值模拟浸入水口出流角度及出流速度对液位波动的影响关系,指出液位波动的波形与回流区大小及位置密切相关,并分析... 应用SOLA—VOF方法研究了板坯连铸结晶器自由表面的形状及钢水流动行为,计算得出了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液位波动值。通过数值模拟浸入水口出流角度及出流速度对液位波动的影响关系,指出液位波动的波形与回流区大小及位置密切相关,并分析了液位波动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结晶器 液位波动 数值模拟 SOLA-VOF
下载PDF
我国大型铸钢件生产的现状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41
12
作者 黄天佑 刘小刚 +2 位作者 康进武 沈厚发 柳百成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99-904,共6页
介绍了我国大型铸钢件行业的现状及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以水电、冶金等重点工程为例分析了未来5~10年中我国大型铸钢件的市场需求情况。详细介绍了大型铸钢件生产中材料冶炼、铸造工艺、热处理工艺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等关键技术及... 介绍了我国大型铸钢件行业的现状及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以水电、冶金等重点工程为例分析了未来5~10年中我国大型铸钢件的市场需求情况。详细介绍了大型铸钢件生产中材料冶炼、铸造工艺、热处理工艺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等关键技术及其在大型铸钢件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铸钢件 重大装备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低碳钢奥氏体再结晶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7
13
作者 沈丙振 方能炜 +1 位作者 沈厚发 柳百成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6-520,共5页
为了描述低碳钢变形过程的组织演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奥氏体动态再结晶、静态再结晶、亚动态再结晶模型.本文利用G leeb le试验机研究不同初始晶粒度、变形温度、应变和应变速率对奥氏体再结晶量和晶粒尺寸变化的影响.流变应力模型考虑... 为了描述低碳钢变形过程的组织演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奥氏体动态再结晶、静态再结晶、亚动态再结晶模型.本文利用G leeb le试验机研究不同初始晶粒度、变形温度、应变和应变速率对奥氏体再结晶量和晶粒尺寸变化的影响.流变应力模型考虑了变形条件对模型系数的影响.利用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及晶粒度由多元非线性回归得出了奥氏体再结晶模型系数,并且由模型计算的峰值应变、稳定应变、硬化区流变应力、再结晶体积分数、晶粒尺寸和实际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动态再结晶 静态再结晶 亚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等轴晶移动对宏观偏析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长文 沈厚发 +1 位作者 黄天佑 柳百成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238,共7页
建立了自由等轴晶移动对宏观偏析影响的数学模型,对铸锭凝固过程中的对流和溶质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型中按照临界固相分数将糊状区分为紧密树枝晶和自由等轴晶两个不同的区域.对带冒口铸钢锭的宏观偏析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同实验结果... 建立了自由等轴晶移动对宏观偏析影响的数学模型,对铸锭凝固过程中的对流和溶质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型中按照临界固相分数将糊状区分为紧密树枝晶和自由等轴晶两个不同的区域.对带冒口铸钢锭的宏观偏析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假设糊状区内固相静止的模型相比,考虑等轴晶移动的模型得到的溶质分布结果与实验结果更接近.在凝固过程中,等轴晶随液体流动并在铸锭的底部中心聚集,在凝固后的铸锭中形成锥形的负偏析.还发现,在铸锭的中心靠上的区域形成正偏析,在铸锭的外部区域形成负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金属凝固 宏观偏析 数值模拟 自由等轴晶 枝晶密排面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覆盖层形成方法及相关国家标准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新平 熊守美 +1 位作者 沈厚发 柳百成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7-632,636,共7页
镁合金具有优异的比强度,但耐蚀性较差,很少在铸态下直接使用,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形成防护性覆盖层.本文对现有的镁合金表面覆盖层形成方法,如电化学镀、化学转化、阳极氧化、气相沉积、激光表面改性和有机涂层等,进行了评述.国家标... 镁合金具有优异的比强度,但耐蚀性较差,很少在铸态下直接使用,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形成防护性覆盖层.本文对现有的镁合金表面覆盖层形成方法,如电化学镀、化学转化、阳极氧化、气相沉积、激光表面改性和有机涂层等,进行了评述.国家标准对相关技术等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而目前系统介绍有关我国国家标准中涉及表面处理方面的资料很少,所以本文也针对目前国家标准中表面处理工艺、检测方法等进行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表面处理 覆盖层 国家标准
下载PDF
Fe-C合金凝固过程流动、传热、传质的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志强 沈厚发 +1 位作者 熊守美 柳百成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41-946,共6页
通过耦合求解凝固过程质量、动量、能量和溶质守恒方程,对Fe-C二元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流动、传热、传质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控制容积的有限差分法(CV-FDM)建立了微分方程的隐式离散格式,采用SIMPLE方法求解.代数方程的求解采用交替... 通过耦合求解凝固过程质量、动量、能量和溶质守恒方程,对Fe-C二元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流动、传热、传质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控制容积的有限差分法(CV-FDM)建立了微分方程的隐式离散格式,采用SIMPLE方法求解.代数方程的求解采用交替方向隐式(ADI)和三对角矩阵算法(TDMA)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个上下边界绝热、左右边界对流换热的二维矩形区域的模拟计算表明,凝固初期排出的溶质主要被凝固前沿的液相流动带入液相区.在固液两相区中,由于枝晶骨架造成的流动阻力很大,在不考虑凝固收缩的条件下,两相区中的液相流动速度一般较纯液相区的流速小2-3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合金 铁碳合金 凝固 流动 传热 传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数值模拟技术在大型铸钢件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小刚 沈厚发 +3 位作者 康进武 张雷 黄天佑 边敦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6,68,共3页
大型铸钢件在实际生产中易产生缩孔缩松、应力变形等缺陷。本文采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开发的FDM/FEM集成分析系统,对马钢双板轧机机架及5 0 0 0t油压机横梁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根据模拟结果对工艺进行了改进... 大型铸钢件在实际生产中易产生缩孔缩松、应力变形等缺陷。本文采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开发的FDM/FEM集成分析系统,对马钢双板轧机机架及5 0 0 0t油压机横梁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根据模拟结果对工艺进行了改进。按照制定的工艺进行实际生产,均一次浇注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STAR软件 大型铸钢件 热应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型轧钢机架铸造工艺计算机辅助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雷 谭利坚 +7 位作者 沈厚发 黄天佑 柳百成 边敦亭 陈世文 潘爱胜 潘宁 王晓光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68-570,共3页
利用FT Star及IDEAS软件对马钢双板轧机机架铸件的充型、凝固、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及热应力、应变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为实际生产设计了合理的铸造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模拟软件可确定冒口、冷铁位置尺寸,控制凝固顺序,保证铸件质量。同... 利用FT Star及IDEAS软件对马钢双板轧机机架铸件的充型、凝固、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及热应力、应变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为实际生产设计了合理的铸造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模拟软件可确定冒口、冷铁位置尺寸,控制凝固顺序,保证铸件质量。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铸造工艺技术可解决熔化能力不足等实际生产问题,从而为一般非专业铸造企业生产大型轧钢机架等重要铸件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STAR IDEAS 机架 铸造工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铸铁件消失模充型速度的测试及计算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锋军 林青松 +2 位作者 张殿德 沈厚发 柳百成 《现代铸铁》 CAS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使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试了铸铁件消失模充型过程中负压度、模样密度、浇注温度、金属静压头等工艺因素对充型速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给出了充型速度的经验计算公式,并对公式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铸铁件 消失模 充型速度 测试 计算
下载PDF
大型铸钢件热物性参数确定及在凝固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文胜 刘艳 +6 位作者 周守航 韩庆礼 张西鹏 石立文 康进武 沈厚发 柳百成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93-1395,共3页
为确定大型铸钢件砂型热物性参数,对17.5t铸钢试件进行了测温实验;将确定后的热物性参数应用于300t快锻机下横梁铸件凝固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400℃时,砂型导热系数最小;温度大于600℃时,砂型比热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速度减小。优化设... 为确定大型铸钢件砂型热物性参数,对17.5t铸钢试件进行了测温实验;将确定后的热物性参数应用于300t快锻机下横梁铸件凝固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400℃时,砂型导热系数最小;温度大于600℃时,砂型比热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速度减小。优化设计下横梁铸件冷铁及补贴有利于补缩,可防止缩孔缩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铸钢件 凝固 数值模拟 热物性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