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钕铁硼永磁材料中多元素的定量表征
1
作者 刘佳 郭飞飞 +5 位作者 于雷 崔飞鹏 赵迎 韩冰 沈学静 王海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7,共7页
“磁王”钕铁硼是现今性能最为优异的永磁体,因其优异的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互联网、新能源、 5G通讯等诸多高新科技领域。目前研究钕铁硼材料中元素成分的主要分析方法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其... “磁王”钕铁硼是现今性能最为优异的永磁体,因其优异的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互联网、新能源、 5G通讯等诸多高新科技领域。目前研究钕铁硼材料中元素成分的主要分析方法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其中ICP-OES是湿法分析,样品前处理复杂,测试周期长,而XRF法可实现直接分析,但受制于其轻元素的检测能力很难满足对钕铁硼材料中主要轻元素B的分析需求。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具有分析效率高,样品前处理简单,多元素直接分析,适用于现场分析、在线分析等技术优点,使其在快速定量表征方面展现出其独有的优势。运用LIBS分析技术开展对钕铁硼材料中多元素定量表征的直接、快速分析的方法研究,首先针对钕铁硼材料中定量表征的九个元素Nd、 Co、 B、 Dy、 Tb、 Pr、 Cu、 Al、 Ga完成特征谱线的筛选,通过对系统激光器电压、激光剥蚀方式等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对钕铁硼材料光谱信号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优化并确立了分析条件,最终选用720V的激光器电压,15个预剥蚀脉冲15个剥蚀脉冲的激光剥蚀方式为钕铁硼样品的分析条件;其次,选取8个通过ICP-OES法定值的烧结钕铁硼样品,样品具有元素成分的梯度差异化特征,作为建立分析方法的标准样品,采用标准曲线法通过相对强度与浓度的关联方式,建立钕铁硼样品中Nd、 Co、 B、 Dy、 Tb、 Pr、 Cu、 Al、 Ga九个元素的定量分析校准曲线;最后选取两个烧结钕铁硼试样,运用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完成九个元素的定量表征,分析时间小于30 s,其定量结果与ICP-OES法测定结果的比对,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运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技术实现了对钕铁硼材料中多元素成分的直接、同时、快速定量表征,为钕铁硼材料的快速定量表征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表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钕铁硼 定量表征
下载PDF
基于消荧光差分拉曼光谱技术预测食用油复热时长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迎 沈学静 李小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34-2041,共8页
为实现食用油复热时长的快速测量,选取4种常用的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进行不同时长的加热,基于自主研制的消荧光差分拉曼光谱仪完成样品的原始拉曼光谱及差分拉曼光谱测试。首先,分析植物油的拉曼光谱特征峰归属及... 为实现食用油复热时长的快速测量,选取4种常用的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进行不同时长的加热,基于自主研制的消荧光差分拉曼光谱仪完成样品的原始拉曼光谱及差分拉曼光谱测试。首先,分析植物油的拉曼光谱特征峰归属及复热时长对拉曼光谱的影响,并对原始拉曼光谱及差分拉曼光谱进行主成分对比分析。其次,基于差分拉曼光谱及经小波变换去除荧光干扰的原始拉曼光谱,分别建立食用油复热时长定量模型,并对比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与经小波变换去除荧光干扰的原始拉曼光谱相比,基于差分拉曼光谱的食用油复热时长定量模型,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的验证集R^(2)分别从0.976 9、0.973 1、0.980 9、0.984 2升至0.996 4、0.996 4、0.994 6、0.991 2;验证集均方根误差从1.248 9、1.348 0、1.134 0、1.031 1降至0.494 6、0.491 0、0.606 1、0.768 5。由此表明,利用差分拉曼光谱技术提高了食用油复热时长定量模型的稳定性和精确度。本研究结果为植物油复热时长定量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拉曼光谱技术 食用油 复热时长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硅漂移探测器中逃逸峰的分析与计算
3
作者 廖学亮 刘明博 +1 位作者 程大伟 沈学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7-1300,共4页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所使用的硅漂移探测器(SDD)在检测过程中会在个别含量较高待测元素所产生的较强特征峰的低能侧形成逃逸峰,其相应的特征峰也会损失一部分强度,逃逸峰的产生位置与探测器的成分有关;SDD探测器中入射特征峰与逃逸峰...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所使用的硅漂移探测器(SDD)在检测过程中会在个别含量较高待测元素所产生的较强特征峰的低能侧形成逃逸峰,其相应的特征峰也会损失一部分强度,逃逸峰的产生位置与探测器的成分有关;SDD探测器中入射特征峰与逃逸峰之间的能量差值为1.739 keV,等于硅原子的K_(α)特征能量,逃逸峰的强度与入射X射线的强度成正比,即与相应元素的含量/特征峰强度成正比,通常的入射特征峰逃逸概率比较低,在逃逸峰强度较低时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小,当基体元素含量较高时产生的逃逸峰较大就会导致测试结果偏差较大;通过理论计算可以看出,逃逸峰的产生概率与探测器角度及元素种类等条件有关,从硅原子的质量吸收系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随着入射特征线能量的增大硅原子对其的质量吸收系数降低,相应入射线的逃逸峰产生概率也会降低。当逃逸峰与其他待测元素的特征能量峰位置有重合时,会干扰相应元素的准确测量,导致相应元素的特征峰强度偏大,尤其是当待测元素含量较低时,其产生的特征峰强度较小,逃逸峰导致的本底强度所产生的干扰相对更大,因此需要对逃逸峰进行准确计算和校正。搭建了相应的平台进行测试,并以Fe和Mn元素为例,通过对SDD探测器中两种元素产生的逃逸峰概率进行理论分析与计算,并与实际测试谱图得到的逃逸概率值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数据符合较好,并且经对比发现在Fe_(2)O_(3)样品中的Fe∶K_(β)线的逃逸峰与Cr∶K_(α)峰重合,Fe∶K_(α)线的逃逸峰与Ti∶K_(α)峰有部分重合,在扣去逃逸峰后可以降低检出限,以更好地对Cr和Ti进行准确定量,该方法可扩展到其他含量较高元素的逃逸峰计算与校正,尤其是在土壤、矿物、合金检测等个别元素含量较高的样品中多元素检测方面的应用,可提高X射线荧光方法的测试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峰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硅漂移探测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法快速测定减肥类保健品中西布曲明的含量
4
作者 查越 沈学静 +2 位作者 李明 张小华 查卓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488,共3页
西布曲明具有减肥的作用^([1]),但会导致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2]),甚至增加心脏病的风险^([3])。我国已于2010年明令禁止西布曲明在国内生产和销售^([4]),但一些不法厂商为提高减肥类保健品的效果而添加西布曲明并在网络销售的事件... 西布曲明具有减肥的作用^([1]),但会导致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2]),甚至增加心脏病的风险^([3])。我国已于2010年明令禁止西布曲明在国内生产和销售^([4]),但一些不法厂商为提高减肥类保健品的效果而添加西布曲明并在网络销售的事件屡见不鲜^([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西布曲明 不法厂商 网络销售 减肥类保健品 快速测定
下载PDF
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金属材料中氧、氮、氢和氩 被引量:17
5
作者 沈学静 王蓬 +6 位作者 胡少成 杨植岗 马红权 杨倩倩 高伟 周振 王海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55-1560,共6页
采用自主研制的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可以同时测定金属中O,N,H和Ar。重点讨论质谱谱线的选择,信号获得以及数据处理和校准,并给出O,N,H和Ar 4种的检出限分别为0.021,0.060,0.002和0.002"g/g,线性范围分别为0.070~500"g/g,... 采用自主研制的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可以同时测定金属中O,N,H和Ar。重点讨论质谱谱线的选择,信号获得以及数据处理和校准,并给出O,N,H和Ar 4种的检出限分别为0.021,0.060,0.002和0.002"g/g,线性范围分别为0.070~500"g/g,0.200~400"g/g,0.006~40"g/g和0.005~15"g/g。并利用不同样品对本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传统方法吻合。实验表明,本方法准确、有效,可同时测定4种气体元素O,N,H和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
下载PDF
固定源NO_x的排放控制及DeNO_x催化剂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沈学静 王海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8-72,共5页
对减少固定源排放 NOx 的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介绍了目前用于这一领域的几类催化剂的特点和应用情况。讨论了在我国控制来自钢铁厂、发电厂、垃圾焚烧炉等各种固定源 NOx 排放可能采用的方法。
关键词 NOx 固定源 脱氮氧化物催化剂 排放控制
下载PDF
LIBS对钛合金焊缝中成分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学静 郭飞飞 +3 位作者 徐鹏 崔飞鹏 李晓鹏 刘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869-3875,共7页
钛合金凭借其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天、海洋、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其中Ti-6Al-4V(TC4)合金的耐热性、强度、塑性、韧性、成形性、可焊性、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均较好,已成为钛合金工业中的王牌合金。钛合... 钛合金凭借其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天、海洋、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其中Ti-6Al-4V(TC4)合金的耐热性、强度、塑性、韧性、成形性、可焊性、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均较好,已成为钛合金工业中的王牌合金。钛合金在激光焊接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焊缝熔深、提高焊接效率、改善焊缝微观组织的不均匀性,但是可能会改变熔合区和焊缝区中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状态,从而可能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运用LIBS分析技术对TC4钛合金焊接试样表面进行面扫描同步获得多元素成分信息,同时结合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方法(OPA),实现了对钛合金母材、熔合区、焊缝成分及其分布状态的快速表征,为活性剂的选择和焊接后钛合金的材料性能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手段。选取了两个使用不同活性剂进行焊接的TC4钛合金薄板试样,选取焊缝纵切面方向作为分析面,采用320目的氧化铝砂纸进行表面处理,利用LIBSOPA系统进行成分分布统计表征。首先,对激发光斑和剥蚀条件进行条件优化,最终选择200μm的激发光斑、10个预剥蚀脉冲10个剥蚀脉冲进行实验,并建立了钛合金中C,Al,V,Fe,Si和Ti六个元素的校准曲线(其中Si元素主要来自活性剂);然后对钛合金焊接样品进行了区域扫描,并对元素含量和分布状态进行了统计表征。同时,在钛合金焊接样品的不同部位进行分区取样,采用高频红外法分析C元素含量,并与LIBSOPA结果进行比对,两种测试方法结果吻合。元素Al,V,Fe,Si和Ti分布结果与微束X荧光光谱法对应性较好。运用LIBSOPA技术实现了对钛合金母材、熔合区、焊缝中多元素的成分分布表征,为快速判定钛合金焊缝中成分及分布状态提供了全新的评价表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S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钛合金 焊缝 成分分布分析
下载PDF
流体微探力学性能高通量表征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雷 刘佳 +5 位作者 任群 杨丽 王辉 沈学静 贾云海 王海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6-414,共9页
介绍一种流体微探力学性能(硬度)高通量表征方法。由于不同材料特征组织结构的差异,当具有相同压力的水流体作用在不同材料的平整表面上时(类似于采用比纳米压痕更小的压头加载于材料表面),每种材料所产生的微形变也有所差异,采用高精... 介绍一种流体微探力学性能(硬度)高通量表征方法。由于不同材料特征组织结构的差异,当具有相同压力的水流体作用在不同材料的平整表面上时(类似于采用比纳米压痕更小的压头加载于材料表面),每种材料所产生的微形变也有所差异,采用高精度表面形貌轮廓仪测量整个材料表面的形变量及分布,基于拉依达准则对形变量数据进行统计,解析材料的表面微形变量与硬度性能的相关性。实验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具有不同硬度的两相组织在等压水流体中的变形行为,并选取桥梁钢、高碳铬轴承钢、铸态镍基高温合金、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和锻态镍基高温合金共5种具有不同特征组织和硬度的金属材料验证,结果表明,5种材料的表面形变量与显微硬度值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48,该表征方法分辨率可以达到纳米级,可视为硬度性能的无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流体微探 冷等静压 表面形变 微观硬度
下载PDF
体积流量法配制多组分气体混合物 被引量:3
9
作者 沈学静 王海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43-647,共5页
建立了一种简便、价廉的多组分气体混合物的动态制备方法并设计和组装了动态体积配气仪。用气相色谱对动态体积配气仪配制的混合气体进行分析并与其理论配比相对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是令人满意的。此外,按照配... 建立了一种简便、价廉的多组分气体混合物的动态制备方法并设计和组装了动态体积配气仪。用气相色谱对动态体积配气仪配制的混合气体进行分析并与其理论配比相对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是令人满意的。此外,按照配气的过程对影响配气精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气流流速的稳定性、流速测定的准确性和气路条件的一致性是决定配气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配气 体积流量配气法 配气精度
下载PDF
飞行时间质谱在转炉炉气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学静 严月祥 +2 位作者 付博 胡少成 李一多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4-36,共3页
将飞行时间质谱在线分析技术用于莱钢4号转炉,通过在线监测转炉炉气的成分,指导转炉生产过程。介绍了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莱钢4号转炉应用的飞行时间质谱炉气在线分析系统的组成、安装布局及其同其他生产设备间的相互... 将飞行时间质谱在线分析技术用于莱钢4号转炉,通过在线监测转炉炉气的成分,指导转炉生产过程。介绍了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莱钢4号转炉应用的飞行时间质谱炉气在线分析系统的组成、安装布局及其同其他生产设备间的相互衔接,以及在现场达到的性能指标。分析多炉次的炉气曲线和生产工艺间的相关性表明,炉气分析系统在及时预报氧枪漏水、有效减少补吹次数和提高经验炼钢命中率方面,对转炉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炉气分析系统 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分析
下载PDF
用数学解析法校正热导法测氢时共存气体的干扰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学静 王海舟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59,共4页
用热导法在线测定工艺气体中的氢含量,灵敏度高、简便廉价,但容易受到共存组分的影响,尤其是共存组分含量较高且变化较大时,其干扰更加严重。本研究采用数学解析法对CO和CO2两种气体的干扰作用进行了校正,在不延长分析时间的情况下,提... 用热导法在线测定工艺气体中的氢含量,灵敏度高、简便廉价,但容易受到共存组分的影响,尤其是共存组分含量较高且变化较大时,其干扰更加严重。本研究采用数学解析法对CO和CO2两种气体的干扰作用进行了校正,在不延长分析时间的情况下,提高了测氢的精度。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氢的体积分数为0~20%且含有大量CO(0~90%)、CO2(0~50%)和N2(平衡气)的混合气体,校正后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在±0 5%之间;校正过程的耗时与系统响应时间相比完全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导法 数学解析法 在线分析 干扰校正
下载PDF
飞行时间质谱在转炉炉气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学静 严月祥 +1 位作者 胡少成 吴京利 《中国仪器仪表》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介绍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莱钢4#转炉应用的炉气分析系统的组成、安装布局及其同其他生产设备间的相互衔接,以及在现场达到的性能指标。分析炉气曲线和生产工艺间的相关性表明,炉气分析系统在及时预报氧枪漏水、有效减... 介绍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莱钢4#转炉应用的炉气分析系统的组成、安装布局及其同其他生产设备间的相互衔接,以及在现场达到的性能指标。分析炉气曲线和生产工艺间的相关性表明,炉气分析系统在及时预报氧枪漏水、有效减少补吹次数、提高经验炼钢命中率和对事故预警方面,对转炉生产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系统 飞行时间质谱 转炉 在线分析 动态控制
下载PDF
转炉气体在线分析——飞行时间质谱的应用(英文)
13
作者 沈学静 王海舟 +4 位作者 严月祥 胡少成 吴京利 付博 李一多 《冶金分析》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2,共7页
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气体分析系统被用于中国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座60吨转炉,进行炼钢过程自动监测。本文介绍了飞行时间质谱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也描述了该在线气体分析系统的组成、安装布局、与其它转炉生产设备的衔接以及在现场... 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气体分析系统被用于中国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座60吨转炉,进行炼钢过程自动监测。本文介绍了飞行时间质谱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也描述了该在线气体分析系统的组成、安装布局、与其它转炉生产设备的衔接以及在现场达到的性能指标。通过大量转炉冶炼过程数据,分析了由上述系统得到的、基于气体分析结果的“冶炼曲线”与转炉生产工艺的相关性。应用结果表明:这种在线气体分析系统能够及时预警氧枪漏水、预报喷溅、降低补吹次数和提高转炉生产的终点命中率,它将在炼钢生产,特别是无法使用副枪技术的中小型转炉的工艺动态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气体分析 飞行时间质谱 转炉工艺 动态控制
下载PDF
培养医学实习生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的体会 被引量:12
14
作者 沈学静 《实用医药杂志》 2008年第3期378-379,共2页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关键时期。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培养模式的转变,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增加临床实践时间,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和获得良好的临床...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关键时期。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培养模式的转变,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增加临床实践时间,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和获得良好的临床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医师 临床技能 培训方法
下载PDF
一次展示中国冶金分析研究成果的国际学术会议——中国金属学会代表团参加CETAS2006国际钢铁与金属工业分析化学进展学术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15
作者 沈学静 王海舟 《冶金分析》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7-89,共3页
介绍了中国代表团成功参加CETAS2006国际钢铁与金属工业分析化学进展学术会议的情况。中国冶金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国外专家的普遍关注和浓厚兴趣。同时,通过交流建立了CETAS和中国金属学会分析测试分会间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 钢铁工业分析工作研究和应用欧州委员会 钢铁与金属工业 分析化学
下载PDF
碳质材料去除氮氧化物的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沈学静 王海舟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z1期43-45,共3页
对近年来用于氮氧化物污染治理的碳质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等,进行了评述.同时,讨论了我国利用碳质材料治理氮氧化物污染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氮氧化物污染 脱氮方法 脱氮活性炭 碳质材料
下载PDF
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材料表面微区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勇 贾云海 +8 位作者 陈吉文 沈学静 刘英 赵雷 李冬玲 韩鹏程 赵振 樊万伦 王海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38-2243,共6页
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技术不仅可以对导体及非导体进行元素的成分含量分析,而且还可进行元素分布及涂层深度表面微区分析,故在元素分析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主要介绍了LA-ICP-MS的仪器装置及其表面微区分析理论,同... 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技术不仅可以对导体及非导体进行元素的成分含量分析,而且还可进行元素分布及涂层深度表面微区分析,故在元素分析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主要介绍了LA-ICP-MS的仪器装置及其表面微区分析理论,同时对LA-ICP-MS在钢铁、有色金属及半导体等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元素分布及涂层深度表面微区分析应用进展情况进行回顾,与SEM/EDS(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EPMA(电子探针微区分析)、AES(俄歇电子能谱)等传统经典的表面分析方法的比较,LA-ICP-MS具有无需或很少样品制备、空间分辨率可调、多元素同时分析及灵敏度高等优点,目前LA-ICP-MS已成为这些经典表面微区分析工具强有力的补充。随着LA-ICP-MS分析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与成熟,相信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元素分析工作者会使用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像LIB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一样,将会成为元素分析领域非常耀眼的一颗新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材料科学 表面微区分析
下载PDF
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测定钢铁中氧、氮和氢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少成 沈学静 +4 位作者 王蓬 郝贵奇 马红权 胡学强 王海舟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30,共5页
采用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测定钢铁中氧、氮和氢三种元素,通过对比空白和样品的质谱图,选择C+,N+,H2+作为质谱分析的谱线。对一系列标准样品中的氧、氮和氢进行测定,根据分析谱线的离子数及元素的质量绘制校准曲线。通过对空... 采用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测定钢铁中氧、氮和氢三种元素,通过对比空白和样品的质谱图,选择C+,N+,H2+作为质谱分析的谱线。对一系列标准样品中的氧、氮和氢进行测定,根据分析谱线的离子数及元素的质量绘制校准曲线。通过对空白的标准偏差计算得氧、氮和氢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 015%,0.000 02%,0.000 003%,测定氧、氮和氢的范围分别为0.000 05%~0.2%,0.000 06~0.2%,0.000 01~0.05%。方法用于标准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与认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1.4%~7.4%。该方法把质谱检测器用于钢铁材料中氧、氮和氢的同时、定量分析,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 钢铁
下载PDF
固态金属及合金材料中氧、氮、氢联测技术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胡少成 沈学静 王蓬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4-40,共7页
对金属和合金材料中氧、氮、氢3种气体元素的联测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侧重汇总了各种联测方法的分析流程及技术指标,同时介绍了相关的气体分析仪器的情况,最后指出以质谱仪为检测器的联测技术有望成为氧、氮、氢联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金属及合金材料 联测
下载PDF
硫化锰夹杂物面积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信号强度关系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春 贾云海 +4 位作者 王辉 李冬玲 屈华阳 沈学静 陈吉文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5-272,共8页
在风电主轴上制取金相试样(材料牌号34CrNiMo6),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扫描分析了抛光表面上S、Mn、Fe、Cr、Mo、Si和Al等元素的二维分布。使用金相显微镜对比扫描分析前后的金相照片,提取了各烧蚀点覆盖区域的MnS夹杂物形貌,获得... 在风电主轴上制取金相试样(材料牌号34CrNiMo6),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扫描分析了抛光表面上S、Mn、Fe、Cr、Mo、Si和Al等元素的二维分布。使用金相显微镜对比扫描分析前后的金相照片,提取了各烧蚀点覆盖区域的MnS夹杂物形貌,获得了S和Mn两元素异常信号分布特征及对应激发区域内的MnS夹杂物面积数据,分析了夹杂物面积与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和Mn两元素基本都在相同位置出现异常信号,且两元素的异常信号强度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材料中的MnS夹杂物是引发S和Mn出现异常信号的最主要来源,并且MnS夹杂物面积与S和Mn两元素的异常信号强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可以通过对异常信号的分析来识别MnS夹杂物并确定其尺寸及分布状态。通过建立简化物理模型,计算了MnS夹杂物面积与S和Mn两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在低含量段,得到了夹杂物面积与S和Mn两元素含量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的结果,进而验证了S和Mn两元素异常信号强度与MnS夹杂物面积之间线性相关的实验结果。分析认为,元素的宏微观偏析、夹杂物面积测量的偏差、预剥蚀导致的夹杂物剥落等因素都会对夹杂物面积与信号强度之间的线性统计关系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金相显微镜 硫化锰 夹杂物面积 信号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