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文化五七干校忆往(二)--采访沈寂、武振平先生
1
作者 沈寂 卢荣艳 武振平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44-50,共7页
一采访沈寂先生[采访者按]1968年,已经44岁的沈寂与他所在的电影系统的同事一起被下放到了奉贤五七干校,据沈寂回忆,“文革”中开始的“斗批改”,电影系统首当其冲,而他所在的天马电影厂又是电影系统搞得最早的,等到他去奉贤五七... 一采访沈寂先生[采访者按]1968年,已经44岁的沈寂与他所在的电影系统的同事一起被下放到了奉贤五七干校,据沈寂回忆,“文革”中开始的“斗批改”,电影系统首当其冲,而他所在的天马电影厂又是电影系统搞得最早的,等到他去奉贤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时,大部分人已经回到“革命队伍”了,而他仍然是“牛鬼蛇神”。但是那时厂里的包括导演、演员甚至工人等都到五七干校去劳动,当时领导说电影厂的工人也是知识分子,也要接受改造,连厂里的造反派也到了五七干校。在采访中,沈寂回忆了他在五七干校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的同事们所发生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七干校 采访者 上海文化 劳动改造 1968年 “文革” 知识分子 电影
原文传递
吴汝纶与严复译著 被引量:9
2
作者 沈寂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0-116,共7页
严复为了翻译西方名著,慕名向吴汝纶学习桐城古文。吴汝纶则为之介绍应读的传统基本古籍,及我国自魏晋以来的翻译经验。在1901年以前,严复所翻译的书稿,总是寄吴汝纶审读,今保存的有《天演论》原稿,吴为之拟定的篇名,多半为严复所采纳... 严复为了翻译西方名著,慕名向吴汝纶学习桐城古文。吴汝纶则为之介绍应读的传统基本古籍,及我国自魏晋以来的翻译经验。在1901年以前,严复所翻译的书稿,总是寄吴汝纶审读,今保存的有《天演论》原稿,吴为之拟定的篇名,多半为严复所采纳。严复翻译不按作者原意,而据当时中国社会改革的需要,是受了吴的影响,吴亦称严译是“忠愤所发”。吴汝纶认为严复是中西学兼通的难得人才,自己亦从中了解西方文化。吴、严都主张以古文传播新文化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前的“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西学 翻译 达旨 吴汝纶 严复
下载PDF
再论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 被引量:6
3
作者 沈寂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38,共7页
关键词 陈独秀 袁世凯 《新青年》 辛亥革命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孙中山 图书馆 《甲寅》 《国民日日报》 梁启超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民族主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沈寂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9,共4页
辛亥革命的民族主义,是认同血缘的种族主义,不是一致对外的民族独立建国,而是排斥国内已经溶合了的少数民族。清朝的满汉矛盾,经二百多年的溶合,在文化上已成一体。鸦片战争以后,已形成中西对立,“满洲人”三字只表示一个特权阶层的存... 辛亥革命的民族主义,是认同血缘的种族主义,不是一致对外的民族独立建国,而是排斥国内已经溶合了的少数民族。清朝的满汉矛盾,经二百多年的溶合,在文化上已成一体。鸦片战争以后,已形成中西对立,“满洲人”三字只表示一个特权阶层的存在。但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党人以“驱除鞑虏”为政纲,把政治革命变成种族革命,实是一种倒退,应重新评估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排满 民族主义 种族革命
下载PDF
严复为安徽高等学堂的“礼聘”与“辞馆” 被引量:6
5
作者 沈寂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02-105,68,共5页
严复为安徽高等学堂的“礼聘”与“辞馆”沈寂1906年至1907年间,正值清政府仿行立宪,厉行新政。严复曾在安徽高等学堂任过监督(校长)。严复来安徽,是因他与安徽有深厚的关系。他在一年之后又匆匆离去,乃是安徽复杂的社会... 严复为安徽高等学堂的“礼聘”与“辞馆”沈寂1906年至1907年间,正值清政府仿行立宪,厉行新政。严复曾在安徽高等学堂任过监督(校长)。严复来安徽,是因他与安徽有深厚的关系。他在一年之后又匆匆离去,乃是安徽复杂的社会关系之反映。严复在皖的短暂期间,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高等学堂 严复 桐城文派 安徽青年学生 京师大学堂 吴汝纶 清政府 高一涵 沈曾植 师范学堂
下载PDF
陈独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沈寂 《学术界》 2002年第4期255-264,共10页
该文是作者 2 0 0 2年 6月 1 5日在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第二届大会上作的报告 ,较系统地回顾了在陈独秀家乡———安徽省成立研究会以来所开展的工作、陈独秀研究的历史以及安徽研究陈独秀的特点 ,概述了当前陈独秀研究的形势、前景及存... 该文是作者 2 0 0 2年 6月 1 5日在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第二届大会上作的报告 ,较系统地回顾了在陈独秀家乡———安徽省成立研究会以来所开展的工作、陈独秀研究的历史以及安徽研究陈独秀的特点 ,概述了当前陈独秀研究的形势、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并就陈独秀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认为要尊重历史 ,还是让陈独秀留在民间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研究 中国共产党 共产国际 现状 评价 发展历史 陈独秀研究会
下载PDF
陈独秀留学问题再考 被引量:3
7
作者 沈寂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32,共6页
一1901年《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一次报告》中,载明陈独秀于是年10月到达东京,就读于“东京(专门)学校”。陈独秀这次在东京逗留的时间,仅四个月左右,翌年春又返回安庆。1902年9月陈再到东京时,没有继续去“东京(专门)学校”就读,在清国留... 一1901年《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一次报告》中,载明陈独秀于是年10月到达东京,就读于“东京(专门)学校”。陈独秀这次在东京逗留的时间,仅四个月左右,翌年春又返回安庆。1902年9月陈再到东京时,没有继续去“东京(专门)学校”就读,在清国留学生会馆的第二次报告中的题名录上,填写的是“预备入校”字样。按当时赴日留学的情况分析,不可能存三四个月就读完,除非是短期训练班或补习班。中国学生赴日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中国留学生 早稻田大学 高等师范学校 东京 中国学生 正则 情况分析 日本 书院
下载PDF
安徽新型高等教育的开端 被引量:4
8
作者 沈寂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69-73,共5页
中国的新型教育始于洋务运动,是被动的应急措施,旨在救亡图存。安徽的新型教育发端于维新变法。甲午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洋务教育“囿于一材一艺”、“不明大体”。由此由“西艺”而及“西政”。1897年成立的求是学堂,是安徽第一... 中国的新型教育始于洋务运动,是被动的应急措施,旨在救亡图存。安徽的新型教育发端于维新变法。甲午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洋务教育“囿于一材一艺”、“不明大体”。由此由“西艺”而及“西政”。1897年成立的求是学堂,是安徽第一所新型学堂,属大学预科,是安徽省新型教育的萌芽。这种新型教育从高等教育开始,而后普及中、小学,是不正常的逆势发展,它是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求是学堂 戊戌变法 邓华熙
下载PDF
刘铭传近代化思想剖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沈寂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刘铭传在台湾视番民为朝廷赤子;实施新政,提倡以商立国;兴铁路、挖煤矿均取得卓著成绩;首创近代邮政竟早于大陆。因知识局限,终仍袭乃师“官总其纲”。
关键词 刘铭传 台湾省 近代化
下载PDF
军国民教育会与同盟会的成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寂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63,共10页
在1903年的拒俄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由爱国而革命,在运动中所形成的军国民教育会,是我国知识界革命团体的先行。它的运动员回国组织发动了一次武装起义,同时创导暗杀朝廷官员,对社会造成巨大震动。1905年在东京,主动与孙中山合作,组织... 在1903年的拒俄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由爱国而革命,在运动中所形成的军国民教育会,是我国知识界革命团体的先行。它的运动员回国组织发动了一次武装起义,同时创导暗杀朝廷官员,对社会造成巨大震动。1905年在东京,主动与孙中山合作,组织中国同盟会,是我国近代革命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国民教育会 孙中山 黄兴 民族主义 同盟会
下载PDF
章太炎与端方关系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寂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2,共8页
章太炎与端方关系的这桩公案,在同盟会时期是件大事,它涉及同盟会与光复会的分裂,对章太炎本人来说,也至关重要。本文试图将该案的始末作全面梳理,以揭示当时革命党人之间的派系纷争和章太炎的固执派性。
关键词 章太炎 端方 刘光汉 同盟会
下载PDF
陈独秀《人生哲语》序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寂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3-57,共5页
陈独秀《人生哲语》序沈寂陈独秀(1879一1942年)出生于安徽安庆府,祖籍怀宁县广圩陈家破(剖)屋。诗礼传家。从陈独秀的父辈上溯,“习儒业十二世”。在太平天国的动乱年代,也来尝使“读书种子”断线。不过虽然世代为士。... 陈独秀《人生哲语》序沈寂陈独秀(1879一1942年)出生于安徽安庆府,祖籍怀宁县广圩陈家破(剖)屋。诗礼传家。从陈独秀的父辈上溯,“习儒业十二世”。在太平天国的动乱年代,也来尝使“读书种子”断线。不过虽然世代为士。却是寒门,功名只秀才而已。生父陈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 “革命” 《青年杂志》 幸福观 文以载道 自然进化 民族文化 新陈代谢
下载PDF
也谈蔡晓舟其人 被引量:5
13
作者 沈寂 《江淮文史》 2000年第4期145-149,共5页
关键词 蔡晓舟 近现代史 安庆党组织 革命者 《黎明周刊》
下载PDF
严复办学试点的成功与教训——安徽高等学堂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寂 《近代中国》 2005年第1期101-141,共41页
1906年至1907年间,严复曾在安徽高等学堂任监督。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以普通高等学堂为对象的教育革新试验,按他对新教育的理念,大胆革新,在任三个学期,取得卓著的成绩,亦独具特色,结果却在盛誉中被逐。嗣后即混迹官场,直至辛亥鼎革。这事... 1906年至1907年间,严复曾在安徽高等学堂任监督。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以普通高等学堂为对象的教育革新试验,按他对新教育的理念,大胆革新,在任三个学期,取得卓著的成绩,亦独具特色,结果却在盛誉中被逐。嗣后即混迹官场,直至辛亥鼎革。这事的始末长期湮没无闻,20世纪末才有人猎涉,但语焉不详。鉴于这段历史的成功与教训,均值得一书,兹特将其经过详情作再次探析。本文不拟讨论严复的教育思想,只是考证考察他在教育试点的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期从反思中得到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训 学堂 革新 试点 鼎革
原文传递
陈独秀对联合战线的歧见
15
作者 沈寂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4期87-95,共9页
1920年前后,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出现了退潮的现象,由苏俄指导下的共产国际开始把注意力从西方转向东方。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在共产国际的“二大”上,列宁提出并制定了民族殖民地的革命理论和策略,要在远东寻找同盟者,建立国... 1920年前后,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出现了退潮的现象,由苏俄指导下的共产国际开始把注意力从西方转向东方。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在共产国际的“二大”上,列宁提出并制定了民族殖民地的革命理论和策略,要在远东寻找同盟者,建立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以与西方相抗衡。维经斯基与马林来华,都负有这个使命。当时苏俄认为中国可以合作的人物是吴佩孚,不是孙中山。维经斯基来中国,无意中竟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但始终被视为国民党的附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共产国际 维经斯基 国民党 孙中山 统一战线 共产党 民族解放运动 “二大” 吴佩孚
下载PDF
申鄂对峙间的安徽鼎革
16
作者 沈寂 武菁 《近代中国》 2011年第1期164-182,共19页
辛亥革命,'废黜君主,建设共和,中国历史不能不说是空前的盛举……只可惜这历史上空前的盛举是一时偶发的'①。所谓'偶发'是指革命主流同盟会在南方边境多次起义,均屡屡失败,是有意栽花花不发。而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举... 辛亥革命,'废黜君主,建设共和,中国历史不能不说是空前的盛举……只可惜这历史上空前的盛举是一时偶发的'①。所谓'偶发'是指革命主流同盟会在南方边境多次起义,均屡屡失败,是有意栽花花不发。而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举事,竟无心插柳成了荫。反革命的黎元洪在'偶发'中成了革命领袖。不久同盟会组织江浙联军,攻克金陵,局势终成申、鄂对峙。安徽的鼎革,就在申鄂时峙中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武昌 革命领袖 鼎革 建设 栽花 共进会
原文传递
20世纪的革命特征
17
作者 沈寂 《安徽史学》 1998年第1期85-91,共7页
关键词 孙中山 社会主义 陈独秀 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社会革命 20世纪 资本主义
下载PDF
《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序言
18
作者 沈寂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1-71,共1页
《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序言沈寂由皖人撰著、并由安徽出版机构出版的研究胡适的专集,这本由胡适同志著《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恐怕还是第一部,有其特殊的意义。胡晓同志要我凑趣作序,借此对今天研究胡适谈几点意见:首先是资料缺... 《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序言沈寂由皖人撰著、并由安徽出版机构出版的研究胡适的专集,这本由胡适同志著《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恐怕还是第一部,有其特殊的意义。胡晓同志要我凑趣作序,借此对今天研究胡适谈几点意见:首先是资料缺乏。胡适在生前一贯注意让自身资料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思想 解决问题 充分世界化 问题的解决 “剑”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本位文化 社会现实意义 “诗界革命” 实验主义者
下载PDF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旨——论陈独秀批康批孔
19
作者 沈寂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2-160,共9页
《新青年》创刊本是辅导青年所以修身治国之道;放眼世界,介绍各国学术思潮、以备攻错。但尊孔派在袁世凯倒台后,公然要求以孔教立为国教。陈独秀奋起反击,论证孔教不是宗教;孔子学说已不适现代生活;孔教不能定入宪法。
关键词 新文化 民治主义 孔教 宪法
下载PDF
庚子勤王运动的再认识
20
作者 沈寂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91,共6页
庚子勤王是一次晚清主张清廷体制内改革的高峰,也是其终结。以前学术界有将其革命化的倾向。本文将自立会的横向关系作一疏理,以说明唐才常是以湘系力量为核心,以长江流域为基地,联络各方的一次勤王运动。自立会发动会党的深度与规模是... 庚子勤王是一次晚清主张清廷体制内改革的高峰,也是其终结。以前学术界有将其革命化的倾向。本文将自立会的横向关系作一疏理,以说明唐才常是以湘系力量为核心,以长江流域为基地,联络各方的一次勤王运动。自立会发动会党的深度与规模是空前的,与北方义和团适成鲜明对照。这次运动的失败与内部的不协调、会党的素质及地方大吏的派系有关,都是值得注意的历史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会 兴中会 会党 唐才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