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主动规律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81例(92髋)血栓发生率4.94% 被引量:26
1
作者 沈慧勇 杨睿 +4 位作者 唐勇 程志安 黄霖 黄建荣 林道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主动规律的锻炼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0-02/2004-04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疾病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1例(92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4例,股骨颈骨折29例,骨性关节炎8例...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主动规律的锻炼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0-02/2004-04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疾病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1例(92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4例,股骨颈骨折29例,骨性关节炎8例,髋关节翻修4例,陈旧性髋关节结核2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恶性肿瘤2例。生物固定型髋关节66髋,混合型17髋,骨水泥型9髋。术前彩色超声多普勒证实双下肢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早期(2~5h)开始进行主动规律锻炼,行跖趾关节伸屈、双侧距小腿关节伸屈内外翻运动;术后一两天行双距小腿关节环转运动;术后3~7d做距小腿关节环转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术后8~14d在以上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加大运动量。同时术后患者不使用任何抗凝药。①术后每日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应症状体征并于术后12d行双下肢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与术前进行自身对照,观察血栓发生率。②术后不用抗凝药对出血情况的影响。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81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94%(4/81)。其中1例于术后4d出现患侧下肢肿胀,经彩超检查发现静脉和股浅静脉均出现栓子,3例无症状者均在术后12d复查时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分别为静脉血栓1例,股浅静脉中段血栓2例。4例中股骨颈骨折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2例,非骨水泥型1例;骨性关节炎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1例。病因为股骨颈骨折病例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0.34%(3/29),术中应用骨水泥的病例发生率为11.54%(3/26)。②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平均总出血量为(779.6±207.4)mL。67%(54/81)的患者无需输血。结论:①本文结果表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主动规律的功能锻炼,其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国内1999年曾有报道的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40%的发生率。②本组术后未用抗凝药降低了出血量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身体锻炼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早期 功能锻炼 发生率 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 预防
下载PDF
股骨上段的测量与股骨假体设计 被引量:27
2
作者 沈慧勇 丁悦 +1 位作者 刘尚礼 李忠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为改进和设计适合国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提供参数值。方法:129例成人股骨标本,分别于股骨颈垂直和平行平面拍X线平片,测量小转子及其上、下2cm平面处髓腔的宽度等。结果:小转子处髓腔宽为2.6±0.2cm,其上... 目的:为改进和设计适合国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提供参数值。方法:129例成人股骨标本,分别于股骨颈垂直和平行平面拍X线平片,测量小转子及其上、下2cm平面处髓腔的宽度等。结果:小转子处髓腔宽为2.6±0.2cm,其上2cm处为4.3±0.5cm,其下2cm处为2.1±0.3cm。个体间变异很大。结论:股骨上段的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髓腔宽度 测量 假体
下载PDF
三种诱发电位术中监测脊髓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沈慧勇 刘尚礼 曹德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常用麻醉药物及控制性降血压对猴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和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评价诱发电位术中监测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10只健康猴直接模拟脊柱手术... 目的:观察常用麻醉药物及控制性降血压对猴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和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评价诱发电位术中监测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10只健康猴直接模拟脊柱手术中的麻醉及控制性降压等操作,诱发电位监测。结果:CSEP受多种麻醉药物及控制性降压影响,特别是氯胺酮和异氟醚;SSEP受影响最小。结论:单独使用CSEP监测必须与麻醉密切配合,否则既不稳定又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血压 CSEP SSEP MEP 监测 脊髓功能
原文传递
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柱侧凸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沈慧勇 刘尚礼 +1 位作者 何杰民 陈志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对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监测的准确性,提高术中预防神经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对41例脊柱侧凸患者于矫正术中采用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结果: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波形稳定可靠... 目的:研究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对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监测的准确性,提高术中预防神经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对41例脊柱侧凸患者于矫正术中采用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结果: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波形稳定可靠,很少受麻醉的影响;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受麻醉影响较大,波幅几乎可消失。全组5例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出现异常,其中2例与临床相符,3例为假阳性;无假阴性发生。准确率为927%。结论:应用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测脊髓功能,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下 体感诱发电位 手术监测 脊柱侧凸
原文传递
嗅神经鞘细胞移植修复成鼠半横断胸髓损伤 被引量:6
5
作者 沈慧勇 吴燕峰 +3 位作者 唐勇 陈燕涛 程志安 杨睿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期247-248,共2页
目的:观察嗅神经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移植对脊髓轴突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分离、培养3W的SD大鼠OECs,移植于12只成年SD大鼠胸10水平左侧半横断脊髓两断端;12只对照动物只注入等量DMEM;移植后6个... 目的:观察嗅神经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移植对脊髓轴突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分离、培养3W的SD大鼠OECs,移植于12只成年SD大鼠胸10水平左侧半横断脊髓两断端;12只对照动物只注入等量DMEM;移植后6个月行下肢功能评价、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动物存活率均为83.4%。实验组9只(9/10)动物下肢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3只可以主动攀登;上述9只动物左下肢可记录到MEP;组织学检查见宿主再生轴突长人断端间组织,周围有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物质存在。对照组中2只(2/10)下肢功能稍改善,并能记录到MEP;组织学检查见轴突变性,瘢痕形成,无轴突再生。结论:OECs日移植后可在脊髓中产生髓鞘样物质,促进宿主脊髓轴突再生及神经功能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鞘细胞 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神经再生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延迟植入嗅神经鞘细胞对成鼠胸髓损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沈慧勇 吴燕峰 +2 位作者 唐勇 程志安 陈燕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 :观察嗅神经鞘细胞 (OECs)对成鼠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 :将分离、培养的SD大鼠OECs移植于打击伤后 3d的SD大鼠脊髓组织中 (T1 0 ) ;对照组动物只注入DMEM /F1 2 (1∶1 )培养液 ;移植后 6周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OEC... 目的 :观察嗅神经鞘细胞 (OECs)对成鼠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 :将分离、培养的SD大鼠OECs移植于打击伤后 3d的SD大鼠脊髓组织中 (T1 0 ) ;对照组动物只注入DMEM /F1 2 (1∶1 )培养液 ;移植后 6周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OECs对脊髓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OECs与宿主融合良好 ,细胞内及细胞周围有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物质存在 ,损伤区可见呈束状排列的再生轴突。对照组轴突变性 ,未见再生轴突。结论 :OECs延迟植入成鼠打击伤后的脊髓后 ,可存活并产生髓鞘样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鞘细胞 脊髓损伤 移植 轴突再生 大鼠
原文传递
人胚胎嗅鞘细胞植入鼠半横断脊髓对脊髓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沈慧勇 王学文 +4 位作者 唐勇 吴燕峰 杨睿 黄霖 殷德振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5期7986-7987,i003,共3页
目的: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植入脊髓后可促进再生的轴突长入远段脊髓,观察人胚胎嗅鞘细胞移植对成鼠脊髓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10在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验中心脐血库完成。20只清洁级雌性SD... 目的: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植入脊髓后可促进再生的轴突长入远段脊髓,观察人胚胎嗅鞘细胞移植对成鼠脊髓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10在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验中心脐血库完成。20只清洁级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只,将分离、纯化、培养2周的人胚胎OECs,移植于大鼠半横断胸髓(T10)的两端;对照组10只同样方法给予等量的DMEM。6周后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嗜银染色以及髓鞘碱性蛋白(MBP)和抗神经生长因子受体抗体(NGFR)免疫组化检查。结果:OECs移植组6周后脊髓大体标本显示初步愈合现象;组织学观察,OECs呈NGFR阳性表达,显示OECs仍然存活,且与宿主组织整合良好;部分再生轴突长入断端间组织,呈MBP阳性表达。结论:人胚胎OECs对成鼠胸髓损伤后的轴突再生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嗅神经 神经再生
下载PDF
脊髓损伤修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8
作者 沈慧勇 刘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85-788,共4页
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患病率为(233~755)/百万,年发病率为(10.4~83)/百万。各国学者多年来尝试多种方法试图攻克这一难题.尽管许多研究在相关基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 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患病率为(233~755)/百万,年发病率为(10.4~83)/百万。各国学者多年来尝试多种方法试图攻克这一难题.尽管许多研究在相关基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进展并没有获得显著的功能恢复。SCI的治疗仍然是世界性医学难题。这主要是由于脊髓损伤的修复不同于其他组织的修复.不仅要求对神经组织位置和形态上的修复,而且要求功能上的替代和修复。同时因为对神经元发育过程了解有限,导致目前很多研究结果同预期大相径庭,甚至是南辕北辙。因此,有学者提出应该调整脊髓损伤修复研究的思路,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对策。笔者对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修复 神经组织 数据显示 年发病率 功能恢复 发育过程 患病率 SCI
原文传递
脊柱侧凸旋转畸形矫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沈慧勇 刘尚礼 何杰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 :研究旋转畸形矫正在脊柱侧凸手术中的意义、矫正中脊髓的耐受程度以及MEP监测的作用。方法 :制作 4组 (每组 10只 )大鼠脊柱侧凸模型 ,MEP监测下矫正旋转。A组矫正 5 0 % ,固定 12h ;B组矫正 10 0 % ,固定12h ;C组矫正至MEP潜伏... 目的 :研究旋转畸形矫正在脊柱侧凸手术中的意义、矫正中脊髓的耐受程度以及MEP监测的作用。方法 :制作 4组 (每组 10只 )大鼠脊柱侧凸模型 ,MEP监测下矫正旋转。A组矫正 5 0 % ,固定 12h ;B组矫正 10 0 % ,固定12h ;C组矫正至MEP潜伏期延长 10 % ,即松开固定 ;D组矫正至潜伏期延长 10 %后继续固定 12h。结果 :A组及C组神经功能正常 ;B组 2只神经损伤 ,脊柱侧凸随旋转的矫正也基本矫正 ;D组 4只神经损伤 ,2 4h后 1只恢复。结论 :旋转畸形矫正在脊柱侧凸手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SD大鼠 ,旋转矫正 5 0 %是一个临界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旋转 运动诱发电位 实验
原文传递
齿状突骨折的处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慧勇 刘尚礼 +3 位作者 黄东生 李春梅 陈燕涛 王延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726-727,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 12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及随访结果 ,其中 5例保守治疗 ,2例枕颈融合 ,4例寰枢融合 ,1例前路螺丝钉直接固定齿状突骨折。结果 :随访 2个月~15年 ,5例保守治疗中 3例骨折愈合 ,6例后...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 12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及随访结果 ,其中 5例保守治疗 ,2例枕颈融合 ,4例寰枢融合 ,1例前路螺丝钉直接固定齿状突骨折。结果 :随访 2个月~15年 ,5例保守治疗中 3例骨折愈合 ,6例后路手术均达骨性融合 ,但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 ,1例前路螺丝钉固定愈合好 ,且颈部活动基本正常。结论 :Ⅰ型、Ⅲ型及大部分的儿童枢椎齿状突骨折可保守治疗 ,合并脊髓受压、颈部症状或移位明显者应积极手术 ,其中前路螺丝钉直接固定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问题──临床检查、脊髓造影、CT及MRI在诊断中所起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沈慧勇 林道贤 王延斌 《颈腰痛杂志》 1995年第3期139-140,共2页
本文分析了手术治疗的1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指出临床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基础;各种影象学检查对术前准确定位和鉴别诊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其结果一定要与临床相结合,才有实际意义。同时讨论了脊髓造影、CT及MRI检查的选择应... 本文分析了手术治疗的1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指出临床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基础;各种影象学检查对术前准确定位和鉴别诊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其结果一定要与临床相结合,才有实际意义。同时讨论了脊髓造影、CT及MRI检查的选择应用和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诊断
下载PDF
MRI评价失败的下腰椎手术(附12例再手术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慧勇 梁碧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7期439-440,共2页
失败的下腰椎手术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临床上很难对其作出准确诊断。本文通过12例再手术病人的MRI图象及第二次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指出MRI能清晰地显示突出复发和瘢痕粘连,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10/12),同时讨论了... 失败的下腰椎手术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临床上很难对其作出准确诊断。本文通过12例再手术病人的MRI图象及第二次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指出MRI能清晰地显示突出复发和瘢痕粘连,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10/12),同时讨论了应用MRI应注意的问题,强调了MRI检查与临床表现相结合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术后并发症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诊断腰椎间盘术后粘连和突出复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慧勇 林道贤 +1 位作者 刘尚礼 王延斌 《颈腰痛杂志》 1996年第4期217-219,共3页
失败的下腰椎手术是个复杂的问题,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单靠临床检查很难明确诊断,而脊髓造影和常规CT等检查也很难区别突出复发和硬膜外粘连。本文分析了32例再手术患者MRI图象,并与第二次手术所见对比,发现27例(8... 失败的下腰椎手术是个复杂的问题,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单靠临床检查很难明确诊断,而脊髓造影和常规CT等检查也很难区别突出复发和硬膜外粘连。本文分析了32例再手术患者MRI图象,并与第二次手术所见对比,发现27例(84.4%)MRI诊断准确,3例假阳性,2例因信号缺失不能明确诊断。作者指出MRI能较清晰地显示突出复发和术后粘连。作者同时强调了MRI图象与临床表现相结合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椎间盘突出 复发 硬膜外瘢痕 诊断
下载PDF
同时应用皮层及皮层下诱发电位监测脊柱矫形手术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慧勇 何杰民 曹德雄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 寻求一种新的监护方法,以提高脊柱矫形手术监测效果。方法 对95例脊柱矫形手术同时进行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l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及皮层下诱发电位(Sub cortica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ub CSEP)监测... 目的 寻求一种新的监护方法,以提高脊柱矫形手术监测效果。方法 对95例脊柱矫形手术同时进行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l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及皮层下诱发电位(Sub cortica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ub CSEP)监测。结果 皮层诱发电位受麻药的影响较大,皮层下诱发电位受麻药的影响较小。结论 两者同时监测,可以早期预告脊髓损伤,这对脊柱矫形手术术中监测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诱发电位 皮层下诱发电位 脊柱矫形手术 术中监测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及意义
15
作者 沈慧勇 唐勇 +1 位作者 刘尚礼 李海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24-1226,T004,共4页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 (GCT)石蜡切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可行性以及端粒酶在GCT生物学特性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针对人端粒酶hTERT寡核苷酸探针序列 ,对 2 7例GCT石蜡标本进行原位杂交 ,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 (GCT)石蜡切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可行性以及端粒酶在GCT生物学特性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针对人端粒酶hTERT寡核苷酸探针序列 ,对 2 7例GCT石蜡标本进行原位杂交 ,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2 7例GCT中 8例hTERTmRNA表达阳性 ,石蜡切片中基质细胞、部分多核巨细胞hTERTmRNA表达阳性。结论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GCT石蜡切片中hTERT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瘤 端粒 末端转移酶 原位杂交
下载PDF
骨脉管瘤病(附三例报告)
16
作者 沈慧勇 刘尚礼 +1 位作者 林道贤 梁碧玲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4-116,共3页
骨脉管瘤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骼进行性、多发性骨质溶解和畸形。文献上常见的命名还有:消失性骨病;自发性骨质吸收;大量骨质溶解症[1];鬼怪式骨病等。Boston于1838年首先报告本病,之后世界各地陆续... 骨脉管瘤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骼进行性、多发性骨质溶解和畸形。文献上常见的命名还有:消失性骨病;自发性骨质吸收;大量骨质溶解症[1];鬼怪式骨病等。Boston于1838年首先报告本病,之后世界各地陆续有少量病例报告。目前有关本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脉管瘤病 骨质溶解 畸形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诱发电位术中监测的影响因素
17
作者 沈慧勇 刘尚礼 曹德雄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常用麻醉药物及控制性降血压对猴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和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评价术中监测诱发电位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10只健康猴直接模拟脊柱手术中的麻醉及控... 目的:观察常用麻醉药物及控制性降血压对猴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和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评价术中监测诱发电位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10只健康猴直接模拟脊柱手术中的麻醉及控制性降压等操作,诱发电位监测。结果:CSEP受多种麻醉药物及控制性降压影响,特别是氯胺酮和异氟酸,SSEP受影响最小。结论:单独使用CSEP监测必须与麻醉密切配合,否则既不稳定又不可靠,SSEP是最佳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控制性降压 体感 诱发电位 运动 监测
下载PDF
根据腰痛时间来辨病
18
作者 沈慧勇 张华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年第4期48-48,共1页
腰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大约8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痛的经历。很多人碰上腰痛,往往找一块膏药贴上,或者去找按摩师进行按摩。实际上,腰痛的成因非常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比如,不同的腰痛有不同的发作时间,而不同的发作时间能... 腰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大约8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痛的经历。很多人碰上腰痛,往往找一块膏药贴上,或者去找按摩师进行按摩。实际上,腰痛的成因非常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比如,不同的腰痛有不同的发作时间,而不同的发作时间能够提示不同的病因,只有仔细留意腰痛的特点,方能对医生的鉴别诊断提供最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腰痛 辨病 临床症状 发作时间 表现多样化 鉴别诊断 按摩师
下载PDF
脊柱手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32
19
作者 黄霖 赵敏 +6 位作者 王鹏 陈铿 蔡兆鹏 唐勇 叶记超 胡旭民 沈慧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4-601,共8页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中影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因素,总结提高术中神经监测成功率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476例脊柱手术中使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中影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因素,总结提高术中神经监测成功率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476例脊柱手术中使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自由肌电图(free-run electromyography,Free-run EMG)多模式联合监测患者的资料,对术中神经监测出现异常改变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76例术中电生理监测发生异常,其中21例患者因术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8例因手术操作引起神经损伤,7例因肌松药使用不合理,8例因不合理使用吸入麻醉药,3例因患者发生肌颤导致下肢SEP监测异常,4例因电磁场干扰,7例因患者体位摆放不当,7例因电极线连接故障,11例原因不明。其中28例经采取合理干预措施使得神经监测异常得以纠正。结论:对诱发异常的病例应从操作技术、麻醉、电磁场环境、患者因素等多方面逐一分析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提高监测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体感诱发电位 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自由肌电图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六股自体腘绳肌肌腱胫骨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卫平 黄建荣 +3 位作者 沈慧勇 宋斌 宋富强 宋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六股“人”字形自体胭绳肌肌腱经胫骨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手术方法的可靠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取自体股薄肌及半腱肌肌腱反折编织形成六股“人”字形移植物,采用关节镜下胫骨双...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六股“人”字形自体胭绳肌肌腱经胫骨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手术方法的可靠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取自体股薄肌及半腱肌肌腱反折编织形成六股“人”字形移植物,采用关节镜下胫骨双隧道、股骨单隧道及界面螺钉固定方法行ACL重建手术32例;同时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17例,大部分切除术2例,修补术2例;软骨损伤病灶修整6例,内侧副韧带修补3例。其中3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2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全部获随访者术后患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Lysholm评分由术前(62.0±4.5)分提高到(93.2±3.6)分(t=2.469,P〈0.01),KT-1000测定移动度为(1.3±0.4)mm;复查MRI显示胫骨骨隧道扩大2例,前内侧束髁间窝撞击4例。所有患者的X线平片未见明显关节间隙改变。结论关节镜下六股自体胭绳肌肌腱经胫骨双隧道、股骨单隧道及界面挤压螺钉固定方法重建ACL,其手术创伤少,并能最大限度恢复ACL的解剖重建,近期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重建术 关节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