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春晖:并购提防三个大坑
1
作者 沈春晖 《新理财(公司理财)》 2017年第12期60-61,共2页
我国首批注册的保荐代表人沈春晖将20字口诀送给企业家与CFO,希望大家能避开并购的大坑与陷阱:战略在先,量力而行;手段重要,整合最难。并购作为企业外部扩张战略的主要手段,已经被企业家和CFO所熟悉。
关键词 并购 春晖 保荐代表人 企业家 扩张战略 CFO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豪 吴志强 +2 位作者 姜启运 沈春晖 高山俊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共8页
使用偶氮二甲酰胺(ADC)作为发泡剂,纳米二氧化硅(SiO_(2))作为成核剂,采用热压发泡工艺制备了环氧型扩链剂(ADR)改性的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发泡材料。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证明了ADR与PLA... 使用偶氮二甲酰胺(ADC)作为发泡剂,纳米二氧化硅(SiO_(2))作为成核剂,采用热压发泡工艺制备了环氧型扩链剂(ADR)改性的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发泡材料。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证明了ADR与PLA和PBAT的扩链反应。熔体流动测试仪(MFR)显示ADR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发泡前体的熔体强度。通过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材料的泡孔形态,当ADR的含量为0.3份(质量份,下同)、SiO_(2)的含量为2份时,制备的PLA/PBAT共混发泡材料的泡孔平均直径降至48.63μm,泡孔密度增至3.717×10^(6)个/cm^(3),材料的密度从纯PLA的1.156 g/cm^(3)降至0.75 g/cm^(3)。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测试结果表明,PBAT和SiO_(2)的加入有效提高了PLA的结晶度,为发泡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力学性能测试表明,PBAT、ADR的加入提高了PLA/PBAT共混发泡材料的拉伸性能,泡孔的存在提高了材料的冲击性能,PLA/PBAT共混发泡材料的冲击强度为25.94 kJ/cm^(2),比纯PLA高2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发泡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有机锆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姜启运 陈俊杰 +3 位作者 陈豪 吴志强 沈春晖 高山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37-1447,共11页
以正丁醇锆为中心离子试剂,分别以3-氨基-1,2-丙二醇(APG)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有机配体制备两种正丁醇锆交联剂,用魔芋葡甘聚糖(KGM)溶液与正丁醇锆交联剂制备了一系列水基压裂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 以正丁醇锆为中心离子试剂,分别以3-氨基-1,2-丙二醇(APG)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有机配体制备两种正丁醇锆交联剂,用魔芋葡甘聚糖(KGM)溶液与正丁醇锆交联剂制备了一系列水基压裂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高分辨质谱(HRMS)、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系统地表征了压裂液的结构、形貌以及性能。讨论了锆酸盐与植物胶发生交联的反应途径,并运用Winter-Chambon公式准确确定溶胶-凝胶转变点。研究了反应物浓度、配体种类对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溶胶-凝胶转变时间(tcr)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APG配体,以MDEA为配体的有机锆/KGM凝胶体系的延迟交联性能、耐温耐剪切性能更好,其tcr随KGM质量浓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且随配体浓度和交联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减小趋势,KGM质量浓度控制在4.0 g/L时,凝胶体系的常温延时交联时间在7~45 min内可调节,溶胶-凝胶转变温度(T_(sol-gel))为71.4℃,其耐温性能高达120℃,在170 s^(-1)剪切速率条件下能保持171 mPa·s的粘度。该有机锆交联KGM凝胶体系为石油开采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正丁醇锆 配位 延迟凝胶化 动态流变性能
下载PDF
MPP/EG阻燃改性PP/EPDM发泡复合材料
4
作者 吴志强 李明朝 +2 位作者 王云飞 沈春晖 高山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4,共8页
高填充量的阻燃剂会对聚丙烯(PP)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泡孔结构造成影响。为制备兼具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发泡效果良好的PP发泡复合材料,使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和膨胀石墨(EG)共同作用提高PP/三元乙丙橡胶(EPDM)发泡复合材料的阻... 高填充量的阻燃剂会对聚丙烯(PP)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泡孔结构造成影响。为制备兼具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发泡效果良好的PP发泡复合材料,使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和膨胀石墨(EG)共同作用提高PP/三元乙丙橡胶(EPDM)发泡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发现MPP/EG总添加量为20份且MPP和EG的质量比为1∶1时,材料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极限氧指数为29.9%。并且通过热重分析和锥形量热分析可知,该配比下800℃的残炭率为13.59%,且炭层非常致密,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降至178.00 kW/m^(2),比未阻燃改性前低了81.54%。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阻燃改性后的试样断面进行分析,观察材料内部泡孔结构,结果发现阻燃效果最佳(MPP和EG的质量比为1∶1,总添量为20份)的试样,其泡孔平均直径为64.51μm。为减少阻燃剂对材料发泡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按照MPP和EG的质量比为1∶1的配比降低MPP/EG总添加量至15份时,泡孔平均直径下降至56.47μm,泡孔密度达到了3.917×10^(6)个/cm^(3)。而微小密集的泡孔同样能够扩大受力面积,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三元乙丙橡胶 发泡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膨胀石墨 阻燃
下载PDF
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沈春晖 潘牧 +1 位作者 罗志平 袁润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6-88,100,共4页
评述了采用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研究进展,主要分析了原材料、制作工艺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力学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赋予此类双极板内增湿功能的研究概况,预示了燃料电池用双极板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双极板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石墨 电导率 聚合物复合材料 力学强度 制备 性能 原材料 增湿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与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物理性能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沈春晖 潘牧 袁润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0,共3页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与导电填料石墨复合,通过高温模压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测量了双极板的电导率、弯曲强度和气密性。借助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了此导电复合材料能用于制备燃料电池双极板并能用于燃料电...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与导电填料石墨复合,通过高温模压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测量了双极板的电导率、弯曲强度和气密性。借助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了此导电复合材料能用于制备燃料电池双极板并能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的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复合材料 聚偏氟乙烯 双极板 物理性能分析 石墨 燃料电池 导电填料 弯曲强度 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 必备条件 电导率 气密性 制备 模压
原文传递
水泥∕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含水率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沈春晖 潘牧 +1 位作者 罗志平 袁润章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9-501,共3页
采用硅酸盐水泥与导电填料石墨复合,通过室温模压的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测量了电导率和含水率,借助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压汞仪测量了孔径大小,分析了石墨含量、模压时间以及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对导电复合材料电导... 采用硅酸盐水泥与导电填料石墨复合,通过室温模压的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测量了电导率和含水率,借助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压汞仪测量了孔径大小,分析了石墨含量、模压时间以及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对导电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能满足其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要求,导电复合材料的含水率和孔隙率可赋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内增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双极板 水泥/石墨导电复合材料 模压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沈春晖 张婷婷 曹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8-1401,共4页
通过对近五年刊登于中外学术期刊上的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学术研究报道,总结国内外中西医学对该病病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家族遗传因素、月经初潮延期、志贺氏菌感染、环境污染及特定的生... 通过对近五年刊登于中外学术期刊上的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学术研究报道,总结国内外中西医学对该病病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家族遗传因素、月经初潮延期、志贺氏菌感染、环境污染及特定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均有直接相关性。中医界对内异症的共识为"血瘀证",并兼夹寒热痰湿等实证或气虚、肾虚证。建议国内中医学界开展针对该病的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研,以期发现该病的关联因素和致病规律,为针对内异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性治疗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因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液体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合成 被引量:9
9
作者 沈春晖 沈景春 +3 位作者 吕锡元 丁彩凤 刑政 李德和 《聚氨酯工业》 2001年第3期17-20,共4页
采用质量分数为 5 0 %的工业双氧水为引发剂 ,乙醇为溶剂 ,丁二烯为单体 ,在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 ,合成了液体端羟基聚丁二烯。考察了引发剂、溶剂、温度、时间、搅拌转速等因素对产品产率及性能的影响 ,对聚合物的相... 采用质量分数为 5 0 %的工业双氧水为引发剂 ,乙醇为溶剂 ,丁二烯为单体 ,在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 ,合成了液体端羟基聚丁二烯。考察了引发剂、溶剂、温度、时间、搅拌转速等因素对产品产率及性能的影响 ,对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粘度、羟值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双氧水以分批加入为宜 ,选用适合的起始用量及补加量能较好地控制丁羟胶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羟值 ,使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 (113± 2 )℃ ,时间3h ,搅拌速度 70r/min ,乙醇用量 80~ 10 0g(按 10 0g丁二烯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聚丁二烯 合成 自由基聚合 液体橡胶
下载PDF
丁羟聚氨酯电器灌封胶的研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春晖 吕锡元 +2 位作者 丁彩凤 刑政 李德和 《中国胶粘剂》 CAS 1998年第5期4-7,共4页
以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简称丁羟)为主要原料制备丁羟聚氨酯电器灌封胶,考察了增塑剂、填料、扩键剂、催化剂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丁羟 聚氨酯 灌封胶 电器 胶粘剂 密封胶
原文传递
石墨/高铝水泥模压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春晖 潘牧 袁润章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3-167,共5页
采用高铝水泥作为粘结剂,石墨作为导电填料,通过室温模压的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拟用于制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对石墨/高铝水泥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因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测量了该复合材料双极板的... 采用高铝水泥作为粘结剂,石墨作为导电填料,通过室温模压的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拟用于制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对石墨/高铝水泥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因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测量了该复合材料双极板的含水量、凝胶毛细孔尺寸分布和氢气渗透性。实验结果表明:含有60 wt%石墨的石墨/高铝水泥模压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电导率和力学强度基本上可以同时满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使用要求;并且该复合材料双极板含有凝胶毛细孔,约具有7 wt%的含水量,具有自增湿功能;此外,氢气渗透率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高铝水泥 模压 燃料电池 双极板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用全氟磺酸型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春晖 杨新胜 +1 位作者 潘牧 袁润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8期10-12,共3页
本文评述了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几种全氟磺酸型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研究情况。根据这几种膜的制备工艺 ,评价了它们的优、缺点 ,以及在燃料电池上的潜在使用能力和性能 。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全氟磺酸型 复合质子交换膜 研究 电池性能 NAFION
原文传递
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制备中的颗粒级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春晖 潘牧 +1 位作者 宋森元 袁润章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00-802,共3页
通过导电复合材料采用模压法制作燃料电池用双极板是最有前途的一个研究方向,关键问题是双极板的电导率和力学强度必须同时满足使用要求,根据单一粒径颗粒堆积、双级配颗粒堆积和多元级配颗粒堆积的基本理论和计算结果,得到了通过颗粒... 通过导电复合材料采用模压法制作燃料电池用双极板是最有前途的一个研究方向,关键问题是双极板的电导率和力学强度必须同时满足使用要求,根据单一粒径颗粒堆积、双级配颗粒堆积和多元级配颗粒堆积的基本理论和计算结果,得到了通过颗粒级配提高导电复合材料电导率的方法,在使用较少的导电填料时,合理的颗粒级配有利于电导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级配 颗粒堆积 复合材料 燃料电池 双极板
下载PDF
钠水玻璃/石墨复合双极板的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春晖 潘牧 袁润章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0-302,共3页
在室温下,用模压法制备了钠水玻璃/石墨亲水性导电复合材料;讨论了石墨含量、石墨粒径、模压压力以及模压时间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并对不同石墨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含水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有40%石墨的钠水玻璃/石墨导电复合材... 在室温下,用模压法制备了钠水玻璃/石墨亲水性导电复合材料;讨论了石墨含量、石墨粒径、模压压力以及模压时间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并对不同石墨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含水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有40%石墨的钠水玻璃/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能满足PEMFC双极板的要求;通过优化模压工艺,可进一步提高该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复合材料含有凝胶毛细孔,拥有约9%的含水量,在PEMFC运行时能够对质子交换膜进行增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钠水玻璃 模压 双极板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春晖 潘牧 +1 位作者 王明宏 袁润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2,共5页
从Nafion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出发,主要分析了含水量、分子结构以及膜的微观结构和酸度对质子电导率的影响,指出了Nafion膜待克服的问题如高温电导率低,甲醇渗透性大,提出了质子交换膜以后的发展方向,包括Nafion膜的修饰与改性,含氟高... 从Nafion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出发,主要分析了含水量、分子结构以及膜的微观结构和酸度对质子电导率的影响,指出了Nafion膜待克服的问题如高温电导率低,甲醇渗透性大,提出了质子交换膜以后的发展方向,包括Nafion膜的修饰与改性,含氟高分子作为主链接枝带有磺酸的支链,有机聚硅氧烷主链接枝烷基磺酸质子交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NAFION膜 结构 性能 质子电导率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水泥和导电填料复合材料的电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春晖 潘牧 +1 位作者 罗志平 袁润章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0,共3页
采用先干混接着双辊塑炼最后高温模压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水泥和Ti3 SiC2 或石墨导电复合材料,测量了电导率,并借助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聚偏氟乙烯、水泥和石墨填料复合材料比聚偏氟乙烯、水泥... 采用先干混接着双辊塑炼最后高温模压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水泥和Ti3 SiC2 或石墨导电复合材料,测量了电导率,并借助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聚偏氟乙烯、水泥和石墨填料复合材料比聚偏氟乙烯、水泥和Ti3 SiC2 填料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要高,能满足其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自增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TI3SIC2 石墨 水泥 模压 燃料电池 双极板
下载PDF
填料石墨粒径对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电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春晖 潘牧 袁润章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分别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高铝水泥、钠水玻璃耐酸水泥与导电填料石墨、导电陶瓷Ti3SiC2复合,通过模压的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测量了电导率。结果表明:对于均匀单一颗粒粒径的导电填料,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电导率随导电填... 分别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高铝水泥、钠水玻璃耐酸水泥与导电填料石墨、导电陶瓷Ti3SiC2复合,通过模压的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测量了电导率。结果表明:对于均匀单一颗粒粒径的导电填料,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电导率随导电填料粒径的增大而增加,大小两种粒径之间合理的颗粒级配还能进一步提高其电导率,但必须考虑两种粒径之间的关系以及质量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填料 粒径 颗粒级配 导电复合材料 双极板
下载PDF
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的合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沈春晖 吕锡元 +3 位作者 丁彩凤 刑政 李再峰 李德和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99-402,共4页
采用50%的工业双氧水为引发剂、乙醇为溶剂、丁二烯为单体,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考察了引发剂、溶剂等因素对产品产率及性能的影响,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粘度、羟值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最佳合成... 采用50%的工业双氧水为引发剂、乙醇为溶剂、丁二烯为单体,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考察了引发剂、溶剂等因素对产品产率及性能的影响,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粘度、羟值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在产品的后处理方面,考察了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对产品中残存的双氧水含量及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处理宜采用热水洗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烯 自由基聚合 HTPB 端羟基 液体橡胶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制备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春晖 李超 +1 位作者 潘牧 袁润章 《有机硅材料》 CAS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采用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制备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由掺入了质子导电单元或经过磺化的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制得的质子交换膜及由带磺酸基的有机硅通过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的有机 -无机杂化质子材料制得的交换膜 。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聚合物电解质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溶胶-凝胶 有机硅 燃料电池 制备
下载PDF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内部增湿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春晖 潘牧 +1 位作者 罗志平 袁润章 《电池工业》 CAS 2005年第4期208-211,共4页
某些质子交换膜必须在含有水分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出优异的综合性能。介绍了采用硅酸盐水泥与导电陶瓷Ti3SiC2,通过室温模压的方法制备具有增湿功能的导电复合材料;报道了该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含水率,以及借助扫描电镜观察到的微观结构,... 某些质子交换膜必须在含有水分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出优异的综合性能。介绍了采用硅酸盐水泥与导电陶瓷Ti3SiC2,通过室温模压的方法制备具有增湿功能的导电复合材料;报道了该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含水率,以及借助扫描电镜观察到的微观结构,分析了影响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水泥/Ti3SiC复合材料可改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增湿功能,但需2进一步提高其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双极板 TI3SIC2 水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