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振伟 曹晨曦 +5 位作者 胡毕文 姚飞 李森娟 邱敏 凌怡庭 沈桂鑫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行低位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85例,其中行预防性造瘘26例,未造瘘59例,分别于术后(造瘘组为造瘘回纳术后)3、6个月及1年时采用LARS评分量表评估其肛...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行低位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85例,其中行预防性造瘘26例,未造瘘59例,分别于术后(造瘘组为造瘘回纳术后)3、6个月及1年时采用LARS评分量表评估其肛门功能,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术后3、6个月时,造瘘组患者LARS量表评分均高于未造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回肠造瘘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短期内有利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且远期对肛门功能亦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功能 直肠癌 预防性回肠造瘘 造口 低位前切除术
下载PDF
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肿瘤干细胞鉴定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名威 陆云飞 +1 位作者 沈桂鑫 李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适用于体外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的鉴定模式。方法取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在显微操作法的基础上改进单细胞分离种植技术,用该技术分离MCF7单细胞并种植到96孔板,观察单细胞克隆生长情况并依据其生长特征制订成瘤性... 目的探讨适用于体外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的鉴定模式。方法取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在显微操作法的基础上改进单细胞分离种植技术,用该技术分离MCF7单细胞并种植到96孔板,观察单细胞克隆生长情况并依据其生长特征制订成瘤性克隆的纳入标准。随机扩增MCF7单细胞克隆并进行移植成瘤实验,观察符合成瘤性克隆纳入标准的单细胞克隆的成瘤性。结果成瘤性克隆的纳入标准:单细胞种植后1周即形成细胞数>50个的克隆,细胞大小形态正常,大部分细胞状态良好;第2周时克隆迅速扩增至>300个,甚至达1 000个以上,细胞状态好,克隆中心可有(或无)少量细胞凋亡。符合上述标准的单细胞克隆可以100%扩增成功并连续移植成瘤,而相应排除的克隆成瘤率<10%。结论建立了乳腺癌MCF7单细胞分离种植—成瘤性克隆的干细胞鉴定模式,该模式适用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株中肿瘤干细胞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克隆细胞 肿瘤细胞 乳腺癌
下载PDF
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两种途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胡毕文 曹晨曦 +1 位作者 沈桂鑫 陈振伟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两种途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67例直肠肛管恶性肿瘤患者,按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34例(经腹内斜肌腹膜外造口),B组33例(经腹直...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两种途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67例直肠肛管恶性肿瘤患者,按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34例(经腹内斜肌腹膜外造口),B组33例(经腹直肌外缘腹膜外造口),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造口水肿、造口回缩塌陷、造口坏死、造口梗阻)和术后远期指标(腹胀感受、排便感觉、控便能力、造口旁疝、造口脱垂)的差异。结果两组均未发生造口回缩塌陷、造口梗阻、造口脱垂;在造口手术时间、造口水肿、造口坏死、排便感觉、腹胀感受和造口旁疝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便能力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两种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均安全可行,A种术武在预防造口旁疝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适合普通患者;对于肠管较粗、系膜过于肥厚者适合B种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 并发症
下载PDF
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 被引量:6
4
作者 曹晨曦 李森娟 沈桂鑫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Ⅲ、Ⅳ期非环状痔病患者随机分为SPH组和PPH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SPH组手术用时、术后肛门疼痛、排便、水肿等明显优于PPH组(P<...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Ⅲ、Ⅳ期非环状痔病患者随机分为SPH组和PPH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SPH组手术用时、术后肛门疼痛、排便、水肿等明显优于PPH组(P<0.05),术后3个月肛门狭窄发生率、肛门坠张积分也明显优于PPH组(P<0.05)。结论:SPH术对非环状痔病脱垂、出血治疗效果好,手术用时间短,术后肛门疼痛轻,不易发生肛门水肿,肛门狭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 非环状痔 脱垂
下载PDF
一种简单实用的单细胞分离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名威 陆云飞 +1 位作者 沈桂鑫 李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8473-8475,共3页
背景:基于单细胞水平的研究是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研究的发展趋势。许多研究者常常因为无法轻易获得足够数量的单细胞而在研究时望而却步。掌握简单有效的单细胞分离技术为准确、定量的单细胞水平研究奠定基础。目的: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 背景:基于单细胞水平的研究是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研究的发展趋势。许多研究者常常因为无法轻易获得足够数量的单细胞而在研究时望而却步。掌握简单有效的单细胞分离技术为准确、定量的单细胞水平研究奠定基础。目的: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单细胞分离技术。方法:在显微操作法的基础上改进,利用改制小号的静脉注射静脉注射针及微量移液器组合制成单细胞分离种植装置并采取双手操作法进行单细胞分离。采用染色细胞分离的方法对该技术分离单细胞的效率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单细胞分离的成功率达到96.5%。利用该技术分离单细胞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操作直观可靠、分离成功率高、易于推广普及的特点。分离的单细胞可直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 细胞培养 流式细胞仪 单细胞分离
下载PDF
老年高危Ⅱ期、Ⅲ期大肠癌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卡培他滨单药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振伟 邱敏 +5 位作者 凌怡庭 曹晨曦 胡毕文 姚飞 李森娟 沈桂鑫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1609-161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在老年高危Ⅱ期及Ⅲ期大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的高危Ⅱ期及Ⅲ期老年(年龄≥70岁)大肠癌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在老年高危Ⅱ期及Ⅲ期大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的高危Ⅱ期及Ⅲ期老年(年龄≥70岁)大肠癌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低剂量组[卡培他滨2000 mg/(m^2·d),45例]、常规剂量组[卡培他滨2500 mg/(m^2·d),46例]、对照组(不化疗,46例)。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比较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化疗完成率、化疗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蛋白尿、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通过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3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3年无病生存率(DFS)。针对肿瘤的分期进行亚组分析,分别比较3组中高危Ⅱ期和Ⅲ期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3年DFS。结果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化疗完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损伤、蛋白尿、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6.4个月、46.9个月、41.2个月,3年DFS分别为73.0%、79.4%、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对于高危Ⅱ期患者,3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7.9个月、47.3个月、45.1个月,3年DFS分别为84.6%、76.6%、7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Ⅲ期患者,3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3.2个月、46.3个月、38.7个月,3年DFS分别为72.4%、79.7%、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70岁以上的高危Ⅱ期大肠癌患者,不建议卡培他滨单药辅助化疗;对于70岁以上的Ⅲ期大肠癌患者,应用低剂量卡培他滨单药辅助化疗更安全,且能获得与常规剂量化疗相当的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大肠癌 老年 辅助化疗
下载PDF
无痛结肠镜下大肠息肉切除1229例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晨曦 沈桂鑫 方芬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期38-40,共3页
结肠镜下进行大肠息肉切除共2 256例,分为无痛组1 229例和常规组1 027例。无痛组治疗时间为(14.2±2.8)min,常规组为(18.1±3.2)min(P<0.05);成功率无痛组为97.25%,常规组为92.36%,(P<0.05);满意程度无痛组明显提高(P<... 结肠镜下进行大肠息肉切除共2 256例,分为无痛组1 229例和常规组1 027例。无痛组治疗时间为(14.2±2.8)min,常规组为(18.1±3.2)min(P<0.05);成功率无痛组为97.25%,常规组为92.36%,(P<0.05);满意程度无痛组明显提高(P<0.05);腹痛腹胀、血管迷走反射和术中体动等不良反应无痛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舌后坠、头晕等不良反应无痛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或0.05);肠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 结肠镜 息肉切除 成功率 满意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Rab25基因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小彬 陆云飞 +1 位作者 沈桂鑫 吴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系列Rab25表达水平不同的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不同水平Rab25表达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别上调及沉默Rab25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建立Rab25表达水平不同的乳腺癌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测量肿... 目的:建立一系列Rab25表达水平不同的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不同水平Rab25表达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别上调及沉默Rab25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建立Rab25表达水平不同的乳腺癌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检测肿瘤组织中Rab25表达差异。结果:Rab25转染组较干扰组、原株细胞组及空质粒组对裸鼠细胞致瘤能力明显增强。转染组裸鼠瘤体中Rab25 mRNA表达明显增强,而干扰组瘤体Rab25 mRNA表达明显减弱。结论:Rab25为促癌基因,其高表达可直接增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而RNA干扰技术有可能为乳腺癌的肿瘤靶向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Rab25基因 裸鼠移植瘤
下载PDF
全结肠系膜切除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振伟 曹晨曦 +4 位作者 李森娟 胡毕文 邱敏 凌怡庭 沈桂鑫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年第5期416-418,430,共4页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全结肠系膜切除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全结肠系膜切除(42例)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46例)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全结肠系膜切除在淋巴结清扫、减少术中出血以...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全结肠系膜切除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全结肠系膜切除(42例)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46例)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全结肠系膜切除在淋巴结清扫、减少术中出血以及输尿管和自主神经的保护等方面的优势。结果全结肠系膜切除组的术中出血、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在淋巴结清扫、输尿管保护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未呈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全结肠系膜切除手术在减少术中出血、自主神经保护方面较传统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有明显优势,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结肠系膜切除 乙状结肠癌 输尿管 自主神经 淋巴结
下载PDF
肛瘘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0
作者 洪中华 尹和宅 +4 位作者 沈桂鑫 王启 钦梦婷 童蕾 陈会林 《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683-687,共5页
目的研究肛瘘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模型,为临床肛瘘术后复发预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行肛瘘切除术的肛瘘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肛瘘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及决策曲线分... 目的研究肛瘘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模型,为临床肛瘘术后复发预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行肛瘘切除术的肛瘘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肛瘘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Nomogram模型临床效能。结果有其他肛肠疾病、肛门外伤手术史、便秘、肛瘘手术史、高位肛瘘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肛瘘术后复发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含量,低于肛瘘术后未复发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含量的AUC分别为0.919、0.907、0.92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3.69 pg、73.66 fl、111.15 g/L。有其他肛肠疾病、肛瘘手术史、高位肛瘘及平均血红蛋白量(≤23.69 pg)、红细胞平均体积(≤73.66 fl)、血红蛋白含量(≤111.15 g/L)是肛瘘术后复发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基于其他肛肠疾病、肛瘘手术史、高位肛瘘及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含量构建的预测肛瘘术后复发风险Nomogram模型,对临床肛瘘术后复发预测的研究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复发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肛瘘术后换药频率与创面愈合时间及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凌怡庭 李森娟 +3 位作者 沈桂鑫 邱敏 陈振伟 胡毕文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3期2582-2584,共3页
目的探讨肛瘘术后换药频率与愈合时间及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的关系。方法将141例肛瘘切除手术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法分为3组,即高频组(换药频率≤2d)44例、中频组(2d<换药频率≤3d)50例、低频组(换药频率>3d)47例。观察并比较3... 目的探讨肛瘘术后换药频率与愈合时间及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的关系。方法将141例肛瘘切除手术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法分为3组,即高频组(换药频率≤2d)44例、中频组(2d<换药频率≤3d)50例、低频组(换药频率>3d)47例。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结果高频组、中频组术后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低频组(均P<0.05),高频组与中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9、12、15天,低频组与中频组创面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5天,高频组创面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均明显高于中频组、低频组(均P<0.05)。结论术后换药频率对肛瘘术后愈合时间有影响,建议换药频率控制在3d之内。肛瘘切除手术15d后换药不必过于频繁,以2~3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换药频率 创面愈合 TNF-α IL-6
下载PDF
LAVA序列增强MRI及MRI造影成像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森娟 沈桂鑫 +3 位作者 凌怡庭 邱敏 曹晨曦 陆忠烈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0期1809-1810,1812,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AVA)序列增强MRI扫描及MRI造影成像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行MRI平扫+LAVA序列增强扫描(MRI-LAVA增强组)30例和行MRI平扫+造影扫描(MRI造影组)30例。以... 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AVA)序列增强MRI扫描及MRI造影成像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行MRI平扫+LAVA序列增强扫描(MRI-LAVA增强组)30例和行MRI平扫+造影扫描(MRI造影组)30例。以手术结果为对照标准,统计分析不同扫描序列对肛瘘内口及支管检出的准确率。结果 MRI-LAVA增强组发现肛瘘内口54个、支管62个、外口45个,术中发现肛瘘内口59个、支管69个、外口45个,与手术结果相比较,准确率分别为91.5%、89.9%、100%。MRI造影组发现肛瘘内口48个、支管55个、外口42个,术中发现肛瘘内口57个、支管69个、外口42个,与手术结果相比较,准确率分别为84.2%、79.7%、100%。以手术结果为标准,MRI-LAVA增强组与MRI造影组肛瘘内口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1.5%和84.2%,支管显示率89.9%和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创口平均愈合时间MRI-LAVA增强组为(122.3±6.3)d,MRI造影组为(115.8±6.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再手术率、1年后的复发率MRI-LAVA增强组(6.7%、3.3%)均较MRI造影组(26.7%、1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A序列增强MRI扫描对显示复杂性肛瘘内口、支管及累及范围优于MRI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LAVA序列增强 造影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速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姚飞 凌怡庭 +5 位作者 陈振伟 邱敏 沈桂鑫 胡毕文 李森娟 曹晨曦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2097-2098,2101,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速度的相关性以及重组人EG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9例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难愈患者为研究对象,定期采集患者创面渗出液测定创面EGF水平,使用...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速度的相关性以及重组人EG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9例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难愈患者为研究对象,定期采集患者创面渗出液测定创面EGF水平,使用数码相机对患者创面进行拍照,经PHOTOSHOP CS软件处理后测定创面愈合速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肛瘘术后第4周患者创面仍未完全愈合28例,为慢愈合组;剩余51例为一般愈合组。对慢愈合组患者予以重组人EGF喷涂创面(睡前1次/d),观察治疗前后创面愈合速度变化。结果患者肛瘘术后第1~4周创面EGF水平与创面愈合速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慢愈合组创面EGF水平及愈合速度均低于一般愈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重组人EGF喷涂后,慢愈合组患者第5~6周创面愈合速度较前4周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术后创面EGF水平与愈合速度呈正相关;涂抹重组人EGF能加快创面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肛瘘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凌怡庭 邱敏 +4 位作者 陈振伟 沈桂鑫 姚飞 李森娟 曹晨曦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3期1417-1419,1423,I0005,共5页
目的观察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1至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住院诊断为环状混合痔(Ⅳ度)且择期行痔切除术的13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传统痔切除术76例(传统组),... 目的观察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1至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住院诊断为环状混合痔(Ⅳ度)且择期行痔切除术的13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传统痔切除术76例(传统组),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术63例(重建组)。观察重建组皮瓣存活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口疼痛、创面水肿、肛门狭窄及临床疗效评分,术后肛周瘢痕面积比及完全愈合时间,直肠测压结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重建组患者肛管重建后皮瓣存活率为76.1%,术后创口疼痛、创面水肿、肛门狭窄、临床疗效评分以及术后肛周瘢痕比、完全愈合时间、直肠顺应性均优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患者直肠静息压、肛管收缩压、主动收缩压以及术后感染、出血、肛周异物感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采用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患者术后创口疼痛、创面水肿、瘢痕形成等明显减轻,完全愈合时间缩短,直肠顺应性较好,且手术相关并发症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术 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术 环状混合痔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森娟 沈桂鑫 +2 位作者 邱敏 凌怡庭 曹晨曦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及Cochrane图书馆等网络数据库2017年8月前发表的、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评价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手工检索相关专业期刊以追溯相关参考文献;文... 目的系统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及Cochrane图书馆等网络数据库2017年8月前发表的、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评价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手工检索相关专业期刊以追溯相关参考文献;文献检索及筛选、数据提取和文献偏倚评估均由2位研究者独立交叉进行。应用Stata 13.0软件对肛瘘愈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的46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干细胞移植)270例,对照组(安慰剂)1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第6~8周以及第12、24周的肛瘘愈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RR_(第6~8周)=4.66,95%CI:1.54~14.08;RR_(第12周)=2.48,95%CI:1.53~4.04;RR_(第24周)=1.22,95%CI:0.97~1.53)。结论干细胞移植能明显提高复杂性肛瘘的治愈率,是一种治疗肛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复杂性肛瘘 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对口切开隧道式切除结合垫棉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森娟 沈桂鑫 +2 位作者 曹晨曦 邱敏 凌怡庭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638-640,共3页
目的探讨对口切开隧道式切除结合垫棉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对口切开隧道式切除结合垫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复杂性肛瘘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愈合率、... 目的探讨对口切开隧道式切除结合垫棉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对口切开隧道式切除结合垫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复杂性肛瘘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愈合率、平均愈合时间及肛门功能改变等。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术后症状(疼痛、渗液等)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1.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2.8d(P<0.01)。治疗组在术后、痊愈时、6个月随访时的We xne 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切开隧道式切除结合垫棉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切开 隧道式切除 垫棉法 复杂性肛瘘
下载PDF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肛瘘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凌怡庭 李森娟 +3 位作者 沈桂鑫 邱敏 陈振伟 胡毕文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166-2167,2193,共3页
目的观察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对肛瘘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难愈患者55例,术后前4周均采用普通换药,术后第5周开始,28例患者(普通换药组)仍采用普通换药,另27例患者(英夫利昔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换... 目的观察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对肛瘘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难愈患者55例,术后前4周均采用普通换药,术后第5周开始,28例患者(普通换药组)仍采用普通换药,另27例患者(英夫利昔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换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肛瘘创面愈合速度、完全愈合时间、肛周瘙痒等不良反应反生率及肛瘘创面渗出液TNF-α水平。结果与普通换药组相比,英夫利昔组患者肛瘘创面愈合速度较快,完全愈合时间较短,肛周瘙痒等不良反应反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英夫利昔组患者肛瘘创面渗出液TNF-α水平明显低于普通换药组。结论英夫利昔单抗对肛瘘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明显减轻创面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同时稀释后局部涂抹使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昔单抗 肛瘘 创面 TNF-Α
下载PDF
改良圈套器内镜下黏膜下手术治疗结直肠息肉100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敏 李森娟 +2 位作者 曹晨曦 凌怡庭 沈桂鑫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3期480-481,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良圈套器内镜下黏膜下手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效果,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采用传统高频切开刀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设定为对... 目的 探讨改良圈套器内镜下黏膜下手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效果,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采用传统高频切开刀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设定为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改良圈套器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费用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完整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圈套器内镜下黏膜下手术治疗结直肠息肉可取得与传统高频切开刀相似的效果,且可降低手术治疗费,缩短住院时间,但会增加手术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圈套器 结直肠息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老年肛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邱敏 李森娟 +1 位作者 凌怡庭 沈桂鑫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4期8-9,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肛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自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肛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380例作为对象,分析肛瘘术后感染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肛瘘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肛瘘患者发生术... 目的分析老年肛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自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肛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380例作为对象,分析肛瘘术后感染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肛瘘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肛瘘患者发生术后感染34例。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男、年龄≥70岁、BMI≥22kg/m2、合并高血压所占百分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14天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所占百分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14天、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影响肛瘘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14天、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老年肛瘘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度重视,预防术后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左半结直肠癌性梗阻中两种造瘘术式的效果比较
20
作者 李步卓 胡毕文 +5 位作者 曹晨曦 姚飞 陈振伟 李森娟 凌怡庭 沈桂鑫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11期1656-1658,共3页
目的分析可切除左半结直肠癌导致肠梗阻急诊手术中两种造瘘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因左半结直肠癌导致低位肠梗阻行急诊剖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肠及回肠造瘘分为2组,回肠造瘘组行肿瘤切除后吻合+末... 目的分析可切除左半结直肠癌导致肠梗阻急诊手术中两种造瘘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因左半结直肠癌导致低位肠梗阻行急诊剖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肠及回肠造瘘分为2组,回肠造瘘组行肿瘤切除后吻合+末端回肠造瘘术,结肠造瘘组行肿瘤切除后近端结肠造口,远端封闭,术后3~12个月行造瘘回纳。比较两组急诊手术及Ⅱ期回纳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费用,分析两种方式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肠造瘘组相比,回肠造瘘组在术后造口皮周炎及黏膜脱垂等并发症方面发生率较高,其造瘘回纳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造口旁疝等并发症少。结论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术中行肿瘤切除+回肠造口是安全可行,再次手术回纳较结肠造口有较大优势,应作为部分合适患者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梗阻 造瘘回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