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缅边境地区间日疟原虫几丁质酶基因的遗传特性分析
1
作者 张曼 沈海默 +1 位作者 陈绅波 陈军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目的明确中缅边境地区间日疟原虫几丁质酶(Plasmodium vivax chitinase,PvCHT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探究PvCHT1基因的地理差异,为我国间日疟疫苗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缅边境地区(云南腾冲)、中国内陆地区(安徽合肥、河南郑州)PvCHT... 目的明确中缅边境地区间日疟原虫几丁质酶(Plasmodium vivax chitinase,PvCHT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探究PvCHT1基因的地理差异,为我国间日疟疫苗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缅边境地区(云南腾冲)、中国内陆地区(安徽合肥、河南郑州)PvCHT1基因序列,同时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下载获取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墨西哥等11个国家的PvCHT1基因序列。采用MEGA、DnaSP、KaKs_Calculator、Arlequin、STRUCTURE和NETWORK软件,分别对所有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基因进化、遗传分化、种群结构和单倍型网络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中缅边境地区(6条)、中国内陆地区(10条)PvCHT1基因序列16条,从NCBI下载其他11个国家的PvCHT1基因序列551条。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中缅边境地区的PvCHT1基因有25个多态位点,其中16个为非同义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E617D(占31.57%)和I272M(占31.04%);中缅边境地区的PvCHT1基因核苷酸多样性(π=0.00079)略高于中国内陆地区(π=0.00071)和缅甸(π=0.00075)。基因进化分析显示,中缅边境PvCHT1基因的中性检验(Tajima’s D)值<0,非同义替换与同义替换之比(Ka/Ks)>1。遗传分化分析显示,中缅边境地区PvCHT1基因与中国内陆之间的近交系数(FST)为0.31,与缅甸的FST为-0.05,与柬埔寨、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之间的范围为0.04~0.15,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墨西哥之间的FST范围为0.24~0.56。种群结构分析显示,所有种群结构的最佳组数为7,其中,中缅边境种群由K1~K6组分构成,以K5为主。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存在4个单倍型地理集群,除中国内陆和墨西哥外,其他国家均共享单倍型H5。结论中缅边境地区PvCHT1基因高度保守,提示其可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靶标;PvCHT1基因在不同种群中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因此在设计疫苗时应更具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PvCHT1基因 遗传多样性 中缅边境
下载PDF
基于J2EE平台的寄生虫虫种资源库的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沈海默 胡薇 +2 位作者 陈韶红 郑琦 周晓农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7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构建寄生虫虫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模块组成、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J2EE,XML,JDO,JSP,MVC等多种技术,运用企业级应用的分层构建原则,在设计中应用设计模式理念,将显示与逻辑、内... 目的构建寄生虫虫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模块组成、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J2EE,XML,JDO,JSP,MVC等多种技术,运用企业级应用的分层构建原则,在设计中应用设计模式理念,将显示与逻辑、内容与表示相分离。结果实现了跨平台数据库的构建,建立了可供二次开发的用户模块、查询模块和逻辑关联,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结论完成了基于J2EE平台具有可扩展结构的寄生虫虫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虫种资源 J2EE 数据库 检索
下载PDF
基于数据关联的疾控信息元数据规范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海默 陈盈 陈家旭 《中国数字医学》 2009年第11期12-15,共4页
通过"分析疾控行业各类数据集的特点来制定标识元数据、复用现有元数据标准组织技术元数据和使用数据关联关系的方式来表述元数据所体现出的业务逻辑关系"这三种方法,来建立包含核心元数据和关联关系元数据的疾控信息数据仓... 通过"分析疾控行业各类数据集的特点来制定标识元数据、复用现有元数据标准组织技术元数据和使用数据关联关系的方式来表述元数据所体现出的业务逻辑关系"这三种方法,来建立包含核心元数据和关联关系元数据的疾控信息数据仓库元数据规范,由3个元数据子集构成。疾控信息元数据库的关联关系是整合疾病预防控制领域各类数据库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关系型数据库的重要衍生,为构建疾控信息数据仓库提供了有效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数据 数据关联 规范 疾控信息
下载PDF
中国寄生虫种质资源库的构建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韶红 胡薇 +7 位作者 沈海默 张仪 陈家旭 李浩 张永年 周卉 童小妹 周晓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7-432,共6页
目的通过对各种寄生虫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和保藏,构建中国寄生虫种质资源库。方法根据各种寄生虫虫种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制定寄生虫虫种资源共性描述标准和各类寄生虫个性描述标准及技术规范,对动物、植物和人体寄生虫进行标准... 目的通过对各种寄生虫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和保藏,构建中国寄生虫种质资源库。方法根据各种寄生虫虫种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制定寄生虫虫种资源共性描述标准和各类寄生虫个性描述标准及技术规范,对动物、植物和人体寄生虫进行标准化分类整理、保藏,并进行数字化描述,建立统一规范的实物库和数据库。结果建立了含有11个门23个纲1 115种/117 814件寄生虫种质资源实物库和数据库;构建了3个寄生虫种质资源活体保藏基地;实物保藏库波及全国15个地区,发现了11种新溪蟹种和1种线虫新种;构建了中国寄生虫种资源网(www.psic.net.cn)。结论初步建立了中国寄生虫种质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收集 整理 鉴定 保藏
下载PDF
家庭宠物对弓形虫病流行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韶红 周卉 +1 位作者 沈海默 周晓农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8年第5期51-54,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盛行豢养宠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与宠物有关的寄生虫病亦随之而来,人群感染弓形虫病的比率逐年上升,弓形虫的潜在危害直接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如何正确认识弓形虫对人类的危害,对疾病预防和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宠物 弓形虫病 影响
下载PDF
基于国家寄生虫资源库对寄生虫学实验考试的改革探索
6
作者 邹节新 张李鄢洋 +5 位作者 沈海默 朱春潮 石林波 张萌 高典 张小燕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26,共5页
在寄生虫学的学习中,掌握寄生虫形态特点,对诊断疾病尤为重要。传统寄生虫学实验考试通常采取观察实物标本的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出现,亟待建立一个寄生虫学线上考试系统。利用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一级子平台... 在寄生虫学的学习中,掌握寄生虫形态特点,对诊断疾病尤为重要。传统寄生虫学实验考试通常采取观察实物标本的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出现,亟待建立一个寄生虫学线上考试系统。利用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一级子平台国家寄生虫资源库大数据,实时获取平台中收录的各类寄生虫标本图片。在互联网上以B/S架构搭建了一种在线考试系统并应用于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系统具有随机组卷,在线考试、智能阅卷等功能,形式新颖,操作方便,提高考试的可行性、公正性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寄生虫资源库 寄生虫学 实验考试 在线考试系统
下载PDF
11种主要人体寄生虫虫卵的数字化描述及自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沈海默 艾琳 +2 位作者 蔡玉春 卢艳 陈韶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429,434,共7页
目的借助计算机技术协助进行寄生虫虫卵的识别,建立适应自动化仪器中临床应用的虫卵分类器算法和相应流程。方法选择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蛔虫(Ascaris lumbrico... 目的借助计算机技术协助进行寄生虫虫卵的识别,建立适应自动化仪器中临床应用的虫卵分类器算法和相应流程。方法选择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latum)、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和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等11种寄生虫的虫卵,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进行显微摄影,并使用基于VC++技术进行特征值提取。构建特征值数据库,使用多种分类算法对训练组数据库进行测试,选取分类效率最高的方法构建分类器,建立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识别方法。结果获取了11种寄生虫虫卵图像,去除无法识别或含无效值的图片后,训练数据组虫卵图片为19 844张,测试组为3 721张。对虫卵的14种特征值进行采集,发现11种虫卵的大小、颜色均有显著差异。如11种虫卵中体积最小的华支睾吸虫虫卵的长度、宽度、面积、亮度的均值分别为292.24μm、192.64μm、43 416.61μm^2、53.84,而体积最大的布氏姜片吸虫虫卵则分别为945.31μm、610.88μm、536 002.60μm^2、100.54。在多特征融合检索时用动态生成权值的方法建立分类器,对训练样本集的区分率为88.89%(17 641/19 844),该分类器对测试样本集的识别率为91.83%(3 004/3 271),平均建模时间为0.01 s。结论建立了基于特征值融合方法的寄生虫虫卵分类器算法及相应流程,为其可行性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虫卵 多特征识别 特征值融合 分类算法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组蛋白基因家族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沈海默 郑琪 胡薇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67-73,共7页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组蛋白的基因家族进化方面人手,对其基因家族的分子系统发育、共线性关系和基因倍增模式进行分析. 方法 下载3种主要致病血吸虫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及外源物种基因序列,经Blastp软件比对找出...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组蛋白的基因家族进化方面人手,对其基因家族的分子系统发育、共线性关系和基因倍增模式进行分析. 方法 下载3种主要致病血吸虫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及外源物种基因序列,经Blastp软件比对找出组蛋白各家族基因序列,经多序列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计算选择压力指数(Ka/Ks).使用基因序列与基因组比对并定位,分析同源基因的共线性关系. 结果 日本血吸虫基因组共包含组蛋白基因38条,分为5个子家族,分布在25个scaffold上.通过进化树分析共检测到基因倍增事件34次,推定基因丢失事件17次,其中H3和H4的倍增早在血吸虫物种形成之前已经完成.日本血吸虫组蛋白的倍增机制主要是DNA复制性转座,使得组蛋白在进化保守的同时还出现了更特异性的分化,从而携带更多组蛋白密码或其他修饰信息以应对较复杂的生命周期. 结论 日本血吸虫的组蛋白各子家族多数倍增事件发生在从血吸虫亚洲起源后到进入非洲分化出曼氏血吸虫之前的这段时间内,表明基因倍增是血吸虫应对环境压力的重要手段.日本血吸虫的组蛋白倍增完全来自于DNA序列的复制性转座,且净化选择占主导因素,表明增强适应性的功能分化是基因进化最主要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组蛋白 进化分析 基因倍增
原文传递
中国两种钩虫成虫的PCR虫种鉴定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郑琪 沈海默 +2 位作者 陈家旭 胡薇 张皓冰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对中国流行的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进行PCR鉴别。方法通过对中国五省钩虫患者使用双羟萘酸噻嘧啶驱虫获得钩虫成虫,抽提单条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总DNA(各25条),用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mit... 目的对中国流行的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进行PCR鉴别。方法通过对中国五省钩虫患者使用双羟萘酸噻嘧啶驱虫获得钩虫成虫,抽提单条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总DNA(各25条),用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1,C01)基因特异性引物(NaF—NaR,AdF—AdR)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电泳、测序。使用相同引物对日本血吸虫、鞭虫、犬钩虫DNA进行PCR扩增。结果25份美洲钩虫和25份十二指肠钩虫均能各扩增出约500bp和700bp的条带,2种PCR产物分别与美洲钩虫C01(GenBank登录号为AF303136.1)和十二指肠钩虫C01(GenBank登录号为AJ417718.1)基因片段序列一致性为99%和98%。但2对引物用于其他虫种DNA则无条带。结论引物NaF—NaR、AdF—AdR能够用于区分在中国流行的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虫 分子标记物 鉴别
原文传递
基于组学研究的细粒棘球绦虫分泌蛋白组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利芳 沈海默 +2 位作者 徐斌 张颋 胡薇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33-138,共6页
目的 在组学水平高通量、系统地预测及筛选细粒棘球绦虫的分泌蛋白组,研究分泌蛋白及其信号肽特征,为后续诊断和疫苗相关抗原(簇)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利用SignalP4.1对细粒棘球绦虫全基因组蛋白序列进行信号肽预测,对含有信号肽的蛋... 目的 在组学水平高通量、系统地预测及筛选细粒棘球绦虫的分泌蛋白组,研究分泌蛋白及其信号肽特征,为后续诊断和疫苗相关抗原(簇)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利用SignalP4.1对细粒棘球绦虫全基因组蛋白序列进行信号肽预测,对含有信号肽的蛋白依次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TMHMMv2.0、Phobius、Big-PI predictor及TargetP1.1进行细粒棘球绦虫经典分泌蛋白质组筛选.随后利用LipoP1.0和TatP1.0分析分泌蛋白信号肽酶切位点类型,用SPSS19.0统计归纳信号肽和分泌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特征,Blast2GO对分泌蛋白质组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注释与聚类. 结果 在细粒棘球绦虫14 235条全基因组序列所编码的蛋白中,共发现984条含有信号肽的蛋白序列;其中有363条属于膜结合蛋白,另有25条定位于亚细胞器;最终筛选到596条经典分泌蛋白序列.分泌蛋白质组的信号肽长度集中于15~ 31个氨基酸残基,其中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为62%,主要被Ⅰ型信号肽酶所识别,且酶切位点在-3及-1位相对保守;分泌蛋白氨基酸含量集中于50~ 700个氨基酸残基,小于非分泌蛋白氨基酸含量(t=3.06,P<0.01);GO分析显示分泌蛋白主要参与新陈代谢、细胞过程、调节和发育等生物过程,并行使催化、结合、抗氧化和酶调节功能. 结论 本研究预测筛选到含有596条蛋白序列的细粒棘球绦虫分泌蛋白组,可用于后续的诊断和疫苗相关抗原筛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囊型棘球蚴病 分泌蛋白组 信号肽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基于组学的多房棘球绦虫分泌蛋白预测与分析
11
作者 张颋 陈英 +4 位作者 贾利芳 沈海默 胡薇 刘杰 奥·乌力吉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28-333,共6页
目的预测多房棘球绦虫的分泌蛋白组,分析分泌蛋白及其信号肽特征,为发展多房棘球蚴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SignalP4.1对多房棘球绦虫全基因组蛋白序列信号肽进行预测,并依次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TMHMMv2.0、Phobius、... 目的预测多房棘球绦虫的分泌蛋白组,分析分泌蛋白及其信号肽特征,为发展多房棘球蚴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SignalP4.1对多房棘球绦虫全基因组蛋白序列信号肽进行预测,并依次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TMHMMv2.0、Phobius、Big.PI predictor及TargetPl.1筛选去除假阳性的预测蛋白。随后采用Excel统计信号肽和分泌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特征,SPSS19.0对分泌蛋白及非分泌蛋白的氨基酸含量进行科尔莫哥罗夫.斯米尔诺夫检验(kolmogorov-smimovtest,KStest)和t检验。最后利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自动注释工具(KEGGAutomatic Annotation Sever,KAAS)进行分泌蛋白的注释和分析。结果在多房棘球绦虫10~780条全基因组序列所编码的蛋白中,共发现875条含有信号肽的蛋白序列,其中307条属于膜结合蛋白;38条含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锚定位点;12条定位于线粒体。最终获得了含518条序列的多房棘球绦虫分泌蛋白组。SPSS统计分泌蛋白的信号肽长度集中于11~53个氨基酸,其中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占61%;且分泌蛋白的氨基酸含量(38—7809个)显著小于(t=0.203,P〈0.01)非分泌蛋白氨基酸的含量(11—11194个);KAAS分析显示获得注释的分泌蛋白主要出现在人类疾病、新陈代谢过程、环境信息处理、有机系统、细胞过程和遗传信息处理通路上.其中有6条序列已知和寄生虫感染直接相关。结论本研究获得了518条蛋白序列多房棘球绦虫分泌蛋白组,为后续的诊断、疫苗和药物靶点等相关研究提供了生物信息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分泌蛋白组 信号肽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2014-2017年上海市临床医院送检样品寄生虫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鹏 李浩 +6 位作者 郭俭 艾琳 卢艳 蔡玉春 陈木新 沈海默 陈韶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9-494,共6页
目的分析2014-2017年上海市临床医院送检样品寄生虫检测结果,为寄生虫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收集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签约的上海市相关医疗机构(二甲医院7所、三甲医院28所、涉外医院6所)送检的样品包括... 目的分析2014-2017年上海市临床医院送检样品寄生虫检测结果,为寄生虫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收集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签约的上海市相关医疗机构(二甲医院7所、三甲医院28所、涉外医院6所)送检的样品包括全血、血清、粪便、痰液、尿液、体液(胸水、腹水)和组织病理切片、虫体等,以及病例相关信息。采用直接涂片法、改良抗酸染色法、 ELISA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送检样品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2014-2017年共检测送检样品25 549份。其中,病原学检测8 877份,检出寄生虫感染阳性633份,阳性检出率为7.1%,包括了33种寄生虫,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人芽囊原虫(331/8 877,3.7%),其次为溶组织内阿米巴(120/8 877, 1.4%)。血清学检测16 672份,血清标本阳性1 881份(占10.9%),其中猪囊尾蚴抗体阳性424份(占23.4%),曼氏裂头蚴抗体阳性388份(占21.4%),日本血吸虫抗体阳性289份(占16.0%)、卫氏并殖吸虫抗体阳性267份(占14.7%),刚地弓形虫抗体阳性260份(占14.4%)。原虫感染共371例,主要来源地区为上海(125例);蠕虫感染共87例,主要来源地区为上海(29例)。结论2014-2017年上海临床医院送检样品中,病原学检测阳性虫种主要是人芽囊原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血清抗体阳性虫种主要为猪囊尾蚴和曼氏裂头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样品 寄生虫检测 分析 上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