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microRNA-21、microRNA-193a-3p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张丽 凌晨 沈轶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microRNA-21(miR-21)、microRNA-193a-3p(miR-193a-3p)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1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随访1... 目的探究血清microRNA-21(miR-21)、microRNA-193a-3p(miR-193a-3p)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1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随访16个月,记录患者的预后生存结局,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评估血清miR-21、miR-193a-3p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112例结直肠癌患者死亡22例,病死率为19.64%;生存90例,生存率为80.36%。死亡组术前血清miR-21 mRNA相对表达量、临床分期Ⅲ期占比、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miR-193a-3p m 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期[OR=3.777(95%CI:1.399,10.194)]、淋巴结转移[OR=5.099(95%CI:1.715,15.156)]、miR-21表达升高[OR=4.889(95%CI:1.645,14.533)]、miR-193a-3p表达降低[OR=4.402(95%CI:1.481,13.084)]均是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1、miR-193a-3p单一及联合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69.04%(95%CI:0.487,0.813)、72.73%(95%CI:0.495,0.884)、86.36%(95%CI:0.640,0.964),特异性分别为62.22%(95%CI:0.513,0.720)、68.89%(95%CI:0.581,0.780)、90.00%(95%CI:0.814,0.95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731和0.9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miR-21、miR-193a-3p表达与术后预后密切相关,且在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结局中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手术 预后 MICRORNA-21 microRNA-193a-3p
下载PDF
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在乙肝感染不同时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沈轶骊 喻霞云 +2 位作者 丰斌 黄祖兴 王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25-328,333,共5页
目的研究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不同阶段,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6)]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究其T细胞免疫状态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目的研究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不同阶段,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6)]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究其T细胞免疫状态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比较慢性乙肝患者(CHB组,42例)、肝硬化患者(LC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HCC组,30例)与健康对照组(NC组,30例)外周血清中IFN-γ、IL-4、IL-6水平。综合分析其与HBV DNA载量、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谷丙转氨酶(ALT)的相关性。结果 IFN-γ、IL-4、IL-6水平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6.62、58.63、47.29,P<0.01)。经两两相互比较可知,CHB组、LC组和HCC组的IFN-γ、IL-4、IL-6水平均高于N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的IL-4水平高于LC组和HC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的IL-6水平高于CHB组和L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相比,IFN-γ/IL-4的比值在CHB组、LC组和HCC组都明显减小,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9.63,P<0.05)。通过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可知,IFN-γ水平与HBV DNA的载量、ALT呈不同水平程度的负相关(r=-0.786、-0.713,P<0.001);IL-4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57,P<0.001);而IFN-γ、IL-4、IL-6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清中的水平与HBeAg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感染HBV患者体内T细胞免疫功能中,Th2型细胞处在优势的地位。这有利于对乙肝患者治疗及疗效的观察。而IL-6水平在肝癌组显著升高,提示了肝癌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IL-4 IL-6 IFN-Γ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国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沈轶骊 顾国浩 +3 位作者 沈怡敏 刘冬梅 王琳 周剑波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003-5005,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型号BC-6800血液分析仪)的分析性能。方法按CLIS和ICSH的标准从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相关性等方面对国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检测血液样本WBC、RBC、HGB、MCV、PLT等指标的批内及... 目的评价国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型号BC-6800血液分析仪)的分析性能。方法按CLIS和ICSH的标准从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相关性等方面对国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检测血液样本WBC、RBC、HGB、MCV、PLT等指标的批内及批间精密度的CV%均在标准范围内;WBC、HGB、RBC、PLT的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0%、0.30%和0.18%,均在要求的标准内;WBC、RBC、HGB和PLT的r2都大于0.99,国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仪器稀释功能良好;BC-6800手动和自动模式配对检验(P>0.05),其在不同模式间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6800与LH750比较时,配对检验P>0.05,与LH750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性能良好、检测快捷、能满足临床应用和临床实验室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血液检测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抗体筛查的结果分析
4
作者 沈轶骊 王雪明 +4 位作者 虞秀兰 彭群新 李勇 刘冬梅 周志英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71-472,共2页
目的围手术期和内科输血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减少或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用微柱凝胶Coombs卡对35,210例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标本用盐水、酶、抗人球蛋白、结合谱细胞和各种血型定型试剂确定抗体特异性。... 目的围手术期和内科输血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减少或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用微柱凝胶Coombs卡对35,210例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标本用盐水、酶、抗人球蛋白、结合谱细胞和各种血型定型试剂确定抗体特异性。结果微柱凝胶Coombs卡筛选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83例,阳性率0.236%。结论微柱凝胶Coombs卡抗体筛选能有效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的安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Coombs试验 溶血性输血反应
下载PDF
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表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炳华 樊一笋 +3 位作者 许志荣 彭群新 郑元 沈轶骊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目的分析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表型变化,探讨其免疫病理机制。方法采用ELISA和双标记免疫荧光法检测47例活动期RA患者和5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D154、CD69的表达以及血清、血浆可溶性CD154(sCD1... 目的分析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表型变化,探讨其免疫病理机制。方法采用ELISA和双标记免疫荧光法检测47例活动期RA患者和5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D154、CD69的表达以及血清、血浆可溶性CD154(sCD154)的含量。结果活动期RA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CD154(16.7%±8.1%)和CD69(13.9%±7.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其血清sCD154(18.43±6.27,ng/m l)和血浆sCD154(8.34±3.42,ng/m l)含量亦分别高于健康人血清sCD154(9.56±4.71,ng/m l)和血浆sCD154(2.98±1.13,ng/m l)。结论CD4+T细胞表达的CD154、CD69以及血浆sCD154含量与RA的病程密切相关,可以成为RA的辅助诊断、疗效估价和预后判断的有价值的实验室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4 可溶性CD154 CD69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与Coombs试验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莹 王晓岚 +3 位作者 彭群新 沈轶骊 李勇 王雪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1-481,共1页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s,HDN)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HDN(ABO-HDN)最常见。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可预测ABO-HDN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 微柱凝胶法 IGG抗A(B)效价 COOMBS试验
下载PDF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血液病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张丽 沈轶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47-0049,共3页
探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血液病感染患者的诊断意义与治疗意义。方法 择取180例血液病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期间。分析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并探究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的... 探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血液病感染患者的诊断意义与治疗意义。方法 择取180例血液病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期间。分析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并探究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的检验价值。结果 真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的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33.33%、20.56%,其余菌种的占比均在10%左右。降钙素原水平分析比较,革兰阳性菌感染组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组的水平均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对应的T值分别为2.12、3.65,P值分别为0.04、0.00,均达到统计学的差异标准。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比较,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降钙素原检测的阳性率为91.11%,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率为71.67%,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8.33%,准确性比较差异明显;降钙素原检测与联合检测比较获得χ2=9.39,P=0.00;C-反应蛋白检测与联合检测比较获得χ2=50.20,P=0.00。结论 仅应用C-反应蛋白检测虽然灵敏度高但特异性差,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后,灵敏度与特异性都比较高,能准确判断血液病感染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治疗的展开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液病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