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水砷筛查报告 被引量:45
1
作者 沈雁峰 孙殿军 +1 位作者 赵新华 于光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查清中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的分布,为防治与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采用统一试剂盒半定量法进行筛检居民饮水砷。结果调查覆盖面为11个省(... 目的查清中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的分布,为防治与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采用统一试剂盒半定量法进行筛检居民饮水砷。结果调查覆盖面为11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9个县和12个师,水砷超标有43个县和3个师。共筛查水井208830眼,高砷井检出率为2.62%,内蒙古自治区检出率最高为8.05%,黑龙江省最低为0.09%。高砷暴露人口110612人,其中儿童19961人。结论西部地区高砷井分布范围较广,且地方性砷中毒流行较重,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砷 病区 筛查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检出率 分布调查 砷暴露 防治工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试剂盒
下载PDF
2004年度中央转移支付项目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调查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沈雁峰 孙殿军 +2 位作者 韩贺鹏 高彦辉 于光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目的查清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区和高砷区的分布,为科研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4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饮水型高砷水源筛查、部分地区地砷病病情普查以及... 目的查清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区和高砷区的分布,为科研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4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饮水型高砷水源筛查、部分地区地砷病病情普查以及改水降砷工程调查。水样采用银盐法或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居民饮水含砷量。结果高砷水源筛查覆盖面为12个省(区)186个县中的4677个自然村,筛查水样48 689份,超标水样1336份,超标村342个;病情调查了4个省29个县中的282个自然村,调查村人口数66 312人,查出砷中毒病人3805人,其中皮肤癌病人61人,砷中毒总患病率为5.74%;改水降砷工程调查8个省41个县中的1250个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的有1040个,占83.20%;报废工程97个,占7.76%;水砷达标工程925个,占74.00%。结论西部地区高砷井分布范围较广,病情重,改水工程达标率不高,报废较严重,应加强防治工作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研究 分布 2004年 中央转移支付项目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下载PDF
全国高水碘地区地理分布及高碘地区水碘等值线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申红梅 张树彬 +3 位作者 刘守军 苏晓辉 沈雁峰 韩贺鹏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8-661,共4页
目的查清全国高水碘地区的分布状况,制作高碘地区水碘等值线图。方法在全国11个省份的129个疑似高碘县范围内,以乡为单位检测井水含碘量;采用公共卫生地理信息系统(PHGIS)软件,制作高碘地区分布地图和水碘等值线图。结果在11个省份的12... 目的查清全国高水碘地区的分布状况,制作高碘地区水碘等值线图。方法在全国11个省份的129个疑似高碘县范围内,以乡为单位检测井水含碘量;采用公共卫生地理信息系统(PHGIS)软件,制作高碘地区分布地图和水碘等值线图。结果在11个省份的129个县发现有高碘饮水井,其中96个县有水碘中位数为150~300μg/L的乡,64个县有水碘中位数>300μg/L的乡。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天津和北京7个省市的高碘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泛滥地区:山西省的高水碘地区分布在晋中盆地和大同盆地。结论全国高水碘地区的分布基本上呈片状,在片状的分布中存在小片状或灶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分布 高水碘地区 水碘等值线 中国 高碘性甲状腺肿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70
4
作者 孙殿军 沈雁峰 +4 位作者 赵新华 魏红联 张旭丰 孙玉富 于光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 明确全国地方性氟中毒 (地氟病 )病情动态与现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地氟病的病情动态和现状。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 :11991— 1999年全国地氟病重点监测数据。2 1991— 2 0 0 0年全国地方病统计信息系统数据。结果  1在... 目的 明确全国地方性氟中毒 (地氟病 )病情动态与现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地氟病的病情动态和现状。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 :11991— 1999年全国地氟病重点监测数据。2 1991— 2 0 0 0年全国地方病统计信息系统数据。结果  1在饮水型病区 ,华北、华东、西北地区的地氟病病情均呈下降趋势 ,东北地区不降反升 ;在燃煤型病区 ,西部病情呈上升趋势 ,氟斑牙患病率上升 15个百分点 ,氟骨症患病率上升 2个百分点。 2目前 ,我国饮水型重病区分布在东北三省 ,华北山西、天津 ,华东江苏 ,西北内蒙、陕西、青海等省份 ;燃煤型重病区分布在西部的贵州、四川、云南、陕西和湖北等省份。3我国地氟病病情虽得到一定控制 ,但并不令人满意 ,饮水型氟斑牙患病率为 2 9.3% ,氟骨症患病率为 1.45 % ;燃煤型氟斑牙患病率为 5 2 .2 % ,氟骨症患病率为 4.32 %。饮水型较燃煤型控制得好些。结论 我国地氟病病情仍然较重 ,防治工作绝不能放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病情 分布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动态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郝阳 孙殿军 +5 位作者 魏红联 赵新华 沈雁峰 王丽华 孙玉富 于光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 为制定全国地氟病中、长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了地氟病的防治和现状。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 :(1) 1991~ 1999年全国地氟病重点监测数据。(2 ) 1991~ 2 0 0 0年全国地方病统计信息系统数据。结果  ... 目的 为制定全国地氟病中、长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了地氟病的防治和现状。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 :(1) 1991~ 1999年全国地氟病重点监测数据。(2 ) 1991~ 2 0 0 0年全国地方病统计信息系统数据。结果  110年来全国降氟改水率上升 8个多百分点 ,但改水工程合格率下降 15个百分点。各地区改水速度不平衡 ,华北与华东地区改水最快 ,上升 10个百分点 ,最慢是西北 ,上升 4个百分点 ,改水率未超过 3 0 %。 2全国降氟改灶率上升 1个百分点 ,正常使用率上升 7.8个百分点。西部改灶率增长约 2个百分点 ,达到 13 %。包括湖北、湖南其它南方地区改灶率达到 44 %。 3目前 ,改水率未达 44 %的省份有东北的黑龙江、吉林 ;华北的安徽、山西 ;西北的内蒙、甘肃、陕西等 ,其中安徽改水率仅 1%。 4改灶率未达 2 0 %以上的省份有贵州、四川、陕西、湖南等 ,其中贵州改灶率仅 2 %。结论 我国各地区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极不平衡 ,西部地区进度最慢 ,应加大西部地区防治力度。同时 ,要重视防氟工程管理 ,建立全国地氟病可持续性消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防治 中国 大陆
下载PDF
1991-2005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8
6
作者 刘运起 赵丽军 +4 位作者 沈雁峰 于光前 赵新华 孙玉富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掌握全国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和病情变化动态,为政府部门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1991-2005年全国地氟病各年度监测数据,全部监测工作按国家地氟病重点监测方案执行。结果①饮水型地氟病... 目的掌握全国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和病情变化动态,为政府部门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1991-2005年全国地氟病各年度监测数据,全部监测工作按国家地氟病重点监测方案执行。结果①饮水型地氟病病区降氟改水率增长34个百分点,但水氟≤1.0 mg/L改水降氟工程数量则减少了近5个百分点;②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改炉改灶完成率增长了28个百分点,到2005年改炉改灶完成率达到47.22%;降氟炉灶合格率增长了26个百分点,达到92.54%;③饮水氟≤1.0 mg/L的监测点数量呈下降趋势,与水氟≤1.0 mg/L的改水工程数量减少一致;④玉米氟≤1.5 mg/kg的监测点数量总体趋势表现为减少, >1.5 mg/kg的监测点数量总体趋势表现为增加;辣椒氟≤1.0和>1.0 mg/kg的监测点数量增减变化甚微,但92%以上监测点辣椒含氟量超标:⑤饮水型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30%和>30%~60%的监测点数量增加,而>60%~80%和>80%的监测点数量减少;燃煤污染型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30%的监测点数量增加,而>80%的监测点数量减少。结论①饮水型地氟病病区降氟改水率增加,但≤1.0 mg/L改水工程减少和水氟回升;②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改炉改灶完成率年度递增,降氟炉灶合格率达到90%以上;玉米和辣椒含氟量下降,但幅度不大;③无论饮水型地氟病还是燃煤型地氟病,其病情被控制的监测点数量均增加,重病区监测点数量则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监测 防治
下载PDF
蛋白质和维生素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各器官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丽华 孙殿军 +2 位作者 石玉霞 沈雁峰 赵新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 研究蛋白质和维生素 C(V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的影响 ,从而为防治饮茶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饲料饲养 Wistar大鼠 ,并给予氟含量为 10 0 m g/L的砖茶水 ,为期 3个月 ,建立饮茶型氟中毒大鼠动物模型 ;同时 ,给实验组... 目的 研究蛋白质和维生素 C(V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的影响 ,从而为防治饮茶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饲料饲养 Wistar大鼠 ,并给予氟含量为 10 0 m g/L的砖茶水 ,为期 3个月 ,建立饮茶型氟中毒大鼠动物模型 ;同时 ,给实验组大鼠分别补充酪蛋白 4 0 g/kg和 VC 1g/kg,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蛋白质和 V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的影响。结果 不论是组织学改变还是超微结构 ,加蛋白质和加 VC组大鼠细胞损伤均较轻 ,尤其是加 VC组更为明显。结论 蛋白质和 VC对氟中毒大鼠细胞 ,尤其是亚细胞膜性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证明膳食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可拮抗氟的毒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型氟中毒 蛋白质 维生素C 病理变化
下载PDF
中国饮水型砷中毒重病区病情调查报告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新华 沈雁峰 +4 位作者 孙殿军 李军 武克恭 卢振明 胡兴中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查明山西、吉林、宁夏和内蒙古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重病区居民患病情况,为全国地砷病防治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结果山西、吉林、宁夏和内蒙古4省(区)砷中毒重病区居民地砷病检出率分别... 目的查明山西、吉林、宁夏和内蒙古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重病区居民患病情况,为全国地砷病防治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结果山西、吉林、宁夏和内蒙古4省(区)砷中毒重病区居民地砷病检出率分别为8.75%、3.33%、8.14%和2.83%;病例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上各年龄段;男女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6.98%)高于女性(5.40%);在饮水砷0.01~、0.05~、0.10~、0.30~和≥0.50mg/L人群中,患者检出率分别为11.85%、69.61%、72.00%、63.48%和92.19%。结论饮水砷在0.05mg/L以上时可引起地砷病发生,在0.5mg/L以上时引起重度地砷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中毒 调查
下载PDF
我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学研究概况(综述) 被引量:22
9
作者 赵新华 沈雁峰 +3 位作者 王丽华 孙殿军 陈志 孙玉富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53-654,共2页
关键词 饮茶型氟中毒 流行病学 研究
下载PDF
氟对鸡胚肢软骨细胞毒性作用及锌桔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傅可为 刘晓雁 +3 位作者 汤瑞琦 沈雁峰 孙玉富 孙美乐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4-325,共2页
本实验用人工鸡胚加氟化钠制氟中毒模型,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术研究氟对鸡胚软骨细胞的毒性作用,并在氟暴露的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锌,以观察其对染氟鸡胚软骨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对鸡胚软骨细胞有损害作用,而锌可以不同程度地保护氟... 本实验用人工鸡胚加氟化钠制氟中毒模型,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术研究氟对鸡胚软骨细胞的毒性作用,并在氟暴露的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锌,以观察其对染氟鸡胚软骨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对鸡胚软骨细胞有损害作用,而锌可以不同程度地保护氟对鸡胚软骨细胞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软骨细胞 毒性作用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氟斑牙的临床治疗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丽华 赵新华 +2 位作者 沈雁峰 孙殿军 钱月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90-391,共2页
关键词 氟斑牙 治疗 漂白法 修复法
下载PDF
氟对鸡胚肢软骨细胞毒作用及铜对其拮抗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傅可为 刘晓雁 +4 位作者 汤瑞琦 孙美乐 沈雁峰 孙玉富 庞永旬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4-85,共2页
以鸡胚肢软骨细胞作为氟中毒模型,通过鸡胚肢软骨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研究氟对鸡胚软骨细胞毒性作用,并在氟暴露的条件下加入不同剂量的Cu^(2+),观察Cu^(2+)对氟毒作用的拮抗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剂量NaF对鸡胚肢软骨细胞造成不同程度损伤... 以鸡胚肢软骨细胞作为氟中毒模型,通过鸡胚肢软骨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研究氟对鸡胚软骨细胞毒性作用,并在氟暴露的条件下加入不同剂量的Cu^(2+),观察Cu^(2+)对氟毒作用的拮抗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剂量NaF对鸡胚肢软骨细胞造成不同程度损伤,且随剂量增加而加重,铜对氟所致鸡胚软骨细胞损伤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软骨组织 氟中毒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方性砷中毒病情与防治动态、现状的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殿军 王丽华 +3 位作者 姜树林 陈志 魏红联 沈雁峰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02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地方性砷中毒 病情 防治 动态分析 现状分析 中国
下载PDF
氟对鸡胚肢软骨细胞毒作用及镁拮抗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傅可为 刘晓雁 +4 位作者 汤瑞琦 孙美乐 沈雁峰 孙玉富 庞永旬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35-336,F003,共3页
以鸡胚肢软骨为氟中毒模型,通过鸡胚肢软骨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研究了氟对鸡胚软骨细胞的毒性作用及镁对其作用的拮抗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氟化物对鸡胚软骨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剂量增加其损伤加重,镁对氟所致鸡胚软骨细... 以鸡胚肢软骨为氟中毒模型,通过鸡胚肢软骨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研究了氟对鸡胚软骨细胞的毒性作用及镁对其作用的拮抗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氟化物对鸡胚软骨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剂量增加其损伤加重,镁对氟所致鸡胚软骨细胞损伤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软骨细胞
下载PDF
长江三峡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灶降氟防制措施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新华 沈雁峰 +4 位作者 王守智 陈志 张政 李明健 李术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了解长江三峡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试点地区改灶降氟措施的效果。方法深入病区现场实验观察。结果试点县改灶率平均为78.77%,巩固完好率为70%,使用率为80%,环境介质氟含量大幅度下降,儿童尿氟含量接近正常,儿童... 目的了解长江三峡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试点地区改灶降氟措施的效果。方法深入病区现场实验观察。结果试点县改灶率平均为78.77%,巩固完好率为70%,使用率为80%,环境介质氟含量大幅度下降,儿童尿氟含量接近正常,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大幅度下降。结论改灶降氟措施效果明显,在防治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型 氟中毒 改灶 降氟
下载PDF
安达市地氟病7年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丽华 沈雁峰 +4 位作者 于光前 赵新华 孙殿军 郑永峰 孟欣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67-368,共2页
目的 科学地评价饮水型地氟病区改水降氟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浓度 ,用 Dean氏法检查 8~ 12岁儿童氟斑牙。结果  1991— 1993年 ,水氟浓度逐年下降 ,而 1994年以后 ,水氟浓度出现回升 ;氟斑牙患病率随着... 目的 科学地评价饮水型地氟病区改水降氟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浓度 ,用 Dean氏法检查 8~ 12岁儿童氟斑牙。结果  1991— 1993年 ,水氟浓度逐年下降 ,而 1994年以后 ,水氟浓度出现回升 ;氟斑牙患病率随着水氟浓度的高低而上下波动 ,但总的患病率仍呈现较高的水平。结论 水氟浓度与氟斑牙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 ,要控制氟斑牙的患病率必须解决监测点水氟回升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监测 饮水型氟中毒 改水降氟 防治
下载PDF
1996~1997年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全国重点监测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新华 王丽华 +2 位作者 沈雁峰 于光前 张旭丰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9年第3期171-172,共2页
为了及时、准确系统地了解与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及其动态,了解防治措施落实的进度及防制效果。从1991年开始,对我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进行重点监测工作。本文将对1996~1997年度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全国重点监测结果进行汇... 为了及时、准确系统地了解与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及其动态,了解防治措施落实的进度及防制效果。从1991年开始,对我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进行重点监测工作。本文将对1996~1997年度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全国重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氟中毒 燃煤污染型 监测分析
下载PDF
饮茶型氟中毒大鼠骨组织及肾脏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丽华 孙殿军 +3 位作者 石玉霞 沈雁峰 赵新华 吴玉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1年第5期257-258,共2页
目的 从亚细胞水平观察砖茶氟对骨组织及肾脏的损害。方法 以100mg/LF-砖茶水喂养Wistar大鼠3个月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砖茶型氟中毒大鼠骨组织的损害以骨硬化为主... 目的 从亚细胞水平观察砖茶氟对骨组织及肾脏的损害。方法 以100mg/LF-砖茶水喂养Wistar大鼠3个月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砖茶型氟中毒大鼠骨组织的损害以骨硬化为主,表现为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过早骨化,同时可见,软骨细胞粗面内质网肿胀、扩张。(2)肾脏损害表现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之线粒体普遍肿胀、扩张,空泡变性,线粒体峪减少或消失。结论 砖茶氟可致骨组织和肾脏损伤,尤其是可损伤其亚细胞膜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肾脏 超微结构 动物实验 地方性氟中毒 饮茶型氟中毒
下载PDF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人群血清酶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春蓓 于光前 +1 位作者 沈雁峰 王伟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9年第2期96-99,共4页
近年来,对地方性氟中毒非骨相损伤与血液生化学改变的研究日益深入,并取得大量资料。许多资料证明,长期生活在病区人群血液生化学方面,有许多指标有所改变,而有些人经X线检查尚未出现氟骨症样改变时,其血液生化指标已有明显改变,可能对... 近年来,对地方性氟中毒非骨相损伤与血液生化学改变的研究日益深入,并取得大量资料。许多资料证明,长期生活在病区人群血液生化学方面,有许多指标有所改变,而有些人经X线检查尚未出现氟骨症样改变时,其血液生化指标已有明显改变,可能对地方性氟中毒早期诊断和发病机理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但目前看来还不能反映出明确的普遍规律性,观点不能统一。为此,本文在不同类型病区人群中随机选出部分人群采血样,应用生化自动分析仪同时进行多种分析,以探讨氟中毒病区人群早期生化改变特点,在早期诊断、发病机理的研究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地方性 人群 血清 酶学
下载PDF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全国重点监测结果分析
20
作者 赵新华 王丽华 +3 位作者 沈雁峰 于光前 腾国兴 孙玉富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98-299,共2页
为了解全国饮水型地氟病的防制现状,科学地指导防治工作,按照《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方案》要求,从1991年开始,全国14个省(区、市)在饮水型地氟病区开展重点监测工作。现将1991~1992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内容与方法 在14... 为了解全国饮水型地氟病的防制现状,科学地指导防治工作,按照《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方案》要求,从1991年开始,全国14个省(区、市)在饮水型地氟病区开展重点监测工作。现将1991~1992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内容与方法 在14个省内选18个有代表性的县(市、区、旗)对防制工作进度和改水降氟设施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监测。 在18个县内选34个有代表性的自然村屯作为重点监测点开展预防效果的监测。 监测县和监测点的选择以及监测方法均按《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方案》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氟中毒 饮水型 监测 X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