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恶与生存
1
作者 沈顺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3,共9页
好恶是人心对外部存在(如名利、义)的反应,表现为情。好恶之情是气质人心与外部存在之间的气质感应,好好色、恶恶臭。从孟子开始,儒家以性释心,心动变成性动。好恶是性的活动。基于性的好恶不仅是自然的活动,而且是必然的活动。这种自... 好恶是人心对外部存在(如名利、义)的反应,表现为情。好恶之情是气质人心与外部存在之间的气质感应,好好色、恶恶臭。从孟子开始,儒家以性释心,心动变成性动。好恶是性的活动。基于性的好恶不仅是自然的活动,而且是必然的活动。这种自然而必然的好恶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基础性原理。自然的好恶仅仅确保了人的自然生存,不能体现人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
下载PDF
论传统儒家经典观
2
作者 沈顺福 Zhu Yuan(译) 《孔学堂》 CSSCI 2024年第1期14-24,123-133,共22页
传统儒家以《诗》《书》等为经典。这些经典创作于圣贤,不仅反映了普遍的道与理,而且洋溢着圣贤气象。普遍的道与理构成了经典的内容,并使经典具有了知识价值,圣贤气象的洋溢不仅彰显了经典文本形式上的优美,而且能够产生感化效果。经... 传统儒家以《诗》《书》等为经典。这些经典创作于圣贤,不仅反映了普遍的道与理,而且洋溢着圣贤气象。普遍的道与理构成了经典的内容,并使经典具有了知识价值,圣贤气象的洋溢不仅彰显了经典文本形式上的优美,而且能够产生感化效果。经典体现了圣人之心。圣人之心既有气质之心,又有超越之性。气质之心产生了情感,而超越之性表现于活动中便是道与理。心统性情。在这个统一体中,普遍之性主宰了气质之心的活动,个体主体性因此被消解。传统儒家揭示了经典的三项内涵,却忽略了经典的个体主体性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儒家
下载PDF
我们为什么要讲道德
3
作者 沈顺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97,共9页
道德是道德法则、规则、判断等的简称,其中的核心是道德行为与道德法则。道德行为,如仁,是因循道德法则而产生的活动。法则关联着若干要素并将其整合为一个整体,确保了整体的秩序。在秩序整体中,行为人不仅被约束和规范,而且同时获得某... 道德是道德法则、规则、判断等的简称,其中的核心是道德行为与道德法则。道德行为,如仁,是因循道德法则而产生的活动。法则关联着若干要素并将其整合为一个整体,确保了整体的秩序。在秩序整体中,行为人不仅被约束和规范,而且同时获得某些权利或利益。为了这些利益,人们常常自觉成为整体成员并必然地遵循秩序法则。这是道德法则的目的之一。只有个体的意志能够从众多法则中选择某个法则并遵循它,其中,对法则的遵循确保了整体的秩序,而意志的自主选择则体现了个体的自由。道德的本质在于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整体 法则 自由
下载PDF
儒家仁爱伦理的发生图式及其谱系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闻文 沈顺福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27,共8页
在传统儒家那里,仁爱伦理首先指向血缘伦理,其所强调的是爱从亲始及爱亲的重要性。汉唐儒者所建构的“他者伦理”,凸显了他者之于爱亲的“先在性”,拓展了儒家血缘伦理的范围。而实现对儒家血缘伦理超越的是宋明儒者所构筑的“共生伦理... 在传统儒家那里,仁爱伦理首先指向血缘伦理,其所强调的是爱从亲始及爱亲的重要性。汉唐儒者所建构的“他者伦理”,凸显了他者之于爱亲的“先在性”,拓展了儒家血缘伦理的范围。而实现对儒家血缘伦理超越的是宋明儒者所构筑的“共生伦理”,它强调从一体之仁的视角去体爱万物。通过钩沉儒家仁爱伦理的发生图式及其谱系演变,或可消除既往一些论者对儒家仁爱思想所存在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仁爱伦理 血缘伦理 万物一体
原文传递
王阳明与传统儒家思想的终结 被引量:2
5
作者 沈顺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3,167,共10页
天人之辨是儒家学说的主要问题。早期儒家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开辟了儒家重人间、强人文的方向,孟、荀随之。汉儒通过人副天数,将人与仁道提高到与天相近的高度。魏晋儒家倡导天人一体。宋儒在接受了天人一体观的同时,提出人与仁才是... 天人之辨是儒家学说的主要问题。早期儒家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开辟了儒家重人间、强人文的方向,孟、荀随之。汉儒通过人副天数,将人与仁道提高到与天相近的高度。魏晋儒家倡导天人一体。宋儒在接受了天人一体观的同时,提出人与仁才是天地之心、宇宙的主宰者,并从思辨哲学的角度予以论证。至此,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达到了极致。这种人类地位的极致化同时意味着人文之路尽头的到来,即传统儒家思想的终结。明末至清代思想要么照着讲,鲜有创新;要么开始转换话题,这也间接证明了儒家传统话题与思想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之辨 万物一体 天地之心 传统儒家
下载PDF
体用之间:朱熹与王阳明哲学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沈顺福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9-27,共9页
传统学术界将理学分为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两个阵营,理学与心学皆秉承了传统儒学的仁学观念。仁即生生不息、大化流行,仁即仁爱,属于道德的行为。作为道德行为的仁内含理,仁的行为依据于理。行为是用,故理在用中... 传统学术界将理学分为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两个阵营,理学与心学皆秉承了传统儒学的仁学观念。仁即生生不息、大化流行,仁即仁爱,属于道德的行为。作为道德行为的仁内含理,仁的行为依据于理。行为是用,故理在用中。用之体不仅有形体,而且有性体。性体即性。理在人、物身上便为性。理在用中,性在体中。朱熹偏重于从用中寻理,王阳明偏重于以良知即性为本。从体用区别的角度来看,朱熹重用,阳明重体;从体用不二的角度来看,二者所说的内容几乎相同。因此,朱熹哲学与王阳明哲学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王阳明 体用论
下载PDF
法则、规则、准则:行为原理的三种形态
7
作者 沈顺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8,170,共9页
人作为理性的行为主体,通常遵循着某种行为原理。这种行为原理有法则、规则和准则三种形态,但在汉语中,三者之间的区别常常被忽略。法则是事物存在的客观必然的联系,是自在且超越的,在儒家那里,这种超越的法则便是理。当超越的法则进入... 人作为理性的行为主体,通常遵循着某种行为原理。这种行为原理有法则、规则和准则三种形态,但在汉语中,三者之间的区别常常被忽略。法则是事物存在的客观必然的联系,是自在且超越的,在儒家那里,这种超越的法则便是理。当超越的法则进入经验世界后,它便转换为规则,广义的规则是对超越的法则的经验反映,如天道与人道。经验的规则是对超越的法则的主观形式化,具有必然性;形式化的规则在一定范围内普遍有效,且是复数的。当形式化的规则进入意志领域便获得了生机,成为行为的准则。主观的准则引导出具体行为,并隐身于行为中,成为动态行为的一部分。自主的主体选定众多规则中的一个来作为自己的唯一行为准则,而只有遵循这一行为准则的行为才是自由且合理的行为。法则与规则的不分体现了人们未能区别经验与超越之间的关系,而规则与准则的混淆则体现了人们对个体自主性的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原理 法则 规则 准则 必然性 个体自主性
下载PDF
生存即感应——《周易》感应观及其发展与现代转换
8
作者 沈顺福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3,共12页
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存论将气视为生存的本质,生存即气聚。气聚的生命体生生不息、气化感应。从社会性的角度来看,生存即教化。作为生存的教化,按照荀子的观点,也是一种气化感应。自然的生息与人为的教化最终建立在自然的气化... 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存论将气视为生存的本质,生存即气聚。气聚的生命体生生不息、气化感应。从社会性的角度来看,生存即教化。作为生存的教化,按照荀子的观点,也是一种气化感应。自然的生息与人为的教化最终建立在自然的气化活动中,这便是早期的自然感应论。理学家在自然感应观的基础上,用普遍之道和超越之理所构成的普遍存在规范和改造了自然感应,将自然的感应建立在普遍的道理基础之上,从而形成道理感应论,人的生存也从自然物转身成为超越的道理人,这便是理学的道理感应论。道理感应论注意到了人的社会性或普遍性向度,却忽略了人的个体性。只有自主的个体的参与与主导的气化活动才是真正的超越性感应活动,这便是自主感应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 自然 自主
下载PDF
论传统儒家欲望观
9
作者 沈顺福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61,共9页
欲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形式,生存开始于欲求。传统儒家认为欲产生于心,心是行为主体,欲是主体行为。自然的气质心产生了气质性之欲,这种气质之欲并不可靠,或善或恶。孟子、荀子以性释心,心之欲变成了性之欲。孟子从性善的角度辩护了欲的... 欲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形式,生存开始于欲求。传统儒家认为欲产生于心,心是行为主体,欲是主体行为。自然的气质心产生了气质性之欲,这种气质之欲并不可靠,或善或恶。孟子、荀子以性释心,心之欲变成了性之欲。孟子从性善的角度辩护了欲的正当性,荀子从性恶的角度揭示了欲的不好的一面。欲是普遍本性的活动,是普遍性活动。理学家通常以为欲是心的活动,但是坚持以性正心,从而最终由性决定欲的活动。这种由性最终决定的欲也是普遍性活动,谈不上意志行为或个体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下载PDF
道、理与普遍性超越
10
作者 沈顺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25,共7页
人的自然生存产生于人心,或为气质之心,或为自然意志。这种原初的心灵往往导致自然的或私意的行为。为了将自然人的生存整合为整体,人类发明了道德规则如道。道德规则通过法则的形式规范了人的行为并由此将人类整合为一个有秩序的整体... 人的自然生存产生于人心,或为气质之心,或为自然意志。这种原初的心灵往往导致自然的或私意的行为。为了将自然人的生存整合为整体,人类发明了道德规则如道。道德规则通过法则的形式规范了人的行为并由此将人类整合为一个有秩序的整体。为了替道德规则进行辩护,理学家提供了超越之理,并据此证实了道的合法性。超越之理的出场将人的自然性转变为超越性。这种转变便是哲学中的超越。通过普遍之道与超越之理所组成的普遍存在,人类从自然人转变为道德人。这便是普遍性超越。普遍性超越最终依赖于个体性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 儒家
下载PDF
性体理用关系论——以王夫之为中心
11
作者 沈顺福 《船山学刊》 2023年第3期16-25,共10页
性理是王夫之哲学的核心范畴,王夫之常常称理即性。人们通常据此以为二者相同,其实不尽然。王夫之以体用论解释事物及其存在,即以事物为体,以其生存或发用为用,事物及其生存为体用关系。以生存或存在解释事物,即以用释体,体即用。王夫... 性理是王夫之哲学的核心范畴,王夫之常常称理即性。人们通常据此以为二者相同,其实不尽然。王夫之以体用论解释事物及其存在,即以事物为体,以其生存或发用为用,事物及其生存为体用关系。以生存或存在解释事物,即以用释体,体即用。王夫之同样以体用论解释性理关系,即性在体中,理在用中。从意谓来看,体即用,性即理,二者同出而异名。但是,从意味来看,性指主体,理指行为,二者显然有别。即体即用体现了性理之间的转换,体用分别则突出了各自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性理 体用 理气
下载PDF
感应与传统儒家的乐教原理 被引量:10
12
作者 沈顺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5,共8页
乐教是儒家最重要的教化方式之一。在儒家看来,乐表达了人们的性情。其中的性情,在早期属于气,到了宋明理学时期,性分化出气质之性,还是气,因此,乐的本源其实是气。用善的乐来感化人,其实就是用善的气质来激发人身上的善的气质而抑制恶... 乐教是儒家最重要的教化方式之一。在儒家看来,乐表达了人们的性情。其中的性情,在早期属于气,到了宋明理学时期,性分化出气质之性,还是气,因此,乐的本源其实是气。用善的乐来感化人,其实就是用善的气质来激发人身上的善的气质而抑制恶的气质,最终使人成为圣贤。善气呼应善气便是儒家乐教的工作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乐教 感应
下载PDF
论责任伦理的基础 被引量:10
13
作者 沈顺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6,共9页
责任是现代伦理学的重要概念或观念之一。它包含三组概念、两组关系,即行为人、相应的事实或结果,以及对该事实或结果的评价,前两项构成因果关系。责任还是评价的对象。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来说,所有的评价包括道德评价都是相对的,因此作... 责任是现代伦理学的重要概念或观念之一。它包含三组概念、两组关系,即行为人、相应的事实或结果,以及对该事实或结果的评价,前两项构成因果关系。责任还是评价的对象。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来说,所有的评价包括道德评价都是相对的,因此作为评价的责任具有相对性。从知识论的角度来说,因果必然性也是相对的,因此,行为者与相应的结果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本身也缺乏确定性。这两个结论表明责任认定具有相对性并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未经审查的责任观念存在着风险。相反,个体主体性才是责任的基础,弘扬个体性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责任。传统儒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责任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 评价 因果 个体性 儒家
下载PDF
试论中国早期儒家的人性内涵——兼评“性朴论” 被引量:11
14
作者 沈顺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115,共8页
性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它的基本内涵包括生存之初和气。早期儒家之性,或是"浩然之气"(孟子),或是不正之"材"(荀子),或是正邪兼备之"质"(董仲舒)。气的不同属性意味着性不是初生的白纸,而是具有规定性... 性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它的基本内涵包括生存之初和气。早期儒家之性,或是"浩然之气"(孟子),或是不正之"材"(荀子),或是正邪兼备之"质"(董仲舒)。气的不同属性意味着性不是初生的白纸,而是具有规定性的事实。它对成人具有基础性作用。故,性不仅有性质功能,而且具有性质的内涵。性是性质。作为性质之性,显然不能够被理解为"朴"。"性朴论"的标签是不符合事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性质 性朴论
下载PDF
荀子之“心”与自由意志——荀子心灵哲学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沈顺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20,共8页
荀子重视心概念。其心包含三项内涵,即理智、欲望以及能够自由选择的意志。其中,对意志内涵的认识是荀子的独家心得,且未能融入儒家传统,导致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隔阂。荀子之心所具有的意志基本属性,为我们建构以意志为核心的现代人... 荀子重视心概念。其心包含三项内涵,即理智、欲望以及能够自由选择的意志。其中,对意志内涵的认识是荀子的独家心得,且未能融入儒家传统,导致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隔阂。荀子之心所具有的意志基本属性,为我们建构以意志为核心的现代人生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这也是纠正当前道德危机的灵丹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意志
下载PDF
德性伦理抑或角色伦理——试论儒家伦理精神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顺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6,共7页
德性主题贯穿于儒家思想发展史,成为儒家学说的基本主题。由此而来的"率性"自然则成为儒家的做人法则或伦理精神。"儒家角色伦理学"提出在关系中生成意义,否定了抽象性、终极性概念。它无法解释性命天等儒家核心概... 德性主题贯穿于儒家思想发展史,成为儒家学说的基本主题。由此而来的"率性"自然则成为儒家的做人法则或伦理精神。"儒家角色伦理学"提出在关系中生成意义,否定了抽象性、终极性概念。它无法解释性命天等儒家核心概念,因此未能够十分精准地描述儒家伦理学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德性 率性 儒家角色伦理学
下载PDF
论亚里士多德的善 被引量:8
17
作者 沈顺福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5期63-67,共5页
善是存在的本体。它是幸福。最完美的幸福是沉思。对于这种活动,人们不能够言说(称赞)。善是好。好是主体的私意的表达。这意味着善依据于主体的自愿、私意,并能够带来欢乐。善是真。它陈述了现象的关系。真仅仅关注现象而不是作为存在... 善是存在的本体。它是幸福。最完美的幸福是沉思。对于这种活动,人们不能够言说(称赞)。善是好。好是主体的私意的表达。这意味着善依据于主体的自愿、私意,并能够带来欢乐。善是真。它陈述了现象的关系。真仅仅关注现象而不是作为存在的真正的善。因此,真的善其实并不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本体
下载PDF
本源论与传统儒家思维方式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顺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4,共6页
中国哲学具有本源(原)论的传统。它或者以性(德性、自然之性、天理、良知)为本,代表人物有孟子、王弼、朱熹、王阳明等;或者以礼为本,代表人物有荀子、董仲舒等。无论是性本源论还是礼本源论,皆强调本源对于生存的决定性作用与地位,本... 中国哲学具有本源(原)论的传统。它或者以性(德性、自然之性、天理、良知)为本,代表人物有孟子、王弼、朱熹、王阳明等;或者以礼为本,代表人物有荀子、董仲舒等。无论是性本源论还是礼本源论,皆强调本源对于生存的决定性作用与地位,本源即为主宰者。这与"主"字的原义不谋而合:源头为主,本源即主宰。这便是传统儒家的思维方式:本源决定生存与存在。这种思维方式与现代理性决定论的思维模式迥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本源论
原文传递
论信仰的本质——兼驳中国人没有信仰论 被引量:6
19
作者 沈顺福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42,共8页
信仰的对象,并不是人们通常以为的上帝等神灵,而是真实的本体。形而上的本体在现实中必然表现为某种形式的东西,即神灵。这种神灵便是权威。所以在现实中,信仰表现为对权威的信仰和崇拜。权威象征了某种价值观。对权威的信仰实际上是对... 信仰的对象,并不是人们通常以为的上帝等神灵,而是真实的本体。形而上的本体在现实中必然表现为某种形式的东西,即神灵。这种神灵便是权威。所以在现实中,信仰表现为对权威的信仰和崇拜。权威象征了某种价值观。对权威的信仰实际上是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可和接受。对权威的敬、畏行为使人们认可、接受某种价值观成为可能。人们在认可、接受某种外在于自己的价值观的同时,涵养了自己内在的德性。外在的价值观转换为主体的内在德性。因此,信仰过程实质上是主体的德性的发生过程。信仰的上述诸环节,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均有鲜明的表现形式。因此,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化中当然有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中国哲学 权威 德性
下载PDF
修养与德性——兼论修养伦理学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顺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74,共7页
国内学术界把virtue翻译成德性,亚里士多德的virtue理论便被理解为德性论。这是一个误解。Virtue指的是修养:先验的、善良的主体状态。德性则不仅包含先验的修养,而且包含先天的人性。先天的人性的设置为修养找到了真正的基础。亚里士... 国内学术界把virtue翻译成德性,亚里士多德的virtue理论便被理解为德性论。这是一个误解。Virtue指的是修养:先验的、善良的主体状态。德性则不仅包含先验的修养,而且包含先天的人性。先天的人性的设置为修养找到了真正的基础。亚里士多德的virtue理论应该被称为修养论。和修养论比较起来,德性论直指道德形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养 德性 亚里士多德 儒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