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辛彩虹 李峥 +3 位作者 洛伟光 王楠 旷劲松 薛晓馥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3-87,共5页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作用,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超重的、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作用,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超重的、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先予口服二甲双胍500 mg、2/d,共4周,之后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口服1000 mg、2/d,观察组予口服二甲双胍500 mg、2/d与维格列汀50 mg、2/d,共20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4周,两组FBG、2h PBG、Hb 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周对照组BMI、腰围、Hcy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BMI、腰围、收缩压及血脂、CRP、Hcy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及体重指数,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同时也可达到改善血脂、降低血压及抗炎的效果,是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格列汀 二甲双胍 糖尿病 2型 超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和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岚 旷劲松 +3 位作者 洛伟光 张秀彬 刘飞 关清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1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和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阶段尿中及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52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分成3组:正... 目的研究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和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阶段尿中及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52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分成3组:正常蛋白尿组81例(A):〈30mg/d;微量蛋白尿组85例(B):(30~300)mg/d;大量蛋白尿组86例(C):〉300mg/d。收集患者的尿标本及血标本分别检测尿NAG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等。结果①尿NA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逐渐升高。②血清胱抑素c在正常蛋白尿期就已经开始升高,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逐渐升高,且其升高早于肌酐的升高。③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NAG检测可明显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率。结论尿NAG和Cys—C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尿NAG 血清胱抑素C
下载PDF
以顽固性酸中毒发病的糖尿病并肝脓肿病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辛彩虹 洛伟光 +1 位作者 辛月颖 旷劲松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肝脓肿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以顽固性酸中毒发病的糖尿病并肝脓肿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为51岁女性患者,因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腹胀、腹痛入院。患2型糖尿病5年,未...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肝脓肿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以顽固性酸中毒发病的糖尿病并肝脓肿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为51岁女性患者,因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腹胀、腹痛入院。患2型糖尿病5年,未系统诊治。入院后即刻查血糖31.5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7.3 mmol/L,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予胰岛素控制血糖、积极补液等治疗,酸中毒仍不能纠正,详细追问病史,自述发病前曾有负重史及肝区挫伤史,遂急行肝脏CT检查示肝肾间隙囊性占位性病变,后证实为血肿继发脓肿,于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并置管引流,引流液行细菌培养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予控制血糖、补液等治疗,酸中毒纠正,复查CT示脓肿体积缩小,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结论难以纠正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仔细查找病因,合并外伤致脏器破裂出血后继发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漏诊,早期诊断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肝脓肿 误诊
下载PDF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洛伟光 李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X期65-65,共1页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2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26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24例。经上述治疗达到目标血糖时,比较CSⅡ和MSⅡ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达标...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2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26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24例。经上述治疗达到目标血糖时,比较CSⅡ和MSⅡ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CSⅡ组所需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MSⅡ组减少。结论:CSⅡ治疗可较好地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洛伟光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12S期60-60,共1页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辅以运动疗法,分别检测患者运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辅以运动疗法,分别检测患者运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治疗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血脂水平明显低于运动疗法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同时改善血脂代谢异常,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拜糖平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洛伟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拜糖平 治疗 Ⅱ型糖尿病 临床观察 副作用
下载PDF
糖尿病和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洛伟光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期42-42,44,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5例2型糖尿病合并双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血浆hS-CRp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5例2型糖尿病合并双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血浆hS-CRp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组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硬化组(P<0.01)。(2)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是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影响因素,与血脂代谢紊乱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通泰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55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洛伟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22-222,共1页
通泰胶囊(葡甘聚糖)是一种天然植物多糖,吸水后成为粘性纤维,限制了糖类在肠内的扩散和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笔者观察55例经口服其它降糖药后餐后2小时血糖仍波动在10~15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通泰胶囊(四川科创制药有限公司出品... 通泰胶囊(葡甘聚糖)是一种天然植物多糖,吸水后成为粘性纤维,限制了糖类在肠内的扩散和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笔者观察55例经口服其它降糖药后餐后2小时血糖仍波动在10~15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通泰胶囊(四川科创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治疗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通泰胶囊 中药制剂 葡甘聚糖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晚期蛋白氧化产物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关清华 旷劲松 +5 位作者 王秋月 张秀彬 程岚 马小羽 辛月颖 洛伟光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36-73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分析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相关性,研究蛋白氧化与DN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分析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相关性,研究蛋白氧化与DN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以下3组: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20例(UAER<30 mg/24h)、微量白蛋白尿(M-UAlb)组24例(UAER 30~300mg/24h)和大量白蛋白尿(L-UAlb)组22例(UAER>300 mg/24h),并与20名正常对照(NC)组比较。用Wikto-sarsat介绍的方法改进后测定各组的血清AOPP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MCP-1水平。结果随着UAER的增加,血清中AOPP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SOD水平逐渐降低,除N-UAlb组与NC组间相比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CP-1水平逐渐增加,除L-UAlb组与M-UAlb组间相比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AOPP与SOD呈显著负相关,与BUN、Cr、TG、UAER呈显著正相关,与MCP-1、HDL-C、LDL-C、TC、HbA1c、BMI无相关性。血清SOD与BUN、Cr、UAER、MCP-1呈显著负相关,与TG、TC、LDL-C、HDL-C、HbA1 c、BMI无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TG、UAER对AOPP有显著影响;Cr、UAER、MCP-1对SOD有显著影响。结论增加的蛋白氧化损伤及氧化应激状态可能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增加的蛋白氧化应激可能与DN的氧化应激状态和慢性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晚期蛋白氧化产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原文传递
血清CysC在2型糖尿病肾功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佟英 王锐 +1 位作者 符克志 洛伟光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肾功损害期的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四组:肾功能正常组51例,轻度损害组38例,中度损害组14例,重度损害组11例。正常对照组49人。做血清CysC、肌酐...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肾功损害期的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四组:肾功能正常组51例,轻度损害组38例,中度损害组14例,重度损害组11例。正常对照组49人。做血清CysC、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ALBU)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处理。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2型糖尿病肾功能正常组、轻、中、重度损害组中血清CysC水平呈逐级升高趋势,肾功能轻、中、重度损害组血清Scr、β2-MG及尿ALBU水平也呈逐级升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别显著(P〈0.05)。结论血清CysC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各期肾功损害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指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Cystatin CYSC C) 2型糖尿病 肾功能损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