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60Coγ射线辐照前后溶液中Pb(Ⅱ)离子浓度变化,研究不同因素(如气体氛围、初始Pb(Ⅱ)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阴离子种类、羟基清除剂、固-液分相中少量硅溶胶添加等)对含Pb(Ⅱ)废水的还原处理效果。结果表...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60Coγ射线辐照前后溶液中Pb(Ⅱ)离子浓度变化,研究不同因素(如气体氛围、初始Pb(Ⅱ)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阴离子种类、羟基清除剂、固-液分相中少量硅溶胶添加等)对含Pb(Ⅱ)废水的还原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辐射诱导的溶剂化电子能够将Pb(Ⅱ)还原成Pb(0),去除率在吸收剂量为50 k Gy时可达98%,吸收剂量为20 k Gy时,氮气的保护可提升Pb(Ⅱ)去除率最大约2.5倍;阴离子的种类对去除率的影响可忽略,但羟基自由基屏蔽剂的加入显著提升了Pb(Ⅱ)的去除率,且提升效果顺序由高到低为甲酸>异丙醇>甲醇>乙醇>叔丁醇;此外,由于电荷效应的影响,低浓度(5~50 mmol/L)硅溶胶的存在抑制了Pb(Ⅱ)的还原去除;初始Pb(Ⅱ)离子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辐射处理的去除率,在浓溶液中,额外的预溶剂化电子和激发态H2O**也有可能参与了还原反应。本研究为采用辐射技术处理含Pb(Ⅱ)废水的可行性与工艺优化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撑。展开更多
文摘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60Coγ射线辐照前后溶液中Pb(Ⅱ)离子浓度变化,研究不同因素(如气体氛围、初始Pb(Ⅱ)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阴离子种类、羟基清除剂、固-液分相中少量硅溶胶添加等)对含Pb(Ⅱ)废水的还原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辐射诱导的溶剂化电子能够将Pb(Ⅱ)还原成Pb(0),去除率在吸收剂量为50 k Gy时可达98%,吸收剂量为20 k Gy时,氮气的保护可提升Pb(Ⅱ)去除率最大约2.5倍;阴离子的种类对去除率的影响可忽略,但羟基自由基屏蔽剂的加入显著提升了Pb(Ⅱ)的去除率,且提升效果顺序由高到低为甲酸>异丙醇>甲醇>乙醇>叔丁醇;此外,由于电荷效应的影响,低浓度(5~50 mmol/L)硅溶胶的存在抑制了Pb(Ⅱ)的还原去除;初始Pb(Ⅱ)离子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辐射处理的去除率,在浓溶液中,额外的预溶剂化电子和激发态H2O**也有可能参与了还原反应。本研究为采用辐射技术处理含Pb(Ⅱ)废水的可行性与工艺优化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撑。
文摘目的 观察术后腹部皮下橡皮筋引流对直肠癌患者再次保肛手术腹部切口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直肠癌再次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术后皮下放置橡皮筋引流(引流组),21例未放置橡皮筋引流(对照组)。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术前基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引流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短[(9.50±2.45) d vs.(11.53±3.53) d](P<0.05),拆线时间较短[(6.56±1.35) d vs.(7.95±2.57) d](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较高(93.75%vs.57.14%)(P<0.01),住院时间较短[(11.29±3.35) d vs.(13.90±4.50) d](P<0.05)。结论 直肠癌再次保肛术后腹部皮下橡皮筋引流可以促进切口愈合,提升术后切口的愈合级别,缩短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