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评、阅读和阐释——与洪子诚先生对话
1
作者 吴晓东 洪子诚 那木日(译)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4年第1期209-213,共5页
吴晓东和洪子诚先生都是北京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本次对话中,主要探讨了文学理论、文本细读、文学批评等方面,彰显的是一种真正的文学批评的良知和尺度。
关键词 批评 阅读 阐释
下载PDF
重审当代文学中的“制度”与“人”——洪子诚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8
2
作者 洪子诚 李浴洋 李静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第2期4-12,共9页
李浴洋、李静(以下简称李):洪老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不久之前的2017年3月11日.北京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刚刚召开了“洪子诚《材料与注释》研讨会”。这已经是您的《材料与注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出版... 李浴洋、李静(以下简称李):洪老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不久之前的2017年3月11日.北京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刚刚召开了“洪子诚《材料与注释》研讨会”。这已经是您的《材料与注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出版之后学界举行的第二场研讨会了。我们的问题.自然也就首先想同绕您的这部新著展开。在3月11日的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提及最多的话题便是《材料与注释》在著述体例上的特点。即您在《自序》中说到的,“(本书)尝试以材料编排为主要方式的文学史叙述的可能性.尽量让材料本身说话,同绕某一时间、问题,提取不同人,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情境下的叙述。让它们形成参照、对话的关系.以展现‘历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子诚 “制度” 当代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访谈录 文学史叙述 教授 科学研究院
下载PDF
朝向现实与未来的文学史——洪子诚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3
作者 洪子诚 李静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6,共9页
1999年8月,洪子诚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07年6月推出修订版。迄今,这部兼具教科书与研究专著性质的文学史著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不仅是全国众多高校通行的教材和参考书,也是从事当代文学研究最重要的... 1999年8月,洪子诚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07年6月推出修订版。迄今,这部兼具教科书与研究专著性质的文学史著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不仅是全国众多高校通行的教材和参考书,也是从事当代文学研究最重要的必读书之一。此外,该书已被译为9种语言(分别是英语、日语、俄语、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阿拉伯语、韩语、越南语、意大利语,其中前5种已经出版),实属国内外影响最大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访谈录 朝向 当代文学研究 研究专著 吉尔吉斯
下载PDF
洪子诚:历史清理的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洪子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共3页
我不太清楚为什么现在许多人关注“50到70年代文学”。去年到外地参加一些学校的学位论文答辩,有不少是写这方面内容的。我们学校也有许多现当代的研究生做这方面的题目。
关键词 洪子诚 文学 现当代 题目 历史 内容 年代 清理
下载PDF
用思想穿透史料——洪子诚访谈
5
作者 辛搏文 洪子诚 《长江文艺评论》 2020年第1期37-42,共6页
辛搏文(以下简称"辛"):洪老师您好!很荣幸今天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向您学习。洪子诚(以下简称"洪"):你们好,不必客气,很高兴和你们交流。辛:请问洪老师是因何选择留校任教并踏上学术之路的?洪:留校其实是一个很偶然的... 辛搏文(以下简称"辛"):洪老师您好!很荣幸今天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向您学习。洪子诚(以下简称"洪"):你们好,不必客气,很高兴和你们交流。辛:请问洪老师是因何选择留校任教并踏上学术之路的?洪:留校其实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情。我是1961年毕业的,那时候是分配工作,不是你自己去求职。每年分配就是这样,国家下来指标到各个系,都有具体的单位,比如说中国作协要两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作协 洪子诚 老师
下载PDF
1960年代的“戏剧中心”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洪子诚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1960年代当代文学的“戏剧中心”问题,我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走向“文革文学”》(1)这一章中曾经提出过。不过限于文学史体裁特点和篇幅的限制,我并没有展开论述。现在重提这个当代文学的“古典”问题,主要是经由关注当代社会政治... 1960年代当代文学的“戏剧中心”问题,我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走向“文革文学”》(1)这一章中曾经提出过。不过限于文学史体裁特点和篇幅的限制,我并没有展开论述。现在重提这个当代文学的“古典”问题,主要是经由关注当代社会政治情况、思想潮流、生活风尚与文学形态变动之间发生什么样的关系,以加深对当代文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文学形态 文革文学 思想潮流 《中国当代文学史》 生活风尚 戏剧
下载PDF
当代写作教学的两个“系统”——对黄平创意写作文章的一点回应
7
作者 洪子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58,共4页
黄平《中文系能否培养作家?--创意写作的传统、现状与未来》一文,梳理了创意写作的国外和国内的传统、现状,读后获益良多。我1960年代曾在北大中文系当过写作课教师,下面以我的经历,对黄平的国内历史传统部分做一点补充。因为没有进一... 黄平《中文系能否培养作家?--创意写作的传统、现状与未来》一文,梳理了创意写作的国外和国内的传统、现状,读后获益良多。我1960年代曾在北大中文系当过写作课教师,下面以我的经历,对黄平的国内历史传统部分做一点补充。因为没有进一步查找资料,做必要的调查,这里谈到的事情可能不很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黄平 北大中文系 写作课 获益良多 查找资料 当代写作 现状与未来
下载PDF
五六十年代文学的意义——洪子诚访谈录 被引量:9
8
作者 洪子诚 静矣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1998年第7期51-57,共7页
问:在我的印象里,您的批评理论工作,主要是侧重于“文学史”方面的;而且近年好像主要力量是放在“十七年”和“文革”的这些阶段。请问您的这一选择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答:你用了“选择”这样的词,好像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 问:在我的印象里,您的批评理论工作,主要是侧重于“文学史”方面的;而且近年好像主要力量是放在“十七年”和“文革”的这些阶段。请问您的这一选择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答:你用了“选择”这样的词,好像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在多条道路、多种方式中任选一个。情况不是这样的。大学毕业留校,分配我教写作课。“文革”结束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十七年文学 文学现象 当代文学研究 五十年代 新时期 作家作品 五六十年代 理论批评 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当代文学史料的整理、研究及其问题——北京大学洪子诚教授访谈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贺(采访/整理) 洪子诚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18,共7页
一、当代文学研究与史料王贺(下简作“王”):洪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在当代文学史研究和写作中,一向非常重视史料,您本人也做过许多史料研究(比如“材料与注释”系列论文),发表过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接受过相关的访谈(比如《当代文学史... 一、当代文学研究与史料王贺(下简作“王”):洪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在当代文学史研究和写作中,一向非常重视史料,您本人也做过许多史料研究(比如“材料与注释”系列论文),发表过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接受过相关的访谈(比如《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那么,请问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强烈地意识到史料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是不是与当代文学教研室的同事合著《当代文学概观》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史料 北京大学 当代文学史研究 洪子诚 整理 史料研究 “王”
原文传递
关于文学性与文学批评的对话 被引量:14
10
作者 洪子诚 吴晓东 《现代中文学刊》 2013年第2期4-13,共10页
文学性洪子诚:以我的感觉,90年代中期以来,思想文学界出现对“文学”不信任的声音。可能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9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现状不满,从更深远的角度则是对文学的位置、社会功能的怀疑。折射这一思潮的袁象之一是,不少批评家... 文学性洪子诚:以我的感觉,90年代中期以来,思想文学界出现对“文学”不信任的声音。可能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9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现状不满,从更深远的角度则是对文学的位置、社会功能的怀疑。折射这一思潮的袁象之一是,不少批评家、研究者转向以文学为“平台”的文化、思想史、社会学的研究。在这一潮流中,你对文学却保持坚定的信心。你最近出版的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性 90年代以来 对话 创作现状 社会功能 洪子诚 不信任
下载PDF
关于见证文学与文学见证的对话 被引量:5
11
作者 洪子诚 陶东风 +6 位作者 黄少聪(整理) 黄小晴(整理) 李晓晴(整理) 张媛钰(整理) 刁欢(整理) 吴琪琪(摄影) 梁夏萌(摄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5-18,共14页
2021年5月14日上午,由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联合主办,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对话周”系列讲座第一期第三场在广州大学举行。北京大学洪子诚教授与广州大学... 2021年5月14日上午,由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联合主办,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对话周”系列讲座第一期第三场在广州大学举行。北京大学洪子诚教授与广州大学陶东风教授就“见证文学与文学见证”这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对话。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主办单位广州大学的师生齐聚一堂见证了这场学术盛会。在解读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鼠疫》的基础上,两人就“见证文学”与“文学见证”这对概念的内涵、“见证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联、“见证文学”与“文学见证”中的真实与虚构、如何通过文学抵达历史真实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两位教授还就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精彩回答。为纪念这次学术盛会,本刊特推出对话全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证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粤港澳大湾区 华南师范大学 洪子诚 暨南大学 人文学院 加缪
下载PDF
文学史写作:方法、立场、前景——洪子诚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4
12
作者 洪子诚 季亚娅 《新文学评论》 2012年第3期51-60,2,共11页
季亚娅(以下简称季):出版在1999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有的学者认为是当代文学史范式转变的标志之作,其中常被提到的一点是,这部文学史打破了常见的'作家—作品'的叙述方式。而从文学生产整体,从文学的'内'、'外&... 季亚娅(以下简称季):出版在1999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有的学者认为是当代文学史范式转变的标志之作,其中常被提到的一点是,这部文学史打破了常见的'作家—作品'的叙述方式。而从文学生产整体,从文学的'内'、'外'的互动关系中描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有的研究者把这种方式称为'文化研究式的整体思路'。当时为什么会采取这样一种叙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方式 范式 前景 整体 文学 文学史
原文传递
刘登翰的新诗研究
13
作者 洪子诚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1,共5页
本文不仅是洪子诚先生对刘登翰先生新诗研究方面的评价,也是他们作为北京大学的同班同学,相识相知、互爱互重的一段长达半个世纪的情谊的记录。
关键词 洪子诚 刘登翰 新诗研究 同学情谊
下载PDF
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 被引量:37
14
作者 赵园 钱理群 +11 位作者 洪子诚 吴晓东 贺桂梅 赵京华 吕晴 秦弓 田禾 范家进 赵稀方 杨联芬 段美乔 牧阳一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关键词 洪子诚 文学所 中国文学 文学研究 现代 钱理群 笔谈 年代 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下载PDF
关于“文本分析”与“社会批评”(笔谈) 被引量:8
15
作者 洪子诚 耿占春 +1 位作者 敬文东 姜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6,共2页
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总是处在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中。从文学与政治的“一体化”,到文学与政治、甚至社会的“疏离”,再到文学与社会的“亲密”,其间自然携带着沉重而丰富的历史内容,同时也敞开着通向未来的诸多可... 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总是处在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中。从文学与政治的“一体化”,到文学与政治、甚至社会的“疏离”,再到文学与社会的“亲密”,其间自然携带着沉重而丰富的历史内容,同时也敞开着通向未来的诸多可能性。在反思文学与社会“疏离”的文学观时,“直接、急迫是否一定是最应选择的态度”?“强调”本身是否蕴含着“遗漏”,并再次导向二元对立的思维逻辑?社会批评为什么不能代替文本分析,以及文本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及意义何在?基础伦理学是否可以构成文学批评的惟一伦理学?在沟通文学的内部和外部方面,缺少的仅仅是某些“方法”,还是一种“围绕着自身特殊历史、特殊问题展开的处境感”,一种历史建构力?本期我们约请了几位学者,对上述及更多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社会学 文本分析 社会批评
下载PDF
城市与诗——北京大学第六届“未名”诗歌节圆桌论坛实录 被引量:7
16
作者 洪子诚 王光明 +7 位作者 树才 周瓒 宋琳 郭小聪 蓝棣之 孙文波 陈旭光 王家新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10,共6页
“城市与诗”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话题。在一定意义上,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诗歌的产生与城市的迅猛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新诗也不例外,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汉语诗歌写作是在城市的催发下出现的,虽然现代化并不等同于城市化。这里引发的... “城市与诗”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话题。在一定意义上,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诗歌的产生与城市的迅猛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新诗也不例外,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汉语诗歌写作是在城市的催发下出现的,虽然现代化并不等同于城市化。这里引发的一些话题包括:城市进入诗歌以后,为诗歌的经验方式、审美方式、表达方式等带来了哪些变化?城市与乡村的对峙与纠结,给现代诗歌美学的建立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等等。显然,谈论“城市与诗”绝非仅仅为了一种狭隘的基于题材的命名和确认(譬如“城市诗”)。尽管城市的确赋予了诗歌写作某种全新的视野、题材、意象乃至境界,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文化(文明)意义上的城市、作为人的生存境遇的城市,对于诗歌究竟意味着什么?有目共睹的是,随着城市化进展的持续加速,在给人类生存不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使得诗歌写作不断遭遇新的课题。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人关注和探讨这一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诗歌 北京大学 第六届 实录 论坛 节圆 当代 现代化 世界范围
下载PDF
作为“当代事件”的文学史书写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子诚 贺桂梅 +1 位作者 姚丹 王秀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2,共9页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中意涵甚巨,但启示之一当属历史书写作为“当代事件”的性质不容忽视。晚清以降,中国蔚为大观的文学史编纂自然也不例外。在愈是剧烈的转型时期,“当代”与“历史”互搏与互嵌的印记便越深邃地铭刻在历史书...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中意涵甚巨,但启示之一当属历史书写作为“当代事件”的性质不容忽视。晚清以降,中国蔚为大观的文学史编纂自然也不例外。在愈是剧烈的转型时期,“当代”与“历史”互搏与互嵌的印记便越深邃地铭刻在历史书写的行迹中。其间的合力与张力、对话与对峙、创造与创伤,以及可能与不能,当时过境迁,很容易被记忆消弭,唯余“知识”被沉淀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书写 文学史书写 当代史 文学史编纂 清以降
下载PDF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被引量:75
18
作者 洪子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145,共15页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文学 一体化 作家组织机械
下载PDF
当代诗歌的“边缘化”问题 被引量:25
19
作者 洪子诚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5,共6页
在对20世纪90年代诗歌“边缘化”的讨论中,一种思路是将“80年代”作为评述90年代以来诗歌的基点,另一种思路是将其放置在20世纪中国新诗整体的历史脉络中观察。在现代社会中,诗歌不能和大众传媒竞争以吸引广大消费群体,因此,现代诗歌... 在对20世纪90年代诗歌“边缘化”的讨论中,一种思路是将“80年代”作为评述90年代以来诗歌的基点,另一种思路是将其放置在20世纪中国新诗整体的历史脉络中观察。在现代社会中,诗歌不能和大众传媒竞争以吸引广大消费群体,因此,现代诗歌眼看着它被推到“新世界”的边缘而无能为力。从新诗的这一历史脉络上看,发生在90年代的“边缘化”现象其实是这一历史过程的延续;它所引发的诸多问题、矛盾,可以从新诗历史中发现其来龙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歌 边缘化 历史脉络
下载PDF
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以《持灯的使者》、《沉沦的圣殿》为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洪子诚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3-127,共5页
一些看起来像是文学史料的出版物其实展开的却是“另一类的历史叙事”,因为它们确立了对文学的另一种历史叙事的规则。但“强调细节和资料性”,并不必然地具有开放的特征,如《持灯的使者》和《沉沦的圣殿》两书就表现了为历史叙述设定... 一些看起来像是文学史料的出版物其实展开的却是“另一类的历史叙事”,因为它们确立了对文学的另一种历史叙事的规则。但“强调细节和资料性”,并不必然地具有开放的特征,如《持灯的使者》和《沉沦的圣殿》两书就表现了为历史叙述设定规则的强烈倾向,从而体现了某种历史性“焦虑”。其中涉及到的诗歌史写作问题还包括:一、“诗歌崇拜”和“反崇拜”的悖论问题;二、是确立一种“本质化”、排他性的诗歌经典遴选评价的标准,从而清理出某种有连贯线索的“伟大的传统”,还是持一种较大包容性的论述方式,以便使一时难以做出判断的复杂现象得到多层面的显现?三、诗人的诗歌史论述的价值与限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歌史 《持灯的使者》 《沉沦的圣殿》 历史叙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