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富汗浅绿色电气石宝石学及谱学特征
1
作者 李明 洪汉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95-2201,共7页
为揭示绿色电气石的致色机理,对阿富汗浅绿色电气石开展了宝石学常规测试、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子探针等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气石相对密度为3.04,No=1.639,Ne=1.620,多色性弱;衍射分析表明... 为揭示绿色电气石的致色机理,对阿富汗浅绿色电气石开展了宝石学常规测试、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子探针等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气石相对密度为3.04,No=1.639,Ne=1.620,多色性弱;衍射分析表明其为锂电气石;红外光谱在456,500,605,645,715,780,980,1030,1110,1290,1350,3460,3580和3640 cm^(-1)等处出现吸收峰,其中605,645,715,780和1110 cm^(-1)吸收峰由Si—O—Si对称及非对称伸缩振动引起,980和1030 cm^(-1)吸收峰由O—Si—O对称及非对称伸缩振动引起,500 cm^(-1)吸收峰由Si—O弯曲振动引起,1290 cm^(-1)吸收峰由[BO_(3)]伸缩振动引起,1350 cm^(-1)吸收峰由OH弯曲振动引起,3460和3580 cm^(-1)处吸收峰由O3H振动引起,3640 cm^(-1)处吸收峰由O1H振动引起,456 cm^(-1)吸收峰强度大,源自[AlO_(6)]振动。红外光谱中605和645 cm^(-1)吸收峰与标准谱图的差异可能反映出致色离子的混入对[Si_(6)O_(18)]振动产生一定影响。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的结果揭示出浅绿色产生的晶体结构基础。在可见光范围内该电气石在E∥c和E⊥c方向的吸收位置基本相同,仅吸收强度略有差异,从而导致其多色性弱,在红区718 nm和蓝紫区420 nm处均形成吸收,而在黄绿区则透射良好,因此呈现其特有的明亮的浅绿色。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揭示出浅绿色的颜色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该电气石主要含有Li,Na,Al,Si,O,F和B等元素,微量元素为过渡金属离子Fe^(2+),Fe^(3+),Mn^(2+)和Ni^(2+)等,并且Fe^(2+),Fe^(3+)和Ni^(2+)占据Y位,而Mn^(2+)占据Z位。XPS分析揭示出产生浅绿色的过渡金属离子种类、价态、占位等化学状态。结合电子探针分析,样品的晶体化学式为:X(Na_(0.612)Ca_(0.063)K_(0.008))Y(Li_(0.989)Fe_(0.070)^(2+)Fe_(0.117)^(3+)Al_(1.824))Z(Mn_(0.035)^(2+)Al_(5.762)Si_(0.203))[Si_(6.000)O_(18)][BO_(3)]_(3)^(V)(OH_(2.134)O_(0.866))W(OH_(0.542)F_(0.458))。电子探针分析揭示出浅绿色产生的晶体化学组成。样品紫外-可见吸收谱峰和其化学组分及过渡金属离子化学状态的特征综合表明,718 nm处吸收可能系由Fe^(2+)-Fe^(3+)的电荷转移引起,而420 nm处吸收则可能由Ni^(2+)的d—d电子跃迁引起。上述研究结果能为以致色离子化学状态为基础的改色优化、以晶体化学及谱学特征为基础的产地鉴定等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阿富汗 晶体化学 过渡金属 颜色成因
下载PDF
基于HSB颜色空间的南红玛瑙颜色特征及定量分级研究
2
作者 王浩天 黄慧敏 +3 位作者 杨凌岳 杨明星 洪汉烈 王朝文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近些年,南红玛瑙在珠宝市场上,价格不断上升。颜色作为影响南红玛瑙质量评价的最主要因素,南红玛瑙市场价格的高低与其密切相关,但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南红玛瑙相关的分级标准。为了使南红玛瑙颜色的评定过程更加客观、科学和规范,开展了... 近些年,南红玛瑙在珠宝市场上,价格不断上升。颜色作为影响南红玛瑙质量评价的最主要因素,南红玛瑙市场价格的高低与其密切相关,但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南红玛瑙相关的分级标准。为了使南红玛瑙颜色的评定过程更加客观、科学和规范,开展了南红玛瑙颜色分级的相关研究。利用灯箱和相机获取样品颜色图片,基于HSB颜色空间,对采集到的南红玛瑙颜色图片进行颜色量化。利用Origin和SPSS软件,对所得颜色量化数据的色调、饱和度和明度(HSB)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95%置信区间内红色系南红玛瑙的色调(H)主要分布于[3.20°,17.52°]区间内;饱和度(S)主要分布在[63.82%,92.69%]区间内;明度(B)主要分布在[42.97%,75.37%]区间内,统计结果与南红玛瑙颜色的肉眼观察特征一致。结合肉眼观察特征,借助二阶聚类分析,对红色系南红玛瑙的颜色分级进行了尝试:将色调分为红(R)、橙红(oR)、红橙(rO)3个类别;将饱和度分为浓(S1)、中(S2)、浅(S3)3级;将明度分为亮(B1)、中(B2)、暗(B3)3个级别。对于不同颜色品种,在饱和度方面,柿子红、水红、锦红大于其他品种,冰红和玫瑰红为中等,冰粉的为最低;在明度方面,冰橘和水红最高,柿子红、冰红和冰粉中等,锦红和玫瑰红最低。以上述数据分布特征为基础,结合颜色分级结果,对市场中出现的南红玛瑙的不同颜色名称进行科学的区分并给出推荐的HSB数值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红玛瑙 色调 饱和度 明度 颜色量化 统计分析 保山 凉山
下载PDF
临夏盆地晚更新世沉积物粘土矿物的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 被引量:27
3
作者 洪汉烈 于娜 +3 位作者 薛惠娟 朱云海 向树元 张克信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6-414,共9页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分析方法,对临夏地区塔湾黄土沉积物的粘土矿物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晚更新世的黄土沉积物风成黄土或经过表生风化改造形成的古土壤,其粘土矿物组成主要为伊利石、绿泥石、伊...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分析方法,对临夏地区塔湾黄土沉积物的粘土矿物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晚更新世的黄土沉积物风成黄土或经过表生风化改造形成的古土壤,其粘土矿物组成主要为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粘土矿物、高岭石和少量的坡缕石,沉积物中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矿物组合,指示物源区经历了气候从湿润变为冷干的转变。沉积物中伊利石结晶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其(001)衍射峰的半高宽在0.23°-0.86°之间,不同岩性层中伊利石结晶度存在明显的差别,伊利石结晶度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峰值区,这表明临夏地区晚更新世的气候变化经历了从湿润→冷干→湿润→冷干的两个周期性的演化,而且晚期与早期相比更加湿润同时又更为冷干。沉积物中既有自生成因的坡缕石,又有碎屑成因的坡缕石。沉积物中自生成因坡缕石和碎屑成因坡缕石均稳定存在的现象表明,本区晚更新世的古气候是以干旱为特征,年均降雨量在300m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结晶度 坡缕石 晚更新世 临夏盆地
下载PDF
水泥熟料定量分析的全谱拟合法 被引量:36
4
作者 洪汉烈 陈建军 +1 位作者 杨淑珍 赵曼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8,共4页
对Rietveld全谱拟合定量分析应用程序进行了移植和改编 ,使其能进行更大数据量的处理计算 ,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操作界面。在此基础上 ,对水泥熟料样品进行了物相定量分析 ,研究了影响全谱拟合定量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 ,... 对Rietveld全谱拟合定量分析应用程序进行了移植和改编 ,使其能进行更大数据量的处理计算 ,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操作界面。在此基础上 ,对水泥熟料样品进行了物相定量分析 ,研究了影响全谱拟合定量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 ,用该法对水泥熟料矿物进行定量分析 ,具有常规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熟料 全谱拟合 定量分析 X射结衍射法
下载PDF
高岭石矿物表面化学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洪汉烈 铁丽云 +3 位作者 闵新民 肖睿娟 周泳 边秋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9,共5页
用量子化学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研究高岭石表面的化学状态、表面化学活性位置及其成键特征。结果表明,高岭石分子簇的最高占据轨道基本上是由上、下表面的一些氧原子组成的,且具有较高的能态,说明这些位置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易于与获得... 用量子化学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研究高岭石表面的化学状态、表面化学活性位置及其成键特征。结果表明,高岭石分子簇的最高占据轨道基本上是由上、下表面的一些氧原子组成的,且具有较高的能态,说明这些位置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易于与获得电子能力较强的物质形成化学键。而其最低空轨道则主要由硅、铝和少量的侧面O原子组成,相对而言,能级较低,易于与提供电子的体系作用,其化学反应活性较大。因此,当高岭石与带负电荷的离子或离子基团作用时,可能在侧面的位置形成表面化合物。Al和Si都是组成LUMO分子轨道的主要成分,但Al原子的化学活性要大于Si原子,因此,当高岭石表面与提供电子的体系发生化学作用时,最可能的位置应该是八面体的Al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表面化学 量子化学 化学反应活性
下载PDF
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坡缕石的发现及其环境气候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洪汉烈 薛惠娟 +3 位作者 张克信 朱云海 向树元 方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8-604,共7页
为揭示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对环境气候的指示意义,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对临夏盆地晚渐新世的沉积物的矿物组成以及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坡缕石主要为自生成因,... 为揭示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对环境气候的指示意义,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对临夏盆地晚渐新世的沉积物的矿物组成以及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坡缕石主要为自生成因,极少量具有碎屑成因.自生成因的坡缕石呈细长丝状的形态特征,往往沿片状的伊/蒙混层粘土矿物颗粒的边缘交代、生长;碎屑成因的坡缕石呈平直细纤维状的,以单颗粒形式产出,与细小的粘土矿物颗粒混杂,或叠合在片状粘土矿物颗粒的表面.在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下段岩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和高岭石;中段岩层的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而上段岩层则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和绿泥石,反映在盆地形成之后,气候演化经历从湿润一冷干的变化过程.而沉积物中坡缕石的含量自下而上逐渐增多,其分布特征与粘土矿物组合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趋势相吻合.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粘土普遍存在于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和高岭石的共存表明这些粘土矿物具有不同的来源.坡缕石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泥灰岩风化以及风成沙漠尘土沉积物的特征矿物,临夏盆地晚渐新世的沉积物中碎屑成因坡缕石的发现,表明白~29Ma以来便出现风成黄土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盆地 晚渐新世 粘土矿物 坡缕石
下载PDF
湖北钟祥累托石的电子显微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洪汉烈 铁丽云 +1 位作者 边秋娟 周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对钟祥累托石的晶体形貌及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原位电子显微分析。结果表明,钟祥累托石普遍发育折叠状形态,一般可见有四种形式:波纹状、弯曲状、折曲状和扭折状。累托石晶体表面上常发育有多角形的台阶...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对钟祥累托石的晶体形貌及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原位电子显微分析。结果表明,钟祥累托石普遍发育折叠状形态,一般可见有四种形式:波纹状、弯曲状、折曲状和扭折状。累托石晶体表面上常发育有多角形的台阶,说明累托石晶体是通过一层一层的叠合生长方式而形成的;板片状的水云母晶体边缘转化形成薄片状、纤维状的累托石晶体,表明累托石晶体来源于云母的转化;纤维状、棒状的累托石晶体包裹于或穿插片状的累托石晶体,说明钟祥累托石经历了多期次的结晶作用。电子探针的分析结果表明,钟祥累托石的晶体化学式为:云母层(Na0.44K0.16)Al2[(AlSi3)O10](OH)2和蒙脱石层(Ca0.46Mg0.04Fe0.06)(Al1.76Fe0.10Ti0.14)[Al0.90Si3.10O10](OH)2·nH2O,是由钾、钠云母层和钙蒙脱石层规则间层而形成的一种混层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托石 显微研究 湖北 电子探针分析 化学成分特征 分析结果 蒙脱石层 晶体化学式 扫描电镜 电子显微 晶体形貌 晶体表面 生长方式 云母晶体 结晶作用 混层矿物 纤维状 云母层 多角形 薄片状 多期次 发育 转化
下载PDF
一种绢云母样品的综合鉴定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洪汉烈 李菲 +1 位作者 牟善彬 陈文怡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70,共3页
运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对某地绢云母矿样品进行了综合分析 ,查明了该样品中的矿物组成 ;证明样品中的粘土矿物成分是绢云母 ,而不是伊利石 ,为更好地对该绢云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 运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对某地绢云母矿样品进行了综合分析 ,查明了该样品中的矿物组成 ;证明样品中的粘土矿物成分是绢云母 ,而不是伊利石 ,为更好地对该绢云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云母 伊利石 X射线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 差热分析
下载PDF
含金络合离子[Au(Sb_2S_4)]^-在高岭石表面吸附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洪汉烈 闵新民 付正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15-518,共4页
用离散变分Xα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研究了络合离子 [Au(Sb2 S4) ]-吸附在粘土矿物高岭石晶体边缘时 ,它们之间的化学键性质。根据所选用的络合离子 [Au(Sb2 S4) ]-处于基面及侧面不同位置的 10个模型的计算结果 ,表明当络合离子 [Au(Sb2... 用离散变分Xα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研究了络合离子 [Au(Sb2 S4) ]-吸附在粘土矿物高岭石晶体边缘时 ,它们之间的化学键性质。根据所选用的络合离子 [Au(Sb2 S4) ]-处于基面及侧面不同位置的 10个模型的计算结果 ,表明当络合离子 [Au(Sb2 S4) ]-位于高岭石晶片的侧面时 ,比其位于基面时更为稳定 ,而且与高岭石晶片侧面中的O形成共价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化学键 量子化学 表面吸附 含金铬合离子
下载PDF
土壤中14过渡矿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汉烈 殷科 +2 位作者 高文鹏 王朝文 韩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2,共8页
14过渡矿物是广泛发育的典型成土作用产物,其矿物学特征及含量变化不仅能记录成土时期的气候、环境条件,也可以作为这些土壤发生分类和类型区分的依据。通过对有关14过渡矿物研究成果系统全面的分析,阐明了这种过渡矿物的谱学特征... 14过渡矿物是广泛发育的典型成土作用产物,其矿物学特征及含量变化不仅能记录成土时期的气候、环境条件,也可以作为这些土壤发生分类和类型区分的依据。通过对有关14过渡矿物研究成果系统全面的分析,阐明了这种过渡矿物的谱学特征、层间离子类型、鉴定依据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14过渡矿物的鉴定实验流程。此外,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的应用给14过渡矿物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保障,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研究14过渡矿物的形成、转化关系。14过渡矿物对气候环境十分敏感,且形成于特征的干湿交替、适度的风化及弱酸性环境条件,因此,这种过渡矿物有望作为成土时期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过渡矿物 土壤 X射线衍射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下载PDF
黏土矿物古气候意义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1
11
作者 洪汉烈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系统地分析了利用海洋沉积物、古土壤、湖盆沉积物中黏土矿物进行古气候环境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海洋沉积物的物源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其中的碎屑黏土矿物所指示的古气候参数只能用于解释母源区的气候变化,而只有自生黏... 系统地分析了利用海洋沉积物、古土壤、湖盆沉积物中黏土矿物进行古气候环境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海洋沉积物的物源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其中的碎屑黏土矿物所指示的古气候参数只能用于解释母源区的气候变化,而只有自生黏土矿物才能指示沉积区的气候;古土壤形成于特定的地质背景条件下,尤其是发育于火山物质母岩之上的风化自生黏土矿物,可以准确地指示该区的古气候条件;湖盆沉积物的物源范围小,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可以更有效地运用于古气候环境的分析。对于沉积物中黏土矿物来源的分析,可以借助晶体中cv空位和tv空位的精细结构特征进行判断;在风化改造的红土剖面研究中,因强烈的化学风化、淋滤和迁移,黏土矿物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风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亚种或过渡性黏土矿物,以及同生沉积过程中形成的黏土矿物,对气候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此外,在造山带的气候环境演化研究中,自生黏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可以更可靠地指示气候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伊利石结晶度 古气候 海洋沉积物 古土壤 湖盆沉积物
下载PDF
累托石-铬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汉烈 铁丽云 +1 位作者 边秋娟 周泳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对Cr3+,Cr6+在累托石、三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交联累托石(简称有机累托石)表面的吸附作用进行研究表明:累托石对Cr3+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而对Cr6+的吸附效果很差;有机累托石对Cr3+和Cr6+,均表现出优良的吸附性能,说明Cr3+可以交换间层的Ca2... 对Cr3+,Cr6+在累托石、三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交联累托石(简称有机累托石)表面的吸附作用进行研究表明:累托石对Cr3+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而对Cr6+的吸附效果很差;有机累托石对Cr3+和Cr6+,均表现出优良的吸附性能,说明Cr3+可以交换间层的Ca2+而存在于累托石的层间,而Cr6+由于形成半径大的水合离子团而难以进入累托石的层间。XRD结果表明,Cr3+和Cr6+反应的累托石的(001)间距分别为2.5080nm和2.4798nm,与反应前累托石的(001)间距2.5368nm基本一致;有机累托石的(001)间距为4.0124nm,Cr3+和Cr6+反应有机累托石的(001)间距分别变为3.5595nm和3.6477nm,由于在有机累托石的层间,Cr3+,Cr6+与硅氧四面体层的相互作用,导致层间作用力增大而层间距减小。与Cr3+,Cr6+的反应直接影响累托石硅氧四面体层中硅氧键的红外吸收谱带的位置与强度,说明Cr3+,Cr6+与硅氧四面体层中硅氧表面成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托石 表面化学 化学反应活性
下载PDF
雄黄矿物表面氧化过程的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2
13
作者 洪汉烈 肖睿娟 闵新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8,共4页
采用密度泛涵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雄黄矿物晶体{010}晶面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该晶面的表面化学反应活性,表明表面上不同位置As、S原子的化学活性相差不大;同时对雄黄矿物晶体{010}表面吸附H2O、O2分子时的模型进行了势能面扫描计算,发现H2O... 采用密度泛涵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雄黄矿物晶体{010}晶面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该晶面的表面化学反应活性,表明表面上不同位置As、S原子的化学活性相差不大;同时对雄黄矿物晶体{010}表面吸附H2O、O2分子时的模型进行了势能面扫描计算,发现H2O和O2分子在该表面吸附时将发生解离,同时雄黄中的As将被氧化而形成砷的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密度泛涵 量子化学 晶体 活性
下载PDF
彩色电气石致色离子的化学状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洪汉烈 李晶 +3 位作者 杜登文 钟增球 殷科 王朝文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6-12,共7页
为探究不同颜色电气石中致色元素的化学状态及其化学环境,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对绿色调(墨绿色、蓝绿色、淡绿色)和粉红色调电气石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色调和粉红色调电气石样品中均含有少量的过渡金属离子,如Fe,Mn,Ti,Cr,且... 为探究不同颜色电气石中致色元素的化学状态及其化学环境,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对绿色调(墨绿色、蓝绿色、淡绿色)和粉红色调电气石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色调和粉红色调电气石样品中均含有少量的过渡金属离子,如Fe,Mn,Ti,Cr,且不含Li和Be。不同颜色的电气石晶体中过渡金属阳离子的化学状态相同,且分别为Fe3+,Mn4+,Ti4+,Cr3+,但其与阴离子配位的环境有所差别。绿色调电气石样品中虽然Fe的质量分数有较大的差别,但均有部分Fe元素与F结合,即占据晶体结构中的Y位;粉红色电气石样品中,Fe离子没有与F形成配位,仅占据结构中的Z位。相反,在粉红色电气石样品中,Mn主要与F结合配位的方式存在,占据结构中的Y位,而绿色调电气石样品中大部分的Mn与O配位成键,只有少部分的Mn与F结合配位。由于Fe3+,Mn4+离子对之间电荷转移的可能性不大,故电气石的颜色可能主要由于d—d电子跃迁和氧与金属离子(O2--M)间电荷转移吸收引起,尤其是由于化学环境的差异(包括配位阴离子种类、杂质缺陷、结构畸变等)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绿色 粉红色 过渡金属离子 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下载PDF
红土型金矿床金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洪汉烈 叶先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7-271,共5页
蛇屋山金矿为我国发现的第一个红土型金矿床,本文报道了该矿床金的特征的研究结果。运用电子探针、分析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电子显微技术,查明矿床中金矿物的形态、颗粒大小以及化学成分等特征。研究表明,这些金以超显微金的形式存在... 蛇屋山金矿为我国发现的第一个红土型金矿床,本文报道了该矿床金的特征的研究结果。运用电子探针、分析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电子显微技术,查明矿床中金矿物的形态、颗粒大小以及化学成分等特征。研究表明,这些金以超显微金的形式存在于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的晶体边缘,或混杂于褐铁矿中的针铁矿晶体集合体之间,少数呈褐铁矿的吸附相形式存在。根据分析电镜能谱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这些金均为独立的自然金矿物,具有极高的成色。研究还表明,存在于粘土矿物边缘的超显微金呈物理吸附的方式或者机械混入物形式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床 超显微金 电子显微术
下载PDF
小角度X射线衍射法研究夹层复合材料和长程有机大分子材料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汉烈 周泳 汪艳 《分析仪器》 CAS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对具有大层间距的累托石-尼龙夹层复合材料和具有长周期有序排列的脂质材料等进行了小角度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整X射线衍射仪的光路系统,适当控制入射X射线和散射线的强度,即使在极小的角度区域范围内,仍可清晰地分辨X射线... 对具有大层间距的累托石-尼龙夹层复合材料和具有长周期有序排列的脂质材料等进行了小角度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整X射线衍射仪的光路系统,适当控制入射X射线和散射线的强度,即使在极小的角度区域范围内,仍可清晰地分辨X射线衍射峰。对于日本理学D Max -rB型转靶X射线衍射仪,使用如下的光路系统:DS =1 2°,SS =1 6°,RS =0 .15mm ,可获得清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复合材料 X射线衍射法 小角度 分子材料 X射线衍射仪 X射线衍射分析 有机 光路系统 有序排列 区域范围 长周期 累托石 层间距 散射线 衍射峰 Max 清晰 入射
下载PDF
湖北阳新富水金矿金的显微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汉烈 彭长琪 陈文怡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富水金矿为风化型金矿床,本文报道了该矿床金的显微分析结果。运用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以及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手段,查明矿床中金的产出状态、颗粒大小以及金矿物的化学成分等特征。这些金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吸附于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 富水金矿为风化型金矿床,本文报道了该矿床金的显微分析结果。运用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以及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手段,查明矿床中金的产出状态、颗粒大小以及金矿物的化学成分等特征。这些金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吸附于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的晶体边缘,或混杂于褐铁矿中的外铁矿晶体集合体之间;此外,部分以显微的粒间金形式产出。根据能谱成分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这些金均为独立的自然金矿物,具有极高的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金 显微金 自然金 金矿床 显微分析
下载PDF
水泥熟料X射线定量物相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洪汉烈 赵曼曲 《分析仪器》 CAS 2001年第2期21-23,共3页
对水泥熟料物相定量分析的常规X射线衍射法 (外标法和重叠峰自清洗法 )与X射线全谱拟合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虽然外标法和重叠峰自清洗法对于水泥熟料的物相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但其结果的准确性往往不够理想 ;全谱拟... 对水泥熟料物相定量分析的常规X射线衍射法 (外标法和重叠峰自清洗法 )与X射线全谱拟合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虽然外标法和重叠峰自清洗法对于水泥熟料的物相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但其结果的准确性往往不够理想 ;全谱拟合法由于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常规X射线衍射存在的纯标样制备难 ,以及微吸收、择优取向、衍射峰重叠等问题 ,操作更为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定量分析 全谱拟合 水泥熟料 物相分析
下载PDF
金在红土化过程中的迁移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洪汉烈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7,共5页
通过对蛇屋山金矿床氧化矿石及矿化体的化学成分、金的显微特征、产出特点以及矿区地下水溶液体系的成分特征等的对比研究指出,在红土化过程中,赋存于黄铁矿中的金因黄铁矿的风化分解而以离子化合物形式进入溶液;而原生矿化体中粘土... 通过对蛇屋山金矿床氧化矿石及矿化体的化学成分、金的显微特征、产出特点以及矿区地下水溶液体系的成分特征等的对比研究指出,在红土化过程中,赋存于黄铁矿中的金因黄铁矿的风化分解而以离子化合物形式进入溶液;而原生矿化体中粘土矿物边缘的胶体金粒则因粘土矿物风化溶蚀被溶解或因胶体老化作用而重新活化迁移。在地下水溶液中,金主要是以As、Sb的硫代硫酸盐形式迁移的。含金水溶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下渗,同时由于潜水面的高低而侧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化过程 迁移 富集 金矿床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湖北嘉鱼蛇屋山金矿氧化带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洪汉烈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8,共7页
通过对蛇屋山金矿钻孔资料及浅井资料的深入研究,将松散层自上而下划分为硅帽、褐红色(含)砾(质)粘土、浅色网纹状粘土、棕灰-棕红色粘土、弱风化带等五个层位。金主要赋存于棕灰-棕红色粘土层以及浅色网纹状粘土层的下部。金矿... 通过对蛇屋山金矿钻孔资料及浅井资料的深入研究,将松散层自上而下划分为硅帽、褐红色(含)砾(质)粘土、浅色网纹状粘土、棕灰-棕红色粘土、弱风化带等五个层位。金主要赋存于棕灰-棕红色粘土层以及浅色网纹状粘土层的下部。金矿的形成受制于基岩的含金性及第四纪的风化作用,属红土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松散层 氧化带 地质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