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流域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探索与展望
1
作者 张程 谢凯 +2 位作者 胡书庭 孙嘉良 洪海峰 《中国水利》 2024年第2期52-55,共4页
太湖流域管理局苏州管理局于2023年启动“六项机制”试点建设,以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为依托,融合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对“六项机制”建设定位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梳理了“六项机制”试点建设实施基本... 太湖流域管理局苏州管理局于2023年启动“六项机制”试点建设,以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为依托,融合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对“六项机制”建设定位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梳理了“六项机制”试点建设实施基本情况,以及强化风险“查找”能力、延伸风险“研判”机制、提升风险“预警”时效、指导风险“防范”重点、提高风险“处置”水平、精确风险“责任”匹配等创新内容。总结了构建“四横三纵”分层管理架构,增加风险管控责任层级,以及理顺机制脉络,将“板块化”+“链条化”理念贯穿于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全过程等经验做法。提出了将“六项机制”建设融入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与“数字孪生”建设同步推进等建议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风险管控 六项机制 数字孪生
下载PDF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结算单价调值公式的分析研究
2
作者 齐国舟 洪海峰 《建设监理》 2024年第2期56-58,70,共4页
研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竣工结算单价的计价,不包括工程总承包总价合同结算单价及采用工料单价法的定额计价。通过分析发承包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区别及目前工程结算综合单价发生调价的三种基本形式,并比较采用报价浮动率确定新的... 研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竣工结算单价的计价,不包括工程总承包总价合同结算单价及采用工料单价法的定额计价。通过分析发承包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区别及目前工程结算综合单价发生调价的三种基本形式,并比较采用报价浮动率确定新的综合单价与采用投标报价综合单价本质的区别,提出工程结算在工程变更、工程量偏差、极端不平衡报价三个方面综合单价调值公式的修正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量清单 综合单价 结算 计价调整
下载PDF
露天煤矿承包商安全管理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洪海峰 智晓锋 张润廷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106-107,111,共3页
通过采取多种安全管理手段,有效管控外委单位,使其开工后迅速进入角色,达到露天煤矿安全管理要求,有效管控现场安全风险,从而实现露天煤矿与外委单位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安全管理手段 安全生产 承包商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洪海峰 胡群英 +1 位作者 孙克清 麦庆怡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4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 (DN)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发生率 .方法 确诊糖尿病肾病患者 75例 ,未并发肾病的 2型糖尿病患者 79例 ,详细检查眼底 ,可疑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 .结果 DN组和NDN组DR的发生率均随病程增高 ,病...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 (DN)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发生率 .方法 确诊糖尿病肾病患者 75例 ,未并发肾病的 2型糖尿病患者 79例 ,详细检查眼底 ,可疑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 .结果 DN组和NDN组DR的发生率均随病程增高 ,病程 <15年 ,DN组DR的发生率较NDN组DR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DN 视网膜病变 并发症 DR 微血管病变
下载PDF
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洪海峰 杨建国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67-70,共4页
通过深入运行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将体系各项要求与实际生产结合,运用PDCA的运行模式,通过检查、审核、评审等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将事后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规范影响安全的各要素,为构建露天煤矿煤矿安全管理... 通过深入运行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将体系各项要求与实际生产结合,运用PDCA的运行模式,通过检查、审核、评审等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将事后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规范影响安全的各要素,为构建露天煤矿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 长效机制
下载PDF
纳米CeO_2对铁基合金喷焊层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洪海峰 李明喜 《热处理》 CAS 2011年第5期24-29,共6页
采用等离子弧喷焊技术在Q235钢表面喷焊含纳米CeO2的铁基自熔性粉末。对喷焊层进行了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磨损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和未添加纳米CeO2的铁基合金喷焊层的主要组成相均为γ-(Fe,Ni)和(Cr,Fe)7C3,添加5.0%纳米CeO2的喷... 采用等离子弧喷焊技术在Q235钢表面喷焊含纳米CeO2的铁基自熔性粉末。对喷焊层进行了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磨损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和未添加纳米CeO2的铁基合金喷焊层的主要组成相均为γ-(Fe,Ni)和(Cr,Fe)7C3,添加5.0%纳米CeO2的喷焊层中出现了(Cr,Fe)3C2相。此外,加入适量纳米CeO2可细化喷焊层的显微组织,提高喷焊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磨损机制由黏着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弧喷焊 纳米CEO2 铁基合金 组织 耐磨性
下载PDF
露天矿汽车司机疲劳时间分析与防疲劳措施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洪海峰 杨建国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84-87,共4页
重点分析露天矿汽车司机易出现疲劳的季节、班次和工作时间段,并对汽车司机防疲劳驾驶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探讨,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严防司机疲劳驾驶,保证露天矿安全生产。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汽车司机 疲劳时间段分析 防疲劳安全管理措施
下载PDF
弹力胶带所致眼外伤78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洪海峰 麦庆怡 苏小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81-182,共2页
目的:通过对弹力胶带所致眼外伤临床分析,了解该外伤对眼部的损伤状况及程度,总结治疗经验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01/2010-01在我院治疗的弹力胶带所致眼外伤患者78例作临床分析。结果:弹力胶带所致眼外伤的临床体征多种多样,产... 目的:通过对弹力胶带所致眼外伤临床分析,了解该外伤对眼部的损伤状况及程度,总结治疗经验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01/2010-01在我院治疗的弹力胶带所致眼外伤患者78例作临床分析。结果:弹力胶带所致眼外伤的临床体征多种多样,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经积极治疗后,仍有17眼(22%)在低视力范围。结论:使用弹力胶带者,应使用标准的弹力胶带捆扎物品,并注意操作规范,以避免眼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胶带 眼外伤 临床分析
下载PDF
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术后泪液学检查改变发生率的分析
9
作者 洪海峰 苏小波 +1 位作者 麦庆怡 胡群英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在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不同时间泪膜及泪液分泌功能减弱的发生率。方法:对本院眼科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82例(164眼)轻中度近视患者,54例(108眼)高度近视患者在行LASIK术后1周、1、3、6月作BUT及Sch...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在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不同时间泪膜及泪液分泌功能减弱的发生率。方法:对本院眼科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82例(164眼)轻中度近视患者,54例(108眼)高度近视患者在行LASIK术后1周、1、3、6月作BUT及SchirmerⅠ泪液分泌检查。结果:高度近视患者在行LASIK术后6个月内泪膜稳定性下降的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内泪液分泌功能减弱的发生率均较轻中度近视患者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的发生率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结论:高度近视患者在LASIK术后泪膜稳定性及泪液分泌功能降低持续时间较长,但最终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 泪膜破裂时间
下载PDF
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兆艳 汤孟平 +2 位作者 洪海峰 邓英英 赵明水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2-66,71,共6页
以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收集森林景观格局特征所需的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资料。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分为5种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即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竹林,并将森林景观分... 以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收集森林景观格局特征所需的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资料。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分为5种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即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竹林,并将森林景观分为2种类型:自然景观和半自然景观;选取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对森林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森林景观斑块中,斑块密度和分离度最大的均为经济林,最小的为阔叶林;竹林斑块具有最复杂的形状特征,经济林具有最规则的形状特征;景观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整个景观>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优势度指数排序为:半自然景观>整个景观>自然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 森林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GIS
下载PDF
CeO_2对等离子喷焊铁基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殿凯 李明喜 +2 位作者 洪海峰 高胡鹤 汪桂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9-112,118,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磨损试验,研究了质量分数为1%的CeO2对等离子喷焊高铬铸铁型铁基合金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的CeO2,并未改变喷焊层的相组成,主要都是由面心立方的γ(Fe,Ni)固溶体和六...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磨损试验,研究了质量分数为1%的CeO2对等离子喷焊高铬铸铁型铁基合金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的CeO2,并未改变喷焊层的相组成,主要都是由面心立方的γ(Fe,Ni)固溶体和六方结构的M7C3型碳化物(M=Cr,Fe,Mo)构成,但使γ(Fe,Ni)固溶体的{111}和{002}择优取向明显转变为以{002}为主.由于CeO2的加入,稀土氧化物作为异质形核核心,细化了组织,抑制了碳化物的生长,弥散分布于共晶组织中,提高了喷焊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 铁基合金 稀土氧化物 耐磨性
下载PDF
两种复方中药制剂联合应用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浩 夏阳 +2 位作者 孙克清 洪海峰 路晓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31-1332,共2页
目的:研究两种中药制剂复方血栓通胶囊及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用药对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64眼)AMD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及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维生素及复方芦丁片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维生素及复... 目的:研究两种中药制剂复方血栓通胶囊及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用药对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64眼)AMD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及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维生素及复方芦丁片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维生素及复方芦丁片,连续服用3个月后,从视力及视觉电生理方面给予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有效率为79.41%,对照组为43.33%,经四格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及闪光视网膜电流图a、b波的潜伏期均小于对照组,波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提高AMD患者视力及视网膜神经传导功能状态,为治疗AMD的安全、有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AMD 复方血栓通胶囊 复方丹参滴丸
原文传递
OCT测量近视眼在不同调节状态下眼前段结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少博 李辉 +1 位作者 谭娟 洪海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近视眼在不同调节状态下OCT(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的眼前段结构的变化。方法:招募60例近视患者,年龄:18~39岁,按近视程度分为轻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用眼前段OCT对测试眼分别在调节放松(0D)、诱发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近视眼在不同调节状态下OCT(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的眼前段结构的变化。方法:招募60例近视患者,年龄:18~39岁,按近视程度分为轻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用眼前段OCT对测试眼分别在调节放松(0D)、诱发3.00D和5.00D调节三种调节状态下进行眼前段扫描分析,分别测量不同调节状态下角膜后表面曲率(posterior corneal curvature,PCC)、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晶状体厚度(lens thickness,LT)和暗瞳直径的大小,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调节状态下上述参数的差异以及不同程度近视在相同调节状态下各参数的差异。结果:在调节放松情况下,轻中度近视组眼前段OCT测得的平均PCC,ACD,LT和瞳孔直径(pupil diameter,PD)分别为:6.92±0.91mm,2.67±0.19mm,4.17±0.21mm和6.21±0.56mm;高度近视组的平均PCC,ACD,LT和PD分别为:6.83±0.81mm,2.92±0.23mm,4.22±0.24mm和5.95±0.42mm。轻中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在PCC和LT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t=0.401,-0.742;P=0.690,0.461),而ACD方面,高度近视组显著大于轻中度近视组(t=-4.637,P=0.000),高度近视组的PD则小于轻中度近视组(t=2.011,P=0.049)。两不同程度近视组中,在0.0D,3.00D和5.00D三种不同的调节状态下测得的PCC的差异均无显著性(F=0.084,0.047;P=0.920,0.954);ACD随调节的逐渐增大而均变浅(F=19.44,8.455;P=0.000,0.001);LT随调节的逐渐增大而均增厚(F=31.149,15.245;P=0.000,0.000);PD随调节的逐渐增大而均减小(F=83.634,53.429;P=0.000,0.000)。结论:眼前段OCT可以定量观察近视眼调节时眼前段各部分的变化,高度近视眼前房较轻中度近视深,而瞳孔较小;发生不同程度调节时,角膜的形状相对稳定,LT,ACD及PD随调节量的增加其变化量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调节 眼前段
下载PDF
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夜间眩光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少博 胡群英 +3 位作者 洪海峰 路晓明 麦庆怡 高绍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4,22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发生夜间眩光的手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LASIK手术术后至少6月以上的55位(108眼)双眼高度近视患者(等值球镜-6.0D以上)进行夜间眩光发生情况的调查。患者术前等值球镜(SE)-8.32(s=1.96)D(-6.0D...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发生夜间眩光的手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LASIK手术术后至少6月以上的55位(108眼)双眼高度近视患者(等值球镜-6.0D以上)进行夜间眩光发生情况的调查。患者术前等值球镜(SE)-8.32(s=1.96)D(-6.0D~-15.87D),所有手术均为标准的LASIK手术,调查时间为术后6~12月间,平均8.8(s=1.6)月。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患者发生术后夜间眩光的危险因素。【结果】55位患者中,18(32.7%)位患者发生了夜间眩光,几乎所有的眩光患者均为双眼对称性发生。发生眩光眼和无眩光眼在暗瞳孔直径、拟矫正的等值球镜和是否采用过渡区切削上有显著差异(P=0.00,0.01,0.04)。对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暗瞳孔直径、拟矫正的等值球镜以及无过渡区切削是发生夜间眩光的显著危险因素(P均<0.05)。其中,瞳孔直径为最显著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达3.23倍。而最小光区直径对术后的夜间眩光的预测性不大(P>0.05)。【结论】对于非波前引导的LASIK手术,暗瞳孔直径、试图矫正的屈光度以及是否采用过渡区切削为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夜间眩光的显著危险因素,当最小光区直径在5mm以上时,光区大小与夜间眩光没有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手术 高度近视 夜间眩光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眼睑板腺癌中端粒酶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浩 夏天 +2 位作者 洪海峰 夏阳 孙克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检测端粒酶在人眼睑板腺癌(meibomian gland carci-noma,MGCA)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睑板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18例睑板腺癌患者切除后的手术标本,采用PCR-ELISA法及PCR-PAGE法检测其端粒酶的含... 目的:检测端粒酶在人眼睑板腺癌(meibomian gland carci-noma,MGCA)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睑板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18例睑板腺癌患者切除后的手术标本,采用PCR-ELISA法及PCR-PAGE法检测其端粒酶的含量及表达。结果:所选18例患者中端粒酶检测呈阳性表达16例(89%)。ELISA结果显示其中阳性病例中绝大多数呈中、高度表达,仅1例△A值<0.4,为低度表达。电泳结果显示为多少不等的梯形条带,其中16例显示为4条以上。结论:睑板腺癌患者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可能成为睑板腺癌的新型疗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睑板腺癌 表达 ELISA
下载PDF
广州市老人院白内障患病及致盲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群英 周少博 +3 位作者 苏小波 麦庆怡 黎健菁 洪海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9-680,共2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老人院白内障的患病率及致盲和手术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广州市老人院所有入住老人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了解白内障的患病、致盲和手术情况。结果所有690位老人中,白内障总患病率为60.4%,随增龄,白内障患病率相应增... 目的调查广州市老人院白内障的患病率及致盲和手术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广州市老人院所有入住老人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了解白内障的患病、致盲和手术情况。结果所有690位老人中,白内障总患病率为60.4%,随增龄,白内障患病率相应增加,女性高于男性,初中以下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的患病率无显著差异。白内障致盲率14.6%,总手术覆盖率63%;随增龄,白内障致盲率增加,致盲率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手术覆盖率显著低于男性,初中以下白内障患者致盲率高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患者,而手术覆盖率低于后者。结论白内障是广州市高龄老年人常见的致盲眼病,高龄女性和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应作为以后防治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发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呼和湖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3
17
作者 鹿坤 侯读杰 +1 位作者 洪海峰 曹宏明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
呼和湖凹陷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低含蜡量和低凝固点的特点。其正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nC14~nC35,主峰碳数多为nC21,奇偶优势基本消失,nC2-1/nC2+2为0.55~1.186,为轻质油。原油姥鲛烷优势明显,且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含量低,为淡水... 呼和湖凹陷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低含蜡量和低凝固点的特点。其正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nC14~nC35,主峰碳数多为nC21,奇偶优势基本消失,nC2-1/nC2+2为0.55~1.186,为轻质油。原油姥鲛烷优势明显,且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含量低,为淡水-沼泽环境。原油饱和烃含量高,非烃和沥青质含量低,轻重烃比值较高,C29甾烷20S/(20S+20R)和C29甾烷αββ/(αββ+ααα)均在0.45~0.58,C31藿烷22S/(22S+22R)为0.58,这些特征表明该区原油属于成熟原油。油源对比研究表明,研究区原油只具有与南二段煤系烃源岩大致相同的碳同位素、甾烷及萜烷分布特征,原油来源于南二段煤系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特征 油源对比 呼和湖凹陷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南斜坡带原油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伟红 候读杰 +3 位作者 李松 陶树 鹿坤 洪海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4期87-90,共4页
对原油的物性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进行精细分析,对乌尔逊凹陷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乌南斜坡带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高含蜡量、高凝固点的物性特征及高饱和烃含量、低碳同位素值的地化特征,原油主要为形成于淡水-微咸水... 对原油的物性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进行精细分析,对乌尔逊凹陷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乌南斜坡带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高含蜡量、高凝固点的物性特征及高饱和烃含量、低碳同位素值的地化特征,原油主要为形成于淡水-微咸水环境下的成熟油,成油母质中含有较多的陆源植物,并有一定数量的水生浮游生物及藻类。斜坡带铜钵庙组原油主要来自于铜钵庙组暗色泥岩;南屯组原油主要来自南屯组及大磨拐河组的暗色泥岩;大磨拐河组二段原油既有来自南屯组和铜钵庙组烃源岩的成熟油,又有来自大磨拐河组烃源岩的低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化特征 生物标志 化合物 油源对比
下载PDF
IFN-α2b体外对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浩 夏阳 +4 位作者 路晓明 洪海峰 麦庆怡 吴中耀 郑楗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66-468,共3页
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剂IFN-α2b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用特定时间下不同浓度以及特定浓度下不同时间的端粒酶抑制剂IFN-α2b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并设立空白... 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剂IFN-α2b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用特定时间下不同浓度以及特定浓度下不同时间的端粒酶抑制剂IFN-α2b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PCR-ELISA法及PCR-PAGE法测定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IFN-α2b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端粒酶的活性出现逐步的下降,在药物浓度达到50kU/L以及作用时间达到24h后,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在500kU/L及48h达到抑制高峰。结论:IFN-α2b可有效降低体外培养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抑制剂 葡萄膜黑色素瘤 IFN-Α2B
下载PDF
VISX STAR S3准分子激光治疗散光的向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少博 路晓明 +4 位作者 苏小波 洪海峰 麦庆怡 黎健菁 胡群英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5-558,共4页
目的运用散光的向量分析法对VISXSTARS3准分子激光治疗中高度散光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接受VISXSTARS3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散光患者25例36眼,术前散光度2.0~4.25D,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根据手术前后主... 目的运用散光的向量分析法对VISXSTARS3准分子激光治疗中高度散光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接受VISXSTARS3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散光患者25例36眼,术前散光度2.0~4.25D,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根据手术前后主觉验光结果 ,运用Alpins散光向量分析法分析目标诱导散光向量(TIA)、手术诱导散光向量(SIA)、错位角(AE)、矫正指数、成功指数(IOS)、变平指数(FI)等向量参数改变。结果平均TIA为(2.68±0.73)D,平均SIA为(2.67±0.8)D;平均矫正指数为0.98±0.18,95%可信区间为(0.93~1.04),无显著性系统性欠矫或过矫;平均绝对AE为3.30°±3.8°;平均AE为-0.92°±4.98°,95%可信区间为(-2.55°~0.71°),无显著性系统性轴向错位;平均IOS为0.18±0.17,成功率(ROS)为0.80±0.17,平均FI为0.97±0.18。矫正指数与散光度及球镜度均无显著相关性(r=-0.16,r=0.23,P>0.05),成功指数与散光度及球镜度亦无显著相关性(P>0.05),TIA与SIA呈正相关(r=0.80,P<0.05)。结论 VISXSTARS3激光矫治中高度散光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均较高,向量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和易于理解的散光改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角膜屈光手术 向量 准分子激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