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牛膝-熟地黄-当归防治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方云 洪若洋 +3 位作者 岳涛 胡一丹 沈莉莉 薛明新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1期1-8,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牛膝-熟地黄-当归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明确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限定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为条件检索并筛选牛膝-熟地黄-...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牛膝-熟地黄-当归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明确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限定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为条件检索并筛选牛膝-熟地黄-当归的药物活性成分与靶点;通过TTD、PharmGKB、OMIM、DrugBank、GeneCard、STRING等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筛选核心疾病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R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基因本体论(GO)生物学功能分析探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潜在机制;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观察其结合能力。结果:根据限定条件获得牛膝-熟地黄-当归有效化学成分114个,重要交集靶点109个,GO富集功能分析显示条目4219个(P<0.05),KEGG富集通路为167条信号通路。牛膝-熟地黄-当归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β-谷甾醇、汉黄芩素、芦丁等,关键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CASP3)等。涉及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癌症中的微RNA信号通路、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信号通路等。结论: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筛选出的药物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能达到较好的对接水平,初步阐明牛膝-熟地黄-当归通过干预膝骨关节炎的具体途径主要是通过多靶点、多成分来实现的,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牛膝-熟地黄-当归干预膝骨关节炎提供了新的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熟地黄 当归 分子对接 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运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理论探讨
2
作者 洪若洋 岳涛 +1 位作者 方云 薛明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0188-0191,共4页
中医药治疗因具有副作用小、方法多,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对症治疗如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但远期疗效欠佳;来自于西方的肌肉力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MET)可以提高患肌拉伸耐受性,... 中医药治疗因具有副作用小、方法多,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对症治疗如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但远期疗效欠佳;来自于西方的肌肉力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MET)可以提高患肌拉伸耐受性,改善功能活动,提高远期疗效,配合传统推拿手法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膝为“筋之府”,膝关节的损伤与经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从筋论治膝骨关节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膝骨关节炎是常见的骨性关节炎疾病,属于传统医学痹症范畴,从“经筋理论”论治本病,筋伤、筋不束骨是其病因病机,以柔筋束骨为治疗原则,选用“四指推手法”和“肌肉力量技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中西合璧,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理论 四指推法 MET 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中医正骨推拿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宋石龙 薛明新 +4 位作者 陶琦 万兴 方云 洪若洋 岳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推拿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63例为2019年3月—2020年7月于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门诊或住院就诊的KOA患者,符合纳入标准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行中医正骨推...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推拿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63例为2019年3月—2020年7月于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门诊或住院就诊的KOA患者,符合纳入标准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行中医正骨推拿和传统推拿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2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行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及表面肌电图评估,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各脱落2例,最终76例纳入统计分析。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WOMAC评分、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及表面肌电图值均改善(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疼痛、关节功能、WOMAC总评分、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及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平均肌电图(AEMG)比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僵硬评分及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平均功率斜率(M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治疗组患者疼痛、僵硬、关节功能、总评分及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当(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的愈显率[47.5%(19/40)、80.0%(32/40)]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5.0%(2/40)、35.0%(1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推拿可以更有效的治疗早中期KOA患者,提高患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股四头肌肌力和耐疲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正骨 推拿 随机对照研究 中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