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音乐体适能活动方案的构建研究
1
作者 李蓉 宋继红 +4 位作者 郑雪冰 洪金省 苏丽 刘世平 庄育冠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适合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的音乐体适能活动方案,以期改善其机体功能状态及生存质量.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形成方案初稿.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方案进行修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中,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80%和60%,... 目的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适合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的音乐体适能活动方案,以期改善其机体功能状态及生存质量.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形成方案初稿.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方案进行修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中,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80%和60%,专家权威系数为0955,最终形成包括运动实施内容在内9个要素的活动方案.结论本研究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高且意见较一致,形成的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音乐体适能活动方案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为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开展活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音乐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 德尔菲法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的异常黏滞力经talin1-vinculin结合促进放射性肺纤维化进展
2
作者 陈金燃 郭凯宁 +3 位作者 谢灵枫 智宇鹏 洪金省 陈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1-31,共1页
目的细胞外基质(ECM)硬化可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化和纤维化进展。但在放射性肺纤维化(RIPF)早期阶段(胸部照射后2个月),ECM的硬化尚不明显时,ECM的力学特征及对RIPF进展的影响尚不清楚。方法采用胸部照射法建立小鼠RIPF。制备了脱细胞的肺... 目的细胞外基质(ECM)硬化可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化和纤维化进展。但在放射性肺纤维化(RIPF)早期阶段(胸部照射后2个月),ECM的硬化尚不明显时,ECM的力学特征及对RIPF进展的影响尚不清楚。方法采用胸部照射法建立小鼠RIPF。制备了脱细胞的肺组织ECM(dECM),并通过生物原子力显微镜、基质组学、RNAi和点突变等方法检测了其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对talin-vinculin结合、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的dECM(dECM-Nor)相比,RIPF早期(照射后2个月)的dECM-RIPF的基质蛋白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dECM-RIPF硬度没有增加(1.44 kPa vs 1.35 kPa),但黏滞力显著增加(85.55 pN vs.39.35 pN)。使用自制的粘弹性水凝胶,我们证明了异常黏滞力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将成纤维细胞培养于dECM上,具有异常黏滞力的dECM-RIPF增加了talin1-vinculin的结合,上调了FAK的活化,并增强了成纤维细胞的活化。敲低vinculin可阻碍dECM-RIPF的上述作用,而过表达具有结构激活的vinculin突变体不能自动增加talin1-vinculin结合。采用口咽吸入慢病毒的方式敲低肺组织中vinculin的表达,可减轻RIPF的进展。结论RIPF的早期基质重塑导致ECM黏滞力增加,异常的黏滞力通过talin1-vinculin结合/FAK磷酸化促进RIPF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纤维化 黏滞力 talin-vinculin结合
下载PDF
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与颈部纤维化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洪金省 潘建基 张瑜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525-526,共2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与颈部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我院诊治39例鼻咽癌单侧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排除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致癌引起的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比较分析后组颅神经损伤侧和非损伤侧颈部纤维化的程度差别。结果...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与颈部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我院诊治39例鼻咽癌单侧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排除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致癌引起的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比较分析后组颅神经损伤侧和非损伤侧颈部纤维化的程度差别。结果鼻咽癌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损伤侧颈部软组织的纤维化程度较非损伤侧严重(WilcoxonW=1237.000,P<0.01)。结论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的发生与颈部软组织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辐射损伤/并发症 颅神经疾病 纤维化
下载PDF
血红蛋白浓度对鼻咽癌放射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洪金省 潘建基 +3 位作者 张瑜 刘尚贤 林宇 孔祥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HBC)对放射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接受根治性放疗的NPC患者1470例。根据放疗前HBC分为贫血组(男性〈120g/L,女性〈110g/L)和无贫血组(男性≥120...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HBC)对放射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接受根治性放疗的NPC患者1470例。根据放疗前HBC分为贫血组(男性〈120g/L,女性〈110g/L)和无贫血组(男性≥120g/L,女性≥110g/L)。根据放疗前后HBC变化情况分为HBC下降组(放疗结束时HBC低于放疗前)和HBC未下降组(放疗结束时HBC不低于放疗前)。结果贫血组和无贫血组的生存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63.35%和53.17%,8年生存率分别为70.36%和61.06%。在贫血组中,HBC下降组的生存率较未下降组低(P〈0.01)。Cox回归分析,影响NPC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放疗前HBC是否低于正常值、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化疗、性别、年龄。结论NPC患者放疗前HBC低于正常值是影响长期生存率的独立不良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治疗 血红蛋白类 预后
下载PDF
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洪金省 潘建基 张瑜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发生舌下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 方法 随访观察32 6例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将可能影响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0...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发生舌下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 方法 随访观察32 6例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将可能影响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0 .4 % (34/ 32 6 ) ,潜伏期为10~84个月(中位潜伏期39个月)。选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N分期、上颈部照射剂量与发生颈部皮肤急性放射毒性。 结论 颈淋巴结N分期、上颈部照射剂量与发生上颈部皮肤急性放射毒性、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舌下神经 辐射损伤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邹喜 陈金梅 +3 位作者 洪金省 郭飞宝 蓝林臻 张纬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阐明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EGFR-TKI靶向治疗的39例NSCLC患者资料,使用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及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阐明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EGFR-TKI靶向治疗的39例NSCLC患者资料,使用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及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靶向治疗前、治疗后每个月的肿瘤体积,采用配对样本比较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配对分析EGFR-TKI靶向治疗前、治疗后肿瘤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变化情况。结果:EGFR-TKI靶向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个月患者肿瘤绝对体积(mm^3)分别为14 822.11(7 524.73,54 999.41)和7 954.42(3 499.73,29 39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57,P=0.001);治疗者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肿瘤绝对体积分别为8 358.47(4 394.36,24 430.05)和7 028.76(3 634.98,21 056.7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2.213,P=0.027)。若将治疗前肿瘤体积设为1,则治疗后第1个月肿瘤相对体积为0.612 6(0.313 8,0.853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55,P<0.001);第1个月和第2个月肿瘤相对体积分别为0.608 4(0.364 3,1.044 3)和0.423 0(0.248 8,0.877 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2.173,P=0.030)。其余相邻月份间肿瘤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相对体积在治疗后3个月开始出现平台期,在治疗后第7~9个月达到最小值。结论:NSCLC患者靶向治疗后第1和2个月原发灶肿瘤体积下降较为明显,在治疗后第3~9个月介入放疗可能较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体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放射治疗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指数模型构建及营养状况下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海荣 洪金省 +4 位作者 苏丽 吴丽红 蔡传书 张纬建 田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9-962,共4页
目的构建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评价综合模型,探析营养状况下降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调查104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定期评价放射毒性反应,采用主成分分析建立营养指数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下降的... 目的构建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评价综合模型,探析营养状况下降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调查104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定期评价放射毒性反应,采用主成分分析建立营养指数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运用营养指数模型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放疗前后鼻咽癌患者营养不良率分别为6.73%和69.23%,放疗后患者的营养不良率高于放疗前(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放射毒性反应、焦虑、诱导化疗周期数等是患者营养状况下降的影响因素。结论营养指数模型综合地反映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急性放射毒性反应、焦虑等因素可以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下降起到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营养指数 营养状况
下载PDF
甘草次酸减轻放射性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苏丽 王锃 +6 位作者 黄菲 蓝瑞隆 石丹 陈纯 张鲁榕 张纬建 洪金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088-1094,共7页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减轻放射性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以4Gy X线照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辐射诱导炎症的细胞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促炎症因子水平,RT-PCR法检测促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cell-b...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减轻放射性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以4Gy X线照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辐射诱导炎症的细胞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促炎症因子水平,RT-PCR法检测促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cell-based ELISA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蛋白表达,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活化蛋白-1(AP-1)的DNA结合活性,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细胞色素C还原法检测细胞内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的活性。结果:甘草次酸通过抑制X线照射后RAW264.7细胞内促炎症因子IL-6、IL-1β的mRNA表达而降低其分泌。甘草次酸抑制p38MAPK磷酸化及下游转录因子AP-1的DNA结合活性。并通过抑制X线照射后RAW264.7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而减少ROS的产生。结论:甘草次酸可能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ROS/p38MAPK信号通路而抑制电离辐射诱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电离辐射 炎症 活性氧 NADPH氧化酶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纬建 洪金省 +4 位作者 陈群 邹喜 郭飞宝 洪华兰 陈金梅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可能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为诱导化疗的最佳周期数选择及放射治疗的最佳介入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多周期诱导化疗的首诊SCLC患者的疗效。使用治疗计划系统自... 目的通过分析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可能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为诱导化疗的最佳周期数选择及放射治疗的最佳介入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多周期诱导化疗的首诊SCLC患者的疗效。使用治疗计划系统自带体积测量软件及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肿瘤体积,分析诱导化疗不同周期后的体积变化情况,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大体类型、患者ECOG评分、化疗前肿瘤体积、T分期)对其的影响。结果 (1)共有34例SCLC患者入组,化疗前和化疗1、2、3、4、5、6个周期后的肿瘤绝对体积分别为63 002.89(18 488.99,130 598.54)、40 523.12(12 083.03,77 139.65)、12 145.31(2 758.06,67 560.39)、18 141.67(4 498.78,7 0062.25)、13 864.67(2 940.28,71 071.43)、20 964.56(1 854.63,85 806.55)和19 600.00(5 698.36,151 165.90)mm3。(2)化疗前和化疗1个周期后绝对体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7,P=0.004),两组的相对体积(假定化疗前肿瘤体积为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312,P=0.003),第3周期较第2周期化疗无效例数明显升高(P=0.025),其他各相邻周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分期(2=5.512,P=0.019,OR=0.099)是SCLC化疗1个周期后肿瘤消退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SCLC患者多周期化疗后体积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化疗1个周期后SCLC平均原发灶肿瘤体积明显下降,化疗3个周期后可能出现反弹。若采用诱导化疗,1个周期即可。T3-4期较T1-2期的第1周期肿瘤退缩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化学疗法 肿瘤体积 诱导化疗 因素分析
下载PDF
甘草次酸对小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纬建 许建华 +5 位作者 张洁旻 陈金梅 陈秀英 杨梅春 吕文龙 洪金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29-633,共5页
目的:观察甘草次酸对C57BL/6小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成年C57BL/6雌性小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只:空白对照组:未照射+生理盐水10 m L/kg灌胃;单纯照射组:照射+生理盐水10 m L/kg灌胃;甘草次酸组:照射+甘草次... 目的:观察甘草次酸对C57BL/6小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成年C57BL/6雌性小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只:空白对照组:未照射+生理盐水10 m L/kg灌胃;单纯照射组:照射+生理盐水10 m L/kg灌胃;甘草次酸组:照射+甘草次酸40 mg/kg灌胃。单纯照射组和甘草次酸组小鼠予6MV-X线12Gy全肺单次照射。照射前30 min给药一次,以后1次/d连续7 d后改为隔日给药,直至照射后一个月。照射后第2、17、30天随机从各组分别选取10只小鼠处死。取双侧肺组织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正常。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在照射后第2天、17天以渗出为主,肺泡腔及间隔可见渗出、充血,伴有炎症细胞的浸润。照射后第30天,肺泡壁间隔增宽、肺泡结构变形、炎性细胞浸润,并可见胶原纤维沉积。甘草次酸组在不同时间点,肺泡炎及胶原沉积的情况均较单纯照射组改善,任一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次酸能够改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小鼠的一般情况,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及改善胶原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放射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体积大小对调强放射治疗肺剂量体积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邹喜 陈金梅 +3 位作者 洪金省 郭飞宝 蓝林臻 张纬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肿瘤体积大小对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肺剂量学参数的影响,为制定IMRT计划时限定肺剂量参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肿瘤体积大小对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肺剂量学参数的影响,为制定IMRT计划时限定肺剂量参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行IMRT的NSCLC共204例,将原发灶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处方剂量设定为60~66 Gy(2.00~2.25 Gy/次,共27~33次)。分析正常肺组织接受放射剂量高于5或20 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fractional volume percent of the lung receiving a dose>5 or 20 Gy,V_5,V_(20))、正常肺组织接受放射剂量低于5 Gy的绝对体积(absolute volume of lung spared from receiving a dose<5 Gy,AVS5)、平均肺剂量(mean lung dose,MLD),并采用回归模型进行曲线拟合来分析它们随原发灶肿瘤体积大小的变化所呈现的变化规律。结果:V_5,V_(20)和MLD随肿瘤体积的变化呈二次方程的曲线变化规律,而AVS5呈对数方程曲线变化规律。当肿瘤体积分别低于某一数值(依次为294.6,283.2,304.9 cm^3)时,肺V_5,V_(20)和MLD随肿瘤体积增大而呈二次曲线性增大;而当肿瘤体积分别高于某一数值(依次为294.6,283.2,304.9 cm3)时,肺V_5,V_(20)和MLD随肿瘤体积增大而呈二次曲线性下降。肺AVS5随肿瘤体积的增大呈对数曲线下降。结论:随着肺肿瘤体积的的不断增大,V_5,V_(20)和MLD和AVS5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当肿瘤体积超过一定界值(大约为300 cm3时,相对应的肿瘤直径为7~8 cm)后,制定NSCLC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时除关注肺V_5,V_(20)和MLD外,还应更加重视AVS5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射治疗 肿瘤体积 剂量体积参数
下载PDF
食管癌三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丽 张纬建 +2 位作者 洪金省 林育毅 郭飞宝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调强适形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常规二野照射(2D-RT)在食管癌照射中的剂量学优势,为IMRT在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在1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CT虚拟图像上分别设计2D-RT、3D-... 目的比较分析调强适形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常规二野照射(2D-RT)在食管癌照射中的剂量学优势,为IMRT在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在1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CT虚拟图像上分别设计2D-RT、3D-CRT和IMRT 3种放疗计划,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3种计划PTV靶区各项参数及肺、脊髓、心脏等正常组织受照射体积和剂量、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概率(NTCP)。结果①3种计划的CI有显著性差异:IMRT最大,3D-CRT次之,2D-RT最差(P<0.001)。IMRT计划HI低于3D-CRT和2D-RT(P<0.05)。②IMRT脊髓最大剂量、心脏平均剂量和V40及双肺10 Gy以上的受照射体积均低于3D-CRT和2D-RT(P<0.05)。③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IMRT计划CI及双肺V5高于3D-CRT和2D-RT(P<0.05),HI和脊髓最大剂量低于3D-CRT和2D-RT(P<0.05)。④胸中下段食管IMRT计划CI及双肺V5高于3D-CRT和2D-RT(P<0.05),HI、双肺10 Gy以上的受照射体积及心脏V40小于3D-CRT和2D-RT(P<0.05)。结论无论是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还是胸中下段食管癌采用IMRT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靶区适形度、正常组织保护方面均优于2D-RT和3D-C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适形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常规放疗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纬建 邹喜 +3 位作者 洪金省 陈群 石琴 郭飞宝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41-174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可能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为诱导化疗的最佳周期数选择及放射治疗的最佳介入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行过诱导化疗的首诊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及Ima... 目的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可能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为诱导化疗的最佳周期数选择及放射治疗的最佳介入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行过诱导化疗的首诊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及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肿瘤体积,分析诱导化疗不同周期后的体积变化情况,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肺癌大体分型、肿瘤所在部位、肿瘤病理类型、T分期,化疗前肿瘤体积。结果 (1)共有135例NSCLC患者入组,化疗前和化疗1、2、3、4、5、6周期后的肿瘤绝对体积分别为52 379.25(22 165.31,115 795.95)、42 734.88(16 882.68,84 586.18)、39 809.06(13 362.51,96 306.07)、28 880.07(11 077.05,72 422.28)、25 396.16(13 847.83,62 965.18)、30 753.01(12 092.30,60 979.18)和19 334.10(9 079.41,61 411.08)mm3。化疗前和1周期后绝对体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00,P<0.001),两组的相对体积(假定化疗前肿瘤体积为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5.843,P<0.001);化疗4周期和5周期后绝对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3,P=0.049)。(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分期(2=3.901,P=0.048,OR=2.410)和原始体积大小(2=6.478,P=0.011,OR=0.538)分别为化疗1周期后肿瘤退缩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原始体积较大组较原始体积较小组的第1周期肿瘤退缩率相对较好,而T1~2组较T3~4组的第1周期肿瘤退缩率相对较好。结论 NSCLC诱导化疗可能1周期最佳;T分期和原始肿瘤体积大小是化疗第1周期后肿瘤退缩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诱导化疗1周期后即行放疗或同步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体积 诱导化疗 因素分析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综合治疗远期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瑜 潘建基 +3 位作者 洪金省 郑茁 杨凌 林祥松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及分段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400例鼻咽癌临床资料,信访法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单纯常规放疗;分段加速超分割放疗组(B组):原发灶每次1·6Gy,每天2次,照射12d后休息2周,6周总量DT6... 目的:探讨化疗及分段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400例鼻咽癌临床资料,信访法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单纯常规放疗;分段加速超分割放疗组(B组):原发灶每次1·6Gy,每天2次,照射12d后休息2周,6周总量DT64Gy;大剂量化放疗组(C组):第1、3周第1天用DDP100mg/d静脉滴入,第2、4周前3d各用5-FU1000mg/d静脉滴入。第5周开始常规放疗;小剂量同步放化疗组(D组):放、化疗同步,第1、3、5周的第1、4天用DDP20mg/d静脉滴入,第2、4、6周的第1、4天予5-FU500mg/d静脉滴入,每周2次。结果:各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6P=0·537。应用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分期和颈淋巴结残留的最大径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而与性别、不同治疗方式、T、N分期、治疗结束时鼻咽以及颈淋巴结是否残留无关。结论:分段加速超分割放疗、放疗配合5-FU和DDP化疗并未提高鼻咽癌的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药物治疗 生存分析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长期无瘤生存者生存质量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锋 张纬建 洪金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62-63,共2页
目的评估鼻咽癌放疗后长期无瘤生存者生存质量。方法以EORTC QLQ-C30 V3.0与QLQ-H&N量表外加听力问题作为单一条目测定30例经根治性放射治疗后长期无瘤生存者生存质量。用逐步回归法,以总体健康状况为因变量,分别以症状领域、功能... 目的评估鼻咽癌放疗后长期无瘤生存者生存质量。方法以EORTC QLQ-C30 V3.0与QLQ-H&N量表外加听力问题作为单一条目测定30例经根治性放射治疗后长期无瘤生存者生存质量。用逐步回归法,以总体健康状况为因变量,分别以症状领域、功能领域、临床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总体健康状况标准分(66.94±28.41)。标准分均数前8位的症状领域依次为体质量减轻、口干、营养补充、张口困难、牙齿问题、唾液黏稠、经济困难、听力问题。功能领域标准分得分依次为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入选的自变量有唾液黏稠、张口困难、认知功能、年龄、放射性后组脑神经损伤。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长期无瘤生存者总体生存质量尚可,唾液黏稠及张口困难的严重程度、年龄大小、放射性后组脑神经损伤的有无与之负相关,认知功能则与之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生存质量 辐射损伤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在不同肺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金梅 张纬建 +2 位作者 林育毅 洪金省 郭飞宝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肺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以肿瘤位于上叶(上叶组)及下叶(下叶组)的各10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定5野IMRT计划及3~5野3DCRT计划,应用剂量... 目的比较不同肺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以肿瘤位于上叶(上叶组)及下叶(下叶组)的各10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定5野IMRT计划及3~5野3DCRT计划,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两组治疗计划,分别比较上叶组、下叶组IMRT与3DCRT计划之间的剂量学参数。结果1)上叶组、下叶组的IMRT计划的以下指标优于相应的3DC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参数、适形指数、异质性指数、平均肺剂量及肺V10~V65、食管Dmean及V55、心脏V40、食管的早晚期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率;2)IMRT计划比3DCRT计划平均降低了上叶组约2.7%的肺V5值及下叶组约1.1%的V5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3DCRT计划比较,上叶组、下叶组的IMRT计划的食管V35、心脏Dmean均较低,在上叶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叶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SCLC的根治性放疗中,5野IMRT较3DCRT更能提高靶区的剂量分布均匀性,在保护正常组织器官方面也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且IMRT应用于上叶NSCLC的优势有可能大于下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剂量学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脑转移瘤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邹喜 张纬建 +4 位作者 洪金省 卢开贤 林育毅 刘锋 李梨花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通过对脑转移瘤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计划对比研究,探讨两种放疗方式的剂量学分布特点,为脑转移瘤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方法对入组10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放疗计划剂量学比较。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上对每例患者... 目的通过对脑转移瘤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计划对比研究,探讨两种放疗方式的剂量学分布特点,为脑转移瘤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方法对入组10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放疗计划剂量学比较。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上对每例患者分别进行3D-CRT及IMRT计划设计,评价靶区覆盖指数(C I)、异质系数(IC)、危及器官Dm ax和Dm ean及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IMRT计划较3D-CRT显著提高了PTV-G的C I(t=6.082,P<0.001)和IC(t=6.534,P<0.001)及PTV-C的C I(t=5.570,P<0.001)和IC(t=4.227,P=0.002)。IMRT计划相对于3D-CRT,如下危及器官的Dm 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眼球(t=-0.668,P=0.529)、右眼球(t=2.111,P=0.079)、左晶体(t=0.330,P=0.753)、右晶体(t=2.379,P=0.055);如下危及器官的Dm ax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而比较脑干Dm ax(t=2.447,P=0.050)、视交叉Dm ax(t=2.409,P=0.053)、左视神经Dm ax(t=1.047,P=0.336)、右视神经Dm ax(t=1.848,P=0.114)。结论脑转移瘤放疗中,IMRT较3D-CRT有更好的靶区适形性,但靶区异质性也较大;IMRT相对于3D-CRT对于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未体现出明显剂量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335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晚期反应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锋 张纬建 +2 位作者 蔡传书 洪金省 陈秀英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分析我院鼻咽癌患者根治性常规放疗后长期生存情况和晚期反应。方法我院335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常规放疗,57.0%的患者接受顺铂+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和晚期反应。结果随访率92.... 目的分析我院鼻咽癌患者根治性常规放疗后长期生存情况和晚期反应。方法我院335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常规放疗,57.0%的患者接受顺铂+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和晚期反应。结果随访率92.2%,中位随访时间55(1~104)个月。全组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1.4%、61.3%、66.2%、65.9%。主要晚期反应为口干燥症(100.0%)、颈部纤维化(92.5%)、张口受限(71.0%)、听力缺失(65.1%)、龋齿与牙脱落(39.4%)、吞咽困难(35.8%)、声音改变(26.9%)。放射性脑病、后组脑神经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原发灶剂量、T分期。合并皮肌炎、放疗后鼻咽肉瘤、放疗后甲减各2例。第2原发癌1例。结论我院鼻咽癌患者根治性常规放疗后各主要生存指标与同时期国内不同地区各大肿瘤中心报道的结果相似,原发灶接受较高剂量照射和(或)T分期较晚者应特别注意放射性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疗 化疗 放射损伤 晚期反应 预后 生存分析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根治性常规放疗后335例生存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传书 张纬建 +3 位作者 陈秀英 陈俊伟 刘锋 洪金省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397-401,共5页
目的总结鼻咽癌患者根治性常规放疗后长期生存情况。方法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行连续根治性常规放疗的初治患者335例,男女比例为2.28:1,发病中位年龄47岁(15~77岁);Ⅰ,Ⅱ,Ⅲ,Ⅳa及Ⅳb期分别占3.9%,19.4%,35.2%,40.0%及1.5%。直线加速... 目的总结鼻咽癌患者根治性常规放疗后长期生存情况。方法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行连续根治性常规放疗的初治患者335例,男女比例为2.28:1,发病中位年龄47岁(15~77岁);Ⅰ,Ⅱ,Ⅲ,Ⅳa及Ⅳb期分别占3.9%,19.4%,35.2%,40.0%及1.5%。直线加速器、低熔点铅挡、常规分割外照射,鼻咽原发灶中位剂量72Gy,每次1.8~2.0Gy,面颈联合野+面颈联合缩野+耳前野三阶段照射。57.0%的患者接受顺铂+氟尿嘧啶1~2周期的诱导化疗和/或1~5周期的辅助化疗。结果随访率92.1%,中位随访时间55月(1~104月)。全组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率、区域控制率及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1.4%,61.3%,66.2%,65.9%,70.2%,86.6%及79.6%;Ⅰ,Ⅱ,Ⅲ,Ⅳa及Ⅳb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6.2%,75.7%,57.4%及7.0%。发生率较高的晚期损伤依次为口干燥症、颈部纤维化、张口受限、听力缺失、龋齿与牙脱落、吞咽困难、声音改变。放射性脑病、后组脑神经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原发灶剂量(P=0.032)、T分期(P=0.015)。结论对于原发灶剂量大、T分期较晚者应注意防治放射性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存活率 肿瘤分期 辐射损伤 放射疗法 预后
下载PDF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林丛 张纬建 洪金省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6期571-572,共2页
目的 观察骨转移癌疼痛放射治疗方法对疼痛的缓解效果。方法47例患者60处骨转移灶均采用6 MV X线放射治疗。剂量方案采用两种方法:A方案:30—51 Gy/10~17f/2~4周,B方案:25~30 Gy/5—6f/1~2周。结果分次方案对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影响,... 目的 观察骨转移癌疼痛放射治疗方法对疼痛的缓解效果。方法47例患者60处骨转移灶均采用6 MV X线放射治疗。剂量方案采用两种方法:A方案:30—51 Gy/10~17f/2~4周,B方案:25~30 Gy/5—6f/1~2周。结果分次方案对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影响,总有效率均为91.5%,但常规分次放疗3~4次后疼痛缓解,而低分割放疗1—2次后疼痛即缓解。结论 骨转移癌放射治疗止痛效果确切、迅速,副作用小,对大部分病例可采用低分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骨转移癌 疼痛 生存质量 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