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防护用发汗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Ⅰ)──冷却方式分类、发汗冷却材料及其基本理论模型 被引量:8
1
作者 洪长青 张幸红 +1 位作者 韩杰才 张贺新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2,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航天热防护用冷却技术的分类、发汗冷却材料研究现状以及发汗冷却技术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了发汗冷却技术与其他冷却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发汗冷却技术的理论模型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热防护 发汗冷却技术 理论模型 航天热防护 发汗冷却材料
下载PDF
浸渗法制备双连续TiB_2/(Cu,Ni)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洪长青 韩杰才 +2 位作者 张幸红 赫晓东 孟松鹤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用高温粉末烧结结合自发浸渗法制备高TiB2含量(体积含量约为86%)的双连续TiB2/(Cu,N i)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陶瓷体积含量多孔材料对TiB2/(Cu,N i)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用三... 用高温粉末烧结结合自发浸渗法制备高TiB2含量(体积含量约为86%)的双连续TiB2/(Cu,N i)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陶瓷体积含量多孔材料对TiB2/(Cu,N i)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用三点弯曲试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结果表明:经过预制坯高温烧结后自发熔渗金属是制备致密的双连续TiB2/(Cu,N i)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当TiB2陶瓷体积含量为81.6%以及浸渗温度为1500℃条件下,TiB2/(Cu,N i)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640.5 MPa和9.37 MPa.m1/2,相对密度为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渗法 双连续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TiB2/(Cu Ni)
下载PDF
三种训练对大鼠循环系统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洪长青 邓树勋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2,共2页
以大鼠为研究对象 ,建立持续训练、间歇训练、静力训练动物模型 ,研究了三种训练对大鼠循环系统内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 ,持训组血浆心钠素 (ANF)浓度升高 (P <0 0 1) ;间训组血浆心钠素浓度上升 (P <0 0 5 ) ,内皮素 (ET)浓度... 以大鼠为研究对象 ,建立持续训练、间歇训练、静力训练动物模型 ,研究了三种训练对大鼠循环系统内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 ,持训组血浆心钠素 (ANF)浓度升高 (P <0 0 1) ;间训组血浆心钠素浓度上升 (P <0 0 5 ) ,内皮素 (ET)浓度下降 (P <0 0 5 ) ;静力组心室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上升 (P <0 0 5 ) ;实验组血浆ANF、ET的相关系数均发生一定变化 (P >0 0 5 )。提示 :有氧训练对大鼠血浆ANF和ET的影响较为均衡 ;高强度无氧训练破坏血浆ANF、ET的平衡 ,动力性训练 (不论有氧还是无氧 )主要影响心房内分泌 ,表现在血浆中激素浓度的改变 ,静力性训练主要影响心室内分泌 ,表现在心室激素含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训练 间歇训练 静力训练 循环系统 内分泌
原文传递
TiB_2-Cu复合材料热冲击损伤行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洪长青 韩杰才 +1 位作者 张幸红 徐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1,共5页
利用等离子电弧加热器结合数值模拟,考察了燃烧合成制备的TiB2-Cu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热冲击损伤行为;通过热物理性能实验数据,模拟了材料在高温环境中非均匀热传输边界条件作用下瞬态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分布。结果表明:材料中心位置处于... 利用等离子电弧加热器结合数值模拟,考察了燃烧合成制备的TiB2-Cu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热冲击损伤行为;通过热物理性能实验数据,模拟了材料在高温环境中非均匀热传输边界条件作用下瞬态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分布。结果表明:材料中心位置处于压应力,并且沿径向递减;当越过电弧加热区,压应力逐渐转变为拉应力,并且最大拉应力处于试样周边区域;在热冲击条件下的损伤行为是热裂纹产生于试样边缘,然后沿径向中心区域扩展;等离子电弧加热实验也证实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CU复合材料 热冲击 损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双连续TiB_2-Cu基发汗陶瓷复合材料抗烧蚀行为 被引量:3
5
作者 洪长青 韩杰才 +2 位作者 张幸红 孟松鹤 李金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6-549,共4页
用粉末烧结结合自发浸渗法制备高体积TiB2含量(~83%)的双连续TiB2/Cu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EPMA)分析了试验材料烧蚀前后微观组织形貌。用等离子火炬电弧加热器对材料表面瞬时加热来考察复合材料的抗热冲击和抗烧... 用粉末烧结结合自发浸渗法制备高体积TiB2含量(~83%)的双连续TiB2/Cu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EPMA)分析了试验材料烧蚀前后微观组织形貌。用等离子火炬电弧加热器对材料表面瞬时加热来考察复合材料的抗热冲击和抗烧蚀行为。结果表明:材料在电弧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没有出现崩裂现象,材料表面也没有裂纹产生,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冲击性能;微观组织分析表明,金属Cu相在材料烧蚀区-过渡区-基体区存在明显的梯度分布,靠近烧蚀区没有检测到金属相的存在,说明在高温下金属起到了“发汗冷却”作用,烧蚀机理为金属相的发汗冷却、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连续 TIB2-CU复合材料 抗烧蚀 发汗冷却
下载PDF
无氧阈理论中的几个问题(综述) 被引量:7
6
作者 洪长青 邓树勋 《体育学刊》 CAS 1997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无氧阈 乳酸阈强度 通气阈 最大吸氧量 几个问题 乳酸阈值 耐力训练 运动生理学 sports 乳酸浓度
下载PDF
三种训练对大鼠心室毛细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洪长青 刘晓红 邓树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7-80,共4页
以大鼠为研究对象 ,建立持续训练、间歇训练、静力训练实验动物模型 ,并用六周时间研究上述三种训练对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持训组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细胞间质发达 ,分泌结构增多 ,线粒... 以大鼠为研究对象 ,建立持续训练、间歇训练、静力训练实验动物模型 ,并用六周时间研究上述三种训练对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持训组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细胞间质发达 ,分泌结构增多 ,线粒体增多 ,有新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生成。间训组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解体、坏死并伴有血液中内皮素浓度的下降。静训组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不发达 ,但内皮小泡明显增多 ,细胞膜分泌小泡减少 ,并伴有心室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增加。揭示有氧训练可促进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并对毛细血管的增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过高强度的无氧训练对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有一定的损伤 ,并有可能降低内皮素的分泌。静力训练可改变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 ,由此改变心室内分泌激素向血液中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训练 间歇训练 静力训练 内皮细胞 大鼠
下载PDF
二次热压烧结对燃烧合成TiB_2-Cu-Ni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洪长青 张幸红 +2 位作者 韩杰才 赫晓东 曲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7,共4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相对密度为90%左右的TiB2-40Cu-8Ni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别在1200,1250,1300℃温度下对复合材料进行二次热压烧结,详细研究了TiB2-40Cu-8Ni复合材料液-固两相区间的... 采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相对密度为90%左右的TiB2-40Cu-8Ni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别在1200,1250,1300℃温度下对复合材料进行二次热压烧结,详细研究了TiB2-40Cu-8Ni复合材料液-固两相区间的变形行为、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二次热压后,材料的相对密度和弯曲强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1300℃时,材料的相对密度提高了5%,弯曲强度达到608MPa.复合材料中TiB2颗粒的形貌也发生了改变,大部分由原来的等轴状转变为长棒状,同时根据TiB2晶体结构特征,分析了复合材料中TiB2的晶体学上的生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热压烧结 TiB2-Cu-Ni复合材料 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电弧加热器环境下双连续TiB_2-(Cu,Ni)复合材料的发汗冷却行为 被引量:3
9
作者 洪长青 孟松鹤 韩文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692-695,共4页
采用粉末烧结结合浸渗法制备高体积TiB2含量的双连续81.6%TiB2/(Cu,Ni)复合材料,并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物相测定(XRD)对双连续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观测,表明复合材料中陶瓷骨架相和金属相在各自空间均形成三维... 采用粉末烧结结合浸渗法制备高体积TiB2含量的双连续81.6%TiB2/(Cu,Ni)复合材料,并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物相测定(XRD)对双连续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观测,表明复合材料中陶瓷骨架相和金属相在各自空间均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且界面结合牢靠。用交流等离子电弧加热器对试件表面瞬时加热来考核复合材料的抗热冲击和抗烧蚀行为。结果表明,材料在电弧急剧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均没有出现"热裂"现象,烧蚀后材料的微观组织分析表明,金属(Cu,Ni)相在材料烧蚀区-过渡区-基体区存在明显的梯度分布,分析了高温下金属相"发汗冷却"行为和防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连续TiB2/(Cu Ni)复合材料 发汗冷却 热冲击 烧蚀
下载PDF
运动与交感-肾上腺系统(综述) 被引量:7
10
作者 洪长青 谢敏豪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1-144,共4页
运动与交感-肾上腺系统的问题是运动生理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交感-肾上腺系统参与了运动中几乎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是运动性应激(stress)和运动性应急(emergence)反应,特别是运动性应急反应中生理激活、生理资源配置及代谢改变的物质... 运动与交感-肾上腺系统的问题是运动生理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交感-肾上腺系统参与了运动中几乎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是运动性应激(stress)和运动性应急(emergence)反应,特别是运动性应急反应中生理激活、生理资源配置及代谢改变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原因。交感-肾上腺系统对运动应激的反应有直接、快速、敏感和广泛等特点。运动对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激活与运动的强度、时间及运动模式等训练学因素有关,并且与运动者年龄、性别、适应水平等个体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应急反应 儿茶酚胺 生理代谢
下载PDF
三种训练对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洪长青 邓树勋 《浙江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5-58,64,共5页
以大鼠为对象建立持续训练、间歇训练及静力训练 3种实验动物模型 ,研究持续 6周的上述 3种训练对大鼠心脏系数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持续训练组心脏系数增加 (p <0 .0 5 ) ,光镜下心肌组织毛细血管管径增大、密度增加 ,... 以大鼠为对象建立持续训练、间歇训练及静力训练 3种实验动物模型 ,研究持续 6周的上述 3种训练对大鼠心脏系数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持续训练组心脏系数增加 (p <0 .0 5 ) ,光镜下心肌组织毛细血管管径增大、密度增加 ,电镜下心肌细胞线粒体体积增大、融合 ,肌节变长 ;间歇训练组心脏系数增加 (p <0 .0 5 ) ,心肌细胞肌节缩短 ,局部可见肌丝断裂、Z线紊乱 ;静力训练组心脏系数增大但无显著性意义 ,心肌细胞线粒体破裂、空泡化。上述结果提示 :耐力训练对心肌结构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而长期的过高强度的无氧训练可导致心肌超微结构的一定损伤 ,长持续时间的静力性训练对心肌结构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训练 间歇训练 心肌结构 大鼠
下载PDF
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长青 陶江 《四川体育科学》 1999年第2期12-14,共3页
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是指人体在大强度不习惯运动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特有的肌肉酸痛,其表现特点为酸痛的延迟性及其发展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其机制主要有机械损伤、炎症反应等假说。它不同于急性软组织损伤及感染而引起的疼痛。表现为... 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是指人体在大强度不习惯运动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特有的肌肉酸痛,其表现特点为酸痛的延迟性及其发展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其机制主要有机械损伤、炎症反应等假说。它不同于急性软组织损伤及感染而引起的疼痛。表现为酸痛出现的延迟性及发展过程的相对独立性。本文主要对近十年内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性肌肉酸痛 离心运动 机械损伤
下载PDF
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研究进展(十年) 被引量:3
13
作者 洪长青 陶江 《湖北体育科技》 1999年第3期25-28,共4页
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是特指人体在大强度或不习惯性运动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肌肉酸痛,表现为酸痛的延迟性及发展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其机制主要有机械损伤、炎症反应等假说。
关键词 延迟性肌肉酸痛 离心运动 机械损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燃烧合成TiB_2-Cu-Ni金属陶瓷二次热压行为研究
14
作者 洪长青 张幸红 韩杰才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7,共6页
采用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相对密度为 90 %左右的TiB2 4 0Cu 8Ni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为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首先研究了TiB2 4 0Cu金属 -陶瓷高温压缩弹塑性变形行为 ,证明了高陶瓷体积分数下金属陶瓷在高温环境中具有一定的... 采用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相对密度为 90 %左右的TiB2 4 0Cu 8Ni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为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首先研究了TiB2 4 0Cu金属 -陶瓷高温压缩弹塑性变形行为 ,证明了高陶瓷体积分数下金属陶瓷在高温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塑性行为 ;然后分别在 12 0 0℃、12 5 0℃、130 0℃温度下对复合材料进行二次热压 ,详细研究了TiB2 4 0Cu 8Ni复合材料液 -固两相区间的变形行为、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经过二次热压后 ,材料的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 130 0℃时 ,材料的相对密度提高了 5 % ,抗弯强度达到 6 0 8MPa。复合材料中TiB2 颗粒的形貌也发生了改变 ,大部分由原来的等轴状转变为长棒状 ,同时根据TiB2 晶体结构特征 ,分析了复合材料中TiB2 的生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颗粒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变形行为 燃烧合成技术 弹塑性变形 两相 热压 力学性能 抗弯强度 生长机制
下载PDF
浅议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洪长青 曾凡辉 《科技创业月刊》 2007年第9期147-148,共2页
论述了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并从民营企业自身建设现状出发,建议从企业实际出发,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 建设
下载PDF
全面性力量训练中的几个解剖学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长青 李琳 《湖北体育科技》 2000年第2期38-40,共3页
从肌肉的配布,及肌肉的工作等方面讨论了全面性肌肉力量训练中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全面性力量 肌肉配布 肌肉工作 解剖学
下载PDF
运动影响免疫细胞机能的热休克蛋白途径
17
作者 洪长青 《四川体育科学》 2009年第3期26-30,共5页
作为交感—肾上腺皮质/髓质系统等传统应激信号系统以外的信号分子,热休克蛋白在免疫机能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细胞信号传导的角度,综述热休克蛋白在运动应激下免疫机能的反应和适应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运动 免疫细胞 机能 热休克蛋白
下载PDF
碳纳米管-TiB_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幸红 洪长青 +3 位作者 韩杰才 张贺新 孟松鹤 曲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905,共7页
研究了用热压烧结(HP)方法制备TiB2-xwt%CNTs-5wt%Ni(x=0.1、0.3、0.5、1、4)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用XRD研究了其相组成,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硬度... 研究了用热压烧结(HP)方法制备TiB2-xwt%CNTs-5wt%Ni(x=0.1、0.3、0.5、1、4)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用XRD研究了其相组成,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硬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且在碳纳米管含量为0.5wt%左右时,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20.5GPa,弯曲强度为496MPa,断裂韧性达7.25MPa.m1/2;断口形貌分析表明碳纳米管主要分布于TiB2颗粒的晶界处,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主要是碳纳米管的拔出机制和桥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下载PDF
新型轻质热防护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韩杰才 洪长青 +2 位作者 张幸红 程海明 薛华飞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4期315-321,共7页
针对未来深空探测飞行器对轻质复合材料的需求,总结了国内外航天防热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飞行器轻质热防护复合材料和充气式再入减速器热防护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考核和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两类新型轻质热防护复合材料设... 针对未来深空探测飞行器对轻质复合材料的需求,总结了国内外航天防热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飞行器轻质热防护复合材料和充气式再入减速器热防护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考核和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两类新型轻质热防护复合材料设计、纳/微米结构调控和极端环境考核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揭示了服役环境-结构设计-材料制备-性能评价-系统集成的相关性,为我国载人航天复合材料与结构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热防护 复合材料 微结构 极端环境
下载PDF
低密度烧蚀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程海明 洪长青 张幸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共11页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发展,飞船返回舱和星际探测器的大底和侧壁等部位的高热流密度、高焓值和长气动加热时间的热环境对热防护系统及材料的气动外形保持能力、轻量化、防热效率、隔热性能和长时间服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具有烧蚀、...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发展,飞船返回舱和星际探测器的大底和侧壁等部位的高热流密度、高焓值和长气动加热时间的热环境对热防护系统及材料的气动外形保持能力、轻量化、防热效率、隔热性能和长时间服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具有烧蚀、隔热性能优异和结构重量轻等特点的低密度烧蚀材料备受关注.文章系统总结了低密度烧蚀材料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内外蜂窝增强和纤维化多孔基体增强两类低密度烧蚀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实际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蜂窝增强硅橡胶、蜂窝增强酚醛树脂和蜂窝增强有机硅树脂低密度烧蚀材料,以及硅树脂浸渍可重复使用陶瓷基体烧蚀材料和酚醛浸渍碳烧蚀材料为代表的轻质陶瓷烧蚀材料.针对我国发展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近地轨道、载人登月、载人登小行星、载人登火星等任务模式热防护系统的特殊需求,介绍了国内为新一代多用途载人飞船轻量化热防护系统研制所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最后,分析了低密度烧蚀材料的国内外的技术差距并探讨了我国低密度烧蚀材料发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系统 深空探测 低密度烧蚀材料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