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明霞 万文丽 +5 位作者 洪韫 朱晓雯 胡凯 万伟 景红梅 克晓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31-1837,共7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套细胞淋巴瘤(M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诊疗的25例初治MCL患者淋巴结和结外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3表达情况,分析CXCR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重要临床...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套细胞淋巴瘤(M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诊疗的25例初治MCL患者淋巴结和结外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3表达情况,分析CXCR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重要临床特征以及预后因素的关系。结果:25例患者送检肿瘤标本均不同程度表达CXCR3,淋巴结和骨髓中肿瘤细胞CXCR3表达水平高于外周血,且骨髓中表达强度与受累细胞数量呈正相关。CXCR3high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XCR3low组(P<0.05),肿瘤细胞CXCR3表达水平与血乳酸脱氢酶(LDH)水平、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Ki-67指数、MIPI评分以及骨髓累及程度呈显著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形态学无相关性(P>0.05)。疗效评价发现,CXCR3low组患者总反应率显著高于CXCR3high组(P=0.001),治疗有效组MCL细胞上CXCR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的表达水平(P=0.038),无效组CXCR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的表达水平(P=0.002),随访结果显示,CXCR3high组患者3年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均显著短于CXCR3low组(均P<0.05)。结论:CXCR3在MCL中的表达水平与早期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价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趋化因子受体 CXCR3 表达 预后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洪韫 万文丽 +5 位作者 李敏 王化 董菲 景红梅 克晓燕 朱明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2258-2265,共8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侵犯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2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412例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3例,女169例,年龄64(28~92)岁。所有患者均进...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侵犯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2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412例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3例,女169例,年龄64(28~92)岁。所有患者均进行骨髓活检(BMB)及FC检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FC检出骨髓侵犯的患者进行基因分析。评估BMB及FC检出骨髓侵犯的阳性率以及一致性。根据BMB和FC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1)BMB^(+)FC^(+):115例;(2)BMB^(-)FC^(+):50例;(3)BMB^(+)FC^(-):8例(样本量较小,结果未纳入统计分析);(4)BMB^(-)FC^(-):239例。分析不同组别DLBCL骨髓侵犯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有效率、5年生存率以及流式免疫表型特点。结果BMB及FC检测骨髓侵犯的阳性率分别为29.9%(123/412)及40.0%(165/412),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841,P=0.001)。BMB^(+)FC^(+)组结外受累数量多(≥2个)、脾肿大、巨大包块、较高增殖指数(Ki‑67>70%)、国际预后指数(IPI)高危评分(3~5分)、血小板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等临床特征均高于BMB^(-)FC^(+)组和BMB^(-)FC^(-)组(均P<0.05)。BMB^(+)F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3.5%(73/115),低于BMB^(-)FC^(+)组和BMB^(-)FC^(-)组的88.0%(44/50,P=0.048)和90.0%(215/239,P=0.032)。3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3.6±9.7)%、(72.5±8.6)%及(75.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FISH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02例为非特指型(NOS),48例为双打击淋巴瘤(DHL),15例为三打击淋巴瘤(THL)。与NOS亚型相比,DHL、THL亚型肿瘤细胞侧向散射光(SSC)增大的比例更高,CD10表达、CD38强表达及CD56表达阳性率更高,表达胞膜免疫球蛋白限制性轻链比例更低(均P<0.05)。结论FC用于诊断DLBCL骨髓侵犯与BMB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合FISH检测,有助于DHL、THL辅助诊断和危险分层,对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骨髓侵犯 活组织检查 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CD4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明霞 万文丽 +4 位作者 洪韫 朱晓雯 胡凯 景红梅 克晓燕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CD4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6例初发DLBCL患者淋巴结和结外组织中CD43抗原的表达情况,分析CD43表达与患者重要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43表达与患者年龄、临... 目的:探讨CD4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6例初发DLBCL患者淋巴结和结外组织中CD43抗原的表达情况,分析CD43表达与患者重要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43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值、结外受累数目、B症状、巨大包块、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以及疗效等临床特征均无关(均P>0.05),仅与细胞起源有关(P=0.002)。生存分析发现CD43阳性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期显著短于CD43阴性患者(48%∶78%,P=0.01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non-GCB亚型患者中CD43阳性表达者3年总生存时间亦显著短于CD43阴性者(32%∶64%,P=0.008),这种差异在低中危组患者中也存在(54%∶81%,P=0.03),而中高危组患者中未见明显差异(36%∶42%,P=0.215)。结论:CD43表达是DLBCL免疫学亚型相关的预后标志物,而且CD43联合IPI评分更能准确地评估低中危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CD43 流式细胞术 预后
原文传递
CD38表达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明霞 万文丽 +5 位作者 洪韫 李敏 胡凯 王艳芳 克晓燕 景红梅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CD38表达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02例初发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主要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73例、Burkitt淋巴瘤7例和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22例]患者淋巴结或骨髓标本中... 目的:探讨CD38表达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02例初发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主要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73例、Burkitt淋巴瘤7例和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22例]患者淋巴结或骨髓标本中流式免疫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比较CD38在各组患者肿瘤细胞上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其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特点。结果:3组患者肿瘤细胞膜表面CD5、CD19dim、CD20dim和CD45dim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10表达水平以及缺乏免疫蛋白轻链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43);将DLBCL分为MYC-R+和MYC-R-患者,CD38+、CD38++和平均荧光强度在DLBCL MYC-R+、DLBCL MYC-R-、Burkitt淋巴瘤和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4组患者肿瘤细胞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38+在诊断这4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时除DLBCL MYC-R+外特异性可达100%,但敏感性较低;CD38++诊断DLBCL MYC-R+时特异性可达100%,敏感性低至13%,而诊断Burkitt淋巴瘤和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时敏感性则明显升高(分别为86%和79%)。结论:CD38不同表达水平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CD38高表达可以及时准确地早期诊断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8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