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群法师弘法系列文章连载之三 我的判教观
1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3,共5页
我所谈的.并不是传统的判教问题,而是对佛法修学所做的整体思考。事实上,这一想法已酝酿多年,虽未成文.但对我近年弘法重点的调整有极大影响。在今天这个时代,商品空前繁荣。这种繁荣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普遍的盲目消... 我所谈的.并不是传统的判教问题,而是对佛法修学所做的整体思考。事实上,这一想法已酝酿多年,虽未成文.但对我近年弘法重点的调整有极大影响。在今天这个时代,商品空前繁荣。这种繁荣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普遍的盲目消费。同样的盲从.还出现在佛教这个业已国际化的“信仰市场”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尤其是网络世界的普及,一时间,我们有了过去难以想象的学佛便利。足不出户,即可聆听海内外高僧大德的开示:点击鼠标.即可遍览各宗各派乃至三大语系的典籍。于是乎,许多学人都有条件涉猎种种教法.接触各个法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教 网络世界 国际化 全球化 繁荣 便利 佛法 酝酿
原文传递
济群法师弘法系列文章连载之四 戒律与道风建设
2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2-58,共7页
戒律,是多数佛子耳熟能详的一个词.相信也有不少出家人对戒律的重要性表示认同。但另一方面.大家似乎又觉得戒律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只是一些束之高阁的故纸,只是一些让我们心向往之的教典。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原因就在于我们... 戒律,是多数佛子耳熟能详的一个词.相信也有不少出家人对戒律的重要性表示认同。但另一方面.大家似乎又觉得戒律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只是一些束之高阁的故纸,只是一些让我们心向往之的教典。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原因就在于我们对戒律的认识过于肤浅.不清楚戒律在个人修学和僧团管理中担纲的重要作用。所以说,熟悉戒律内容,了解戒律作用,是实践戒律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律 道风建设 连载 文章 法系 法师 现实生活 感觉
原文传递
正念,使浮躁远离 济群法师弘法系列文章连载之七
3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1-54,共4页
一、浮躁的时代,浮躁的心很多人都在说,当今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我们不妨看看自己的心.其中有多少妄想在此起彼伏,又有多少情绪在纠缠不休?在这些没完没... 一、浮躁的时代,浮躁的心很多人都在说,当今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我们不妨看看自己的心.其中有多少妄想在此起彼伏,又有多少情绪在纠缠不休?在这些没完没了的念头中,我们就像波涛上摇曳的孤舟.时而被冲向这里.时而被甩向那边。片刻不得安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躁 心理状态 妄想 情绪
原文传递
农村现行领导方式与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4
作者 济群 宏光 《学术论坛》 CSSCI 1990年第1期50-53,共4页
我国农村十年改革不仅解放了被束缚多年的农村社会生产力,使八亿农民基本上获得了温饱,而且启动并支持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但是,自从1986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在我国一些农村... 我国农村十年改革不仅解放了被束缚多年的农村社会生产力,使八亿农民基本上获得了温饱,而且启动并支持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但是,自从1986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在我国一些农村,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绝大部分滞留于乡镇政府一级而贯彻不到乡村农户。上级的意图很难为广大群众所掌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现行农村领导方式与农村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矛盾。本文试就这些矛盾谈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管理体制 中国
下载PDF
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
5
作者 济群 《佛学研究》 2006年第1期39-44,共6页
在佛教传人中国两千多年的今天,如何使之发扬光大,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对教义的解读发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佛教自身的健康发展。就教界目前现状来看,固然取得了许多喜人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在佛教传人中国两千多年的今天,如何使之发扬光大,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对教义的解读发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佛教自身的健康发展。就教界目前现状来看,固然取得了许多喜人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大众修学无序,二是僧团管理混乱,三是弘法布教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传佛教 构建和谐社会 精神资源 主要表现 管理混乱 教义
下载PDF
人生五大问题
6
作者 济群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关键词 人生 幸福 物质需求 快乐
下载PDF
佛教的环保思想
7
作者 济群 《佛教文化》 2002年第Z1期27-34,共8页
在开始本文的写作之前,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在这里,我不想再重复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报道和数据,相信这对于每一位真正关心环境问题的人都不是新鲜的话题。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就环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展开论述,相信在这一点上,应该也不... 在开始本文的写作之前,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在这里,我不想再重复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报道和数据,相信这对于每一位真正关心环境问题的人都不是新鲜的话题。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就环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展开论述,相信在这一点上,应该也不会有人公开地表示反对。但问题是,为什么环境恶化始终得不到有效的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大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 欲望 地球 发展规律 生存环境 生态环境 与自然息息相关 为人生
下载PDF
戒律中对病与死的规定
8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5-8,47,共5页
诸行无常,有生必死。这是佛法的基本观点。一切有为法都要经过生、住、异、灭的过程,人生也不免生、老、病、死。出世求解脱的出家僧众,远离家庭、眷属,一旦老、病、死诸苦逼迫,除非是已得生死自在的圣贤僧,若没有人照顾服侍、说法劝慰... 诸行无常,有生必死。这是佛法的基本观点。一切有为法都要经过生、住、异、灭的过程,人生也不免生、老、病、死。出世求解脱的出家僧众,远离家庭、眷属,一旦老、病、死诸苦逼迫,除非是已得生死自在的圣贤僧,若没有人照顾服侍、说法劝慰,少有不烦恼重重、颇倒散乱者。佛在世时,为僧团制定了种种制度,对如何照顾老病比丘,如何为病人说法,如何送亡安葬,都有详明的规定,并且佛陀身体力行,为僧团作出了表率。现今寺届中由于律制不健全,一些老病比丘,得不到适当的照顾,生活、治疗种种不便,令人感慨。济群法师《戒律中对病与死的规定》一文,介绍了佛制看病送终的规定,主张发扬佛陀无我与大悲的精神,建设如法如律的六和僧团,充分发挥戒律的作用,使僧众的生活得到保障,从而有利于正法久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团 诸行无常 济群法师 有为法 四分律 五分律 僧伽蓝 善见律 念佛三昧 往生净土
原文传递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9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21-26,45,共7页
济群法师的《唯识学上的唯识义》,辨明唯识学上的唯心义与通常所说唯心主义的差异,并从经教、理论、实践、譬喻、辩难等多方面诠显唯识义理.唯识学精深细密,向称难治,希望读者读后能有所收益.
关键词 唯识学 唯识义 唯识论 济群法师 瑜伽师 无分别智 阿毗达磨大乘经 解深密经 八识 执受
原文传递
学习戒律的意义
10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8,48,共6页
树立佛教的庄严形象,使正法久住世间,这是我们每个佛子共同的职责,而学习戒律,严净毗尼,不但能防非止恶、规范行为,净化身心,而且是中国佛教之所以在历史上能屹立于世界佛教之林的第一优势!本期济群法师《学习戒律的意义》一文,从戒律... 树立佛教的庄严形象,使正法久住世间,这是我们每个佛子共同的职责,而学习戒律,严净毗尼,不但能防非止恶、规范行为,净化身心,而且是中国佛教之所以在历史上能屹立于世界佛教之林的第一优势!本期济群法师《学习戒律的意义》一文,从戒律的名称和含义,受戒必须持戒,戒律是僧伽制度的是非标准,学戒后才能成办僧伽事条,戒能成就各种功德,持戒能令正法久住,以及违反戒律的过失等六个方面,反复论述学戒、持戒的重要意义。文中还列举当前佛教界诸多不如法的现象和弊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戒德衰颓,正法焉能久住?净戒不修,僧伽的庄严形象复何存在!中国佛协为力挽颓风,对目前某些寺院滥收徒众、滥传戒法的现象曾再三提出整饬意见。本刊作为教界喉舌,为方便教友学戒、持戒有所遵循,曾连载《戒学讲座》十三讲,并作为“法音文库”之一印单行本发行,颇受广大教友的欢迎。近几年来,滥传戒法的现象有所减少,说戒、诵戒之风,结夏安居之制亦在许多寺院开始恢复,但如何持之以恒、蔚为风气,则在于教界的共同努力!有些尼众寺院与尼众佛学院,在戒学道风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五台山普寿寺是一座尼众道场。她们生活清苦,居住简陋,夜卧广单。去年夏季有来自22省、市的青年比丘尼(年龄最大的36岁)146人共同安居学律。据介绍,安居结束,有80余人留寺研究戒律。她们每天坚持学戒、持戒,遵循通愿法师“以戒为师,华严为宗,净土为归,研律为主”的遗志,暇时念佛、诵经。这种真参实学精神,令人十分钦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戒 僧伽 戒法 净戒 济群法师 普寿寺 华严 波逸提 中国佛教 僧团
原文传递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上) 被引量:3
11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17,共8页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上)济群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金刚经》与禅宗成佛是智慧的成就日常生活中的修行《金刚经》解决什么四相与人生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如何得见如来《金刚经》的信仰如何奉持般若法门如何理解如来实无说法从无所得中...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上)济群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金刚经》与禅宗成佛是智慧的成就日常生活中的修行《金刚经》解决什么四相与人生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如何得见如来《金刚经》的信仰如何奉持般若法门如何理解如来实无说法从无所得中求证佛法般若正观无住生心《金刚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经》 般若思想 现代意义 《坛经》 日常生活 生命体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 平常心是道 菩萨
原文传递
一个根本 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济群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汉传佛教 佛教传入 精神资源 管理混乱 教义 布教
原文传递
佛教的师资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3-20,共8页
关键词 四分律 僧团 沙弥戒 见月律师 毗尼母经 具足戒 道宣律师 僧伽蓝 行事钞 戒相
原文传递
《唯识二十论》的唯识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7-20,共4页
唯识学在印度发展过程中,由弥勒而无著,到世亲正式完成了唯识的理论体系。世亲关于唯识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能代表他思想的主要有两部:一者《唯识三十论》,一者《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提出三能变观点,从正面成立唯识;《唯识二十... 唯识学在印度发展过程中,由弥勒而无著,到世亲正式完成了唯识的理论体系。世亲关于唯识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能代表他思想的主要有两部:一者《唯识三十论》,一者《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提出三能变观点,从正面成立唯识;《唯识二十论》则针对外人的疑问,释难以成立唯识。这两部论一正一反,从不同角度建立诸法唯识,世亲的唯识思想体系全在其中了。《唯识二十论》在汉地有三个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二十论 三能变 世亲 唯识学 所缘缘 无著 极微 增上缘 大乘唯识论 现量
原文传递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2013年12月讲于北京师范大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13,共10页
非常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和大家交流“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这一话题.我觉得很有意义。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心”.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也包括心灵的... 非常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和大家交流“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这一话题.我觉得很有意义。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心”.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也包括心灵的净化、改善和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行就是修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 佛学 修身养性 心性之学 北师大 “心”
原文传递
我理想中的僧教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共7页
佛教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中国佛教的未来,是百年大计。赵朴初会长1992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在佛... 佛教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中国佛教的未来,是百年大计。赵朴初会长1992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在佛教界引起了广泛共鸣。在跨入新世纪之际,如何办好佛教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佛教人才,已成为当前佛教界一致关注的话题。为此本期刊发济群法师、净因法师的文章,反映了佛教界中青年法师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希望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并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教育 佛法 正见 佛陀 佛教界 佛教 释教 佛学院
原文传递
弘一大师对律学的贡献
17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3-21,共9页
近代南山律中兴之祖弘一大师一生持律严谨,对律学的弘扬贡献巨大,笔者曾发心学过戒律,读过一些大师的著作,从中获益匪浅。为了让教界同仁和更多的信众了解大师在律学行持方面的事迹与律典探究上的贡献,特撰此文,以申景仰之情。
关键词 弘一大师 菩萨戒 四分律 律学 戒相 沙弥戒 行事钞 戒法 藕益 元晓
原文传递
僧伽的粪扫衣
18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9-19,共1页
在授比正戒的仪轨中,继说四堕法之后,便是授四依法。四依就是:依粪扫衣、依乞食、依树下坐、依腐烂药。四依是佛陀成道后,最初为弟子们制定的生活规范,在律中称为本制;又由于佛陀成道初期的弟子们,多为上根利智,所以,通常又说为对上根... 在授比正戒的仪轨中,继说四堕法之后,便是授四依法。四依就是:依粪扫衣、依乞食、依树下坐、依腐烂药。四依是佛陀成道后,最初为弟子们制定的生活规范,在律中称为本制;又由于佛陀成道初期的弟子们,多为上根利智,所以,通常又说为对上根利智人制的。汉地由于国情与印度不同,又值末法之秋,上根利智者少,自古能躬行四依法者寥寥无几,现在更难以见到了,以至许多人对四依法的含义都很生疏,本文只想提出四枚之一——依粪扫衣,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扫衣 上根利智 僧伽 仪轨 四分律行事钞 生活规范 十住毗婆沙论 十诵律 末法 下坐
原文传递
受戒、舍戒及其它
19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20-23,共4页
当前僧人队伍的状况,大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之慨。之所以造成这样,不如法的传戒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自是一方面教育既有的僧尼,提高他们的素质;一方面慎重的接引未来的新生僧尼。受戒是确定僧尼资格的手续,所以需要... 当前僧人队伍的状况,大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之慨。之所以造成这样,不如法的传戒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自是一方面教育既有的僧尼,提高他们的素质;一方面慎重的接引未来的新生僧尼。受戒是确定僧尼资格的手续,所以需要认真对待,如法举行。这里把受戒的要领,并有关具戒者的事情:分受戒、舍戒、戒牒、烧香疤四项,供给诸大德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戒 具足戒 四分律 戒体 僧团 大佛顶首楞严经 僧伽 见月律师 菩萨戒 诸根
原文传递
僧伽的自新大会—布萨
20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22-25,共4页
佛制僧团,半月半月必须说戒。说戒又叫布萨,印度的一般宗教,都有在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举行布萨集会的习惯,适应这一般的宗教活动,佛教也成立了布萨制度。梵语布萨,汉译净住、或清净,本为净化自心的意思。布萨法会的举行:一方面... 佛制僧团,半月半月必须说戒。说戒又叫布萨,印度的一般宗教,都有在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举行布萨集会的习惯,适应这一般的宗教活动,佛教也成立了布萨制度。梵语布萨,汉译净住、或清净,本为净化自心的意思。布萨法会的举行:一方面为信众们说法,受持八关斋戒,使他(她)们住于清净戒行,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一方面比丘读诵戒本,按篇提示、检阅,通过自我检讨、发露忏悔,从而收到僧众自新、僧团纯洁、正法久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萨 僧伽 僧团 戒行 波罗提木叉 受持 大众部 戒本 四分律 八关斋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