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rf2调控网络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及中医药干预研究
1
作者 刘沛 蒋宜伟 +4 位作者 周玉英 张夏阳 海云翔 旷武龙 江朔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5,256,共7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危害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机体氧化应激导致的炎症水平升高以及进一步诱导的铁死亡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危险因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作为主要调节氧化应激的关键因子...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危害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机体氧化应激导致的炎症水平升高以及进一步诱导的铁死亡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危险因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作为主要调节氧化应激的关键因子,能够通过调节炎症、自噬以及铁死亡等多方面而构成一个调控网络,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能够通过Nrf2调控网络发挥抗氧化、抗炎等多种作用,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效果明显。本文通过总结Nrf2调控网络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以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成果,为今后中医药精准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2 氧化应激 炎症 自噬 铁死亡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
下载PDF
铁死亡在骨代谢中的调控机制
2
作者 文皓楠 王凯 +3 位作者 海云翔 董万涛 宋志靖 宋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5-629,共5页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以细胞内铁过载和脂质过氧化物过度积累为特征,与多种骨科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是以骨密度降低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代谢性骨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铁死亡对骨代谢着重要的影响,而...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以细胞内铁过载和脂质过氧化物过度积累为特征,与多种骨科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是以骨密度降低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代谢性骨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铁死亡对骨代谢着重要的影响,而通过对铁死亡的调节以维持骨稳态,在骨质疏松的防治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阐述了铁死亡的发生机制和调节途径,梳理了铁死亡对骨代谢的调控机制,并总结了铁死亡在骨质疏松症发病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拓宽骨代谢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铁死亡 铁过载 病理机制 骨代谢 程序性死亡
下载PDF
细胞程序性死亡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海云翔 巩彦龙 +3 位作者 宋敏 董万涛 蒋宜伟 王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4,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多种病理因素导致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近来年,因高发病率、致残率及尚未明确的发病机制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过去普遍认为细胞凋亡是唯一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细胞坏死不受调控。随着现代...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多种病理因素导致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近来年,因高发病率、致残率及尚未明确的发病机制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过去普遍认为细胞凋亡是唯一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细胞坏死不受调控。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细胞坏死亦可被某些基因和蛋白通路调控。凋亡、坏死性凋亡、铁死亡和焦亡等均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其是生物发育和病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PCD可影响骨代谢微环境及骨代谢平衡,在OP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就上述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与OP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OP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细胞凋亡 坏死性凋亡 铁死亡 细胞焦亡
下载PDF
大补心汤对阿霉素致大鼠心肌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杨秀娟 田一虹 +4 位作者 李硕 杨志军 杨晓轶 海云翔 李应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8-270,共3页
目的研究敦煌大补心汤对大鼠心肌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补心汤组(14.4 g/kg),采用阿霉素建立心肌损伤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观察大鼠生理状况,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 目的研究敦煌大补心汤对大鼠心肌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补心汤组(14.4 g/kg),采用阿霉素建立心肌损伤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观察大鼠生理状况,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6、TNF-α、IL-10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补心汤组大鼠体质量、心率升高(P<0.05);血清心肌酶(AST、CK、LDH)活性和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敦煌大补心汤通过调控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大鼠心肌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大补心汤 阿霉素 心肌损伤 炎症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基于“肠-骨”轴理论探讨中医从脾论治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3
5
作者 常茹梦 董万涛 +5 位作者 宋敏 海云翔 巩彦龙 王剑虹 赵张凯 张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4-19,共6页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群健康。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脾论治”为历代医家主张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发现胃肠道系统通过“肠-骨”轴对骨质量具有调...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群健康。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脾论治”为历代医家主张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发现胃肠道系统通过“肠-骨”轴对骨质量具有调节的潜力,赋予“从脾论治”骨质疏松症新的科学内涵。本文从中医“脾”的生理功能出发,结合近年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研究成果,基于“肠-骨”轴理论对中医“从脾论治”骨质疏松症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肠-骨”轴 中医 肠道微生物群
下载PDF
固本增骨方调控NLRP3/caspase-1/GSDMD成骨细胞焦亡通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俞中超 蒋宜伟 +5 位作者 周玉英 魏博 海云翔 巩彦龙 罗春晖 刘沛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3期181-184,共4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原发性OP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因此防治OP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传统医学认为,OP发生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主,先天肾与后天脾共司骨骼与肌肉作为人体运动的基础,“骨肉不...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原发性OP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因此防治OP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传统医学认为,OP发生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主,先天肾与后天脾共司骨骼与肌肉作为人体运动的基础,“骨肉不相亲”、“骨枯髓空”的病理状态下降造成成骨细胞代谢异常,导致OP的发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OP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由增龄性氧化应激、雌激素减少引起免疫系统低度活化、产生大量炎性介质引起,这些因素可以激活NLRP3/caspase-1/GSDMD成骨细胞焦亡通路,通过干预该途径影响骨代谢防治OP。研究证实,固本增骨方能改善雌激素低下状态;降低大鼠骨髓中IL-1β的表达;调节OP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通过培补脾肾、益气活血,多系统、多靶点防治OP。基于以上研究,固本增骨方能调控NLRP3/caspase-1/GSDMD成骨细胞焦亡通路,抑制成骨细胞焦亡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达到防治O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焦亡 固本增骨方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通过MAPK/ERK1/2信号通路探讨固本增骨方对MC3T3-E1成骨分化的影响
7
作者 宋敏 李凯 +4 位作者 王凯 范凯 海云翔 李金益 刘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92-1597,共6页
目的探讨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与MAPK/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制备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干预MC3T3-E1细胞,CCK-8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情况。ALP试剂盒、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成骨矿化能力。根据CCK-8检测... 目的探讨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与MAPK/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制备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干预MC3T3-E1细胞,CCK-8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情况。ALP试剂盒、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成骨矿化能力。根据CCK-8检测、ALP活性检测与茜素红染色结果筛选最佳含药血清浓度及干预时间;将MC3T3-E1细胞分A、B、C、D 4组,分别加入空白血清、20%含药血清、空白血清+PD0325901、20%含药血清+PD0325901,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ERK1/2、Runx2、BMP-2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ERK1/2、P-ERK1/2、Runx2、B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15%、20%、25%含药血清组均能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提高ALP活性,其中20%含药血清干预48 h效果最为显著(P<0.05);茜素红染色后镜下观察在浓度为20%时染色区域钙结节数量最为密集;与A组相比,B组ERK1/2、Runx2、BMP-2 mRNA及ERK1/2、P-ERK1/2、Runx2、BMP-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加入阻断剂PD0325901后,C组与D组上述指标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D组相比,C组ERK1/2、Runx2、BMP-2 mRNA及ERK1/2、P-ERK1/2、Runx2、BMP-2蛋白的表达水平更低(P<0.05)。结论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能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及矿化,并上调成骨相关因子Runx2、BMP-2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MAPK/ERK1/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固本增骨方 成骨分化 MAPK/ERK1/2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大健康背景下慢性筋骨病中医药防治模式构建与应用探析
8
作者 宋敏 海云翔 王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86-1190,共5页
慢性筋骨病病程长且病因复杂,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我国慢性筋骨病的发生逐渐趋于年轻化。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具有手段多样、疗效确切、技术操作性强、患者依存性高等特点,在慢性筋骨病健康管理、医养结合方面有着独... 慢性筋骨病病程长且病因复杂,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我国慢性筋骨病的发生逐渐趋于年轻化。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具有手段多样、疗效确切、技术操作性强、患者依存性高等特点,在慢性筋骨病健康管理、医养结合方面有着独特优势,符合大健康这一“时代命题”。本文从大健康理念出发,重点探讨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意义、特点及优势,并就防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进行探析,为慢性筋骨病在大健康问题中的应对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慢性筋骨病 中医药 应用探析
下载PDF
基于体外抗氧化法优化红芪总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秀娟 吉秀家 +3 位作者 李越峰 杨志军 李硕 海云翔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优化红芪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总黄酮的得率及其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O2-清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溶剂浓度、料液比、回流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红芪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经DesignExpert8.0.5... 目的优化红芪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总黄酮的得率及其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O2-清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溶剂浓度、料液比、回流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红芪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经DesignExpert8.0.5b软件处理,由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结果得出红芪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60%,回流料液比为1∶12,回流提取时间为1h。在此条件下红芪药材总黄酮浸膏得率为41.33%,DPPH清除率为54.60%,O2-清除率为48.53%,抗氧化能力最佳。结论使用该法能合理优化红芪总黄酮提取工艺,且红芪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总黄酮 提取工艺 体外抗氧化
下载PDF
基于“脾主肉,肾主骨”理论探讨OPG/RANK/RANKL信号通路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宋敏 王凯 +2 位作者 文皓楠 巩彦龙 海云翔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4,共4页
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讲,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肌肉、充四肢,为后天之源,先后天互资互生,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开始老化、衰退,脾肾日渐虚损,骨枯肉削,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关键。随着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 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讲,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肌肉、充四肢,为后天之源,先后天互资互生,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开始老化、衰退,脾肾日渐虚损,骨枯肉削,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关键。随着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骨保护蛋白(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信号转导系统在骨代谢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尤其在骨骼和肌肉的微观调控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骨骼和肌肉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脾主肉,肾主骨"理论,结合OPG/RANK/RANKL信号通路在运动系统中转导作用,就脾肾亏虚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关系展开探讨,从分子学水平为从脾肾论治该病提供依据,以期更好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OPG/RANK/RANKL信号通路 脾肾两虚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痛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海云翔 宋敏 +3 位作者 田杰祥 董万涛 王凯 文皓楠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第3期68-71,共4页
近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人们膳食结构发生了改变,高嘌呤、高蛋白质、高脂肪的过多摄入使痛风患病率逐年攀升。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较小的不良反应等优势,但中药成分及作用机制复杂。网络药理学的兴起为阐明... 近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人们膳食结构发生了改变,高嘌呤、高蛋白质、高脂肪的过多摄入使痛风患病率逐年攀升。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较小的不良反应等优势,但中药成分及作用机制复杂。网络药理学的兴起为阐明传统中医药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现通过综述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治疗痛风中的应用,为后期中医药在痛风中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 应用进展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肉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海云翔 宋敏 +1 位作者 杨秀娟 田杰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肉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关键靶点。方法:从药物和疾病两个角度出发,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收集肉桂化学成分,根据阈值筛选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构建"肉桂活性成分-靶点"...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肉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关键靶点。方法:从药物和疾病两个角度出发,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收集肉桂化学成分,根据阈值筛选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构建"肉桂活性成分-靶点"网络。GenCards、OMIM数据库检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基因,建立"疾病-靶点"网络,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相互映射,并对映射所得到的关键靶点进行DAVID分析,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获得肉桂主要化学成分105个,筛选去重汇总后得到15个有效活性成分及药物靶蛋白74个;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基因309个,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获得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1等8个共有靶点。GO富集分析确定了13个条目,主要包括细胞外区域、细胞外间隙等细胞成分,蛋白同源二聚化活动、蛋白结合等分子功能,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细胞对三磷酸腺苷的反应、细胞迁移正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了4条相关信号通路,主要有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脂肪细胞脂解调节信号通路等,涉及炎症、代谢、免疫等。结论:肉桂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该研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所涉及的关键靶点、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为进一步开展肉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网络药理学 肉桂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秀娟 杨晓轶 +2 位作者 李玉霞 李灿 海云翔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73-76,共4页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主要从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现状及小儿腹泻的发病机理、治法方药、配伍、选穴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特点及优势,...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主要从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现状及小儿腹泻的发病机理、治法方药、配伍、选穴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特点及优势,总结其临床应用成果,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 小儿腹泻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敦煌医家李应存教授治疗腰痛用药规律及核心复方解析
14
作者 杨秀娟 海云翔 +2 位作者 杨晓轶 吴新凤 李应存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8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敦煌医家李应存教授治疗腰痛的用药规律,筛选核心方,揭示核心方治疗腰痛的分子机制。方法:整理李应存教授治疗腰痛的临床用方,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为手段,挖掘用药规律并筛选核心方,预测其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基因本... 目的:研究敦煌医家李应存教授治疗腰痛的用药规律,筛选核心方,揭示核心方治疗腰痛的分子机制。方法:整理李应存教授治疗腰痛的临床用方,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为手段,挖掘用药规律并筛选核心方,预测其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核心方治疗腰痛的分子机制。结果:本次共挖掘100余条腰痛处方,统计出核心药物“熟地黄-黄芪-当归-牛膝-甘草”,通过君、臣、佐、使配伍方法确定核心方为“固腰方”。采用网络药理学收集“固腰方”110种化学成分、192个活性成分靶点,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筛选出固腰方治疗腰痛的核心靶点,KEGG通路分析主要与肿瘤坏死因子、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Wnt、酪氨酸激酶受体等经典信号通路相关。结论:李应存教授治疗腰痛以扶正祛邪、寓功于补为治则,核心复方的挖掘为中医药治疗腰痛的用药经验总结、新处方挖掘及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网络药理学结果提示“固腰方”治疗腰痛主要涉及炎性因子的调节和释放、免疫微环境、促进细胞凋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腰痛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老年骨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海云翔 宋敏 +1 位作者 蒋宜伟 董万涛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5-80,共6页
人口老龄化使骨性疾病发生率逐年升高。中药单药及复方防治老年骨性疾病具有整体调节、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等优势,因作用于不同的器官及组织,从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上发挥药物治疗作用,故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网络药理学作为一门新... 人口老龄化使骨性疾病发生率逐年升高。中药单药及复方防治老年骨性疾病具有整体调节、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等优势,因作用于不同的器官及组织,从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上发挥药物治疗作用,故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网络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可预测中药活性成分及疾病靶点,富集相关通路,系统评价中药治病的作用机制。本文主要综述网络药理学在骨质疏松症(OP)、骨性关节炎(OA)及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等疾病中的应用概况,为中医药防治老年骨性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 老年骨性疾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从OPG/RANK/RANKL信号转导系统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凯 宋敏 +2 位作者 文皓楠 海云翔 巩彦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0-914,共5页
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科临床常见的慢性、增龄性疾患,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已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后期并发脊柱、四肢及骨盆等重要部位的疏松性骨折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在我国,老年性骨质疏... 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科临床常见的慢性、增龄性疾患,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已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后期并发脊柱、四肢及骨盆等重要部位的疏松性骨折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在我国,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防治方面的医疗投入逐年增长,使得社会经济负担越发繁重。近年来随着研究技术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骨分子生物学领域有了不少突破,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OPG/RANK/RANKL信号转导系统也在骨代谢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笔者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特点,围绕OPG/RANK/RANKL信号通路在该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以期拓宽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信号通路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活血定眩胶囊含药血清对氧糖剥夺诱导的bEnd.3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凯 宋敏 +3 位作者 宋志靖 李金益 范凯 海云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0-426,共7页
目的:探讨活血定眩胶囊(HXDX)对氧糖剥夺(OGD)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bEnd.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OGD组、OGD+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组及OGD+HXDX组,control组细胞正常培养,其他组... 目的:探讨活血定眩胶囊(HXDX)对氧糖剥夺(OGD)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bEnd.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OGD组、OGD+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组及OGD+HXDX组,control组细胞正常培养,其他组建立OGD模型,OGD+Fer-1组和OGD+HXDX组分别加入1μmol/L Fer-1和10%HXDX含药血清后OGD处理6 h。FerroOrange探针测定细胞内Fe^(2+)水平,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ROS)含量,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铁蛋白重链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环加氧酶2(COX2)和NADPH氧化酶1(NOX1)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OGD组bEnd.3细胞内Fe^(2+)荧光强度与ROS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降低,GSH表达下降,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FTH1和GPX4表达降低,ACSL4、COX2和NOX1表达升高(P<0.05),Nrf2无显著差异。HXDX含药血清处理后,Fe^(2+)水平和ROS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Nrf2、FTH1与GPX4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COX2和NOX1蛋白表达降低(P<0.05),ACSL4无显著差异。结论:活血定眩胶囊可抑制体外OGD诱导的bEnd.3细胞铁死亡,其机制与降低细胞内Fe^(2+)和ROS含量、减轻脂质过氧化及调控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活血定眩胶囊 bEnd.3细胞 氧糖剥夺 铁死亡
下载PDF
精神类药物与骨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文皓楠 宋敏 +2 位作者 王凯 巩彦龙 海云翔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16-720,共5页
大多精神类疾病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其具体的机制尚未阐明,而多数患者一旦确诊为精神疾病,需长期服用、甚至终身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对骨代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就精神类药物与骨代谢... 大多精神类疾病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其具体的机制尚未阐明,而多数患者一旦确诊为精神疾病,需长期服用、甚至终身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对骨代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就精神类药物与骨代谢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在抗精神疾病治疗中积极配合改善骨质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精神类药物 骨代谢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淫羊藿-熟地黄”配伍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冯宜蒀 来积芳 +4 位作者 董万涛 海云翔 王凯 张小云 滕彦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5-881,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淫羊藿-熟地黄”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分子机制。方法BATMAN-TCM数据库收集“淫羊藿-熟地”药对化学成分及对应靶点;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OP靶蛋白;Venny 2.1.0在线工具找出映射,绘...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淫羊藿-熟地黄”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分子机制。方法BATMAN-TCM数据库收集“淫羊藿-熟地”药对化学成分及对应靶点;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OP靶蛋白;Venny 2.1.0在线工具找出映射,绘制韦恩图;STRING 11.0数据库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clusterProfiler R包对所得共有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3.7.2软件构建相关数据分析网络。结果获得“淫羊藿-熟地黄”药对中13个主要化学成分和134个蛋白靶点,OP相关基因3231个,映射后获得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57个,PPI分析显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TGS2)、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SR1)等可能是“淫羊藿-熟地黄”药对治疗OP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包含血液循环、细胞钙离子稳态、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等生物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类固醇激素的合成、cAMP信号通路等11条相关信号通路。结论“淫羊藿-熟地黄”配伍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治疗O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骨质疏松 淫羊藿 熟地黄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铁死亡在骨稳态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魏博 李娟 +5 位作者 蒋宜伟 周玉英 罗春晖 俞中超 刘沛 海云翔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7,共9页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骨微结构退变和骨量丢失为显著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与致残率,有效防治骨质疏松是医疗界的一大难点。OP发生的本质是多种病理因素导致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协调维持的人体骨稳态失衡。铁死亡...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骨微结构退变和骨量丢失为显著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与致残率,有效防治骨质疏松是医疗界的一大难点。OP发生的本质是多种病理因素导致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协调维持的人体骨稳态失衡。铁死亡是一种非凋亡性细胞死亡途径,其根本原因是铁离子蓄积与脂质过氧化导致的细胞损伤。研究表明,铁死亡参与并影响了OP的发生发展,其通过介导骨稳态失衡从而引发骨质疏松。铁死亡作为一种可调节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干预铁死亡可以调节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损伤程度及死亡进程,有利于维持骨稳态平衡,减缓OP的发展进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风险,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但目前铁死亡在骨质疏松中的研究很少。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且极具应用价值的医学瑰宝,在我国应用广泛且历史久远,在治疗OP方面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小,治疗成本较低,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以中医药干预铁死亡调节骨稳态作为突破口可能是今后防治OP的新方向。该文整理了铁死亡相关的调控机制,探讨铁死亡在骨稳态中的作用,总结中医药复方及单体活性成分通过铁死亡途径对OP进行调控的现状与进展,为未来中医药参与防治OP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铁蓄积 脂质过氧化物 骨稳态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