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麦咖啡色水貂与明华黑色水貂杂交效果分析
1
作者 涂剑锋 刘琳玲 +3 位作者 荣敏 赵家平 赵明明 邢秀梅 《特产研究》 2023年第5期38-41,共4页
本研究以丹麦咖啡色水貂和明华黑色水貂为研究对象,通过杂交测定后代生产性能和分析杂交优势率评定杂交效果,以期更好地利用优质水貂遗传资源。结果表明,杂交群针、绒毛长度与自繁组合呈现显著性的差异,杂交群之间差异不明显;杂交群体... 本研究以丹麦咖啡色水貂和明华黑色水貂为研究对象,通过杂交测定后代生产性能和分析杂交优势率评定杂交效果,以期更好地利用优质水貂遗传资源。结果表明,杂交群针、绒毛长度与自繁组合呈现显著性的差异,杂交群之间差异不明显;杂交群体重和体长与自繁群差异不显著;杂交群群平均成活数明显提高。杂种优势率分析表明,以丹麦咖啡色水貂为父本和明华黑色水貂为母本的杂交后代综合性能较好,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杂交 生产性能 杂交优势率
下载PDF
桑叶提取物对绿头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吴琼 林明昕 +4 位作者 涂剑锋 吴忠亮 林睿愉 李宗繁 邢秀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786-779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对绿头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30日龄、体重相近的绿头鸭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对绿头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30日龄、体重相近的绿头鸭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400 mg/kg桑叶提取物。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400 mg/kg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00、400 mg/kg组胸肌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00、400 mg/kg组肌肉亮度和红度值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肌肉黄度值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4)400 mg/kg组肌肉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组血清胆固醇、葡萄糖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6)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绿头鸭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可提高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提高抗氧化能力。本研究推荐绿头鸭饲粮中桑叶提取物适宜添加水平为4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提取物 绿头鸭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指标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的鹿亚科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涂剑锋 邢秀梅 +2 位作者 刘琳玲 鲁晓萍 杨福合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6,共5页
测定13种鹿亚科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12种鹿亚科动物同源序列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鹿亚科物种的分类和系统进化。结果显示,25种鹿亚科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全长为914~1 072bp,个体间序列差异为0.1%~12.2%,... 测定13种鹿亚科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12种鹿亚科动物同源序列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鹿亚科物种的分类和系统进化。结果显示,25种鹿亚科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全长为914~1 072bp,个体间序列差异为0.1%~12.2%,4个属间差异为8.0%~12.2%。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马鹿分为2个不同类群,麋鹿属的麋鹿、斑鹿属的豚鹿以及黇鹿属的黇鹿与鹿属的分化处于属间差异,支持将其并入鹿属的观点,坡鹿为鹿属中最原始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亚科 线粒体DNA 控制区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我国马鹿5个亚种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5
4
作者 涂剑锋 徐佳萍 +2 位作者 王洪亮 李一清 邢秀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79-83,共5页
为了解马鹿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化水平,测定了马鹿5个亚种11个地理群共计146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序列分析检测到167个变异位点,确定了54种单倍型;各个亚种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 600~0. 959)及中等程度的核苷酸多样性(π:0.... 为了解马鹿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化水平,测定了马鹿5个亚种11个地理群共计146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序列分析检测到167个变异位点,确定了54种单倍型;各个亚种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 600~0. 959)及中等程度的核苷酸多样性(π:0. 006 3~0. 012 6)。中性检验仅发现甘肃马鹿显著性偏离中性突变,亚种间遗传分化指数FST> 0. 5、基因流Nm<0. 5,表明马鹿亚种间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只存在少量基因交流。基于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单倍型系统进化树和单倍型中介网络图显示塔里木马鹿有别于其他马鹿,它们分别来源于共同祖先的2个不同进化枝,阿尔泰马鹿、甘肃马鹿、阿拉善马鹿、天山马鹿又可细分为3个进化枝系,但它们是相互交叉聚类的。为我国马鹿的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线粒体控制区 单倍型 遗传分化 基因流
下载PDF
北京鸭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涂剑锋 黄银花 +1 位作者 刘三凤 李宁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3,共6页
线粒体DNA作为遗传标记,已在家鸡(Gallus gallus)和家鹅(Anser anser)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对家鸭(Anas platyrhychos domesticus)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参照近源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15对引物,通过PCR扩增、测序、拼接,获得北... 线粒体DNA作为遗传标记,已在家鸡(Gallus gallus)和家鹅(Anser anser)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对家鸭(Anas platyrhychos domesticus)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参照近源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15对引物,通过PCR扩增、测序、拼接,获得北京鸭(A.platyrhycho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初步分析其特点和各基因的定位。结果显示,北京鸭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604 bp,碱基组成为29.19%A、22.20%T、15.80%G、32.81%C,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基因组成及排列顺序与其他鸟类相似。基于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用N-J法构建了7种雁形目鸟类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北京鸭与绿头鸭(A.platyrhychos)系统进化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鸭 线粒体基因组 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绿头鸭线粒体ND2基因全序列测定及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涂剑锋 司方方 +1 位作者 邢秀梅 杨福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393-9395,共3页
[目的]分析绿头鸭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得4只绿头鸭线粒体ND2基因全序列,结合Gen-Bank中已公布河鸭属野鸭ND2基因全序列,基于N-J法和MP法构建河鸭属野鸭系统进化树。[结果]4只绿头鸭ND2基因序列完全一致,... [目的]分析绿头鸭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得4只绿头鸭线粒体ND2基因全序列,结合Gen-Bank中已公布河鸭属野鸭ND2基因全序列,基于N-J法和MP法构建河鸭属野鸭系统进化树。[结果]4只绿头鸭ND2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其全长为1 041 bp,碱基A、G、T、C含量分别为28.91%、13.35%、20.75%和36.98%,A+T含量约等于C+G;绿头鸭ND2基因序列与斑嘴鸭完全相同,与其他野鸭的同源性较高。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绿头鸭与斑嘴鸭关系密切,两者共享一个单倍型,它们与棕颈鸭、针尾鸭及绿翅鸭同属于进化枝A。[结论]家鸭可能由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头鸭 ND2基因 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绿头鸭线粒体ND2基因全序列测定及其研究(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涂剑锋 司方方 +1 位作者 邢秀梅 杨福合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3期46-49,共4页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phylogenesis of Anas platyrhynchos. [Method] Complete sequence of mitochondrial ND2 gene of 4 Anas platyrhynchos was determined by direct DNA sequencing based on PCR products. ...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phylogenesis of Anas platyrhynchos. [Method] Complete sequence of mitochondrial ND2 gene of 4 Anas platyrhynchos was determined by direct DNA sequencing based on PCR products. Combined with ND2 gene sequences of the Anas Linnaeus accessed in GenBank,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 by Neighbor-joining and maximum parsimony methods. [Result] The ND2 gene sequences of 4 Anas platyrhynchos were identical(1 041 bp in length; the nucleotide contents of A, G, T, and C were 28.91%, 13.35%, 20.75% and 36.98% respectively; A+T content approximated to that of C+G). Sequences of ND2 gene of mallard were same as spotbill duck, and had high homology with others. The phylogenetic trees indicated mallard and spotbilled duck were close in genetic relationship, both shared a haplotype; then Philippine duck, green-winged teal and northern pintail fell into branch ''A". [Conclusion] The domestic duck may be domesticated from mallard and spotbilled du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头鸭 线粒体 ND2基因全序列 测定
下载PDF
中国鹿亚科动物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涂剑锋 邢秀梅 +2 位作者 徐佳萍 杨颖 杨福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他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鹿亚科动物D-loop区序列全长在92...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他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鹿亚科动物D-loop区序列全长在921~1 072 bp,碱基T、A、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30.2%、22.7%及15.0%,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62~0.106之间,处于属间差异。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梅花鹿、马鹿和白唇鹿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水鹿构成一组进化枝,坡鹿与麋鹿构成一组进化枝,豚鹿单独构成一个进化枝。[结论]该研究支持麋鹿和豚鹿并入鹿属的观点,我国的鹿亚科动物的分化时间约为155~260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亚科 控制区 序列差异 遗传分化
下载PDF
绍兴鸭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涂剑锋 司方方 +2 位作者 邢秀梅 徐佳萍 杨福合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8-272,共5页
参照近源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15对引物,通过PCR扩增、测序、拼接,获得绍兴鸭(Anas platy-rhycho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绍兴鸭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604 bp,碱基组成为29.20%A,22.19%T,15.78%G,32.83%C,包含13个蛋白... 参照近源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15对引物,通过PCR扩增、测序、拼接,获得绍兴鸭(Anas platy-rhycho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绍兴鸭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604 bp,碱基组成为29.20%A,22.19%T,15.78%G,32.83%C,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基因组成及排列顺序与其他鸟类相似,表明鸟类线粒体DNA进化上有较高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鸭 线粒体基因组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家兔线粒体ATPase6,8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涂剑锋 司方方 +3 位作者 邢秀梅 荣敏 查代明 杨福合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21,共3页
测定了4个地方品种、7个培育品系和10个引进品种共124只家兔的线粒体ATPase6,8基因801bp序列。结果表明:124只家兔ATPase6,8基因的A、G、T、C4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30.46%、10.74%、29.34%和29.46%,A+T含量(59.8%)明显高于G+C(40.2%);发现... 测定了4个地方品种、7个培育品系和10个引进品种共124只家兔的线粒体ATPase6,8基因801bp序列。结果表明:124只家兔ATPase6,8基因的A、G、T、C4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30.46%、10.74%、29.34%和29.46%,A+T含量(59.8%)明显高于G+C(40.2%);发现了9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7个,颠换2个,没有发现缺失或插入,变异多发生在密码子的第3位,核苷酸多样度为0.0004,说明家兔线粒体DNA遗传差异较小;确定了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121,单倍型H5为所有品种的共享单倍型,大多数个体属此单倍型,这可能与家兔的连续定向选育有关,用邻接法构建的家兔分子系统发育树表明我国家兔起源于2个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ase6 8基因 遗传分析 家兔
下载PDF
建昌鸭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涂剑锋 黄银花 +1 位作者 刘三凤 李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3,共6页
参照近源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15对,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得建昌鸭(Anas platyrhycho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初步分析其特点和各基因的定位.结果显示:建昌鸭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606 bp,碱基A、T、G、C的含量分别为29.21%、22.19... 参照近源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15对,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得建昌鸭(Anas platyrhycho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初步分析其特点和各基因的定位.结果显示:建昌鸭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606 bp,碱基A、T、G、C的含量分别为29.21%、22.19%、15.77%、32.83%,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调控区(D-loop),基因组结构和已知雁形目鸟类的完全相同.基于线粒体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采用邻接法构建雁形目8个物种的系统进化树,所得结果与传统的系统分类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昌鸭 线粒体基因组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鹿亚科动物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涂剑锋 邢秀梅 +2 位作者 徐佳萍 杨颖 杨福合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11期1717-172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它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鹿亚科动物D-loop区序列全长在92...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它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鹿亚科动物D-loop区序列全长在921~1072bp,碱基T、A、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30.2%、22.7%及15.0%,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62~0.106,处于属间差异。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梅花鹿、马鹿和白唇鹿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水鹿构成一组进化枝,坡鹿与麋鹿构成一组进化枝,豚鹿单独构成一个进化枝。[结论]支持麋鹿和豚鹿并入鹿属的观点,我国的鹿亚科动物的分化时间约为155~260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亚科 控制区 序列差异 遗传分化
下载PDF
绿头鸭Cytb基因全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地位分析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涂剑锋 司方方 +1 位作者 吴琼 杨福合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5-116,共2页
为了给河鸭属野鸭的系统地位研究提供分子水平依据,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得到4只绿头鸭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只绿头鸭Cytb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其碱基A、G、T、C含量分别为26.86%、13.91%、24.23%、35.0... 为了给河鸭属野鸭的系统地位研究提供分子水平依据,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得到4只绿头鸭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只绿头鸭Cytb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其碱基A、G、T、C含量分别为26.86%、13.91%、24.23%、35.00%,A+T含量约大于G+C含量。结合GenBank中已公布的河鸭属野鸭Cytb基因序列,基于邻接法(N-J法)和最小进化法(ME法)构建河鸭属野鸭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2种河鸭可分为3个进化枝,绿头鸭与斑嘴鸭、棕颈鸭、针尾鸭、绿翅鸭属同一进化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头鸭 CYTB基因 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名威银蓝水貂培育简报 被引量:2
14
作者 涂剑锋 荣敏 +4 位作者 张志明 胡大伟 王淑明 杨福合 邢秀梅 《特产研究》 2019年第2期50-53,共4页
名威银蓝水貂是以丹麦银蓝水貂为育种素材,通过品种内高强度选择而育成的水貂新品种。名威银蓝水貂体型明显大于丹麦银蓝水貂,其中公貂体重和体长分别增加31.2%和14.5%,母貂体重和体长增加14.9%和3.3%;名威银蓝水貂被毛品质与丹麦银蓝... 名威银蓝水貂是以丹麦银蓝水貂为育种素材,通过品种内高强度选择而育成的水貂新品种。名威银蓝水貂体型明显大于丹麦银蓝水貂,其中公貂体重和体长分别增加31.2%和14.5%,母貂体重和体长增加14.9%和3.3%;名威银蓝水貂被毛品质与丹麦银蓝水貂基本一致,但群体中下颌白斑个体所占比例由35.1%降至0.5%以下,腹部白裆个体比例由19.9%降至0。此外,水貂新品种的繁殖性能和抗病性也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威银蓝水貂 新品种 培育
下载PDF
PCR法鉴别鹿茸真伪 被引量:5
15
作者 涂剑锋 查代明 司方方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年第2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鹿茸 PCR法 真伪 鉴别 动物线粒体DNA CYTB基因 特异性引物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鹿科动物线粒体DNA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涂剑锋 司方方 +1 位作者 邢秀梅 杨福合 《草食家畜》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线粒体DNA由于自身比较独特的遗传特性,已被广泛地用于鹿科动物(Cervidae)群体遗传学和系统学的研究。文中介绍了鹿科动物线粒体DNA的分子结构,综述了线粒体DNA在鹿科动物种群识别、起源与分化、保护生物学、系统地理学以及鹿茸鉴定的... 线粒体DNA由于自身比较独特的遗传特性,已被广泛地用于鹿科动物(Cervidae)群体遗传学和系统学的研究。文中介绍了鹿科动物线粒体DNA的分子结构,综述了线粒体DNA在鹿科动物种群识别、起源与分化、保护生物学、系统地理学以及鹿茸鉴定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科动物 线粒体DNA 控制区 细胞色素B 多态性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我国马鹿亚种的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涂剑锋 杨福合 +2 位作者 邢秀梅 查代明 李一清 《草食家畜》 2010年第2期26-30,共5页
测定了6个马鹿亚种和左家型马鹿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四川和西藏马鹿亚种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马鹿亚种的控制区序列长度在916~995bp之间,碱基A+T含量明显高于G+C,发现117个多态位点和长为37~39 bp重复单元,平均... 测定了6个马鹿亚种和左家型马鹿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四川和西藏马鹿亚种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马鹿亚种的控制区序列长度在916~995bp之间,碱基A+T含量明显高于G+C,发现117个多态位点和长为37~39 bp重复单元,平均核苷酸多样度为0.0478,这些表明我国马鹿亚种间控制区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通过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马鹿系统进化树,其结果表明:我国马鹿亚种明显分为两个进化枝,亚种间的进化关系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线粒体控制区 系统进化
下载PDF
水貂12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鼬属动物的系统进化关系
18
作者 涂剑锋 王雷 +3 位作者 荣敏 徐佳萍 章秀婷 杨福合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50-154,共5页
参照紫貂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7个水貂品种线粒体12S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显示:水貂12S rRNA基因的全长为960或962 bp,平均碱基组成为37.50%A、17.60%G、22.19%T和22.71%C,检测到8个多态位点,转换与颠换... 参照紫貂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7个水貂品种线粒体12S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显示:水貂12S rRNA基因的全长为960或962 bp,平均碱基组成为37.50%A、17.60%G、22.19%T和22.71%C,检测到8个多态位点,转换与颠换的比值为3∶1。结合GenBank检索得到的11种鼬属动物同源序列,以紫貂为外群,分别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鼬属动物系统进化树,两种进化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我国水貂与美洲水貂亲缘较近,与欧洲水貂亲缘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12S RRNA基因 系统进化关系
下载PDF
鹿类线粒体DNA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9
作者 涂剑锋 司方方 +1 位作者 邢秀梅 杨福合 《特产研究》 2008年第3期71-75,共5页
线粒体DNA作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已被广泛用于鹿类的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介绍了鹿类线粒体DNA的组成和特征、鹿类线粒体DNA多态性及检测方法,重点论述了线粒体DNA在鹿类分子系统学研究和鹿业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鹿类 线粒体DNA 多态性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绿头鸭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20
作者 涂剑锋 邢秀梅 +1 位作者 杨颖 杨福合 《特产研究》 2008年第4期24-27,共4页
对4只绿头鸭线粒体12S RNA基因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4只绿头鸭125 rRN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其全长为9SSbp。碱基A、G、T、C含量分别为31.47%、21.12%、19.09%和28.32%。以白额雁和潜鸭为外群,分别用邻近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了系统... 对4只绿头鸭线粒体12S RNA基因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4只绿头鸭125 rRN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其全长为9SSbp。碱基A、G、T、C含量分别为31.47%、21.12%、19.09%和28.32%。以白额雁和潜鸭为外群,分别用邻近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绿头鸭与斑嘴鸭和北京鸭关系密切,三者共享1个单倍型,它们之间可能存在较为广泛的基因交流。除此之外,绿头鸭与绿翅鸭关系较近,与琵嘴鸭关系较远,罗纹鸭与赤颈鸭关系较近,河鸭属与潜鸭属的亲缘关系要近于与雁属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头鸭 线粒体12S RRNA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