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石素A脂质体的制备: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研究
1
作者 胡悦 张露 +6 位作者 王思宇 魏林峰 卢菲艳 曾佩瑶 邹立强 温庆辉 涂宗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141,共11页
尿石素A具有许多优良的生理活性,但其极低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率限制了尿石素A的应用。为克服上述限制,该文采用pH驱动法结合高压均质技术制备尿石素A脂质体(urolithin A liposomes,UA-LPs),并考察其结构特性、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结... 尿石素A具有许多优良的生理活性,但其极低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率限制了尿石素A的应用。为克服上述限制,该文采用pH驱动法结合高压均质技术制备尿石素A脂质体(urolithin A liposomes,UA-LPs),并考察其结构特性、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大豆卵磷脂为20 mg/mL所制得的UA-LPs的平均粒径为(97.46±0.83)nm,多分散系数为(0.27±0.01),Zeta电位为(-40.3±1.06)mV,包埋率为(98.11±0.26)%,负载率为(2.39±0.01)%。UA-LPs在原子力显微镜下为分布均匀的球状结构。热稳定性实验表明,不同大豆卵磷脂浓度的UA-LPs的包埋率均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20 mg/mL的大豆卵磷脂制备的UA-LPs具有最好的热稳定性,其在80℃处理180 min后仍可保留45%的尿石素A,且粒径、多分散系数变化趋势较小。pH稳定性表明UA-LPs在酸性条件下包埋率较低,随着pH的升高,粒径、多分散系数变化不显著(P>0.05),20 mg/mL的大豆卵磷脂制备的UA-LPs的Zeta电位绝对值上升5.5,稳定性升高。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UA-LPs能有效提高尿石素A的转化率以及生物可接受度,其中20 mg/mL大豆卵磷脂制备的UA-LPs的体外转化率相比游离的尿石素A增加了3.26倍,生物可接受度提高2.07倍。因此,利用pH驱动法可以成功制备出UA-LPs,且高大豆卵磷脂浓度的UA-LPs物理稳定性更好,以上研究结果为扩展尿石素A在食品工业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素A 脂质体 pH驱动法 稳定性 体外模拟消化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卵清蛋白糖基化体系结构和糖基化产物的影响
2
作者 卞中悦 涂宗财 +1 位作者 王辉 刘光宪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6,共10页
为探究^(60)Co-γ辐照对糖基化体系结构和糖基化产物的影响,以卵清蛋白(OVA)-葡萄糖体系为研究对象,经0,25,50,75,100 kGy的^(60)Co-γ辐照后,采用SDS-PAGE、荧光光谱、圆二色谱测定其分子质量、三级结构及二级结构的变化。借助高效液... 为探究^(60)Co-γ辐照对糖基化体系结构和糖基化产物的影响,以卵清蛋白(OVA)-葡萄糖体系为研究对象,经0,25,50,75,100 kGy的^(60)Co-γ辐照后,采用SDS-PAGE、荧光光谱、圆二色谱测定其分子质量、三级结构及二级结构的变化。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谱法测定其体系内产生的有害糖基化产物(果糖胺、丙烯酰胺、荧光性AGEs、戊糖素、类黑精)的含量。OVA分子质量和表面疏水性的增加、内源荧光强度和α-螺旋含量的降低、β-结构(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的增加表明,^(60)Co-γ辐照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了OVA与葡萄糖的糖基化反应。此外,^(60)Co-γ辐照后体系内产生的果糖胺、丙烯酰胺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辐照剂量为50 kGy时达到最大值。荧光性AGEs、戊糖素、类黑精的含量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综合来看,为了减少辐照加工过程中蛋制品内有害糖基化产物的含量,提高其安全性,需将^(60)Co-γ辐照的剂量控制在25 kGy以内。本研究结果为未来扩展食品辐照技术在蛋制品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清蛋白 ^(60)Co-γ辐照 糖基化体系 结构 糖基化产物
下载PDF
霉鱼源清酒乳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在霉鱼发酵中的应用
3
作者 曾金秀 尹红梅 +5 位作者 张权 尹紫冉 宁舒娴 张露 温庆辉 涂宗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2,I0003,I0004,共9页
从传统霉鱼中分离筛选到一株清酒乳杆菌,并命名为1-3,在MRS液体培养基中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8,温度25℃。该菌可耐受0.10 g/mL NaCl,对沙雷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具有抑制作用。为探究该菌株纯种发酵生产霉鱼的可行性... 从传统霉鱼中分离筛选到一株清酒乳杆菌,并命名为1-3,在MRS液体培养基中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8,温度25℃。该菌可耐受0.10 g/mL NaCl,对沙雷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具有抑制作用。为探究该菌株纯种发酵生产霉鱼的可行性,将该菌株应用于接种发酵霉鱼,其色泽和质构与自然发酵霉鱼无显著性差异。电子鼻结果表明,接种发酵比自然发酵霉鱼对硫化物响应度高,对甲基类的响应度低。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霉鱼中分别检出41种和5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自然发酵霉鱼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接种发酵霉鱼;接种发酵霉鱼中挥发性物质以芳香类为主,为(35.23±0.98)%;其酯类物质更为丰富。菌株1-3接种发酵霉鱼各类风味物质较为均衡,造就霉鱼酯香、甜香等多层次风味特征,该菌株具有进一步工业化生产纯种发酵霉鱼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鱼 清酒乳杆菌 分离鉴定 接种发酵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提取海蒿子多酚及其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分析
4
作者 谢星 王乐怀 +3 位作者 林文静 刘晓欢 张露 涂宗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200,共9页
海蒿子是一种可药食两用的褐藻,具有多种功能活性。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海蒿子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工艺,并测定了海蒿子多酚提取物及其萃取组分的总酚含量、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 海蒿子是一种可药食两用的褐藻,具有多种功能活性。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海蒿子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工艺,并测定了海蒿子多酚提取物及其萃取组分的总酚含量、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时间55 min,提取温度42℃,超声功率494 W,海蒿子多酚的含量为1.81 mg GAE/g DM。海蒿子粗提物正丁醇相的总酚含量最高,为24.45 mg GAE/g E。生物活性研究表明,二氯甲烷相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49.34μmol TE/g)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249.22μg/mL)最强。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相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明显高于阿卡波糖,为其9.61和10.33倍。同时,乙酸乙酯相有最强的DPP-Ⅳ酶抑制活性(IC_(50)=25.83μg/mL),该溶剂能很好地富集海蒿子中的抗糖尿病成分。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是海蒿子中主要的抗氧化剂,α-葡萄糖苷酶和DPP-Ⅳ酶抑制活性呈高度相关。该研究发现海蒿子多酚作为多靶点抗糖尿病药物或健康食品的潜力很大,可促进海蒿子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 多酚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抗糖尿病活性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调味小龙虾挥发性风味特征差异
5
作者 张权 李金林 +3 位作者 胡明明 彭斌 钟比真 涂宗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2-252,共11页
为探究调味小龙虾风味特征差异,该文以市售常见调味小龙虾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结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AFE-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 为探究调味小龙虾风味特征差异,该文以市售常见调味小龙虾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结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AFE-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调味小龙虾,W1W(对无机硫化物灵敏)、W1S(对甲基类灵敏)和W2W(对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灵敏)是区分调味小龙虾风味的主要传感器。8个调味小龙虾样品中共检出12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法确定了15种关键风味物质和10种修饰性风味物质,其中麻辣小龙虾主要关键风味物质为芳樟醇、桉叶油醇、丁香酚和D-柠檬烯,十三香小龙虾主要关键风味物质主要为丁香酚、芳樟醇、桉叶油醇、壬醛和β-蒎烯,而蒜蓉小龙虾主要关键风味物质为2,4-二叔丁基苯酚、L-石竹烯、壬醛、苯乙醛、2-甲基-2-丁烯醛和二烯丙基硫醚等。该研究结果可为调味小龙虾风味统一、产品开发和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电子鼻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对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提取温度对乌鱼鱼鳞明胶功能性质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黄丽金 闻怡凡 +7 位作者 罗美玲 乔娟娟 蒋文丽 谢欢 舒圣 方婷 涂宗财 沙小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90,共8页
功能性质是衡量鱼明胶品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着鱼明胶的实际应用范围和价值。为探究提取温度对乌鱼鱼鳞明胶功能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乌鱼鱼鳞为原料,采用热水法提取明胶,考察了不同温度(60、70、80、90、100℃)提取对鱼鳞表面形态、... 功能性质是衡量鱼明胶品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着鱼明胶的实际应用范围和价值。为探究提取温度对乌鱼鱼鳞明胶功能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乌鱼鱼鳞为原料,采用热水法提取明胶,考察了不同温度(60、70、80、90、100℃)提取对鱼鳞表面形态、鱼鳞明胶得率、功能性质(起泡性、乳化性、凝胶强度、凝胶温度、胶融温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探究鱼鳞明胶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当提取温度从60℃逐步升高到100℃,乌鱼鱼鳞表面的破损越来越严重,鱼鳞明胶得率从31.72%增加到50.97%,起泡能力从23.33%提升至73.33%,乳化活性从15.13 m^(2)/g增长到17.27 m^(2)/g,而凝胶强度、凝胶温度、胶融温度则从677.82 g、20.80℃、28.70℃分别降低至372.91 g、15.80℃、23.90℃。此外,随着提取温度的提升,电泳图中乌鱼鱼鳞明胶α_(1)、α_(2)、β链三条特征带逐渐模糊,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鱼鳞明胶都具有特征吸收峰(酰胺A、酰胺Ⅰ、酰胺Ⅱ、酰胺Ⅲ)且酰胺A带波数先升高后降低,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鱼鳞明胶多孔网格结构的紧密程度降低。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乌鱼鱼鳞明胶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鱼 鱼鳞明胶 提取温度 功能性质 结构特性
下载PDF
不同产地覆盆子乙醇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及其抗糖尿病活性
7
作者 王佩欣 卢菲艳 +4 位作者 张露 周雯娜 彭春彦 陈明舜 涂宗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0-287,共8页
本文以六个产地(广东、广西、安徽、浙江、江西和四川)的覆盆子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覆盆子酚类物质,对比分析酚类物质及其抗糖尿病活性。结果表明,在不同产地中,广东覆盆子总酚含量最高(349.77μg GAE/mg E),浙江覆盆子总黄酮含... 本文以六个产地(广东、广西、安徽、浙江、江西和四川)的覆盆子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覆盆子酚类物质,对比分析酚类物质及其抗糖尿病活性。结果表明,在不同产地中,广东覆盆子总酚含量最高(349.77μg GAE/mg E),浙江覆盆子总黄酮含量最高(202.55μg QUE/mg E),四川覆盆子提取物中的水解单宁含量最高(125.07 mg GAE/g E)。从六个产地的覆盆子提取物中鉴定出了34种酚类化合物,主要是鞣花单宁、黄酮和酚酸类物质。活性研究显示,四川覆盆子提取物具有最强的DPPH·清除能力(IC_(50)=63.069μg/mL)、ABTS^(+)·清除能力(IC_(50)=29.977μg/mL)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IC_(50)=0.086 mg/mL),安徽覆盆子提取物抑制AGEs形成的能力相对较强(81.91%)。综上,四川产地覆盆子是抗糖尿病药物的优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不同产地 酚类物质 抗糖尿病
下载PDF
不同烹饪方式小龙虾的风味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沙小梅 蒋文丽 +4 位作者 李鑫 章彬彬 谢作桦 黄国太 涂宗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88-296,共9页
该研究采用电子舌、电子鼻及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等技术分析不同烹饪方式(麻辣、蒜香、清蒸)小龙虾和生肉小龙虾中的风味特征。结果表明,电子舌、电子鼻和GC-IMS能很好地区分不同烹... 该研究采用电子舌、电子鼻及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等技术分析不同烹饪方式(麻辣、蒜香、清蒸)小龙虾和生肉小龙虾中的风味特征。结果表明,电子舌、电子鼻和GC-IMS能很好地区分不同烹饪方式小龙虾。在4种小龙虾样品中能明确定性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有47种,其中共同的风味物质有5种,包括丙酮、正戊醛-M、正戊醇-M、2-庚酮、壬醛。此外,麻辣和蒜香小龙虾的特征风味物质分别有12和6种;2-庚酮、正戊醛-M和正戊醇-M在清蒸小龙虾的所有风味物质中含量最大;生肉小龙虾中的风味化合物主要为3-羟基-2-丁酮、2-戊酮-M/D和2-壬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不同烹饪方式 电子舌 电子鼻 气相-离子迁移谱
下载PDF
三种淡水鱼不同部位中甘油三酯脂肪酸的位置分布
9
作者 李金林 胡祥飞 +4 位作者 万亮 梁庆喜 彭斌 王辉 涂宗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0-296,共7页
为分析淡水鱼不同部位中甘油三酯脂肪酸的含量与位置分布,本文以草鱼、青鱼、鲫鱼等淡水鱼为代表,经过固相萃取、专一性脂肪酶酶解,再利用气相色谱法测试了四个不同部位(头部、尾部、背部、内脏)中脂肪酸在甘油三酯Sn-1,2,3上的含量及... 为分析淡水鱼不同部位中甘油三酯脂肪酸的含量与位置分布,本文以草鱼、青鱼、鲫鱼等淡水鱼为代表,经过固相萃取、专一性脂肪酶酶解,再利用气相色谱法测试了四个不同部位(头部、尾部、背部、内脏)中脂肪酸在甘油三酯Sn-1,2,3上的含量及位置分布。结果显示:三种淡水鱼共检测到21种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s)含量在29.58%~49.48%,除草鱼和青鱼内脏外,三种鱼类其余各部位甘油三酯Sn-1,3位置上MUFAs的含量显著高于Sn-2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含量范围为17.51%~46.55%,除草鱼背、尾部以及青鱼头、内脏,其他样品中甘油三酯Sn-2位置上PUFAs的含量显著高于Sn-1,3位(P<0.05);三种淡水鱼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在甘油三酯上位置分布均匀,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主要分布于Sn-1,3位上,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主要分布于Sn-2位上。因此,不同淡水鱼以及不同部位脂肪酸组成不同,相同脂肪酸在不同淡水鱼不同部位甘油三酯上的位置分布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甘油三酯 固相萃取 位置分布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槲皮素-3-O-葡萄糖苷抑制α-乳白蛋白非酶糖基化机制分析
10
作者 张露 徐林菊 +5 位作者 彭春彦 王佩欣 谢作桦 谢星 贾晓燕 涂宗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8-34,共7页
以牛α-乳白蛋白(bovineα-lactalbumin,α-La)和果糖为非酶糖基化模型,分析槲皮素-3-O-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Q3G)对α-La非酶糖基化过程中果糖胺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形成及游离氨基含... 以牛α-乳白蛋白(bovineα-lactalbumin,α-La)和果糖为非酶糖基化模型,分析槲皮素-3-O-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Q3G)对α-La非酶糖基化过程中果糖胺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形成及游离氨基含量和褐变度的影响,然后结合分子对接和质谱鉴定技术进一步揭示其对非酶糖基化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Q3G能显著减轻糖基化过程中的褐变程度,增加游离氨基含量,抑制果糖胺和5-HMF的形成,延缓糖基化反应的进程,且Q3G添加量为2 mmol/L时效果最好。分子对接结果表明Q3G可通过氢键、范德华力和疏水相互作用与α-La的活性氨基酸残基进行结合,影响α-La和果糖的糖基化反应,缓解糖基化反应的进程。同时,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分析也发现Q3G屏蔽了糖基化的潜在活性位点Lys93和Lys108,且新增糖基化位点Lys98的糖基化活性较弱,可达到抑制非酶糖基化的作用。本研究可为Q3G作为潜在抗糖基化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Α-乳白蛋白 分子对接 糖化位点鉴定 非酶糖基化
下载PDF
鮰鱼骨胶原多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含露 张露 +4 位作者 李金林 李小锋 梅强根 马天新 涂宗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8-175,共8页
为制备一种人体易吸收的钙制剂,并提高鮰鱼加工副产物鱼骨的附加值,以钙结合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鮰鱼骨胶原多肽的最佳酶解工艺,然后采用Sephadex G-25凝胶柱分离纯化钙结合活性高的胶原多肽。运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 为制备一种人体易吸收的钙制剂,并提高鮰鱼加工副产物鱼骨的附加值,以钙结合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鮰鱼骨胶原多肽的最佳酶解工艺,然后采用Sephadex G-25凝胶柱分离纯化钙结合活性高的胶原多肽。运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鮰鱼骨胶原多肽-钙螯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最后评价鮰鱼骨胶原多肽-钙螯合物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体外消化稳定性。研究表明,以碱性蛋白酶制备的胶原多肽的最佳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13(g∶mL),酶添加量4%,pH 8.0,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40℃,其钙结合能力达29.37 mmol/L,分子质量为195~1967 Da的胶原多肽约占鮰鱼骨胶原多肽整体的77.73%。经Sephadex G-25分离纯化得到3个不同分子质量的肽组分,其中F_(3)组分的钙结合活性最佳。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鮰鱼胶原多肽的氨基、羧基和酰胺键为Ca^(2+)的主要结合位点,螯合之后,其光滑的平面变为粗糙、疏松、多孔的形状,钙含量明显增加。稳定性分析发现,鮰鱼骨胶原多肽-钙螯合物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耐弱碱性和消化稳定性,胃肠道消化后,其钙保留率在70%以上,具有较高的钙生物利用率,但在强酸环境下不稳定。该研究可丰富钙制剂的种类,为鱼骨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鮰鱼骨 肽-钙螯合物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稳定性
下载PDF
海蒿子多酚组分的化学成分、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星 王思宇 +4 位作者 王佩欣 张露 涂宗财 陈春 扶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1-290,共10页
以海蒿子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中提取游离酚(free phenolics,FP)、酯(esterified-bound phenolics,EP)和糖苷结合酚(glycoside-bound phenolics,GP)3种不同存在形式的可溶性多酚,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分析各多酚... 以海蒿子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中提取游离酚(free phenolics,FP)、酯(esterified-bound phenolics,EP)和糖苷结合酚(glycoside-bound phenolics,GP)3种不同存在形式的可溶性多酚,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分析各多酚组分的化学成分;其次,评价各多酚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发现海蒿子中可溶性多酚以结合态为主,GP的总酚含量(68.30 mg/g)最高,EP的总黄酮含量(83.49 mg/g)最高。从3个多酚组分中共鉴定出22个化合物,其中包括3种酚类化合物、4种黄酮和2种酚酸。生物活性研究表明:GP的细胞抗氧化活性(细胞抗氧化值为18.18μmol/g)、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IC_(50)=84.6μg/mL)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IC_(50)=127.01μg/mL)清除能力最强。EP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5322.85μmol/g)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27.09μg/mL)最强,且其降血糖活性显著强于阿卡波糖。抑制动力学分析表明3个多酚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均为混合型。本研究发现海蒿子结合酚具有很好的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为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降血糖食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 多酚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多宝鱼不同水解物肽段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小锋 张露 +3 位作者 马天新 谢作桦 李金林 涂宗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101,共7页
为研究熟化、模拟消化和酶解对多宝鱼肉水解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碱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多宝鱼生肉和熟肉,制备生肉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熟肉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生肉体外模拟消化产物和熟肉模拟消化产物,并评价... 为研究熟化、模拟消化和酶解对多宝鱼肉水解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碱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多宝鱼生肉和熟肉,制备生肉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熟肉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生肉体外模拟消化产物和熟肉模拟消化产物,并评价其水解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氨基酸组成、肽段组成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生肉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的水解度最高,为20.18%;4种水解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差异明显,共有肽段仅有1条,但氨基酸组成没有显著性差异;碱性蛋白酶水解物以肽段小于1000 Da的组分为主,2~4肽的含量达64.57%~51.73%,而模拟消化产物中1000~3000 Da的组分占比超过50%,以多肽(>10)为主,熟化过程会减少小肽(<6)的比例;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显示,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模拟消化样品,熟化会降低生肉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的抗氧化能力,生肉碱性蛋白酶水解物具有最高的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最佳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因此,碱性蛋白酶是优于模拟消化的多宝鱼蛋白水解方式,鱼肉的熟化总体上会降低水解物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宝鱼 酶解 水解物 抗氧化 氨基酸组成 生物活性肽
下载PDF
覆盆子单宁富集组分消化稳定性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晓燕 胡朋朋 +5 位作者 王佩欣 丁翘 汪恩惠 谢作桦 涂宗财 张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113,共10页
单宁类化合物是覆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延缓衰老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本实验从覆盆子中提取富集单宁,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探究覆盆子单宁富集组分消化前后单宁含量及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 单宁类化合物是覆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延缓衰老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本实验从覆盆子中提取富集单宁,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探究覆盆子单宁富集组分消化前后单宁含量及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变化,通过体外厌氧发酵模型分析模拟消化对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影响,最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flight-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ESI-QTOF-MS/MS)比较体外消化和酵解产物中单宁组成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胃、肠消化过程中水解单宁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胃肠消化提升了覆盆子单宁富集组分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抑制质量浓度为29.15~39.65µg/mL),但对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经肠道模拟消化后,样品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提升了7.16~7.86倍。体外结肠发酵实验结果表明,覆盆子单宁显著增加了粪球菌属(Coprococcus)、丁酸弧菌(Anaerostipe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粪便杆菌属(Faecalibaterium)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胃肠模拟消化降低其对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改善效果。UPLC-ESI-QTOF-MS/MS分析结果表明,胃、肠消化过程中,单宁代谢物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肠发酵后样品中的尿石素A和尿石素B含量明显下降,而尿石素C和尿石素D未检测到。本研究可为覆盆子单宁稳态递送体系的构建,提高其体内的生物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单宁 消化特性 肠道菌群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食品体系中糖基化蛋白质结构的表征和检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鹏 杨一帆 +3 位作者 王辉 涂宗财 沙小梅 胡月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67-2673,共7页
蛋白质和糖是食品的重要组分。在食品加工、贮运过程中,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与还原糖的羰基很容易以共价键的形式相结合发生糖基化反应。美拉德式糖基化反应包括早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糖基化反应使得蛋白质分子主链或侧链发生修饰,... 蛋白质和糖是食品的重要组分。在食品加工、贮运过程中,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与还原糖的羰基很容易以共价键的形式相结合发生糖基化反应。美拉德式糖基化反应包括早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糖基化反应使得蛋白质分子主链或侧链发生修饰,改变蛋白质结构、静电荷和疏水性等,影响蛋白质主链和侧链基团的化学活性,进而改变蛋白质的理化功能性质,如改善乳化性、起泡性、凝胶性等功能性质,提高抗氧化性等营养特性,降低致敏性,增强抑菌性和贮藏特性等,在食品加工、贮运过程中非常普遍且有着重要意义。糖基化反应过程中引起的蛋白质结构变化是其营养、功能特性改变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化学测定(自由氨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测定等)、光谱(紫外、荧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色谱(圆二、分子排阻色谱等)、质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MS^(2))等]等多种技术手段被探索用于分析蛋白质糖基化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规律,在糖基化反应机制研究及糖基化反应程度、产物营养功能性质调控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轨道离子阱质谱(LC-Orbitrap-MS^(2))、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LC-FTICR-MS^(2))、氢氘交换-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HDX-FTICR-MS^(2))等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应用让糖基化位点研究更加深入,可以对各位点的糖分子连接数和糖基化取代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使得揭示蛋白质糖基化反应机制变为可能。对基于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程度、一级、二级、三级结构和官能团结构的表征和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深入研究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蛋白质 糖基化 结构 表征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鱼腥草水提物萃取组分抗氧化、抗糖尿病活性和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梅强根 张露 +3 位作者 马天新 谢星 陈奕熠 涂宗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0-78,共9页
鱼腥草是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且营养价值高,为阐明鱼腥草水提物不同萃取组分的抗氧化、抗糖尿病活性及主要化学组成,该研究比较了鱼腥草水提物及其萃取组分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总糖含量和总蛋白含量,抗氧化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 鱼腥草是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且营养价值高,为阐明鱼腥草水提物不同萃取组分的抗氧化、抗糖尿病活性及主要化学组成,该研究比较了鱼腥草水提物及其萃取组分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总糖含量和总蛋白含量,抗氧化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和抗糖基化能力,并用质谱技术测定高活性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鱼腥草水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分(ethyl acetate fraction,EAF)含有最高的总酚含量(440.3 mg GAE/g)、总黄酮含量(103.57 mg QUE/g)和总蛋白含量(2.45 mg BSA/g),但总糖含量(11.32 mg Glu/g)最低。EAF同时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IC_(50)值分别为71.67、50.00和232.63μg/mL,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是阿卡波糖的3.15倍,鱼腥草水提物的正丁醇萃取组分(n-butanol fraction,n BuF)次之。EAF也具有最强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形成抑制能力,当质量浓度为4.0 mg/mL时,其抑制率超过70%,其次为n BuF。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是鱼腥草中的主要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在EAF和n BuF中共鉴定出40个化合物,酚酸、槲皮素糖苷和山奈酚糖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因此,鱼腥草在抗氧化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具有进一步研究其体内抗氧化及抗糖尿病作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化学组成 多酚 抗氧化活性 抗糖尿病活性
下载PDF
海带、坛紫菜和裙带菜游离和结合酚抗氧化和酶抑制活性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春彦 谢星 +4 位作者 李一华 胡朋朋 谢作桦 涂宗财 张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6,共7页
海带、坛紫菜和裙带菜是我国大型经济海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该文对比研究了海带、坛紫菜和裙带菜中游离和结合酚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α-葡萄糖苷酶、酪氨酸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旨在为... 海带、坛紫菜和裙带菜是我国大型经济海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该文对比研究了海带、坛紫菜和裙带菜中游离和结合酚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α-葡萄糖苷酶、酪氨酸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旨在为3种海藻的高附加值开发提供指导。结果表明,3种海藻原料中均以结合酚为主,坛紫菜结合酚提取物具有最高的总酚含量(干物质内含量)(863.53μg/g)[以没食子酸当量(gallic acid equivalent,GAE)计],其次为裙带菜结合酚提取物(819.67μg GAE/g);裙带菜游离酚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干物质内含量)(49.31μg/g)[以槲皮素当量(quercetin equivalent,QE)计]。海带结合酚提取物具有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裙带菜结合酚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最强,而坛紫菜游离酚提取物的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IC 50值分别为401.19、196.28、156.52、289.46、213.21μg/mL,海带和裙带菜结合酚提取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较好,且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酚类化合物是3种海藻提取物中主要的抗氧化和酶活性抑制成分。因此,相比于其他两种海藻,海带作为抗氧化剂和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开发潜力更大,裙带菜可作为α-葡萄糖苷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结合酚 游离酚 酶抑制活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草鱼低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俊杰 李金林 +3 位作者 钟比真 胡明明 涂宗财 彭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6-474,共9页
低温保鲜是草鱼重要的贮藏方式。低温虽然不能完全使草鱼鱼体内源酶活性丧失,但能显著抑制鱼体内酶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延长鱼的保质期。储藏温度相对低时,草鱼的品质、口味等不容易丢失,从而延缓其腐败变质。此外,为响应... 低温保鲜是草鱼重要的贮藏方式。低温虽然不能完全使草鱼鱼体内源酶活性丧失,但能显著抑制鱼体内酶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延长鱼的保质期。储藏温度相对低时,草鱼的品质、口味等不容易丢失,从而延缓其腐败变质。此外,为响应国家关于“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需要建立有效的保鲜技术,降低草鱼储藏期间的品质劣化,延长草鱼的货架期。本文概述了有关草鱼低温保鲜对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综述了草鱼常见的几种低温保鲜方式(冷却保鲜、冰温保鲜、微冻保鲜、冻藏保鲜、气调低温保鲜、复合保鲜以及新型保鲜技术)的作用原理、方式及其在草鱼保鲜中的应用、保鲜效果等,旨在为草鱼低温保鲜提供参考,寻找更实用、经济的草鱼保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低温保鲜 新型保鲜技术 微生物 酶活性
下载PDF
黑鱼油精制过程中品质及风味成分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权 王为 +5 位作者 吴思纷 钟比真 彭斌 李金林 胡明明 涂宗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8-216,共9页
为探究精制过程对黑鱼油品质及风味成分的影响,以黑鱼内脏为原料提取粗鱼油,并对其精制过程中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精制过程中黑鱼油的理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茴... 为探究精制过程对黑鱼油品质及风味成分的影响,以黑鱼内脏为原料提取粗鱼油,并对其精制过程中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精制过程中黑鱼油的理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茴香胺值和不皂化物等显著降低,碘值升高。黑鱼油中共检测出27种脂肪酸,主要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为主。精制过程中脂肪酸种类基本不变,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所降低,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所升高。黑鱼油精制过程中共检测出9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1-辛烯-3-醇、己醛、壬醛、2-庚烯醛、(E,Z)-2,6-壬二烯醛、2,4-癸二烯醛、反式-2,4-癸二烯醛等14种化合物是黑鱼油的关键风味物质。本研究结果可为黑鱼内脏鱼油的精深加工及资源高值化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鱼油 精制 理化指标 脂肪酸组成 风味物质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木犀草素处理对β-乳球蛋白结构及致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梯梯 王阳 +3 位作者 邹琳 刘俊 邵艳红 涂宗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56,共9页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BLG)可诱发严重的牛乳过敏反应,通过超声波辅助木犀草素(luteolin,LUT)对BLG进行处理,探究其结构和致敏性的变化规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研究一次或二次...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BLG)可诱发严重的牛乳过敏反应,通过超声波辅助木犀草素(luteolin,LUT)对BLG进行处理,探究其结构和致敏性的变化规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研究一次或二次超声波辅助LUT处理对BLG结构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细胞实验对其致敏性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前后的BLG与LUT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相互作用,超声波辅助LUT处理显著改变了BLG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降低了BLG的免疫球蛋白E结合能力以及KU812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和组胺的释放能力。因此,超声波辅助LUT处理通过改变BLG的构象表位降低其致敏性,二次超声波辅助LUT处理对BLG的降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木犀草素 Β-乳球蛋白 结构 致敏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