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建民微创[足母]外翻病症诊疗体系学术思想及运用
1
作者 冠楠 程桯 +4 位作者 蒋科卫 豆以彪 奚向宇 白志强 温建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568-2575,共8页
[足母]外翻病症作为常见的前足疾病,其诊疗体系一直备受关注。该文介绍了温建民教授基于中医阴阳平衡和筋骨理论,结合现代手术经验,历经40余年的深入临床实践和研究,构建了以“阴阳平衡”“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为原则的... [足母]外翻病症作为常见的前足疾病,其诊疗体系一直备受关注。该文介绍了温建民教授基于中医阴阳平衡和筋骨理论,结合现代手术经验,历经40余年的深入临床实践和研究,构建了以“阴阳平衡”“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为原则的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足母]外翻病症诊疗体系(包括第一跖骨微创切骨手法整复术、“裹帘”外固定、围手术期中药的辨证应用以及中医的康复调护等四大关键技术),该体系为[足母]外翻病症的标准化微创治疗提供了系统指南,亦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他骨伤科疾病提供了重要思路,具有极高的借鉴及推广价值,是温建民教授的重要科研成果及心血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外翻 温建民 中西医结合 微创 诊疗方案 阴阳平衡 筋骨并重 动静结合 内外兼治
原文传递
温建民经验方治疗女性更年期骨关节痛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晨 杨春平 温建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观察温建民教授经验方治疗更年期骨关节痛症的临床疗效,并将其与口服尼美舒利胶囊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127例更年期骨关节痛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尼美舒... 目的:观察温建民教授经验方治疗更年期骨关节痛症的临床疗效,并将其与口服尼美舒利胶囊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127例更年期骨关节痛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尼美舒利胶囊治疗,所有入选病例均治疗6周(1个疗程),并观察2组关节疼痛缓解程度及中医临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颈、腰背及膝部疼痛积分有显著或非常显著降低;对照组颈、腰背及膝部疼痛程度无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该经验方治疗女性更年期骨关节痛症疗效优良,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骨关节痛症 临床研究 温建民
下载PDF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地铁变压器绕组温度预测
3
作者 温建民 何斌 +4 位作者 王开康 叶飞 刘红健 陈杰 刘志刚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81,共5页
传统的地铁状态监测系统仅能反映变压器绕组当前的温度状态及其历史温度趋势,当绕组温度超过阈值时系统报警,但不能对绕组未来的温度变化进行预测。绕组温度受设备运行功率和环境温度等多重因素影响,其变化呈现非线性和周期性,传统预测... 传统的地铁状态监测系统仅能反映变压器绕组当前的温度状态及其历史温度趋势,当绕组温度超过阈值时系统报警,但不能对绕组未来的温度变化进行预测。绕组温度受设备运行功率和环境温度等多重因素影响,其变化呈现非线性和周期性,传统预测方法精度难以提升。本文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算法预测变压器绕组温度,选取绕组温度、环境温度、运行功率、运行电流作为输入变量,收集变压器历史状态数据构成训练数据进行离线训练,通过训练完成的绕组温度预测模型反映多重影响因素与绕组温度的变化关系。最后将算法应用于某地铁站动力变压器,收集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得到温度预测模型,将测试数据输入模型中,计算绕组温度真实值和预测值之间的相对温差,分析验证算法可行性与模型准确度。结果表明:LSTM算法面对大数据量样本可充分挖掘多重影响因素与绕组温度之间的深层关系,温度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绕组温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地铁变压器 温度预测 状态监测
下载PDF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保障患者健康权——访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温建民教授
4
作者 本刊记者 温建民 《人权》 2006年第3期8-9,共2页
近日,本刊记者就有关医疗改革和社区保健等问题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北京市朝阳区人大代表温建民。现刊出访谈,以飨读者。
关键词 科学院 医患关系 教授 医院 中医 中国 健康权 患者 保障 和谐
原文传递
[足母]外翻足底压力分析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思 温建民 +1 位作者 孙卫东 程桯 《中医正骨》 2024年第4期66-68,共3页
[足母]外翻是最常见的足部畸形之一,足底压力的变化与[足母]外翻的发展密切相关。测量[足母]外翻足底压力,分析影响[足母]外翻足底压力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足母]外翻... [足母]外翻是最常见的足部畸形之一,足底压力的变化与[足母]外翻的发展密切相关。测量[足母]外翻足底压力,分析影响[足母]外翻足底压力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足母]外翻足底压力变化,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足母]外翻提供参考,本文从[足母]外翻的足底压力变化和步态特征、[足母]外翻足底压力的测量及[足母]外翻足底压力的影响因素3个方面对[足母]外翻足底压力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外翻 足底压力分析 步态 综述
下载PDF
中医温熨疗法治疗肩凝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思 林新晓 +4 位作者 温建民 封一平 蒋科卫 程桯 孙卫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9-889,902,共2页
目的:研究中医温熨疗法治疗肩凝症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门诊肩凝症33例患者进行病例观察,采用中医温熨疗法进行治疗,通过Constant评分系统对其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后... 目的:研究中医温熨疗法治疗肩凝症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门诊肩凝症33例患者进行病例观察,采用中医温熨疗法进行治疗,通过Constant评分系统对其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4~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7.1个月。术后Constant总分为88.47±4.43分,比术前54.74±7.80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医温熨疗法治疗肩凝症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熨 肩凝症 疗效
下载PDF
步态周期中“8”字绷带外固定对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截骨端动态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曹旭含 熊冰朗 +4 位作者 孙承颐 孙旭东 郭紫嫣 温建民 孙卫东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8期11-19,共9页
目的建立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拇外翻足底压力生物力学模型,研究“8”字绷带外固定系统在拇外翻足术后动态力学环境中的足底应力力学数据分布特点及其生物力学规律。方法将同步的三维运动测试与地面垂直反力相应的时相结合,获得足部3个不... 目的建立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拇外翻足底压力生物力学模型,研究“8”字绷带外固定系统在拇外翻足术后动态力学环境中的足底应力力学数据分布特点及其生物力学规律。方法将同步的三维运动测试与地面垂直反力相应的时相结合,获得足部3个不同的角度,并对术后足踝部分在步行状态下的受力情况进行模拟。在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8”字绷带外固定有限元模型中实施加载及约束,对步行周期状态过程中各个工况时期位移及截骨端用力的情况进行计算(足跟着地时期、支撑时期、加速蹬离时期),进而对该手术步态周期中固定截骨及移位端应力的不断变化进行探究。结果中足跟着地期工况,第一跖骨截骨端最大总应力为0.118 MPa,第一主应力位于Z轴方向,为-0.116620 MPa;截骨端的最大总位移为0.447 mm,最大位移发生在X轴上,为-0.446 mm,位移方向与X轴相反,提示向外侧移位。加速蹬离期工况,截骨端最大总应力为1.485 MPa,第一主应力为-1.467620 MPa;截骨端的最大总位移为1.667 mm,最大位移发生在X轴上,为-1.658 mm。全足支撑期工况与蹬离期方向相同,数值次之。结论在步态周期中,第一跖骨截骨端所受应力以压应力为主,位移主要是截骨远端向外侧移位。术后“8”字绷带外固定能够保证步态周期中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截骨端的动态稳定,增加截骨端压应力,促进截骨端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步态周期 有限元 绷带外固定 截骨端动态稳定性
下载PDF
针刀联合痛点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8
作者 郭永富 白志强 温建民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痛点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门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治疗组采用颈部压痛点...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痛点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门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治疗组采用颈部压痛点注射即引起上肢麻木疼痛的责任节段关节突关节旁注射联合针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工作和生活能力评分均降低,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痛点注射所用药物腺苷钴胺可调节神经功能,修复受损神经;盐酸利多卡具有局部麻醉作用且有利于炎性介质吸收;鹿瓜多肽具有止痛抗炎消肿作用,可减少炎性渗出,促进局部血运障碍的恢复,还能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针刀能疏通经络,调整颈部肌力平衡,促进颈椎力学平衡,改善微循环障碍,有利于血液循环,转运炎性物质,从而止痛。针刀联合痛点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能快速有效缓解颈部疼痛,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受损神经修复,且能解除颈部软组织对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恢复颈椎动态平衡,其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痛点注射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两种双边Halbach阵列永磁涡流制动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温建民 罗成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3年第2期36-40,55,共6页
为克服单边永磁涡流制动法向力,提升制动性能,研究了两种双边Halbach阵列永磁涡流制动特性。利用电磁理论建立空间磁场方程,推导出两种系统各自的制动力解析表达式,并搭建相应的有限元模型验证其解析解的正确性。对比了两种双边Halbach... 为克服单边永磁涡流制动法向力,提升制动性能,研究了两种双边Halbach阵列永磁涡流制动特性。利用电磁理论建立空间磁场方程,推导出两种系统各自的制动力解析表达式,并搭建相应的有限元模型验证其解析解的正确性。对比了两种双边Halbach阵列永磁涡流制动方案的制动力,得到低速段时方案1制动力接近方案2制动力的2倍。最后,分析了永磁体长度、高度、气隙、导体板电导率及厚度对方案1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为取得最大制动效率,永磁体长高比应为1.2;为避免产生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法向力,上下部气隙应相等;导体板电导率变化不影响最大制动力,但其对应的速度会随其的增大而减小;导体板厚度的变化会同时改变最大制动力及其对应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Halbach阵列 涡流制动 解析计算 制动力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中国接骨学骨折微创与外固定技术的临床实践与智能化思考
10
作者 成永忠 白金广 +2 位作者 王朝鲁 温建民 连智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9期795-797,共3页
中国接骨学(Chinese Osteosynthesis,CO)一词源于尚天裕教授主编的《中国接骨学》[1]。CO学派是在继承传统中医骨伤理论、技法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医学、生物力学等的发展成果,也是我们今天创新发展的源泉[2]。赵勇等[2]通过文献研究,总结... 中国接骨学(Chinese Osteosynthesis,CO)一词源于尚天裕教授主编的《中国接骨学》[1]。CO学派是在继承传统中医骨伤理论、技法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医学、生物力学等的发展成果,也是我们今天创新发展的源泉[2]。赵勇等[2]通过文献研究,总结了中国接骨学在治疗骨折方面有独特优势,取得了明显效果。基于中国接骨学的微创与外固定技术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临床证据,克服了骨折手术治疗周期长、方法单一的弊端,使骨折愈合后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工智能与骨科学的融合发展呈蓬勃态势,未来中国接骨学的徒手骨折复位技术是否可以实现智能化,智能化是否是中国接骨学的未来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接骨学 外固定 骨折
下载PDF
“CO踝架”治疗三踝骨折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继阳 陈洋 +3 位作者 成永忠 郭盛君 温建民 赵建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9期798-803,共6页
目的:评价中国接骨学(Chinese Osteosynthesis,CO)理论指导下按照三踝骨折独立分型揭示骨折移位规律指导手法复位,并配合外固定踝架治疗三踝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8例三踝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 目的:评价中国接骨学(Chinese Osteosynthesis,CO)理论指导下按照三踝骨折独立分型揭示骨折移位规律指导手法复位,并配合外固定踝架治疗三踝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8例三踝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53例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踝架穿针固定治疗(观察组),65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患肢非负重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及术后1年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4~70(35.28±14.66)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患肢非负重时间、术后1个月VAS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t=3.343,P=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9.091,P=0.000),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t=5.034,P=0.000),观察组患肢非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1.960,P=0.000),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007,P=0.000)。术后1年两组患者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7,P=0.678)。观察组出现2例针孔感染,3例<2 mm的复位丢失;对照组发生3例手术切口感染;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6,P=0.504)。结论:以CO接骨学理论为指导,按照三踝骨折独立分型揭示的骨折移位规律,指导手法复位及CO踝架分型治疗三踝骨折,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接骨学 手法复位 外固定架 三踝骨折
下载PDF
骨骼为肾所主,当多脏同调;临床以效为先,应内外合参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海忠 赵进喜 +6 位作者 刘宁 董振华 温建民 王建明 王世东 李多多 罗文轩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59-1363,共5页
骨属中医五体之一,具有支撑形体、保护内脏、储藏骨髓、构成运动基础结构等重要功能。骨骼的功能需要五体的配合,与肾、肝、脾等多个脏腑及经络相关。骨病的治疗应强调多脏同治、内外同治、动静结合。中药治疗骨病注重从肾、肝、脾等脏... 骨属中医五体之一,具有支撑形体、保护内脏、储藏骨髓、构成运动基础结构等重要功能。骨骼的功能需要五体的配合,与肾、肝、脾等多个脏腑及经络相关。骨病的治疗应强调多脏同治、内外同治、动静结合。中药治疗骨病注重从肾、肝、脾等脏腑调治,补肾壮骨、养肝柔筋、健脾助运相配合。临床上,根据不同骨病病机,治疗用药的补肾、养肝、健脾各有侧重,同时常可配合补肾调督、清热利湿、解毒散结、活血化瘀等法。骨病的外治法包括针刺、艾灸等,中医外治法治疗骨骼疾病独具优势。骨病患者在静养之余,适当配合运动,可促使五体协调,气血畅通,有利于骨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病 脏腑 针灸 肝肾同治
下载PDF
拇外翻微创截骨术后“8”字绷带固定对截骨端背侧移位影响的尸体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邰耀 成永忠 +6 位作者 陈奕历 李润民 陈雨欣 程大鹏 王文 温建民 蒋科卫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8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8”字绷带外固定控制中西医结合拇外翻截骨术后截骨端背侧移位的效果。方法:采用9具自然解冻成人新鲜尸体标本的双下肢(18足)第一跖骨,通过中西医结合拇外翻微创截骨术并手法整复后,将每个标本的左足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 目的:探讨“8”字绷带外固定控制中西医结合拇外翻截骨术后截骨端背侧移位的效果。方法:采用9具自然解冻成人新鲜尸体标本的双下肢(18足)第一跖骨,通过中西医结合拇外翻微创截骨术并手法整复后,将每个标本的左足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对照组或实验组,右足则自动分到另一组。实验组行“8”字绷带外固定,对照组使用部分螺纹克氏针内固定,固定完成后,所有模型分别接受300、600、750 N的轴向载荷力并记录截骨端背侧移位数值。比较两种固定方式下前足受轴向压力时截骨端背侧移位的差异。结果:两种固定方式间背侧移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字绷带外固定与部分螺纹克氏针内固定在控制中西医结合拇外翻截骨术后截骨端背侧移位方面有相近的固定效果,推荐在临床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中西医结合微创截骨术 8字绷带 部分螺纹克氏针 背侧移位 尸体
下载PDF
微创治疗拇外翻截骨端位移与跖痛症量化关系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旭含 白子兴 +3 位作者 孙承颐 杨艳军 温建民 孙卫东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227-233,262,共8页
目的明确微创治疗拇外翻截骨端位移与发生转移性跖痛症之间的关系,结合有限元进行量化分析,为手术治疗转移性跖痛症提供精准数字化依据。方法首先基于拇外翻患者术前足部相关数据的测量建立真实的拇外翻几何模型,参考文献对志愿者各方... 目的明确微创治疗拇外翻截骨端位移与发生转移性跖痛症之间的关系,结合有限元进行量化分析,为手术治疗转移性跖痛症提供精准数字化依据。方法首先基于拇外翻患者术前足部相关数据的测量建立真实的拇外翻几何模型,参考文献对志愿者各方面生物力学系数赋值,根据模拟中西医结合手法整复微创治疗拇外翻技术,对其第一跖骨进行旋转、移动及截骨,最终得到微创治疗拇外翻合并跖痛症术后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微创治疗拇外翻截骨端位移,利用有限元计算获取拇外翻患者手术前后的第1跖骨下与第2跖骨头下最大压力数值,分析截骨远端位移方向和位移量与发生转移性跖痛症的量化关系。结果平衡站立时,当第1跖骨截骨远端向外侧水平位移为2 mm时,随着垂直位移的增加,第1跖骨头下压力与第2跖骨头下压力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r值为0.954;垂直位移在2 mm时,随着水平位移的增加,第1跖骨头下压力与第2跖骨头下压力变化相关性最大,r值为-0.764。结论微创治疗拇外翻在截骨的基础上通过正骨手法将第1跖骨截骨远端向外侧位移2~4 mm时、跖侧位移2 mm时,能够有效减轻或治愈拇外翻及并发的跖痛症,避免拇外翻术后转移性跖痛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拇外翻 位移 跖痛症 有限元
下载PDF
微创治疗拇外翻联合桃红接骨胶囊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爱民 单清洁 +3 位作者 郝光亮 尹君 高传芳 温建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接骨胶囊对微创治疗拇外翻截骨矫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骨1科拇外翻患者40例(60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行微创拇外翻常规术治疗,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桃红接骨胶囊对微创治疗拇外翻截骨矫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骨1科拇外翻患者40例(60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行微创拇外翻常规术治疗,治疗组在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予以桃红接骨胶囊联合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足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肿胀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治疗组前足肿胀度较对照组前足肿胀有明显减轻,通过检验后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拇外翻角、第一二跖间角及第1跖骨远端关节面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治疗组以上各角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8周骨密度高于对照组,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治疗拇外翻联合桃红接骨胶囊对于患足术后的肿胀消除、减轻疼痛、加速骨损愈合方面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经多年临床实践,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微创 桃红接骨胶囊 骨损愈合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临床研究──附535例(986足)研究报告 被引量:64
16
作者 温建民 桑志成 +5 位作者 林新晓 张洪美 刘劲松 蒋科卫 翁春华 程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研究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方法 :报告 5 35例 ( 986足 )外翻合并囊炎 ,采用小切口手法治疗 ,行骨赘削磨、跖骨头颈截骨、手法矫正畸形、“8”字绷带、粘膏外固定方法 ,术后病人用硬底、前开口的矫形鞋 ,... 目的 :研究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方法 :报告 5 35例 ( 986足 )外翻合并囊炎 ,采用小切口手法治疗 ,行骨赘削磨、跖骨头颈截骨、手法矫正畸形、“8”字绷带、粘膏外固定方法 ,术后病人用硬底、前开口的矫形鞋 ,可下床适当活动 ,6周后去固定。随访时间为 7~ 81个月 ,平均 41个月。结果 :优 46 6例 ,86 0足 ,占 87.1% ;良 6 1例 ,114足 ,占 11.4% ;差 8例 ,12足 ,占 1.5 %。优良率达 98.5达 %。结论 :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是一种矫形满意 ,畸形不易复发 ,痛苦少 ,术后生活能自理 ,恢复快 ,无明显合并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MU外翻 手法 跖骨头下疼痛 锤状耻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中医骨折3期治疗对家兔骨折各种骨痂组织VEGF及VEGF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温建民 徐颖鹏 +5 位作者 董建文 潘贵超 孙永生 桑志成 胡海威 成永忠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640-2645,共6页
目的:研究中医骨折3期治则对骨痂VEGF及VEG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骨折的分期治疗的合理性。方法:动物实验采用双因素一元析因设计方案。14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无菌状态下手术在家兔双侧桡骨下1/3段处,造成3 mm完全骨质缺损,作为... 目的:研究中医骨折3期治则对骨痂VEGF及VEG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骨折的分期治疗的合理性。方法:动物实验采用双因素一元析因设计方案。14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无菌状态下手术在家兔双侧桡骨下1/3段处,造成3 mm完全骨质缺损,作为骨折愈合模型。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家兔随机平均分为4组:中药3期治疗组、中药1期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以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3期治疗、1期治疗、阳性药物治疗以及等量蒸馏水。分别于术后3,6,9,14,28,42,56 d每组随机处死5只家兔,取左侧桡骨标本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查骨折端血肿、纤维骨痂和软骨骨痂中VEGF及VEGF mRNA表达。结果:各中药治疗组对于术后骨折端血肿、纤维骨痂和软骨骨痂VEGF和VEGF mRNA表达均有促进作用,大部分时间点3期治疗组在3种骨痂组织中VEGF及VEGF mRNA表达均有高于其他3组的趋势。结论:中药可以促进骨折端各种骨痂组织VEGF及VEGF mRNA的表达。中药对骨折愈合不同阶段各种组织有不同的作用,针对骨折愈合阶段施以不同方剂的3期组较单一方剂的1期组和阳性药组对骨痂VEGF及VEGF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骨折分期治疗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3期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遗传因素与外翻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温建民 梁朝 +5 位作者 佟云 胡海威 吴夏勃 林新晓 蒋科卫 程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与母外翻的相关性。[方法]对1 491例母外翻患者的家族遗传性调查,并对其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情加重年龄、母外翻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48%的母外翻患者有明确家族史。有遗传性的患者与无遗传背景的...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与母外翻的相关性。[方法]对1 491例母外翻患者的家族遗传性调查,并对其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情加重年龄、母外翻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48%的母外翻患者有明确家族史。有遗传性的患者与无遗传背景的母外翻患者在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情加重年龄上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母外翻角大小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遗传因素为导致母外翻发病的主要原因。遗传只是引起母外翻的发病,而不影响其病情轻重。有遗传性的患者在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情加重年龄上均早于无遗传背景的母外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遗传 家族史 病因
下载PDF
中医骨折分期治疗对骨折愈合作用的X线与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温建民 徐颖鹏 +9 位作者 孙永生 雷仲民 徐海斌 桑志成 胡海威 成永忠 佟云 孙卫东 韩凤岳 李莉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10期604-607,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骨折分期治疗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探讨中药治疗骨折的最佳分期方法.方法:于SD大鼠双侧胫骨上1/3段前部的中点,造成2 mm×1.5 mm骨质缺损,作为骨折愈合模型.222只雄性SD大鼠,首先随机取出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他216只... 目的:研究中医骨折分期治疗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探讨中药治疗骨折的最佳分期方法.方法:于SD大鼠双侧胫骨上1/3段前部的中点,造成2 mm×1.5 mm骨质缺损,作为骨折愈合模型.222只雄性SD大鼠,首先随机取出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他216只于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三期治疗组、二期治疗组、一期治疗组以及模型对照组,每组54只.分别给予中药三期、二期、一期治疗以及等量生理盐水治疗.分别于术后1、3、5、7、9、12、15、21、28 d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右侧胫骨标本作为观察对象,通过X线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评价几种分期治疗方法对骨缺损愈合的作用.结果:X线片肉眼观察示:模型对照组自术后7 d起,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或等于用药组,部分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5),二期治疗组总平均评分最高,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统计意义.X线片图像分析显示:术后9~28 d,模型对照组在各个时间点的骨痂填充率均低于各用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统计意义,各中药治疗组骨折愈合较模型对照组提前约1周.二期治疗组平均骨痂填充率最高,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统计意义.组织学观察示:模型对照组在术后大部分时间点组织学评分低于各用药组,部分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5),二期治疗组在术后5~15 d大部分时间点组织学评分有高于一期治疗组和三期治疗组的趋势.二期治疗组平均评分最高,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统计意义.结论:对骨折分期辨证治疗是必要的,二期治疗可能是骨折治疗的最佳分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中医疗法 放射学 组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