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方汉语族群汉族成人的体型 被引量:13
1
作者 温有锋 杨洋 +4 位作者 席焕久 郑连斌 徐国昌 海向军 张国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境内汉语方言族群中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及不同汉语方言区汉族成人的体型差异。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方法,测量来自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共计6201名(男3075名,女3126名)调查对象的身... 目的探讨我国境内汉语方言族群中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及不同汉语方言区汉族成人的体型差异。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方法,测量来自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共计6201名(男3075名,女3126名)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小腿围等10项指标,并应用Heath-Carter体型评价法进行体型判定。结果甘肃省、河北省男性体型以偏内胚层的中胚层型为主,河南省、陕西省男性的体型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为主,辽宁省男性以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为主;5省汉族女性的体型均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为主。结论北方汉语方言族群汉族成人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体质特征,北方汉语方言区的3个次方言区的汉族群体已呈现出一定的体型差异,但不同区域的汉族群体仍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北方汉语方言区 HEATH-CARTER体型法 成人
原文传递
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体型Heath-Carter法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温有锋 席焕久 +3 位作者 叶丽平 任甫 黄克强 李春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体型特征及其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法,对那曲地区1194名青少年进行体型评价。结果: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男性的体型为中胚层-外胚层型均衡型(2.40-3.52-3.59),女性为中间型(3.73-3.23-3.21)... 目的:探讨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体型特征及其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法,对那曲地区1194名青少年进行体型评价。结果: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男性的体型为中胚层-外胚层型均衡型(2.40-3.52-3.59),女性为中间型(3.73-3.23-3.21);男性由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发展为向偏外胚层的中胚层型,女性由偏外胚层的中胚层型经历中间型、均衡的外胚层型、均衡的内胚层型发展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结论: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体型消瘦,肌肉骨骼不甚发达,脂肪含量较少;在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城区与牧区藏族青少年体型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 HEATH-CARTER法 藏族 青少年
下载PDF
西藏藏族青少年体型 被引量:11
3
作者 温有锋 叶丽平 +1 位作者 席焕久 任甫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72,共9页
为了探讨藏族青少年体型发育特征及其规律,本文应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2530名藏族青少年体型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藏族青少年的平均体型男性为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型(2.40—3.29—3.72),女性为中间型(3.65—2.87—3.32);男性的体型以外胚... 为了探讨藏族青少年体型发育特征及其规律,本文应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2530名藏族青少年体型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藏族青少年的平均体型男性为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型(2.40—3.29—3.72),女性为中间型(3.65—2.87—3.32);男性的体型以外胚层系体型为主(58.52%),女性体型以内胚层系(32.62%)和外胚层系为主(35.40%);随着年龄的增长,藏族青少年的体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男性由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经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型又发展回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女性由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经历均衡的外胚层型发展为均衡的内胚层型。因此,本文认为,藏族男性青少年身体的线性程度高、外形上比较瘦削、肌肉较发达;藏族女性青少年较男性身体的脂肪含量多、线性程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 藏族 青少年 Heath—Carter体型法
下载PDF
西藏藏族起源初探——来自掌指纹的线索 被引量:7
4
作者 温有锋 叶丽平 +1 位作者 胡荣 席焕久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本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捺印1183名藏族青少年的掌指纹,分析掌指纹参数,然后与其他56个群体的掌指纹参数进行聚类分析,进而从肤纹学角度探讨藏族的起源。发现藏族指纹以斗型纹为主(52.89%),其次为箕型纹(42.95%),弓形纹出现频... 本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捺印1183名藏族青少年的掌指纹,分析掌指纹参数,然后与其他56个群体的掌指纹参数进行聚类分析,进而从肤纹学角度探讨藏族的起源。发现藏族指纹以斗型纹为主(52.89%),其次为箕型纹(42.95%),弓形纹出现频率最低(4.16%);总指嵴线计数为139.01(其中男性为144.75,女性为133.87);atd角在男性为42.95°,女性为43.28°。掌指纹参数聚类分析显示:藏族与汉族和氐羌氏族的后裔(门巴族、普米族、羌族等)等我国北方人群聚在一起。因而从肤纹学角度推断藏族与汉族和氐羌氏族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起源 掌纹 指纹
下载PDF
西藏藏族青少年皮纹密度 被引量:3
5
作者 温有锋 席焕久 +3 位作者 叶丽平 任甫 郑坤 袁立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获得藏族皮纹密度的基本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原则的基础上,拓印拉萨市6所大、中、小学藏族学生的掌指纹,观察皮纹密度,并测量身高、体质量、掌长、手长、手宽5项指标。结果:藏族青少年的皮纹密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并有性别差... 目的:获得藏族皮纹密度的基本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原则的基础上,拓印拉萨市6所大、中、小学藏族学生的掌指纹,观察皮纹密度,并测量身高、体质量、掌长、手长、手宽5项指标。结果:藏族青少年的皮纹密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并有性别差异。结论:藏族青少年的皮纹密度在青春发育过程中变化较大,其皮纹密度大于同年龄组汉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纹密度 藏族 体质特征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的容貌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温有锋 杨洋 +1 位作者 王霞 席焕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1-855,共5页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头面部特征。方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随机抽取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134例(男62例,女72例)满族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人体测量方法,对上眼睑皱褶、耳垂类型等18项头面部指标进行活体观察,所得数据录入SPS...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头面部特征。方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随机抽取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134例(男62例,女72例)满族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人体测量方法,对上眼睑皱褶、耳垂类型等18项头面部指标进行活体观察,所得数据录入SPSS16.0软件包,进行频数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处理。结果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的头面部观察指标中,鼻根高度、鼻背侧面观、鼻基底方向、鼻孔形状、上眼睑皱褶、颏部、前额发际、发色和眼色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成人共同的容貌特征:扁平或中等颧部突出度、有蒙古褶、Ⅱ级眼裂高度、外高型眼裂倾斜度、鼻翼高度、鼻翼宽均为中等,倾斜型鼻孔最大径,无耳垂,直发。结论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具有北方人群的体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容貌特征 活体观察 满族
原文传递
人线粒体DNA与Y染色体DNA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温有锋 叶丽平 +2 位作者 席焕久 苏玉虹 任甫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239-242,共4页
人mtDNA为母系遗传 ,Y DNA为父系遗传 ,且mtDNA分子和Y染色体特异区在减数分裂时均不发生重组 ,这就积累较多的突变 ,记录了人类的进化史 ,因此mtDNA和Y DNA的多态性 ,是探索人类起源、进化和迁移规律有价值的工具。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人m... 人mtDNA为母系遗传 ,Y DNA为父系遗传 ,且mtDNA分子和Y染色体特异区在减数分裂时均不发生重组 ,这就积累较多的突变 ,记录了人类的进化史 ,因此mtDNA和Y DNA的多态性 ,是探索人类起源、进化和迁移规律有价值的工具。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人mtDNA的D环区、V区和Y染色体DNA的双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Y染色体 基因多态性 双等位基因 多等位基因
下载PDF
黑龙江鄂伦春族成人体部线性特征
8
作者 温有锋 王霞 +2 位作者 杨洋 曹芳 席焕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成人体部的线性特征。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抽取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鄂族乡和呼玛县白银纳鄂族乡157例(男75例,女82例)鄂伦春族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人体测量方法,对躯干及四肢部的肩峰点高、胸上...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成人体部的线性特征。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抽取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鄂族乡和呼玛县白银纳鄂族乡157例(男75例,女82例)鄂伦春族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人体测量方法,对躯干及四肢部的肩峰点高、胸上缘高等34项线性指标进行活体测量,并计算了9项体部指数分型值。结果黑龙江鄂伦春族成人体部的主要特征是,除了骨盆宽、胸深等线性指标无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身高较高,女性身高较矮,男女均以宽肩型、长躯干型、宽骨盆型、超短腿型为主。结论黑龙江鄂伦春族腿较内蒙古鄂伦春族较短,骨盆、肩较宽,这可能是与地域气候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 躯干 四肢部 黑龙江省 活体测量 鄂伦春族
原文传递
锡伯族成人6项身体指数与分型特征
9
作者 徐国昌 陈志国 +2 位作者 温有锋 姜东 郭克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7-483,共7页
目的 探讨锡伯族身体指数与分型特征。方法 依照《人体测量方法》,采集伊犁地区锡伯族588例和沈阳地区锡伯族420例18岁以上成年人身高、胸围、坐高、肩宽、骨盆宽、体质量形态指标,数据整理后计算身体指数、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 探讨锡伯族身体指数与分型特征。方法 依照《人体测量方法》,采集伊犁地区锡伯族588例和沈阳地区锡伯族420例18岁以上成年人身高、胸围、坐高、肩宽、骨盆宽、体质量形态指标,数据整理后计算身体指数、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除伊犁地区锡伯族男性身高肩宽指数、卡甫指数和沈阳地区女性身高肩宽指数外,其他指数均存在年龄组之间的差异(P<0.05)。除男性身高胸围指数、身高骨盆指数和女性的身高胸围指数、身高坐高指数、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外,其他指数均存在地区之间的差异(P<0.05)。锡伯族成人体型特征多为宽胸型、宽肩型、长躯干型、宽骨盆型,中腿型和亚长腿型(男性)、亚短腿型和中腿型(女性),身体超重。结论 锡伯族成人身体指数分型存在地域差异与年龄差异。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锡伯族身高胸围指数、身高肩宽指数、身高骨盆宽指数、卡甫指数处于较高水平。锡伯族成人腿身比例位于中等水平,男性躯干比例略短,女性略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伯族 身体指数 分型 体质人类学 成人
原文传递
21世纪中国人类学发展高峰论坛胜利举行
10
作者 温有锋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17,共1页
2013年10月12~13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资助下,由中国解剖学会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牵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辽宁医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联合举办了“21世纪中国人类学发展高峰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近百位... 2013年10月12~13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资助下,由中国解剖学会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牵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辽宁医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联合举办了“21世纪中国人类学发展高峰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论坛。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辽宁医学院席焕久教授主持了这次论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高峰论坛 人类学 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古脊椎动物 专家学者
下载PDF
拉萨市藏族青少年体型的Heath-Carter法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任甫 温有锋 +3 位作者 席焕久 叶丽平 黄克强 李春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藏族青少年体型的发育特征及其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法,对拉萨市1539名青少年进行体型评价。结果:藏族青少年男性的体型为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型(2.53.13.8),女性为外胚层内胚层均衡型(3.72.63.4);男性由中间型向偏中胚层... 目的:探讨藏族青少年体型的发育特征及其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法,对拉萨市1539名青少年进行体型评价。结果:藏族青少年男性的体型为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型(2.53.13.8),女性为外胚层内胚层均衡型(3.72.63.4);男性由中间型向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型发展,女性从中间型经历均衡的外胚层型发展为均衡的内胚层型。结论:藏族青少年男女性间体型发育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青春期之前,藏族青少年的体型与汉族和壮族相似;进入青春期后,藏族男性青少年具有自己独特的体型特征,藏族女性青少年与汉族、壮族和芬兰人的体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H-CARTER法 藏族青少年 拉萨市 男性青少年 女性青少年 发育特征 体型发育 青春期后 体型特征 中胚层 中间型 层型 均衡 内胚层 外胚层 相似 壮族 汉族
下载PDF
对指长比研究现状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席焕久 赵红 +3 位作者 李文慧 李超 张美芝 温有锋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9-573,共5页
指长比常用食指指长(2D)和环指指长(4D)的比值来表示,是产前雄性激素活动公认的生物学标记,具有性别、民族、种族和地域差异,对某些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预测部分运动潜能。我们应用文献计量法,通过中外数据库,收集了近十年来国内... 指长比常用食指指长(2D)和环指指长(4D)的比值来表示,是产前雄性激素活动公认的生物学标记,具有性别、民族、种族和地域差异,对某些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预测部分运动潜能。我们应用文献计量法,通过中外数据库,收集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指长比的出版物,对其出版时间、专业领域分布、影响因子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英国、美国、奥地利和德国等国研究较多,而我国起步较晚。当前,除对人进行指长比研究外,还对灵长类动物等进行了研究。这对深入研究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和研究人的行为、认知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指长比作为人体测量的指标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今后对指长比的人群差异,某些动物中的指长比研究及其在医学、体育科学、行为科学中的应用和其分子生物学基础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指指长(2D) 环指指长(4D) 指长比 文献计量法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与安第斯高原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对比 被引量:10
13
作者 席焕久 温有锋 +7 位作者 张海龙 李文慧 任甫 黄克强 肖艳杰 叶丽平 李春山 陈昭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8-213,共16页
通过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高原地区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的比对,探讨高原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找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高原地区差异,进一步改善高原地区居民的健康状态,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为高原医学和高原... 通过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高原地区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的比对,探讨高原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找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高原地区差异,进一步改善高原地区居民的健康状态,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为高原医学和高原人类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高原地区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选择在西藏出生长大、经体检证明身体健康6-21岁藏族男女(父母3代藏族)共2813例有效样本(男,1417例;女,1396例),在知情同意情况下直接测量了身高、体重和胸围。印度、秘鲁、玻利维亚、智利等国家和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资料从文献中获取。去除不完整的无法比较及年代过于久远的材料,排除小样本及数据不全和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严格控制质量。所有测量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1)青藏高原儿童青少年男女身高高于安第斯山男女。2)青藏高原儿童青少年的体重与安第斯山儿童青少年相近。3)青藏高原儿童青少年的胸围明显小于安第斯山儿童青少年。高原地区与非高原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相比有相似性又有特殊性(如发育水平低,胸径较大,生长发育指标普遍低于WHO(2007)和本国国内水平)。西藏藏族儿童青少年比安第斯山的发育好,两者具有不同的体质特征,这可能与生态环境、高原缺氧、遗传因素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生长发育 青藏高原 安第斯山 藏族
下载PDF
拉萨藏族青少年左手指长比和指长/身高的特点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明 席焕久 +4 位作者 任甫 温有锋 文普帅 范英南 姜永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拉萨藏族指长比和指长/身高的特点,获得该地区此方面体质人类学数值。方法:知情同意原则下,随机抽取拉萨地区年龄7~20岁藏族青少年1365例(男性682例,女性683例),拍摄左手X线片并测量身高,X线测量2D、3D、4D、5D指长,计算指长... 目的:探讨拉萨藏族指长比和指长/身高的特点,获得该地区此方面体质人类学数值。方法:知情同意原则下,随机抽取拉萨地区年龄7~20岁藏族青少年1365例(男性682例,女性683例),拍摄左手X线片并测量身高,X线测量2D、3D、4D、5D指长,计算指长比和指长/身高。结果:指长比、指长/身高在个体生长发育中保持稳定;指长比表现为3D∶5D>4D∶5D>2D∶5D>3D∶4D>2D∶4D>2D∶3D,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男性低于女性;4D∶H、5D∶H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的性别差异,2D∶H女性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测量拉萨藏族人群各指长比、4D∶H、5D∶H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长比 指长/身高 X线测量 藏族
下载PDF
海拔对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席焕久 李文慧 +1 位作者 温有锋 刘堃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82,共16页
为进一步探讨自然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收集了14个省会城市1996年以来7-18岁107986(男56300,女51686)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资料及体质测量当年的海拔、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和年日照时数资料,做海拔等自然环境因素与发... 为进一步探讨自然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收集了14个省会城市1996年以来7-18岁107986(男56300,女51686)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资料及体质测量当年的海拔、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和年日照时数资料,做海拔等自然环境因素与发育指标的Z-分数和发育分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低海拔组到中海拔组、高海拔组,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指标逐步下降,其中体重与BMI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和胸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海拔组发育指标明显好于高海拔组;生长发育水平与海拔的相关系数大于年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与年降水量不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海拔每增加1000m,身高、体重、胸围和BMI分别减少0.112,0.101,0.043和0.118个Z-分数。在四项自然环境因素中,海拔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对身高、体重、胸围和BMI的贡献率分别是28.0%,26.8%,12.0%,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影响 生长发育 省会城市
下载PDF
辽宁汉族指长及指长比特点 被引量:11
16
作者 席焕久 胡荣 +1 位作者 温有锋 文普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辽宁汉族指长比的特点。方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随机整群选取20~22岁健康辽宁汉族728人(男270,女458),排除手指有畸形、损伤和有内分泌及代谢病者,其母孕期间均未服用激素类药物,直接测量法测量其指长,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 目的探讨辽宁汉族指长比的特点。方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随机整群选取20~22岁健康辽宁汉族728人(男270,女458),排除手指有畸形、损伤和有内分泌及代谢病者,其母孕期间均未服用激素类药物,直接测量法测量其指长,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辽宁汉族指长均呈现:3D>4D>2D>5D,女性2D>男性(P<0.001)、男性4D>女性(P<0.001);辽宁汉族指长比具有3D:5D>4D:5D>2D:5D>3D:4D>2D:4D>2D:3D趋势;辽宁汉族指长比存在性别、侧别差异,以2D:4D较为明显;辽宁汉族指长比大于宁夏汉族、回族指长比,与其他国家群体之间也存在差异。结论辽宁汉族指长比具有性别、侧别差异性,其中以2D:4D最为显著;指长比可能还存在民族、地区及人种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长比 差异 直接测量法 汉族
原文传递
鄂伦春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邵帅 温有锋 +2 位作者 席焕久 刘学峰 杨小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目的:探讨黑龙江鄂伦春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157名(男75,女82)鄂伦春族成人的12项围度进行了测量,计算了6项围度指数值,比较了性别间的差异性,分析了围度值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并将黑龙江鄂伦春族与我国其他15个人群的6项围度值... 目的:探讨黑龙江鄂伦春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157名(男75,女82)鄂伦春族成人的12项围度进行了测量,计算了6项围度指数值,比较了性别间的差异性,分析了围度值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并将黑龙江鄂伦春族与我国其他15个人群的6项围度值进行了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男性的腹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臀围低于女性,其余均高于女性;女性围度随年龄的变化幅度大于男性,且女性多数围度值在40岁以后呈现下降趋势;男性上、下肢近端部与远端部围度发育较匀称,而女性较粗壮.结论:黑龙江鄂伦春族成人的围度值处于我国西北及北方民族的中上等水平,属于身材较为粗壮魁梧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围度 成年人 鄂伦春族 围度指数
下载PDF
拉萨藏族青少年手腕部骨龄发育评价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春山 李长勇 +7 位作者 席焕久 任甫 黄克强 温有锋 郭子义 李宁 肖艳杰 王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36-38,共3页
目的:由于个体营养发育的不同以及种族、遗传、地理环境和性别的不同,导致骨龄也会有所不同,对拉萨地区藏族青少年的骨发育状况作切合实际的评价,探讨其骨发育水平变化趋势的特征。方法:于2003-04/09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从拉萨市6所... 目的:由于个体营养发育的不同以及种族、遗传、地理环境和性别的不同,导致骨龄也会有所不同,对拉萨地区藏族青少年的骨发育状况作切合实际的评价,探讨其骨发育水平变化趋势的特征。方法:于2003-04/09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从拉萨市6所大、中、小学随机选取父母为藏族,本人在拉萨生活,经体检证明健康的7~21岁青少年为调查对象。按性别分组,每岁为1组,共调查1496人,男743人,女753人。使用X射线机做左手手腕部后前位投照,受试者左手掌面向下和暗盒紧贴,中指轴与前臂轴成直线,球管中心线正对第3掌骨头,管片距约90cm。根据《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对手腕部14块骨进行评分,然后输入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计算出骨龄,并进行骨龄与生活年龄的相关分析和骨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共调查1496人,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①CHN法评价手腕部骨龄结果:各年龄组骨龄均值均小于生活年龄,男性7~21岁8个年龄组生活年龄与骨龄差值变化分别为:0.17±1.51,0.11±1.26,0.21±0.92,0.88±0.81,0.90±1.94,1.36±1.33,0.88±1.75,0.99±1.70,0.54±1.19,0.59±1.12,0.47±1.33,0.79±1.13,1.32±0.58,2.10±0.36;女性7~21岁8个年龄组生活年龄与骨龄差值变化分别为:0.21±0.92,0.89±1.06,0.80±0.97,1.06±1.04,0.82±1.32,0.67±1.61,0.89±1.52,1.00±1.67,0.16±1.56,0.53±1.16,0.97±1.29,1.42±0.61,2.34±0.42,3.21±0.26。骨龄性别差异分析:7~11岁年龄组男性大于女性,12~16岁年龄组男性小于女性,而后男性又大于女性。②骨龄与生活年龄的相关分析:骨龄与生活年龄呈高度正相关(男性r=0.940,女性r=0.939,总体r=0.939)。结论:各年龄组骨龄均值均小于生活年龄,说明拉萨藏族青少年骨发育具有延缓的特点。这可能是西藏典型的高寒、缺氧等高原环境造成的,当然还有与这些自然环境伴随的混杂因素,诸如家庭生活水平、饮食习惯、营养摄入等的干扰作用,也可能存在种族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制定藏族地区儿童青少年骨发育水平的骨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测定 骨骼 西藏【自治区】 青少年
下载PDF
锦州汉族成人体成分与血脂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曹芳 温有锋 +4 位作者 席焕久 李文慧 张涛 王霞 杨洋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了解锦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与其体成分的关系,为预防诊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利用生物电阻体成分分析仪对本院232例(男性133人,女性99人)30~50岁健康成年人体成分进行测量,并对其甘... 目的:了解锦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与其体成分的关系,为预防诊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利用生物电阻体成分分析仪对本院232例(男性133人,女性99人)30~50岁健康成年人体成分进行测量,并对其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高密度胆固醇(HDL)、低密度胆固醇(LDL)4项血脂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男性除身高、体质量高于女性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低于女性,尤其是全身的体脂率和四肢的脂肪分布,其次为脂肪量和躯干的脂肪。男性与女性在体成分和血脂分析上存在一定差异性。男性TC、TG及LDL-C均明显高于女性,但是女性的HDL-C要高于男性。结论:正常人的体成分与血脂4项具有相关性,了解正常人的体成分和血脂的关系可以进一步为心血管性疾病、糖尿病等相关性疾病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 体成分 肌肉含量 脂肪含量 血脂
下载PDF
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腕部骨龄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春山 李长勇 +9 位作者 任甫 席焕久 黄克强 温有锋 郭子义 李宁 肖艳杰 王鲲 张华耀 成建国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西藏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骨发育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选取父母为藏族、本人在那曲生活、经体检证明健康的1135例7~18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按CHN法进行手腕部骨龄评价。结果:骨龄与日历年龄... 目的:探讨西藏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骨发育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选取父母为藏族、本人在那曲生活、经体检证明健康的1135例7~18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按CHN法进行手腕部骨龄评价。结果:骨龄与日历年龄呈高度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手腕部骨龄与日历年龄存在交叉,而女性骨龄均小于其日历年龄;骨龄性别差异表现为7~10岁年龄组男性大于女性,11~14岁年龄组男性与女性基本持平,而后男性又大于女性。结论:西藏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存在其独特的骨骼发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龄 藏族 青少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