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山及邻区晚古生代基性岩墙群几何特征及构造意义--基于遥感影像研究
1
作者 常旺 张贵山 +5 位作者 彭仁 温汉捷 刘磊 张磊 孟乾坤 王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5,共10页
北山及邻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基性岩墙群,反映了该地先存裂隙(节理)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岩墙群形成后经历的构造活动,对探究岩浆活动、反演构造演化过程及分析岩墙几何特征与构造应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遥感和地质方法,在... 北山及邻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基性岩墙群,反映了该地先存裂隙(节理)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岩墙群形成后经历的构造活动,对探究岩浆活动、反演构造演化过程及分析岩墙几何特征与构造应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遥感和地质方法,在遥感影像中解译提取1777条基性岩墙,通过几何工具计算得到岩墙走向数据,总结岩墙群空间分布规律,同时与其形成时的大陆动力学演化背景相对应。结果表明,北山及邻区岩墙优势走向方位集中于0°~65°与320°~360°,绝大部分岩墙是在伸展作用中张性区域应力场控制下形成的,具张性性质或剪张性性质,部分岩墙受后期碰撞挤压环境影响,具张剪性性质。岩墙群主导成因机制是区域伸展构造作用,兼以地幔柱远程效应及热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地质 基性岩墙群 几何特征 区域构造应力场 北山
下载PDF
滇中盆地南缘富锂黏土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贾永斌 于文修 +4 位作者 温汉捷 罗重光 杨光树 杨洋 崔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0-182,共13页
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对沉积环境变化有较高的敏感度,是研究古沉积环境的有效手段。滇中盆地倒石头组是一套富锂的黏土岩地层,其古环境的研究对恢复该时期盆地沉积格局和锂元素富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滇中盆地倒石头组两个典型钻孔样品详... 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对沉积环境变化有较高的敏感度,是研究古沉积环境的有效手段。滇中盆地倒石头组是一套富锂的黏土岩地层,其古环境的研究对恢复该时期盆地沉积格局和锂元素富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滇中盆地倒石头组两个典型钻孔样品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倒石头组富锂黏土岩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及其对锂元素富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Sr、Ga元素含量及Sr/Ba值指示研究区古水体介质为淡水陆相沉积环境;其δU值介于0.51~1.63,U/Th值介于0.11~1.49,V/(V+Ni)值介于0.48~0.86,V/Cr值介于0.45~1.24,同时在U_((EF))-Mo_((EF))协变模式图中,样品数据均未落在缺氧和硫化区域,表明研究区富锂黏土岩的沉积环境为氧化—弱还原环境;且样品Sr/Cu比值介于0.69~4.87,CIA值介于86.3~99.66,XRD全岩黏土矿物分析显示高岭石为主要的黏土矿物,表明富锂黏土岩在形成过程中处于温暖潮湿的沉积环境并伴随较为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条件 古盐度 古气候 黏土岩 滇中盆地
下载PDF
滇西北兰坪盆地金满-连城脉状Cu多金属矿床Cu-S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
作者 张锦让 温汉捷 +2 位作者 邹志超 杜胜江 顾纯源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4-745,共12页
兰坪盆地西缘发育一系列脉状Cu多金属矿床,成矿独具特色,它们的成矿流体普遍存在大量富CO_(2)流体包裹体,在整个兰坪盆地罕见,显著区别于世界上已知的各类贱金属矿床。本研究测定了兰坪盆地西缘两个代表性脉状Cu矿床(金满Cu矿床和连城Cu... 兰坪盆地西缘发育一系列脉状Cu多金属矿床,成矿独具特色,它们的成矿流体普遍存在大量富CO_(2)流体包裹体,在整个兰坪盆地罕见,显著区别于世界上已知的各类贱金属矿床。本研究测定了兰坪盆地西缘两个代表性脉状Cu矿床(金满Cu矿床和连城Cu-Mo矿床)主成矿阶段黄铜矿和黝铜矿的Cu-S同位素组成,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结果表明,金满Cu矿床黄铜矿的δ^(65)Cu值变化较大(-3.62‰~0.48‰),δ^(34)S值为-4.0‰~12.1‰,可能与多期流体活动、成矿物质多来源有关,成矿主要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成矿晚期有地层物质的加入。连城Cu-Mo矿床主成矿期黄铜矿δ^(65)Cu值为-0.31‰~2.12‰,δ^(34)S值为-3.6‰~1.4‰,暗示成矿与深部岩浆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CO_(2)流体 Cu-S同位素 脉状Cu多金属矿床 兰坪盆地西缘 云南
下载PDF
稀散金属超常富集的主要科学问题 被引量:47
4
作者 温汉捷 周正兵 +6 位作者 朱传威 罗重光 王大钊 杜胜江 李晓峰 陈懋弘 李红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71-3291,共21页
稀散金属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技革新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高、精、尖科技和未来能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稀散金属的储量相对稀少且地域分布高度不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存在较高供应风险;另一方面,其"稀"、&qu... 稀散金属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技革新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高、精、尖科技和未来能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稀散金属的储量相对稀少且地域分布高度不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存在较高供应风险;另一方面,其"稀"、"伴"、"细"的特点决定了对其地球化学性质和行为认识的薄弱,元素超常富集机理的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近20年以来关于稀散金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类型和成矿专属性、资源储量评估、超常富集机制等方面,突破了"稀散金属不能形成独立矿床"的认识,初步建立了稀散金属成矿理论体系。稀散元素的超常富集往往需要十分苛刻的条件和特殊的地球化学过程:铼的超常富集受制于地幔熔融过程和洋壳沉积物的再循环,以及岩浆氧逸度、去气过程;铟与锡的关系紧密,岩浆中镁铁质矿物结晶过程及挥发组分控制成矿热液中铟的金属量;碱性岩的幔源性、高氧逸度、高挥发性促进碲的迁移和富集,铁锰结壳中δ-Mn O2或Fe OOH可以吸附大量的碲;镉的超常富集行为主要与锌相关,不同类型铅锌矿床中镉的富集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别;锗在铅锌矿床中主要以类质同象替代锌进入闪锌矿中,煤层中倾向于和有机质结合形成锗的络合物及有机化合物。基于已有认识,今后应当重点加强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对稀散金属富集控制的研究,壳幔相互作用、热液过程、表生风化沉积以及多期多阶段地质事件耦合机制的研究,以及非常规类型稀散金属矿床的成矿潜力研究。本专辑报道了近年来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13篇文章,主要涉及岩浆热液型矿床、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表生风化-沉积过程中稀散金属的富集成矿,以及稀散金属矿床的探测技术与预测方法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散金属 超常富集 地球化学性质 科学问题
下载PDF
中国早古生代若干高硒黑色岩系中层状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35
5
作者 温汉捷 裘愉卓 +2 位作者 凌宏文 于柄松 张贵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9-626,共8页
在中国早古生代若干高硒黑色岩系中发育有数层的厚度不等的层状硅质岩 ,SiO2 含量一般在 90 %以上 ,岩石富Fe ,相对贫Mn、Al、Ti。亲石元素大量亏损 ,但富典型的热水沉积指示元素Ba、As、Sb ,也有一定的铂族元素(PGE)的异常 ,稀土元素... 在中国早古生代若干高硒黑色岩系中发育有数层的厚度不等的层状硅质岩 ,SiO2 含量一般在 90 %以上 ,岩石富Fe ,相对贫Mn、Al、Ti。亲石元素大量亏损 ,但富典型的热水沉积指示元素Ba、As、Sb ,也有一定的铂族元素(PGE)的异常 ,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呈左倾 ,有明显的Ce的负异常和轻微的Eu的正异常。δ3 0 Si值变化范围为- 0 .7‰~ 1.2‰ ,δ18O值变化范围为 17.6‰~ 2 9.0‰。硅质岩的地球化学表明其为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文章最后讨论了热水成因硅质岩的形成与硒富集的关系 ,认为形成硅质岩的构造环境可能是地壳深部Se得以上升到浅部聚集的前提 ,而含硅热液则可能是硒的良好的”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硅质岩 黑色岩系 热水沉积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中国若干下寒武统高硒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温汉捷 裘愉卓 +3 位作者 姚林波 卢家烂 彭平安 林清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5,共8页
通过中国若干下寒武统高硒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认为高硒地层中有机质的先质母体为菌藻类生物,某些生物标志物指标指示了沉积环境为封闭的缺氧环境。同时,文章结合地质实际讨论还原的沉积环境有利于菌藻类生物的生长... 通过中国若干下寒武统高硒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认为高硒地层中有机质的先质母体为菌藻类生物,某些生物标志物指标指示了沉积环境为封闭的缺氧环境。同时,文章结合地质实际讨论还原的沉积环境有利于菌藻类生物的生长和保存,硒的富集与菌藻生物的繁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滇西—滇西北斑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温汉捷 裘愉卓 +1 位作者 胡耀国 俞广钧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19,共6页
斑岩型金矿是云南重要的金矿类型。将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从斑岩类型角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与二长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与正长斑岩有关的岩体接触构造带脉状金矿床 ;与正长 (粗面 )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 ;与... 斑岩型金矿是云南重要的金矿类型。将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从斑岩类型角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与二长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与正长斑岩有关的岩体接触构造带脉状金矿床 ;与正长 (粗面 )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 ;与花岗斑岩有关的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金矿床。同时从不同类型斑岩、成矿构造和地球化学条件等多角度阐述了斑岩型金矿床形成的条件 ,认为本区斑岩型金矿床具有多类型、多成因与成矿作用多期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地质特征 控矿条件 构造破碎带 地球化学 成矿构造 成矿作用
下载PDF
贵州天柱大河边铅锌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温汉捷 周正兵 +6 位作者 刘灵 秦朝建 黄远成 文星桥 石庆鹏 徐东波 王文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8-1293,共6页
大河边重晶石矿床是一个世界级的超大型重晶石矿床。最近在该区重晶石矿床下部的震旦系陡山沱组碳酸盐岩(白云岩)和碎屑岩中,新发现一套规模较大、层位产出稳定的铅锌矿化。铅锌矿体和重晶石矿床具有"上部为重晶矿,下部为铅锌硫化... 大河边重晶石矿床是一个世界级的超大型重晶石矿床。最近在该区重晶石矿床下部的震旦系陡山沱组碳酸盐岩(白云岩)和碎屑岩中,新发现一套规模较大、层位产出稳定的铅锌矿化。铅锌矿体和重晶石矿床具有"上部为重晶矿,下部为铅锌硫化物矿床"的矿化特征。铅锌矿段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黄铁矿及方铅矿,含少量白铁矿、黄铜矿及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重晶石,少量白云石、热液磷灰石、炭沥青及钡冰长石。成矿流体特征类似于形成沉积喷流型铅锌矿床的流体特征。铅锌矿化中的硫源自局限海盆内早寒武世海水经硫酸盐还原作用提供。此种类似于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在南华裂谷盆地一带矿化层位稳定、分布范围较广泛,体现早寒武世时在裂谷盆地内存在一次大规模的热液事件。天柱大河边铅锌矿床的发现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及区内该种矿床的勘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边铅锌矿床 重晶石矿床 南华裂谷盆地 喷流沉积
下载PDF
硒在干酪根中的两种不同赋存状态:TEM证据 被引量:15
9
作者 温汉捷 裘愉卓 刘世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8,共8页
对拉尔玛Se-Au矿床和渔塘坝硒矿床中干酪根的高分辨透射电镜(TEM)研究表明,两个矿床的Se在干酪根中的赋存状态是截然不同的。前者Se在干酪根中的富集可能主要以有机结合态的形式存在,主要是取代干酪根中的硫;而后者Se在干酪根中的富集... 对拉尔玛Se-Au矿床和渔塘坝硒矿床中干酪根的高分辨透射电镜(TEM)研究表明,两个矿床的Se在干酪根中的赋存状态是截然不同的。前者Se在干酪根中的富集可能主要以有机结合态的形式存在,主要是取代干酪根中的硫;而后者Se在干酪根中的富集主要以超微包体Se的形式吸附在干酪根中。两种不同的赋存状态可能主要取决于干酪根中硫含量的多少以及成矿时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研究表明,TEM是研究元素在干酪根中赋存状态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根 赋存状态 硒矿床 高分辨透射电镜 成矿作用
下载PDF
硒同位素测试技术进展及其地质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温汉捷 胡瑞忠 +1 位作者 樊海峰 张羽旭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6-352,共7页
硒同位素作为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多价态、多质量数、同位素分馏效应大的特点,已成为目前发展最迅速的同位素之一。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硒同位素的测试技术做了较全面总结,内容... 硒同位素作为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多价态、多质量数、同位素分馏效应大的特点,已成为目前发展最迅速的同位素之一。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硒同位素的测试技术做了较全面总结,内容包括样品的化学前处理(TCF技术)、在线的氢化物发生器系统、质谱测试技术、参考物质的标定等,并就自然界中硒同位素的组成、分馏机制及应用潜力做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同位素 质谱 化学前处理 参考物质 同位素分馏
下载PDF
构造地球化学探矿方法的应用—以山东招远魏家沟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温汉捷 肖化云 俞广钧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35,45,共5页
通过对招远某些金矿的成矿预测研究,总结了构造地球化学探矿的理论和方法,并且以山东招远魏家沟金矿床为例详细阐述了工作程序,并对该方法的优。
关键词 构造地球化学 探矿 成矿预测 金矿床
下载PDF
拉尔玛硒-金矿床中硒矿物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 被引量:7
12
作者 温汉捷 裘愉卓 胡耀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8-425,共8页
文章介绍了拉尔玛硒 -金矿床中出现的大量的硒矿物的主要特征和矿物组合。根据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构造了硒矿物形成时的逸度 -逸度图解、逸度 -温度图解、逸度 - p H图解 ,推导了硒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 ,认为高的 f Se2 、f ... 文章介绍了拉尔玛硒 -金矿床中出现的大量的硒矿物的主要特征和矿物组合。根据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构造了硒矿物形成时的逸度 -逸度图解、逸度 -温度图解、逸度 - p H图解 ,推导了硒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 ,认为高的 f Se2 、f Se2 / f S2 值、高 f O2 、中酸性条件以及低温有利于硒矿物的形成。同时根据大量统计数据 ,认为 S<0 .5%、Corg<1.5%、Se>10× 10 -6时出现硒矿物的几率最高 ,可作为宏观上的判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矿物 热力学性质 形成 金矿床 地球化学
下载PDF
黑色岩系中硒同位素分馏及示踪意义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温汉捷 胡瑞忠 +3 位作者 樊海峰 杨光树 畅斌 张羽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287-288,共2页
  20世纪60年代,Krouse等(1960)利用气体同位素质谱法首次建立了硒同位素测试技术,公布了天然样品中82Se/76Se具有15‰的同位素分馏.……
关键词 黑色岩系 硒同位素 分馏 示踪
下载PDF
滇西-滇西北斑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温汉捷 胡耀国 俞广钧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66-267,共2页
关键词 斑岩型 金矿床 矿田 成矿地质特征 控矿条件 金矿体 蚀变岩 初步研究 部位 主要类型
下载PDF
硒矿物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温汉捷 肖化云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0-265,共6页
本文对分散元素硒的矿物种类进行了初步总结,列出了自然界发现的已被IMACNMMN承认的90种硒矿物,并对硒矿物的元素组成、产出条件以及中国的硒矿物学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硒矿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硒矿物 分散元素 矿物种类
下载PDF
分散元素硒的有机成矿作用初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温汉捷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0-194,共5页
本文综述了分散元素硒的有机亲合性及其地球化学解释,并对Se的有机成矿作用进行了阐述,认为硅质岩是Se来源的标志,而Se被固定则有赖于有机质的参与。以拉尔玛硒-金矿床和渔塘坝硒矿为例,说明Se的2种不同的成矿方式———... 本文综述了分散元素硒的有机亲合性及其地球化学解释,并对Se的有机成矿作用进行了阐述,认为硅质岩是Se来源的标志,而Se被固定则有赖于有机质的参与。以拉尔玛硒-金矿床和渔塘坝硒矿为例,说明Se的2种不同的成矿方式———沉积型和改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元素 有机亲合性 有机成矿作用
下载PDF
桂北沙子江铀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沥青铀矿U-Pb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5
17
作者 石少华 胡瑞忠 +3 位作者 温汉捷 孙如良 王加昇 陈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75-1182,共8页
苗儿山矿田为中南地区五大铀矿田之一,其内分布有我国最大规模碳硅泥岩型的铲子坪铀矿床及诸多花岗岩型铀矿床,沙子江矿床为矿田内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床之一。沥青铀矿是理想的铀矿床直接定年样品,同时,也是U-Pb同位素研究的理想矿物。... 苗儿山矿田为中南地区五大铀矿田之一,其内分布有我国最大规模碳硅泥岩型的铲子坪铀矿床及诸多花岗岩型铀矿床,沙子江矿床为矿田内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床之一。沥青铀矿是理想的铀矿床直接定年样品,同时,也是U-Pb同位素研究的理想矿物。本次研究以沥青铀矿为对象进行U-Pb同位素分析,获得了沙子江矿床早、晚两期铀成矿作用的年代分别为104.4Ma和53.0±6.4Ma,结合铲子坪矿床主成矿期年代74.1±9.9Ma,它们可能分别代表了苗儿山矿田3期主要铀成矿作用的时代。沙子江矿床等时线拟合所得高的初始Pb值反映了该期成矿作用之前存在铀的预富集作用。3期成矿作用与华南地区基性脉岩年代数据统计反映的岩石圈伸展期次相对应,暗示了铀成矿受控于华南岩石圈伸展这一大的动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铀矿 U-PB同位素 表观年龄 等时线年龄 沙子江 苗儿山
下载PDF
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毒砂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18
作者 王加昇 温汉捷 +2 位作者 李超 丁伟 张锦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5-964,共10页
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床是雪峰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但对该区成矿理论的认识,特别是在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以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的认识上仍存在很大分歧。本次研究分别对该区两个主要金矿床(平秋、金井)的载金... 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床是雪峰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但对该区成矿理论的认识,特别是在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以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的认识上仍存在很大分歧。本次研究分别对该区两个主要金矿床(平秋、金井)的载金矿物——毒砂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平秋金矿蚀变岩型毒砂等时线年龄为400±24Ma,MSWD=0.96,初始187Os/188Os=1.24±0.57;金井金矿石英大脉型毒砂等时线年龄为174±15Ma,MSWD=1.07,初始187Os/188Os=8.04±0.45。前者属于加里东期,并与该区存在的东西向基底剪切断裂形成时期一致;后者属印支—燕山期,与雪峰地区存在的中酸性岩体以及黔东南地区广泛存在的隐伏岩体应属同期岩浆-构造活动产物。通过硫化物的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首次报道了该区至少存在加里东期、印支—燕山期两个重要的金成矿期。初始187Os/188Os值则反映该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定年 毒砂 蚀变岩型 石英大脉型 金矿床
下载PDF
闽东南基性岩脉成因及动力学背景研究:Sr-Nd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贵山 温汉捷 +2 位作者 胡瑞忠 裘愉卓 许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3-804,共12页
闽东南的海边斜闪煌斑岩脉和赤湖辉长岩脉分别形成于晚白垩世和古新世,为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高Al、Na_2O>K_2O的特征;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经历了以橄榄石、单斜辉石为主的结晶分异作用。海边和赤湖基性岩脉具有相对富集... 闽东南的海边斜闪煌斑岩脉和赤湖辉长岩脉分别形成于晚白垩世和古新世,为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高Al、Na_2O>K_2O的特征;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经历了以橄榄石、单斜辉石为主的结晶分异作用。海边和赤湖基性岩脉具有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强场元素特征,不相容元素蛛网图显示出大陆边缘弧的地球化学特征,以Nb、Ta、Ti负异常为特征;海边和赤湖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_N分别为5.0~10.9和11.2~12.0。具有高Sr同位素初始值和低ε_(Nd)(t)值,海边的(^(87)Sr/^(86)Sr)_i:0.70577~0.707574,ε_(Nd)(t):-8.1~-1.8,赤湖的(^(87)Sr/^(86)Sr)_i:0.70547~0.70552,ε_(Nd)(t):-0.2~0.6。根据Sr、Nd同位素、微量元素研究及野外地质观察,本区基性岩脉的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未发生地壳物质混染。通过Sr、Nd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研究,认为地幔源区的演化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消减洋壳携带的海洋与陆源沉积物参与地幔源区的混合,形成本区基性岩脉的富集地幔源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特别富集是俯冲流体与沉积物共同参与源区演化的结果。海边和赤湖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背景属于活动大陆边缘弧,构造性质应为活动陆缘拉张带(或裂谷带)。晚白垩世和古新世,闽东南发生了地壳拉张事件,与中国东南部晚白垩世以来的地壳拉张期次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D同位素 地幔源区 地壳拉张 基性岩脉 闽东南
下载PDF
桂北沙子江铀矿床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石少华 胡瑞忠 +3 位作者 温汉捷 赵肖芒 宋生琼 魏文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44,共12页
对沙子江矿床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各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显示成矿早阶段部分高温流体对铀的迁移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而整个成矿过程中主要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及中等密度热液。含子矿物包裹体可能捕获于流体沸腾... 对沙子江矿床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各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显示成矿早阶段部分高温流体对铀的迁移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而整个成矿过程中主要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及中等密度热液。含子矿物包裹体可能捕获于流体沸腾作用过程中。沸腾作用降低了成矿流体中碳酸铀酰络离子的浓度,有利于铀的沉淀。成矿晚阶段,源自赋矿的富烃花岗岩体中烃类组分的加入为营造铀沉淀的还原环境贡献了力量,同时,这类富烃的花岗岩体对铀矿体形成以后的保存也到起了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烃类包裹体 沙子江 苗儿山 桂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