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瓦里关大气气溶胶元素富集特征及其来源 被引量:32
1
作者 温玉璞 徐晓斌 +2 位作者 汤洁 张晓春 赵玉成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0-408,共9页
利用中子活化及PIXE和可见光灰度仪 ,对青海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的大气气溶胶样品进行了测量。通过元素相对浓度、富集因子和主因子分析等数据统计分析 ,并结合同期的气团后退轨迹分布资料 ,讨论了瓦里关大气气溶胶元素的组成及来... 利用中子活化及PIXE和可见光灰度仪 ,对青海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的大气气溶胶样品进行了测量。通过元素相对浓度、富集因子和主因子分析等数据统计分析 ,并结合同期的气团后退轨迹分布资料 ,讨论了瓦里关大气气溶胶元素的组成及来源。结果表明 ,位于青藏高原偏远地区的瓦里关大气气溶胶以土壤及地壳等自然来源为主 ,因子分析的方差百分数给出瓦里关气溶胶中自然源的贡献率平均在 70 %以上。燃煤、交通及冶炼等人为源也占有一定比例。大气黑碳气溶胶的观测也表明人类活动影响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来源 富集 主因子分析 人为源 中子活化 土壤 地壳
下载PDF
瓦里关山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地表排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温玉璞 汤洁 +2 位作者 邵志清 张晓春 赵玉成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利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方法,在不受人为污染直接影响的瓦里关山进行了大气CO2的连续测量,给出了我国内陆高原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观测表明内陆大气CO2随陆地植被的生长而有明显的日变化及季节的周期变化,其季节变... 利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方法,在不受人为污染直接影响的瓦里关山进行了大气CO2的连续测量,给出了我国内陆高原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观测表明内陆大气CO2随陆地植被的生长而有明显的日变化及季节的周期变化,其季节变化规律与全球大气CO2本底值的地理分布相一致.瓦里关山大气CO2的年增长率在1993年明显偏低,1994年又有较快的“回升”.地表CO2排放的观测研究还给出了冬季高原草甸土壤的排放特征,测量表明在冬季陆地植被光合作用基本停滞的情况下,土壤CO2的排放率相对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排放 空气污染 大气 浓度变化 二氧化碳
下载PDF
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进行大气CO_2本底浓度的测量 被引量:24
3
作者 温玉璞 徐晓斌 +2 位作者 邵志清 季秉法 朱庆斌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76-480,共5页
按 WMO 关于开展全球 CO_2监测的要求,在对引进设备进行改进的情况下,建立了我国开展大气 CO_2本底浓度连续测量的红外气体分析测量系统及有关方法.系统的测量精度优于0.1ppm,完全满足全球本底测量的要求,并具有较好的国际可比性.在此... 按 WMO 关于开展全球 CO_2监测的要求,在对引进设备进行改进的情况下,建立了我国开展大气 CO_2本底浓度连续测量的红外气体分析测量系统及有关方法.系统的测量精度优于0.1ppm,完全满足全球本底测量的要求,并具有较好的国际可比性.在此基础上,首次取得了我国大陆上空大气 CO_2的本底浓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本底浓度 测量 二氧化碳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一次尘暴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 被引量:2
4
作者 温玉璞 杨东贞 +2 位作者 杨绍晋 杨亦男 陈冰如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70-378,共9页
讨论了1990年4月25日北京地区出现的一次强尘暴过程的气溶胶特征,探讨了尘暴的来源,从对形成尘暴的气象背景以及尘暴气溶胶中元素资料和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的分析,认为该次尘暴气溶胶主要是由形成大风地区及其途经地区的尘土微粒混合组成的。
关键词 尘暴 气溶胶 来源 化学组成
下载PDF
地面风对瓦里关山大气CO_2本底浓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周凌晞 汤洁 +2 位作者 温玉璞 张晓春 乜虹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使用 1994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大气CO2 和地面风现场连续观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站 (36°17′N ,10 0°5 4′E ,海拔 3816m)地面风变化对大气CO2 本底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平风向、风速和垂直风向、风... 使用 1994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大气CO2 和地面风现场连续观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站 (36°17′N ,10 0°5 4′E ,海拔 3816m)地面风变化对大气CO2 本底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平风向、风速和垂直风向、风速的变化对大气CO2 观测值的影响在春、夏、秋、冬季有明显不同 .由大量观测事实的统计平均还给出了瓦里关山大气CO2 浓度在不同季节的分布范围和日变化类型 ,并分析了形成原因 .将地面风数据作为大气CO2 本底资料的过滤因子之一 ,提出了适用于不同使用目的和要求的我国内陆高原地区大气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本底变化 地面风 数据筛选 环境气象 大气 瓦里关山 本底浓度
下载PDF
青海瓦里关大气CO_2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7
6
作者 赵玉成 温玉璞 +3 位作者 德力格尔 周晓春 乜虹 蔡永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对中国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全球基准站)1994年11月-2005年6月近10年来的大气CO2连续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瓦里关大气CO2本底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值出现在每年的4月末-5月初,最低值出现在夏季的7、8月份... 对中国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全球基准站)1994年11月-2005年6月近10年来的大气CO2连续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瓦里关大气CO2本底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值出现在每年的4月末-5月初,最低值出现在夏季的7、8月份;CO2浓度的日变化幅度在夏季比较明显,其他季节的日变化则相对平稳;现场连续监测结果与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气候监测与诊断试验室(NOAA/CMDL)分析的气瓶采样资料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与全球大气CO2监测资料有很好的可比性;1995—2004年瓦里关地区大气CO2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83μmol/(mol·a),其中以1998—1999年和2002—2003年最为明显.2003年我国内陆大气CO2年平均浓度增长率达到了2.70μmol/(mol·a),为近10年来的最大值,其年增长幅度略小于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系统(WMO/GAW)中北半球近海的同类监测台站。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我国内陆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年平均值约增加了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里关 大陆 大气CO2本底浓度 变化特征 年增长率
下载PDF
瓦里关山大气CO_2及其δ^(13)C本底变化 被引量:26
7
作者 周凌晞 李金龙 +2 位作者 温玉璞 汤洁 张晓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5-300,共6页
利用 1991— 2 0 0 1年期间实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特征 ,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 ,瓦里关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变化主要反映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自然生态系统源汇的周期性季节特征 ,... 利用 1991— 2 0 0 1年期间实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特征 ,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 ,瓦里关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变化主要反映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自然生态系统源汇的周期性季节特征 ,而海洋的作用相对较弱 ;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浓度范围与所处纬度带平均状况基本吻合 ,年平均值以及年际间涨落与全球水平的一致性反映出化石燃料燃烧等人为排放对大气圈的全球性影响 ;瓦里关站提供的主要温室气体本底观测资料 ,既能体现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又具有全球代表性 ,配合以其它相关资料 ,还可进一步揭示中国内陆高原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特征的成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里关全球基准站 温室气体 本底变化 二氧化碳 碳13 大气环境 大气监测
下载PDF
新型CO2和CH4混合标气标校流程及方法 被引量:30
8
作者 臧昆鹏 周凌晞 +4 位作者 方双喜 温玉璞 姚波 张芳 刘立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1-516,共6页
基于光腔衰荡法Picarro G-1301型甚高分辨率分析仪自组装新型CO2和CH4混合标气标校系统,研究建立了简便高效的标校流程和方法.该系统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工作标气消耗更少,线性好,对环境大气浓度范围的CO2和CH4的分析精度分别优于0.06... 基于光腔衰荡法Picarro G-1301型甚高分辨率分析仪自组装新型CO2和CH4混合标气标校系统,研究建立了简便高效的标校流程和方法.该系统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工作标气消耗更少,线性好,对环境大气浓度范围的CO2和CH4的分析精度分别优于0.06×10-6mol.mol-1和0.3×10-9mol.mol-1,准确度分别在±0.05×10-6mol.mol-1和±0.4×10-9mol.mol-1内,满足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网(WMO-GAW)对温室气体分析标校及标气分级传递的质量要求,可保证本底大气CO2和CH4网络化观测数据的可溯源性和国际可比性,已应用于中心标校实验室和本底站大气CO2和CH4混合标气的标校和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H4 混合标气 标校和传递 大气本底观测
原文传递
瓦里关温室气体本底研究的主要进展 被引量:43
9
作者 周凌晞 周秀骥 +2 位作者 张晓春 温玉璞 颜鹏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8-468,共11页
由于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长及其在气候与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国际上众多的科学计划和观测体系都把它们的时空分布、源汇及趋势列为重要内容,获得的各种资料在评价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及有关对策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文章阐述了在中... 由于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长及其在气候与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国际上众多的科学计划和观测体系都把它们的时空分布、源汇及趋势列为重要内容,获得的各种资料在评价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及有关对策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文章阐述了在中国内陆本底地区开展温室气体长期、定点观测的意义和必要性,系统地讨论了10多年来中国瓦里关本底站温室气体本底研究的主要进展。利用瓦里关经严格国际比对和质量控制的大气CO2、CH4长期观测资料,结合同期的地面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瓦里关大气CO2和CH4本底资料筛选方法;利用本底观测资料,研究了瓦里关大气CO2及其δ13C、CH4和CO本底变化及源汇特征所体现的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和全球代表性,并进一步与同期、同纬度海洋边界层参比值(MBL)以及北半球其他6个大气本底站同期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了瓦里关大气CH4和CO独特的季节变化并探讨了成因;根据空气团后向轨迹簇所途经的下垫面源汇同观测的大气CO2和CH4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瓦里关大气CO2和CH4的输送来源;利用Hysplit-4扩散与输送模式,计算了冬、夏典型月份人为源和自然生态系统源汇对瓦里关大气CO2浓度变化的贡献。并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资料筛选 本底特征 源汇分析 Hysplit-4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中国西部大气清洁地区黑碳气溶胶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28
10
作者 汤洁 温玉璞 +2 位作者 周凌晞 祁栋林 郑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0-170,共11页
黑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中的重要成分,对可见光和红外光都具有强烈吸收作用,对气溶胶的局地及全球的气候效应有重要的贡献.本文给出了1994年7月到1995年底在瓦里关本底台进行的黑碳气溶胶观测结果,结合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在... 黑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中的重要成分,对可见光和红外光都具有强烈吸收作用,对气溶胶的局地及全球的气候效应有重要的贡献.本文给出了1994年7月到1995年底在瓦里关本底台进行的黑碳气溶胶观测结果,结合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在我国东部地区的部分观测结果对该地区大气中的黑碳气溶胶浓度及其变化特点进行了讨论分析.瓦里关山地区的大气黑碳气溶胶月平均浓度为130~300ng/m3,大大低于我国东部地区;该地区大气中黑碳气溶胶浓度的变化明显地与来自工业及人口集中地区的污染气团的影响有关,不同风向时的黑碳气溶胶浓度水平有明显的差异;由最大出现频数统计分析得出该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的本底浓度范围为50~120ng/m3;冬季该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的平均浓度和本底浓度都较低,而春季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气溶胶 大气清洁地区 观测
下载PDF
瓦里关山大气CH_4本底变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周凌晞 李金龙 +2 位作者 汤洁 温玉璞 张晓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5,共5页
利用 1991 0 5— 2 0 0 2 0 5期间实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 (36°17′N ,10 0°5 4′E ,海拔 3816m)大气CH4本底特征 ,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 ,瓦里关山大气CH4体积分数本底范围和增长趋势与 6 0°N... 利用 1991 0 5— 2 0 0 2 0 5期间实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 (36°17′N ,10 0°5 4′E ,海拔 3816m)大气CH4本底特征 ,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 ,瓦里关山大气CH4体积分数本底范围和增长趋势与 6 0°N— 30°N平均水平大致相符 ,但本底体积分数季节变化与所处纬度带基本特征和季节振幅的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年增长值波动也与全球平均状况并不完全一致 ,是所在地区多种CH4源汇和大气输送共同作用的结果 .瓦里关站提供的大气CH4本底观测资料 ,既能体现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又具有全球代表性 ,辅以其它相关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监测 甲烷 本底变化 源汇 地域特征
下载PDF
1990年春季两次沙尘暴特征分析 被引量:45
12
作者 杨东贞 王超 +2 位作者 温玉璞 于晓岚 徐晓斌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26,共9页
文章讨论了1990年4月发生的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沙尘暴的轨迹和在榆林、延安、太原、呼和浩特和北京等地采集的沙尘气溶胶样品的一些物理化学特征,追溯了沙尘的源地。得出沙尘气溶胶的TSP浓度在... 文章讨论了1990年4月发生的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沙尘暴的轨迹和在榆林、延安、太原、呼和浩特和北京等地采集的沙尘气溶胶样品的一些物理化学特征,追溯了沙尘的源地。得出沙尘气溶胶的TSP浓度在沙尘暴期间比无沙尘暴时要高数倍至一个量级左右。沙尘气溶胶中以地壳元素为主,主要存在于大粒子(d>2.1μm)中。一些人为排放污染元素主要分布在小粒子(d<2.1μm)中,在沙尘暴期间富集程度大大下降。沙尘气溶胶中的元素主要来自于自然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富集因子 风沙流 春季
下载PDF
西宁地区大气中黑碳气溶胶浓度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赵玉成 德力格尔 +2 位作者 蔡永祥 张占峰 温玉璞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9-794,共6页
对2005年9月至2007年7月在西宁获得的黑碳气溶胶(BC)浓度观测资料及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当地冬季取暖和冬季逆温出现频率高的影响,BC浓度的月际变化规律明显,且变化幅度大,BC浓度高值出现在每年10月至次年1月;... 对2005年9月至2007年7月在西宁获得的黑碳气溶胶(BC)浓度观测资料及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当地冬季取暖和冬季逆温出现频率高的影响,BC浓度的月际变化规律明显,且变化幅度大,BC浓度高值出现在每年10月至次年1月;低值出现在5—8月;日平均浓度为4240.1ng·m^-3,其变化范围为957.5~11045.5ng·m^-3.受局地人为活动和大气垂直对流扩散等影响,BC浓度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双峰值特征,BC高浓度出现在7:00-12:00和18:00~24:00,而低浓度一般出现在14:00~17:00和02:00~05:00时段.与相距90km的瓦里关全球本底站相比,西宁BC日平均浓度偏高约13倍,且月际变化差异大,但与国内部分城市相比还是较低(除西藏拉萨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气溶胶 观测 西宁
下载PDF
我国瓦里关山、兴隆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的背景浓度 被引量:27
14
作者 程红兵 王木林 +1 位作者 温玉璞 王庚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2-409,共8页
为了研究中国大陆温室性气体CO2 、CH4和N2 O大气浓度的区域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从 1 995~ 2 0 0 0年 ,先后在青海瓦里关山全球大气基准站 (3 6°1 8′N ,1 0 0°5 4′E ,3 81 0m)及河北中国科学院兴隆天文台... 为了研究中国大陆温室性气体CO2 、CH4和N2 O大气浓度的区域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从 1 995~ 2 0 0 0年 ,先后在青海瓦里关山全球大气基准站 (3 6°1 8′N ,1 0 0°5 4′E ,3 81 0m)及河北中国科学院兴隆天文台 (4 0°2 4′N ,1 1 7°3 0′E ,940m) ,利用不锈钢瓶取样和气相色谱法分析 ,观测了两地大气中温室气体CO2 、CH4和N2 O的浓度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兴隆和瓦里关山站CO2 、CH4和N2 O的同期年平均浓度分别为 3 76.7× 1 0 -6和3 73 .5× 1 0 -6,1 886× 1 0 -9和 1 83 1× 1 0 -9,3 1 6.7× 1 0 -9和 3 1 4.9× 1 0 -9。从 1 995~ 2 0 0 0年 ,兴隆站CO2 、CH4和N2 O的年增长率分别为 1 .95× 1 0 -6,9.0 2× 1 0 -9和 0 .75× 1 0 -9。而瓦里关山站从 1 997~ 2 0 0 0年 ,CO2 、CH4和N2 O的年增长率分别为 1 .41× 1 0 -6,9.95× 1 0 -9和 0 .82× 1 0 -9。两地大气中三种气体的浓度与年增长率与全球同类台站的观测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里关山 兴隆 温室气体 CO2 CH4 背景浓度 年均增长率 中国
下载PDF
黑碳气溶胶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101
15
作者 秦世广 汤洁 温玉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7,共5页
简单介绍了黑碳气溶胶的一般性质 ,着重叙述黑碳气溶胶在大气辐射强迫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概括介绍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辐射强迫 气候变化 大气气溶胶 气候强迫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四川温江黑碳气溶胶浓度观测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秦世广 汤洁 +1 位作者 石广玉 温玉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70-1376,共7页
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对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在四川温江获得的黑碳气溶胶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十分剧烈,日平均浓度在1200~20000 ng·m-3之间.其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1月最... 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对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在四川温江获得的黑碳气溶胶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十分剧烈,日平均浓度在1200~20000 ng·m-3之间.其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1月最大,中值接近8000ng·m-3,5月也存在一个浓度高值.黑碳浓度及其变化特征与该地盆地性气候、降水湿清除和局地人为活动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由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出现频数统计分析得出该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本底浓度约为2850 n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气溶胶 观测 四川盆地
下载PDF
瓦里关山大气CO本底变化 被引量:25
17
作者 周凌晞 温玉璞 +1 位作者 李金龙 张晓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7-642,共6页
利用1992 01~2002 12期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36°17′N,100°54′E,海拔3816m)大气CO本底特征,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瓦里关山大气CO体积分数本底范围与北半球平均水平基本相符,但增长趋势及年... 利用1992 01~2002 12期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36°17′N,100°54′E,海拔3816m)大气CO本底特征,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瓦里关山大气CO体积分数本底范围与北半球平均水平基本相符,但增长趋势及年增长率波动与北半球平均状况并不完全一致,多年平均季节变化与同纬度海洋边界层(MBL)参比值以及北半球平均值也有较大差异,是所在地区多种CO源汇和大气输送共同作用的结果.瓦里关山大气CO本底观测资料既能体现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又具有全球代表性,辅以其它相关资料,还可进一步揭示中国内陆高原大气CO本底特征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大气污染物 对流层 MBL
下载PDF
地面风对瓦里关山大气CH_4本底浓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凌晞 温玉璞 +2 位作者 李金龙 汤洁 张晓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65,共9页
使用 1 994年 7月至 1 996年 1 2月大气CH4和地面风现场连续观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站 ( 36°1 7′N ,1 0 0°5 4′E ,海拔 381 6m)地面风变化对大气CH4本底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平风向、风速和垂直风向、... 使用 1 994年 7月至 1 996年 1 2月大气CH4和地面风现场连续观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站 ( 36°1 7′N ,1 0 0°5 4′E ,海拔 381 6m)地面风变化对大气CH4本底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平风向、风速和垂直风向、风速的变化对大气CH4观测值的影响在春、夏、秋、冬季有明显不同 ,水平风向NE—ENE—E为CH4测量最主要的局地影响非本底扇区 ,静风及水平风速大于 1 0m/s、垂直风速大于± 1m/s对观测结果都有较大影响 ;由观测事实的统计平均还给出了此段期间瓦里关大气CH4在不同季节的浓度分布范围和日变化类型 ,并分析了可能成因 ;将地面风数据作为大气CH4本底资料的过滤因子之一 ,提出了适用于不同使用目的和要求的我国内陆高原大气CH4本底数据筛选方法 ,本底数据留存率约为原始资料量的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甲烷 本底变化 地面风 数据筛选 CH4
下载PDF
瓦里关大气本底观象台CO_2、CH_4观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东启 张晓春 +4 位作者 乜虹 季军 周凌晞 汤洁 温玉璞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95-100,共6页
以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的温室气体(CO2、CH4)观测仪器为例,从仪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各级标准气体标定两个方面介绍了温室气体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瓦里关大气本底台的CO2、CH4观测仪器运行稳定,观测数据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以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的温室气体(CO2、CH4)观测仪器为例,从仪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各级标准气体标定两个方面介绍了温室气体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瓦里关大气本底台的CO2、CH4观测仪器运行稳定,观测数据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和可信度。经过严格质量控制的温室气体实时测量数据报送到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温室气体数据中心,成为各国科学家分析欧亚大陆温室气体本底浓度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观测仪器 观测数据 世界气象组织 温室气体 欧亚大陆 CH4 本底 质量控制方法 严格
下载PDF
瓦里关山大气甲烷本底浓度变化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汤洁 温玉璞 +6 位作者 D.Worthy N.Trivet 张晓春 季军 郑明 P.Tans T.Conway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5-391,共7页
用气相色谱法在瓦里关全球基准站进行了大气甲烷(CH4)的连续测量,结合NOAA/CMDL气瓶采样CH4浓度资料的分析结果,给出了我国内陆高原大气CH4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瓦里关山大气CH4浓度在1780&... 用气相色谱法在瓦里关全球基准站进行了大气甲烷(CH4)的连续测量,结合NOAA/CMDL气瓶采样CH4浓度资料的分析结果,给出了我国内陆高原大气CH4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瓦里关山大气CH4浓度在1780×10-9~1840×10-9范围内波动,浓度值的变化范围符合中高纬度地区CH4浓度分布;CH4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夏季的变化趋势及振幅与冬春季有所不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与全球大气CH4浓度本底值季节变化的特征及变化幅度的地理分布不太一致;有明显的年际变化,CH4年平均浓度表现为逐年升高,年增长率的变化与北半球大气CH4的平均变化趋势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大气甲烷 本底浓度 变化 二氧化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