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治疗面颊凹陷并同侧面瘫 被引量:4
1
作者 游晓波 曹文安 +2 位作者 傅荣 张家建 傅子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在修复面颊凹陷及面瘫的作用。方法1997年2月~1998年7月,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片状材料填充半侧面颊凹陷,同时悬吊治疗同侧面瘫6例,术后获得2~16个月随访。结果面颊凹陷修复后,患侧与健侧对称...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在修复面颊凹陷及面瘫的作用。方法1997年2月~1998年7月,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片状材料填充半侧面颊凹陷,同时悬吊治疗同侧面瘫6例,术后获得2~16个月随访。结果面颊凹陷修复后,患侧与健侧对称,皮肤表面无异常,质地柔软。面瘫修复后,眼睑能完全闭合,口角静态时患侧与健侧基本对称,动态时患侧与健侧略有差异,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治疗面颊凹陷合并同侧面瘫具有安全,疗效确切且稳定,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创伤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体聚四氟乙烯 面颊凹陷 面瘫 治疗
下载PDF
眼袋术后下睑退缩的整复 被引量:3
2
作者 游晓波 张家建 +4 位作者 付荣 卢帆 卫东 钟雷 杜丽萍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868-869,共2页
目的探讨眼袋术后下睑退缩的形成机制,退缩程度的分型及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2007年,采用经外眦下睑提升固定术;眼睑囊筋膜,下睑缩肌松解术修复22例,29只眼。结果随访17例,20只眼,随访3个月~5年。除2... 目的探讨眼袋术后下睑退缩的形成机制,退缩程度的分型及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2007年,采用经外眦下睑提升固定术;眼睑囊筋膜,下睑缩肌松解术修复22例,29只眼。结果随访17例,20只眼,随访3个月~5年。除2只眼复位欠佳外其余完全复位且形态良好。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眼袋术后下睑退缩采取经外眦下睑提升固定;眼睑囊筋膜,下睑缩肌松解予以修复,手术操作简便,准确,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袋术后 下睑退缩 复位
下载PDF
组织工程多孔生物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游晓波 傅荣 屈树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制备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率、孔隙尺寸和结构的多孔磷酸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通过湿法共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HA)/磷酸三钙(TCP)双相粉末作为起始粉末,分别采用有机泡沫浸浆法和适当的致孔剂加入磷酸钙骨水泥中,分别制备多孔磷... 目的制备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率、孔隙尺寸和结构的多孔磷酸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通过湿法共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HA)/磷酸三钙(TCP)双相粉末作为起始粉末,分别采用有机泡沫浸浆法和适当的致孔剂加入磷酸钙骨水泥中,分别制备多孔磷酸钙陶瓷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并测量多孔隙率,采用扫描电镜观测试样的形貌和孔隙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磷酸钙的相成分。结果多孔磷酸钙陶瓷和磷酸钙骨水泥的孔隙率分别为72%和67%;孔隙尺寸主要分布在200~280μm;孔壁上分别存在大量孔径仅为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微孔,为微孔隙间的贯通提供了可能性;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多孔磷酸钙陶瓷的组成包括HA和β-TCP,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的主要成分均为HA,β-TCPandβ-TCP。结论本试验制备的多孔磷酸钙陶瓷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具有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直径和孔隙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钙陶瓷 多孔磷酸钙骨水泥 微孔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面颊部血管瘤切除修复一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游晓波 傅荣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2-252,共1页
目的总结应用扩张皮瓣修复面颊部血管瘤切除后较大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颊部扩张皮瓣及局部岛状皮瓣修复面颊部血管瘤切除后缺损1例,男,45岁;血管瘤大小10cm×6cm。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行组织扩张器植入术,二期行血... 目的总结应用扩张皮瓣修复面颊部血管瘤切除后较大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颊部扩张皮瓣及局部岛状皮瓣修复面颊部血管瘤切除后缺损1例,男,45岁;血管瘤大小10cm×6cm。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行组织扩张器植入术,二期行血管瘤切除、颊部旋转皮瓣和局部岛状皮瓣移位修复缺损创面。结果患者伤口Ⅰ期愈合,面部表情活动正常。1年后随访,血管瘤无复发,切口瘢痕不明显,获得良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结论颊部扩张皮瓣皮肤组织量充足,手术切口与颜面部美容单位边界一致,适宜于面颊部较大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颊部血管瘤 颊部皮瓣 组织扩张器
下载PDF
川北地区九龙山构造超高压深井的井身结构方案 被引量:3
5
作者 游晓波 刘素君 艾惊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共3页
龙4井是九龙山构造钻探二叠系茅口组的第一口井,通过钻探证实本构造属于多产层超高压气藏,钻井过程中多次发生喷、漏、卡等复杂与事故,直接影响了本构造对二叠系的勘探。通过对影响九龙山构造钻探栖霞组的地质条件评估,提出了两种井身... 龙4井是九龙山构造钻探二叠系茅口组的第一口井,通过钻探证实本构造属于多产层超高压气藏,钻井过程中多次发生喷、漏、卡等复杂与事故,直接影响了本构造对二叠系的勘探。通过对影响九龙山构造钻探栖霞组的地质条件评估,提出了两种井身结构方案。井身结构方案1中的Φ311.2井眼段承担了钻探最难的两套高压层和主要膏盐段,这是完成本构造钻探任务的关键;井身结构方案2是在主要储层段裂缝发育、破裂压力降低、钻井不能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时的应变方案。本构造新钻的2口探井采用了井身结构方案1,认为这是当前技术条件下确保安全顺利施工的钻井井身结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山 超高压 深井 井身结构
下载PDF
改良杯状耳的整复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游晓波 杜丽平 +4 位作者 张家建 付荣 卢帆 卫东 钟雷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8期868-870,共3页
目的:探讨完善杯状耳的病理机理,寻找一种效果更优良的修复方式。方法:2000年3月~2008年1月,采用本方法矫正杯状耳17例,年龄8~16岁。充分松解移位变形的耳软骨,将耳舟在颅面的起始部、耳舟隆起、耳甲隆起与颅面附着部向上、向后旋转... 目的:探讨完善杯状耳的病理机理,寻找一种效果更优良的修复方式。方法:2000年3月~2008年1月,采用本方法矫正杯状耳17例,年龄8~16岁。充分松解移位变形的耳软骨,将耳舟在颅面的起始部、耳舟隆起、耳甲隆起与颅面附着部向上、向后旋转后固定于颅骨骨膜上,成形对耳轮上下脚,调整耳颅夹角。结果:切口愈合良好,外耳形态满意。术后获访38例,随访3个月至5年,耳廓和耳甲腔的外形改善明显,患者满意。结论:由于对杯状耳的病理机理的研究,发现杯状耳耳舟在颅面的起始部,耳舟隆起、耳甲隆起与颅面的附着部均向下,向前移位,耳廓上半部在发育过程中向形成对耳轮上、下脚方向相反方向发育而变形。根据我们得出的理论基础,对传统的术式进行了一些改良,手术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状耳 改良 整复术
下载PDF
小腿内侧逆转皮瓣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巨大缺损
7
作者 游晓波 张家建 +4 位作者 付荣 卢帆 卫东 钟雷 杜丽萍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逆转皮瓣修复足底巨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5~2007年采用小腿内侧逆转皮瓣修复足底巨大皮肤缺损36例,缺损面积8cm×6cm~10cm×8cm。皮瓣面积10cm×8cm~12cm×9cm。供区均采用中厚皮片移植覆...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逆转皮瓣修复足底巨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5~2007年采用小腿内侧逆转皮瓣修复足底巨大皮肤缺损36例,缺损面积8cm×6cm~10cm×8cm。皮瓣面积10cm×8cm~12cm×9cm。供区均采用中厚皮片移植覆盖。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血管危象及感染,创面均1期愈合。随访28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外形良好,无1例溃疡形成及肿瘤复发。不影响穿鞋,但皮瓣感觉均无。结论小腿内侧逆转皮瓣厚薄适中,色泽较好,可供面积最大可达25cm×15cm,血管解剖恒定,血管口径粗大,血管蒂较长,供区较隐蔽,术后对下肢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修复足底巨大皮肤缺损理想的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内侧逆转皮瓣 足底皮肤 缺损
下载PDF
多发性多类型黄色瘤一例
8
作者 游晓波 曹文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1989年第1期112-113,共2页
多发性黄色瘤为少见疾病,而多发性多类型黄色瘸则更为罕见。文献报道也较少。我科于1988年8月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13岁,双腕关节,双肘关节,双膝关节,双踝关节之伸面肿块10年。其发病无明显诱因,病程较缓,不伴任何不适。
关键词 黄色瘤 腕关节 双膝关节 双肘关节 文献报道 门诊外科 簇韧带 外科手术 掌指关节 脂质代谢障碍
下载PDF
交叉乳腺瓣修复重度乳头内陷
9
作者 游晓波 曹文安 +2 位作者 傅荣 张家建 傅子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1998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为了修复重度乳头内陷从1992年至1998年修复重度乳头内陷47例,83只乳头。方法:采用交叉乳腺瓣修复。手术时充分松解乳头深面所有癍痕组织,充填了乳头内不足的组织量;利用4个乳腺瓣交叉重叠缝合,加固了乳头的基底,增加了乳头向外突... 目的:为了修复重度乳头内陷从1992年至1998年修复重度乳头内陷47例,83只乳头。方法:采用交叉乳腺瓣修复。手术时充分松解乳头深面所有癍痕组织,充填了乳头内不足的组织量;利用4个乳腺瓣交叉重叠缝合,加固了乳头的基底,增加了乳头向外突出;并切除乳头及乳晕部4个交错的三角形区表皮以增加乳头基底部皮肤的环形张力,防止乳头的回缩。结果:经过3月至5年的随访(平均2年),乳头坚挺,持久,无一例复发,无一例乳头坏死及感觉障碍。结论:该术式操作简便,效果良好,是修复重度乳头内陷较好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交叉乳腺瓣
下载PDF
基于有效应力法的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测井计算 被引量:26
10
作者 夏宏泉 游晓波 +1 位作者 凌忠 宋陨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0,共3页
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地层压力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目前,砂泥岩剖面地层压力的预测技术比较成熟,而碳酸盐岩剖面的地层压力预测仍存在一定问题。针对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相对较难这一问题,基于碳酸盐岩地层沉积压实机理,提出了利用... 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地层压力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目前,砂泥岩剖面地层压力的预测技术比较成熟,而碳酸盐岩剖面的地层压力预测仍存在一定问题。针对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相对较难这一问题,基于碳酸盐岩地层沉积压实机理,提出了利用有效应力法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并重点讨论了模型中的横波时差和岩石泊松比的测井求取方法。利用该法对川东地区LJZ构造LJ5井等井的碳酸盐岩井段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地层压力预测处理,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应用表明,该法从测井信息中提取的碳酸盐岩地层压力是可靠的,精度高、实用性强,且避免了在碳酸盐岩剖面中采用等效深度法预测地层压力时需要寻找纯泥岩层来构建正常压实趋势方程的难题。其结果可以用于碳酸盐岩井段三个地层压力剖面的建立和钻井液密度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应力 地层压力 测井预测 碳酸盐岩 孔隙压力
下载PDF
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全 游晓波 +2 位作者 蔡震 唐贶昀 张寒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鼻翼缺损患者32例,采取耳廓复合组织瓣,将其插入鼻翼缺损区,皮肤和软骨呈阶梯状分层缝合,良好固定,耳廓供区直接缝合。... 目的探讨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鼻翼缺损患者32例,采取耳廓复合组织瓣,将其插入鼻翼缺损区,皮肤和软骨呈阶梯状分层缝合,良好固定,耳廓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耳廓复合组织色泽与鼻部组织基本近似,鼻翼外形弧度满意,无鼻翼塌陷、继发耳廓供区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自体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便捷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翼缺损 耳廓复合组织 阶梯状 修复
下载PDF
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蔡震 游晓波 +3 位作者 张家建 傅荣 刘全 张丽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947-949,共3页
目的:评价采取手术个体化切除与术后压力综合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92例(117侧)耳部瘢痕疙瘩患者。男8例,女84例;年龄16~43岁,平均26.2岁,病程1~24年。瘢痕疙瘩范围0.3cm×0.3cm×0.3cm... 目的:评价采取手术个体化切除与术后压力综合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92例(117侧)耳部瘢痕疙瘩患者。男8例,女84例;年龄16~43岁,平均26.2岁,病程1~24年。瘢痕疙瘩范围0.3cm×0.3cm×0.3cm~6.0cm×4.5cm×2.2cm,形状各异。根据瘢痕疙瘩不同大小和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切除瘢痕疙瘩并行缺损修复。术后7天拆线后开始采用耳夹局部压力治疗,保持加压状态持续1年时间。结果:术后患者切口Ⅰ期愈合87例(112侧),5例出现皮瓣下血肿,换药后伤口愈合,皮瓣均成活。92例(117侧)获随访1年,单纯手术组患者23例(27侧),治愈2例(2侧),显效6例(9侧),复发15例(16侧);手术加术后压力治疗组患者69例(90侧),治愈42例(56侧),显效21例(25侧),复发6例(9侧)。两组结果进行Ridit分析:R=0.1513±0.0695,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耳部瘢痕疙瘩可以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切除,结合术后加压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手术 压力治疗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内环境变化及其相关性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泰 龚涛 +2 位作者 刘亚军 赵峥 游晓波 《西部医学》 2016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患儿电解质、心肌酶谱及血糖变化对于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7个月~10岁的V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临床症状表现是否连续惊厥或抽搐状态频繁、昏迷、肢体出现瘫痪、头颅内...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患儿电解质、心肌酶谱及血糖变化对于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7个月~10岁的V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临床症状表现是否连续惊厥或抽搐状态频繁、昏迷、肢体出现瘫痪、头颅内MRI或CT检测结果为脑实质或是否脑干呈现异常密度病灶等表现并按病情轻重将患者分为重症组47例和轻症组53例.对两组患儿的电解质、心肌酶谱及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 重症组的低钠血症及低钙血症患儿明显多于轻症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心肌酶上升及高血糖患儿例数明显多于轻症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患儿的内环境出现紊乱,电解质、心肌酶谱及血糖水平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临床反映患儿病情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病毒性脑炎 电解质 心肌酶谱 血糖
下载PDF
穿支动脉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15例 被引量:19
14
作者 傅荣 小坂正明 游晓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穿支动脉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15例骶尾部褥疮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49~75岁。Ⅲ度褥疮6例,Ⅳ度9例。褥疮范围5cm×4cm~10cm×8cm。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 目的探讨应用穿支动脉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15例骶尾部褥疮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49~75岁。Ⅲ度褥疮6例,Ⅳ度9例。褥疮范围5cm×4cm~10cm×8cm。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臀上、骶旁或腰动脉皮穿支为血管蒂的轴型穿支蒂皮瓣移位修复骶尾部褥疮。采用旋转移位皮瓣修复11例,皮瓣周围完全切开的岛状皮瓣修复4例。结果术中出血50~300mL,无需输血。手术时间1~2h,无特殊不适。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3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出现血肿和感染,经换药后愈合。住院时间20~40d,平均29d。随访1~5年,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皮肤颜色及弹性均恢复较好,褥疮无复发。结论穿支动脉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损伤臀部肌肉、供区无需植皮,是修复臀骶部褥疮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骶尾部褥疮 修复
下载PDF
额部扩张皮瓣肋软骨支架植入鼻再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家建 蔡震 +1 位作者 游晓波 傅荣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额部扩张皮瓣复合肋软骨支架移植鼻再造术的效果。方法额部帽状腱膜下埋置2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满意后,以滑车上动静脉为血管蒂设计三叶状皮瓣,取右侧第7或8肋软骨,雕刻成"L"型和倒"V"型复合鼻支架植... 目的探讨额部扩张皮瓣复合肋软骨支架移植鼻再造术的效果。方法额部帽状腱膜下埋置2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满意后,以滑车上动静脉为血管蒂设计三叶状皮瓣,取右侧第7或8肋软骨,雕刻成"L"型和倒"V"型复合鼻支架植入,皮瓣转移重建再造鼻,三期行断蒂及再造鼻修整手术。结果该手术行鼻再造修复12例,额部扩张皮瓣与移植软骨支架全部完全成活,再造鼻外形与鼻孔通气功能良好,随访一年以上,皮瓣无明显回缩,额部供皮区切口线性瘢痕小,患者满意。结论该方法对于鼻缺损患者,治疗后再造鼻形态满意,设计简便,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再造 额部扩张皮瓣 肋软骨 支架
下载PDF
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及创面修复方式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全 游晓波 +3 位作者 蔡震 唐贶昀 宗帝 张寒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创面皮瓣或植皮修复的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4年9月92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应用局部皮瓣或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术中做冰冻切片决定手术切缘,其中皮瓣修复创面81例,皮片移植修复11例。结果所有病... 目的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创面皮瓣或植皮修复的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4年9月92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应用局部皮瓣或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术中做冰冻切片决定手术切缘,其中皮瓣修复创面81例,皮片移植修复11例。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修复,皮瓣及移植皮片存活良好,术后随访6~36个月,颜面部外观满意。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采用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验证的方式可以保证肿瘤的完全切除,应用局部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简便、高效,效果满意,对于切除面积较大病例,选用皮片移植方法修复创面,方法简便,皮片存活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皮瓣 皮片 修复
下载PDF
耳后带蒂随意皮瓣贯穿法修复耳廓皮肤缺损21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全 游晓波 张家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6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耳廓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 21例耳廓内肿物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耳后皮瓣贯穿法修复耳廓皮肤缺损。结果本组21例患者术后皮瓣存活好,无坏死,术后10天拆线。术后随访6~28个月,肿物无复发,耳廓外观及皮肤色泽良好,患者满意...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耳廓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 21例耳廓内肿物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耳后皮瓣贯穿法修复耳廓皮肤缺损。结果本组21例患者术后皮瓣存活好,无坏死,术后10天拆线。术后随访6~28个月,肿物无复发,耳廓外观及皮肤色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耳后带蒂皮瓣贯穿法修复耳廓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易行,皮瓣易于成活,无需断蒂,手术一次完成,耳廓外形恢复良好;供皮区位于耳后,瘢痕隐蔽;耳廓修复后整体颜色相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耳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 带蒂皮瓣 耳廓缺损 修复
下载PDF
腹部术后切口慢性窦道的整形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雷 游晓波 +5 位作者 卢帆 张家建 卫东 傅荣 杜丽平 蔡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3期97-98,共2页
目的总结腹壁窦道形成的原因,介绍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8年收治的腹部术后切口慢性窦道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均一期愈合,4例出现表浅感染经换药均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24月无复... 目的总结腹壁窦道形成的原因,介绍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8年收治的腹部术后切口慢性窦道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均一期愈合,4例出现表浅感染经换药均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24月无复发。结论积极术前准备、完整切除窦道、肌肉填塞死腔、术中细致缝合、术后严密观察伤口、出现问题及早处理是腹部术后切口慢性窦道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窦道 整形
下载PDF
耳前随意皮瓣转移修复耳廓前侧皮肤缺损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蔡震 游晓波 张丽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669-1670,共2页
目的:总结评价耳廓前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耳前随意皮瓣皮下隧道转移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9例耳廓前侧体表肿瘤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16~79岁,平均59岁,病程0.5~16年。其中血管瘤4例,基底细胞癌3例,... 目的:总结评价耳廓前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耳前随意皮瓣皮下隧道转移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9例耳廓前侧体表肿瘤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16~79岁,平均59岁,病程0.5~16年。其中血管瘤4例,基底细胞癌3例,鳞状细胞癌2例。肿瘤范围0.5cm×0.5cm~3.0cm×2.0cm,形状各异,不规则。根据肿瘤不同性质、大小和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完整切除肿瘤,并行耳前随意皮瓣皮下隧道转移修复,术后7~10天拆线。结果:术后患者切口Ⅰ期愈合9例,其中2例愈合过程出现皮瓣远端肿胀、紫红色,皮瓣均成活。9例获随访1年以上,耳廓无变形,瘢痕不明显,患者效果满意。结论:耳前随意皮瓣皮下隧道转移能很好的修复耳廓前侧体表肿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具有术后瘢痕小,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隐蔽的优点,取得满意效果,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前随意皮瓣 皮下隧道转移 修复 耳廓 缺损
下载PDF
真皮组织在修复液态硅胶隆鼻术后畸形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家建 游晓波 +1 位作者 赵路 王琳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750-750,共1页
目的探讨液态硅胶隆鼻术后畸形修复的方法。方法应用自体真皮组织填充于假体前份与鼻部皮下之间。结果8例患者均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液态硅胶取出后均伴较严重的皮下组织破坏,自体真皮组织是理想的修复材料。
关键词 真皮组织 液态硅 隆鼻术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